第三章第一、二节 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
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

提高初温对ri的影响
o ' o
t0↑,排汽湿度↓,ri ↑ t0↑,漏汽损失↓,ri ↑
结论: t0↑,t↑和ri↑,因此,i↑
c
(1)蒸汽初参数对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②提高初压(p0)的热经济性分析
P o To t , 但xc ri • 提高初压,可以提高平 均吸热温度,从而提高 循环热效率,但却使乏 汽干度降低,对汽轮机 相对内效率、安全运行 不利(x>0.85~0.88)
失、排污损失等
Db (hb hfw ) Qb ηb BQnet BQnet
0.9~0.94
(2)管道效率
管道能量平衡关系:
热力发电厂
锅炉热负荷Qb = 汽轮机热耗量Q0 +管道热损失△Qp
Q0 D0 (h0 hfw ) ηp Qb Dh (hb hfw ) h0 hfw hb hfw
热力发电厂
在给定总给水温升(tfw-tc)和加热器级数 Z以后, 怎样把总的加热温升分配到各个加热器中去,在众多的 分配方案中,有一种最佳分配,它的热效率最高,经济 性最高。
热力发电厂
火力发电厂的各项损失(%)
项目 高参数 10 1 超高参数 9 0.5 超临界参数 8 0.5
△qb △qp
△qc △qm
△qg
总能量损失
57.5 0.5
0.5 69.5
52.5 0.5
0.5 63
50.5 0.5
0.5 60
全厂总效率
30.5
37
40
2 凝汽式发电厂的主要经济指标
热力发电厂
(1)蒸汽初参数对电厂热经济性的影响
热力发电厂
热力发电厂课后习题答案

热力发电厂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及其热经济性1、发电厂在完成能量的转换过程中,存在哪些热损失?其中哪一项损失最大?为什么?各项热损失和效率之间有什么关系?能量转换:化学能—热能—机械能—电能(煤)锅炉汽轮机发电机热损失:1)锅炉热损失,包括排烟损失、排污热损失、散热损失、未完全燃烧热损失等。
2)管道热损失。
3)汽轮机冷源损失:凝汽器中汽轮机排汽的气化潜热损失;膨胀过程中的进气节流、排气和内部损失。
4)汽轮机机械损失。
5)发电机能量损失。
最大:汽轮机冷源热损失中的凝汽器中的热损失最大.原因:各项热损失和效率之间的关系:效率=(1-损失能量/输入总能量)×100%。
2、发电厂的总效率有哪两种计算方法?各在什么情况下应用?1)热量法和熵方法(或火用方法或做功能力法)2)热量法以热力学第一定律为基础,从燃料化学能在数量上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一般用于电厂热经济性的定量分析。
熵方法以热力学第二定律为基础,从燃料化学能的做工能力被利用的程度来评价电厂的热经济性,一般用于电厂热经济性的定性分析。
3、热力发电厂中,主要有哪些不可逆损失?怎样才能减少这些过程中的不可逆损失性以提高发电厂热经济性?存在温差的换热过程,工质节流过程,工质膨胀或压缩过程三种典型的不可逆过程。
主要不可逆损失有1)锅炉内有温差换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炉内打礁、吹灰等措施减少热阻减少不可逆性。
2)锅炉散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保温等措施减少不可逆性。
3) 主蒸汽管道中的散热和节流引起的不可逆性;可通过保温、减少节流部件等方式来减少不可逆性。
4)汽轮机中不可逆膨胀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优化汽轮机结构来减少不可逆性。
5)凝汽器有温差的换热引起的不可逆损失;可通过清洗凝汽器减少热阻以减少不可逆性.4、发电厂有哪些主要的热经济性指标?它们的关系是什么?主要热经济性指标有:能耗量(汽耗量,热耗量,煤耗量)和能耗率(汽耗率,热耗率,煤耗率)以及效率.能耗率是汽轮发电机生产1kW。
第三章热经济性及供热系统

分析:
—热电联产质的指标,比较供热机组间热功转换过 程技术完善的程度;
—只与热电联产部分的热、电有关; —只能比较抽汽参数相同的供热机组间的热经济性
33
(二)热电厂的分项热经济性指标
1、发电方面的热经济性指标
热电厂发电热效率 热电厂发电热耗率 热电厂发电标准煤耗率
tp(e)
3600Pe Qtp(e)
qtp(e)
Qtp(e) Pe
3600
tp(e)
btsp(e)
Btsp(e) Pe
0.123
tp(e)
34
2、供热方面的热经济性指标
热电厂供热热效率
tp(h)
Qh Qtp(h)
b phs
( 按热量法分配 )
热电厂供热标准煤耗率
btsp(h)
Btsp(h) Qh /106
34.1
tp(h)
35
5
(3)空调设计热负荷
冬季采暖热负荷
Qa qa A 10 3
夏季制冷热负荷
Qc
qc A10 3 COP
吸収式制冷机的 制冷系数
6
2 全年性热负荷
(1)生活用热设计热负荷 热水供应用热 其它生活用热
供暖期的热水供应平均小时热负荷:
Qhw,av
cmv(th
T
t1)
热水送水温度一般为60—65℃
第三章经济性及供热系统
热电联产与热电厂总热耗量分配
供热汽轮机的型式及特点
热电厂的供热系统
在发电厂中利用汽轮机做过功的蒸汽(可调节抽汽或背压排汽) 的热量供给热用户,这种在同一动力设备中同时生产电能和热 能的生产过程为热电联产(联合能量生产)。这种发电厂成为 热电厂。
3--热电厂的经济性及供热系统

• 热负荷及其载热质 • 热电联合生产及热电厂总热耗量的分配 • 热电厂主要热经济性指标与热电联产节约燃料条件 • 热电厂的热化系数与供热式机组的选型 • 热电厂的供热系统
一、基本概念
凝汽式发电厂: 只发电
热电厂:
发电和供热
分散供热: 集中供热:
小锅炉供应 热电厂或区域性大锅炉房
差值:
△Bs = Bdps – Btps
=(Bcps –Btp(e)s)+(Bds – Btp(h)s)
=△Bes +△Bhs
联产发电节煤量
联产供热节煤量
1、供热方面的燃料节省
分产供热煤耗:
Bds
Q 106
29270b(d ) p(d )
联产供热煤耗:
Bs tp ( h )
Q 106
29270b phs
热 负 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年生产热负荷曲线
月份
(2)热负荷随室外温度变化图
总热负荷
Qh,GJ/h
供暖热负荷
冬季通风热负荷 热水供应热负荷
t,℃ +5 0 -5 -10 -15 -20 住宅区热负荷随室外温度的变化示意图
二、载热质及其选择
热网 ——将热能由热源通过管网输送给热用户的系统
Qtp
Btp ql
Qb
b
Q0
b p
kJ/h
Qtp Qtp(h) Qtp(e) kJ/h
Btp
Qtp ql
Qtp (h) Qtp (e) ql
Btp (h) Btp (e)
kg/h
思路:先求供热所分配的热耗Qtp(h)和煤耗Btp(h)
《热力发电厂》热力发电厂经济性评价方法与指标

凝汽式发电厂: 只发电
热电厂:
同时发电和供热
分散供热:
小锅炉供应
集中供热:
热电厂或区域性大锅炉房
本节任务
对凝汽式电厂电能生产过程中各热力设备的能量损失 和效率进行分析
2.1 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1. 电能生产过程与循环热效率
q1
6
发电厂中电能生产过程(能量转换过程) 5
化学能 — 热能 — 机械能 — 电能
i
Wi Q0
1 Qc Q0
Wi Wa
Wa Q0
ri t
87%~90%
现代大型汽轮机 45%~50%
c
Qc Qcp
Qc Q0
Q0 Qb
Qb Qcp
Qb Qcp
Q0 Qb
1
Wi Q0
bp
1i
2.1 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4)汽轮机的机械效率m 及机械损失率 m
汽轮机机械能量平衡关系
对于微元 可逆过程,有
P0
1
4
4'
h=const
δq Tds wt vdp 即 Tds = vdp 节流过程的熵增为
3
Tc
o
2 58
67 s
Tamb
wl s
s p1 v dp
T p0
wl Tambs Tamb
p1 v dp T p0
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
2.1 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2.1 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的评价方法
2. 㶲分析法 㶲效率 — 可用能的利用率
㶲损失 — 做功能力的损失
➢ 㶲的类型
热量㶲Eq
系统所提供的热量 中可转化为有用功 的最大值
热力学能 㶲Eu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1. 引言1.1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是热力发电领域中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进行分析,可以帮助优化能源利用和提升发电效率。
动力循环是指热力发电厂中燃料燃烧产生热能,通过锅炉产生高温高压蒸汽驱动汽轮机发电的过程。
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过程是实现能源转换和电力输出的核心环节,其效率和运行稳定性直接影响发电厂的经济性和环保性能。
热经济性分析则是评价热力发电厂能源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环保效益,主要包括能源消耗、电力输出、燃料成本、发电效率等指标。
了解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方法,可以为发电厂的运行管理和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发电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未来,随着绿色能源发展的不断推进,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将成为发电行业的重要研究方向,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也将更加凸显,因此这一领域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内容结束】.2. 正文2.1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意义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是指利用燃料燃烧产生热量,通过汽轮机转换为机械能,然后再通过发电机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这一循环过程在能源转换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具有以下几点重要意义:1. 能源转化效率高: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过程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不断优化动力循环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参数,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燃料的利用率,降低能源浪费。
2. 提高电网稳定性: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稳定运行对于电网的稳定性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设计循环系统,并采用先进的监测和控制技术,可以确保电力系统的稳定供应,避免因电力波动而引起的网络故障。
3. 减少对环境的影响:优化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系统可以减少燃烧排放物的排放,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通过清洁能源的利用和废热回收利用,可以实现绿色发电,降低温室气体排放。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的意义在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保障电网的稳定运行,减少环境污染,推动能源转型发展。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摘要】热力发电厂是一种重要的能源生产设施,其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评价对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热力发电厂的运行原理和动力循环、动力循环效率影响因素分析、热经济性评价指标及其应用、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分析方法以及热力发电厂热经济性改进措施进行了深入研究。
通过对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的分析,可以为提高发电厂的能源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提供参考。
研究成果表明,在今后的发展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的改进措施,并且应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以实现能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环境的保护。
未来的研究方向包括更深入地了解动力循环机理、探讨新的热经济性评价指标以及开发高效节能的技术。
【关键词】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热经济性、运行原理、效率、影响因素、评价指标、分析方法、改进措施、研究成果、未来研究方向、展望。
1. 引言1.1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的重要性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是热能工程领域的重要研究课题。
随着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对于热力发电厂的效率和经济性要求也日益提高。
研究和分析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不仅可以提高热力发电厂的能源转化效率,减少对环境的影响,还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是热力发电过程中能量转换的核心环节,其效率直接影响到热力发电厂的发电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通过分析动力循环的组成和工作原理,可以找到提高动力循环效率的关键因素,从而优化热力发电厂的运行。
热经济性评价指标是衡量热力发电厂经济效益的重要标准,包括热力发电厂的热效率、装机容量利用系数、热利用系数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可以评估热力发电厂的运行情况,并制定改进措施。
研究热力发电厂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对于提高热力发电厂的能源转化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增加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1.2 研究背景和意义热力发电厂的动力循环和热经济性分析在能源领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热电厂的热经济性及其供热系统2012

第2节
热电联合生产及总热耗量的分配
弊端
发电机
1.热电分产
供热小锅炉 – 能耗高、污染严重 发电机组 – 大量废热排空,损 失严重
小锅 炉
热 用 户
锅 炉
~
凝 汽 器
加热器
加热器
机
汽 轮
2.热电联产
发电机
汽 轮 机
~
特点:
– 无冷源损失 – 以热定电 – 适用稳定工业 热负荷
B
锅 炉 热 用 户
回热加热器
Qtp ( e ) = Qtp − Qtp ( h ) = 495.65 GJ / h
第3节
全厂热效率 全厂热耗率 标准煤耗率
热电厂的热经济指标
3600 Pe 3600 η cp = = η cp ql Bql
qcp = Qcp Pe = 3600
凝汽式电厂的热经济指标
ηcp
b cp
3600 = = = Pe ql η cp q l B cp q cp
对运行中的供热机组, 随着热负荷的变换, ηtp 随着变化. 不能反映机组的热经济性.
燃料利用系数 ηtp的应用:
数量指标 估算热电厂的燃料消耗量 3600 W + Q h B tp = η tp q l
各型机组ηtp分析
凝汽式机组:约0.4 背压式机组:约0.8 抽汽凝汽式供热机组:约0.4~0.8
背压汽轮机热电联产系统
抽汽供热汽轮机热电联产系统
N=Nc+Nh
汽轮机
~ 发电机
锅 Boiler 炉 热 用 户 回热加热器
优点:可在一定范围内调整热负荷与电负荷 缺点:热效率低于背压式汽轮机
汽 轮
机
“热电联产”概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计算结果如表所示:
20
热量法的热损失 项 锅 目 炉 数量 kJ/kg 373.82 21.01 所占份额 % 10 0.56 项 锅
火用方法的火用损 目 炉 数量 kJ/kg 2183.92 18.08 215.52 61.98 1259.70 2479.50 33.7 所占份额 % 58.42 0.48 5.77 1.66 33.7
T0 π燃烧 = qf − qf 1− TB
锅炉的Ex分析(散热) 锅炉的 分析(散热) 分析
(2)排烟,渣,散热后,可传给水的ex 排烟, 散热后,可传给水的
T0 ex散热后 = qf 1− ηB TB
T0 π散热 = qf 1− TB T0 − qf 1− ηB TB
3
(二)火用方法(可用能法、做功能力法)或熵方法 火用方法(可用能法、做功能力法) 基于热力学第二定律 ——从能量的质量来评价其效果, ——从能量的质量来评价其效果,即有效利用的可用能与供给的可 从能量的质量来评价其效果 用能之比。 用能之比。
η te =
ωa
Esup
Esup − ∑ Aej =
j
蒸汽管道 汽 轮 机 凝 汽 器 装置做功 总 损 失 动力装置 效率
蒸汽管道 汽 轮 机
2083.95 1259.70 2478.79
55.75 33.7
凝 汽 器 装置做功 总 损 失
33.7
动力装置 效率
21
22
由计算结果可知: 由计算结果可知: 本例中供入的热量和可用能相等 热量和可用能相等, 1. 本例中供入的热量和可用能相等,因此两种方法算得的 总损失量和装置效率是相同的。 总损失量和装置效率是相同的。 2. 热量法不区分能量品位的高低,故凝汽器的热损失为最 热量法不区分能量品位的高低, 大,而火用方法锅炉损失最大。 而火用方法锅炉损失最大。 热量法只表明能量数量转换的结果, 3. 热量法只表明能量数量转换的结果,不能揭示能量损失 的本质原因。 的本质原因。 火电厂热经济指标计算,中外各国仍广泛采用热量法。 4. 火电厂热经济指标计算,中外各国仍广泛采用热量法。
Q1 − ∑ Q j =
j
∑Q
= 1−
j
j
Q1
Q1
= 1 − ∑ξ j
j
• 式中,Q1—外部热源供给的热量,Wa —该动力装置的理想比内功(以 式中, 外部热源供给的热量, 该动力装置的理想比内功( ∑ ∑ 热量计), 循环中各项能量损失之和(以热量计), 热量计), Q j —循环中各项能量损失之和(以热量计), ζ j —各项 j j 能量损失系数之和。 能量损失系数之和。
2
一、两种基本分析方法
(一)热量法(热效率法、热平衡法) 热量法(热效率法、热平衡法) 基于热力学第一定律 ——从能量转换的数量来评价其被利用的效果, ——从能量转换的数量来评价其被利用的效果,即有效利用的热量 从能量转换的数量来评价其被利用的效果 与供给热量之比。 与供给热量之比。
ηt =
ωa
Q1
∑A
= 1−
j
ej
Esup
Esup
= 1 − ∑ ξ ej
j
• 式中 : Esup—供入系统的可用能, ∑ A —循环中各项不可逆因素导致 供入系统的可用能,
ej j
的各项可用能损失之和, 循环中各项可用能损失系数之和。 的各项可用能损失之和,∑ ξ —循环中各项可用能损失系数之和。
ej j
4
• 若循环供入可用能是温度为T1的热源提供的热量 Q1 , 于是可得两种基本分析方法效率之间的关系式为:
燃料
排烟
1 空气 过热汽 渣 4 (3 ) 水
14
π锅炉=π 燃烧+π散热+π 传热
管道的Ex分析 管道的 分析
T
1
1’ 1 1’
4 3 2 2’ s
15
管道的Ex分析 管道的 分析
汽机入口ex 汽机入口
exh1 = (h1 − h0 ) − T0 (s1 − s0 )
/ /
管道的ex损失 管道的 损失
/ / /
汽轮机实际输出功
1’
wnet ' = h1 − h2'
/
汽轮机的ex损失 汽轮机的 损失
wnet ’
/
π汽机 = wnet − wnet ' = T0 (s2' − s1)
2’
18
冷凝器的Ex分析 冷凝器的 分析
π 冷凝器 = (h 2' - h 3 ) - T0 ( s 2 ' − s3 )
T 1 1’ 2’ 4 3 2 2’ s
19
3
五、两种热经济性评价方法的比较及其应用
• 以按朗肯循环工作的同一凝汽式发电厂为实例,用两种热经 以按朗肯循环工作的同一凝汽式发电厂为实例, 济性评价方法的具体计算结果,予以对比说明。 济性评价方法的具体计算结果,予以对比说明。
• pb=14MPa,tb=560℃,p0=13.5MPa,t0=550℃,pc=0.004MPa, =14MPa, =560℃, =13.5MPa, =550℃, =0.004MPa, =0.9, =0.85,燃料发热量3738.2kJ/kg, 各项效率为ηb=0.9,ηri=0.85,燃料发热量3738.2kJ/kg,求 3738.2kJ/kg 忽略泵功时,循环热效率、装置效率; 忽略泵功时,循环热效率、装置效率;各部分能量损失大小 及百分率。 及百分率。
第三章
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性
第一节 本 章 第二节 提 要 第三节
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评价方法 凝汽式发电厂的热经济指标
热电厂的热经济性指标
第四节
热电厂的节煤条件及节煤量计算
1
第一节 热力发电厂的热经济评价方法
• 发电厂能量转换的过程中恒有各种损失 • 化学能 → 热能 → 机械能 → 电能 • 通过衡量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程度(正平 通过衡量能量转换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程度( 利用程度 衡)或能量损失大小(反平衡)来评价火电厂的 或能量损失大小(反平衡) 损失大小 热经济性 • 目的:研究损失产生的部位、大小、原因及其相 目的:研究损失产生的部位、大小、 互关系, 互关系,找出减少这些热损失的方法和相应措施
11
锅炉的Ex分析(燃烧) 锅炉的 分析(燃烧) 分析 空气 Ex = 0 燃料 exqf = qf 以环境为基准 设燃料完全是Ex 设燃料完全是 排烟 燃料 1 空气 平均燃烧温度 过热汽 渣 4 (3 ) 水
12
(1)燃烧,烟气热量 燃烧,
T0 ex燃烧 = qf 1− TB
ein + eq = eout + ω a + ∆e
火用效率: 火用效率:
e ηx =
收益火用 火用损失 × 100% = 1 − ( ) 100% × 耗费火用 耗费火用
10
火用平衡方程的图解
eout eq 热力设备 wa
∆e
ein
火用损: 火用损:
∆e = ein + eq)(eout + ω a) ( −
24
一、汽轮发电机组热经济性指标
25
一、汽轮发电机组热经济性指标
(一)凝汽式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ηi 凝汽式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η 1. ηi 表达式
Wi ηi = Q0
Q0为汽轮机热耗 故: η i =
Q0 = Wi + ∆Qc
∆Qc ηi = 1 − Q0
Wi Wa Wi = × = η tη ri Q0 Q0 Wa
(1 − ∑ α j Y j )
kg的凝汽流的实际焓降 kg的凝汽流的实际焓降
(5)比热耗-热量损失 比热耗27
一、汽轮发电机组热经济性指标
(一)凝汽式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ηi 凝汽式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η 3. 给水泵功的处理 蒸汽初参数不高时,一般不考虑给水泵泵功; 蒸汽初参数不高时,一般不考虑给水泵泵功;蒸汽初 参数较高时,一般要考虑给水泵泵功 参数较高时, 如考虑给水泵功所带来的影响
(h1' − h2' ) − (h4 − h3 ) ηi = h1 − h4
28
一、汽轮发电机组热经济性指标
(二)汽耗量D0和汽耗率d0 汽耗量D 和汽耗率d 汽耗量是在电功率为Pe时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汽量。 汽耗量是在电功率为Pe时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汽量。 Pe时汽轮发电机组的进汽量 汽轮机功率方程: 汽轮机功率方程:
7
8
9
四、火用方法
(一)火用效率与火用损 火用:某种能量理论上能够可逆的转换为功的最大数量, 火用:某种能量理论上能够可逆的转换为功的最大数量,用Ex表示 表示 热量火用、温度火用、潜热火用、压力火用、化学火用、 热量火用、温度火用、潜热火用、压力火用、化学火用、焓火用 焓火用(稳定流动工质的火用) 焓火用(稳定流动工质的火用): e x = (h − h0 ) − T0 ( s − s 0 ) 火用平衡关系: 火用平衡关系:
绝对内效率η 等于理想循环热效率η 绝对内效率ηi等于理想循环热效率ηt乘以汽轮机相 对内效率η 因此可称为实际循环热效率。 对内效率ηri,因此可称为实际循环热效率。
26
一、汽轮发电机组热经济性指标
(一)凝汽式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ηi 凝汽式汽轮机的绝对内效率η 汽轮机实际内功Wi和比内功ωi Wi和比内功ωi的计算 2. 汽轮机实际内功Wi和比内功ωi的计算 汽轮机实际内功Wi为汽耗量为D 汽轮机实际内功Wi为汽耗量为D0的蒸汽在汽轮机中做 Wi为汽耗量为 出的功 汽轮机比内功ω 1kg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出的功 汽轮机比内功ωi为1kg蒸汽在汽轮机中做出的功 (1)输入能量-输出能量 输入能量(2)凝汽流与各级回热抽气流所做功之和 (3)1kg凝汽流做功与各段抽汽流做工不足之差 1kg凝汽流做功与各段抽汽流做工不足之差 (4)等效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