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学习笔记:外用药之血竭、象皮和松香

合集下载

血竭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血竭中药材详细说明书

血竭药材名称:血竭[国家保护2类]拼音名称:XUEJIE别名:麒麟竭、海蜡、麒麟血、木血竭。

科属: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和藤茎中的树脂。

产地: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伊朗等国,我国的广东、台湾等地也有种植。

多为栽培。

性味:[性味、归经]甘、咸,平,有小毒。

归心、肝经。

功效:散瘀止痛,止血生肌敛疮。

中成药:共有197种中成药使用血竭:复方炉甘石外用散正红花油Ⅱ壮骨药酒舒筋定痛酒京万红骨痛灵酊息伤乐酊祛伤消肿酊追风壮骨膏天和追风膏等。

应用:用于跌打损伤,瘀血疼痛。

本品能活血散瘀止痛,用于伤折内损,瘀血不消,常与乳香、没药、红花等化瘀止痛药同用,如《良方集腋》七厘散,内服外敷均可;也可与蒲黄、当归、骨碎补、赤芍等化瘀续骨药用,如《圣惠方》麒麟血散,对筋伤骨折、痛不可忍,有良好的止痛效果;对于妇女瘀血经闭、痛经、产后瘀阻腹痛以及一切瘀血阻滞的心腹刺痛,常与三棱、莪术等同用,如《卫生宝鉴》和血通经汤。

此外,本品与瓜娄、薤白、桂枝等同用,也可用于瘀血心痛。

用于恶疮痈疽,久不收口,金疮出血,创口不合,或疮疡初起红肿者。

本品能止血生肌敛疮,能防腐,保护创面,促进溃疡愈合。

用于痈疽疮疖,破溃不敛,可与儿茶、乳香、没药等配合研末外敷,如《医宗金鉴》腐尽生肌散。

又如《博济方》血竭散,同大枣、干地黄研未调敷,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

又《圣济总录》血竭散,同铅丹研末外贴,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

用法用量:内服:研末,1~1.5G,或入丸剂。

外用:适量,研末调敷或入膏药内敷贴。

注意事项:凡无瘀血者慎服。

采收加工:采集成熟果实,充分晒干,加贝壳同入笼中强力振摇,松脆的树脂块即脱落,筛去鳞片和杂质,用布包后入热水中使软化成团,取出放冷。

炮制工艺:取原药材,除去灰尘,敲成小块,或研成细粉。

贮藏:贮容器中,置阴凉干燥处。

现代研究:1、化学成分:是一种树脂酯及血竭树脂鞣醇的混合物;另含无定形的血竭白素、黄色血竭树脂烃、不溶性树脂、植物性渣滓、赭朴吩、灰分。

血竭膏膏药配方

血竭膏膏药配方

血竭膏膏药配方
血竭膏【来源一】《冯氏锦囊秘录女科精要·卷十六·经病门绪论》
【配方】锦纹大黄(酒浸晒干,为末)1200克。

【制法】用好醋10升将大黄煎熬成膏,制丸如鸡蛋大。

【功效与作用】活血通经。

【适应证】干血气。

【用法】取1丸,热酒化开,待温,睡前服。

【来源二】《古今医统大全·卷七十九·药方》
【配方】血竭、轻粉、干胭脂、密陀僧、乳香、没药各250克。

【制法】上药为细末,以猪脂溶调,搽在红纸上贴之。

【功效与作用】敛口生肌,拔毒止痛。

【适应证】杖疮。

【用法】先用冷水将疮洗净、拭干,再取适量用猪脂调匀,摊涂于红纸上,敷疮。

【注意】方中轻粉、密陀僧有毒。

2024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士)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士)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

2024年中药学类之中药学(士)通关考试题库带答案解析单选题(共45题)1、巴豆的净制方法是A.去枝梗B.去茎C.去核D.去皮壳E.去心【答案】 D2、橡胶膏剂基质的组成不包括A.稀释剂B.橡胶C.软化剂D.填充剂E.增黏剂【答案】 A3、净制时,需分离不同的药用部位的是A.黄芩B.莲子C.栀子D.诃子【答案】 B4、含巴豆霜的中成药是A.小活络丸B.喉症丸C.六神丸D.七珍丸E.局方至宝丹【答案】 D5、劳力过度,则A.耗气B.伤血C.伤津D.伤精E.液脱【答案】 A6、长于清肝泻火,清热凉血的药物是A.槐花B.炒槐花C.槐花炭D.生栀子【答案】 A7、碱性最大的是A.麻黄碱B.小檗碱C.汉防己甲素D.苦参碱E.莨菪碱【答案】 B8、痛的病证常在阴雨天气时加重,体现的是A.五脏一体观B.形神一体观C.人与自然环境的统一性D.人与社会环境的统一性E.辨证论治【答案】 C9、在处方后记中书写的是A.医师的签名B.药品的名称C.药品的规格D.药品的数量【答案】 A10、需要炒爆花的是A.山楂B.牛蒡子C.王不留行D.槐花E.党参【答案】 C11、对表证较轻,喘咳较重的患者首选的是A.炙麻黄B.生麻黄C.麻黄绒D.蜜炙麻黄绒E.去节麻黄绒【答案】 A12、功能清热凉血、养阴生津的药物是A.生地黄B.玄参C.牡丹皮D.赤芍E.紫草【答案】 A13、复元活血汤的主治证是A.瘀血停于胸部B.瘀血停于胸胁C.瘀血停于少腹D.瘀血停于膈下E.瘀血停于头面【答案】 B14、米炒后增强其健脾止泻作用的是A.斑蝥B.槟榔C.红娘子D.党参E.牵牛子【答案】 D15、以下哪组选项是清暑益气汤(《温热经纬》)的组成药物A.麦芽,神曲B.荷梗,黄连C.甘草,黄芪D.玄参,知母E.火麻仁,防风【答案】 B16、有关中成药用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活络丸、跌打活血散等中成药宜用黄酒送服B.治疗肝阳上亢、痰热壅盛的药物宜用黄酒送服C.一般外用药不可内服D.定坤丹、失笑散可用开水适量冲醋送服E.淡盐水送服六味地黄丸,可增强其滋阴补肾的作用【答案】 B17、鹿茸去毛的方法是A.刷去毛B.燎去毛C.烫去毛D.挖去毛E.撞去毛【答案】 B18、被称为“水脏”的脏是A.肺B.肝C.肾D.脾【答案】 C19、自总皂苷元中分离含羰基的皂苷元,可选用的方法是A.乙醇沉淀法B.胆甾醇沉淀法C.分段沉淀法D.吉拉尔试剂提取法E.铅盐沉淀法【答案】 D20、既可作为片剂的润滑剂,又可作为栓剂基质使用的是A.氢化植物油B.聚乙二醇4000C.微粉硅胶D.滑石粉E.硬脂酸镁【答案】 B21、属于酯树脂类的药材是A.乳香B.血竭C.阿魏D.没药【答案】 B22、属于安神类的是A.安宫牛黄丸B.人参再造丸C.柏子养心丸D.防风通圣丸E.四神丸【答案】 C23、不属于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范围的是A.新药监测期内国产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B.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满5年的进口药品,其所有不良反应C.药品群体不良事件D.进口药品在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E.国产药品在境外发生的严重药品不良反应【答案】 B24、复元活血汤的主治证是A.瘀血停于胸部B.瘀血停于胸胁C.瘀血停于少腹D.瘀血停于膈下E.瘀血停于头面【答案】 B25、处方中写“赤白芍20g”应调配A.赤芍20g,白芍20gB.白芍20gC.赤芍20gD.赤芍10g,白芍10gE.赤芍15g,白芍5g【答案】 D26、九味羌活汤和川芎茶调散所共有的药物是A.羌活,川芎B.麻黄,甘草C.荆芥,白芷D.羌活,白芷E.黄芩,甘草【答案】 A27、炒焦可增强消食健脾作用的是A.神曲B.槟榔C.苍术D.栀子E.莱菔子【答案】 A28、粉末中可见含有草酸钙针晶束细胞的药材是A.广藿香B.薄荷C.穿心莲D.石斛E.麻黄【答案】 D29、宜放在一起的是A.乳香面与血竭面B.当归与川芎C.川乌与半夏D.血余炭与干漆炭E.人参与牛黄【答案】 B30、J代表的是A.进口药品分包装B.中成药C.生物制品D.西药E.新药现行《药品注册管理办法》规定【答案】 A31、中医学的基本特点是A.五脏为中心的整体观B.阴阳五行和脏腑经络C.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D.望闻问切和辨证论治E.辨证求因和审因论治【答案】 C32、以下哪项药物是川芎茶调散原方中用量最大的A.羌活B.白芷C.薄荷叶D.川芎E.荆芥【答案】 C33、含有大型螺状钟乳体的中药是A.石斛B.马钱子C.五倍子D.穿心莲E.芒硝【答案】 D34、麻黄与石膏在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的用量比例是A.2:1B.1:2C.3:1D.1:4E.3:【答案】 B35、气外出受阻,称之为A.气滞B.气脱C.气陷D.气闭E.气逆【答案】 D36、当归炭的炮制作用是A.增强活血补血调经作用B.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C.止血和血,治崩中漏下D.补血调经,润肠通便E.润肠通便,治血虚便秘【答案】 C37、所标明的适应证超过规定范围的药品是A.新药B.假药C.劣药D.处方药E.非处方药【答案】 B38、应在饭后服用的药是A.补益药B.解表药C.攻下药D.安神药E.治疟药【答案】 A39、大黄类饮片中,以消积化瘀为主的是A.醋大黄B.酒大黄C.熟大黄D.大黄炭E.清宁片【答案】 A40、炮制黄连时,每100kg黄连片用黄酒A.10kgB.12.5kgC.15kgD.20kgE.25kg【答案】 B41、饮片斗柜可排列成A.横七竖八B.横八竖七C.横八竖九D.横九竖八E.横十竖十【答案】 A42、“阴中求阳”的理论依据是A.阴阳对立B.阴阳动态平衡C.阴阳相互转化D.阴阳互根互用E.阴阳互相消长【答案】 D43、关于浸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浸提过程包括浸润、渗透、解析、溶解、扩散等阶段B.无细胞结构的中药饮片不经过浸提过程C.饮片粉碎得越细,提取效率越高D.饮片与溶剂间的附着力大于溶剂分子间的内聚力,则容易被润湿E.饮片中如含有纤维素、蛋白质、糖类等,易被水和低浓度乙醇润湿【答案】 C44、“阳偏衰”所表现的证候是A.实寒B.实热C.虚寒D.虚热E.寒热往来【答案】 C45、颗粒剂的含水量一般不超过A.3%B.6%C.9%D.12%E.15%【答案】 B。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别称麒麟血、骐竭等,为棕榈科黄藤属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入药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的功效,对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等症有治疗作用,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血竭的功效与作用吧!血竭的药用功效【性味】味甘、咸,性平。

【归经】心、肝经。

【功效】活血定痛、化瘀止血、敛疮生肌,主治跌打损伤、心腹瘀痛、外伤出血、疮疡不敛。

血竭的相关论述1、《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

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2、《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心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3、《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血竭的药理作用1、抗炎作用:水煎醇沉液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缩短血浆在钙化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作用,防止血栓形成。

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还有一定的抗炎作用。

2、抗菌作用:血竭水浸剂(1:2)在试营内对堇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许兰氏黄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3、止血作用:血竭能显著缩短家兔血浆再钙化时间,从而增加其凝血作用。

血竭水煎醇沉液(1:1)0.5毫升/千克肌内注射连续3周,使兔血红细胞压积减少,红细胞及血小板电泳时间缩短,但对全血粘度比值及血浆粘度比值无明显影响。

血竭水煎醇沉液(1:1)0.1毫升体外试验,加于0.5毫升富血小板血浆内,对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

血竭的药用选方1、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

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2、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

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

3、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

4、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

为末,吹之。

5、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

血竭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血竭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

血竭的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功能主治•血竭是一种常见的中药材,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效。

它适用于多种疾病的治疗,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疮疡肿毒:血竭能够清热解毒,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起到清除热毒、消肿止痛的作用。

2.痈疽疮肿:血竭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能够促进血液循环,对于治疗痈疽疮肿有一定的作用。

3.经闭痛经:由于血竭能够活血化瘀,因此对于经闭引起的痛经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4.血瘀胸痛:血竭能够疏通经脉、化瘀消肿,对于治疗血瘀引起的胸痛症状具有较好的效果。

5.瘰疠肿毒:血竭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对于治疗瘰疠肿毒有一定的作用。

用法用量•血竭可以内服或外用,具体用法和用量如下:1.内服用法:•鲜品:一次用量15-30克,可煎汤或泡水服用。

•干品:一次用量6-15克,可煎汤或泡水服用。

•研末:一次用量3-6克,可末饮或加入饮片煎剂中服用。

•软膏:将适量的血竭药材研磨成粉末,与基础软膏按比例混合,外敷患处。

2.外用用法:•鲜品:将鲜血竭药材洗净研磨成泥状,敷于患处,每天1-2次。

•干品:将干血竭药材研磨成粉末,加入适量的温开水,搅拌均匀后敷于患处,每天1-2次。

•汤药浸泡:将血竭药材放入适量的温水中,浸泡20-30分钟后,取出药渣,可用所得的药水擦拭或敷于患处,每天1-2次。

注意事项: - 内服时,应注意遵医嘱使用,避免超量使用。

如有不适,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

- 外用时,应注意药材的清洁和局部的卫生,如有过敏或者红肿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用并咨询医生。

总结•血竭是一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功效的中药材,可用于治疗疮疡肿毒、痈疽疮肿、经闭痛经、血瘀胸痛、瘰疠肿毒等疾病。

其用法可以内服或外用,内服时一次用量15-30克,外用时可制成软膏、浸泡药水或敷于患处。

在使用血竭时应注意遵医嘱使用,避免超量使用。

外用时需注意药材的清洁和卫生,如有不适症状应及时停用并咨询医生。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这五大功效和作用要知道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这五大功效和作用要知道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这五大功效和作用要知道血竭是一种非常名贵的中药,它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多,现代医学研究认为,血竭可以抗菌、抗炎、止血、抗血栓、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

中医认为,血竭可入血分,起到非常好的散瘀止痛的效果,因此是一种伤科和治疗其他血液淤滞痛症的要药。

血竭是一种功效和作用非常多的中药,可用来治疗很多种疾病,因此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中药。

但是很多人对它的功效和作用都不了解,今天就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相信大家看完之后就会对血竭的功效和作用有更多了解:1、抗真菌:血竭是一种具有抗真菌作用的药物,临床中研究发现,用血竭制作成的水浸剂使用,可以起到一定的抑制石膏样毛癣菌、堇色毛癣菌等多种致病真菌的作用。

2、止血:临床中通过动物实验总结认为,血竭具有缩短血浆再钙化时间的作用,从而增加其凝血的作用。

2、抗炎:血竭中的有效成分可以拮抗二甲苯导致的小鼠耳廓炎症,还可以治疗烫伤引起的炎症,可促使伤口结痂和愈合。

3、抗血栓:血竭虽然可以起到止血效果,但是它对凝血以及血液黏稠度不会造成影响,并且它还具有抗血栓作用,主要与其促进纤维蛋白酶溶解活性作用有关系。

4、增加冠脉流量:血竭是一种可以增加冠状动脉的血流量和兴奋β-受体的药物。

5、散瘀止痛:血竭可以入血分,起到非常好的散瘀止痛的效果,因此是一种伤科和治疗其他血液淤滞痛症的要药,可用来治疗心腹疼痛、跌打损伤、瘀滞、筋骨疼痛。

为了提高其疗效,中医多把血竭配合乳香、没药、儿茶等药物使用。

6、治疮疡不敛:血竭外用可以起到敛疮生肌的效果,因此可治疗皮肤痈肿疮结、疮疡久溃不敛,使用方法一般为研成粉末外敷。

以上就是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了,相信大家看完后已经知道血竭的功效和作用非常多,但如果需要使用血竭治疗疾病一定要经过专业医生指导,以选取最合适的剂量,在治疗期间还要做好复查,以便于及时根据检查结果调整使用剂量。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的药用价值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的药用价值

血竭的功效与作用_血竭的药用价值*导读:中药血竭的功效与作用专区,为您详细介绍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图片、血竭的药用价值、血竭的副作用等,要想知道更多血竭的功效与作用相关知识,不妨来关注一下。

血竭简介血竭图片血竭的功效与作用血竭的药用价值血竭的用法与用量血竭的副作用血竭的配伍应用血竭简介血竭,药用部分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的果实及树干中的树脂。

干燥树脂呈不定形的块状物,大小不等,表面有沟纹及因布包而遗留的布纹,赤褐色或紫褐色,质硬而脆,断面紫褐色至黑褐色,有玻璃样光泽,有时有小孔,用火燃之,冒烟呛鼻,研成粉末则呈鲜艳的深红色,无香气,味甘咸,嚼之砂样。

血竭图片血竭的功效与作用散瘀定痛,止血生肌。

治跌打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瘰疬,臁疮溃久不合。

1、《唐本草》:主五脏邪气,带下,止痛,破积血,金创生肉。

2、《海药本草》:主打伤折损,一切疼痛,补虚及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3、《日华子本草》:治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者,敷。

此药性急,亦不可多使,却引脓。

4、王好古:补心包络,肝血不足。

5、《纲目》:散滞血诸痛,妇人血气,小儿瘈疭。

血竭的药用价值1、治伤损筋骨,疼痛不可忍:麒麟血一两,没药一两,当归一两(锉,微炒),白芷二两,赤芍药一两,桂心一两。

捣细罗为散,每服,以温酒调下二钱,日三、四服。

(《圣惠方》麒麟血散)2、治腹中血块:血竭、没药、滑石、牡丹皮(同煮过)各一两。

为末,醋糊丸,梧桐子大,服之。

(《摘元方》)3、治产后败血冲心,胸满气喘:真血竭,研为细末,温酒调服。

(《朱氏集验医方》血竭散)4、治鼻衄:血竭、蒲黄等分。

为末,吹之。

(《医林集要》)5、治瘰疬已破,脓水不止者:血竭(炒)二钱半,大枣二十个(烧为灰),干地黄半两(别为末)。

上三味,都细研如粉,以津唾调贴疮上。

(《博济方》血竭散)6、治一切不测恶疮,年深不愈:血竭一两,铅丹半两(炒紫色)。

上二味,捣研为散,先用盐畅洗疮后贴之。

(《圣济总录》血竭散)7、治臁疮不合:血竭末敷之,以干为度。

中药“活血疗伤药”——血竭

中药“活血疗伤药”——血竭

中药“活血疗伤药”——血竭本品为棕榈科植物麒麟竭果实渗出的树脂经加工制成。

主产于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我国广东、台湾亦产。

秋季采集果实,置蒸笼内蒸煮,使树脂渗出,凝固而成。

本品气微,味淡。

以表面黑红色,研末血红色,火烧呛鼻者为佳。

打成碎粒或研成细末用。

一、药性和功效本品性味甘、咸,平。

归心、肝经。

具有活血定痛,化瘀止血,生肌敛疮之功效。

用法用量:研末服,1~2克,或入丸剂。

外用研末撒或入药用用法用量。

使用注意:孕妇慎用。

月经期不宜服用。

二、歌括《药性歌括四百味》歌诀:血竭味咸,跌扑损伤,恶毒疮痈,破血有谁。

三、临床应用1.跌打损伤,心腹瘀痛本品味咸入血分,主归心肝经,能活血散瘀,消肿止痛,为伤科及其他瘀滞痛证要药。

治跌打损伤,筋骨疼痛,常配伍乳香、没药、儿茶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治产后瘀滞腹痛,痛经经闭,及瘀血心腹刺痛,常配伍当归、莪术、三棱等。

2.外伤出血本品既能散瘀,又能止血,有止血不留瘀的特点,适用于瘀血阻滞,血不归经的出血,尤宜外伤出血。

既可单用研末外敷患处,亦可配伍儿茶、乳香、没药等,如七厘散良方集腋》)。

3.疮疡不敛本品外用,能活血消肿,祛瘀化腐,敛疮生肌,可治疮疡久溃不敛。

单用本品研末外敷,亦可配伍乳香、没药等。

四、现代药理研究1.化学成分本品主要含血竭素、血竭红素、去甲基血竭素、去甲基血竭红素及黄烷醇、查耳酮、树脂酸等成分。

2.药理作用血竭水煎醇沉液能明显降低红细胞压积,缩短血浆再钙化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血竭水提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葡萄球菌及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此外,血竭还有一定的抗炎镇痛、降血脂、降血糖、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等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学习笔记:外用药之血竭、象皮和松香
血竭
【药用】本品为棕搁科植物麒麟竭及其同属植物的果实和树干渗出的树脂。

【性味与归经】甘、咸,平。

入心胞、肝经。

【功效】行瘀,止血,止痛,敛疮生肌。

【临床应用】1、用于金疮或折跌痰血凝滞作痛等症。

本品能袪瘀行滞、止血定痛,治刀伤或跌扑损伤、瘀滞疼痛等症,常与儿茶、乳香等配合应用。

2、用于疮口不敛等症。

本品外用有收敛防腐保护疮面的作用,能促使疮面愈合,对疮口不合,可以同儿茶、乳香、没药等配合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血竭、麒麟竭
【一般用量与用法】内服三分至五分,入丸散。

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血竭散《沉氏尊生》:血竭、大黄、自然铜。

治皮骨破折。

【文献摘录】
《新修本草》:「疗心腹卒痛,金疮出血,破积血,止痛,生肌,去五脏邪气。


《海药本草》:「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并宜酒服。


《大明本草》:「敷一切恶疮疥癣久不合。


《本草经疏》:骐驎竭,甘主补,咸主消,散瘀血、生新血之要药。

故主破积血金疮,止痛生肉,主五脏邪气者,即邪热气也。

带下者,湿热伤血分所致也。

甘咸能凉血除热,故悉主之。

苏恭主心腹卒痛,李珣以之治伤折打损,一切疼痛,血气搅刺,内伤血聚者,诚为此耳。

《纲目》:骐驎竭,木之脂液,如人之膏血,其味甘咸而走血,盖手足厥阴药也。

肝与心包皆主血故尔。

河间刘氏云,血竭除血痛,为和血之圣药是矣。

乳香、没药,虽主血病,而兼入气分,此则专于血分者也。

象皮
【药用】本品为脊椎动物象科象的外皮。

【性味】甘、咸,寒。

【功效】敛疮生肌。

【临床应用】用于疮口久不愈合等症。

本品功专收敛,能生肌敛疮,促使疮面愈合,治溃疡不致,可以本品同珍珠、冰片、血竭、孩儿茶等药研末外敷。

【处方用名】象皮(炙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

【附药】象牙屑:为象牙的屑末。

性味甘寒。

功能清热定惊,拔毒生肌。

适用于痰热惊痫,喉痹肿痛,痈肿疮毒,痔漏等症。

一般用量为一钱至三钱,煎服。

或研细入丸散,或外用。

【方剂举例】珍珠散《张氏医通》:珍珠、炉甘石、唬泊,龙骨、赤石脂,钟乳石、朱砂,麒麟竭、象皮。

治外症溃烂不长肉。

【文献摘录】《本草纲目》:「下疳,烧灰和油敷之。

又治金疮不合。


松香
【药用】本品为松科植物马尾松及其同属多种植物的树脂。

【性味】苦、甘,温。

【功效】生肌止痛,燥湿杀虫。

【临床应用】用于痈疖,疥癣等症。

本品通常作为外用药,治痈疖、疥癣湿疮瘙痒等症。

治痈疖,可与蓖麻子、东丹等配用;治疥癣湿疮,可与轻粉、麻油等配用。

【处方用名】松香
【一般用量与用法】外用适量。

【方剂举例】千捶膏《经验方》:松香、蓖麻子、轻粉、东丹、银朱,茶油。

外治痈、疖、疔等。

【文献摘录】
《本经》:「痈疽恶疮,头疡白秃,疥瘙风气,安五脏,除热。


烂,塞牙孔杀虫。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