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七版教材

中药学-七版教材
中药学-七版教材

《中药学》教材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015772491.html,/default.aspx

简介:

本站的《中药学》教材全文内容取材于网上流行的《中药学》七版教材文本格式,经过本站整理并仔细校对而成,纠正了其中许多错误。本站为每味中药配以图片,包括源态(源植物、源动物、源矿物等)、药材、饮片,以方便学习者更加方便快捷地学习《中药学》。

本站的《中药学》教材仅收取《中药学》七版教材中所有474种中药,不包括总论,因此,章节从第八章解表药开始,并配以各种索引方式,如按章节索引、按出处索引等,可以给学习者以不同的角度,以使学习者对《中药学》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一节现代中药事业发展的历程

一、五十年代初期的分散经营(1949~1954)

1949年到1954年,中药主要是私人经营,据商业部门1954年统计,全国私营中药商有10.4万余户,为西药商6600万户的15倍多,中药从业人员有27万多人,私营业起主要作用。

1954年毛泽东主席对中医工作明确指出“中药应当很好的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遗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是我们的罪过。所以,对各省主产药材应加以调查保护。鼓励生产,便利运输,改进推销。对中药研究光做化学分析是不够的,应进而做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特别上对中药的配合作用更应注意”。毛泽东这一重要指示,对中药事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中药涉及多部门,为了便于协调进行工作,分工负责,由中央卫生部、商业部、农业部、林业部、中国科学院、全国合作总社等单位组成了中药管理委员会。由卫生部负主要责任,统一管理中药的生产和研究工作。

二、中药农工商一体、产供销结合的体制形成与发展(1955~1985)

1955年3月1日,商业部成立了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土产公

司、中国医药公司和全国供销合作社总社的中药业务同时移交中国药材公司。

1955年7月,鉴于中药材生产和供应对象主要是分散在广大农村,为了加强中药经营,有利于生产及市场的统筹安排,自7月4日起中国药材公司由商业部移交全国供销合作总社领导,更名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中药材管理总局。

1956年,为便于对私营中药商的社会主义改造,自4月份起中药业务由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移交商业部领导,恢复了中国药材公司。

1957年,国务院副总理陈云指出:“中药材是技术性较多的商品”。“我们是全国产、供、销安排的,着眼第一点是生产,只有这样才能有物质基础”。“农业部门主要抓粮食,药材生产,由经营部门兼管”。之后,药材生产也由中药行业统管,各级药材公司不仅负责中药材的购销经营管理,并负责中药材的生产管理和科学研究,形成农、工商一体,产、供、销结合的专业公司。

1958年,国务院在关于各地充分利用野生植物原料的通知中,提出了有多种用途的交叉商品“首先保证药用”的原则。在“大跃进”期间,中药材生产收购一度出现不顾药用需要,盲目发展的趋向,造成部分品种大量积压。

1959年,卫生部全国药政会议研究解决某些紧缺药材的措施,提出“首先保证饮片配方的供应”、“先饮片、后成药”以及“先人用、后兽用”等供应原则。这些原则至今仍是中药供应工作的准绳。

1960年到1963年,根据卫生部发出《关于普查野生药源的通知》,在全国开展了第一次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工作。

1964年,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卫生部、商业部《中西药品、医疗器械经营管理体制的报告》,恢复了中国药材公司,建制在商业部,以商业部为主,与卫生部共同领导。

1969年,中国药材公司与中国医药公司合并为商业部医药组,后扩建为商业部医药局。

1971年周恩来总理指示卫生部、商业部、燃化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全国中草药新医疗法展览会,展出2.3万多件展品,其中有新

鲜植物药430种。

1977年,商业部与卫生部国家计量局协作,经过调查研究作出决定,从1978年起,对中药的计量单位由旧制改为分制,中医处方计量改钱为克,并统一了全国中药计量单位,改变了几千年来中药计量习惯。

三、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方针阶段(1978~1990)

从1979年起,中药又由商业部移交国家医药管理总局管理,恢复了中国药材公司的建制。

1982年10月,民主建国会中央委员会主席胡厥文,全国工商联主任委员胡子昂,农工民主主席季方共同向中共中央提交了《关于扶持振兴中药事业的建议书》,要求进一步解决中药供应紧缺,饮片质量下降和中药后继乏人的问题。根据中共中央对《建议书》的批示,1983年,国家医药管理局组织力量,进行了调查研究,并召开全国建立中药工作会议。为了加快饮片生产机械化的进程,国家投资扶持全国44个重点饮片厂开展了技术改造。国家医药管理局1984年、1985年连续召开了两次全国饮片工作会议,开展了饮片质量的评比、检查,加强了饮片的质量管理,饮片的质量逐步有了改善。

1987年国家中医管理局成立后,改变了过去中医中药多年互相分离的管理和中药的从属地位,发迹改变中药工作与社会不相适应的状况,推动中医药事业同步发展和振兴。

1989年4月7日,国务院召开会议研究中药工作形势,对中药的管理体制、治理整顿中药市场,以及给中药以一定的优惠政策问题,要求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在同有关地方协商后,选择几个省、市进行中医药统一管理的试点工作,要求各地人民政府加强对中药工作的领导,支持中药事业的发展纠正有的地方对中药机构采取更名撤并等削弱中药事业的作法。

第二节现代中药事业的主要成就

一、中药材生产的发展

1958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后,中药材开展了异地引种试种、野生药材变家种、家养的工作。天麻、桔梗、丹参、首乌、银耳、珍珠、全虫、蜈蚣、蛇、龟、鳖等野生变家种、

家养成功的药材达五、六十种。活麝报麝香、活熊取胆汁也已成功。引种成功的新产区,其药材产量相当于老产区的70%。西红花、西洋参、珍珠、木香等过去靠进口的药材已能自产,有的还可出口。

1949年以后,共组织了3次药材资源大普查,其中1983年是规模最大的一次。从1983年起,由国家医药管理局、农林部、卫生部、经贸部、国家统计局、中国科学院组成了全国中药资源普查领导小组,制订了以360个品种为重点的《普查方案》,在全国进行中药资源大普查,全国各地约4万多专业人员参加。这是中药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

二、中成药工业形成与发展

40多年来,我国中成药生产经历了前店后场到工业化生产的巨大变化。目前,全国有600多个中成药药厂,职工10万多人。1988年中成药工业总产量达22.9万亿吨,总产值达51.2亿元,比1957年8000万元增长了65倍,比1978年的8.47亿元增长了5倍,10年平均增长50.15%,超过1978年前处均增长5%的10倍固定资产原值1988年15.97亿元而1957年由于是前丫后场、手式操作,没有形成工业,所以固定资产基本是零。生产剂型40多种,品种5000种。

1973年国务院批转商业部和国家计委《关于改进中成药质量的报告》。文件下达后,国家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非常重视,成立了天津、长春、河南周口制药机械厂。10多年来,共拨基建、技改资金10多亿元,使中成药工业在科研、生产、质量管理等方面发生了深刻变化。

三、中药饮片工业初步形成

1983年国务院以(83)160号文件批转国家医药管理局《关于中药工作问题的报告》。文件除强调制定有效措施,积极发展中药生产外,第一次提出了对饮片工业的改革。全国确定44个重点饮片厂,由国家经委每年拨款进行技术改造;1989年其中16个已经投产,对一般饮片厂各地区也正在投资或规划进行改造,部分饮片厂的切、洗、润、燥等主要生产环节已由传统的手工操作方式转变为机械化、半机械化生产。1986年开始对饮片实行免税5年的政策。这就使饮片生产摆脱了流通的附属地位,中药饮片工业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

展时期。全国中药饮片厂约1500家,生产能力达到2.5亿公斤。

为了振兴饮片工业,国家医药管理局从1984年起,每年召开一次全国中药饮片生产、质量会议,对中药饮片生产的技术进步,起到了显著的推动作用。

四、中药科研事业日益发展

1949年前,我国中药科学研究几乎是空白。1955年以中央卫生研究院药物学系生药研究室中国医药研究所为基础,建立了卫生部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是建国后第一个中药研究机构;四川省卫生厅中药研究所是省级中药研究专门机构。当时的专业技术人员和研究条件都很差。1956年国家制订的发展科学技术长远规划(12年规划)其中的5105项是中药研究,提出了发展中药研究的远景蓝图。

“文化大革命”虽然打乱了科研工作的正常秩序,许多课题中断研究,发展受到限制,但在此期间,由于周恩来亲自抓医药卫生,科研部门研制出多种中药新产品,在中药材引种、栽培、炮制及中成药研究中也获得了一些新成果。

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医药科研工作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

第一、中药研究机构和专业科研人员有较大增加。卫生系统的中药研究机构得到充实和加强。中国医学科学院成立了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研究所,还将四川、吉林、湖南、黑龙江、湖北、陕西和上海等省市的中医研究所调整为中医药研究院,其下所属的研究室有的格升为研究所。一些医学院校和中医学院成立了中药研究所(室)。国家医药管理总局成立后,充实了北京、天津、上海、辽宁等市原设的中药研究所(室),相继成立了四川养麝研究所、吉林人参研究所、广东南药研究所等专业研究所,陕西、浙江、新疆、河南、黑龙江等研究中药的机构,1985年,全国医药系统已有中药研究所14所,总人数近千人其中科技人员约600人中国科学院和高校系统也加强天然药物的科研力量。中药科研队伍不断壮大成长。

第二、中药科研领域逐渐扩展,研究水平不断提高。在此期间,中药专业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都有新的突破。中药研究方面,已从药材、饮片、中成药生产工艺的研究,扩展到中药的综合研究和

应用基础研究,就是根据中国医药传统理论,应用现代科学手段来开展中药复方研究探索,参药性理论也进行一些基础性的研究。有43项科研成果获得国家创造发明奖。

第三、推行科技体制改革,1985年,国家科委、卫生部、国家医药管理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已对外实行有偿合同制,对内实行课题承包的试点。

第四、科研条件有了较大的改善。卫生部和国家医药管理总局不仅增加了科研机构基本建设的投资,新建了许多科研大楼,而且添置了一批现代化仪器设备,如质谱仪、核磁共振仪、低温高速离心机、电子显微镜等,科研条件显著改善。

第五、发展了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

第三节中药的科学研究

一、本草学文献的整理研究

(一)古本草辑佚

尚志钧在六十年代八十年代完成了《神农本草经》、《昊普本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雷公炙论》、《药性论》、《唐?新修本草》、《本草拾遗》、《海药本草》、《日华子本草》、《本草图经》及《补阙肘后方》等辑复工作,为整理本草文献付出了艰巨的劳动,做出重大贡献。

(二)历代本草语译、校点、注释

1.《神农本草经》的语译、校注和辑校。

1953年北京医学院药学系开设《本草学概论》,赵橘黄先生对我国楞代主要本草进行整理,对《神农本草经》序例、《雷公炮炙论》及主要本草的序跋作了注释,并于1960年撰成《本草新诠》(初稿)。1955年初,为筹办卫生部第一期西医学习中医班准备教材,中医研究院筹备处组织中医药专家对《神农本草经》进行注译语译,编成《本草经语译》(初稿),作为西医学习中医教材教材之一。山东中医研究所中医研究班于1958年编成《本草经百五味浅释》,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编有《神农本草经通俗讲义(增图)》。王大观等以顾观光辑本为底本,每品先记其来源,次引录(本经)原文,然后加以评释,摘引楞代医药学家对《本经》药物的论述的发展,结合现代中药学研

究成果编成了《本草经义疏》。

2.历代重要本草的重印与校点

1949年以来,对本草古籍的整理与出版进行了大量工作。明代兰茂著的《滇南本草》是重要的地方性本草,经明、清两代增补、传抄,版本各异,并有矛盾。云南省卫生局组织学者对种版本进行了校勘整理,已分3册出版。我国《本草纲目》有很多版本。《本草衍义》(颜正华等,1990)、《本草蒙筌》、《本草纲目选译》、《食物本草》、《本草备要讲解》,等十部本草古籍,已经整理出版。

二、中药材品种的本草考证

(一)单味药材的考证

40年来通过本草学考证澄清市场上混乱的品种已超过200多种。如有人曾考证威灵仙天古本草记载中最早是玄参科草本威灵仙,最近又有人从唐贞元年间“威灵仙传”的有关记载为依据,考证出毛莨科铁线莲赂植物是历史上最早药用的威灵仙品种,而不是始自清代的《植物名实图考》,从而为《中国药典》收载铁线莲属植物作为正品威灵仙,提供了早期文献学的依据。传统的药用白头翁乃是毛莨科的白头翁,《植物名实图考》上的白头翁则是菊科泽兰属植物,《滇南本草》上收载的一支箭又名白头翁。

目前所用的功劳叶是冬青科构骨的叶,只有少数地区应用的是小檗科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叶。经考证本草,唐《本草拾遗》、明《本草纲目》中的均以构骨叶入药,至清代始混入十大功劳之名;《植物名实图考》收载的功劳叶图为小檗科十大功劳及狭叶十大功劳,其描写也似十大功劳属植物的叶而非构骨之叶,为构骨叶作功劳叶查找到了古代本草依据。

巴戟天用药混乱,有的地区用木兰科植物铁箍散的根香巴戟用。考证本草所收的归州巴戟即香巴戟,而正品的茜草科巴戟天是近代才发展起来的。

葶苈子在商品中有十字花科多种植物种子,经考证古代本草收载的就是目前认为正品独行菜的种子。并建议将Lepidium属的中文名译名由“独行菜属”改为“葶苈属”,将Draba属的中文名由“葶苈属”改为“和葶苈属”为宜。

秦皮商品药材目前有岑属植物的树皮及核桃楸皮,经本颧考证认为本草收载的秦皮为木樨科岑属植物皮,水渍之有蓝色荧光的树皮。汉代高诱在《淮南子》注文中对秦皮荧光现象的记载以,唐《新修本草》将这种荧光观察应用于秦皮鉴别的记载,对世界荧光历史的研究,提供了有价值的史料;胡桃科的核桃楸皮作为秦皮是清代中期以来的历史误用,属混伪品,不能作秦皮入药。

皂荚与猪牙皂的关系,后世众说纷纭,认为是同一种树上不同发育条件下形成的不同形态的皂荚,同时澄清了《新修本草》谓“此物有3种”的含义是相同的。即同在一株皂荚树上,即有大、中、小3种不类果实。本草所指的“形如猪牙”“长尺二者”、“长六七寸”,园厚节促直者3种类型与现今民间所称的“牙皂”、“糠皂”和“肉皂”3种不同果实的皂荚正相符合。

古代所答罗晃子或罗望子应该是梧桐科植物苹婆的果实,即中药凤眼果,而不是豆科植物酸角,建议不应再将“罗晃子”、“罗望子”、“九层皮”等名称收作酸角的别名。Tamarindus当称为“酸豆属”而不是罗晃子属,以澄清“罗晃子”的名实混乱。

木兰科植物的望春兰的花蕾为本草最早辛夷使用品种之一,初在陕西,后发展到河南,现今产量最大,为主流商品;玉兰汉代就作辛夷使用;淡紫玉兰为本草中记载的树高数仞、花白色带紫,主于长江流域的品种,亦为早期使用辛夷品种之一,《植物名实图考》提到玉兰分紫瓣、白瓣二种,紫瓣玉兰即指淡紫玉兰,紫花玉兰始载于《本草衍义》已不见于商品中,我国部分地区有零星栽培,供作观赏,不宜再称其为“辛夷”。

20世纪以前,中药半夏的原植物是天南星科植物半夏,而前人曾将道地药材“齐州半夏”(主于山东省历域县)误考为只分布于日本的三裂叶半夏,同时证明古代本草中常混为半夏的“由跋”是同属植物虎掌的幼小块茎,而不是天南星属植物(Arisaema ringens)。

古代本草记载的细辛主流品种本身就在变迁,除华细辛、辽细辛外,细辛属的其它植物在古代就有作细辛或土细辛的历史。古代本草记载的杜衡,可能还有细辛属的其它植物,至少包括小叶马蹄香,用细辛属植物补充中医习用的细辛类资源,具有广阔的前景。

考证古本草钩吻,从古人对钩吻所描述的治疗作用,中毒症状和杀虫方面来分析,认为本草中的钩吻,应包括马钱科的胡蔓藤,卫矛科的雷公藤等,而以雷公藤较为对号入座。本草所载防风的植物,除现今所用正品防风外,可能包括华山前胡和泰山前胡,珊瑚菜为古本草所载防风代用品石防风的一种。

沙参和荠尼的本草考证,认为古本草中的荠尼应是杏叶沙参的别名,而非 A.trachelioides。从历代百余篇医药文献中记载阿胶名称和煮胶所用的动物皮的演变情况,追溯其最早用于制胶的原料“乃煮牛皮作之”,这种以牛皮制胶称为驴皮胶,见于八世纪以后的文献,此后文献就较普遍地在“阿胶”一名下同时纲载黄明胶、驴皮胶等名称。说明了古代不同时期用于制胶的动物基原是有变化的。

《本草经集注》的诺藤,《本草拾遗》的大匏藤,《海药本草》的含水藤,就是《本草纲目拾遗》的买麻藤。通过对《本草原始》所载刘寄奴图文的考证,认为其基原即为玄参科阴行草,从而找到了阴行草在北方作刘寄奴药用的本草依据。40余年来,在国内学术杂志上发表的已经考证的本草药品有一百余种。

(二)植物品种考证

40年来应用现代植物分类学方法整理古本草,在药物品种考证上取得了显著成绩,谢宗万的《中药材品种论述》(上、中)对150种(组)常用中药都进行了本草考证。江苏植物研究所著《本草整理资料》对39种中药进行了考证。《药材学》、《中草药学》、《中药志(Ⅰ~Ⅴ)卷》、《中药检定手册》、《新华本草纲要》等在药材的“历史”项目也有粗略的考证。黄胜白、陈重明的《本草学》(1988)收载了本草考证的文章52篇。此外,对《植物名实图考》中若干药用植物品种进行考证,并提出不少正误的意见。有人还对《图考》中18种无名种植物进行考订。杭悦宇等考证了《图考》记载97种同名异物植物,确认两种同名的84种,三种的11种,四种的2种,为不同科植物的31种,同种重复的16种,引《救荒本草》图的同名植物7种,有数种名实不符的植物。吴征镒、杨竟生对《本草纲目拾遗》中品种进行了系统的考证。尚志钧对《五十二病方》中药物及《神农本草经》中部分品种进行了本草考释。

近10年来,采用多学科综合对常用中药进行系统的研究,得到国家的重视,国家医药管理局和中医管理局先后在“七五”和“八五”期间,组织全国医药科研和教学单位作攻关重大项目“常用中药的品种整理与质量研究”,对每和药物规定的10项研究指标中,就将“本草考证”独立为一项,现已完成中药的本草考证220种。该成果已于1991年、1995年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验收。

三、中药资源普查

1949年以来,我国曾进行过三次大规模的野生药材资源普查,前两次是局部的调查,为全国性的中药资源普查积累了经验。1982年,国务院第45次常务会议决定对全国中药资源进行普查,以摸清家底,制定长远发展规划。从1983年开始,历时5年,对全国80%以上的国土面积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内容偶然性包括中药资源的种类和分布、数量和质量、保护和管理、中药区划、中药资源区域开发等。

(一)中药资源种类的构成

中药资源主要由药用植物、药用动物和药用矿物构成。据普查统计,我国的中药资源种类有12807种。药用植物383科、2309属,11146种约占全部种类的87%;药用动物359科、862属,1581种,占12%;药用矿物仅80种,不足1%。

1、药用植物种类:我国11146种药用植物中,藻类、菌类、地衣类等低等植物有91科、188属,459种;苔藓类、蕨类、种子植物类高等植物,有292科、2121属,10687种。

2、药用动物种类据调查统计,我国有药用动物1581种和种下单位(不含亚种),分属11门、33纲、141目、145科、861属。其中陆栖动物330科、720属、1306种,海洋动物85科、141目、275种。

3、药用矿物种类:我国有药用矿物12类、80种(原矿物),其中:铁化合物7种;铜化合物6种;镁化合物16种;钙化合物2种;钾化合物类2种;钠化合物类6种;汞化合物类2种;砷化合物类4种;硅公合物类16种;有色金属7种;古动物化石类4种;其它类7种。

(二)各省、市、自治区中药资源种类

通过普查,基本上摸清了我国不同区域的30个省、市、自治区及所属市、县中药资源种类,行政区划所属6大区的种类数量的排列顺序为(1)西南区;(2)中南区;(3)华东区;(4)西北区;(5)东北区;

(6)华北区。其中西南和中南两区的中药资源种类占全国总数的50%~60%,所属省区一般有3000~4000种最多达5000种;华东和西北两区的种类约占全国的30%,所属省区一般有1500~2000种,最高达3300种;东北和华北两区的种类较少,约占全国的10%,所属省一般有1000~1500种,最高达1700种。

由于各省、区在普查中,在选择调查种类的原则方面的差异,以致有的省区在种类统计方面明显偏少,如黑龙江省、海南等省,均待进一步增订。

(三)传统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药

广义的中药概念包括传统中药、民族药和民间药(草药)。

传统中药:指广泛使用,并作为商品在中药市场流通,以传统中医药学理论阐述药理作用并指导临床应用,加工炮制比较规范的天然物及其加工品。在全国中药材交流中,中药材种类一般在800~1000种左右,最高时达1200种。常用药材约500~600多种,少常用药材的200种,不常用药材约100种,还有少部分为冷背药。

民族药:指除汉族外,各民族在本民族区域内使用的天然药物,有其独特的医药理论体系,受到民族医药学或民族用药经验的指导,多自采自用,或采用行医售药的经营方式。全国55个少数民族,近80%的民族有民族药物,其中有独立民族医药体系的约占1/3。据调查,我国的民族药约有4000多种。

民间药(草药)是具有地方使用习惯的民间药物,有一定的区域性的局限性,多以口传身授方式流传于民间,缺少完整的理论总结,一般末形成商品进入商场流通。在中药资源中除去传统药和民间药以外的种类多属民间药的范畴,我国的民间药约在5000种左右。

四、药用动植物的生产研究

我国是世界上药用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对药用植物栽培研究具有悠久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但中药野生品种占80%

左右,由于受自然条件的影响,产量不稳定。为了高产稳产,保证药材供应,为满足国内外对中药日益增长的要求,国家重视有计划地开展了中药材的生产研究。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第十七条提出:“发展药材生产,注意保护野生药材,并且根据可能条件,逐步进行人工栽培”。经过四十多年的努力,各地开展了人工培植和饲养研究,有些原来依靠进口的中药材,现已自行生产;五十年代初,有60余种药材依靠进口。经引种研究,栽培成功的有砂仁、丁香、豆蔻、肉桂、西洋参、番红花、安息香等20多种。1985年全国家种药材面积达494万亩,中药材总产量比1957年增加2倍。

(一)药用植物栽培研究

1、巩固并发展地道药材生产

1958年,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中指出:地道药材生产基地,担负着地区之间的调剂任务和供应出口。“必须加以保护和有计划地发展”。各级中药主管部门和药材公司在建设药材商品生产基地的工作中,除在生产布局、收购和调拔上适当安排外,每年在播种、收获季节,组织人员深入产区,调查研究,协同解决生产、收购中的问题。以保护产区生产者的利益,稳定市场供应,调剂商品余缺。

2、开展易地引种,扩大新产区

从1958年开始,各级药材公司制订了中药材引种试种计划,国家提供了大量生产扶持资金和肥料,分配和调剂种子、种苗。引种地区和社队,在有关科研单位的帮助和指导下,有些品种扩大了产区。例如茯苓的家种产区,过去主要集中在湖北、安徽、河南3省接壤地区,浙江、四川、云南、贵州有少量生产。生产需用马尾松作引材,老产区松木资源有限,影响茯苓生产,多年供应不足。经过引种,产区省由7个增加到13个,七十年代后产量大幅度增长,逐步满足了供应。

(1)进口南药引种试种

一些地区从五十年代开始,重点发展了砂仁、槟榔等南药的生产。1969年,商业、农垦、林业、外贸、卫生、财政等部门联合发出《关于发展南药生产问题的意见》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

等省区进一步开展了南药引种。1975年,商业、农林、卫生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等部门联合发出了《关于发展南药生产十年规划的意见》。

1971年后,国家先后共拔出专款,先后从国外引进30多种南药种子,扶持南药引种工作。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所、药用植物研究所、广西林业科学研究所和中山大学、厦门大学等有关单位的积极支持下,经过产区经营部门和农垦、社队药场等生产单位坚持不懈的努力,豆寇、丁香、南玉桂、天仙子、马钱子、千年健、西红花、西洋参、古柯、大枫子、檀香等南药已在国内安家落户。

(2)野生植物药材变家种家管

1956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草案)》中提出了野生动、植物药材变家养、家种的要求。各级中药主管部门和药材公司采取科研与生产相结合的方法,对部分野生药材进行试种和护管,并逐步取得了经验。

3、药用植物种质资源和引种纯化的研究

通过系统选育、杂交、诱变、多倍体育种等手段,进行了中药材的良种选育研究,获得了浙贝、元胡、地黄、吴茱萸、栝蒌、薄荷、牛膝、青蒿等的优质高产新品种。

在种质资源的研究方面,“七五”期间,药用植物种质资源的保存利用研究有较大进展,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资源研究所、浙江中药所在种子的生理特性,生化与休眠、贮藏与繁殖等方面,对近千种药用植物种子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为我国药用植物基因库的建立和种质资源的开发利用奠定了基础。在研究珍稀涉危植物保护和利用方面,国内编写出版了第一部《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389种,不少生产、科研单位对珍稀涉危植物的种子生物学、繁殖生物学、物候学及其抗旱、抗寒、抗盐等生理特性进行了多方面研究,并建立了我珍稀濒危植物数据库和野生植物的种子库。

(二)药用动物养殖技术研究

1、药用动物饲养驯化技术

(1)鹿的饲养:五十年代初期,仅东北等少数地区养鹿,共约2000头,年产茸不过300公斤左右,药用绝大部分靠野生猎取。在

药材公司的组织和支持下,鹿的饲养范围逐步遍及全国,品种从梅花鹿扩展到马鹿(主要在新疆)。到1979年,全国共养鹿25万头,收购鹿茸3.3万公斤(包括少数野生),商品供应出现饱和。1980年后,对公鹿和母鹿的比重进行了适当调整,淘汰了一些老弱鹿种。1985年全国养鹿减到20万头,收购鹿茸3.2万公斤,比1950年增长约100倍左右,基本上满足了药用的需要。

(2)人工养麝:从1958年开始,国家在加强资源保护的同时,在四川的马尔康、米亚罗,安微的佛子岭,陕西的镇平等地建立了养麝试验场,进行野麝变家养的试验。同年11月,马尔康养麝场职工首次成功地进行了活麝取香,打破历史上“杀鸡取卵”的做法。四川养麝研究所与马尔康养麝场,30多年来在艰苦的条件下,细心观察并掌握了麝的生活规律,不断探索和研究,在提高野麝活捕、人工驯化、饲养繁殖、疾病防治、活体取香等项技术上,都取得了新的突破。

2、药用动物有效成分的工程化生产

(1)一些紧缺动物药材有效成分的人工合成生产研究方面,1956年天津制药厂从猪胆汁中提取胆红素、胆酸等天然牛黄的有效成分,研制人工牛黄成功。其后北京市中药三厂、上海中药制药一厂,都分别试制成功。

(2)动物药有效成分工厂化生产工艺的发展可以大幅度提高产量。七十年代后,广东海康县药品公司按照然牛黄形成的规律,在牛的胆囊内埋植异物促使长“黄”,进行牛体人工培育牛黄的探索。该技术在11个省进行推广试验,作埋植手术的牛共1000头,不仅产“黄”,而且不影响母牛生育繁殖,证明技术的成功的,可望成为提供天然牛黄的重要途径。

五、中药炮制的研究

五十年代初,全国各地对中药炮制经验的继承和炮制历史文献的整理,都进行了大量工作。1963年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与山东中医研究所、陕西省渭南卫生学校等单位协作,搜集整理166种中医药文献中有关中药炮制的记载,编写《历代中药炮制资料辑要》。与此同时,国家药典也收载了中药炮制内容,列为国家法定的药品标准之一。1983年卫生部组织编写《全国中药炮制规范》,在继承传统

经验的基础上,选订出较为合理可行的炮制方法,拟于1988年发行,作部颁标准执行。1986年王孝涛等在《历代中药炮制辑要》的基础上编写成《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古代部分),全书收集春秋战国时期至清代540余种常用中药的主要炮制文献,继而又写了《历代中药炮制法汇典》(现代部分),收集现代常用中药550余种,内容包括药材来源、炮制方法、现代研究三个方面为科研、教学、生产提供比较完整的资料。

为研究中药炮制源流,有关专家对历代本草中炮制方面的内容作了一些整理与评述,如对《伤寒论》、《本草经集注》、《五十二病方》、《雷公炮炙论》、《本草纲目》中的炮制方法作了介绍、评述或全面研究。《本草纲目》中的炮制技术尤为丰富,炮制方法近百种,其中采用辅料制作的有酒制、醋制、盐制、姜汁制、蜜制、酥制、泔水制、胆汁制、油脂制、黑豆制、甘草水制、浆水制、茱萸制、药汁制以及蒸制、煮制、炒制、煨制、火炮、制炭、煅炭等,其中多数为现今炮制生产所沿用。

对有些种类药物炮制沿革进行了探讨。如酒制法,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用酒制中药约有270多种,目前各地沿用的尚有85种之多,除酒煮、酒洗及酒煨法外,酒炙法、酒炖法、酒蒸法、酒浸法以及煅后酒淬法等都是现今所能用的炮制方法。炮制的目的,主要在于改善药性和提高疗效,传统经验认为中药经酒制后可“引药上行”、通经活络以及使药材松脆以利粉碎等作用。醋制法的探讨,在先秦即已出现,唐代有了初步发展,到宋代广泛应用,并在宋、明期间逐步形成理论,该法多应用于峻泻逐水、化瘀止痛、疏肝理气、收敛固涩中的某些药材和其他一些动、矿物类药材之中。蜜制法源于蜂蜜配伍药用,沿用了早期用蜜的基本特点,蜜制的作用是多方面的,并不仅限于润肺止咳,但蜜量恒定,才能确保蜜制药物的疗效。对炭药及干馏品的炮制沿革的探讨,据不完全统计历代炒炭的药物有200种左右,沿用至今的尚有70多种,主要用于治疗各种出血症、多种疮疡肿痛、泻痢、脱肛、皮炎、湿疹等。

对单味药物炮制的沿革也进行过一些研究。如对神曲的起源、处方演变、医疗用途作了考证;对半夏、附子的炮制作了溯源,说明

各种炮制品是按照中医理论应用于临床;对酸枣仁生熟功效作了历史分析,认为生熟枣仁都可以治不眠,而临床实践证明两者的功效不会相反;对半夏、大黄、地黄的炮制沿革也有系统的研究。文献记载的半夏的炮制方法有70多种,最早辅料用生姜,宋代始用白矾,元代又增了皂角,法制半夏始创于明代,至清代其制法已渐趋统一。熟大黄在汉以前就有不加辅料的蒸法,自宋至清代,工艺有较大发展,用辅料制开始盛行,方书中有酒蒸、酒煮、酒醋合煎、醋煮、醋炒、蜜蒸、小便浸煨、米泔水浸炒等等;现代熟大黄多有酒蒸法与酒炖法,其炮制目的是缓和“泻下”及“伤胃气”、“伤阴血”副作用,改变药性,突出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的功能。地黄历代文献记载的炮制品至少有16种,其中如蒸制熟地、酒制熟地、生地黄、地黄炭等仍为现所沿用,炮制目的在于改变生地黄的大寒之性,蒸制后转为寒(凉)而主补肾虚,而经酒制后则性转为微温主补血虚。地黄炭入药,历史上极少见,并不用于止血,近代始有地黄炭加强止血作用之说,且用量增多。此外,还探讨了厚朴、黄芪、当归、知母等的炮制沿革。

六、中药制剂研究

(一)中药新剂型研究

1、口服安瓿剂是以中药汤剂为基础,已生产有祛痰灵、生脉饮、四逆汤、双宝素、蜂王浆口服液等几十种口服安瓿剂。

2、冲剂是借鉴国外经验以药物的细粉或提取物等制成干燥颗粒或块状的内服制剂,近十几年才发展起来,既具有糖浆剂和汤剂的特点,又克服了汤剂服前临时煎煮、液体制剂易变质、霉败的缺点,如感冒退热冲剂、炎宁冲剂等。

3、浓缩丸和滴丸剂。近年来研制的浓缩丸有百余种,如安神补心丸、冠心舒活丸等。

滴丸系用滴制法制备的丸剂。目前研制成功的有苏冰滴丸、芸香油滴丸、牡荆油滴丸等十多个品种。

4、胶囊剂、微型胶囊剂。胶囊剂主要是将药物浸膏粉、提纯物、生药原粉盛装于用明胶或甲基纤维与海藻酸钙(或钠)为原料制成的空胶囊(硬胶囊或软胶囊)中制成的制剂。胶囊剂具有释放药物速度快、可掩饰药物不良臭味和对一些不易制成丸或片剂的液体药物

容装的优点。目前制得的胶囊近百种,硬胶囊占大多数。

5、合剂、乳剂、糖浆剂。中药合剂系由多由两种以上药物饮片合煎的水煎液浓缩而成,是在汤药的基础上改进的剂型,减少了临用时煎药的麻烦,用量少而便于服用。以前多由医院制备,后来改进了工艺,质量相对稳定,中药厂已有成批投产,如抗白喉合剂、小青龙合剂等。中药乳剂是将含挥发油或油脂的药材提得油后,加乳化剂后制得的液体药剂,如荆条油乳剂、莪术油乳剂等,能克服中药汤剂或合剂容油少的缺点。中药糖浆剂是将中药提取液浓缩为稠膏,加入一定量的糖浆及腐剂面成,这种剂型综合了汤剂、合剂、膏滋瘃西药糖浆剂的优点,为患者所喜用,如养阴清肺糖浆、枇杷露、健脑灵等,有的产品还畅销外。

6、片剂。中药片剂从五十年代开始研制,六十年代基本定型。各地研制的中药片有1000多种,现生产的几百种,如六四止咳片、牛黄解毒片、愈风宁心片等。

7、中药袋泡剂。袋泡剂是将炮制好的中药材粉碎成粗末,包装在耐温耐泡的特制的滤纸袋中,用开水冲泡数分钟,弃去药渣和泡袋,服用药汁。

8、外用膏剂、栓剂。中药外用膏剂的传统剂型有黑膏药、白膏药、油蜡膏等,新剂型有软膏和橡皮膏。这些膏体大致可分为硬膏剂和软膏剂两类。硬膏剂是用铅肥皂、松香或橡胶等作基质,与药物混合后,摊涂在适宜的表背材料上制成的外用固体制剂。

传统的中药栓剂如痔疮锭等的应用并不十分广泛,近年来制成了大叶桉、三黄、莪术油、野菊花、表蒿素等栓剂,通过肛门给药治疗内外科疾病,为中药栓剂的应用开辟了新的前景。

9、控释、定向新剂型。根据医疗需要,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创造了控释、定向中药新剂型。如驱绦虫中草药鹤草酚片剂,崩解度及释放度均较差,为了增加药物在制剂中的分散性和稳定性,使其在胃肠道中处于分散状态,从而在小肠上段特定部位与寄生虫病原体相接触,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改为复凝聚法制成微囊颗粒剂,经释放度测定、累计释药率在2小时即达高峰,在小肠上段造成高浓度,制成使药物控速在特定部位释放的新剂型。

中药静脉注射用混悬剂是一种新剂型,将水不溶解的固体药物制成可供静脉注射的微粒分散成直径在2μ以下的颗粒,通过静脉输入体内,利用体内网状内皮系统能吞噬外来异物,药物作为异物被吞噬潴留在网状内皮系统细胞丰富的部位,使该处药物浓度提高以达到剂量小、疗效高延长药物疗效、减少副作用的目的。混悬剂可供静脉注射,关键问题要控制药物微粒的大小,选择适当的分散稳剂和适宜的工艺甚为重要。喜树碱体内、体外对多种肿瘤均有很强的抗癌活性,喜树碱经水解内脂环后制备的喜树碱钠注射液,对肝癌有一定治疗作用,亦呈现较大毒性,上海第十制药厂以吐温-80为分散稳定剂制备喜树碱混悬注射液,贮存12个月后颗粒仍在1μ以下,经低压灭菌后有良好的分散性能。药理证明喜树碱混悬注射液对泌尿系统的毒性较喜树碱钠注射液大为减少。

中药乳型注射液是用难溶性物质制作的一种新剂型,它适用于中草药中的一些挥发油、脂肪油等制剂,可以提高药物作用深度,增加分散度以利吸收。中药莪术的根茎含有挥发油1~1.5%,油中主要成分为位半萜烯类,从莪术油中得到的结晶Ⅰ(莪术醇)、结晶Ⅱ(莪术酮)对小鼠肉瘤、宫颈癌U等有较强的抑制活性。

脂质体是将药物包封在油类脂质(磷脂与胆固醇)双层分子层形成的薄膜中间制成的微型球状体。脂质体是作为抗癌药物的载体,将药物包封在超微型的载体中通过口服或注射(特别是静脉注射或瘤体注射)后,将药物直接运载至病变部位(即靶区)以杀灭癌细胞,提高免疫力的功能。由于脂质体的药物包封存在一定的困难,国内研制出一种新的抗癌剂型-多相脂质体。这种多相的复合系统包括多室及单室脂质体、增溶胶团、油水型乳剂及水油型乳剂混悬在小相中,形成了比较稳定的分散系统。沈阳药学院与上海长宁中心医院协作对脂质体的研究,筛选出唐松草硷、油酸等两个抗癌性较好毒副作用较低的两个处方,临床应用对中晚期胃癌进行术前治疗,治疗病例共41例,总有效率为66.7%。

(二)中成药质量的研究

1、完善中成药质量标准,提高中成药疗效

在1985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收载的207种

中成药中,近80%的品种已有显微和化学的定性鉴别,已有10种有化学定量含测,提高了中成药的质量。中药制剂质量检测的研究,正在逐步改变“丸散膏丹,神仙难辨”的状态。近年来运用显微鉴别、分光光度、薄层层析扫描、气相色谱、高效液相、高速离心沉淀等仪器分析方法,对不少中成药进行定性以至定量的质量控制,《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1990年版已颁布执行。其一部主要收载中药材、提取物、单味制剂和复方制剂。共收载品种784种,其中药材509种、成方制剂275种。品种上和1985版相比,删去药材和制剂5种,新增6种;其中成药删去1种,新增41种。这版药典修改和补充内容较多,新的检验方法和手段规定比较具体,收载含量测定的药材及单味制剂种、成药种。

2、中成药制剂的质量检测研究

中药制剂大多数为复方,其中成分复杂,有效成分不明确,且含量甚微,相互干扰,故检测困难。近来采用现代的分析技术和仪器,中成药制剂中某一有效成分的含量测定研究已取得显著进展,目前已应用的方法有化学分析方法和仪器分析方法等,仍可收到灵敏、准确、快速的效果。如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灯盏花中有效成灯盏素、银黄注射液中的黄芩甙;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了南五味子中的主要成分总木脂素和酯甲;用纸层析-紫外分光度法测定银黄注射液中的绿原酸。

3、中成药体外释放度研究

中成药释放度测定是研究固体制剂以及半固体制剂处方组成、辅料品种和性质、生产工艺等对制剂质量统一性的方法。中药固体制剂的释放度试验可以评价中成药质量,如相同的药物不同剂型,不同厂家或不同批号的相同中成药品种质量的优劣,考察和筛选制剂处方、工艺、辅料等,从而提高中药制剂的内在质量。

片剂、胶囊剂、颗粒剂或混悬口服液在到达生物膜被吸收前,必须经过崩解、溶出后才能被吸收。由于固体药物制剂除表面外不能与胃肠液接触,所以固体制剂的药物溶出,由其表面的湿润过程所决定。

4、体内吸收及分布规律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微量分析方法的发展、同位素的应用及中药有效成分的不断阐明,在中药制剂的研究中,开始运用现代科学理论和技术研究药物及其剂型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与排泄过程,阐明药物的剂型因素,用药对象与药效三者的关系,为正确评价中药制剂质量,合理用药提供理论依据。

七、中药药理学研究

(一)中药药理研究方法学的发展

七十年代后期至八十年代以来,单味药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旺盛时期,研究中药达500种以上。按传统中药分类或现代分类进行了药理学筛选及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并发现了大批有效的中草药,如毛冬青、牡荆、满山红、山楂叶、穿心莲、四季青等,大大丰富了祖国医药学宝库,对单味药的研究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把复方研究及活性成分的研究紧密地联系起来。中药化学成分是治疗疾病的物质基础,近年来从250余种中草药中分离出很多有效成分。

中药(特别是复方)的药代动力学研究相当困难,有效成分明确的中药制剂,可以一种或几种主要有效成分或代表性成分进行研究,1949年以来先后对86种中草药成分进行了药代动力学研究,而有效成分不明或缺乏定量分析方法的中药制剂,则采用了(1)药理指标法,(2)药物体内积累法,(3)微生物指标法进行。

据初步统计约有114种单味药,77个复方和42种中草药注射剂报道有各种毒副反应或过敏反应。引起的因素有:药量过大、蓄积中毒、个体差异、过敏素质、配伍反应、制剂粗糙、炮制失宜等。目前,对各种中草药制剂必须按“新药审批办法”进行毒理学研究,正日益引起各有关方面的重视。

(二)药性理论研究进展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集中反映中药理论研究的成就:1953年版仅收载少数中药,但基本是西药的形式和内容,没有中药的特色;1963年版分为一、二两部,一部以中药为主体,第一次收载中药的炮制工艺、品种,中药的性味、功能、主治、十八反、十九畏、妊娠药忌和部分服药禁忌;1977年版一部开始收载民族药,改变十八反、十九畏的称法,规定中药的毒剧药;1985年版第一次记载中药的归

防葵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防葵 1《名医别录》 味甘、苦,无毒.主治五脏虚气,小腹支满,胪 胀口干,除肾邪,强志.中火者不可令人恍惚见 鬼.一名房慈,一名爵离,一名农果,一名利 茹,一名方盖.生临淄,及嵩山少室.三月三日 采根,曝干. 《本经》原文∶防葵,味辛,寒.主疝瘕肠泄, 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 久服坚骨髓 2《增广和剂局方药性总论》 味辛甘苦,寒,无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 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五脏虚气,小 腹支满胪胀,口干。除肾邪,强志,久服坚骨 髓,益气轻身。《药性论》云∶君。有小毒。能 治疝气,癖气块,膀胱宿水,血气瘤,治鬼疟, 主百邪鬼精怪,通气。 3《新修本草》 味辛、甘、苦,寒,无毒。主疝瘕肠泄,膀胱热 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疗 五脏虚气,小腹支满,胪胀,口干,除肾邪,强 志。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中火者不可服,令 人恍惚见鬼。 一名梨盖,一名房慈,一名爵离,一名农果,一 名利茹,一名方盖。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太 山、少室。三月三日采根,曝干。 北信断,今用建平间者,云本与野狼毒同根,犹 如三建,今其形亦相似,但置水中不沉尔,而野 狼毒陈久亦不能沉矣。 〔谨案〕此药上品,无毒,久服主邪气惊狂之 患。其根叶似葵花子根,香味似防风,故名防 葵。采依时者,亦能沉水,今乃用枯朽野狼毒当 之,极为谬矣。此物亦稀有,襄阳、望楚、山冻 及兴州西方有之。其兴州采得,乃胜南者,为邻 蜀土也。 4《本经逢原》 辛寒,有毒。 《本经》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 湿喑,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 发明防葵辛寒,性善走散。能治疝瘕肠泄,膀胱 热结等证,而《别录》又言,疗五脏虚气,小腹 支满,胪胀口干,除肾邪,强志,中有火者不可 久服,令人恍惚见鬼,二说各有主见。一治浊邪 支塞,惊邪狂走,故须久服,开除积垢,自然髓 充骨坚,正气自复。一以疗五脏虚气,肾邪逆 满,故不可久服,久服恐正气愈虚,不能制五志 之火,引领痰湿上侮君主,令人恍惚见鬼。同一 防葵,而有治惊邪狂走与久服见鬼之不同也。尝 考《千金方》防葵为治风虚、通血脉之上药,每 与参术钟乳石英并用,取其祛逐风虚,通利血 脉,而正气得复,肾志自强,当无助火为虐之虑 矣。 5《本草图经》 防葵,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少室、泰山。苏恭云 ∶襄阳、望楚、山东及兴州西方有之。其兴州采 得,乃胜南者,为邻蜀土也。念惟出襄阳,诸郡 不闻有之。其叶似葵,每茎三叶,一本十数茎, 中发一秆,其端开花,如葱花、景天辈而色白; 根似防风,香味亦如之。依时采者,乃沉水。陶 隐居云∶与野狼毒同根,但置水不沉耳。今乃用 枯朽野狼毒当之,极为谬矣。三月三日采。六月 开花即结实。采根为药。 6《本草纲目》 「释名」房苑、梨盖、利茹。 「气味」(根)辛、寒、无毒。 「主治」 1、肿病。用记葵研为末,每服少许,温酒送下。 2、癫狂邪疾。治方同上。 3、伤寒动气(伤寒汗下后,脐左有动气)。用 防葵一两,木香、黄芩、柴胡各半两。各药混合 后,每取半两加水一碗半,煎至八成,温服。此 方名“防葵散”。 7《本草经集注》 味辛、甘、苦,寒,无毒。主治疝瘕,肠泄,膀 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 走。治五脏虚气,小腹支满,胪胀,口干,除肾 邪,强志。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 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见鬼。一名梨盖,一名 房慈,一名爵离,一名农果,一名利茹,一名方 盖。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太山、少室。三月三 日采根,曝干。 北信断,今用建平间者,云本与野狼毒同根,犹 如三建,今其形亦相似,但置水中不沉尔,而野 狼毒陈久亦不能沉矣。(《大观》卷六,《政 和》一五五页) 8《本草蒙筌》味甘、辛、苦,气寒。无毒。一云有小毒。不生 他郡,惟产襄阳(属荆广。)一本三茎,一茎三 叶。中抽大干,花开干端。(色白如葱,干开 花。)叶类葵,叶色青。根若防风香窜,故因名 防葵也。三月三日,采根曝干。(最易蛀损,须 时曝之。)依时入水能浮,切勿误用野狼毒。( 二根形颇相类,但防葵根浮水,野狼毒根沉水, 略少异耳。善恶大差,用宜谨慎。) 药剂修合,制法须知。甘草汤浸,成块一宵,黄 精汁拌,咀片炒燥。主膀胱热结,尿溺不通;治 鬼疟癫痫,惊邪狂走。疝瘕肠泄堪理,小腹支满 能驱。强志除肾邪,益气坚筋骨。血气瘤大如 碗,摩醋涂上即消。中火者不可服之,令恍惚如 见鬼状。 9《神农本草经》 味辛寒。 主疝瘕,肠泄,膀胱热结,溺不下,咳逆,温 疟,癫,痫,惊邪,狂走。久服,坚骨髓,益气 轻身。一名梨盖。生川谷。 《吴普》曰:房葵一名梨盖,一名爵离,一名房 苑,一名晨草,一名利如,一名方盖,神农辛, 小寒,桐君扁鹊无毒,岐伯雷公黄帝苦,无毒, 茎叶如葵,上黑黄,二月生根,根大如桔梗,根 中红白,六月花白,七月八月实白,三月三日采 根(《御览》)。 《名医》曰:一名房慈,一名爵离,一名农果, 一名利茹,一名方盖,生临淄,及嵩高太山少 室,三月三日,采根暴干。 案《博物志》云:防葵与狼毒相似。 10《证类本草》 (防葵_) 味辛,甘、苦,寒,无毒。主疝瘕,肠泄,膀胱 热结,溺不下,咳逆,温疟,癫痫,惊邪狂走, 疗五脏虚气,小腹支满,胪胀,口干,除肾邪, 强志。久服坚骨髓,益气轻身。 中火者不可服,令人恍惚见鬼。一名梨盖,一名 防慈,一名爵离,一名农果,一名利茹,一名方 盖。生临淄川谷及嵩高、泰山、少室。三月三日 采根,曝干。 陶隐居云∶北信断,今用建平间者,云本与野狼 毒同根,犹如三建,今其形亦相似,但置水中不 沉尔,而野狼毒陈久亦不能沉矣。唐本注云∶此 药上品,无毒,久服主邪气惊狂之患。其根叶似 葵花子根,香味似防风,故名防葵。采根据时 者,亦能沉水,令乃用枯朽野狼毒当之,极为谬 矣。此物亦稀有,襄阳、望楚、山东及兴州西方 有之。其兴州采得乃胜南者,为邻蜀土也。臣禹 锡等谨按药性论云∶防葵,君,有小毒。能治疝 气,癖气块,膀胱宿水,血气瘤大如碗,悉能消 散。治鬼疟,主百邪鬼魅精怪,通气。 图经曰∶防葵,生临淄川谷及嵩高、少室、泰 山。苏恭云∶襄阳、望楚、山东及兴州西方有 之。其兴州采得乃胜南者,为邻蜀土也。今唯出 襄阳,诸郡不闻有之。其叶似葵,每茎三叶,一 本十数茎,中发一干,其端开花,如葱花、景天 辈而色白。根似防风,香味亦如之,根据时采者 乃沉水。陶隐居云∶与野狼毒同根,但置水不沉 耳。今乃用枯朽野狼毒当之,极为谬矣。 三月三日采,六月开花即结实,采根为药。 陈藏器云∶按此二物,一是上品,而陶云防葵与 野狼毒根同,但置水中不沉尔。然此二物,善恶 不同,形质又别,陶既为此说,后人因而用之。 防葵将以破坚积为下品之物,与野狼毒同功。 今古因循,遂无甄别,此殊误也。雷公云∶凡 使,勿误用野狼毒,缘真似防葵,而验之有异, 效又不同,切须审之,恐误疾人。其防葵在蔡州 沙土中生,采得二十日便,用之唯轻为妙。 欲使先须拣去末后,用甘草汤浸一宿,漉出曝 干,用黄精自然汁一、二升拌了,土器中炒令黄 精汁尽。肘后方∶治癫狂疾。防葵末,温酒服一 刀圭,至二、三服,身润有小不仁为候 11《雷公炮炙论》雷公云∶凡使,勿误用野狼毒,缘真似防葵,而 验之有异,效又不同,切须审之,恐误疾人。其 防葵在蔡州沙土中生,采得二十日便?,用之唯 轻为妙。 凡欲使,先须拣去?末,后用甘草汤浸一宿,漉 出,曝干,用黄精自然汁一、二升拌,了,土器 中炒令黄精汁尽。

中药学笔记整理之完整版

一,解表药--味辛归肺膀胱经 1.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宣肺平喘风寒表实无汗 桂枝--发表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风寒表实无汗表虚有汗皆可 紫苏--发表散寒行气宽中安胎解毒气滞胎动不安,妊娠恶阻 生姜--发汗解表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荆芥--散风解表透疹止痒疗疮止血既散风寒又散风热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引经药无所不达一身之风寒湿痹痛 羌活--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上半身风湿痹痛太阳之头项强痛 藁苯--散寒解表祛风除湿止痛巅顶头疼 细辛--散寒祛风温肺化饮通窍止痛阳虚感冒用量<3克 白芷--发散风寒燥湿止带通窍止痛消肿止痛阳明头痛眉棱骨痛 香薷--发汗解表利水消肿和中化湿夏季乘凉冷饮阳气被阴邪所遏之阴暑热 苍耳--散寒通窍除湿止痛有小毒 辛夷--散寒通窍 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肺胃心经 2.辛凉解表药 薄荷--宣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解郁 蔓荆--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风湿痹痛肢拘急 牛子--疏散风热宣肺利咽解毒透疹消肿疗疮辛苦寒能升浮沉降兼可通便 蝉蜕--疏散风热明目退翳透疹止痒息风止痉喑哑咽痛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桑叶--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 葛根--解肌退热生津透疹升阳止泻长于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少阳之寒热往来配黄芩半表半里之热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丹毒痄腮温毒发斑 豆鼓--解表除烦辛甘微苦凉归肺胃经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二,清热药--多寒凉味多苦主治里热证 1.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收湿敛疮生肌止血煅用收湿敛疮生肌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配黄柏阴虚火旺配川贝母阴虚劳嗽肺燥咳嗽 天花粉--清热生津清肺润燥消肿排脓注射液引产不宜与乌头孕妇禁用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消肿止痛配淡豆鼓温病初起胸中烦闷及虚烦不眠 夏枯草--清肝明目散结消肿瘰疬瘿瘤 芦根--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生津止呕利尿 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上炎之口糜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通淋生津心火下移小肠之热淋尿痛,尿赤,尿涩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风热头痛 青葙子--明目退翳平肝阳降血压 密蒙花--明目退翳养肝血除虚热

铁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铁1《新修本草》 主坚肌耐痛。 2《本草分经》 辛平,镇心平肝,定惊疗狂解毒。铁屑、铁精、 铁绣、铁华大抵皆借金气以平木坠下,无他义 也。针砂消水肿,散瘿瘤。 3《本草图经》 铁,《本经》云∶铁落出牧羊平泽及(音) 城,或析城。诸铁不着所出州郡,亦当同处耳。 今江南、西蜀有炉冶处皆有之。铁落者,锻家烧 铁赤沸,砧上打落细皮屑,俗呼为铁花是也。初 炼去矿,用以铸器物者,为生铁。再三销拍,可 以作者,为铁,亦谓之熟铁。 以生柔相杂和,用以作刀剑锋刃者,为钢铁。锻 灶中飞出如尘,紫色而轻虚,可以莹磨铜器者, 为铁精。作针家磨细末,谓之针砂。取诸铁于器 中水浸之,经久色青,沫出,可以染皂者,为铁 浆。以铁拍作片段,置醋糟中积久衣生,刮取 之,为铁华粉。入火飞炼者,为铁粉。作铁华 粉,自有法,文多不载。诸铁无正入丸散者,惟 煮汁用之。华粉则研治极细,合和诸药。又马 衔、秤锤、车辖、及杵、锯等,皆烧以淬酒用 之。刀斧刃磨水作药使,并俗用有效,故载之。4《本草备要》 重,坠痰,镇惊 辛平重坠。镇心平肝,定惊疗狂,消痈解毒。诸 药多忌之(李时珍曰∶补肾药尤忌之)。 畏磁石、皂荚(皂荚木作薪,则斧裂)。 时,砧上打落者名铁落(《素问》用治怒狂), 如尘飞起者名铁精,器物生衣者名铁锈,盐、醋 浸出者名铁华(李时珍曰∶大抵借金气以平木、 坠下解毒,无他义也)。 针砂消水肿黄胆,散瘿瘤,乌髭发(乌须方多用 之)。 5《本草撮要》 味辛平有毒.入手少阴足太阴厥阴经.功专镇心 平肝.定惊疗狂.消痈解毒.时砧上打落者名铁 落.即铁屑.治怒狂.研粉敷癣良.如尘飞起者 名铁精.器物生衣者名铁锈.盐醋浸出者名铁 华.畏磁石皂荚.以皂荚木烧锅即裂.相克可 知.真钢砂功专破积平肝.得黄连苦参治热胀. 腹泻. 6《本草纲目》 「释名」亦称黑金、乌金。 「气味」熟铁:辛、平、有毒。生铁:辛、微 寒、微毒。 「主治」 熟铁:烧红投酒中,饮酒,可治贼风。 生铁: 1、脱肛。用生铁二斤,水一斗,煮至五升,洗肛 门,一天两次。对脱肛多年不收的人都有效。 2、耳聋由高烧引起者。可烧铁投酒中饮之,同 时,用慈石塞耳,但夜间须取去。 3、小儿丹毒。把铁烧红,水淬过,饮此水一 合。 4、打伤瘀血。用生铁一斤,酒三升,煮至一升 后饮用。 7《证类本草》 主坚肌耐痛。 臣禹锡等谨按详定本草云∶作熟铁。日华子云∶ 铁,味辛,平,有毒。畏磁石、灰、炭等,能制 石亭脂毒。今注解在铁精条。 图经曰∶铁,《本经》云∶铁落出牧羊平泽及城 或析城,诸铁不着所出州郡,亦当同处耳。今江 南、西蜀有炉冶处皆有之。铁落者,家烧铁赤 沸,砧上打落细皮屑,俗呼为铁花是也。初炼去 矿,用以铸器物者,为生铁。再三销拍,可以 作者,为铁,亦谓之熟铁。以生柔相杂和,用 以作刀剑锋刃者,为钢铁。灶中飞出如尘,紫色 而轻虚,可以莹磨铜者,为铁精。作针家磨细 末,谓之针砂。取诸铁于器中,水浸之,经久色 青沫出,可以染皂者为铁浆。以铁拍作段片,置 醋糟中,积久衣生刮取之,为铁华粉。入火飞炼 者,为铁粉。作铁华粉自有法,文多不载。诸铁 无正入丸散者,唯煮汁用之,华粉则研治极细, 合和诸药。又马衔、秤锤、车辖及杵、锯等,皆 烧以淬酒用之,刀斧刃磨水作药使,并俗用有 效,故载之。 别说云∶谨按铁浆即是以生铁渍水服饵者。日取 饮,旋添新水。日久铁上生黄膏,则力愈胜,令 人肌体轻健。唐太妃所服者,乃此也。若以染皂 者为浆,其酸苦臭涩安可近,况为服食也。 8《雷公炮炙论》雷公云∶铁气凡使,在药中用时,即浑安置于药 中,借气生药力而已。 勿误入药中用,消人脂也。

中药学-七版教材

《中药学》教材 来源:https://www.360docs.net/doc/0015772491.html,/default.aspx 简介: 本站的《中药学》教材全文内容取材于网上流行的《中药学》七版教材文本格式,经过本站整理并仔细校对而成,纠正了其中许多错误。本站为每味中药配以图片,包括源态(源植物、源动物、源矿物等)、药材、饮片,以方便学习者更加方便快捷地学习《中药学》。 本站的《中药学》教材仅收取《中药学》七版教材中所有474种中药,不包括总论,因此,章节从第八章解表药开始,并配以各种索引方式,如按章节索引、按出处索引等,可以给学习者以不同的角度,以使学习者对《中药学》有着更加深入的了解。 第一节现代中药事业发展的历程 一、五十年代初期的分散经营(1949~1954) 1949年到1954年,中药主要是私人经营,据商业部门1954年统计,全国私营中药商有10.4万余户,为西药商6600万户的15倍多,中药从业人员有27万多人,私营业起主要作用。 1954年毛泽东主席对中医工作明确指出“中药应当很好的保护与发展,我国的中药有几千年的历史,是祖国极宝贵的遗产,如果任其衰落下去,那是我们的罪过。所以,对各省主产药材应加以调查保护。鼓励生产,便利运输,改进推销。对中药研究光做化学分析是不够的,应进而做药理实验和临床实验,特别上对中药的配合作用更应注意”。毛泽东这一重要指示,对中药事业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由于中药涉及多部门,为了便于协调进行工作,分工负责,由中央卫生部、商业部、农业部、林业部、中国科学院、全国合作总社等单位组成了中药管理委员会。由卫生部负主要责任,统一管理中药的生产和研究工作。 二、中药农工商一体、产供销结合的体制形成与发展(1955~1985) 1955年3月1日,商业部成立了中国药材公司。中国土产公

中药学特殊记忆方法(详细)

中药学的特殊记忆方法 完整版中药学歌诀 一)中药七情歌 ) 相须为用互增效,相使一药助一药;相杀能制它药毒,相畏毒性被制约;相恶配伍功效减,单行无需它药配;相反增毒要记牢,七情配伍真奥妙。 (二)用药禁忌 十八反歌 本草明言十八反,贝蒌半蔹芨攻乌,藻戟遂芫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 十九畏歌 硫黄原是火之精,朴硝一见便相争。水银莫与砒霜见,独毒最怕密陀僧。巴豆性烈最为上,偏与牵牛不顺情。丁香莫与郁金见,牙硝难合京三棱。川乌草乌不顺犀,人参又忌五灵脂。官桂善能调冷气,若逢石脂便相欺。 (三)解表药 外感表证, 解表为先。 表证辨寒热, 用药分温凉。 辛温以发散风寒, 辛凉以疏解风热。 麻黄散风寒而平喘利水, 桂枝解肌表而温经通阳。 荆芥发表祛风,初起疮疡并治。 防风祛风胜湿,肢体疼痛能疗。 羌活祛风除湿以通痹, 苏叶利气和中而宣痰。 蝉蜕宣表透疹、解痉退翳, 薄荷疏风解表、利膈清咽。 蔓荆子疏风以清头目, 牛蒡子泄热而利咽喉。 宣表清络以桑叶, 疏风明目用菊花。 柴胡和解少阳之枢,疏肝解郁; 葛根透解阳明之表,散火升津。 表解里和,治当慎始。 (四)清热药 里热之证, 用药当清。

苦寒、甘寒、咸寒,药性有别; 泻火、救津、解毒,治证不同。 石膏清胃经高热烦渴, 知母清肺经燥火烦蒸。 黄连泻心,苦燥湿而寒胜热; 黄芩泻肺,上凉膈而下清肠。 栀子泻三焦湿热之蕴结, 黄柏泻肝肾壮火之有余。 玄参咸寒,软坚增液, 生地甘寒,凉血救津。 赤芍药、牡丹皮,凉血热以祛瘀, 白薇草、地骨皮,退虚热而除蒸。 清热解毒银花为先, 透热散结连翘为良。 毛冬青活血通脉宜首选, 穿心莲清热燥湿用为先。 解暑湿以莲叶, 透暑风用青蒿。 察热邪之所在,审津气之盛衰,才能切合病情,药皆中肯。 (五)泻下药 实热可下, 实水可攻。 便秘津枯, 只宜润滑。 大黄苦寒泻热,泄气血而推陈致新;芒硝咸寒软坚,攻燥实而逐积清肠。 郁李仁通便利水, 火麻仁滋养润肠。 甘遂泻水逐饮而解毒, 牵牛峻利二便兼杀虫。 用毒药以攻邪。 药量必须谨慎。 (六)治风药 风分内外, 药治不同。 外风宜散, 内风宜熄。 五加皮祛风湿以壮筋骨, 威灵仙宣经络而散风寒。 防己利关节,治热痹水肿; 木瓜舒筋络,疗湿痹拘挛。 独活胜湿祛风,并治腰膝痹痛;秦艽宣络疏风,兼除劳热骨蒸。

童便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童便1《得配本草》 咸,寒。消瘀血,止吐衄,下胞胎,疗血运。且 能引肺火下行,从膀胱而出,反本还原,仍归旧 路也。瓶盛热浸,治人咬指伤。和酒饮,治跌扑 损伤。调竹沥,治胁胀作痛。同甘草,治久嗽。 加猪胆汁,入姜附汤,治伤寒少阴症厥逆无脉, 下利不止,干呕欲饮水者。 行瘀,入韭汁。目赤痛,乘热抹之。瘴疟,和白 蜜搅,去沫服。产后过饮,生带病。怯病自服溺 水,无异毒药。(病者小便多郁热腥秽故也。)2《本草从新》 一名还元水、饮自己溺、名回轮酒.降火清瘀. 咸寒.能引肺火下行.从膀胱出.乃其旧路.降 火滋阴甚速.润肺清瘀.(咸走血.)治肺痿失 音.吐衄损伤.(凡跌打损伤、血闷欲死者、以 热尿灌之、下咽即醒、一切金疮受杖、并宜用 之、不伤脏腑、若用他药、恐无瘀者、反致误人 也.)胞胎不下.(皆散瘀之功.)凡产后血 晕.败血入肺.阴虚火嗽.火热如燎者.惟此可 以治之.(褚澄劳极论云∶降火甚速、降血甚 神.按此物虽臭秽败胃、犹胜寒凉诸药.)禁忌 同人中白.取十二岁以前童子.(少知识、无相 火.)不食荤腥.去头尾.取中间一段.清彻如 水者用.当热饮.热则真气尚存.其行自速.冷 则惟有咸寒之性.(士材曰∶炼成秋石、真元之 气渐失、不及童便多矣.)或入姜汁、(行 痰.)韭汁、(散瘀.)冬月用汤温之. 3《本草分经》 咸寒,能引肺火下行从膀胱出,降火降血甚速, 润肺清瘀,虽秽臭败胃,然较之过用寒凉之药犹 不若服此之为胜也。热服或入姜汁或入韭汁。4《本草撮要》 味咸寒.入手太阴经.功专润肺清瘀.治肺痿失 音.吐衄损伤.胞衣不下.产后血晕.败血入 肺.阴虚火嗽.火热如燎者.惟此可治.当热 饮.或入姜汁行痰.韭汁散瘀.冬月热汤温之.5《本草备要》 一名还元水。饮自己溺,名轮回酒 平,泻火,补阴,散瘀血 咸寒(时珍曰温)。能引肺火下行从膀胱出,乃 其旧路,降火滋阴甚速。润肺散瘀(咸走血), 治肺痿失音,吐衄损伤(凡跌打损伤、血闷欲死 者,擘开口以热尿灌之,下咽即醒。 一切金疮受杖,并宜用之,不伤脏腑。若用他 药,恐无瘀者,反致误人矣),胞胎不下(皆散 瘀之功)。凡产后血晕,败血入肺,阴虚久嗽, 火蒸如燎者,惟此可以治之(晋褚澄《劳极论》 曰∶降火甚速,降血甚神。饮溲溺百无一死,服 寒凉药百无一生)取十二岁以下童子(少知识, 无相火),不食荤、腥、酸、咸者佳。去头尾, 取中间一节清沏如水者,用当热饮。热则真气尚 存,其行自速,冷则惟有咸寒之性。入姜汁(行 痰)、韭汁(散痰)更好。 冬月用汤温之(李士材曰∶炼成秋石,真元之气 渐失,不及童便多矣。《普济方》∶治目赤肿 痛,用自己小便,乘热抹洗,即闭目少顷。此以 真气退其邪热也)。 6《本草求真》 (人)清火降血 童便(专入膀胱。兼入肺胃肝心)。系孩童津液 浊气。渗入膀胱而出。味咸气寒无毒。为除痨热 骨蒸。咳嗽吐血。妇人产后血衄晕闷绝之圣药。 褚澄遗书云。降火甚速。降血甚神。饮溲溺百不 一死。非真不死。甚言功力之优也。(又言人喉 有窍。则咳血杀人。喉不停物。毫发必咳。血既 渗入。愈渗愈咳。愈咳愈渗。)经云。饮入于 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 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故人服小便入胃。亦 随脾之气上归于肺。下通水道而入膀胱。乃寻其 旧路也。故能治肺病引火下行。凡人精气清者为 气。浊者为血。浊之清者为津液。浊之浊者为小 便。与血同类也。故味咸而走血。咸寒能伏虚 热。使火不上炎。血不妄溢。是以能疗诸血证 也。凡人久嗽失音。劳渴烦燥。吐衄损伤。皮肤 皴裂。人咬火烧。绞肠痧痛。难产胞衣不下。法 当乘热饮之。(薛已云。予在居庸。见覆车被伤 七人。仆地吟呻。俱令灌此。皆得无事。凡一切 伤损。不问壮弱。及有无瘀血。俱宜服此。若胁 胀。或作痛。或发热烦燥口渴。惟服此一味。胜 似他药。他药虽效。恐有瘀血。反致误人。童便 不动脏腑。不伤气血。万无一失。军中多用此。 屡试有效。)盖热则尚存真气。其行自速。冷则 惟有咸味寒性矣。若救阴却痨。必以童便为优。 盖取混元之气。清纯而不淆杂耳!(但胃寒食少 者切忌。)今人类用秋石。虽亦能入肾除热。但 经水澄火炼。真元之气全失。其功不及童便多 矣。况多服久服。则咸能走血。令血凝气滞为 病。矧有阳气素虚。食少肠滑者。其可用之为治 乎?取童子十岁以下。相火未动。不食荤腥酸咸 者佳。去头尾。取中间一节。清彻如水者用。痰 用姜汁。瘀用韭汁。冬月用汤温之。 7《药性切用》性味咸寒,降火散瘀,清肺滋阴,乘热饮之。冷 则真气不全,第存咸寒之性耳。 8《药笼小品》 止热血妄行,为吐血产后之良药。 患吐血自服溲溺,百不一死,皆能从其类而治之 也。 秋石咸滋肾水,阴虚火升者宜。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八章常用中药的鉴别 ■ 考点1 常用中药的特点总结 1.狗脊:近边缘1 ~ 4 mm 处有1 条棕黄色隆起的木质部环纹或条纹,偶有金黄色绒毛残留。 2.大黄:根茎髓部有“星点”。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粘牙,有砂粒感。 3.何首乌:皮部散列“云锦状花纹” (异常维管束)。 4.商陆:切面木部隆起,形成数个突起的同心性环轮,俗称“罗盘纹”。气微,味稍甜,久嚼麻舌。 5.银柴胡: “珍珠盘”“砂眼”。 6.黄连:①味连:多分枝,常弯曲,集聚成簇,形如鸡爪;②雅连:多为单枝,“过桥”较长;③云连:弯曲呈钩状,多为单枝,较细小。 7.防己: “猪大肠”“车轮纹”。 8.延胡索:置沸水中煮至恰无白心时,取出,晒干。 9.人参: “芦头” (根茎)、“芦碗” (芦头上凹窝状茎痕)、“珍珠点” (须根上的明显的疣状突起)、“艼” (不定根,根茎上生长的)。 10.甘草: “菊花心”。气微, 味甜而特殊。 11.黄芪: 嚼之微有豆腥味 12.远志:气微,味苦、微辛,嚼之有刺喉感。

13.白芷: “疙瘩丁” (根表面皮孔样横向突起)。 14.当归: “归头” (根上端)、“归身” (主根)、“归尾” (支根)、“全归” (根的全体)。主产于甘肃岷县。当归一般栽培至第二年秋末采挖,捆成小把,上棚,以烟火慢慢熏干。 15.川芎:药材呈不规则结节状拳形团块;饮片呈蝴蝶状,习称“蝴蝶片”。 16.防风: 根头部有明显密集的环纹, 习称“蚯蚓头”。 17.玄参:气特异似焦糖, 味甘、微苦。 18.地黄:主产于河南省。烘焙,至内部变黑,约八成干,捏成团块,习称“生地黄”。 19.党参: “狮子头” (根头部有多数疣状突起的茎痕及芽)。 20.茅苍术: “朱砂点”“起霜” (暴露梢久,常可见析出白毛状结晶,习称“起霜” ;北苍术无起霜现象)。 21.川贝母: ①松贝: “怀中抱月” (外层磷叶2 瓣,大小悬殊,大瓣抱小瓣,未抱部分呈新月形);②青贝:鳞茎呈类扁球形,外侧鳞片大小相近,相对抱合,顶端多开口;③炉贝:“虎皮斑” (炉贝表面黄白色, 梢粗糙, 常有黄棕色斑块; 22.浙贝母:①珠贝:鳞茎呈扁球形,外侧鳞片略称肾形,较大而肥厚,呈元宝状;②大贝:为鳞茎外层单瓣鳞叶,略呈新月形, 断面白色至黄白色, 富粉性。 23.天麻:“红小辫”“鹦鹉嘴”。 25.羌活: “蚕羌”“竹节羌”“条羌”“大头羌”。 26.鸡血藤:韧皮部有树脂状分泌物呈红棕色至黑棕色, 与木部相间排列呈数个同心性椭圆形

(完整版)中医执业医师考试中药学总结

中药学 第一单元、解表药 一、发散风寒药 1.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2.桂枝:发汗解表,温经通阳,助阳化气。 3.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脾胃气滞 4.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胃寒呕吐 5.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水肿脚气 6.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止血。 7.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解痉。风中之润剂,治风之通药 8.羌活:辛苦温,归膀胱肾经。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9.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10.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煎服1-3g,反藜芦 11.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12.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13.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二、辛凉解表药 1.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2.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散肿。 3.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息风止痉。小儿夜啼不安 4.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5.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6.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7.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8.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阳气。(中气虚弱、气虚下陷致肛脱) 9.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生阳止泻。 10.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第二单元、清热药 一、清热泻火药 1.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敛疮生肌,收湿,止血。宜先煎 2.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3.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4.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5.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6.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7.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8.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word完整版中药学试题及答案

开具中药饮片处方及药剂人员调配中药处方培训试题 科室:姓名: 成绩: 一、A型题(最佳选择题)共50题,每题2分。每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最佳答案。 1.《本草经集注》新增的药物不可能见于( ) A.神农本草经 B.新修本草 C.证类本草 D.本草纲目 E.本草纲目拾遗 2.解表药的药味多为( ) A.苦味 B.甘味 C.辛味 D.咸味 E.酸味 3.既能祛风解表,又能解痉的药物是( ) A.荆芥 B.白芷 C.羌活 D.防风 E.藁本 4.具利水通淋、通乳作用的药物是( ) A.萆薢 B.木通 C.石韦 D.地肤子 E.泽泻 5.治水肿日久,脾肾阳虚者,用利水渗湿药必须配用的药物是( ) A.温肾壮阳药 B.健脾利水药 C益脾滋肾药 D.滋补脾肾药 E.温补脾肾药 6.枳实除治疗食积脾胄气滞外,还常用治( ) A.肝气郁滞之胁痛 B.水湿停滞之水肿 C.泻痢腹痛、里急后重D.肾不纳气之气喘 E.肝郁月经不调 7.具温肾纳气作用的药物是( ) A.沉香 B.木香 C.干姜 D.吴茱萸 E.橘皮

8.莱菔子的功效是( ) 1 A.消食和中、化痰除痞 B.消食化积、积血祛瘀 C.消食导滞、疏肝下气 D.消食化积、降气化痰 E.行气导滞、涩精止遗 9.雷丸用于驱虫,宜( ) A.研末服从 B.与其他药同煎 C.另炖 D.先煎 E.后下10.地榆与白茅根均能凉血止血,地榆又能( ) A.解毒敛疮 B.活血止痛 C.清热利尿 D.化瘀止血 E.祛痰止咳11.性味辛温的活血祛瘀药是( ) A.丹参 B.艾叶 C.半夏 D.川穹 E.郁金 12.治肺痈胸痛、咳吐脓血、痰黄腥臭之证,应选用( ) A.桔梗 B.半夏 C.昆布 D.白芥子 E.白附子 13.内脏不可持续服用,且忌“火锻”的药物是( ) A.龙骨 B.磁石 C.牡蛎 D.朱砂 E.石决明 14.旋覆花配伍代赭石同用,可增强( ) A.消痰行水之功 B.凉血止血之功 C.平肝潜阳之功 D.重镇安神之功 E.降逆下气之功 15.地龙可用于( ) A.冒寒呕吐 B.心悸失眠 C.肝郁胁痛 D.痰鸣喘息 E.肾虚尿频16.具有退虚热功效的药物是( ) A.黄连 B.黄柏 C.黄芩 D.栀子 E.龙胆草 17.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功效的药物是( ) A.石膏 B.知母 C.生地 D.玄参 E.栀子

十一五版《中药学》中药功效总结

《中药学》中药功效总结 第八章解表药(发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辛温解表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散寒通滞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行气宽中、解鱼蟹毒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解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发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 辛夷发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解毒散结 胡荽发表透疹、开胃消食 桱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鹅不食草发散风寒、通鼻窍、止咳、解毒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祛痰、利咽透疹、解毒消肿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止痒、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桑叶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解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 葛根解肌退热、透疹、生津止渴、升阳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尿消肿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第九章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清热泻火、除烦止渴、敛疮生肌 收湿、止血 知母清热泻火、生津润燥 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消肿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明目、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寒水石清热泻火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利水消肿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热泻火、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利尿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止带、明目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苦豆子清热燥湿、止痛、杀虫 三棵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马尾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清心利尿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淋、清肝明目野菊花清热解毒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泻火、定惊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燥湿 贯众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杀虫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淋、清热止痢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利咽消肿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土茯苓解毒、除湿、通利关节、兼解汞毒 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金荞麦清热解毒、排脓祛瘀、清肺化痰 红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止血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鸦胆子清热解毒、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地锦草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蚤休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拳参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镇肝熄风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祛风、止痛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山慈菇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漏芦清热解毒、消痈散结、通经下乳、舒经通脉白蔹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敛疮生肌、止痛 四季青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敛疮

中药学功效完整版

<解表药> 第一节发散风寒药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发汗解肌温通经脉助阳化气平冲降逆 紫苏叶:解表散寒行气和胃 生姜:解表散寒温中止呕化痰止呕解鱼蟹毒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荆芥:解表散寒透疹消疮 防风:祛风解表胜湿止痛止痉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除湿止痛 白芷:解表散寒祛风止痛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肿排脓 细辛:解表散寒祛风止痛通窍温肺化饮 藁本:祛风散寒除湿止痛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祛风湿止痛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 第二节发散风热药 薄荷: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利咽透疹疏肝行气 牛蒡子:疏散风热宣肺透疹解毒利咽 蝉蜕:疏散风热利咽开音透疹明目退翳解痉 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平抑肝阳清肝明目 菊花:疏散风热平抑肝阳清肝明目清热解毒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柴胡:疏散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升麻: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葛根: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透疹升阳止泻通经活络解酒毒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谷精草:疏散风热明目退翳 <清热药> 第一节清热泻火药 石膏:生用,清热泻火除烦止渴煅用,收湿生肌敛疮止血 寒水石:清热泻火 知母:清热泻火滋阴润燥芦根:清热泻火生津止渴除烦止呕 利尿 天花粉:清热泻火生津止渴 消肿排脓 竹叶:清热泻火除烦生津利尿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止渴 利尿通淋 鸭跖草:清热泻火解毒 利水消肿 栀子:泻火除烦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外用消肿止痛 夏枯草:清肝泻火明目 散结消肿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密蒙花:清热泻火养肝 明目退翳 青葙子:清肝泻火明目退翳 第二节清热燥湿药 黄芩: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止血安胎 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黄柏: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除骨蒸 龙胆:清热泻火泻肝胆火 秦皮:清热燥湿收涩止痢 止带明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白鲜皮:清热燥湿祛风解毒 第三节清热解毒药 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 连翘:清热解毒消肿散结 疏散风热 穿心莲: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燥湿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利咽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 泻火定惊 贯众:清热解毒杀虫止血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肿散结利湿通 淋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野菊花:清热解毒泻火平肝 重楼:清热解毒消肿止痛凉肝定惊 拳参:清热解毒消肿止血 漏芦:清热解毒消痈下乳疏经通脉 土茯苓:除湿解毒通利关节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利尿通 淋 金荞麦:清热解毒排脓祛瘀 大血藤:清热解毒祛风止痛活血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 痛 射干:清热解毒消痰利咽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湿 马勃:清肺利咽止血 青果:清热解毒利咽生津 白头翁: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尿消肿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粉: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 目 第四节清热凉血药 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 玄参:清热凉血滋阴降火解毒散结 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化瘀 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紫草:清热凉血活血解毒透疹消斑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定惊 第五节清虚热药 青蒿:清虚热除骨蒸解暑热截疟退 黄 白薇:清热凉血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 银柴胡:清虚热除疳热 胡黄连:退虚热除疳热清湿热 <泻下药> 第一节攻下药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凉血解毒 逐瘀通径利湿退黄 芒硝:泻下通便润燥软坚清火消肿 番泻叶:泻热行滞通便利水 芦荟:泻下通便清肝泻火杀虫疗疳 第二节泻下药 火麻仁:润肠通便 郁李仁:润肠通便下气利水 松子仁:润肠通便润肺止咳

《中药学》完整版笔记讲义

中药功效比较表 (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 桂枝 +温通经脉,助阳化气 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 荆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 +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宣通鼻窍+燥湿止带,消痈排脓 细辛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 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热药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 蝉蜕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 菊花 +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 升麻 +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 淡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 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 夏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中焦) + 黄柏(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清热解毒,祛风 龙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凉血 穿心莲 +凉血,燥湿

2019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章节复习第八章共6页

2014执业药师考试《中药学》章节复习:第八章 第八单元祛风湿药 第一节概述 1.配伍方法 根据痹证的类型、邪犯的部位、病程的新久等,选择药物,并作适当配伍。如风邪偏盛的行痹,应选择善能祛风的祛风湿药,佐以活血养营之品;湿邪偏盛的着痹,应选用温燥的祛风湿药,佐以健脾渗湿药; 2.使用注意 痹证多属慢性病,为了服用方便,可制成酒或丸散剂。也可制成外敷剂型,直接用于患处。部分祛风湿药辛温性燥,易耗伤阴血,阴亏血虚者应慎用。 第二节祛风寒湿药 独活与羌活的比较: 二药性味均为辛苦温。均能祛风湿,止痹痛,祛风解表,用于风寒湿痹痛,风寒表证挟湿者。 其中独活性善下行,尤以腰膝,腿足关节疼痛属下部寒湿重者为宜;

而羌活气雄而散,发表力强,主散太阳经风邪及寒湿之邪;且作用部位偏上,故善治腰以上风寒湿痹,尤以肩背肢节疼痛者佳。 威灵仙 祛风湿,通络止痛——辛散温通,性猛善走,凡风湿痹痛,拘挛麻木,瘫痪,新久皆宜。 消骨鲠——诸骨鲠喉。 消痰水——痰饮,噎膈。 注意——煎服,5~15g。治骨鲠可用30~50g。 川乌 祛风湿,温经止痛——寒湿痹痛,心腹冷痛,寒疝疼痛等。 注意——煎服,1~3g。入汤剂应先煎0.5~1小时。 有大毒,不宜久服。孕妇忌用。生品一般不内服。反半夏、瓜蒌(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白及、白蔹。 蕲蛇 功效——祛风,通络,止痉。 应用——

(1)风湿顽痹,中风半身不遂。 (2)小儿惊风,破伤风。本品人肝经,既能祛外风,又息内风,能定惊止痉。 (3)麻风、疥癣。 木瓜 舒筋活络——①治风湿顽痹、筋脉拘急之要药;②脚气肿痛。 和胃化湿——湿浊内阻之吐泻转筋。 消食生津开胃:应用于津伤口渴、消化不良。 第三节袪风湿热药 秦艽 祛风湿,通络止痛——风湿痹痛,肢体拘挛,半身不遂等,偏寒偏热皆可。 退虚热——应用于骨蒸潮热,小儿疳热。 清湿热——湿热黄疸。 防己 祛风湿、止痛——特点:长于治风湿痹痛偏热者,且病位在下半身。

藁本_思维导图_中药学_药材来源详解

藁本1《中药学》 【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藁本的根茎及根。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临床应用】用于外感风寒,头痛,以及巅顶头 痛等症。 本品辛温辛散,善达头之巅顶,有止痛作用,故 适用于感冒风寒引起的头痛、巅顶头痛、偏头 痛,常与川芎、白芷等配伍应用。 此外,对于风寒湿邪所引起的风湿痹痛、肢节疼 痛,常与苍朮、羌活等配伍应用。 【处方用名】藁本、川藁本(洗净,晒干,切片 用) 【一般用量与用法】一钱至三钱,煎服。 【方剂举例】羌活防风汤(《活法机要》)羌 活、独活、防风、藁本、蔓荆子、川芎、甘草。 治感冒头痛。 【文献摘录】《本经》:「主妇人疝瘕,阴中寒 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长肌肤。」 《珍珠囊》:「治太阳头痛,巅顶痛,大寒犯 脑,痛连齿颊。」 《用药法象》:「头面身体皮肤风湿。」 《本草纲目》:「治痈疽,排脓内塞。」 2《中药炮制》 『来源』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藁本或辽藁本的干燥 根茎及根。 『常用名』西芎、香藁本。 产地、湖北、四川、陕西等地。 『采收季节』春秋季采挖。 『炮制方法』清除杂质,洗净泥沙,冬春用温水 浸20分钟,夏秋季用冷水稍浸片刻,捞入筐内, 滤干水份,放缸内,加盖湿布,润透取出,切成 半分厚直片,晒干。 『用量』3~6克。 『贮存』装箱内加盖,防潮。注意:此药最易生 虫,应放硫磺箱内保存。 3《本草纲目》 「释名」亦名藁茇、鬼卿、地新、微茎。 「气味」(根)辛、温、无毒。 「主治」太阳头痛、巅顶痛、头面身体皮肤风 湿,亦治痈疽,排脓内塞。小儿疥癣,可用藁本 煎汤洗,并搓洗换下来的衣服。 头屑多,可用藁本、白芷,等分为末,夜间干擦 头发,清晨梳去,头屑自除。 4《玉楸药解》 味辛,微温,入手太阴肺、足太阳膀胱经。行经 发表,泻湿驱风。 藁本辛温香燥,发散皮毛风湿,治头皰面皯、酒 齄粉刺、疥癣之疾。 5《神农本草经》 味辛温。 主妇人疝瘕,阴中寒肿痛,腹中急,除风头痛, 长肌肤:说颜色。一名鬼卿,一名地新。生山 谷。 《名医》曰:一名微茎,生崇山,正月二月采根 暴干,三十日成。 案《广雅》云:山芷蔚香,藁本也。《管子·地员 篇》云:五臭畴生藁本。《荀子·大略篇》云:兰 芷藁本,浙于蜜醴,一佩易之。樊光注《尔雅》 云:藁本一名麋芜,根名靳芷,归作藁,非。 6《药笼小品》 辛温,为太阳膀胱经风药。 本经寒郁头痛连脑者,必用之。又去风湿,疗胃 风泄泻头痛。 不因寒伤太阳不可用。

中药学最全面完整版笔记讲义.docx

麻黄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利水消肿桂枝+温通经脉,助阳化气紫苏解表散寒解鱼蟹之毒+行气宽中中药功效比较表(一)解表药 (1)发散风寒药 生姜+ 温中止呕,温肺止咳荆 芥祛风解表+透疹消疮,炒炭止血 防风+胜湿止痛,止痉,止泻 羌活解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藁本 + 白芷 + 宣通鼻窍 + 燥湿止带,消痈排脓细辛 + + 温肺化饮,通窍醒神苍耳子发散风寒,宣通鼻窍,止痛+散风祛湿 辛夷 + 香薷发汗解表,化湿和中,利水消肿 (2)发散风热药薄荷疏散风热,透疹利咽+清利头目,疏肝行气 牛蒡子 +宣肺祛痰,清热解毒散肿,滑肠通便蝉 蜕 + 开音,明目退翳,熄风止痉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 桑叶疏散风热,清肝明目,平抑肝阳+清肺润燥,凉血止血菊 花 + 清热解毒 柴胡解表,升阳举陷+退热,疏肝解郁,退热截疟 升麻 + 透疹,清热解毒 葛根 +透疹,生津止渴,止泻淡 豆豉解表,除烦,宣发郁热 (二)清热药 (1)清热泻火药石膏清热泻火,止渴+除烦,敛疮生肌,收湿,止血 知母 +生津润燥,滋阴润燥(肺,胃,肠,肾阴) 芦根 +生津,除烦,止呕,清热利尿 天花粉+生津,消痈排脓 淡竹叶清热泻火,除烦+利尿 栀子 +利湿,凉血解毒。焦栀子凉血止血夏 枯草清热泻火,清肝明目,降血压+散结消肿 决明子 + 润畅通便 (2)清热燥湿药黄芩清热燥湿(上焦),泻火解毒+凉血止血,除热安胎 黄连(中焦) + 黄柏(下焦) +退热除蒸,解毒疗疮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止泻 白鲜皮 + 清热解毒,祛风龙 胆草清热燥湿,泻肝胆火,明目 (3)清热解毒药金银花清热解毒,疏散风热+凉血止痢 连翘 +消肿散结,清心利尿(疮家圣药) 蒲公英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利湿通淋,通经下乳 紫花地丁 + 凉血 穿心莲 + 凉血,燥湿大 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 板蓝根 + 利咽 青黛 + 清肝泻火,熄风定惊白 花蛇舌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 熊胆清热解毒,熄风止痉,清肝明目 射干清热解毒,利咽+祛痰, 山豆根 + 消肿 马勃 + 止血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痢+止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