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的医药常识

合集下载

红楼梦中的医药养生为题,100,字数

红楼梦中的医药养生为题,100,字数

红楼梦中的医药养生为题,100,字数篇一
贾宝玉在天齐庙,找王一贴要治疗“妒妇方”,但见王一贴不慌不忙地给出了一道“疗妒汤”的方子:用极好的秋梨,二钱冰糖,一钱陈皮,水三碗煮梨。

每日清早吃这么个梨,吃来吃去就好了。

贾宝玉将信将疑地问,这真的有效么?王一贴哈哈大笑道,反正都是润肺开胃,不伤人的食物,吃来吃去回头到死了,怎么也不会再妒忌了。

篇二
治疗薛宝钗娘胎里带来的热毒的“冷香丸”了:将白牡丹花、白荷花、白芙蓉花、白梅花的花蕊,各十二两研末。

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两;加蜂蜜、白糖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

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

深度分析《红楼梦》里的中医药知识

深度分析《红楼梦》里的中医药知识

深度分析《红楼梦》⾥的中医药知识导读:中医药作为华夏古代⽂化和古代⼈民⽇常⽣活中的⼀项重要内容,在我国许多古代⽂学作品中得到了充分⽽真实的反映。

《红楼梦》作为⼀部经典名著更是⾮常出⾊地体现了这⼀点,其内含很多宝贵的医学知识。

01 重笔墨地描写中医学据统计,120回的《红楼梦》,细致描写或明显涉及疾病与医药的就有66回。

其中涉及中医描写的有290多处,5万余字,⼤约占了此书总篇幅的1/18。

使⽤的医学术语达161条,各类医疗⼈员14⼈,描写病例114例,中医病案13个,⽅剂45个,中药127种。

书中的⼈物⽣过病的有50多⼈,100多⼈次;各类病症110多种,涉及内、外、妇、⼉、五官、⽪肤、精神各科,同时还提到了杵作(法医)和祝由科等,所及疾病既有常见病、多发病如风寒感冒、肠胃病等,也有疑难重症如痨症(肺结核)、精神病等。

《红楼梦》⾥中医学各⽅⾯的知识,从基础理论到临床疾病、诊疗、⽅药、针灸、推拿、保健养⽣,以及与医药有关的风俗习惯等等,⼏乎包含了中医药体系的各个⽅⾯。

02 中医学与⽂学艺术完美地融合《红楼梦》中蕴涵的丰富全⾯的中医药知识,都是通过⽂学形象⾃然⽽然地表现出来的,丝毫没有让⼈觉得牵强附会,这反映出曹雪芹有丰富的医学知识和⾼度的艺术技巧,能⾃如地将医学知识与⽂学艺术完美地融合在⼀起。

书中中医药知识的运⽤,对⼈物刻画和情节发展起到了锦上添花的作⽤,具有很强的真实性、现实性。

《红楼梦》通过⼈物⽣病和治疗过程,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物。

像秦可卿的⽓⾎虚亏证,林黛⽟的痨证,薛宝钗的喘咳,晴雯的伤风和⼥⼉痨,凤姐的⼩产,贾瑞的遗精病,巧姐的痘疹和惊风,妙⽟与赵姨娘等⼈的精神病,⾹菱的⼲⾎痨和不孕症等,书中都作了细腻⽣动的描写。

从疾病上看,既有常见病,如贾⾬村、宝⽟、史太君、袭⼈、晴雯等⼈的偶感风寒,刘姥姥的泄泻,黛⽟的中暑等;⼜有奇⼈怪病,如宝钗吃“冷⾹丸”才医得的胎热,凤姐和宝⽟被赵姨娘、马道婆魔法暗⾥算计的邪祟之病,妙⽟坐禅时的⾛⽕⼊魔。

浅谈《红楼梦》中的医学文化

浅谈《红楼梦》中的医学文化

浅谈《红楼梦》中的医学文化总共历史朝代,青春滚滚,后食宵夜,人之经历,生存都摆脱不了情感的洪超。

也正是因为如此,才塑造了古今第一奇书红楼梦。

读这本经典时,不仅随着令人怜爱的林妹妹而落泪,空谈,世事无常,这是折煞了一堆的人。

我也发觉,除了这些,我还发现了一些。

清朝时期的中药方子。

治疗焦虑症,试试红楼梦里面的好偏方,症状,精神焦虑,中医方法,农业时刻配冰糖,适量,炖服,火箭,龙眼泡茶,煮粥,泡酒,服用,现在有一群人被称为房奴。

每个月还房贷给他们造成极大的压力,甚至有人因此患上焦虑症,李先生就是这样一个例子,自从买了房后,他对报纸上银行加息的信息非常关注,还很关注楼价的走向,你先手拼命工作,为人处事。

比以前更加小心。

现在业余时间很少和朋友们出去游玩,几乎成了一个茶叶呢,心情越来越烦躁,常和妻子大吵大闹,还落下了头痛,呼吸不畅的毛病,他怀疑是体内火太大,于是找。

注意老先生去看病,想让他开点降火解毒的中药给他支持,那位老先生听他说来龙去脉,大厅了一份心理测试表,判断他是患上了焦虑症,他告诉李先生,这是心理上的疾病,与体内火大没有什么关系,却与房贷这个因素有关。

心病还需心药医,要恢复正常,自己注意心理,调节,多想想买房后的好处,这样才能取得心理平衡,另外,平时应该多出去和朋友们互动,让心情开朗起来,同时,还可以配合用抗焦虑药来缓解焦虑症状,于是老先生推荐给他了一个小偏方,龙眼炖冰糖,取龙眼十克,配冰糖适量,顿服,每日喝二到三次,龙眼又名桂圆,十载于神农本草经,被认为能补益心脾。

杨雪二审李时珍说过这样一句话,视频以荔枝为贵。

而药品则容易微凉,在古医书饮膳正要中,对龙眼是这样评价的,主治五脏邪气,安只延时,红楼梦里贾宝玉有一天区,宁府,宁国府忘。

突然觉得有点困,就去秦可卿的房间里睡午觉,没想到一下子就进入了太虚幻境,醒来后,精神恍恍惚惚,有人连忙端去了。

哇,柜员庞然宝玉喝了宝玉,渐渐好转过来,这些古代的说法确实不是吹牛。

红楼梦里的中医(一)

红楼梦里的中医(一)

红楼梦里的中医药
• 张友士说完这段话以后,《红楼梦》中继续如此写道:“旁边一个贴身伏侍 的婆子道:‘何尝不是这样呢!真正先生说得如神,倒不用我们说了。如今 我们家里现有好几位太医老爷瞧着呢,都不能说得这样真切。有的说道是喜, 有的说道是病;这位说不相干,这位又说怕冬至前后:总没有个真著话儿。 求老爷明白指示指示。”而下面张士友再进一步说明“据我看着脉息,大奶 奶是个心性极高,聪明不过的人。但聪明太过,则不如意事常有;不如意事 常有,则思虑太过。此病是忧虑伤脾,肝木太旺,经血所以不能按时而至。 从前若能以养心调气之药服之,何至于此,这如今明显一个水亏火旺的症候 来。”所以看来,其病之源,即为思虑太过,伤了脾血,忧思抑郁导致肝火 过旺,其肝气逆结,不能调达,克了脾土,饮食不下。
君 柴 胡 —疏肝解郁
臣 白 芍 养血敛阴 当 归 柔肝缓急 白术 茯 苓 益气健脾
佐 甘草 薄 荷 透邪解郁 煨生姜
使 甘 草 —调和诸药
益气养荣补脾和肝汤
• 而本人考证,此方为“圣愈汤”之加减。圣愈汤出自 《兰室秘藏》卷下《医宗金鉴·删补名医方论》,即四 物汤加人参、黄芪,治一切失血过多,阴亏气弱,烦热 作渴,睡卧不宁者。清喻嘉言论本方说:"按失血过多, 久疮溃脓不止,虽曰阴虚,实未有不兼阳虚者,合用人 参,黄耆,允为良法。凡阴虚证大率宜仿此。"临床常用 于出血过多,血虚而气亦虚,以烦热,烦渴,睡卧不宁, 心慌气促,倦怠无力,舌质淡,苔薄润,脉细软等为辨 证要点。
黄芪一两(50g) 君 大补脾肺之气,使气旺血生 当归二钱(10g) 臣 补血养血
功用
补气生血
主治
血虚发热证。肌热面赤,烦渴欲 饮,舌淡,脉洪大而虚,重按无力。 亦治妇人经期、产后血虚发热头痛, 或疮疡溃后,久不愈合者。

红楼梦中的中医学知识

红楼梦中的中医学知识
红楼梦中的中医学知识
XXX
-
1 疾病与治疗 3 养生与保健 5 针灸与按摩 7 中医对性病的认识与防治
2 中药与方剂 4 总结 6 中药材与方剂的配伍原则 8 总结
红楼梦中的中医学知识
1
2
《红楼梦》是清代作家曹 雪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 被誉为中国古代四大名著
之一
书中不仅反映了当时社会 的风土人情、伦理道德, 还蕴含了许多中医学知识
中药与方剂
2.3. 当归
当归具有补血活血、 调经止痛等功效。小 说中用当归治疗林黛 玉的肝病,以养血柔 肝
中药与方剂
2.4. 逍遥散
逍遥散是中医常用方 剂,具有疏肝解郁、 健脾和胃等功效。小 说中用逍遥散治疗薛 宝钗的妇科病,以疏 肝理气、调和气血
3
养生与保健
养生与保健
3.1. 饮食养生
小说中强调了饮食养生的重要性,如贾母 喜欢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燕窝粥、鱼 羹等。此外,中医认为食疗需遵循"食药 同源"的原则,如红枣、枸杞、当归等既 是药物又是食物,可日常食用以养生保健
养生与保健
3.2. 精神调养
中医认为"心主神明",精神调养对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小说中的人物如贾宝玉、林黛玉等都具有丰富的情 感世界,但过度忧思则易伤及脏腑,导致疾病。因此 ,保持心情愉悦、心态平和是精神调养的关键
4
总结
总结
5
针灸与按摩
针灸与按摩
4.1. 针灸疗法
针灸是中医传统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刺激穴位达到调和阴阳、疏 通经络的目的。《红楼梦》中提 到贾母患有一种"心痛"病,针灸 被用作治疗手段之一。中医认为 "心痛"病与心脉有关,针灸治疗 需选取与心相关的穴位,如"内 关"、"神门"等

红楼里的医药知识

红楼里的医药知识

药名:益气养荣丸表现:下半天懒怠动,话懒待说,眼睛发眩。

经期不调脉息:左寸沉数,左关沉浮。

右寸细而无力,右关虚而无神,不思饮食,四肢倦怠,四肢酸软。

病因:郁而兼恼,终于肝木过旺,不仅横逆乘脾土还累及母脏;水生木,肾属水为肝之母。

忧思过度,暗耗精血,使得肾水亏损,肝肾亏虚,所以经水二月未至,终究是病倒了。

病理:其左寸沉数者,乃心气虚而生火;左关沉伏者,乃肝家气滞血亏。

右寸细而无力者,乃肺经气分太虚;右关虚而无神者,乃脾土被肝木克制。

心气虚而生火者,应现经期不调,夜间不寐。

肝家血亏气滞者,必然肋下疼胀,月信过期,心中发热。

肺经气分太虚者,头目不时眩晕,寅卯间必然自汗,如坐舟中。

脾土被肝木克制者,必然不思饮食,精神倦怠,四肢酸软药方:药用人参二钱,白术二钱,土炒云荟三钱,熟地四钱,归身二钱,酒洗白芍二钱,炒川芍钱半,黄英三钱,香附米二钱,醋柴胡八分,怀山药二钱,真阿胶二钱蛤粉炒,延胡索钱半酒炒,炙甘草八分,引用建莲子七粒去心,红枣二枚药名:黑逍遥散表现: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咳嗽脉息:六脉皆弦,左寸无力,心气已衰,关脉独洪,肝邪偏旺病因:春分乃是大地升发之气极旺之时,肝肾之阴不足,无以涵养阳气,导致阳气外越,肺气不降,所以“必犯咳嗽”病理:六脉皆弦,因平时郁结所致,木气不能疏达,势必上侵脾土,饮食无味,甚至胜所不胜,肺金定受其殃。

气不流精,凝而为痰;血随气涌,自然咳吐。

另外肺金克肝木,但本已肝血亏虚还整天抑郁,肝气不得疏泄,郁而化火,导致肝阳过亢,以至肝气横逆犯肺,影响到了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出现了咳嗽。

药方:逍遥散去升散的薄荷,由于肝郁化火刑肺,故去掉了温性的生姜,加上凉血滋阴的生地,并以鳖血炒柴胡病症:急痛迷心表现:两个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病因:气血逆乱,所以痰迷了心窍。

一下子又惊又急,悲痛难当,惊则心气紊乱,心无所倚,神无所归,以致急痰攻心药方:醒神开窍药加上心药即可原理:急、怒、惊是源于一种深切的“心事终虚化”的绝望与悲痛,中医五行推演,悲为肺志、属金,喜为心志、属火,火能克金,以情制情,心病一去,疯病也就好了。

《红楼梦》里的中医知识

《红楼梦》里的中医知识

《红楼梦》里的中医知识《红楼梦》里的中医知识国学经典《红楼梦》里的中医文化知识大家了解哪些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红楼梦》里的中医知识,欢迎大家阅读,仅供参考。

《红楼梦》作为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艺术性的伟大作品。

尤为难能可贵的是,曹雪芹独具匠心地将中医药近乎完美地融入文学之中,借中医知识来推动情节发展,丰富人物形象。

小说中还涉及了许多利于养生的国医偏方。

首先,《红楼梦》中多次提到了饮茶养生。

老君眉是贾母最爱喝的养生茶。

此茶是洞庭湖中君山所产的一种银针茶。

每次贾母喝此茶时,都取用梅花雪水浸泡。

此茶色泽鲜亮,香气高爽,其味甘醇,既养心又养生,所以成为贾母最喜爱的养生茶,对贾母的长寿很有益处。

而女儿茶是川、黔西部的草药,别名岩果紫、黄茶根、女儿红,也叫普洱茶。

《红楼梦》中第六十三回写宝玉吃了面食,因为担心他停食,林之孝便劝宝玉饮“普洱茶”,宝玉饮后,顿时食欲便增。

因为,普洱茶的确有养胃护胃的功效。

除此之外,《红楼梦》中还多次提到了六安茶。

这种茶是贾宝玉最爱喝的养生茶。

此茶产于安徽霍山,据《长物志》载:“六安,宜入药品,但不善炒,还能发香而味苦,茶之本性实佳。

”其次,《红楼梦》中提到了许多病症与药方。

《红楼梦》第3回中便提到了黛玉初进荣国府时,贾府的人问她常服何药,黛玉回答说:“如今还是吃人参养荣丸。

”林黛玉身体极为怯弱,如“美人灯”般一吹就倒。

后人分析,林黛玉的病症应为肺结核。

林黛玉所食的“人参养荣丸”又可叫“人参养营丸”。

对此,后人追溯出“人参养荣丸”是出自宋代的《太平惠民和剂局方》,这味药具有益气养血的作用,用于治疗积劳虚损、少气心悸、腰背强痛、咽干唇燥等症。

不过,虽然林黛玉和贾母都服用人参养荣丸,但追求的功效却是不一样的,黛玉用人参养荣丸益气养血,治体弱多病的虚损之疾;贾母服用人参养荣丸滋养气血,延年益寿,这正是中医异病同治的典型医案。

据考察,人参养荣丸的药物成分有人参、肉桂、白术、当归、甘草等,有益气补血、养心安神之功效。

6第六讲《红楼梦》与中国医药文化

6第六讲《红楼梦》与中国医药文化


人形带叶参

指形状似人的上好人参 效用:清肺,生津,止渴。
千年人参,根作人形;千年枸杞(gǒu qǐ ),根作狗 形。中夜时出游戏,烹而食之能成地仙,然二物固难遇亦 难识也。相传女道士师弟二人居深山中,其徒出汲井畔, 常见一婴儿,语其师。师令抱至,成一树根。师大喜,构 火烹之,未熟,值粮尽,下山化米。师出门而水大涨,不 得还。徒饥甚,闻所烹者香美,遂食之,三日啖尽。水落 师还,则其徒已飞升矣。又维扬一老叟常扰众酒食,一日 邀众治县,丐者数人捧二盘至,一蒸小儿,一蒸犬也。众 呕哕(yuě )不食,道士恳请不从,乃叹息自食之,且尽, 其余分诸丐者,乃谓众曰:“此千岁人参、枸杞,求之甚 难,食之者白日升天。吾感诸公延遇,特以相报,而乃不 食,信乎仙分之难也!”言未已,群丐化为金童玉女,拥 道士上升矣。 ——明· 谢肇淛《五杂俎》卷十一

五劳七伤:

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 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大饱伤脾,大怒气逆伤肝,强力举重久坐湿地 伤肾,形寒饮冷伤肺,忧愁思虑伤心,风雨寒 暑伤形,恐惧不节伤志。


茯苓胆
中药典只有记茯苓(fú lí )、茯苓皮、茯三种, ng 而无“茯苓胆”。 所谓“胆”即茯苓菌核。
孙思邈:通过“伏火法”,总结出硝石、硫磺、 木炭混在一起,极易起火爆炸 。

(三)赵姨娘之死——“求位”之病
1、病症:中邪(撞客、鬼迷心窍) 2、症状:
中邪:满嘴白沫,眼睛直竖,把舌头吐出 幻觉:打杀我了!红胡子的老爷,我再不敢了 失觉:不知羞耻,披头散发,乃至撕碎衣服、 呼号狂奔等

3、病因:

肉桂
附子
鳖甲
玉 竹
麦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揭秘《红楼梦》中的医药常识女子忌用虎狼之药是什么
《红楼梦》里关于中医药的描述占据全书篇幅的十八分之一
●当中记载的很多方剂,如今还在临床上应用
编者按
提起《红楼梦》,从古至今都不缺乏话题。

最近,李少红新版《红楼梦》在全国各地的热播,更是掀起了一股新的“红楼”热。

一部《红楼梦》,承载的不仅是一个封建大家族的兴衰和宝黛间凄美的爱情故事,当中还有很多古人养生智慧,其中与健康和养生有关的场景和章节更是数不胜数。

有人统计过,红楼梦里涉及的中药有一百多种,方剂四十多个,而喝茶、吃酒、饮食、美容等的描写则更是数不胜数,其中隐藏的养生玄机让很多读者充满了探秘的兴趣。

为此,《每日保健》拟在本次国庆长假推出《红楼养生经》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介绍红楼梦里的养生方法,并采访现代的中医和西医,对这些记载作出点评,分析哪些值得褒扬借鉴,哪些需要摒弃。

红楼养生经之药
《红楼梦》是一部奇书,它的“奇”不仅在于情节和人物,更在于它对一个庞大封建家族生活事无巨细的刻画,简直就是一部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而在中医眼中,《红楼梦》中更蕴含了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文化,尤其是中医药膳和治病良方。

冷香丸是不是曹公一时兴起的杜撰?“女子不可用虎狼药”是宝玉的怜香惜玉还是有理可据?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对红楼梦养生情有独钟。

她指出,《红楼梦》中提及的很多中药方确实有据可循,而且不少还沿用至今。

医学指导/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
文、图/记者任珊珊通讯员宋莉萍、吴远团、谢玉宝(署名除外)
中医药描写
占全书十八分之一
“《红楼梦》可算是我的中医入门‘启蒙书’,让我找到学中医的乐趣。

”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广东省中医院肝病专科主任池晓玲教授对红楼梦养生情有独钟。

她说,红楼梦里所言及的中医学知识,包括从基础理论到临床疾病的诊疗、方药、针灸、推拿、保健养
生,以及与中医药有关的风俗习惯等,几乎涵盖了中医药体系的各方面,足见曹雪芹深厚的中医学造诣。

据池晓玲统计,《红楼梦》120回中,涉及疾病与医药的有66回,涉及中医描写的有290多处,五万余字,约占总篇幅的十八分之一。

其中使用医学术语达161条,各类医疗人员14人,描写了114个病例,详细的中医病案有13个,方剂45个,中药127种。

书中人物生过病的有五十多人,共计100多人次。

而所提及的110多种病种,涉及内、外、妇、儿、五官、皮肤、精神科范畴。

所涉及的疾病既有风寒感冒、肠胃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也有黛玉的痨症即现代医学所指的肺结核、贾瑞的精神病等重症。

逍遥散治妇科病冷香丸难验证
《红楼梦》中收录的不少中医常用方至今沿用。

例如人参养荣丸、独参汤、八珍益母丸、左归丸、右归丸、祛邪守灵丹、开窍通神散、天王补心丹、黑逍遥散、金刚丸、菩萨散等。

“‘逍遥散’也称‘逍遥丸’。

”池晓玲说,该方主要有柴胡、白术、白芍、当归等,可起归脾、固金、疏肝、理气的作用,用于月经不调、肝胃不和、肝气郁结等妇科病和肝病,以及心理疾病的治疗。

黛玉体弱,常吃的人参养荣丸,具有温补气血的作用,如今临床上也多常用于心脾不足,气血两亏,形瘦神疲,病后虚弱等证。

而最令人心驰神往的当属宝钗所用“冷香丸”,此方因制作工艺复杂,用料精妙而闻名,却是曹公首创用来治疗哮喘的。

第七回中说道,宝钗从娘胎里带出热毒,犯时出现喘嗽等症状,需用是春天的白牡丹花、夏天的白荷花、秋天的白芙蓉花、冬天的白梅花花蕊各十二两研末,并用同年雨水节令的雨、白露节令的露、霜降节令的霜、小雪节令的雪各十二两加蜂蜜、白糖等调和,制作成龙眼大丸药,放入器皿中埋于花树根下。

发病时,用黄柏十二两煎汤送服一丸即可。

冷香丸是否有效?至今仍有争议。

池晓玲指出,“冷香丸”制作要求近乎苛刻,如今鲜少有人复制用于治疗病患。

不过,此方确实符合中医五行五色归经理论。

因为咳嗽属肺部疾患,而肺属白色,用此方可达肺经。

“到现在,我国西部还有人在七月炎夏,到雪山上取阴坡的雪和面,做薄饼和奶茶一起喝。

”这种“雪山奶饼”有健脾益气、宣肺理气之效。

钩藤治肋痛女子忌用虎狼之药
曹雪芹在小说中,对不少药材的性质、用途有准确的表述,用方纯熟。

例如,在第八十四回《试文字宝玉始提亲,探惊风贾环重结怨》中提及,薛姨妈一时因被金桂这场气怄得肝气上逆,左肋作痛。

“宝钗先叫人去买了几钱钩藤来,浓浓的煎了一碗,给他母亲吃了。

又和秋菱给薛姨妈捶腿揉胸,停了一会儿,略觉安顿。

”池晓玲指出,钩藤可用来清热平肝、熄风定惊,是治疗小儿惊风、妇人子痫、高血压等病症所常用之品。

因患肺痨,体质阴虚的黛玉经常不思饮食,只靠补药支撑身体。

宝钗认为药方中人参肉桂太多了,并推荐她吃燕窝粥。

“人参可益气补神,但人参肉桂太多,容易助火,”池晓玲解释,黛玉所患的是肺痨,要注意“平火”,因此宝钗的见解是正确的。

而燕窝粥可滋阴润肺,“用西医的话说,就是可提高免疫力,有益肺痨患者。


曹雪芹中医造诣之深厚,甚至能假借人物之口,指出病例治疗不当之处。

例如《红楼梦》第五十一回晴雯因外感内滞,患小伤寒。

府中先请来一位大夫,开了紫苏、桔梗、防风、荆芥、枳实、麻黄,结果被宝玉指出,枳实、麻黄为“虎狼之药”,为女孩子体质所不能承受。

后请来王太医,将后几味药材换为当归、白皮,药材分量稍减。

而这一换药的理由,也被中医所认可。

麻黄作为一味常用药材,有温散寒邪、平喘之效,可治疗外感风寒。

但是,由于其发汗力较强,因此,一般临床认为,表虚自汗及阴虚盗汗、肾不纳气的虚喘者均应慎用。

红楼药膳
久咳不愈
试试“胭脂鹅脯”
《红楼梦》第62 回中提到,柳家人为宝玉等人送来四菜一饭,有虾丸鸡皮汤、酒酿清蒸鸭子、腌的胭脂鹅脯,奶油松瓤卷酥,以及绿畦香稻粳米饭。

因唱戏怕坏嗓子的芳官只挑了鹅脯吃了几块。

“胭脂鹅脯口味鲜香,颜色红润呈胭脂色。

”池晓玲说,有人以为鹅肉为“发物”,其实鹅肉味甘性平,具有益气补虚、和胃止渴的作用,可利肺、润喉、下气,对呼吸系统有益。

她建议,久咳不愈、药物性皮疹、药物性肝炎患者不妨试试这道菜。

用料:广东清远鹅一只、红曲粉适量、蓑衣黄瓜300克、盐8克、绍兴黄酒30毫升、白糖25克、蜂蜜10克。

葱段、姜片、桂叶各适量、苹果500克、清汤适量。

做法:1.将鹅宰杀,煺毛洗净。

取出内脏,洗净后将鹅体剖为两半,放入锅内用水煮,煮尽血水,捞出后另起锅加水、盐、黄酒、葱段、姜片、桂叶、苹果等煮至脱骨,取出骨即成鹅脯。

2.将鹅脯置锅中,加入适量清汤、白糖、蜂蜜、盐、红曲粉入味,待汤汁浓时淋入少许香油即成。

食时以蓑衣黄瓜围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