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技术

合集下载

狮子洋隧道大型泥水盾构洞内解体拆机技术

狮子洋隧道大型泥水盾构洞内解体拆机技术

狮子洋隧道大型泥水盾构洞内解体拆机技术盾构工程狮子洋隧道大型泥水盾构洞内解体拆机技术ThedisintegrationdismantlingtechnologyoflargeslurryshieldinShiziyangtunnel申智杰/SHENZhi-jie(中铁十二局集团第二工程公司,山西太原030032)【摘要】大型盾构海底隧洞内解体拆卸为国内首次,技术难度和安全风险极大.介绍了广深港客专狮子洋隧道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洞内解体拆机的难点和风险,对盾体和主轴承等大型部件的解体拆卸技术进行了重点阐述.【关键词】泥水盾构;解体拆卸;洞内解体;狮子洋隧道1工程及盾构概况广深港客运专线是连接广州,深圳和香港的城际客运铁路,设计时速350km/h,其控制性工程狮子洋隧道是我国在建最长,建设标准最高的海底铁路隧道.该隧道全长10.8km,分左右双洞,采用4台沈阳北方重工(NHI/NFM)设计制造的直径11.182m泥水加压平衡式盾构施工,中铁十二局集团(GSGII标)与中隧集团(GSGIII标)各使用2台盾构相向掘进,海底对接后,在洞内解体拆机,然后运出洞外.此项技术难度和风险较大,国内尚属首次.狮子洋隧道大型泥水盾构主要由刀盘,前盾体,中盾体,尾盾体,盾体内设备及GO,G1,G2三节后配套拖车组成,盾体部分总长12.43m, 后配套拖车部分总长48m,整机重量约1600t.前盾体和中盾体采用双层设计(外层厚度4cm),尾盾采用单层设计,盾构对接后将前盾体和中盾体内层解体拆卸,外层不拆除,永久留存于隧道中,在拆机时起到支撑保护和安装吊点的作用.2拆机前的准备2.1盾构对接和加固1)预先选定地质稳固的对接区域,先到达的盾构在对接点停机等待并加固地层,以减少渗, 702011(04)CONSTRUCTIONMECHANIZATION 涌水对盾构拆除作业的影响;另一台盾构继续掘进,最终两台盾构刀盘无限接近,实现对接.2)为防止推进油缸回缩后管片纵向移动,焊接牛腿将最后一环管片固定于尾盾.3)将后30环管片壁后补充注浆,紧固纵,环向螺栓,联接互锁.4)在盾壳外和盾尾刷处管片注浆填充,使盾壳与围岩结为一体.2.2其他准备工作1)对盾体外层拟安装吊耳区域的盾壳厚度进行超声波扫描检测或开孔实测,对厚度值进行分析,盾壳厚度必须满足大于3cm要求.2)准备拆机所需的工具,机具,材料,加工的吊耳,辅助工装等,吊耳和辅助工装必须进行探伤检测,确保加工质量合格.3)拆机前在作业面附近设置临时用电和抽排水设施,由于隧道较长,采用接力泵排水.3盾构解体拆卸技术由于该大型泥水盾构部件多,待拆件重量和体积大,且处于水下60m深海底长隧之中.受隧道条件和盾构结构影响,无法采用起重设备拆卸,只能根据盾构结构设计和受力分析设计拆解方案,利用辅助工装以及在管片和盾壳上焊接吊耳,用手拉葫芦进行拆解,作业效率低,安全风盾构_32险大;加之长距离掘进及海水侵蚀,盾体磨损变形严重,壳体厚度和强度难以保证拆机安全;此外拆机处于大埋深高水压环境,多工序和作业面交叉作业,风险点多,工序协调和安全管控难度大.3.1盾构拆机顺序总体遵循先易后难,先小后大,由后往前,由上而下,由内而外的顺序,先断开各路管线,拆除各部件联接,然后按照G2拖车一G1拖车-*GO拖车一管片拼装机一悬臂梁一米字梁一主轴承一中盾体一前盾体一刀盘的顺序,逐一拆除.本文重点介绍主轴承,中盾体,前盾体及刀盘的拆卸.后配套拖车拆卸时,在拖车顶部管片上安装2排吊轨和10t手拉葫芦,用于拖车上设备和车架的拆卸.拆卸时注意左右对称拆移台车上部件,保持左右受力平衡和拖车架稳定.在尾盾顶部安装两道平行吊轨,每条轨道安装2个20t可移动葫芦(滑车和葫芦组合),同时,将管片顶部安装的拆卸拖车设备的可移动葫芦更换为20t,分别拆除管片拼装机,悬臂梁左右部,米字梁,利用葫芦和吊轨将其吊至运输车上运出.3.2主轴承拆卸主轴承位于前盾体内,重量105t,直径5.21m,为最重和最难拆卸单元.1)将润滑油排放后,拆除中心回转接头,管路及8台驱动电机.2)割除主驱动轴承与刀盘法兰连接螺丝的保护盖板.3)用液压扳手,拉伸扳手拆除刀盘法兰连接螺栓及盾体连接螺栓.4)安装4个40t的手拉葫芦,用于提升主轴承,安装2个40t的手拉葫芦,用于配合主轴承翻身.5)在盾体内焊接安装好主轴承接收工装和主轴承移动轨道,将刀盘固定,在刀盘后部固定4个50t千斤顶同时顶推主轴承.主轴承移出840ram时停止顶推,安装主轴承平移滚轮及其上部2个,下部2个40t保护性葫芦,然后继续顶推,直至主轴承完全脱离轴承座,进入接收工装.6)将主轴承平移3m,调整4个葫芦,使主轴承缓慢放倒至水平位置,完成主轴承的翻身,然后提升主轴承脱离接收工装轨道.7)拆除主轴承下的接收工装,将主轴承放至平板运输车上绑固后运出隧道.见图1.图113主轴承拆卸3.3中盾体拆卸前盾体和中盾体内层各由6部分组成(单件重量l5~68t),各部分间以及前盾体和中盾体间均采用高强螺栓联接,内外层则采用特殊的联接设计,以保证盾体结构的整体性和结构强度.中盾体拆解顺序为:中盾顶块一中盾上部右块(或左块)一中盾右块(或左块)一中盾底块.中盾体的拆卸难点在于顶块和上部左右块.3.3.1中盾顶块的拆卸中盾顶块(22t)呈八字形结构,便于首先向内移动拆除,它与左右相邻的两块中盾体采用高强螺栓及4个定位销联接,与前盾体螺栓联接.拆卸方法如下.1)先将中盾顶块内壳与外壳螺栓联接拆除,将焊接处气割拆除.2)在顶块底部焊接500ram高度工装架(距离方便安装葫芦),在顶块工装架和相邻盾体两侧各安装4个吊耳,以4个10t手拉葫芦连接顶块与两相邻块.如图2所示.图2中盾顶块拆卸建筑机械化2011(o4)71盾构工程3)在左右相邻块各安装1个50t油缸连接顶块,以便向下顶推中盾顶块.4)拆卸顶块与左右块联接螺栓及与前盾体的联接螺栓取出4个定位销.5)油缸缓慢顶推中盾顶块,使顶块与外层盾壳及相邻的左右块脱离,一边放松上部4个手拉葫芦,在油缸作用下顶块下落,转为使4个葫芦均衡受力,然后拆除油缸.6)同时缓慢放松4个手拉葫芦,使封顶块平稳下落至运输车.3.3.2中盾上部左右块的拆卸1)在中盾顶块外层盾壳安装2个吊耳,中盾上部右块(38t)上端安装2个吊耳,用2/i~20t葫芦连接;在中盾上部右块与中盾右块结合处安装2套翻转铰接,如图3.abcd图3中盾上部左右块拆卸2)松开中盾体右上块与前盾体间连接螺栓,取出定位销.3)在中盾体右上块下部安装2个lOt葫芦,径向拉动盾体,使联接处滑离壳体150ram左右,然后同时缓慢放松顶部的2个20t葫芦,使盾体以铰接为轴向下缓慢翻转.4)如图3d所示安装吊耳和葫芦,使盾体完全落下.5)采用上述方法拆卸中盾上部左块,使左块盾体完全落下.6)拆除上部与左右部铰接,分别将上部左右块吊至平板车上运出.3-3-3中盾左右块的拆卸中盾左右块(37.st)的拆卸方法与中盾上部左右块拆卸方法类似,见图4.由于运输基础在底块上,拆卸前盾体时仍需运输,所以中盾底块暂不拆卸,待前盾体及刀盘拆除后再拆除.3.4前盾体拆卸722011(04)coNsTRucTIoNMEcHANIzATIoN abcd前盾体分块与中体相同,分6块,顶块呈八字结构,便于向内拆除.由于运输车轨道无法延伸到前盾体范围,因此,拆除顶块后需在顶部壳体切口环往中盾方向安装2条长5.5m吊轨,以方便所拆部件平移至运输车位置.前盾拆卸顺序与中盾相同.3.4.1前盾顶块拆卸1)前盾顶块拆卸方法基本与中盾顶块类似.在前盾顶块(15t)和相邻的左右块安装4个5t葫芦和4支油缸,先以油缸顶推,使顶块脱离盾壳,然后改用葫芦受力,使前盾顶块平稳下落(图5).图5前盾顶块拆卸2)在盾壳顶部安装1根5.5m长滑轨及1/~20t葫芦,顶块背部安装2个吊耳,拆掉4个10t葫芦连接,提升20t葫芦,平移前盾顶块到运输车上.3.4.2前盾上部左右块拆卸1)拆卸前盾上部右块前,如图6a在前盾主轴承座安装上部右块盾体下滑工装,在顶块前后两侧各安装1根油缸与相邻块连接,用于借助固定块顶推上部右块.2)拆除与相邻块的螺栓联接,启动2根顶推图6前盾左上部,右上部拆卸.盾构工油缸,使上部右块(19t)脱离盾壳后,改用3个20t滑轨葫芦连接前盾上部右块与外壳.之后拆除油缸,平移盾体到运输车上.3)前盾上部左块拆卸方法同上.拆卸前盾左右块(28t)需首先安装右块上滑工装(如图7a),采用2台40t手拉葫芦向左上方拉动盾体,使右块脱离盾壳(见图7b),然后利用2台20t滑轨葫芦吊平移出前盾区域.abcd图7前盾左部右部拆卸3.5刀盘拆解刀盘为复合式结构,由8个辐条和8个面板,1个刀盘法兰组成,总重量157t.见图8.l612l4图8刀盘拆解顺序1_三角1;2-辐条1;3一三角2;4一辐条2;5一三角3}6一辐条3;7一三角4;8-辐条4;9-三角5;10-辐条5;l1一三角6;12一辐条6;I3一三角7;14-辐条7;l5一三角8;16-辐条81)先将刀盘焊接固定于前盾切口环2点,4点,8点及10点处,然后拆除刀盘法兰(26t)与主轴承联接螺栓.2)在前盾切口环顶部焊接2个吊耳,吊住刀盘法兰进行拆卸,之后用吊轨和葫芦将刀盘法兰拆除并平移至运输车运出.3)刀盘体(1189按图示自上而下分8块拆解:三角1辐条1三角2辐条2三角3辐条3辐条8三角8_÷辐条7三角7辐条4三角4辐条6三角6辐条5三角5.4)刀盘分块解体拆卸后,利用滑轨葫芦平移至运输车上运出.4拆机安全管理4.1拆机方案安全风险评估1)对盾构对接,拆机环境作安全评估.2)对各部件的拆卸工艺作安全评估.3)对特殊设计制造的工具,工装进行专项安全评估.4.2拆机技术方案的检算盾构的解体拆卸主要利用在管片和盾壳上安装吊耳,吊具进行,需要设计加工的起支撑及翻转作用的辅助工装较多,超大重量部件在拆除过程中产生各种位移,受力状态复杂,必须进行严格的安全校核和检算,确保采用的工装,吊耳,吊具设计合格,拆卸方案安全.4.3盾壳厚度和加工件的安全检测通过盾壳开孔实测和超声波检测,盾壳厚度在3cm以上,通过有限元分析,在吊装区域,盾壳上部厚度满足安全厚度要求.加工件必须进行认真全面的探伤检测,尤其焊接部位,发现问题必须彻底解决.5结论广深港狮子洋隧道大直径泥水平衡盾构洞内解体拆机方案为该项目拆机工作提供了科学有效的实施方案,确保了拆机工作顺利实施,该拆机技术方案对今后类似工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网(编辑吴学松)[中图分类号]TU621;U455.4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1—1366(2011)04—0070-04[收稿日期]2011-02-26建筑机械化2011(04)73。

浅谈盾构掘进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技术

浅谈盾构掘进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技术

浅谈盾构掘进的影响因素及处理技术张成栋内容提要通过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的施工,着重介绍了控制盾构机的主要部分,重点介绍盾构姿态控制,盾尾密封控制,管片拼装控制和泥水环流控制等方面。

并介绍在盾构掘进过程中,如何对影响掘进的各方面因素进行良好的控制,才能保证正常的盾构施工。

关键字泥水盾构盾构姿态管片拼装同步注浆1 概述1.1 工程概述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采用气垫式泥水加压平衡盾构机进行左右线掘进。

隧道开挖直径为11.2M。

该工程是我国铁路第一条水下隧道和国内最长,水压力最高的水下隧道,采用盾构机两两相向施工,地中对接等各种先进技术。

工程规模大,设计标准高,涉及工法多,经济和技术意义重大。

1.2 机器概述泥水平衡盾构其主要特征是在盾构的前部刀盘后侧设置底部连通的隔板,它与刀盘之间形成土仓,与盾构机主体形成气仓。

将加压的泥水送入土仓,当土仓充满加压的泥水后,通过加压作用到气仓保持压力稳定以谋求开挖面的平衡稳定。

通过油缸行程控制,使机器向前运动。

通过泥水运输,清除仓里渣土。

再通过控制拼装机械,拼装管片。

完成隧道掘进工作。

2 对施工进度影响的因素及处理技术2.1 轴线控制及盾构纠偏2.1.1 对盾构轴线的控制盾构轴线的控制是盾构推进施工的一项关键技术。

在实际施工中,由于盾构机在掘进过程中受到开挖面土压力和盾壳外围土压力的不均衡性、地下土层变化及其他方面的影响,盾构机的实际推进轴线无法与理论轴线保持一致,因此,两者之间的差值直接影响隧道的顺利贯通和质量。

控制好盾构的推进轴线,才能保证管片拼装在位置的准确,才能使隧道竣工轴线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对盾构轴线的控制就是通过测量系统随时掌握正在掘进中的盾构机的位置和姿态,并通过计算机将盾构机的位置和姿态与隧道的设计轴线相比较,找偏差数值和原因。

综合盾构推进的实际距离、盾构推进速率、油压值、纵坡、出土量、油缸行程差等信息,对数据进行及时的分析,通过对盾构机的22组油缸分成的4个区域的油压进行调整, 以控制盾构推进轴线偏离值不发生超过设计允许的轴线偏离范围。

世界最大水下铁路盾构隧道——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盾构“狮子

世界最大水下铁路盾构隧道——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盾构“狮子

发, 下穿珠江狮子洋后 , 在东莞侧贯通 出洞 。盾构隧道通过软弱淤泥 、 砂层 、 上软下硬 、 全断面硬岩 、 断裂破碎 带等复合地 层 , 地层 复 杂, 不 同地层对盾 构的适应 性及 可靠性有不同 的要求 。
盾构总长 1 3 7 m, 整机质量约 3 5 0 0 t 。隧道施工工艺复杂 , 精度要求 高 , 对盾构姿态控制 、 安 全掘进风险控制方面提出了很高 的
并大 幅度提高施工效率 。整个项 目工期至 2 0 1 9年 5月 3 0日, 最快 2 0 1 9年年底可 以通车 , 未来广州 至东莞 的时间将缩短 至 1 5 m i n
左右 。
( 摘 自 中铁 隧道集 团有限公 司 h t t p : / / w w w . c t g . h a . c n / t a b i d / 6 7 / I n f o l D / 3 3 0 8 0 / f r t i d / 6 8 / D e f a u h . a s p x 2 0 1 6— 0 9— 2 1 )
着由中铁隧道集团承建的佛莞城际铁路越洋段施工正式拉开帷幕 。 珠三角城际铁路佛莞项 目是连接广东省 中、 东部地区的重要快速干线 , 是打通珠 江东 西两岸 的快速过江通 道 , 对 于构建珠三 角 城际轨道“ 十” 字骨干网 , 实现珠三 角地 区 “ 一小 时” 城市 圈具有 极为 重要 的意义 。狮 子洋 隧道 全长 6 4 7 6 . 4 m, 其 中盾 构 隧道 长 4 9 0 0 m( 包含江 中段 1 7 0 0 m, 江 中段有 3条断裂破碎带 ) , 采用一台直径为 1 3 . 6 1 m、 具备常 压换刀功 能的盾构从广 州市番 禺区始
1 6 卷
世 界 最 大 水 下铁 路 盾构 隧 道— — 佛 莞 城 际铁 路狮 子 洋 隧 道 盾 构 “ 狮 子洋号" 在 广 州 番 禺成 功 始 发

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对策

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危险源分析及对策
摘要 : 以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盾构工程为依托 , 通过对狮 子洋 隧道盾构施 工 中的重 大危 险源 : 进仓 、 带压 常压进仓 、 泥
水 系统 、 盾尾密封等进行分析 , 制定 了针对性 的应 急措施 和安全控 制要点 , 工 中有效 规避 了重 伤 以上安 全责任事 故 的发 生 , 施 细化 并 规范了特长水下盾构隧道施 工防灾 、 救灾管理 , 以期 为类 似工 程特别是 大直径水 下盾构工程施工提供参考 。 关键词 : 狮子洋隧道 ;大直径泥 水盾构 ; 危险源分析 ; 险控制 风
Ab t a t r ia i a tr ,s c sh p r a c o e ai n p r t n u d r amo p e c p e s r ,su r y tm n sr c :C t l s fc o s u h a y e b r p rt ,o e ai n e t s h r r su e l ry s se a d i c rk i o o i s il als a ,o e c n t cin o h zy n u n l n Gu n z o - h n h n Ho g Ko g p s e g r d d c t d r i a h ed ti e l f h o s u t fS i a g t n e a g h u S e z e — n n a s n e - e i ae al y t r o i o w
Ca e S u y o h zy n nn l s t d n S ii a g Tu e
Z E G Qnjn H N igu
( hn ala u nl t kC . d , hn zo 5 0 3 C ia C iaR i yT n e So o , . Z egh u4 0 0 , hn ) w c

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佛莞城际铁路狮子洋隧道的几个关键技术问题
o r g a n i z a t i o n p l a n n i n g,d i s a s t e r—r e s i s t a n c e o f s t uc r t u r e a n d e v a c u a t i o n d e s i g n mu s t b e s o l v e d a p p r o p r i a t e l y .
பைடு நூலகம்
( 1 3 . 1 m) , h i g h w a t e r p r e s s u r e ( 7 . 8 b a r ) ,c o mp l e x g e o l o g i c a l c o n d i t i o n s ( s o i l a n d r o c k mi x g r o u n d ,c r o s s—o v e r 3
2 0 1 5年 3月 第 3期 ( 总1 9 8 )






Ma r 2 01 5
J OUR NAL OF R AI LWAY ENG I NE ERI NG S OC I E T Y
N O . 3 ( S e r . 1 9 8 )
文章编 号 : 1 0 0 6— 2 1 0 6 ( 2 0 1 5 ) 0 3— 0 0 6 2— 0 5
断层 ) 、 行车速度高 ( 时速 2 0 0 k m) 、 盾 构机类 型新 ( 土 压 一泥水双 模式盾 构 ) 等特 点。为保证 施工 与运 营安 全, 必须妥善解决总体设计 、 施工组织设计 、 结构抗灾 与防灾疏散设计等关键技术 问题 。
研 究结论 : ( 1 ) 复合地层水下隧道宜埋 置于基岩 中, 岩石覆盖厚 度可按 “ 满 足施工进 舱作业安 全 , 且 围岩 松 弛压力 与形变压力之和相对较小 ” 的原则确定 ; ( 2 ) 隧道长度不大时可采用单孔双线结构 , 并在隧道底 部设 置疏散廊道 , 同时采用 中间箱涵预制的方 式实现同步施 工 ; ( 3 ) 为减少局部岩层 破碎带对施 工的影响 , 可采用 土压 一泥水 双模式盾构掘进 ; ( 4 ) 为提高结 构的抗灾性 能 , 在钢筋混 凝土管 片 内双掺 钢纤维 和聚丙烯纤 维是

隧道盾构对接及拆机施工技术方案

隧道盾构对接及拆机施工技术方案

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工程狮子洋隧道盾构对接及拆机施工方案编制:审核:审批:日期:2010年5月20日广深港客运专线狮子洋隧道SDⅢ标项目部狮子洋隧道盾构对接及拆机施工方案一. 编制目的为了保证江中对接和拆机的施工质量和安全,确保安全、优质、有序、按期完成江中对接和拆机施工。

二. 编制依据⑴国家和铁道部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验收标准;新颁发的客运专线验收暂行标准与配套的相关设计规范及施工技术指南;⑵地质水文勘察资料;⑶设计文件;⑷已施工同类地层的施工参数记录;⑸广深港客运专线工程的指导性施工组织设计;⑹设备制造商提供的相关技术资料;⑺其它相关依据(项目部施工组织设计);⑻《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条列》;⑼《轨道车管理规则》;⑽《施工现场临时用电JGJ46—2005安全技术规范》;⑾《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⑿《HGT 21574—2008化工设备吊耳及工程技术要求》;⒀施工现场实际条件。

三. 工程概况狮子洋隧道位于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东涌站-虎门站区间,全长10.8km.该隧道是世界上速度目标值最高的水下隧道,是全路第一条水下隧道,是铁路客运专线水下大直径泥水盾构圆形隧道,是广深港客运专线全线的控制性工程。

隧道分为进出口两个标段,投入四台直径Φ11.18m气压调节式泥水平衡盾构机,采用“相向掘进,地下对接,洞内解体”方式组织施工。

本标段位于狮子洋隧道的东莞侧,起点处与SDⅡ标相接,左线起始点DIK38+099。

2,右线起始点DIK38+196。

4,终点为DIK43+800。

包括了隧道土建工程(不含轨道工程)及其配套工程的施工、竣工和缺陷修复。

1狮子洋隧道盾构对接及拆机施工方案 2 四. 水下隧道盾构对接拆机总体方案对接施工考虑直接土木对接方式,当两台盾构临近预定对接点之前、相距30环左右时,两台盾构都进行开仓,进行地质确认,在满足对接施工的条件下,选择一个地层更好的一台停止掘进,进行停机保压注浆作业,并可先进行后面其它同步施工工作。

狮子洋隧道建设方案的探讨

狮子洋隧道建设方案的探讨

狮子洋隧道建设方案探讨□广深港客运专线公司石道华王焰摘要:狮子洋隧道是广深港客运专线全线的重点和难点工程,确定为控制性工程,是国内第一条铁路水下隧道,也是国内第一条采用盾构法修建的最长隧道。

本文主要对隧道工程的地形地貌、河势及水文情况进行分析,重点阐述工程纵断面特点及建设规模控制难点,进行对比分析,提出决策方案。

关键词:隧道盾构工程方案1工程概况广深港客运专线是连接内地与香港的重要快速通道,该线按客运专线双线设计:运营速度300km/h,基础设施按350km/h设计。

狮子洋隧道是全线的重点和难点工程,确定为控制性工程,是国内第一条铁路水下隧道,也是国内第一条采用盾构法修建的最长隧道。

狮子洋隧道位于广州市与东莞市交接的珠江八唐尾水道与狮子洋水道的汇合口处,处于广深港客运专线东涌站至虎门站区间。

线路出东涌站后,在广州市沙公堡以7000m的曲线半径右转进入隧道,然后以直线先后下穿小虎沥、小虎岛、沙仔沥、沙仔岛、珠江狮子洋出海航道、虎门港沙田港区,再以7000m的曲线半径左转下穿沿江高速公路后,在东莞市沙田镇出洞。

隧道全长10800m,按双洞单线隧道设计,进出口采用明挖法施工,中间采用盾构法施工,其中盾构圆形隧道长度为9340m,隧道内径9.8m,管片厚度0.5m,管片环宽2.0m;盾构隧道采用四台泥水平衡式盾构两两“地下对接,洞内解体”方式组织施工;总工期建议为41个月。

2 建设条件2.1 地貌、河势及水文狮子洋隧道地处珠江三角洲平原区,两岸地形平坦开阔。

狮子洋水道水深流急,过江处江面宽3300m,主航道宽700m,最大水深26.6m。

小虎沥水道宽460m,最大水深8.2m;沙仔沥水道宽约540m,最大水深7.3m;隧道设计水压达6.5kg/cm2。

隧道所在的狮子洋水域,近岸水流流势与岸滩基本平行,往复潮流比较畅通。

近年来冲淤幅度不大,接近冲淤平衡;潮汐动力有所加强,槽道以扩展为主;工程所在岸滩河势基本稳定。

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技术

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技术

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技术1工程相关简介1.1 工程概况狮子洋隧道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的控制性工程,工程位于珠江入海口、虎门大桥上游,处于线路东涌站~虎门站之间,下穿珠江主航道——狮子洋水道,隧道工程全长10.8km,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首座水下铁路隧道,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水深最深、长度最长、标准最高的水下盾构隧道,被誉为“中国铁路的世纪隧道”。

狮子洋隧道分为进口(SDⅡ标)、出口(SDⅢ标)两个标段,盾构隧道投入四台直径Φ11.18m气压调节式泥水平衡盾构机,采用“相向掘进,地下对接,洞内解体”方式组织施工。

我中铁隧道集团承担狮子洋隧道出口标段(SDⅢ标)的施工任务,合同总价11.88亿元。

SDⅢ标段工程包括引道敞开段180m,明挖暗埋段长597m,工作井长23m,明挖工程总长800m;盾构段左线长4450m,右线长4750m;另外,还包含敞开段雨棚、设备用房、11处联络通道和泵房等附属工程。

左线正线长度5.25km,右线正线长度5.55km。

盾构隧道采用预制拼装式管片衬砌,管片采用“5+2+1”双面楔形通用环管片,错缝拼装。

管片内径9.8m、外径10.8m、管片厚度500mm、管片环宽2.0m,楔形量为24mm。

盾构隧道以管片自防水为主,接缝采用两道弹性密封止水条防水。

隧道最大纵坡20‰,最小纵坡3‰。

盾构隧道最大覆土52.3m,最小覆土7.8m;狮子洋水道最大水深26.4m,水深最大处的隧道覆土26.0m。

隧道轨面最低点标高为-60.988m,与百年一遇高潮位的高差约64.2m。

盾构隧道大部分处于微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岩和砂砾岩中,局部位于淤泥质与粉质黏土中,部分地段穿越软硬不均底层,并通过多处断裂带和风化深槽;穿越基岩的最大单轴抗压强度为82.8MPa,渗透系数达6.4×10-4m/s,石英含量最高达55.2%,岩石地层的黏粉粒(≤75μm)含量达55.3%。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地层的孔隙水和白垩系岩层的裂隙水,且具承压性,本标段隧道最大水压为0.67MPa。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狮子洋隧道盾构施工技术1工程相关简介1.1 工程概况狮子洋隧道广深港铁路客运专线的控制性工程,工程位于珠江入海口、虎门大桥上游,处于线路东涌站~虎门站之间,下穿珠江主航道——狮子洋水道,隧道工程全长10.8km,设计时速350公里,是我国首座水下铁路隧道,同时也是目前国内水深最深、长度最长、标准最高的水下盾构隧道,被誉为“中国铁路的世纪隧道”。

狮子洋隧道分为进口(SDⅡ标)、出口(SDⅢ标)两个标段,盾构隧道投入四台直径Φ11.18m气压调节式泥水平衡盾构机,采用“相向掘进,地下对接,洞内解体”方式组织施工。

我中铁隧道集团承担狮子洋隧道出口标段(SDⅢ标)的施工任务,合同总价亿元。

SDⅢ标段工程包括引道敞开段180m,明挖暗埋段长597m,工作井长23m,明挖工程总长800m;盾构段左线长4450m,右线长4750m;另外,还包含敞开段雨棚、设备用房、11处联络通道和泵房等附属工程。

左线正线长度 5.25km,右线正线长度5.55km。

盾构隧道采用预制拼装式管片衬砌,管片采用“5+2+1”双面楔形通用环管片,错缝拼装。

管片内径9.8m、外径10.8m、管片厚度500mm、管片环宽2.0m,楔形量为24mm。

盾构隧道以管片自防水为主,接缝采用两道弹性密封止水条防水。

隧道最大纵坡20‰,最小纵坡3‰。

盾构隧道最大覆土52.3m,最小覆土7.8m;狮子洋水道最大水深26.4m,水深最大处的隧道覆土26.0m。

隧道轨面最低点标高为-60.988m,与百年一遇高潮位的高差约64.2m。

盾构隧道大部分处于微风化泥质粉砂岩、砂岩和砂砾岩中,局部位于淤泥质与粉质黏土中,部分地段穿越软硬不均底层,并通过多处断裂带和风化深槽;穿越基岩的最大单轴抗压强度为,渗透系数达×10-4m/s,石英含量最高达%,岩石地层的黏粉粒(≤75μm)含量达%。

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地层的孔隙水和白垩系岩层的裂隙水,且具承压性,本标段隧道最大水压为。

本标段工程有工程规模大、设计标准高、涉及工法多、工期紧、工程地质复杂、水压力大、盾构掘进距离长等特点。

同时,本工程存在明挖基坑地层软弱、长距离盾构掘进及刀具管理、高水压带压作业以及江底地中盾构对接与拆解等重难点。

1.2 盾构设备本工程盾构设备是用于狮子洋隧道的专用复合式泥水盾构,盾构刀盘开挖最大直径11.18m ,盾构主机加后配套全长71m ,盾构主机长12.43m ,总重约1300t ;刀盘直径为11.182米,刀盘开口率31%,重约(含刀具)170t 。

刀具配置:45把单刃正滚刀+5把单刃边滚刀+10把中心刀(49、50号刀具在一个轨迹上),共60个刃,正滚刀轨迹间距为100mm ,边滚刀轨迹间距从95mm ~38mm 逐渐减小;另外,还装配了278把切刀、16把刮刀及40把边缘保护刀。

1.3 泥水处理厂泥水盾构是通过加压泥水来稳定开挖面,并通过泥水循环来携带碴土,达到出碴掘进的目的。

现场建造了配套的泥水处理厂,占地面积约10000m 2,泥浆处理能力为3000m 3/h ,为每台盾构机配备一套1500m 3/h 的泥水处理设备,整个泥水处理厂由泥浆制备系统和泥水分离系统两部分组成。

泥水处理主要分为三步进行分离。

分离出的碴土可直接外运,过滤、沉淀后的泥浆经调整后可供盾构机循环使用。

1.4 管片厂广深港客运专线SD Ⅲ标工程施工共需管片4600环,钢筋混凝土总立方量约为15万m 3。

现场自建了日最高生产能力为12环管片的管片厂,共投入6套管片模具,厂房由2跨组成,长100m ,每跨宽24m ,分为钢筋加工和管片成型两个车间。

在管片车间北侧建有120m 3全自动混凝土拌合站一座,为管片生产提供高性能的图1 工程位置图自拌混凝土。

为加快管片生产进度和保证管片养护质量,管片脱模前采用蒸汽养护,提高脱模强度,并在管片车间东侧建造四个800m2的水养池,满足管片水养14天的要求。

在厂房南侧有管片堆场约25000m2,堆场内地面全部硬化,管片在堆场内采用立放两层的堆放方式,外围增加堆场采用水平堆放方式。

整个管片生产区域规划有完备的运输道路,并配备了相应用途和能力的桥吊、门吊和叉车等,覆盖整个管片厂区,便于管片的生产、养护、堆放、转载和装卸等环节,各种配套设施满足日均生产9环管片的生产能力。

1.5 施工中的关键技术概要狮子洋隧道的建设充满了曲折和艰辛,但有各级领导、专家的关心和支持,并通过项目上全体人员的攻关和努力,我们克服了许多的技术和管理困难,解决了一个又一个难题。

业主又多次调整增加施工任务,左线掘进完成2600环(5200米),右线掘进完成2585环(5170米),每条线都比进口标段多掘进1公里,后面还同步开展了隧底填充、联络通道、嵌缝、二次衬砌和沟槽施工,基本做到了同步进行。

目前已成功完成左右线隧道对接拆机工作。

在狮子洋盾构掘进的施工中,大多数管理、技术和施工人员都是第一次接触泥水盾构,而且是大直径泥水盾构掘进复合地层,大直径的泥水盾构与之前的小直径的、或土压平衡盾构在施工理念上有着本质的区别,施工中遇到了很多技术难题,主要包括: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与负环拼装、软弱地层盾构掘进与管片上浮、软硬不均高粘地层盾构掘进与带压进仓、富水硬岩地层盾构掘进与壁后注浆、岩层破碎带盾构掘进及“地中对接”技术研究等。

2大直径泥水盾构始发与负环拼装盾构隧道始发技术是盾构法施工技术的关键,也是盾构施工成败的一个重要标志。

大直径泥水盾构施工在洞口始发阶段掘进出问题的概率很高。

根据狮子洋隧道两台盾构的始发施工经验,盾构始发的关键技术总结如下:2.1 本盾构始发的主要特点①盾构隧道为大直径、高水压、特长水下隧道,盾构开挖直径大于10m;②始发段地层软弱、地下水位高、水量大、渗透性强,洞顶覆土浅、不足一倍洞径;③本次盾构组装采用250t履带吊抬吊方式进行盾构机的下井组装,组装方式新颖、快速。

④采用大直径的气压调节式泥水平衡工作面的复合式盾构施工,始发时,对洞门密封、反力架及始发台等相关设施的要求,特别是对洞门密封的防止突水冒浆和保持压力要求高。

2.2 始发盾构姿态设计与控制始发姿态的设计是非常关键的工作,应进行认真的模拟、设计和专家论证来最终确定。

具体始发设计见“图2 盾构始发纵剖面图”。

本次始发的始发段线路,平面处于半径为7000米的圆曲线和缓和曲线上,竖向处于坡度为20‰的下坡段,为了实现盾构整机始发,采用割线始发,即将洞门内12米曲线的弦线向盾构井内延长,以此割线做为始发的平面中线,始发坡度调整为10‰,并将始发洞门(预埋钢环)抬高50mm,即将盾构始发纵向轴线在10‰下坡的基础上整体抬高50mm。

具体始发设计见“图2 盾构始发纵剖面图”。

根据狮子洋隧道始发姿态的设计与控制经验,需注意以下几点关键问题:①严格通过计算、实验,保证始发台强度刚度设计满足盾构始发要求;②始发台定位准确、稳固;③曲线—割线始发姿态的设计;④组装期检查复测始发台定位;⑤做好盾构防旋转和防偏移措施;⑥做好空推时始发控制;⑦始发导轨的安装设计充分考虑刀盘及盾壳通过要求。

2.3 负环管片拼装由于隧道管片最大块重量达13吨,故操作困难,安全风险高:①盾尾长度长,第一环无支撑;②未封闭成环,无参照难度大;③设备刚调试好,无拼装经验;④管片容易推偏,损坏尾刷等;不能及时固定,是管片成环椭变。

狮子洋隧道负环拼装采取的措施:①第一环负环在拼装盾尾内下半圆垫钢板支撑,上半圆管片、特别是两块临接块时,要在盾尾盾壳上或反图3 拼装完成负环管片照片力架上焊接“L”型挂钩和吊耳,用“L”型挂钩吊住管片,并用道链对管片进行固定,以支撑管片并保证施工的安全,待封顶块纵向推插到位后,拆去道链,割除“L”型挂钩和吊耳,紧固封顶块与邻接块的螺栓。

②第一环负环管片拼装成圆后,管片在后移过程中,要保证每组千斤顶同步推进。

其行程差小于50mm。

第一环不要完全推出盾壳内的管片拼装垫台区域,只要保证第二环负环管片能安装即可。

提前计算出此时第一环负环管片端面距反力架的长度,在每两块管片纵向接缝处、对应反力架位置,在反力架上焊接一根H200的“H”型钢(共8根),长度与此长度一致,把第一环负环管片后推至此“H”型钢上。

③负环管片应采用错缝拼装。

在第一环负环管片与“H”型钢挤紧后,从第二环负环开始就可基本按正常管片拼装方式进行,在第二环负环管片拼装完成后,即可割除第一环负环与反力架之间的“H”型钢,然后两环一起后移,并将第一环负环管片与反力架之间进行固定。

2.4 始发泥水循环与压力设定始发泥水压力设定主要考虑:①端头加固的质量和长度;②止水箱的密封性能;③保证泥水循环;④反力架所能承受的反力;⑤端头的埋深和荷载。

压力设定的原则:①在保证泥水循环最低压力和端头稳定的情况下,应尽量建立低压;②在盾尾进入止水箱后,应及时进行洞门注浆封闭,然后建立到正常压力。

始发阶段泥水循环采用泥水模式,泥水盾构掘进的机理决定了,盾构机刚一开始掘进就要建压,这样才能保证泥水循环和出碴,本工程洞门密封采用双道折叶式翻板+双道帘布橡胶板,两道密封组成一个箱体,在盾构机推进后可以在中间注入油脂,增强密封效果。

由于止水箱的密封效果并不能保太高的压力,会造成一定的漏浆。

始发时的掘进速度一般都比较慢,因此,泥水循环的流量不必要过大。

在盾尾全部进入止水箱(两道帘布橡胶板)后,应及时进行同步注浆,并在同步注浆的基础上利用洞门钢环上预留的注浆孔,通过预留注浆孔压注快凝化学浆液,彻底阻止洞门止水箱的漏浆问题,以便盾构掘进时更好地保持泥水压力。

3 软弱地层掘进与管片上浮泥水盾构软弱地层掘进关键为控制地表沉降、坍塌及盾构姿态和管片上浮控制。

3.1 地表沉降、坍塌控制3.1.1 切口泥水压力控制工作面任何一点的泥水压力总是大于地下水压力,从而形成了一个向外的水力梯度,这是保持工作面稳定的基本条件。

在软弱地层中掘进,泥水压力设定和保持稳定是软弱地层施工的关键:①压力应通过计算确定;②大于地下水位压力;③低于水土合重压力;④经验值在~倍地下水位压力。

图4 止水箱照片图5 泥水盾构工作原理图掘进过程中严格控制切口泥水压力波动,波动不宜超出bar~+ bar,以保证开挖面稳定;密切关注空压机供气系统,确保空压机供气的连续,压力波动不宜大于;气垫仓内泥水液位不宜出现较大波动,液位波动控制在15%内;必要时采取人工调整参数,以减小切口泥水压力波动。

3.1.2 主要施工参数控制主要依据理论计算值和盾构施工现场情况,结合停机期间开挖面稳定、液位平稳无波动时切口环泥水压力数据,进行反算优化施工参数。

主要控制出碴量、出碴成份、进出浆流量差、比重差、注浆量、刀盘转速、推进速度、刀盘扭矩变化等,加强地表监测,确保盾构顺利安全通过浅埋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