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制作方案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浸米:将米浸水1-2夜,为磨浆做准备。
一般用直径约90厘米的复底锅,加适量的水,使温度保持在30℃左右,搅拌均匀。
这一步的目的是使米吸水充分,易于磨细。
2. 磨浆:在搅拌好的水中放入糯米,让糯米成小颗粒状。
然后用适量的酒曲拌匀。
将拌好曲的糯米进行磨浆。
一般选用石磨或现代的豆浆机制浆。
现代工艺下,可将糯米通过清水的浸泡,用现代的糯米加工机来粉碎。
这一步的目的是使糯米充分糊化,有利于糖化菌的良好生长,利于糖化发酵。
3. 蒸饭:将磨好的浆摊开在特制的饭筛里,用蒸饭机蒸煮。
注意不要有任何的连浆、夹生现象的出现,饭熟后要闷一会方可出锅。
这是关系到黄酒成败的一个重要因素。
黄酒的传统制作一般选用凉温型的水源,经单酿法糖化发酵、过滤、坛装、沉淀等过程制成。
也可使用普通饮用水作为水源。
4. 落缸:把蒸熟米饭放至不烫手(约30℃),均匀拌入酒曲或酵母。
随后把米饭摊凉在消毒过的笼布上或大盆中散热至不烫手时开始筑堆(就是把饭集中在一起)。
在筑好的饭堆上再盖好布,让其糖化发酵。
5. 发酵:根据气候和原料饭的温度情况确定发酵时间。
一般是生长期的1/3左右时间(如常规环境约25~30℃发酵),也可通过发酵设备确定发酵时间,传统方法通常用窖池发酵,一般发酵周期需要一个月左右。
温度和时间对黄酒的品质有很大的影响。
6. 压榨、澄清:将发酵好的黄酒进行压榨(用压榨机),除去杂质后进行煮沸,除去部分挥发性的物质。
7. 封存、陈酿:将黄酒倒入大坛内,存放在1-5年时间后进行开坛、过滤、灌装上市销售,酒质更柔和,香气更浓郁。
也可以采取包装存放方式,高档酒存放在酒窖内甚至数十年。
此外,还需注意控制工艺条件,保证酵母菌的浓度、避免产生过多的甲醇等有害物质。
此外,不同的原料、器具和处理方式也会影响黄酒的品质和口感。
具体操作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良。
黄酒传统酿造工艺

黄酒传统酿造工艺基本思路:先糖化再酒化,最后后酵消耗残余淀粉和糖分。
选米→精白→清洗→浸米→蒸煮→摊凉→拌料,落缸→糖化发酵→压榨→澄清→煎酒→成品酒1. 具体工艺:● 糯米浸泡(1)是保证原料充分吸水,使淀粉粒间的空隙被水充满,淀粉粒膨胀,便于粮粒在蒸煮是容易透心,达到糊化彻底,浸泡后沥干水分可除去谷物中的部分杂质。
(2)获取含乳酸的浸米浆水在传统摊饭法酿制黄酒的过程中,浸米的酸浆水是发酵生产中的重要配料之一。
操作中,米中约有6 %左右的水溶性物质被溶入浸渍水中,由于米和水中的微生物的作用,这些水溶性物质被转变或分解为乳酸、肌醇和磷酸等。
抽取浸米的酸浆水作配料,在黄酒发酵一开始就形成一定的酸度,可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保证酵母的正常发酵;酸浆水中的氨基酸、维生素可提供给酵母利用;多种有机酸带入酒醪,可改善酒的风味。
浸米开始,米粒吸水膨胀,含水量增加;浸米4~6 h,吸水达20% ~25%;浸米24 h,水分基本吸足。
浸米时,米粒表面的微生物利用溶解的糖分、蛋白质、维生素等营养物质进行生长繁殖。
浸米2 天后,浆水略带甜味,米层深处会冒出小气泡,乳酸链球菌将糖分逐渐转化为乳酸,浆水酸度慢慢升高。
数天后,水面上将出现由产膜酵母形成的乳白色菌膜,与此同时,粒中所含的淀粉、蛋白质等高分子物质受到微生物分泌的淀粉酶、蛋白酶等的作用而水解,其水解产物提供给乳酸链球菌等作为转化的基质,产生有机酸,使浸米水的总酸达0. 5%~ 0. 9 %左右。
不同的季节,不同的温度,原料的吸水速度也会发生变化。
冬天气温低需要的时间长,夏天温度高需要的浸泡时间短,但在工业生产中浸水温度一般保持在25℃~30℃浸泡时间48h左右,浸米酸度达到0.4~0.8%。
~ 1 / 5 ~● 蒸米(1)使淀粉糊化浸米以后,淀粉颗粒膨胀,淀粉链之间变得疏松。
对浸渍后的大米进行加热,生淀粉受热膨胀,破坏了原来淀粉的结晶构造,使植物组织和细胞破裂,水分渗入到淀粉粒内部,淀粉链得以舒展,淀粉分子之间的组合程度受到削弱,形成单个分子而呈溶解状态,这就是糊化。
黄酒的不同制作方法

黄酒的不同制作方法1. 浸米法!嘿,就像给米洗个舒舒服服的澡一样,把糯米泡上一段时间。
你想想,让米吸足水分,这多重要呀!咱就把糯米放在水里,让它好好泡着,为之后的美味打下坚实基础呢。
例子:我跟你说,我那次做黄酒,浸米的时候就特别用心,感觉米都变得水灵灵的了。
2. 蒸饭法呀!这就好比给米来了个华丽变身,把泡好的米蒸熟。
哎呀呀,想象一下蒸熟的米那香喷喷的样子。
就把米放进蒸笼里,大火蒸起来,让它变得软糯可口。
例子:我记得有一回我蒸饭,那蒸汽一冒出来,哇,满屋子都是香味呢。
3. 落缸法!哈哈,这就像是给米找了个温暖的家。
把蒸熟的米放进缸里,然后加上酒曲啥的。
你看,多有意思呀,米就乖乖在缸里等着发酵啦。
例子:那次我落缸的时候可小心了,就像呵护宝贝一样。
4. 糖化发酵法哟!这可是关键的一步呢,就如同让米开启一场奇妙之旅。
让米和酒曲在缸里产生奇妙的反应,慢慢地变化着。
这过程,真的好神奇呀!例子:我看着它们一点点变化,心里那个期待呀!5. 喂饭法呢!听着很有趣吧,就好像给米加些好吃的加餐一样。
在发酵过程中加入米饭,让酒变得更醇厚。
是不是很特别呀?例子:哇,我那次喂饭的时候,感觉自己像个大厨在给美味加分呢。
6. 压榨法!相当于把黄酒从米里挤出来呀,就像榨果汁似的,把精华给弄出来。
看那清澈的酒液流出来,心里可有成就感了。
例子:我压榨那次,真的是满心欢喜地等着酒出来呢。
7. 煎酒法呀!最后这一步也很关键呢,给黄酒来个高温洗礼,消灭一些杂质啥的。
这就好比给黄酒做个最后的提升。
例子:我煎酒的时候可仔细了,就想着让这黄酒更完美。
我觉得呀,黄酒的这些制作方法都各有各的奇妙之处,只要用心去做,就能做出超美味的黄酒!。
黄酒制作方法酿酒技术

黄酒制作方法酿酒技术
黄酒是一种古老而传统的中国酒品,采用发酵工艺制作而成。
下面是黄酒制作的基本步骤:
1. 选材:选择好的糯米或糯米饭,并确保没有杂质。
2. 浸泡:将选好的糯米或糯米饭用清水浸泡数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3. 蒸煮:将浸泡后的米放入蒸锅中,用中火蒸煮至米粒变软,但仍保留一定的硬度。
4. 撒曲:将蒸煮好的米放在凉爽的地方,待米温度降至30-35℃左右时,撒入发酵曲。
5. 发酵:将撒有发酵曲的米搅拌均匀,并盖上保鲜膜或湿布,放在温暖的地方,保持适宜的温度(一般在20-30℃之间)。
发酵时间根据天气、温度等因素而异,通常需要数天至数周不等。
6. 过滤:发酵完成后,将发酵好的米糊倒入纱布或滤网中,过滤出黄酒。
过滤时可以稍微压榨一下,以提取更多的酒液。
7. 调味:根据个人口味偏好,可以在过滤后的黄酒中加入适量的糖、甜酒曲、糯米酒等调味品。
8. 存储:将调好味的黄酒倒入干净的酒坛或密封容器中,放置
在阴凉、通风的地方储存。
储存时间越久,黄酒的口感和香气会越好。
制作黄酒的酿酒技术需要一定的经验和技巧,这里只是简单介绍了基本步骤。
如果想要制作出更加优质的黄酒,还需要深入学习和实践。
黄酒酿造方法

黄酒酿造方法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酒类,其历史悠久,被誉为“中国第一酒”。
黄酒不仅口感独特,而且具有多种保健功效。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酒的酿造方法。
一、准备工作1.原料:糯米、小麦、大麦、红曲粉、水。
2.器具:发酵桶、蒸锅、筛子、木棍、过滤布等。
3.环境:温度适宜(15℃-20℃)、通风良好的空间。
二、制作步骤1.浸泡:将糯米淘洗干净后,放入清水中浸泡4-6小时,至糯米吸足水分。
2.蒸熟:将浸泡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熟,时间约为1小时左右。
要注意火候和水分,以免糯米过干或过湿影响后续操作。
3.晾凉:将蒸好的糯米倒在大盘子上晾凉,并用木棍拌匀,使其表面均匀受凉。
4.加料:将小麦和大麦混合后磨成粉末,加入红曲粉拌匀,再将其加入晾凉后的糯米中搅拌均匀。
5.发酵:将搅拌好的糯米放入发酵桶中,用手轻轻压实,然后覆盖上过滤布。
放置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中进行发酵。
一般需要7-10天左右才能完成。
6.过滤:待糯米发酵完毕后,用筛子将其过滤出来,得到黄酒。
7.贮存:将过滤出来的黄酒倒入干净的容器中贮存。
在温度适宜、通风良好的环境中存放3-6个月即可。
三、注意事项1.选用优质原料是制作好黄酒的关键之一。
2.蒸熟的糯米不能过干或过湿,否则会影响后续操作和口感。
3.发酵桶要保持清洁卫生,并定期消毒。
4.发酵期间要注意温度和通风情况,以免影响发酵效果。
5.黄酒贮存期间要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环境,以免变质。
四、总结黄酒的酿造方法虽然看似简单,但其中的细节和注意事项却不容忽视。
只有选用优质原料,严格掌握制作步骤和注意事项,才能制作出口感独特、健康美味的黄酒。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

黄酒生产工艺与技术黄酒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酒类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黄酒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在各地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以分为酿造工艺和糟化工艺两个阶段。
本文将介绍黄酒的生产工艺和技术,以及其中的一些关键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黄酒的酿造工艺1.原料的准备:传统的黄酒主要以粳米为主要原料,同时加入少量的糯米、小麦、高粱等谷物,并用老曲、酒曲作为发酵剂。
此外,根据不同地区和个人口味的不同,还可以添加薏苡仁、山药、红枣、茯苓等其他辅料。
2.清洗和浸泡:将粳米和其他谷物清洗干净,然后浸泡在水中,通常需要浸泡12-24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3.蒸煮:将浸泡后的谷物放入蒸锅中蒸煮,蒸煮的时间和温度要根据不同谷物的特点和要求来确定。
蒸煮的目的是将谷物中的淀粉糊化,为后续的糖化提供条件。
4.糖化:将蒸煮后的谷物移到糖化桶或糖化罐中,然后加入黄酒曲进行糖化。
糖化的目的是将糊化后的淀粉转化为糖类,为后续的发酵提供营养物质。
5.发酵:经过糖化的谷物移入发酵罐中,加入黄酒曲,开始发酵过程。
发酵的过程中,黄酒曲中的酵母菌会将糖类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6.醪清汤取清:发酵结束后,将发酵液中的固体物和液体分离。
一般采用醪清汤取清的方法,即用清汤将发酵液冲刷,使固体物质落入清汤中,而液体部分则通过瓢等工具回流到发酵罐中。
二、黄酒的糟化工艺1.糟料的准备:将发酵结束后的固体物取出,形成糟料。
一般来说,糟料中含有发酵残留物和酵母等微生物,富含多种氨基酸、酚类、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2.糟化罐和糟床:将糟料铺在糟化罐或糟床上,然后进行风干,使其含水量降低到一定的程度。
同时,将糟料进行翻动和揉捻,以促进糟料的均匀风干和发酵。
3.发酵:经过风干后的糟料,可以继续进行糟化过程。
将风干后的糟料移到糟化罐或糟化池中,再次进行发酵。
通过添加黄酒曲,糟料中的微生物再次发酵,产生更多的香气和风味。
4.醅液的压榨:经过糟化发酵的糟料会产生大量的醅液,需要将其进行压榨,获得糟液。
黄酒制作流程

黄酒制作流程
黄酒的制作流程如下:
1. 原料准备:选择优质的糯米、黄米和小麦麦曲作为主要原料。
将糯米和黄米浸泡一晚,用清水洗净,并将小麦麦曲泡软备用。
2. 蒸米:将浸泡的糯米和黄米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熟,直至米粒完全熟透。
3. 糖化:将蒸熟的米倒入大容器中,稍微晾凉后,加入小麦麦曲进行发酵。
麦曲中的酵母能够将米中的淀粉分解为糖,并将糖转化为酒精。
4. 发酵:将盖好的容器放置在室温下,进行发酵。
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气体,并产生酒香。
5. 过滤:经过适当时间的发酵后,将发酵液倒入过滤器中进行过滤,去除杂质和固体物质。
6. 贮存:将过滤后的酒液倒入酒坛或酒瓶中,密封好。
存放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后续熟化过程。
7. 熟化:熟化是黄酒的重要过程,存放时间一般为数月至数年不等。
在这个过程中,酒液中的各种成分会逐渐平衡和融合,形成黄酒独特的风味与香气。
8. 终精:经过一段时间的贮存和熟化后,黄酒会形成二次沉淀,
接着进行精制处理。
将沉淀的酒液倒入另一个容器中,放置一段时间,待沉淀物沉淀下来后,将上清液倒出即可。
9. 瓶装:经过终精处理后,将黄酒倒入干净的酒瓶中。
在瓶中存放一段时间,以进一步提醒黄酒的口感和香气。
10. 成品:最终,经过上述流程的黄酒就制作完成了。
将其封瓶存放,等待饮用或销售。
黄酒制作方法及步骤

黄酒制作方法及步骤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发酵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闻名。
黄酒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浸泡、蒸煮、糖化、发酵等多个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酒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材料准备•糯米 500克•小麦 250克•黄曲霉孢 5克•水适量步骤一:浸泡1.将糯米和小麦混合后,放入清水中浸泡两个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步骤二:蒸煮1.将浸泡后的糯米和小麦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煮约30分钟至糯米变软发酵。
步骤三:糖化1.将蒸煮好的糯米和小麦倒入一个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将黄曲霉孢均匀撒在糯米和小麦的表面上,用手轻轻搓揉,促使黄曲霉孢充分与糯米、小麦接触。
3.将大容器用保鲜膜密封,并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进行糖化,大约需要3-4天的时间。
步骤四:发酵1.经过糖化的糯米和小麦会产生一种甜味,并产生一定量的酒精。
此时,将糯米和小麦混合物移入一个发酵桶中。
2.在发酵桶中加入适量的水,使糯米和小麦混合物浸泡在水中。
水的量要刚好覆盖住糯米和小麦混合物。
3.将发酵桶口用纱布等材料盖住,以防止其他杂质进入。
4.将发酵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大约需要10-15天的时间。
步骤五:熟成1.当黄酒发酵完全后,将其过滤掉渣滓,将黄酒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2.将黄酒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10-30天的熟成,以提升黄酒的味道和口感。
步骤六:装瓶1.将熟成好的黄酒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注意不要将渣滓倒入瓶中。
2.瓶盖要盖紧,以防止空气进入,影响黄酒的质量。
3.将装瓶好的黄酒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等待饮用。
以上就是黄酒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了解黄酒的制作过程,不仅可以让您更好地品味黄酒的独特风味,还能够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尽情享受制作黄酒的乐趣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客家黄酒制作方案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客家黄酒制作的工艺流程,并学会控制各个关键点。
2、了解不同原料对黄酒制作的影响。
二、实验原理
1、酒曲中有灰霉菌和酵母菌两种微生物。
灰霉将淀粉转化成糖,即糖化过程;酵母将糖转化成乙醇,即酒化过程。
2、黄酒的糖化和发酵同时进行。
3、糙米的糖层含有较多的蛋白质和脂肪会给黄酒带来异味。
4、蒸煮的目的是可以灭菌、糊化、去除可挥发异味。
5、麦曲和酒母麦曲在黄酒生产中主要起到糖化剂的作用,并给予黄酒有色有香。
酒母主要作为发酵剂的作用。
三、实验原料与仪器
原料:
糯米1000克、酒饼一颗
仪器:
电饭煲、电磁炉、盆子、烧杯、电子天平、量筒
四、实验步骤
五、要点控制
1.原料选择:黄酒酿造所用的主要原料是经过精白处理的糯米和大米,也有用黍米和玉米的,其次是小麦和水。
米的淀粉含量越高越好。
在生产时,最好使用吸水快、易糊化和糖化的软质米。
酿造用水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产品的优劣。
一般要求所用的水要清洁卫生,符合饮用水的标准,常用泉水、湖水、深井水和河心水。
2.2.米的精白:大米外层含有脂肪和蛋白质,影响成品质量,应该通过精白(碾米加工)把它除去,大米的精白程度可用精米率表示,一般要求精米率在90%,也可以直接以标一粳或标二粳作投料用米。
3.浸米:其目的是使淀粉吸水,便于蒸煮糊化传统工艺浸米时间长达
18~20天,主要目的是取得浸米浆水,用来调节发酵醪液的酸度,因为浆水含有大量乳酸。
4.蒸饭:蒸饭目的是使淀粉糊化。
常压蒸煮25分钟左右即可,蒸煮过程中可喷洒85℃左右的热水并进行抄饭。
要求米饭“外硬内软、内无生心、疏松不糊、透而不烂、均匀一致”。
5.落罐发酵:蒸熟的米饭通过风冷或水冷落入发酵罐中,再加水、麦曲(原料米量的10%)、酒母(约发酵醪液体积的10%),使总重量控制在300~340公斤(按原料米100公斤为基础),混合均匀,品温控制在
24~26℃。
落罐10~12小时,品温升高,进入主发酵阶段,这时必须控制发酵温度在30~31℃,利用夹套冷却或搅拌调节醪液温度并使酵母呼吸和排出二氧化碳。
主发酵一般要3~5天完成。
6.后发酵:经过主发酵后,发酵趋缓弱,即可把酒醪移入后发酵罐,控制品温和室温在15~18℃,静止发酵20~30天左右,使酵母进一步发酵,并改善酒的风味。
7. 压榨、澄清、消毒:后发酵结束,利用板框式压滤机把黄液体和酒糟分离开来,让酒液在低温下澄清2~3天,吸取上层清液再经棉饼过滤机过滤,然后送入换热消毒器,在70~75℃灭菌20分钟左右,杀灭酒溶中的酵母和细菌,并使酒中沉淀物凝固而进一步澄清,也让酒体成分得到固定。
灭菌后趁热罐装,并严密包装,入库陈酿一年。
成品黄酒要求酒度在16%以上,酸度在0.45以下。
麦曲和酒母麦曲在黄酒生产中主要起到糖化剂的作用,并给予黄酒有色有香。
酒母主要作为发酵剂的作用。
黄酒发酵是典型的边糖化边发酵的方法。
1.麦曲制造:把小麦压成每粒3~5片,使小麦表皮破裂,淀粉外露,使
霉菌易于生长。
在麦片中加入20%左右的水,拌匀,使水分达到23~25%,然后在曲匣内踩成块状,送入曲室里排成丁字形,关闭门窗保温培养,经过了3~5天,麦曲品温由26℃升至50℃左右,曲块上霉菌丝大量繁殖,这时应做好降温工作,开窗通风,继续培养,品温逐渐下降,约经20天,麦曲变得坚韧成块,将其按井字形叠起,通风干燥后使用。
成品麦曲水分达
15~18%。
黄酒麦曲也可把小麦压成麦片后,仿照酒精制曲,通风培养出生麦曲或熟麦曲。
2.酒母:传统的黄酒酒母是利用淋饭法拌小曲酒药制备的,俗称淋饭酒母。
目前新工艺的黄酒生产一般做成速酿酒母,利用米饭加入13%的麦曲,再接入纯粹培养的酵母种子,逐级扩大而成。
也可仿照酒精生产的酒母,做成高温糖化酒母。
即在60℃下把蒸熟的米饭用麦曲并加水保温3~4小时,然后把糖化液在80~90℃下加热灭菌30分钟,冷却至28℃左右接入预先培养好的酒母种子进行培养10~12小时,即可使用。
在酒母培养过程中除了做好消毒灭菌、清洁卫生工作以外,可在酒母培养液中添加一定量的乳酸,调整培养液的pH为4.0~4.5左右,目的是抑制杂菌的生长繁殖,保证酒母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