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黄酒制法
自制黄酒的正确方法

自制黄酒的正确方法
黄酒,是一种具有浓厚中国特色的传统酒类,历史悠久,制作
方法独特。
自制黄酒,不仅可以保持其原汁原味,还可以根据个人
口味进行调整,使其更加符合自己的喜好。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
一种制作黄酒的正确方法。
首先,制作黄酒的原料主要有大米、小麦、糯米、曲霉等。
在
选择原料时,一定要选择质量好、无霉变的原料,以确保黄酒的口
感和品质。
将这些原料清洗干净后,进行浸泡,使其充分吸水,为
后续的蒸煮做好准备。
接下来,将浸泡好的原料进行蒸煮,这一步非常关键。
蒸煮的
时间要掌握得当,既要确保原料煮熟,又要保持一定的水分,不可
煮得太干。
蒸煮后的原料要晾凉,待温度下降至适宜的发酵温度后,加入曲霉进行发酵。
发酵是制作黄酒的核心环节,也是影响黄酒口感和品质的重要
因素。
在发酵过程中,要注意控制发酵温度和湿度,避免发酵过程
中出现霉变等情况。
发酵时间一般为7-15天,具体时间根据气温和
湿度来定。
发酵结束后,将发酵好的原料进行压榨,获取黄酒原液。
最后,将黄酒原液进行煮沸,去除杂质和异味,然后进行陈酿。
陈酿时间一般为3-6个月,时间越长,黄酒的口感和香味会越浓郁。
在陈酿的过程中,要注意密封和避光,以免影响黄酒的品质。
以上就是制作黄酒的正确方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自制黄
酒虽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但是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相信
大家一定可以制作出口感和品质都很不错的黄酒。
祝大家制作愉快,品尝愉快!。
黄酒的酿制方法

黄酒的酿制方法
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发酵饮品,其主要原料为糯米、小麦、玉米等淀粉类物质。
以下是黄酒的酿制方法:
首先,将所选的原料进行清洗、浸泡、沥干水分,然后将其进行碾磨,使其变成细粉。
接着,将细粉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形成淀粉浆。
然后,将淀粉浆进行糊化。
糊化的目的是使淀粉变成可被微生物利用的糖。
这一步需要通过高温煮沸,使淀粉分子断裂,形成可溶性的糊化淀粉。
待糊化淀粉冷却至适宜的温度后,将酵母、酵母菌粉或者曲粉添加进去,进行接种。
发酵是黄酒酿制过程的关键步骤。
在发酵阶段,微生物会利用糖分进行代谢作用,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发酵一般需要在适宜的温度、湿度条件下进行。
黄酒的发酵时间一般为30天左右。
发酵后的黄酒需要进行澄清处理,以去除杂质和浑浊物质。
最后,黄酒需要进行熟化和调味。
熟化的目的是让黄酒的口感更加柔和、香醇。
对于口感和味道不够醇厚的黄酒,还需要进行调味处理,添加适量的甜味剂、香料等。
总之,黄酒的酿制过程主要包括淀粉糊化、发酵、澄清、熟化和调味等多个步骤。
在酿制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以保证黄酒的质量和口感。
黄酒的酿造方法

黄酒的酿造方法
黄酒是中国传统的发酵酒类产品,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
它以高粱、大米、小麦、玉米等为原料,经过蒸煮、糯化、发酵、陈化等工艺制成。
黄酒酒体金黄,酒香浓郁,口感醇和,具有独特的风味,深受人们喜爱。
下面,我将介绍一下黄酒的酿造方法。
首先,黄酒的原料选择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黄酒的主要原料是大米,其次是
小麦、玉米等。
在选择原料时,要选用质量好、水分适中的原料,这对于黄酒的口感和品质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其次,蒸煮是黄酒酿造的第一步。
将选好的原料进行清洗后,放入蒸锅中蒸煮,蒸煮的时间要掌握得当,不能过长也不能过短,以保证原料的糯化程度和酒体的口感。
接着是糯化。
将蒸煮好的原料放入发酵缸中,加入适量的酒曲和水,进行糯化。
糯化的时间一般为3-4天,要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以保证糯化的效果。
然后是发酵。
糯化完成后,将原料中加入发酵剂,进行发酵。
发酵的时间一般
为20-30天,要注意控制发酵的温度和湿度,以保证酒体的口感和香味。
最后是陈化。
发酵完成后,将黄酒倒入陶罐或木桶中进行陈化,时间一般为3-
6个月。
在陈化的过程中,黄酒会逐渐变得清澈,口感也会变得更加醇和。
综上所述,黄酒的酿造方法包括原料选择、蒸煮、糯化、发酵和陈化等环节。
每个环节都需要严格控制,以保证黄酒的品质和口感。
黄酒的酿造工艺虽然繁琐,但正是这种独特的工艺赋予了黄酒独特的风味和魅力,让人们爱不释手。
希望通过这篇文档的介绍,大家对黄酒的酿造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酿黄酒的方法

酿黄酒的方法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酒类,它以糯米、小麦、糯米曲或麦曲为主要原料,经过蒸煮、发酵、浸泡等工艺制成。
黄酒色泽金黄,香气浓郁,口感柔和甘甜,是中国菜肴中不可或缺的调味品。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下黄酒的制作方法。
1. 原料准备制作黄酒的主要原料有糯米、小麦和曲子。
其中糯米是最重要的原料,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黄酒的口感和品质。
选择新粮或者存放时间较短的糯米,并且需要将其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2. 蒸煮将清洗好的糯米放入蒸锅中蒸熟,然后晾凉备用。
小麦也需要先浸泡后蒸熟。
3. 发酵将蒸好的糯米放入发酵桶中,加入曲子和适量水搅拌均匀。
然后盖上发酵桶盖子,在温度保持在28-30℃的环境下进行发酵。
发酵时间一般为1-2天,具体时间根据气温和曲子的种类而定。
4. 筛渣发酵完成后,将黄酒倒入过滤网中,用木棍轻轻搅拌使其自然流出。
此时会有一些杂质和渣滓被过滤掉,黄酒变得更加清澈。
5. 浸泡将过滤好的黄酒倒入瓷坛或玻璃瓶中,加入适量的水和一些香料(如桂皮、八角、陈皮等),然后密封保存。
静置3-6个月,让黄酒充分浸泡香料,并且稳定成熟。
6. 调味经过浸泡之后,黄酒就变得更加香甜了。
如果需要调味的话,可以加入适量的冰糖或者蜂蜜来增加甜度。
根据个人口味可以适当调整。
以上就是制作黄酒的基本方法。
值得注意的是,在制作过程中要注意卫生和环境温度控制,以确保黄酒质量和口感。
此外,不同地区的黄酒制作方法也有所不同,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口味进行尝试。
黄酒的制作工艺

黄酒的制作工艺介绍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一种发酵酒,其历史悠久,制作工艺独特。
黄酒的制作工艺包括主要步骤:粮食的选择和处理、制曲、酒曲培育、糖化、发酵、过滤和贮存。
下面将详细介绍黄酒的制作过程。
选择和处理粮食1.选择优质原料:黄酒的主要原料是黍米、糯米、高粱、小麦等。
在选择粮食时,要选择外观完整、无虫害、无霉变的粮食作为原料。
2.清洗和浸泡:将选好的粮食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并浸泡一段时间,使其充分吸水。
制曲1.擀面:将浸泡好的粮食晾干,并研磨成面粉。
2.混曲:将面粉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形成面糊。
3.配曲:将混曲后的面糊放入制曲窖中,压实并覆盖上面糠层,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进行培养。
酒曲培育1.准备酒曲:将准备好的纯粮食加工成米糠和米曲,用高温高湿的条件进行培养和发酵,产生酒曲。
2.酒曲配制:将培育好的酒曲与少量的带酵素糖化水混合,搅拌均匀。
糖化1.糖化槽准备:将培养好的酒曲和糖化水放入糖化槽中,保持一定温度和湿度。
2.糖化过程:糖化过程中,酒曲中的酵素分解淀粉成为糖,产生酒花香气。
发酵1.发酵槽填充:将糖化好的液体转移到发酵槽中,进行发酵。
2.控制温度:发酵过程中,要控制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促进酵母发酵。
3.发酵时间:一般发酵时间为3-6个月,不同类型的黄酒发酵时间有所差异。
过滤和贮存1.过滤:将发酵好的黄酒进行过滤,去除固体颗粒,使酒液更清澈。
2.质量检测:对过滤后的黄酒进行质量检测,包括酒精度、酸度、氨基酸等指标。
3.贮存:将质量合格的黄酒贮存于坛子或瓶中,密封保存。
结论黄酒的制作从粮食的选择和处理开始,经过制曲、酒曲培育、糖化、发酵、过滤和贮存等多个步骤。
每个步骤都需要严格控制温度、湿度和时间,以确保最终制成的黄酒质量优良。
黄酒的制作工艺既是一门技术,也融入了制作者的智慧和经验,让人们在品尝黄酒的同时,也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襄阳黄酒 团体标准

襄阳黄酒团体标准一、襄阳黄酒的要求和试验方法1. 原料要求:襄阳黄酒以优质糯米、黍米、小麦等为原料,要求无霉变、无杂质。
2. 酿造要求:襄阳黄酒采用传统酿造工艺,经过糖化、发酵、陈酿、过滤等工序而成。
3. 感官要求:襄阳黄酒应呈金黄色或黄褐色,清澈透明,有光泽,具有襄阳黄酒特有的香气,口感醇厚、甘甜,无明显苦涩味。
4. 理化指标:襄阳黄酒的理化指标应符合表1的规定。
表1 襄阳黄酒的理化指标项目指标酒精度(酒精含量)/% ≥12.0总糖(以葡萄糖计)/% ≤20.0总酸(以乳酸计)/% ≤5.0氨基酸态氮/(g/L)≥0.30pH值≥4.5二、检验规则、标签、包装、运输、贮存和保质期等1. 检验规则:每批产品应进行出厂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
每批产品应抽样进行型式检验,以验证是否符合本标准要求。
2. 标签:产品标签应符合规定,应标注产品名称、净含量、生产日期、保质期、生产厂家等信息。
3. 包装:产品包装应符合规定,采用无毒、无异味、防潮的包装材料,确保产品在运输过程中不发生破损、受潮、污染等现象。
4. 运输:产品运输应选择安全、快捷的运输方式,防止破损和污染,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5. 贮存:产品应贮存在干燥、通风、阴凉、清洁的仓库内,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存,以免影响产品质量。
6. 保质期:襄阳黄酒的保质期为12个月。
在保质期内,产品应保持原有的品质和风味。
三、襄阳黄酒生产技术规范的基本要求、生产工艺、成品要求等1. 基本要求:生产企业应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要求,具备相应的生产条件和检测手段,严格遵守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2. 生产工艺:襄阳黄酒的生产工艺流程为:原料选择→浸泡→蒸煮→糖化→发酵→陈酿→过滤→灭菌→灌装等工序。
各工序应有相应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控制措施,确保产品质量稳定。
3. 成品要求:襄阳黄酒成品应符合本标准的要求,包括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卫生指标等方面。
同时,成品还应经过严格的检验和试验,确保产品质量合格后方可出厂。
黄酒制作方法及步骤

黄酒制作方法及步骤黄酒是一种传统的中国发酵酒,以其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而闻名。
黄酒的制作过程需要经历浸泡、蒸煮、糖化、发酵等多个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黄酒的制作方法及步骤。
材料准备•糯米 500克•小麦 250克•黄曲霉孢 5克•水适量步骤一:浸泡1.将糯米和小麦混合后,放入清水中浸泡两个小时,使其充分吸水。
步骤二:蒸煮1.将浸泡后的糯米和小麦放入蒸锅中,用大火蒸煮约30分钟至糯米变软发酵。
步骤三:糖化1.将蒸煮好的糯米和小麦倒入一个大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搅拌均匀。
2.将黄曲霉孢均匀撒在糯米和小麦的表面上,用手轻轻搓揉,促使黄曲霉孢充分与糯米、小麦接触。
3.将大容器用保鲜膜密封,并放置在温暖通风的地方进行糖化,大约需要3-4天的时间。
步骤四:发酵1.经过糖化的糯米和小麦会产生一种甜味,并产生一定量的酒精。
此时,将糯米和小麦混合物移入一个发酵桶中。
2.在发酵桶中加入适量的水,使糯米和小麦混合物浸泡在水中。
水的量要刚好覆盖住糯米和小麦混合物。
3.将发酵桶口用纱布等材料盖住,以防止其他杂质进入。
4.将发酵桶放置在阴凉、通风的地方进行发酵,大约需要10-15天的时间。
步骤五:熟成1.当黄酒发酵完全后,将其过滤掉渣滓,将黄酒倒入干净的容器中。
2.将黄酒密封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进行10-30天的熟成,以提升黄酒的味道和口感。
步骤六:装瓶1.将熟成好的黄酒装入干净的玻璃瓶中,注意不要将渣滓倒入瓶中。
2.瓶盖要盖紧,以防止空气进入,影响黄酒的质量。
3.将装瓶好的黄酒保存在阴凉、干燥的地方,等待饮用。
以上就是黄酒的制作方法及步骤,希望能够帮助到您。
了解黄酒的制作过程,不仅可以让您更好地品味黄酒的独特风味,还能够增加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
尽情享受制作黄酒的乐趣吧!。
黄酒的制作方法与步骤

黄酒的制作方法与步骤黄酒是中国传统酿造酒类的一种,其制作方法与步骤具有一定的独特之处。
以下是黄酒的制作方法与步骤的详细介绍:一、准备材料制作黄酒需要的主要材料包括:糯米、麦曲、酵母菌和清水。
其中,糯米是酿造黄酒的主要原料,为其提供丰富的糖分;麦曲则是酿造黄酒的发酵剂,它含有丰富的微生物和酶,能够将糯米中的淀粉转化为糖分,并最终产生酒精;酵母菌则是将糖分转化为酒精的微生物;清水则用于调节糯米浆的浓度。
二、浸泡糯米首先,将糯米浸泡在水中,时间大约需要24小时。
这个过程可以使糯米充分吸水膨胀,为后续的蒸煮过程做好准备。
三、蒸煮糯米将浸泡好的糯米进行蒸煮,这个过程需要控制好火候,以免糯米被蒸烂。
蒸煮后,将糯米摊开放凉,使温度降到适宜的温度,以利于酵母菌的生长繁殖。
四、接种酵母菌在糯米温度适宜时,将酵母菌接种进去。
接种的酵母菌量会影响黄酒的风味,因此需要控制好接种量。
接种完成后,将糯米放入陶罐中,并加入适量的清水。
五、发酵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这个过程需要一定的时间。
发酵期间需要注意温度和湿度的控制,以利于酵母菌的繁殖和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同时,还需要定期搅拌糯米,以促进发酵过程中的化学反应。
六、过滤和储存在发酵完成后,将黄酒过滤出来,去除其中的杂质和沉淀物。
然后将其储存起来进行陈酿,这个过程可以提高黄酒的口感和品质。
储存的时间越长,黄酒的口感会越佳。
七、灭菌和包装在陈酿完成后,需要对黄酒进行灭菌处理,以杀死其中的微生物和细菌,保证黄酒的卫生安全。
灭菌处理后,将黄酒灌装到指定的容器中,进行包装和标签制作。
八、注意事项在制作黄酒的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用的糯米品质要好,并且要保证其清洁卫生。
2.发酵的时间和温度要适宜,以保证酵母菌的正常繁殖和发酵过程的顺利进行。
3.在过滤和储存过程中要保证黄酒的清洁卫生,避免污染和杂菌的滋生。
4.在灭菌处理时要保证足够的温度和时间,以确保黄酒的卫生安全。
5.在包装过程中要注意容器的清洁卫生和密封性,以免黄酒变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襄樊黄酒的制作,说起来很简单,但想做的地道却不容易。
自然,做黄酒得有黄酒曲才行。
听说我要做黄酒,老师傅专门送给了我一些酒曲,并嘱咐了做黄酒的要点。
黄酒曲看上去,小小的、圆圆的,琵琶果大小。
据说,集贸市场上也有卖的。
做黄酒,得先将糯米洗净,入笼屉蒸,不用蒸熟。
待到糯米8成熟时,将糯米淘起来,迅速倒入冷水中,稍后捞起控掉水分。
目的就是让糯米降温,而让糯米芯保持一定的温度。
我就这个问题,特意请教过老师傅们。
结果,答案各式各样。
我估计,他们自己也弄不明白,只不过传承了了一套做黄酒的传统模式而已。
但大家都提到一个问题,糯米出水后的温度,将直接影响到黄酒的出酒量和黄酒的嫩、老的比例程度。
将带着微微一点余温的糯米,倒进干净的容器里,将黄酒曲碾碎与糯米拌匀。
再将糯米在糯米在容器里按平后,铺平容器的底部。
最后,特意将中间留出一个空窝窝。
在容器上用蒲盖之类的东西盖好,放在略高于环境温度的地方就可以了。
除冬天以外的一般季节里,只要24小时左右。
容器下面的糯米中间,就慢慢出现了透明的液体,这表明黄酒开始出酒了。
此后,黄酒就会越来越来老,直到成了又酸又黄的老酒。
这时的老酒,品相不大好,味道也不咋样。
可是,黄酒不会坏,只是口感大变。
所以,在民间,就有自古就有,襄樊黄酒不出城的说法。
意思是,喝黄酒就要趁着新鲜。
从24到36小时出酒的时间里,将放凉的白开水倒进装酒的容器里。
再静置12小时左右,黄酒就可以喝了。
干嘛非得讲个时间段?直接倒水进去不就得了。
不,何时加水,以及加多高温度的水,都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那个容器中窝窝里的液体,可是黄酒里的精华,俗称福窝酒。
能喝到福窝里的酒,自然是有福之人。
所以,襄樊土话,说某某人享福,就说其叫做掉进了福窝里。
大概,就是从这里说起来的。
做黄酒不易,听人家说是一回事,轮到自己做又是一回事。
从师傅那里取完了经,我就兴匆匆地在家里做起了黄酒。
结果,仅仅成功了两回,剩下的都不行。
不是酸的的没法喝,再就是淡的跟白开水一样。
再向师傅一讨教,才晓得要学的还有很多。
不仅仅,要掌握糯米蒸煮的火候、糯米冷却的温度、酒曲的多少。
连酒曲、糯米的选择、容器的摆放、起锅的时机、加水的方法、温度都有讲究。
看来,要喝上地道的黄酒,我自己怕是指望不上了。
襄樊人从不怀疑,武松打虎时一连喝了十八大腕,襄樊人也不认为,李白的斗酒诗百篇是夸张。
因为,襄樊黄酒本就是醉人的酒。
而且,一旦醉了,人醉的不轻。
其实,黄酒在全国各地都有。
以襄樊为中心,周边各地的黄酒从风味上来看,都有别于襄樊黄酒。
比如,枣阳的地封黄酒、宜城的黄酒、谷城的黄酒,甚至,丹江口的黄酒,都是各有各的一套章法。
酒曲,来自当地。
方法,来自传承。
风味却是独一无二的,即学不来更做不来。
古诗词中,有很多有关描写酒的字句。
例如,“一壶浊酒,一声清唱,帘幕燕双飞”,“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 “浊酒不消忧国泪,救时应仗出群才。
”,真可谓数不胜数。
我想,古代人没有现代人所掌握的酿酒技术。
他们所说的酒,为何总是说浊酒而不说别的酒?我估计,这里浑浊的酒也好,带酒糟的酒也罢,都应当归于黄酒一类。
李白在他的《襄阳歌》里有这样的字句:“傍人借问笑何事,笑杀山公醉似泥。
鸬鹚杓,鹦鹉杯,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
”在他的《襄阳曲》里:“山公醉酒时,酩酊襄阳下。
头上白接篱,倒著还骑马。
”令诗仙一日要饮三百杯,酣畅时倒著骑马的酒,莫非就是我们现在还在喝的襄樊黄酒?这也只是猜想而已。
襄樊黄酒不同于,江南的米酒或甜酒,更不同于江西的“水酒”、陕西的“稠酒”。
说到底,一句话,它们都是用大米或糯米做的,区别仅仅在于风味。
襄樊黄酒,原料来自糯米。
不过有一点,襄樊黄酒和陕西的“稠酒”类似——“稠酒好喝,可惜带不出潼关”。
因为有生酵母存
在,酒会连续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应尽快饮用。
所以襄樊黄酒也是这个特点,也带不出襄樊。
兴许,这也是限制了襄樊黄酒,在全国缺乏名气的客观原因。
不过,听说“稠酒”现在已经可以装起来卖了。
只是不知何时,我们才能在全国各地的超市货架上,都摆上瓶装或听装的襄樊黄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