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杆菌的功与过
传统黄酒淋饭酒母制作过程微生物的变化和作用

9 9;9
材料和方法 材料 选择正常的淋饭酒母 % 培养基 &DM- 培养基 # 麦芽汁培养基 % 收稿日期 !5667’6<’9=
折算成总醪液体积 # 而后列入表中 %
9;5;?
理化分析 \?] 淋饭酒母制作前期 ! 搅拌期 "# 用手持糖量计测定其糖度 # 观察
其降糖速度 %
作者简介 ’ 毛青钟 !9>8<’ "# 男 # 浙江嵊州人 # 大学 # 高级工程师 # 从事绍兴酒酿造机理 $ 微生物和工艺技术的研究以及新产品的开发 # 发表论文 56 余 篇%
量乳酸杆菌 $ 静止期 ! 升酸幅度较大 % 酵母增殖迅速 $ 搅拌期 ! 酵母快速产酒精 % 乳酸球菌数迅速下降 % 乳酸杆菌数大量 增加达到高峰期 % 醪液 @A 值又降至最低 & 是酵母 " 乳酸菌 ’ 乳酸球菌 " 乳 酸 杆 菌 ( 变 化 最 剧 烈 的 时 期 & 此 期 间 拟 内 孢 霉 酵母的作用已小 $ 淋饭酒母制作过程中乳酸球菌 " 乳酸杆菌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把酒药 " 曲 " 熟地上接入的酵母和乳 酸杆菌顺利培养成酒母 $ 乳酸球菌 " 乳酸杆菌是保障淋饭酒母制作正常进行 " 顺利完成的关键菌 $ 影响淋饭酒母制作 的主要因素 ! 气温 " 曲 " 操作手法 " 水 $ 淋饭酒母中主要微生物来源于酒药 " 曲和生产场地 $ 淋饭酒母的作用 ! 接种 " 作掺 醅 " 冲缸 " 淋饭酒 " 家酿酒 " 分离酵母菌和乳酸杆菌等 $ ’ 孙悟 ( 关键词 & 黄酒 & 淋饭酒母 & 微生物 & 作用 & 变化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9669’>5C8 !5667 "68’66=>’67 中图分类号 & 1-589;9’ 1-585;7’ 1-589;7
黄酒浸米浆水中优势细菌的不同对发酵的影响

理化测定。 2.2 从浸米浆水底部检测到浸米浆水中优势细菌不同的米 单独按传统工艺进行投料、蒸饭和进行加饭酒配方发酵,并与 正常浸米浆水投料的加饭酒发酵醪对照,进行理化和微生物 测定。 2.3 加饭酒发酵醪取样方法
搅拌期:搅拌后直接取样,后酵期:在一批里每次三坛搅 匀后取样,不重复坛里取样。取样后混合均匀,用一层纱布挤 出,挤出后的滤液作为分析试样,并测定体积。在操作时,要注 意无菌进行,防止其它微生物的污染;取样工器具需灭菌。测 定总酸用加饭酒发酵醪的滤清液或澄清液测定。 2.4 微生物计数
显微镜直接镜检观察酵母和细菌形态,稀释后计数板计 数;并用麦芽汁培养基检测酵母和用 MRS 培养基检测细菌。 2.5 理化分析[5,6]
醪液中酒精度测定按《黄酒 GB/T13662- 2008》[5];酵母数、 酵母出芽率、杆菌数、总酸(以乳酸计)、糖度(还原糖,以葡萄 糖计)、挥发酸(以乙酸计)测定按参考文献[6];pH:用国产精密 pH 试纸快速测定;仲丁醇、异丁醇、异戊醇、乳酸乙酯等微量 成份的测定是用发酵醪液 100mL 加水 100mL 在蒸馏器上蒸 馏出 100mL 蒸馏液,蒸馏液在气相色谱仪上的测定值,岛津 气相色谱仪 GC- 14 系统(柱温:70℃,汽化、检测:200℃,进样 量:0.5μmL)、AT.LZP- 930(18×0.53)白酒分析专用柱。 3 结果与分析 3.1 结果
第 37 卷 第 5 期 2 0 1 0 年 09 月
文章编号:1002- 8110(2010)05- 0069- 05
酿酒 LIQUOR MAKING
Vol.37.№.5 Sep., 2010
黄酒浸米浆水中优势细菌的不同对发酵的影响 *
毛青钟,俞关松
(会稽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浙江省 绍兴县 312030)
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杆菌的功与过

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杆菌的功与过
毛青钟
【期刊名称】《酿酒》
【年(卷),期】2001(028)006
【摘要】阐述了黄酒中大部分有机酸(乳酸)是在发酵过程中主要由乳酸杆菌发酵产生,乳酸杆菌与酵母共同参与黄酒的发酵作用.分析了乳酸杆菌在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功远大于过;提出了我们要正确认识乳酸杆菌.
【总页数】4页(P72-75)
【作者】毛青钟
【作者单位】浙江绍兴东风绍兴酒有限公司科研所,浙江,绍兴,31203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S262.4;TS261.1
【相关文献】
1.黄酒发酵醪中特有乳酸杆菌检测和培养基的研究及初步鉴定 [J], 毛青钟
2.论黄酒发酵过程酵母和乳酸杆菌协同作用关系 [J], 毛青钟
3.燕麦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及对高级醇的影响 [J], 孙乐平; 张伟; 徐嘉良; 刘敬科; 邢旋; 任清
4.黄酒酵母在黄酒发酵过程中产芳香醇差异分析 [J], 周佳冰;张雅卿;刘双平;徐岳正;周建弟;毛健
5.四川黄酒麦曲发酵过程中理化特性及微生物多样性变化研究 [J], 唐鳗秋;夏玙;覃凤阳;吴正云;张文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

酿造美味黄酒,不可缺少的微生物黄酒是中国传统的优秀酿造酒品之一,历史悠久、口感独特,其独特的风味来源于其发酵所用的微生物群。
黄酒酿造中常见的微生物种类主要包括酵母菌、醋酸菌、乳酸菌等。
酵母菌在黄酒酿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其通过发酵过程来将葡萄糖、果糖等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从而使得黄酒发酵。
醋酸菌可将酒中的酒精氧化为醋酸,使黄酒呈现出醇香清爽的口感。
乳酸菌则可将糖分转化为乳酸,增加黄酒的口感并增强其保存性。
不同的微生物群组合与数量的配比决定了黄酒的特色风味。
在传统的黄酒生产过程中,往往需要通过自然的发酵方式来培育合适的微生物群。
因此,传承黄酒酿造历史和经验是必须的。
当然,近年来也有一些科技手段可以辅助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的筛选和培育,比如通过基因研究来鉴定适合黄酒酿造的微生物,并进行针对性的诱变和培育。
总之,在黄酒酿造中,微生物是不可或缺的元素,深入了解和熟练把握它们的特性和使用方法,才能酿造出更为美味的黄酒。
黄酒中乳酸菌的研究进展

黄酒中乳酸菌的研究进展莫依灿;钟伟俊;何湛;赵文红;黄敏欣;白卫东【期刊名称】《中国酿造》【年(卷),期】2015(034)009【摘要】乳酸菌在黄酒酿造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对黄酒中的乳酸菌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乳酸菌为黄酒发酵带来的作用,但是对于在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菌引起的问题鲜有研究.该文概括了乳酸菌的生理保健功能,并阐述了近年来黄酒中乳酸菌的作用研究进展与乳酸菌在黄酒发酵过程中引起的问题,旨在为对黄酒中乳酸菌的研究提供参考.【总页数】4页(P5-8)【作者】莫依灿;钟伟俊;何湛;赵文红;黄敏欣;白卫东【作者单位】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工程中心,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仲恺农业工程学院轻工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225;广东省岭南特色食品工程中心,广东广州51022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S262.4【相关文献】1.黄酒中不产生物胺乳酸菌的筛选及应用 [J], 徐建芬;毛杰琪;魏晓璐;刘双平2.广东客家黄酒中乳酸菌分离鉴定与菌株特性研究 [J], 钱敏;汤斯斯;赵文红;莫依灿;苏晓莉;李斌3.孝感米酒中乳酸菌的分离及其对黄酒品质的影响 [J], 杨小丽;高航;徐宝钗;赵慧君;马佳佳;张振东4.黄酒中多肽的研究进展 [J], 罗浩怡;曾林;张雅琦;陈煜倩;李慧玲;白卫东;刘晓艳5.黄酒中健康因子的研究进展 [J], 朱正军;饶建军;张娟;李大海;汪江波;蔡凤娇;张瑞景;徐健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黄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控制

黄酒酿造过程中微生物污染控制摘要:黄酒作为一个开放式发酵过程的产品,在酿造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有害微生物的污染,从而会影响到黄酒的风味,品质,严重时还会黄酒酸败。
在黄酒的酿造过程中防止有害微生物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本文介绍了黄酒酿造过程中主要存在的微生物种类、控制要求及控制策略。
关键词:黄酒酿造微生物污染控制中图分类号: TS2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5336(2014)02-0009-02食品中微生物污染十分普遍,会引起各种质量问题,鉴于黄酒酿造中的一些因素,如较低的pH 值、较高的酒精含量以及较高的醪液浓度等,限制了许多微生物的生长。
但是,由于酿造过程中的黄酒醪液和黄酒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培养基,适当条件下,非常适合微生物的生长,且酿造过程较长,因此,如果在环境条件控制不当的情况下,许多微生物会污染黄酒,这些微生物在黄酒液中生长繁殖,会引起黄酒风味变化,造成黄酒明显的生物稳定性问题,给黄酒生产带来影响。
1黄酒酿造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黄酒生产中污染微生物主要来源于:冷却后的米饭、酿造用水、米浆水、酒母、麦曲、空气(通入物料的无菌空气和环境空气)、各种酿造用具、操作人员、物料输送管道、阀门、各工序所需使用的容器、包装用容器及材料、过滤设备及硅藻土等。
根据酿造中微生物的污染来源不同,可将黄酒酿造中的微生物污染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原辅料类污染;第二类是接触类污染。
原辅料类污染是指大米、酿造用水、麦曲、酒药、酒母、空气等所引起的污染;接触类污染是指黄酒在生产过程中接触各种酿造用具、容器、管道、操作人员等所引起的污染。
判断微生物对黄酒酿造的有害性,取决于污染微生物所处的黄酒酿造阶段,如乳杆菌在浸米阶段能生产所需的乳酸,属于有益,但在发酵阶段却过多不利,属于有害,则被视为污染微生物。
1.1 发酵过程中的微生物污染大米在蒸煮糊化落缸后,加入麦曲、酒母、水,在糖化酶作用下,生成各种多糖、糊精和葡萄糖等混合而成的醪液,是一种营养丰富的培养基,这既是酵母的生长和发酵的良好介质,也是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的培养基。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黄酒是一种古老而优质的传统酒类,其酿造过程中微生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微生物种类繁多,其中包括酵母菌、乳酸菌、醋酸菌等。
这些微生物参与了黄酒的发酵和酿造过程,为黄酒赋予了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酵母菌是黄酒酿造中最重要的微生物之一。
它们通过发酵作用将黄酒原料中的淀粉转化为酒精和二氧化碳。
在黄酒的酿造过程中,使用的酵母菌主要有两种:一种是酿酒酵母菌,另一种是曲酵母菌。
乳酸菌也是黄酒酿造中不可或缺的微生物。
它们在黄酒酿造过程中通过产酸作用,将糖分解为乳酸,从而降低黄酒的酸度。
乳酸菌还能产生一些有益物质,如乳酸和维生素等,为黄酒增加了健康价值。
醋酸菌也在黄酒酿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它们通过氧化作用将酒精转化为醋酸,从而为黄酒赋予了独特的酸味。
醋酸菌还能产生一些有益物质,如醋酸和酶等,为黄酒提供了一定的保健功能。
除了上述三类微生物之外,黄酒酿造过程中还存在其他一些微生物,如酵母菌的辅助菌和酒母菌等。
它们与主要微生物共同作用,协同发酵,为黄酒的风味和品质做出了贡献。
总的来说,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酵母菌发酵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乳酸菌产酸降低酒的酸度,醋酸菌氧化产生醋酸增加酒的酸味。
这些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发酵,使黄酒成为一种独特的酒类,具有丰富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通过对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的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黄酒的酿造工艺,提高黄酒的品质和口感。
同时,微生物的研究还可以为黄酒的保质期和储存条件提供科学依据,保证黄酒的质量和安全性。
黄酒酿造中微生物种类繁多,它们各自发挥着不同的功能和作用。
这些微生物的相互作用和协同发酵,为黄酒赋予了独特的风味和营养价值。
通过深入研究微生物的酿造机制和作用规律,可以不断改进黄酒的酿造工艺,提高黄酒的品质和口感,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黄酒产品。
论黄酒发酵过程酵母和乳酸杆菌协同作用关系

2 + 酵母有氧代谢过程 和无氧酒精发酵过程 的 .l 1
维普资讯
厂硒面 山 _
酵 , 受其 他 细菌 的竞 争性 抑 制 和其 它 细菌 产 生 对 不 酵母有 害 物的抑 制 。 也促 使 酵母对 自身进 行一 定 的
1 黄酒 发 酵过 程有 多 品种 、高 密 度酵 母 发酵 产酒
Hale Waihona Puke 关 键物 质 为丙 酮 酸 , 酸 杆 菌代 谢 过程 的关键 物 质 乳
也 是丙 酮酸 。乳酸 杆菌 在发 酵 过程 分泌 少量 的丙 酮 酸 , 温 度 的 降低 和 酒 精 度 的提 高 , 分 乳 酸 杆 菌 而 部
维普资讯
20・( 061总第10 4 期)
山 东 食 品 发 酵
论黄酒发酵过程酵母和乳酸杆菌 协同作用关 系
毛 青钟
( 东风绍兴有限公 司 浙江
摘 要
绍兴
32 3 ) 10 0
论 述 了黄 酒 发 酵过 程 中酵母 和乳 酸 杆 菌协 同作 用 关 系, 们 既互 相 促 进 , 它 又互 相 抑 制 , 阐述 了乳 酸 杆 茵促 进
长过 程 , 自溶 释放 的丙 酮 酸 也促 进 乳 酸杆 菌 生长 、
精和 多 品种 、 高密度 乳 酸杆 菌 发酵 产乳 酸 。传 统 黄
酒 生 产 和 机械 化 黄 酒 生 产发 酵 醪 中酵 母 数 和 乳 酸
发酵 产乳 酸 。 21 乳酸 杆菌 促进 饭 的 液化 分解 , .. 2 分解 厥 、 、 胨 多 肽或 蛋 白质 产生 大 量氨 基 酸 和其 他代 谢 、 解 产 物 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黄酒酿造工••一级•论文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杆菌的功与过傅国祥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二○一一年八月三十日目录前言 (1)一、乳酸杆菌参与黄酒的发酵作用 (3)(一)黄酒中大部分有机酸(乳酸)是在发酵过程主要由细菌(乳酸杆菌)产生 (3)(二)黄酒中大部分乳酸是在发酵过程中主要由乳酸菌(乳酸杆菌)产生 (5)(三)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拴酬 (8)(四)与日本清酒中有机酸含量的比较 (9)(五)乳酸杆菌的来源 (10)(六)乳酸杆菌的安全性 (11)二、乳酸杆菌的功 (11)三、乳酸杆菌的过 (13)四、综述 (13)五、讨论 (14)[参考文献] (15)黄酒发酵过程中乳酸杆菌的功与过傅国祥(浙江古越龙山绍兴酒股份有限公司,绍兴 312000)摘要:阐述了黄酒中大部分有机酸(乳酸)是在发酵过程中主要由乳酸杆菌发酵产生,乳酸杆菌与酵母共同参与黄酒的发酵作用。
分析了乳酸杆菌在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功远大于过:提出了我们要正确认识乳酸杆菌。
关键词:黄酒;发酵过程;乳酸;乳酸杆菌;作用前言乳酸菌(乳酸细菌的简称.下同)是一类能利用可发酵糖产生大量乳酸的细菌通称。
乳酸菌具有复杂的营养要求,它的生长需要碳水化合物、氨基酸、肽类、脂肪酸脂类、盐类、核酸衍生物和维生素类;乳酸菌包括球状菌和杆状菌[1]。
绝大部分乳酸球菌在pH值低于4.5就停止生长[1]。
正常黄酒发酵醪PH值是在4.2以下发酵的[2]。
下面着重讨论乳酸杆菌:乳酸杆菌发酵糖产生乳酸,或除乳酸以外,还有乙酸、甲酸、丙酸等其他有机酸,发酵主要产物为乳酸。
乳酸杆菌在PH值3.3—3.5能生长、发酵,最低可达pH值2.0能存活;而且能耐酒精20%(v/v)以上,最高可达27%(v/v)以上。
乳酸杆菌对氧的需求分为微需氧、兼性厌氧、极端厌氧三类。
有些乳酸杆菌能分解淀粉、糊精,有些能利用脉、胨、多肽,或两者都有之[1]。
黄酒发酵过程是边糖化过发酵,发酵醪营养丰富,整个发酵期间氨基酸含量在0.4mg/L以上,维生素及其他各种微量成分相当充足(如各种微生物的自溶物),非常适宜于乳酸杆菌生长、繁殖、发酵的需求。
对黄酒发酵醪中各种微生物的检测和分离发现:黄酒发酵过程是曲中各种酶系对原料的缓慢液化、糖化,酵母发酵糖产酒精和少量有机酸,同时,乳酸杆菌发酵糖产大量乳酸、少量乙酸和其他有机酸。
乳酸杆菌大量存在于黄酒发酵醪中。
而且在后发酵后期,当醪液中各种酶系(曲带入的),因长时间(数十天)作用,各种酶活力大大降低,极其微弱,而有的乳酸杆菌分解淀粉、糊精为糖,分解脉、胨、多肽为氨基酸,供给酵母发酵产酒精,继续推动发酵作用的进行。
乳酸杆菌发酵糖产乳酸,提高黄酒酸度,降低PH值;乳酸杆菌自溶分解为多肽、少量氨基酸和其他成分,促进黄酒的呈香呈味,增强黄酒口味的丰满性和浓厚感。
但是,黄洒发酵过程酸败也是由于个别乳酸杆菌的大量繁殖,累积特殊乳杆菌索(Latctocin),又不同的酵母对不同的乳酸杆菌的凝集性反应不同[3],抑制酵母的生长、繁殖、发酵,促使酵母大量快速自溶,使醪液pH值迅速提高,又提供给其他细菌繁殖的大量营养和条件,加快其他细菌的繁殖速度,产生大量有机酸,从而使黄酒酸败。
即老技工常说:“在黄酒醪即将要酸败前.其口味最鲜”,是酵母、细菌快速自溶分解产生大量氨基酸所致。
本文以加饭酒为例,阐述乳酸杆菌在黄酒发酵过程中的功与过。
一、乳酸杆菌参与黄酒的发酵作用黄酒发酵过程是酵母与乳酸杆菌共同发酵的结果。
酵母发酵糖产酒精和少量有机酸,并同化氨基酸、有机酸产高级醇和酯等风味物质;乳酸杆菌发酵时产大量乳酸和少量其他有机酸,部分提供给酵母产酯。
黄酒中大部分有机酸(乳酸)是在发酵过程主要由乳酸杆菌产生。
分述如下:(一)黄酒中大部分有机酸(乳酸)是在发酵过程主要由细菌(乳酸杆菌)产生黄酒的酿造按生产方式不同可分为传统工艺生产黄酒和机械化生产黄酒,以下简称传统工艺和机械化生产。
在传统工艺中,黄酒发酵起始酸度为1.8g/l(以乳酸计,下同)左右,发酵结束酸度为6.56g/l 左右[2,4];发酵过程产酸量为4.76g/l。
对发酵醪的酵母进行分离测定可知:共分离出80余株酵母,并在米曲、饭糖化制得的糖液中进行测定,所有酵母的产酸鼍在0.9-2.0g/l之间,糖液中产酒精7.0%(v/v)左右。
而产酸(产乳酸)酵母如耐热克鲁维酵母没有检测到[5]。
在机械化生产中,发酵起始酸度为1.8g/l左右,发酵结束酸度为6.56g/l左右[2]。
机械化生产中采用纯种酵母进行发酵,因纯种酵母繁殖能力和产酒精能力特别强;纯种酵母的大最繁殖抑制其他酵母的生长繁殖。
因此,机械化生产的发酵过程几乎是由纯净的纯种酵母和细菌(乳酸杆菌)发酵而成。
对公司所用的几种纯种醉母在米曲、饭糖化制得的糖液中进行测定,纯种酵母的产酸量相当少,而且相当稳定,在1.0-1.9g/l之间,糖液中产酒精8.0%(v/v)以上。
而且,在黄酒发酵过程,当酒精度大于7.0%(v/v)以后.酵母产酸极其微量[2,3,4,7]。
传统工艺中,三耙后,醪液酒精度在7.0%(v/v)以上,此时总酸度为4.57g/l以下[4]。
机械化生产中,经24小时发酵后,醪液酒精度在7.5%(v/v)以上,甚至高达12.5%(v/v),此时。
总酸度在3.8lg/l以下[2]。
当醪液酒精度大于7%(v/v)以后升高的酸度,几乎是由细菌(乳酸杆菌)产生的。
醪液酒精度小于7%(v/v)以前生成的酸度,部分也是由细菌(乳酸杆菌)产生的。
黄酒发酵过程是开放式加曲发酵,曲、空气中有许多霉菌主要是:根霉、毛霉、曲霉、犁头霉,及少量青霉等霉菌加人发酵醪内。
上述霉菌在pH值4.2以下和微氧状态下,就受到严重抑制,生长相当缓慢;当酒精度达5.0%(v/v)时,上述霉菌就停止生长;当酒精度达10%(v/v)时,上述霉菌就死亡[4]。
霉菌在黄酒发酵醪内存活、生长时间很短,而且,霉菌的产酸量本身很小。
因此,霉菌在黄酒发酵过程中产酸微量;上述霉菌中,只有根霉和毛霉能产一定数量的乳酸,在这么短时间内,根霉和毛霉产乳酸量很小。
在起始酸度的抑制下,各种酵母所产总酸量大为减少。
传统工艺中,酵母总产酸量在2g/l以下,细菌(乳酸杆菌)产酸量在2.76g/l以上;机械化生产中,酵母总产酸量在1.9g/l以下,细菌(乳酸杆菌)产酸量在2.86g/l以上。
(二)黄酒中大部分乳酸是在发酵过程中主要由乳酸菌(乳酸杆菌)产生黄酒中有机酸分析测定数据如表1、表2。
表1:绍兴加饭酒(坛装)有机酸含量[6](mg/l)注:(1)引自李家寿.黄酒色、香、味成分来源浅析[J]、酿酒科技,2001,(3);50.注:(1)引白刘蚌黄硒巾不挥发酸组分的分析研克食品与发酵工业1989.(3):27。
从表1、2可知:黄酒中有机酸以乳酸为主,干型、半干型黄酒乳酸含量在4000mg/l以上,甜型黄酒的乳酸含量在3000mg/l以L,占总有机酸含量的57%以上。
而且,黄酒中部分乳酸乙脂是由乳酸在酵母酯化作用下生成乳酸乙酯:CH3CHOHCOOH+C2H5OH→C2H3CHOHCOOC2H5+H20即每1OOmg乳酸乙酯折合乳酸76.18mg。
黄酒中乳酸乙酯含量为70~200mg/l[6],折合乳酸为53~152mg/l。
因此,有一定数量的乳酸在酵母酯化作用下生成乳酸乙酯;并且,黄酒经陈酿后乳酸、乳酸乙酯的含量有所增加。
总之,成品黄酒中总乳酸量在4400mg/L以上。
而发酵起始酸度1.80g/l左右,由加入的浆水、酒母、曲、原料中有机酸组成,其中乳酸占60%左右,发酵起始乳酸量为1080mg/l左右。
在发酵全过程及成品黄酒制作过程设有外加乳酸及其他酸类,因此,黄酒发酵过程产乳酸量在3300mg/l以上。
而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产乳酸的数量是很少的。
各种酵母产乳酸的最如表3。
(日本)原等时酵母菌在发酵过程中生产乳酸能力进行试验:曲计8Nx+葡萄糖10%(PH4.3),接入各种酵母菌量:106个/ml,25℃培养5天后,培养液中乳酸含量如表3;结果所订供试菌株都产乳酸,一般生成量在50—300mg/L[8],所有葡萄酒酵母发酵作用生成乳酸量较少,在130-400mg/l之问,酿酒酵母产乳酸量也相当少,在500mg/l 以下,产酸量也相当少[9]。
注:(1)转引自日本酿造协会志.1979(12):839[周恒刚.关于乳酸与乳酸菌,酿酒科技[j]1995(5):14](2)把图换算成数值在传统工艺中对酵母菌的分离鉴定可知:60%左右为酿酒酵母。
35%为葡萄酒、果酒酵母,5%左右为其他酵母如异常汉逊氏、假丝酵母等。
机械化生产中所用的纯种酵母为酿酒酵母。
而在起始乳酸的抑制下.各神酵母所产的乳酸数量大为减少。
传统工艺中,酵母发酵产乳酸总量在500mg/l以下;因此,发酵过程产乳酸量3300mg/l以上的绝大部分乳酸2800mg/l以上,是由乳酸菌(乳酸杆菌)所产生的。
机械化生产中,尤其明显,因酵母种类少,发酵时间短,洒精上升快,酵母产乳酸量更加少。
(三)黄酒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的拴酬对传统工艺的发酵过程,微生物的分离检测,并根据菌落特征、性能进行检定,黄酒发酵醪中乳酸杆菌数量不少,直接参与黄酒的发酵作用。
在传统工艺的发酵过程中,酵母与乳酸杆菌的数量列于表4。
表4 黄酒发酵过程中酵母与乳酸杆菌的数量[1,3,4](105个/mL)注:表中样品是把坛中醪液充分搅匀后采样。
从表4可知:黄酒发酵醪中乳酸杆菌数量相当巨大,种类也相当多,已检测到十余种。
在检测过程中也发现有酒明串珠菌(leuconostoc oenos)存在,耐酸,在pH3.5以下能生长,耐酒精度高,高达26%(v/v)以上。
而正常的加饭酒发酵过程,酵母与乳酸杆菌在PH值3.8以下(甚至更低ph3.3-3.5)进行发酵为佳,随着酵母产酒精,使醪液酒精度不断提高,酵母、细菌自溶增加,氨基酸、多肽等碱性物质大量增加,使得pH值逐步提高到4.0左右。
而且,发酵期PH值越低,则醪液内乳酸杆菌数越少,发酵结束酸度越低。
但由于乳酸杆菌在黄酒醪低pH值(PH3.8以下)能生长,并产生乳杆菌素(lactocin),如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as plantarun)等,对酒明串珠菌有很大的抑制作用,使其不能生长,因此,酒明串珠菌在醪液中数量极少,对黄酒发酵几乎无作用,但不能造成其死亡;对醋酸杆菌,芽孢杆菌和其他细菌也有很大的抑制作用[10]。
而且,醋酸杆菌的生长受到酒精度的抑制非常明显,一般的醋酸杆菌在酒精度达到6%(v/v)时,基本不能生长;当酒精度在15%( v/v)以上,可致其死亡;而且,醋酸杆菌为好氧菌,在黄酒醪微氧状态下,生长也受到严重抑制。
芽孢杆菌等其他细菌在PH4.5以下,不能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