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四轮定位论word版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四轮定位理论及调整技术研究

毕业设计论文——汽车四轮定位理论及调整技术研究近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迅速发展,车辆四轮定位技术的研究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四轮定位技术是汽车维修保养的重要一环,也是保证汽车行驶安全的关键因素之一。
因此,本文将从汽车四轮定位理论及调整技术方面进行研究。
一、汽车四轮定位理论1.1 四轮定位的定义四轮定位是指车辆的四个轮子之间的角度和距离相对于车身的位置的测量。
其目的在于确保车辆在行驶中的稳定性和可控性,同时可以保证轮胎的磨损和寿命。
1.2 四轮定位参数四轮定位参数由五个方面组成,即进气口,踏板,方向盘,制动器和悬挂系统。
这些参数包括:1.2.1 轮胎转向角轮胎转向角是指车轮水平面上与车辆飞行方向的夹角。
它可以用来确定方向盘的准确度和车轮对称的情况。
1.2.2 前后轴距前后轴距是指车轮轴心的距离,它可以影响车辆的稳定性。
过长或过短的轴距都会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
1.2.3 悬挂角度悬挂角度是指车轮垂直于地面时与车辆地面的夹角。
这个角度是通过悬挂系统的调整来实现的,可以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悬挂系统的寿命。
1.2.4 轮距角轮距角是指轮胎轴心之间的夹角。
它可以反映出车轮对称性是否良好,以及扭矩分配是否均匀。
1.2.5 进气角进气角是指车辆前部的夹角,它可以影响车辆的行驶稳定性和前部的空气动力性能。
通常在赛车中,进气角较大,而在普通车辆中,进气角较小。
二、汽车四轮定位调整技术2.1 汽车四轮定位调整的步骤汽车四轮定位调整需要附带相关的设备,例如专业的四轮定位检测仪。
调整步骤包括以下几点:2.1.1 检查轮胎的平衡状态在进行四轮定位调整之前,首先应该检查轮胎的平衡状态。
对于不平衡的轮胎,必须先进行平衡处理。
2.1.2 调整前轮定位首先调整前轮的定位参数。
调整前轮转向角、轴距角和进气角等参数。
这些参数可以通过调整车辆悬挂系统来调整。
2.1.3 调整后轮定位调整后轮定位与调整前轮定位相似。
主要包括调整后轮轮距角、后轮悬挂角度以及后轮的进气角等参数。
四轮定位理论

第一章 四轮定位角度说明当新车出厂时其底盘悬挂及转向系统组装应该正确,其四轮定位角度也应该正确。
此新车行走可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四个轮胎都垂直路面(零前束,零外倾角)滚向同一方向。
因而轮胎和悬挂及转向零部件在行驶中的磨损可减少到最小。
当汽车轮胎有不正常单边磨损或驾驶员开车时感觉:① 直行时方向不正,偏行,发抖② 转弯时方向盘沈重,转弯后方向盘不回正③ 直行时方向盘飘浮,摇摆,颠抖等不正常驾驶感觉则很可能是因此车辆的底盘悬挂及转向系统不正确导致其四轮定位角度不正确。
测量汽车四轮定位角度的目的是诊断确定车辆的底盘悬挂及转向系统不良,以便从事正确的底盘悬挂及转向系统维修。
当误差小时可用调整定位角度的方法维修,当误差大时则必需以换件的方法排除相关问题。
测量汽车四轮定位角度的目的决不仅仅是用来调整定位角度。
1.后倾角 (Caster)正后倾角 负后倾角后倾角的义:上球接头或支柱顶端与下球接头之连线(假想的转向轴线)向前或向后倾斜。
测量方法: 后倾角的转向轴线是个假想的轴线因此无法直接测量。
传统利用因后倾角产生转向时外倾角改变的关系来测量后倾角。
测量后倾角二步骤:将前轮向外转一定的角度时记录其外倾角数值,再将前轮向内转一定的角度时记录其外倾角数值,此二数值之差乘一定的倍数就是此轮的后倾角。
测量后倾角可在转角盘上测量,也可顶起车身是双前轮离地面(转盘)进行转测后倾角。
注意:在转盘上转动前轮时车身必须固定不可移动,当前轮转动时,前轮必须向前后移动。
因此在重车身压力下的转盘仍必须保持灵活转动及前后左右滑动,否则后倾角的测量不会正确。
零后倾角:从车子侧面看转向轴线与铅垂线重叠。
正后倾角:从车子侧面看转向轴线与地面相交之点於轮胎磨擦点之前。
负后倾角:从车子侧面看转向轴线与地面相交之点於轮胎磨擦点之后。
功能: 可增进直行的稳定性及转向后方向盘自动回正性。
当汽车在行驶中若遇外力而产生方向偏离时或转弯时,主销后倾角可产生回正力距使车轮自动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
四轮定位实验报告.doc

四轮定位实验报告项目四汽车四轮定位角度的测量一、实验目的1.了解本实验所用仪器以及测量原理;2.掌握测试方法。
二、实验学时2.学时三、实验器材德国博世FWA515四轮定位仪一台,剪式举升机一台,奥迪汽车一辆四、实验内容和步骤1.在转向轮定位角度测试前检查汽车轮胎气压和轮毂轴承预紧度应正常。
2.将汽车平稳开至剪式举升机上,并将前轮停在转向盘上。
3.打开电脑,进入四轮定位角度检测界面,与所测车型适配。
针对audi100打开制造商资料库,选择欧洲洲,在车系中找到audi进入后匹配,与生产年份、发动动机排量适应,选择适配车别4.将传感器定位卡盘安装装在车轮上,卡盘轴线应与轮胎中心重合;将四个传感器安安装在卡盘上,连接传感器电源并打开各自机头电源,调整整其水平并锁紧。
为了消除轮胎钢圈端面不平对外倾测量量数值的影响,需要对轮辋进行失圆补偿到水平,依次按动动图片中的1“启动、完成补偿键”、2“补偿键”按钮,,等到出现4所示,转动车轮180度,再调传感器水平后后,依次按动3、1按钮,完成补偿,将车落下)5.拔拔取出转向盘上的锁止销,用专用工具将汽车制动锁止,将将转向盘转动向右10,车轮回正后再左转10。
6.转转向轮回正,读取各转向定位角度数值。
7.不正常数值值需进行调整。
利用剪式举升机将汽车调到合适高度,按按照相应得部位调整转向参数,直至进入正常数据范围。
8.打印测试结果。
本试验后可用侧滑试验台测试转向轮轮的侧滑量,以检验前束与车轮外倾角的配合。
五、注意意事项1.在转向轮定位角进行测试前应对汽车轮胎气压压和轮段轴承紧度进行检查。
以免影响测量准确度。
2.该项实验重复三次进行,记录测试结果,计算平均值。
3.车辆行驶、举升过程应注意安全。
00实验一四四轮定位实验一.实验目的:1.掌握汽车车轮定位位参数定义和各定位参数的作用。
2.学会四轮定位仪仪的使用方法,检测出被测车辆的四轮定位参数。
3.了解定位参数的调整方法。
二。
四轮定位操作流程 Microsoft Word 文档

四轮定位操作流程1 定位前的检查需检查的项目共四项。
(1)检查汽车轮胎检查同轴的轮胎型号、气压、磨损程度是否一致;做车轮动平衡及径向跳动检查。
(2)检查减振器观察减振器是否漏油(用眼观察或进行弹跳试验);减振器上支座轴承间隙是否过大;螺栓是否松动;橡胶衬套或缓冲块是否破损。
(3)检查车轮轴承轴承间隙检查(车轮是否有水平移动量);如有问题必须进行更换或调整。
(4)摆臂、衬套和球头检查摆臂是否弯曲变形;摆臂衬套是否磨损松旷;球头是否有径向或轴向移动,发现有问题必须更换。
注意:检查这一项需要把车辆支起。
2 电脑检测将车驶入四轮定位工位,将车停在定位仪两转盘中心,并处于直线行驶状态,拉紧手刹,用刹车固定器将制动踏板踩下,以防止车轮在测量时滚动影响测量数据。
定位仪安装(一定要把定位仪按到位)再需进行车辆选择,客户信息登记,打正方向盘等检测的预备工作。
3 车体调整根据检测结果,分析数据,作出准确的调整方案。
调整原则:先后轮再前轮,先外倾再前束,最后调整主销后倾和内倾。
前束的调整:前轮前束的调整是调整转向横拉杆;后轮前束的调整分两种,一是通过调节偏心螺栓来改变前束值,另一种是通过改变下摆臂的长度来改变前束值。
主销后倾角的调整,通过调整下肢臂上的调节螺母或加减垫片来改变主销后倾角。
对于前轮外倾角和主销内倾角一般情况下是不可调整的,要是调整只能加偏心螺丝。
4 调整复检调整好以后,重新测量各个角度值,使之与标准数据相比较,看是否在车辆检测数据范围内,如果不在检测数据范围内,请重新调整再检测,直到所调整的数据在标准数据的范围内。
5试车由于汽车是一个复杂的群体组合,四轮定位只能修正它的局部参数,所以在测量平台上测量的局部参数再准确,也很难保证它和汽车的整体参数相吻合,因此必须要进行路试。
6 修正通过路试,找出不足,重新确立调整方案,尤其是对那些曾经发生过创伤的汽车,它的整体参数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即使将局部参数调整准确,未必达到整体配合的要求,这就需要定位技师对特殊车辆的定位参数进行“重新设计”,使局部参数和整体参数很好的配合起来,以达到稳定、安全、舒适的要求。
四轮定位理论

王立超
四、四轮定位的益处
• 保证转向灵活 • 乘座舒适 • 维持直线行车 • 延长轮胎寿命 • 减少路面引起的震动
王立超
五、四轮定位理论基础
王立超
五、四轮定位理论基础
4 前束
同一轴两端车轮轮辋 内侧轮廓线的水平直径的 端点为等腰梯形的顶点, 等腰梯形前后底边长度之 差为前束。当梯形前底边 小于后底边时,前束为正, 反之则为负。
王立超
五、四轮定位理论基础
4 前束
由于车轮外倾及路面阻力 使前轮有向两侧张开做滚锥运 动的趋势但受车轴约束,不能 向外滚动,导致车轮边滚边滑, 增加了磨损,通过前束可使车 轮在每瞬间的滚动方向都接近 于正前方,减轻了轮毂外轴承 的压力和轮胎的磨损。
王立超
五、四轮定位理论基础
3 车轮外倾
在过车轮轴线且垂直 于车辆支承平面的平面内, 车轮轴线与水平线之间所 夹锐角。即由车前方看轮 胎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 角度,向外为正,向内为 负。
王立超
五、四轮定位理论基础
3 车轮外倾
其角度的不同能改变轮胎 与地面的接触点,直接影响轮 胎的磨损状况。并改变了车重 在车轴上的受力分布,避免轴 承产生异常磨损。此外,外倾 角的存在可用来抵消车身载重 后,悬架系统机件变形所产生 的角度变化。
王立超
1 主销后倾 2 主销内倾 3 前轮外倾 4 前轮前束
王立超
五、四轮定位理论基础
1 主销后倾
定义为在同时垂直于 车辆纵向对称平面和车辆 支承平面的平面内,由真 实的或假想的转向主销的 轴线在该平面上的投影与 车辆支承平面的垂线所构 成的锐角。
第一章汽车四轮定位角度理论教程

前 言为了保证汽车直线行驶的稳定性和操纵的轻便性,减少汽车轮胎和其它机件的磨损,必需考虑许多因素来确定车轮与地面的角度,转向车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与车架的安装应保持一定的相对位置,这种具有一定位置的安装称为转向轮定位,也称前轮定位。
以前通常的车轮定位是指前轮定位,现在的车辆除前轮定位外还需要后轮定位,即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的作用就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构的磨损。
随着高速公路和高级轿车的快速发展,车轮对于汽车就显得尤为重要,“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车轮一旦出现故障,车辆将会出现跑偏、吃胎、发抖、耗油、悬挂零件磨损、不能高速行驶等问题。
车辆出现这样的故障不但行驶不舒适,不经济,又极不安全。
换句话说,当驾驶员感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自动复位或者发现轮胎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以及驾驶时车感飘浮、颠颤、摇摆等不正常的驾驶感觉,行驶中转向盘不正或行车方向的跑偏现象出现时,就应该考虑做四轮定位了。
在制造汽车底盘时为了保证车辆行驶的安全性和使用寿命,在底盘上设置一些特定的技术参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定位角度。
新车出厂后行驶一定时间后,底盘上各零部件间配合发生变化,或由于各个部件发生变形,以及维修人员在更换零部件时没有完全恢复出厂参数,导致定位角度发生变化。
另外,由于交通事故和车辆长期行驶在坑洼不平的道路上,使车辆出厂参数遭到破坏,也会使定位角度发生变化。
因此出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吃胎等现象发生。
通过专用的仪器对车辆进行精确的测量后,根据测量结果及原厂设计标准对照,对车辆进行综合诊断后、进行调整、维修等作业,意在使汽车恢复原厂标准,达到最佳的操纵和行驶状态,统称之为汽车完全四轮定位。
四轮定位在调整和测量的过程中,要用到底盘的各个角度知识,并且要掌握各个角度所产生的故障现象,分析车辆产生故障的最终根源,通过定位仪的标准数据找出车辆角度的最佳的角度状态,根据测出的数据来调整,将车辆调整到最佳的状态。
汽车四轮定位

调整主销内倾角
调整前束
通过调整前轴或悬挂系统来调整主销内倾 角。
根据测量结果,通过调整转向拉杆或转向 节长度来调整前束。
后轮定位参数调整
复检与测试
根据需要调整外倾角、后轮前束和推进角 。
完成调整后,再次使用四轮定位仪进行测 量,确保参数符合要求,并进行路试,检 查行驶稳定性和方向控制。
03
四轮定位的检测方法
解决方案
进行四轮定位检查,调整定位参数至标准范围,提高车辆行驶稳定性,降低事故风险。
05
四轮定位的保养与维护建议
定期检查四轮定位参数
总结词
定期检查四轮定位参数是保持车辆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关键。
详细描述
四轮定位参数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前束等,这些参数的 准确性对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至关重要。定期检查可以确保这些参数处于 标准范围内,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车轮夹具
用于固定车轮,确保测量准确。
转向盘固定装置
用于固定转向盘,确保在测量过 程中转向盘不发生移动。
04
四轮定位的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
轮胎磨损问题
总结词
四轮定位不准确可能导致轮胎磨损不均匀,影响行车安全。
详细描述
当车辆出现轮胎磨损不均匀,如单边磨损、内侧磨损或外 侧磨损,可能是由于四轮定位参数不准确,如主销后倾角、 主销内倾角、车轮外倾角和前束角等。
整量。
调整悬挂系统
通过调整悬挂系统的各个部件 ,如弹簧、减震器、稳定杆等 ,来改变车轮定位参数。
更换配件
如轮胎、转向节、轴承等部件 的更换也可能影响车轮定位参 数,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
多次调整
由于车辆行驶过程中定位参数 可能会发生变化,因此需要定 期进行四轮定位检查和调整。
汽车四轮定位原理及检测毕业论文

汽车四轮定位原理及检测毕业论文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四轮定位的概念 (2)2.1 什么是四轮定位 (2)2.2 为什么要进行四轮定位 (2)2.3汽车四轮定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2.4 四轮定位服务的种类 (4)2.5 研究本课题的意义 (4)2.6国内外发展沿革 (4)2.7 四轮定位维修的好处 (5)2.8 什么情况下需要四轮定位检测 (5)2.9四轮定位的参数 (6)2.10四轮定位系统组成 (6)第三章四轮定位的基本原理 (8)3.1车轮外倾角 (8)3.2主销后倾角 (8)3.3主销内倾角 (9)3.4前束及前束角 (10)3.5后轮推进角 (10)3.6摩擦弧径 (12)3.7转向半径 (13)3.8车轴偏角 (13)3.9悬吊高度 (14)第四章四轮定位参数的作用和影响 (15)4.1四轮定位参数的作用 (15)4.1.1车轮外倾角 (15)4.1.2主销内倾角 (15)4.1.3主销后倾角 (15)4.1.4前束 (16)4.2四轮定位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 (16)4.2.1车轮外倾角的影响 (16)4.2.2主销后倾角的影响 (17)4.2.3主销内倾角的影响 (17)4.2.4前束的影响 (17)4.2.5后轮前束的影响 (18)第五章四轮定位仪 (19)5.1四轮定位仪的检测原理 (19)5.1.1直接测量项目 (21)5.1.2间接测量项目 (22)5.2四轮定位仪的使用和维修 (22)5.2.1目前四轮定位仪使用中存在的误区 (22)5.2.2四轮定位仪的使用注意事项 (23)5.2.3四轮定位仪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 (25)5.3四轮定位仪发展趋势 (25)5.3.1我国四轮定位仪行业的发展现状 (26)5.3.2中国四轮定位仪产品品牌竞争趋势 (27)5.4影响四轮定位的因素和检测方法 (27)5.5四轮定位异常所引发的故障症状 (29)5.5.1车辆跑偏 (29)5.5.2轮胎的磨损 (30)5.5.3车辆发飘 (30)5.5.4转向盘发沉 (30)5.5.5转向盘回正能量差 (30)5.5.6遇到轻微颠簸或加速时车辆甩尾 (31)5.6四轮定位调整的正规操作步骤 (31)5.7四轮定位调整技术研究 (32)5.8四轮定位调整技术的开发与拓展 (33)第六章四轮定位检测技术发展状况和车轮定位发展趋势 (35)6.1四轮定位检测技术发展概况 (35)6.2车轮定位发展趋势 (36)6.2.1实行后轮定位 (36)6.2.2减小车轮外倾角和前束 (37)6.2.3增大主销内倾角 (37)6.2.4减小主销后倾角 (37)第七章结论 (38)参考文献 (39)答谢 (40)汽车四轮定位原理及检测第一章绪论汽车发展到今天已经到了相当成熟的阶段,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购买汽车人们越来越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四轮定位的探讨序言随着我国经济水平和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提升,国内汽车保有量与日俱增,汽车技术也随之提高,应运而生的道路设施也在不断的改善,路面变的更加平坦更加开阔,汽车的行驶速度也就越来越快。
基于这些情况,人们对现代汽车除了要保证良好的行使性能,转向性能和制动之外,还对其安全性与舒适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现在汽车业正在向高质量,高性能,高附加值方向发展。
而为使汽车直线行驶、转向轻便 ,具有良好的操纵稳定性和行驶安全性 ,并减少轮胎及相关部件的磨损 ,在轮胎安装和车轮的悬挂系统均设置有车轮定位角度 (车轮前束角、车轮外倾角、主销内倾角、主销后倾角、推力角等 ,各汽车生产厂家根据不同车型 ,设置有不同的出厂数据 )。
由于汽车在运行中不可避免的机械磨损、颠簸疲劳变形 ,以及碰撞变形、更换减震器等 ,都会导致车轮的实际定位状况与原设计指标及汽车出厂时的安装调试参数有改变 ,甚至有的差别较大。
这就需要我们对汽车进行四轮定位的调整。
因为如今汽车业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出新车型,其四轮定位规范的准确性、及时性和完整性,以及定位调修的专业性,成为一大关注问题。
针对这一现状,本人系统总结了多日来对四轮定位工作的实践经验和调修知识,籍此与大家共享劳动成果。
第一章汽车四轮定位的基本常识1.1汽车四轮定位的定义轿车的转向车轮、转向节和前轴三者之间的安装具有一定的相对位置,这种具有一定相对位置的安装叫做转向车轮定位,也称前轮定位。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
这是对两个转向前轮而言,对两个后轮来说也同样存在与后轴之间安装的相对位置,称后轮定位。
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
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四轮定位。
1.2汽车四轮定位的重要性四轮定位角度是存在於悬吊系统和各活动机件间的相对角度,保持正确的四轮定位角度可确保车辆的直进性及操控性,改善车辆的转向性并确保转向系统之回复性,避免轴承不当受力而受损及失去精度。
更可确保轮胎与地面紧密接合,减少轮胎不当之磨耗及吃胎,确保转弯时的稳定性。
1.2.1四轮定位的意义汽车悬吊系统主要的定位角度包括了:外倾角(Camber),后倾角(Castor),束角(Toe),内倾角(K.P.I.),转向时的前展(Toe-out on Turn)等。
其意义分述如下:外倾角(Camber):定义为由车前方看轮胎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向外为正,向内为负。
其角度的不同能改变轮胎与地面的接触点及施力点,直接影响轮胎的抓地力及磨耗状况。
并改变了车重在车轴上的受力分布,避免轴承产生异常磨损。
此外,外倾角的存在可用来抵消车身荷重后,悬吊系统机件变形及活动面间隙所产生的角度变化。
外倾角的存在也会影响车子的行进方向,这正如摩托车可利用倾斜车身来转弯,因此左右轮的外倾角必须相等,在力的平衡下不致影想车子的直进性,再与束角(Toe)配合,提高直进稳定性及避免轮胎耗不均。
增加负的外倾角需配合增加Toe-out;增加正的外倾角则需配合增加Toe-in。
内倾角(K.P.I.):定义为转向轴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角度。
有了内倾角可使车重平均分布在轴承之上,保护轴承不易受损,并使转向力平均,转向轻盈。
反之,若内倾角为0,则车重和地面的反作用力会在车轴产生很大的横向切应力,易使车轴受损,转向也会变得沉重无比。
此外,内倾角也是前轮转向后回正力的来源。
内倾角在车辆悬吊设计之初就已设定好,通常是不可调整的。
束角(Toe):定义为由上方看左右两个轮胎所成的角度,向内为Toe-in,向外为Toe-out。
束角的功用在於补偿轮胎因外倾角及路面阻力所导致向内或向外滚动的趋势,确保车子的直进性。
Toe-in会造成转向不足,Toe-out则会增大转向过度的趋势。
后倾角(Caster):定义为由车侧看转向轴中心线与垂直线所成的夹角,向前为负,向後为正。
後倾角的存在可使转向轴线与路面的交会点在轮胎接地点的前方,可利用路面对轮胎的阻力让车子保持直进,其原理就如购物推车的前轮会自动转至你施力的方向并保持直进一般。
後倾角越大车子的直进性越好,转向后方向盘的回复性也越好,但却会使转向变得沈重。
一般车子的后倾角大约在1到2度之间。
转向时前展(Toe-out on Turn):定义为转向时两前轮转向角度之差。
过弯时弯内轮所转的角度通常大於弯外轮,相差在2度左右,其目的是在过弯时使车子能以后轴延伸线的瞬时中心为圆心顺利过弯。
此外当弯内轮转角较大时,阻力也较大,阻力的不同可使车子偏向阻力大的一方使转向容易(请想像坦克车的转弯方式)。
Off-setOff-set定义为轮圈的接合面(Mounting Surface)和轮圈中心(Center of Rim)的距离,往外侧方向的为正(Positive Offset),往轮圈内侧的为负(Negative Offset)。
改变轮圈的Offset会改变车子的轮距,而轮距是指轮胎中心线间的距离,因此若只是单纯的加大轮圈和轮胎而不改变Off-set,对轮距并不造成影响。
1.2.2车轮定位不准确对汽车行驶性能的影响(1) 车轮外倾的影响不管采用正外倾角或负外倾角,由于车轮内侧和外侧转动半径不一致而车轮转速相同必然造成车轮内、外磨损不均。
主销后倾角过大时,转向沉重驾驶员容易疲劳;主销后倾角过小时,在汽车直线行驶时,容易发生前轮摆振,转向盘摇摆不定,转向盘自动回正能力变弱,驾驶员不敢放松转向盘,难于操纵或极易引起驾驶员疲劳等等。
在现代汽车中,由于悬架和车桥比过去的坚固,加上路面平坦。
所以,采用正外倾角的车辆越来越少。
而采用零倾角的车或负外倾角的车越来越多。
以改善转弯时的稳定性和行驶时的平顺性。
在负外倾角的车辆转弯时外侧角减小,车辆倾斜度也相应减小。
小轿车高速转向时,离心力增大,车身向外倾斜加大,产生了更大的正外倾,使外侧悬架超负载加剧了外侧轮胎的变形。
外侧轮胎与地面接触处的内外滚动半径不同,外侧小于内侧,这不仅加剧了轮胎磨损,也会使转向性能降低。
所以现代轿车车轮外倾角减小甚至为负值可使内外侧滚动半径近似相等使轮胎的内外侧磨损均匀还提高了车身的横向稳定性。
(2)主销后倾的影响。
后倾角愈大,车速愈高,前轮的稳定性愈好,但后倾角过大会造成转向盘沉重,现代高速轿车由于轮胎气压低,弹性较大,行驶时由于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中心向后移动引起稳定力矩增加,故后倾角可以成小到接近于零,甚至为负值(即主销前倾)。
后倾角的角度不会影响轮胎磨损,它是用来稳定行车方向和转向时能自动回正。
如果车辆配备是传统的手动转向盘,则后倾角角度很小甚至于趋向负的后倾角,可使转向容易。
假如车辆配备动力转向盘,则后倾角通常设定较大的正后倾角,使驾驶员转向较有感觉,增加正后倾角的角度会增加转向力量,但可增加车辆直行的稳定性1.3汽车四轮定位的作用及要求1.3.1汽车四轮定位的作用当车辆使用很长时间后,用户发现方向转向沉重、发抖、跑偏、不正、不归位或者轮胎单边磨损,波状磨损,块状磨损,偏磨等不正常磨损,以及用户驾驶时,车感漂浮、颠簸、摇摆等现象出现时,就应该考虑检查一下车轮定位值,看看是否偏差太多,及时进行修理。
前轮定位包括主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和前轮前束四个内容。
后轮定位包括车轮外倾角和逐个后轮前束。
这样前轮定位和后轮定位总起来说叫车轮定位,也就是常说的四轮定位。
车轮定位的作用是使汽车保持稳定的直线行驶和转向轻便,并减少汽车在行驶中轮胎和转向机件的磨损。
主销后倾角:从侧面看车轮,转向主销(车轮转向时的旋转中心)向后倾倒,称为主销后倾角。
设置主销后倾角后,主销中心线的接地点与车轮中心的地面投影点之间产生距离 (称作主销纵倾移距,与自行车的前轮叉梁向后倾斜的原理相同),使车轮的接地点位于转向主销延长线的后端,车轮就靠行驶中的滚动阻力被向后拉,使车轮的方向自然朝向行驶方向。
设定很大的主销后倾角可提高直线行驶性能,同时主销纵倾移距也增大。
主销纵倾移距过大,会使转向盘沉重,而且由于路面干扰而加剧车轮的前后颠簸。
主销内倾角:从车前后方向看轮胎时,主销轴向车身内侧倾斜,该角度称为主销内倾角。
当车轮以主销为中心回转时,车轮的最低点将陷入路面以下,但实际上车轮下边缘不可能陷入路面以下,而是将转向车轮连同整个汽车前部向上抬起一个相应的高度,这样汽车本身的重力有使转向车轮回复到原来中间位置的效应,因而方向盘复位容易。
此外,主销内倾角还使得主销轴线与路面交点到车轮中心平面与地面交线的距离减小,从而减小转向时驾驶员加在方向盘上的力,使转向操纵轻便,同时也可减少从转向轮传到方向盘上的冲击力。
但主销内倾角也不宜过大,否则加速了轮胎的磨损。
前轮外倾:从前后方向看车轮时,轮胎并非垂直安装,而是稍微倾倒呈现“八”字形张开,称为负外倾,而朝反方向张开时称正外倾。
使用斜线轮胎的鼎盛时期,由于使轮胎倾斜触地便于方向盘的操作,所以外倾角设得比较大。
现在汽车一般将外倾角设定得很小,接近垂直。
汽车装用扁平子午线轮胎不断普及,由于子午线轮胎的特性(轮胎花纹刚性大,外胎面宽),若设定大外倾角会使轮胎磨偏,降低轮胎摩擦力。
还由于助力转向机构的不断使用,也使外倾角不断缩小。
尽管如此,设定少许的外倾角可对车轴上的车轮轴承施加适当的横推力。
前轮前束:脚尖向内,所谓“内八字脚”的意思,指的是左右前轮分别向内。
采用这种结构目的是修正上述前轮外倾角引起的车轮向外侧转动。
如前所述,由于有外倾,方向盘操作变得容易。
另一方面,由于车轮倾斜,左右前轮分别向外侧转动,为了修正这个问题,如果左右两轮带有向内的角度,则正负为零,左右两轮可保持直线行进,减少轮胎磨损。
上述的四种定位值都是前轮定位的指标。
后轮定位值与前轮定位值相似,但大多数轿车的后轮定位不可调。
1.3.2做四轮定位的要求1.更换新胎或发生碰撞事故维修后;2.前后轮胎单侧偏磨;4.驾驶时方向盘过重或飘浮发抖;5.直行时汽车向左或向右跑偏;6.车辆有杂音或怪声出现;7.车轮磨损不正常有严重的吃胎现象;8.车身跳动不稳;虽无以上状况,但出于维护目的,建议新车在驾驶3个月后,以后半年或一万公里一次。
四轮定位是汽车维修保养必需的工作内容之一。
除非在做四轮定位之前存在与它相关的明显问题,例如直行稳定性差等,在四轮定位后您能马上感觉的到,否则凭感觉您很难判断做的好不好。
由于目前汽修行业的良莠不齐,维修质量相差很大,所以建议您尽量到较好的维修企业维修以保证四轮定位的质量,确保行车安全。
另外,为了测得精确的四轮定位角度,避免维修失误,在做四轮定位前必须检查汽车底盘,尤其应检查悬架是否有明显碰撞和零部件损坏,还应检查轮胎气压、轮胎尺寸、胎纹深度、四轮轴承间隙等。
第二章汽车四轮定位的流程及设备的使用2.1汽车四轮定位的流程2.1.1定位前检查为了获得精确的测量值,所有与定位有关的部件必须处于一种良好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