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
研究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

研究大数据时代的城乡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城市化已经成为现实世界中的一种趋势和发展方向。
同时,大数据技术的兴起与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也为城乡规划和城市建设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大数据时代下的城乡规划和智慧城市建设,以期对我国城市化进程中的规划和建设提出合适的建议。
一、城乡规划与大数据技术城乡规划是指对城市和乡村空间的规划与配置,旨在启发和引导人类生活方式的优化和城市体系的建设。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分析逐渐成为城乡规划中不可或缺的工具。
大数据可以提供大量的可靠、及时的、准确的城市数据,如人口统计、交通流量、社会福利设施的分布、商业用地的利用等等。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更好地分析和预测城市未来发展的趋势和需要,制定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例如,在城市交通规划中,大数据可以提供车辆行驶路线、停车场的车位使用情况、公共交通线路的流量以及交通事故的数据。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交通规划师更好地规划城市道路、交通设施和公共交通系统,为市民提供更加便利,安全和舒适的交通出行服务。
智慧城市是一种利用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来提高城市管理、城市建设和城市服务的方式。
它是城市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标志和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关键因素。
在智慧城市中,大数据技术可以发挥巨大的作用。
首先,智慧城市将基础设施、人文和自然资源的实时监测和数据采集变成了可能。
可以通过无线互联网、GIS、卫星图象等途径,建立智能城市地图,实时统计城市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监测自然环境和城市人居环境的变化。
这些数据可以用于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和建设中,为城市提供更加安全、舒适和可持续的环境。
其次,在智慧城市建设中,大数据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分析城市的系统,预测城市发展的趋势,优化城市公共服务和资源配置,改进城市治理和决策。
例如,在智慧交通中,大数据可以帮助城市交通管理部门分析交通瓶颈问题,改进交通系统的运行,优化公共交通线路规划,从而减轻城市交通压力和节约交通成本。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分析与规划研究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分析与规划研究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信息技术的不断成熟,大数据已经成为当今社会的一种宝贵资源。
在城市化不断加速的背景下,城市规划师和决策者越来越需要利用大数据进行城市空间分析与规划,以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重点探讨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分析与规划的重要性,并介绍相关的技术和应用。
城市空间分析与规划是指根据城市的现状和发展需求,利用科学的方法和工具,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规划,以优化城市的布局和结构,提升城市的品质和功能。
而大数据则是指通过技术手段搜集和处理海量的数据,得到有价值的信息和洞察,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和工具。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分析与规划研究,是将大数据技术应用到城市规划中的一种新兴方法,可以帮助城市规划师和决策者更准确、更全面、更高效地了解和改善城市的空间特征和问题。
首先,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分析可以提供全面的城市数据支持。
传统的城市规划往往依赖于人工调查和有限的样本数据,难以获取全面而准确的城市信息。
而借助大数据技术,可以通过在城市中部署感知设备、利用移动通信数据和社交媒体数据等渠道,大规模地收集和分析城市数据。
这些数据不仅可以包括城市的地理和地形信息,还可以涵盖居民的移动和消费行为、公共设施的使用情况等关键数据,为城市空间分析和规划提供更为细致和全面的支持。
其次,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分析可以提供准确的城市问题识别。
城市规划需要从城市的实际情况出发,识别出现有的问题和潜在的挑战,以便制定相应的规划策略和措施。
而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分析可以通过数据挖掘和机器学习等技术,从大量的数据中发现潜在的问题和相互关联的因素。
比如,可以从移动通信数据中分析出城市交通拥堵的症结所在,从社交媒体数据中了解居民的舆情和满意度,从空气质量监测数据中发现污染源和传播方式等。
这些准确的问题识别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好地理解城市的发展状况,为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再次,基于大数据的城市空间分析可以支持智能化的规划决策。
空间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空间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空间信息技术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项技术不仅能够方便地获取关于地球各种要素的信息,还可以用于各种应用领域,如城市规划、卫星导航、环境监测、地震预警等等。
本文将探讨空间信息技术的研究和应用。
一、空间信息技术的基础空间信息技术是利用卫星技术和遥感技术获取地球各种信息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通过卫星来获取地球表面的各种信息,如地形、地貌、气候等等。
同时,遥感技术也能够获取到许多有关地球的其他信息,如空气质量、海洋生态、植被等等。
这些信息对地球科学、生态环境、人类活动等领域都有着重要的作用。
二、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1.城市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空间信息技术可以被用于对城市的建筑、道路、绿地等要素进行研究,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城市规划方案。
同时,这项技术也可以被用于监测城市发展的趋势,以预测未来城市建设的需求。
2.卫星导航卫星导航技术是利用卫星计算出接收器所在位置的一种技术。
它广泛用于民用和军用应用,如车载导航系统、船舶导航系统、飞机导航系统等等。
基于卫星导航技术的位置服务已经成为现代社会的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3.环境监测空间信息技术可以被用于监测环境质量,包括气象、水文、地质等方面。
环境监测是对环境的保护和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它的结果可以被用于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防止负面影响对人们的健康和环境造成危害。
4.地震预警地震预警可以通过监测地球的地震活动、地表形态变化等方式实现。
空间信息技术作为一种高科技手段可以为地震预警和预测提供有力支持,减少地震带来的伤害。
三、探索空间信息技术的未来空间信息技术是一种不断发展的技术,随着新的技术不断涌现,这项技术也在不断发展和进步。
未来,空间信息技术有望被用于更多的领域,更加科学地有效地帮助人们解决各种问题。
例如,随着人类对宇宙的探索不断深入,空间信息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它将可以帮助人类更好地了解宇宙中的各种现象、星体、行星等,为人类未来在太空的探索和生存提供有力支持。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精编

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摘要信息技术是现代社会经济中最新颖、最独特的力量。
在人类历史上,还从未有过这样一个时代,一种新的技术浪潮一旦出现,就如此急速地在全世界范围内展开,如此大幅度地提高了全球的生产力,如此广泛地改变着人类社会发展的面貌。
目前,信息技术已成为世界各国实现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目标最重要的技术之一。
信息技术已在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并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文从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3个方面阐述了信息技术的先进性,着重论述了信息技术对经济体制改革,对产业以及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如何从信息技术的发展中受益,是我们必须考虑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信息技术发展特征经济影响社会影响目录引言 (1)一、现代信息技术及其先进性发展 (2)1.1微电子技术 (2)1.2计算机技术 (3)1.3通信技术 (4)二.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的基本特征 (4)三.信息技术与信息产业发展的新趋势 (5)3.1政府推动,市场运作 (5)3.2数字化与标准化 (5)3.3国际化与渗透性 (6)3.4高倍增与高带动性 (7)3.5高投入与高创新性 (7)四.信息技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8)4.1信息技术对全球经济的影响 (8)4.2信息技术对经济体制改革的影响 (11)4.3信息技术对产业的影响 (11)五.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12)5.1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正面影响 (12)5.2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生活的负面影响 (12)六、结束语 (13)参考文献 (14)信息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分析引言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简称IT),是主要用于管理和处理信息所采用的各种技术的总称。
它主要是应用计算机科学和通信技术来设计、开发、安装和实施信息系统及应用软件。
它也常被称为信息和通信技术(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s Technology, ICT)。
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

信息化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与作用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信息化的趋势已经悄然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社会。
信息技术的应用不仅改变了我们的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文化交流、社会组织和人际关系等方面,成为当今时代不可忽视的重要趋势。
一、工作方式的改变在信息化时代,人们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以前人们都需要到实体企业上班,而现在人们可以通过网络办公、远程协作等方式完成工作。
这大大提高了效率,也减轻了交通和工作空间的压力。
信息化时代让人们更注重自主创业,通过网络平台及其相关应用工具,创立企业和小型企业有了非常多的生机,实现了零距离互动和真正意义上的创业空间自由。
二、学习方式的变化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新兴的在线教育平台和大数据技术,为人们提供了更加丰富、多样化和便捷的学习方式。
人们不再需要到传统的学校或培训机构上课,可以通过互联网对自己感兴趣的课程进行学习。
在线学习可以让学生按照自己的节奏学习,有效提高了学习效果。
三、生活方式的变化生活已经成为应用信息技术最广泛的领域之一。
随着智能手机和移动应用程序的普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获取各种信息和服务。
电子商务、网上购物也由于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使消费者可以方便地购买各种商品和服务,并通过大数据分析更准确地获取自己所需的商品信息。
四、文化交流的变化信息化时代让文化交流更加丰富和便利。
在社交媒体上,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分享经验、见解和想法,拓宽了人们的思路,并提高了个人的社交能力。
跨国交流机会变得越来越多,大量的文化资讯传播也让人们了解到不同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五、社会组织的改变信息化时代的社会组织变得更加分散和多元化。
随着社交媒体的流行和普及,人们可以建立自己的社区,与各种网络组织和网络社交群体联系。
网络组织和社交平台的便捷性和灵活性允许人们更快地传达信息,更有效地组织活动,提高社交效率。
六、人际关系的改变信息化时代的人际关系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摘要: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社会产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信息技术的大量产生,市场规模和经济总量的快速增大,经济和社会的技术基础的改变,劳动就业方式转变等一系列变化,是信息技术的发展渗透到社会每个角落的结果。
研究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有利于我们更好的认识信息技术的特点及对信息技术的把握。
关键词:信息技术;变化;社会发展当今世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给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影响,信息技术成为提高竞争力和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对全球经济转变,产业调整起着重要作用,事物都是有双面性的,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一些负面作用,产生的负面影响和正面影响大概有以下几点。
一、现代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的正面影响在信息迅速发展的今天,信息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信息技术发展的渗透改变着人们的生活;在全球信息发展的浪潮下,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城市的传统形态与功能等城市发展的诸多方面也无一例外地受到了现代信息技术的强大影响,城市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会。
(一)促使信息技术的大批量生产。
信息技术决定信息生产,信息生产促使社会资产流通和消费规模的不断扩大,继而又进一步刺激人们对信息消费产生了更高的需求。
计算机、遥感、光通信、微机、智能机、大规模集成电路、综合数字网、卫星通信等信息技术的突破,并且有着加速发展的趋势,人们把信息的高速膨胀形象的称为“信息爆炸”,而信息基础的建设和完善,又使世界各地资源通过通信网络得以高度利用,实现信息共享。
(二)市场规模和经济总量增大。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经济领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其中一些产业的发展促使国民经济总体的进步。
信息技术发展的今天突破了原有的地域限制和时间限制,扩大市场总规模,加快市场信息处理和流通的速度,改善生产者和消费者直接的联系,从而扩大经济总量并使之运行得更有效。
(三)改进经济和社会的经济基础。
信息技术渗透到其它部门,使其整体技术体系发生变化。
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与启示

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与启示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的日常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从互联网的普及,到移动支付的兴起,再到人工智能的应用,无不展现了信息技术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本文将从各个方面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及其启示。
一、交通出行信息技术的发展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方式。
一方面,网络预订票务平台让人们可以足不出户就能浏览并购买火车、飞机、公路等多种交通工具的车票。
另一方面,出租车软件、共享单车等服务为出行方式带来了更多的选择,从而提高了人们的出行效率。
同时,信息技术也为公共交通提供了更加智能化的服务。
通过地铁站、公交站的智能化设备,乘客可以实时了解公交车、地铁的到站时间,从而更好地规划出行。
此外,信息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对交通压力、交通流量进行预测和调度,为城市出行提供更加顺畅的保障。
二、医疗保健随着信息技术在医疗保健领域的应用,人们的健康状况得到了更加广泛的关注和保障。
一方面,互联网医疗平台的出现为慢性病、老年病患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医疗服务,他们可以在家中就医、咨询医生,避免了因出门看病而带来的不便。
另一方面,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的运用也为医学研究和疾病治疗提供了更多的技术支持,从而提高了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
三、工作生活信息技术的发展让人们的工作生活更加智能化、高效化。
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人与人之间的沟通更加快速,更为全面。
在线办公软件、云端存储等工具让人们可以实现无缝地协作,提高了团队的工作效率。
智能家居的应用则为家庭提供了更多的舒适、便捷的生活体验。
与此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对人们的职业发展带来了影响。
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高技术的应用,一些传统职业的需求正在发生改变,一些新兴的职业领域则展现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发展空间。
因此,适应科技变革的个人更容易成功实现职业转型,突破职业瓶颈。
四、社交娱乐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使得人们的社交娱乐更加多样化。
网络社交平台、短视频、直播等等多样化的娱乐形式让人们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
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

空间信息技术在城市规划中的应用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规划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在城市规划中,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无疑是一个高效且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工具。
本文将从空间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及其优势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二、空间信息技术的相关概念空间信息技术是指科学技术在空间信息获取、处理、传输和应用等方面的应用,其中主要包括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
这些技术将现实中的物理空间数字化,从而实现了对空间信息的快速采集、处理和应用。
三、城市规划中的应用城市规划是指对城市进行体系化、全面性的规划和管理,以达到改善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城市经济发展、保护生态环境和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城市规划中,空间信息技术的应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阐述。
(一)城市规划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应用地理信息系统(GIS)是一种以地理空间信息为核心,集地图制作与数据库管理于一体的综合性地理信息处理系统。
在城市规划中,GIS的应用范围极其广泛。
最基本的应用是在城市规划地图设计中,GIS可以通过对空间数据的分析与处理,使得规划师能够更快速更准确地绘制出城市规划地图。
此外,GIS还可用于城市交通、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提高城市规划的可持续性。
(二)城市规划与遥感技术的应用遥感技术是指利用遥感卫星和航空器等遥感平台对地球表面进行观测和测量,以获取地面物体的位置、形态、地貌、植被、土地利用等信息的技术。
在城市规划中,遥感技术也具有重要作用。
遥感技术可以帮助规划师更加准确地了解城市地貌、植被和土地利用等基础信息,有助于为城市规划提供可靠的基础数据,并在城市交通、环境、公共设施等方面的规划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城市规划与全球定位系统的应用全球定位系统(GPS)是一种利用卫星信号定位的导航系统。
在城市规划中,GPS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城市交通规划中。
GPS可通过对交通流量和交通节点的检测和识别,为城市交通规划提供关键信息,从而能够在城市交通规划的实现中起到重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叶敏≮c‘2007.3(下半月刊)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口李荣(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上海200240)摘要信息技术对生产生活影响的深入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从探讨“地理终结”到新型产业组织空间的发展,乃至信息技术对于整个社会公共资源的空间分配的影响,经历了长期的研究积累。
未来进一步的研究,将更集中于技术对于空间变化影响的具体实证方面。
关键词流动空间虚拟集聚网络空间优质空间中图分类号:D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7894(2007)03—174—02伴随着信息技术对于人们生活进一步的渗透,其影响越来越被人们广泛的关注。
信息技术怎样影响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空间?信息技术通过怎样的途径对于城市空间进行重构?H·巴凯斯指出“电信网络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已经深刻地改变了空间和时间,地区和公司的发展中出现了计算机网络及其传输流,各种各样的电子行为的愈益增加的应用将导致地方发展、区域管理、组织形式和个人生活的变化。
在电信网络和信息流缩主宰的时代,空间接近的优势被减弱。
这些进步改变了部门的条件和地方、国家及全球各个层次的区域相互独立性”castells则进一步将这种变化以空间分化的形式划分。
并提出“流动的空间”,即为通过流动而运作的时间共享之社会实践的物质组织。
有三个层次共同构成了流动空间:第一层次,流动空间的第一个物质支持,又电子交换回路所构成,是通信网络的技术基础设施。
第二层次,由它的节点和核心构成,是一种层级组织;第三层次,是占支配地位的管理精英的空间组织。
同样地,这三个层次的空间可以更简单的被理解为数字信息空间、物质实体空间、以及联结及利用这两种空间物质的人的组织空间。
信息空间与物质空间通过人一管理精英的联结,并按照其有目的实践活动或被重构。
这便涉及到信息技术对于物质化地理空间的影响的研究。
在信息技术对城市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Yen和ma}lmassani指出信息技术的发展可能影响土体使用模式并且在经济活动增长与产业空间布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并进一步提出影响组织办公室位置选择的两个方面,1.信息网络的接人的需求2.基础设施成本低于传统中心商业区。
Gasp”和daeser(1998)尝试寻找出信息技术与面对面交流之间的关系,以及城市中支持这种交流的因素。
通过对于电话使用资料的实证分析,得出信息技术对于面对面交流的补充作用大于替代作用。
结果表明,信息技术对于城市的集聚作用并没有消失,作者声称在回归模型中难以排除信息技术的影响。
Gordon和Richardson(1997)推测,信息技术可能导致于经济活动和人口的分散,甚至到达“地理消亡”的时代。
他们指出,在运输与通信成本高额的时代,超高或集中解决方案占主流。
但未来的运输与通信成本将继续降低。
这里严格的问题是运输与通信是补充关系还是替代关系,如果是补充关系,地理的作用将持续发挥即使新的通信技术得以开发。
salomon(1996)认为通信技术的发展将消弱距离的影响,对于社会空间组织会导致深远的影响。
同时,对于信息技术发展促使城市分散他还提出了四项假定:1.运输与通信技术的替代关系的存在2.信息对于实体物品替代关系的存在3.通信技术的普遍使用4.在拥挤和交通成本的压力下,对分散迫切性的认识。
他甚至认为城市形态全新的变化不可能发生在信息时代,不过他承认由于技术的原因城市将发生某些方面的变化。
另外,(c印ello1994)指出,新信息技术的应用与企业组织发生空间变化之间存在一定的鸿沟。
这归咎于对于信息技术作用的过高估计,以及对于新技术与空间重构之间关系的肤浅及乐观的析。
她还认为,长期来看,新技术的应用导致新的生产策略,比如“即时生产系统”(jus“ntime)。
这需要各个公司之间空间位置上的临近,最终会导致经济活动的集聚。
然而,Fuiita和haIllaguchi(2001)指出,如果公司之间具有良好的运输通信基础设施相连接,正如在许多发达国家看到的,它们仍然可以保持分散。
Echeverri—carrou(1996)认为,对于组织之间地理上关系的概念化,不能离开对于计174算机网络的理解,它将不同位置的不同部门,不同组织连接在一起。
尽管在空间上逐步分散,但其活动却借助于信息网络进一步一体化。
她还认为信息技术的应用导致企业内部联结的高额投资,同时对于员工技术以及生产活动严格控制。
G”Ill一还注意到了在城市空间中,伴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深入所产生的基础设施分配不均的问题。
“我认为我们正在开始看到一个重新城市网络化基础设施,其中凸现了物质,社会以及政治上的不合理分配”并提出了“优质空间”概念(笔者译)。
优质空间的出现是一个广泛的趋势,它是由于四个过程推动的。
社会技术和政治经济的变化,城市基础设施的分价提供、城市综合规划的侵蚀和新消费空间的出现、基础设施消费主义的盛行、面对城市空间自动化以和城市区域扩展,向城市外围转移趋势的出现。
提出“最优网络空间”目的是为了提高城市中基础设施以及技术移动性的研究。
传统城市与社会学当中,对于基础设施与技术研究仍然处于边缘。
国内对于信息技术对城市社会空间影响的研究则处于起步探索性阶段。
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区域层面影响的研究中,汪明峰(2004),从互联网骨干网络拓扑结构人手,对中国互联网进行了初步分析,并考察基于这种信息基础设施构架之上的中国城市体系格局。
表明互联网正在重构城市的竞争优势,而地理区位因素仍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
同时对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研究提出展望,在以下三个方面的研究将成为中心。
1.网络空间通达性研究2.网络空间积聚的动力研究3.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交互作用。
另一方面,在信息技术对于产业组织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刘卫东通过诺基亚星网工业园的实例分析指出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会导致企业的“虚拟集聚”,这是运用信息技术整合和缩短供应链的必然结果,但是否选择积聚还取决于其它因素。
在这个过程中,时间成本正成为空间组织的重要影响因素。
他还指出,互联网时代制造业空间区域的两个主要决定因素制造业的积聚有可能成为一种趋势,对市场的快速反应和快捷配送两种力量将成为决定互联网时代制造业区位的主要因素。
信息技术的进步也在改造着商业模式和企业组织的模式,并导致企业明显的空间重组,一方面由于新的信息技术使信息技术传输十分便利,一个地理空间点上的消费者可以得到的相关产品的信息是海量的。
对于越来越快的市场变化响应,驱动着企业改变其管理模式。
另一方面,新的技术也容许企业尝试新的管理实践。
甄峰对信息技术影响下的新空间形态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并提出了实空间、虚空间、灰空间的三元空间假设。
并认为三元空间并存与共生将是一个持续现象。
灰空间,即实空间与虚空间之间的相互影响与融合形成的过渡性空间。
“由物质场所,可上网的固定计算机或移动设备以及网络基础设施构成。
”(甄峰,2004)“从内容上讲,灰空间将由信息港、智能建筑、宽带网络、科技园区、创业基地等所构成”总之,在信息化对于城市空间影响的研究中,国外学者所关注的方面有所差异。
与此同时也对于这种影响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探索。
而国内伴随着信息技术影响的深入,在信息技术对于社会影响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集中于概念的提出以及新现象的探索分析阶段,深入的实证研究还非常缺乏。
与此同时,未来的研究也将更多地集中于信息技术对于生产生活等各方面细致深入的实证研究。
正如掣a}la-n所述”在当今城市快速转型时期,最引人注目的问题是 万方数据叶敏≈e‘2007.3(下半月刊)圜在对于新技术、基础设施、和城市空间之间复杂联系的分析中,对于细节性,批判性,细微地实证分析的需要”。
参考文献:【l】YenJ,Mallm鹊s肌iHS.Telecommuti“gad叩tion:conc印tualfhnework彻dmodelestiⅡⅢion.Tr粕sponationResearchRecord.1997:95—102.[2】salomon,Telecommunicationscidesandtechnolo西cal叩ponunism.nleAnnalsofRe舀onalscience.199630(1):75—90.[3]G曲perJ,GlaeserELInformati彻technologyandt}lefuture0fcities.Jo哪al0fUrbanEconomics.199843(1):136—156.[4】GordonP.rechardsonHw,Beyondp01ycentricity:thedi8persed啪‘ropolis,LDsAngeles,1970-1990..Joumal0ft}leAmericanPlanningAssociation.199762(3):289—295.[5】CapelloR,T0wardsindustrial肌d8pat试8ystems:Theroleoftechnolo垂es.711leJoumal0ftheRe百onalScienceAssocia60nIntemadonal.199473:189—208.[6]Fuj池M,h蜘agLIchiN,intem砒ional900dsandthe8patm0feconomy,Re西onalScience彻dUrbanEcon伽ics.200131:79一109.[7]Echeve一一caHdlEL,nexiblepmduction,electmniclinkages,andlarge一6rrn8:Evidencefmmtheautomobileindustry.11leAnnals0fRe百onalScience.199630(1):135—152.[8】stephengrah姗.0ntechnology,i血.嬲t兀lcture,arIdthecontemporaryurb肌condition:ac叫删.IntemationalJoumal0fUrbanandRegionalRe—search..Volume26.1march20U2175—82.[9】st印he“gmham.Constmctingpremiumnetwork叩ace:renectioninfr船一tmcturenetworksandcontempomryurb肌development.IntemationalJoumal0furbanandRe百onalResearch.[J]V0lume24.1march2000.【l0]0liviercoutard.”premiumnetwork印aces”:comment.Intemationaljoumalofurbanandre百0nalres朗rch。
Volume26.1m哪h2002166—74.【1l】H.巴凯斯,路紫从地理空间到地理网络空间的变化趋势一兼论西方学者关于电信对地区影响的研究.地理学报.第55卷1期.2000.1.【12】汪明峰.技术、产业和地方:互联网的经济地理学.人文地理2005.5网络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研究展望.【13蒯卫东.论我国互联网的发展及其潜在空间影响.地理研究.21卷3期.2005.5.[14]汪明峰,宁越敏.网络信息空间的城市地理学研究.地球科学进展第17卷6期.2002,12.【15]汪明峰?宁越敏.互联网与中国信息网络城市的崛起.地理学报.第59卷3期.20045.[16】刘卫东.信息技术对企业空间组织的影响——以诺基亚北京星网工业园为例.地理研究.第23卷6期.2004.11.f171甄峰信息时代新空间组织形态.地理科学进展.第23卷3期.2004.5.[18恻卫东,甄峰.信息化对社会经济空间组织的影响研究.地理学报第59卷增刊2004.10.[19】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孝土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髓鬟霸甏皆严弛视翘翘翘固@固@固@翘翘翘翘@@镦翘翘翘剃删剃趔娥娥蝌渊蜊挽揿揿揿揿揿版凇蝴敝妖㈣过案例对学生进行有关财经法规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时,必须注重思想素质要求,并时时进行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监督检在“会计模拟实习”过程中,大多数老师往往只注重结果,不重查,避免道德失范以致沦为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