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有人生哲理的古诗
关于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关于人生哲理的古诗词
1、毕竟几人真得鹿,不知终日梦为鱼。
——黄庭坚《杂诗》
2、世人结交须黄金,黄金不多交不深。
——张谓《题长安壁主人》
3、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罗隐《自遣》
4、江山风月,本无常主,闲者便是主人。
——苏轼《临皋闲题》
5、贫居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
——《增广贤文》
6、浮世事,俱难必。
人纵健,头应白。
何辞更一醉,此欢难觅。
——苏轼《满江红·正月十三日送文安国还朝》
7、一年十二度圆缺,能得几多时少年。
——李建枢《咏月》
8、大都好物不坚牢,彩云易散琉璃脆。
——白居易《简简吟》
9、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金缕衣》
10、买断一江风月,胜如千户封侯。
——张抡《朝中措·碧波深处锦鳞游》
11、何须更问浮生事,只此浮生是梦中。
——鸟窠道林禅师《无题》
12、名利到头非乐事,风波终久少安流。
——邵雍《名利吟》。
写哲理的诗句古诗

写哲理的诗句古诗1、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宋代: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2、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宋代: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3、南乡子·重九涵辉楼呈徐君猷宋代:苏轼霜降水痕收,浅碧鳞鳞露远洲。
酒力渐消风力软,飕飕。
破帽多情却恋头。
佳节若为酬,但把清尊断送秋。
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
明日黄花蝶也愁。
4、临江仙·送钱穆父宋代:苏轼一别都门三改火,天涯踏尽红尘。
依然一笑作春温。
无波真古井,有节是秋筠。
惆怅孤帆连夜发,送行淡月微云。
樽前不用翠眉颦。
人生如逆旅,我亦是行人。
5、鹊桥仙·纤云弄巧宋代:秦观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6、玉楼春·尊前拟把归期说宋代:欧阳修尊前拟把归期说,欲语春容先惨咽。
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
离歌且莫翻新阕,一曲能教肠寸结。
直须看尽洛城花,始共春风容易别。
7、普天乐·咏世元代:张鸣善洛阳花,梁园月,好花须买,皓月须赊。
花倚栏干看烂熳开,月曾把酒问团圆夜。
月有盈亏花有开谢,想人生最苦离别。
花谢了三春近也,月缺了中秋到也,人去了何日来也?8、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宋代: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明日阴晴未定。
9、青玉案·元夕宋代: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
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
人生哲理诗词古诗

人生哲理诗词古诗
1. 《登高》——唐代: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这首诗通过描绘登高远望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感慨和对命运的思考。
2. 《锦瑟》——唐代:李商隐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
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这首诗通过对锦瑟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宋代:苏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
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首词通过描绘在雨中行走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豁达和对困境的坦然面对。
4.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明代: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通过描绘长江东流的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和人生的感慨和思考。
蕴含着人生哲理的古诗

蕴含着人生哲理的古诗1.《登鹳雀楼》 - 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古诗表达了追求进取、不满足现状的哲理,人生应不断超越自己。
2.《静夜思》 - 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诗中透露出思乡之情,反映了人对家乡的眷恋,也呈现出人们对远方和过去的怀念之情。
3.《登高》 - 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这首诗以登高望远的情景描绘出人生的无常和征途的艰辛,激发人们对坚持和奋斗的哲思。
4.《登岳阳楼》 -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这首诗表达了生活是一个不断变化的过程,人们应坚定信念,敢于面对挑战。
5.《望岳》 - 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诗中通过描绘大自然的壮美景色,表达了人们应顺应自然规律,保持谦虚和乐观的态度。
6.《晚晴》 - 严蕊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
五月西施采,人看隘若耶?这首诗以景物描绘出人生的不同境遇和命运,提醒人们要积极面对生活的坎坷和挫折。
7.《赋得古原草送别》 - 白居易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这首诗表达了生命永不止息的哲理,生命在不断的消亡和重生中体现出坚强和希望。
8.《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 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这首诗表达了人生离别和辗转的主题,描绘了人们在历尽风雨后的坚强和无限向往。
有些关于人生感悟和座右铭的古诗词

有些关于人生感悟和座右铭的古诗词在古诗词中,有许多关于人生感悟和座右铭的经典诗句,它们用精炼而富有哲理的语言,表达了古人的智慧和人生经验。
以下是一些关于人生感悟和座右铭的古诗词: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这句诗表达了人生的漫长和追求的永无止境。
人生的道路是曲折而漫长的,需要不断地探索和追求,才能找到自己的方向和目标。
2.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性德《木兰花慢·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诗表达了人生的无常和遗憾。
人生中有很多事情是无法掌控的,有时会因为一些微小的变化而产生巨大的影响。
因此,要珍惜当下,把握好每一个机会。
3.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板桥《竹石》这句诗表达了坚韧不拔的精神。
人生中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困难,但只要坚定信念,顽强拼搏,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目标。
4.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这句诗表达了乐观自信的人生态度。
人生中虽然会遇到很多困难和挫折,但只要保持乐观的心态,相信自己的能力,就一定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5.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周易》这句古诗词表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天道酬勤,只有不断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要不断学习和进步,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和素质,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6. 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曹操《步出夏门行》这句诗表达了奋斗不止的精神。
人生如同征程,只有不断前行才能实现自己的价值。
无论年龄大小,都应该保持一颗奋斗的心,不断追求进步和完善。
表达人生哲理的古诗名句

表达人生哲理的古诗名句天下之事常成于困约,而败于奢靡。
表达人生哲理的古诗名句有哪些?小编给大家提供表达人生哲理的古诗名句,欢迎参考!1、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
——曹植《白马篇》2、物情无巨细,自适固其常。
——杜甫《夏夜叹》3、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蜂》4、察己则可以知人,察今则可以知古。
——《吕氏春秋》5、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过零丁洋》6、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蒲松龄7、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龟虽寿》8、论文期摘瑕,求友惟攻阙。
——黎志远《汉阳舟次》9、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孔子》10、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11、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古诗诗话12、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罗大经《鹤林玉露》13、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北齐书》14、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15、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
——《尚书》16、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李商隐17、路漫漫其修远今,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18、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9、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国语·周语》20、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
——赵翼21、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
——《史记》22、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2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诗经·王风·黍离》2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25、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老子26、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士之才,亦有坚忍不拔之志。
——苏轼27、多行不义必自毙。
——《左传》28、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孟子》29、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孟子》30、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杜甫31、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包含哲理的古诗句子

包含哲理的古诗句子
古诗中常常包含丰富的哲理思考,以下是一些包含哲理的古诗句子:
李白的《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这首诗表达了对光阴流逝的感慨,强调珍惜时光,追求人生的欢愉。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句诗表达了追求进取、不断超越的精神,具有对人生无限可能性的深刻思考。
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
试问闲愁都几许,茂陵秋雨痕红透。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
总是他。
通过描绘秋雨之后的景象,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强调珍惜当下的美好。
杜牧的《秋夕》: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这首诗表达了对秋夜幽寂的感慨,透过牛郎织女的传说,表达了人生离合的情感。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这首诗通过表达对战乱时期的思念和对生命无常的体悟,反映出对家国的牵挂。
这些古诗句都包含了深刻的哲理思考,通过抒发诗人对人生、自
然、时光流转等方面的感慨,给人以启发和反思。
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

蕴含人生哲理的古诗1. 《题西林壁》 - 苏轼(宋)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 《游山西村》 - 陆游(宋)
-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3. 《观书有感》 - 朱熹(宋)
-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 《石灰吟》 - 于谦(明)
-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5. 《长歌行》 - 汉乐府
-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6. 《将进酒》(节选) - 李白(唐)
-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7. 《登鹳雀楼》 - 王之涣(唐)
-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 《行路难》其一(节选) - 李白(唐)-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9. 《竹石》 - 郑燮(清)
-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0. 《赋得古原草送别》(节选) - 白居易(唐)
-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篙。时人 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
• 小松的成长比喻新事物成长的过程。一切新事 物的成长都要经历一个由小到大、由弱到强、 由不完善到比较完善的过程。它最初出现时总 是比较弱小,不可能完全具备和充分显示其优 势,甚至常常是貌不惊人,幼稚可笑。但由于 它符合客观规律,代替了事物的发展方向,因 而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途。 • “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是一切新 事物发展的途径。我们应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 及时发现它,预见到它的远大发展前途,积极 地支持它,促使它迅速成长和壮大。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 实践是知识的母亲,知识是生活的灯塔
•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认识对实践具有反 作用。
•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
•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 映。
• 气者,理之所依也;子不语怪、力、乱、神 • 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 认为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物主义观点。 • 认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离不开物质的 唯物主义观点。
•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泾溪有险人兢慎,终岁不闻倾覆人。却是平流无石处, 时时听说有沉沦 • 物极必反,相反相成 • 只要再多走一小步,哪怕是向同一方向迈的一小步,真 理便会变成谬误 • 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在纯粹的光明中,就像在纯粹的黑暗 中一样,什么也看不见 • 耐得寂寞,才能不寂寞;耐不得寂寞,偏偏寂寞 • 爱人者则人爱人,恶人者则人恶人 • 居安思危 • 蝉口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 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 满招损,谦受益
• 想问题办事情应有所侧重,集中力量解决主 要矛盾
• 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荷花好看也 要绿叶扶持
• 次要矛盾对主要矛盾的解决产生重大影响。 • 抓主要矛盾,不忽视次要矛盾。
• 学会“弹钢琴”;把握重点、统筹兼顾
• 黄金无足色,白璧有微瑕。求人不 求备,妾愿老君家。
• 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任何事物的内 部都包含着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因此,我们要如实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 就必须坚持两分法、两点论,全面地看 问题。我们对人、对事、对己,都要一 分为二,如果责备求全,就是一点论, 就会犯片面性、绝对化的错误。
•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不为人 之恶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
• 事物的发展是有规律的。
• 不依规矩,不成方圆
• 事物发展是有规律的,发挥主观能动性 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 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拔苗助长
• 发挥主观能动性必须尊重客观规律, 违背规律必将受到惩罚。
•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要 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 刻舟求剑;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
• 用静止观点看问题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一趾之疾,丧七尺之躯;蝼蚁之 穴,溃千里之堤;堤溃蚁穴,气泄针芒;防微杜渐; 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绳锯木断,水 滴石穿
•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无边落 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芳林新 时催旧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春色满 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 新事物是符合事物发展前途,具有强 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东西;发 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篙满 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古人学问 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吃一堑长一智;不登高 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谷,不知地之厚 也;不经一事,不长一智;没有调查就没有 发言权
富有哲理的诗句、成语、俗语
•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 人们观察事物的立足点、立场不同,就 会得到不同的结论。要认清事物的本质, 就必须从各个角度去观察,既要客观, 又要全面。
• 桑条无叶土生烟,萧管迎龙水庙前。 朱门几处耽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 意识是客观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 • 由于人们的立场不同,世界观不同,知 识构成不同等因素,人们对同一客观事 物往往会形成不同的认识和结论。 • 在阶级社会中,由于人们分属于不同的 阶级,具有不同的阶级立场。我们要正 确地认识事物,首先必须站在人民根本 利益的立场上去看问题。
• 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 • • • • •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 不见高山,不显平川 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声 音相行,前后相随 • 失败乃成功之母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 桔生淮南则为桔,桔生淮北则为枳
• 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客观条件的制约。
• 瑞雪兆丰年;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走不以手,缚 手不能集疾;飞不以尾,屈尾不能远;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唇亡齿寒
•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 花在树则生,离枝则死;鸟在林则乐,离群则悲
• 事物的部分离不开整体。
•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
• 关键部分对事物的整体起决定作用。
• 树欲静而风不止
• 物质具有客观性,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不以人 的意志为转移。
•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 木春;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
• 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
• 少小离家老人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 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 士别三日、刮目相看;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 百姓家
• 唯物辩证法认为,一般(共性、矛盾的 普遍性)总是存在于个别(个性、矛盾 的特殊性)之中,并通过个别表现出来。 春天的到来,正是通过这一件件特殊的、 个别的事物而表现出来。离开了这一个 个的美妙画面,春光也就无从谈起了。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 “宜将剩勇追穷寇” 从哲学角度来说,就 是当量的积累已经达到一定程度时,就应 不失时机地促成飞跃和发展,促成质变。 如果犹豫不决,就会痛失良机。 •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说明“事物是运动变化发展的,新事物必 然代替旧事物”。
• 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 一般号召与个别指导相结合;从群众中来,到群 众中去;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 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的。
• 和而不同
• 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普遍性与特殊 性是辩证统一的。
• 抓主要矛盾,抓中心
• 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 擒王;扬汤止沸,不如釜底抽薪;牵牛要牵牛鼻 子;好钢用在刀刃上 • 无所不备,则无所不寡
• • • • • • •
矛盾具有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因地制宜;因材施教 量材为用;量入为出;量力而行;抽薪止沸 入乡随俗;看菜吃饭;逢山开路,遇水搭桥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卤水点豆腐,一物降一物 ;解铃还须系铃人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 骏马能历险,犁田不如牛;坚车能载重,渡河不如 舟;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 心外无物、存在就是被感知、物是观念的集合
• 违背世界的本质是物质的唯心主义观点。
• 按图索骥 • 违背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主观主义观点,犯了 本本主义的错误。 • 画饼充饥 •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没有认识到意识不 能代替物质。 • 掩耳盗铃 • 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违背了物质的客观 性。 • 智子疑邻 • 人们对事物的认识受主观因素制约,人们必 须以站在正确立场观察事物。
•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人们获取知识的 两条途径。 • 认识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运用、检 验和发展。如果不去参加社会实践,不 去接触广阔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会生活,那么他的认识 始终“觉浅”;只有通过“躬行”实践, 把书本知识变成实际知识,才能发挥对 实践的指导作用,实现认识的第二次飞 跃。
•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 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 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 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 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 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 系。
• 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矛盾具有特殊性。
• 违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千篇一律 的对待矛盾的成语、俗语 • 抱薪救火;火上浇油;生吞活剥 • 生搬硬套;张冠李戴;东施效颦 • 邯郸学步;粗枝大叶;草木皆兵 • 画蛇添足;人云亦云;纸上谈兵 • 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千人一面 • 依葫芦画瓢 • 不分青红皂白,各打五十大板
• 问渠那得清如水?为有源头活水来。
• 事物都是运动、变化、发展的,万事万 物只有在运动中才能保持自己的存在。 这种运动一旦停止,事物也就不可能存 在了。如果没有知识的不断更新,不断 积累,一个人的学问也就回变成一潭死 水,毫无生气和进展了。治学之道如此, 办其他事情也是这样。
•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 必然结果、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 要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的质变,推动事物的 发展。
• 好事多磨
• 事物发展不是一帆风顺的,是前进性和曲折 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矛盾论
• 事物都是一为二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 • • • • • •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水能载舟,也能覆舟;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