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 主讲:范小忠

合集下载

4.3 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3 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教学设计)-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4.3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教学设计
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4.3世界范围内应全面禁止生物武器-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3)拓展性练习题:设计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如关于生物武器技术发展趋势的讨论题,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和求知欲。
(4)小组合作作业: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一项与生物武器或生物安全相关的课题研究。通过小组合作,学生可以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2.作业反馈:
(1)及时批改: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及时批改,给出分数和评价。
(2)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模拟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加深对生物武器危害的理解。
(3)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资源,提供相关的文章、报告等,让学生自主学习,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4)互动平台:利用互动平台,组织学生进行在线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互动。
(5)小组汇报:鼓励学生进行小组汇报,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1.掌握生物武器的概念和特点,了解生物武器的种类及其危害。
2.了解世界范围内对生物武器的管制和禁止情况,认识到全面禁止生物武器的必要性。
3.理解国际组织和协定在禁止生物武器方面的作用,了解我国在禁止生物武器方面的立场和贡献。
4.培养学生关注国际事务的意识,提高学生对全球性问题的认识和关注。
5.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6.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5.对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

5.对生物武器袭击的防护

第五课 对生物武器袭 击的防护与卫生防防疫
学习与讨论
1、什么是生物威胁? 2、生物威胁的来源? 3、什么是生物武器? 4、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有哪些? 5、生物武器的施放方式? 6、生物战剂传播的途径及防护? 7、生物战剂污染区的防护?
8、在传染病疫区怎样防护?源自1、什么是生物威胁? 生物威胁是指战争、自然灾 害和社会突发事件等因素导致病 原生物大量地、突发性地增殖, 给人类社会和健康造成或可能造 成的伤害状态。
4、生物武器的杀伤特点: 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 染性;污染范围广;不易被 发现;危害时间长;受自然 条件影响大。
5、生物武器的施放方式? (P57) 施放生物战剂气溶胶; 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 媒介物(空投“昆虫炸弹” 或由飞机低空直接撒布。)
6、生物战剂传播的途径及防 护?(P58) 生物战剂传播的途径有吸 入、误食、接触带菌物品等。 防护方面要做好呼吸道防护和 体表防护,戴防毒面具或口罩、 扎“三口”、抹防蚊油等。
4、消灭病菌的生存条件,开展 爱国卫生运动
填空:
1、生物武器是指装有 的各种 、 他施放容器。 及传播媒介 、 以及其
2、生物战剂分散成微小的粒子悬浮在空中, 这种 和 的混合体叫气溶胶。 3、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有 、 、 。
读一读、想一想
正确看待世界,不忘过去苦难。 掌握防护知识,提高生存能力。
2、生物威胁来源 1)战争带来的生物威胁 ⑴战争中使用生物武器 ⑵战争致使生存环境严重恶化 2)自然灾害带来的生物威胁 3)突发事件引发的生物威胁
3、什么是生物武器? 生物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及其 施放器材构成的用以危害人畜健 康的一种武器。生物战剂是指在 战争中专门用来杀伤人畜,毁坏 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施 放器材有气溶胶发生器、炸弹、 炮弹、导弹及各种装载战剂的容 器等。

人防知识

人防知识
1.种类、用途 轰炸机 运输机 侦察机 歼击机 直升机 其它机种
一.军用飞机的识别
1.种类、用途 2.识别方法
机徽、机型 机身外形 编队和声音
练习
爆破弹 穿甲弹
攻击坚固目标 冲击波破坏目标
杀伤弹
燃烧弹 定时弹
计时引爆
杀伤人员 燃烧破坏
一.军用飞机的识别
二.航空炸弹
三.空袭时的行动
练习
空袭时可采取的正确行动 B、C、F 有____________
A.想尽一切办法,抢先进入人防工事
B.听从指挥,遵守纪律
C.夜间熄灭露天灯火 D.隐蔽在坚固高墙下 E.卧倒时,贴紧地面 F.相互照顾,迅速有序
一.军用飞机的识别
二.航空动
小结
敌机空袭时的行动 谢谢参与
一.军用飞机的识别
二.航空炸弹
三.空袭时的行动
东台市新街镇中学
现代常规空 袭时的防护
主讲:范小忠
学习目标
1.基础知识:了解军用飞机的种类、特点; 航空炸弹的种类。掌握军用飞机的识别方法; 空袭时应采取的措施。 2.思想认识:人防教育是全面发展的需要, 培养爱国情感、树立危机意识。
3.能力培养:激发兴趣、提高素质、提高综 合能力。
一.军用飞机的识别
空袭时应采取哪些措施?
攻─ 守
最好的防守 防空警报
专业人员坚守岗位
人防措施
“走、藏”
白天上课时发生 敌机空袭,我们该怎 么办?
练习
空袭时可采取的正确行动 有____________
A.想尽一切办法,抢先进入人防工事
B.听从指挥,遵守纪律
C.夜间熄灭露天灯火 D.隐蔽在坚固高墙下 E.卧倒时,贴紧地面 F.相互照顾,迅速有序

生物武器常识及其防护

生物武器常识及其防护
生物武器的定义
生物武器的分类
2、生物武器的特点
1、污染面积广
2、有传染性
3、有生物专一性
4、没有立即杀伤作用
5、受自然条件影响较大
6、不易被发现
3、生物武器、传染病及其防护
1、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2、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3、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应对生物战剂的方法
对生物战剂的防护措施
免疫接种
对气溶胶的防护
2、生物战剂进入人体途径。
难点
掌握对生物武器的防护措施。
教学方法
情景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
总结归纳法、阅读分析法
教具
视频、课件
教学流程
教学内容
师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新课教学
新课学习
课堂练习
两个战例:
1、1763年,英国殖民者对待印第安人的反抗,
2、1864年鞑靼人围攻黑海附近的卡发城堡要塞
1、生物武器简述
课题
3.3生物武器常识及其防护
课型
新授课
授课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了解生物武器、生物战剂分类、使用方法、进入人体途径及生物武器的特点。
(2)掌握对生物武器的防护措施。
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平时和战时正确的自我防护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重点
1、生物武器主要特点、施放方式。
引导学生总结本课
总结本节内容,谈收获
板书设计
第三节 生物武器常识及其防护
1、生物武器简述
2、生物武器特点
3、生物武器、传染病及其防护
课后反思
感谢下载!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人民防空教育_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人民防空教育_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 转移疏散
药物预防
隔离封锁
对生物武பைடு நூலகம்的防护
• 在毒袭情况下作战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 美国国防部前部长科恩在注射炭疽疫苗 • 美军士兵进行防化演习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 • 和 便 携 式 洗 消 设 备 德 国 生 产 的 核 生 化 防 护 套 装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 生物战剂侦测车
• 然而,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它所 带来的变革作用并不会仅仅限于表 面,而将渗透到事物的全过程,从 而引起一场彻底的革命。随着生物 技术的飞速发展,未来战争的形态 也许将会发生彻底改变,人类会更 清醒、更理智,普天下热爱和平的 人们必定会鼎力携手送走“瘟神”!
(二) 生物战剂侵入人体的途径
• 1、 吸入 生物战剂污染的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吸入人体,感 染致病,如鼠疫、天花等。 2、 误食 食用被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等。
• 3、 接触带菌物品 生物战剂可直接经皮肤、粘膜、伤口进 入人体,如炭疽杆菌等。 4、 被带菌昆虫叮咬 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而致病。
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前言
• 美国“9.11”事件之后发生的炭疽事件, 敲响了生物战的警钟,由于生物武器被视为 廉价的原子弹,生物恐怖再次引起人们的广 泛关注。目前全世界至少有15个国家拥有生 物战计划,并在加紧生物武器技术的研制、 开发和生物战剂的储存,使用生物武器作为 杀伤敌人手段的战争称为生物战。生物战的 基本打击方式是在作战过程中,通过各种手 段施放生物战剂,造成对方军队和后方地区 传染病流行,大面积农作物坏死,从而达到 削弱对方国力和战斗力,破坏其战争潜力的 行为。
二、生物战剂
• 第一代生物战剂——利用传染病毒进行 的细菌战 • 第二代生物战剂——利用人工技术培 养病菌进行的生物战 • 第三代生物战剂——利用基因重组技 术进行的基因战 • (一) 生物战剂的分类 • (二) 侵入人体的途径

人民防空教育教案第五章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人民防空教育教案第五章生物武器及其防护

人民防空教育教案第五章生物武器及其防护第三章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生物武器、生物战剂分类、使用方法、进入人体途径及生物武器的特点。

(2)掌握对生物武器的防护措施。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平时和战时正确的自我防护能力。

3、德育目标:培养学生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难点】1、生物武器主要特点、施放方式。

2、生物战剂进入人体途径。

3、相应采取的防护措施。

【教学方法】录像资料与多媒体课件相结合,启发式、讨论式教学方式。

【教具准备】多媒体电脑和大屏幕等。

【教学过程】复习:我们已经学习了核武器、化学武器,从下表中我们来对此分析一下: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小结名称杀伤破坏因素被伤害物备注核武器原子核反应所产生的能量及各种射线杀伤人、畜,毁坏植物,破坏物体和建筑无生命力化学武器毒剂毒性毒杀人、畜、植物,不破坏物体导入:今天再向大家介绍一种听不见枪声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先介绍两个战例:(略)上世纪30年代,德国、日本特意研制出在战争中使用的致病性很强的微生物及毒素,使对方造成传染病流行,达到伤害人、畜,毁坏农作物的目的。

这就是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第三种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生物武器。

第一节生物武器概述一、生物战剂生物战剂用以杀伤人、畜和破坏农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及毒素。

生物武器:生物战剂及施放它的武器、器材总称为生物武器。

二、生物战剂分类(一)按是否具有传染性分类传染性战剂例:鼠疫杆菌、霍乱弧菌、天花病毒等。

非传染性战剂例:肉毒毒素、葡萄球菌肠毒素等。

(二)按对人的危害程度分类失能性战剂:病死率小于10%,如布氏杆菌等(患者失去战斗、工作能力)致死性战剂:病死率高于10%,如鼠疫杆菌、黄热病毒等。

三、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讨论式)有生命力,必须随营养物一起施放。

生物战剂可装在多种兵器和器材中使用,基本方法有以下几种:(一)喷洒生物战剂气溶胶利用一定的喷雾(喷粉)装置,将生物战剂的液体(或粉末)喷出成细小液滴(或颗粒),能长时间漂浮在空气中,形成生物战剂气溶胶通过呼吸道吸入染病。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对生物武器的防护

对生物战剂袭击的个人防护
选用防护器材,主要做好戴、扎、涂、服 ①、戴:戴防毒面具、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 戴手套,穿塑料衣、帽、胶靴等 ②、扎:扎好袖口、裤脚,将上衣扎在裤腰内, 围好颈部 ③、涂:在身体暴露部位涂抹防虫油或驱虫剂 ④、服:直接接触生物战剂的人员,可服用高 效、长效预防药物
对生物战剂袭击的集体防护
炭疽病
炭疽菌是一种致命的细菌病毒。杀伤力惊人, 经由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高达九成。 炭疽菌袭人的途径: 皮肤炭疽:由皮肤伤口或擦伤进入皮肤组织, 产生溃疡,死亡率20%。 呼吸道炭疽:染病初期类似感冒,其后会有 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休克。 消化道炭疽:食用受感染的肉类,特征是急 性肠道炎。
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进入人防工程 在污染区的人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 ⑴、隔离、封锁:对敌人施放生物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剂所造成 的污染区和引起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 染病的疫区及时警戒,实行封锁,禁止无关 人员出入。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对生物战剂袭击的集体防护
⑵、消毒: ①、被污染人员可淋浴或用肥皂水擦洗污染部位; ②、用碘酒、个人消毒包擦拭,或用净水冲洗。 ③、受污染的衣物、仪器、环境进行消毒。 衣服:日晒、蒸煮、洗涤; 食物:蒸煮; 食具:用漂白液浸泡; 环境:用消毒液喷洒、刷洗 ⑶、杀虫、灭鼠: 杀虫: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药; 灭鼠:打、扑、挖、灌、毒药灭鼠
对传染病的防护
保护易感人群: ①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保护老人、儿 童、体弱多病者,不要让易感人群与污染源 接触; ②对易感染者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他们的免 疫力; ③易感染者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 增强抗病能力
生物武器发展简介
在16世纪就有了利用人工撒播传染病菌来征 服对手的记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利 用细菌对对方进行了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德国制造了细菌炸弹;1932年日本在中 国建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实验室;美军 在朝鲜战争中对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多次投 放带菌的昆虫。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六课: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六课: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

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六课: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案第六课: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物武器的定义及其危害;2. 了解生物武器的种类及特点;3. 掌握预防生物武器的基本方法;4. 增强学生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生物武器的定义及其种类;2. 预防生物武器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难点生物武器对人类的危害。

四、教学方法1. 概念讲解法;2. 影片观看法;3. 经验分享法;4. 活动体验法。

五、教学内容及过程(一)导入本节课的主题是“生物武器的性能及其防护”。

请同学们脑海中想想,你们对生物武器有什么了解?举手发言。

(二)学习生物武器的定义及其种类1. 生物武器的定义生物武器是指利用病原体、毒素等生物制品作为主要杀伤性武器对人类、动物、植物进行攻击的化学或毒素武器。

生物武器比传统武器对人造成的影响更加深远、更加严重,因此应高度重视。

2. 生物武器的种类生物武器主要有以下几类:(1)细菌性武器:是用细菌作为杀伤性武器所制作的武器,如炭疽、鼠疫等。

(2)病毒性武器:是以病毒为主要杀伤性武器所制造的武器,如天花、埃博拉病毒等。

(3)毒素武器:是以毒素为主要杀伤性武器所制造的武器,如砒霜、毒蘑菇等。

(3)农业生物武器:是用于摧毁农作物、家畜、家禽等的生物武器,如致病性真菌、细菌等。

以上生物武器都具有很强的杀伤性,并且在一定的发展程度上可借助风、水、食物、接触等多种途径对人类造成伤害。

因此,防范生物武器攻击显得尤为重要。

(通过影片观看法或经验分享法发挥同学们阐述其危害性)(三)预防生物武器的基本方法生物武器的预防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 保持卫生:定期清洁房间、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整洁有序,适量开窗通风等,可有效减少生物武器的传播。

2. 加强免疫:加强体质锻炼可增强机体对环境的适应性,从而减少对病原体的侵袭。

定期注射相关疫苗对增强免疫力同样具有很大作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传染病的防护
1、控制传染源:由于发病初期出现传染病 症时,传染性最强。因此对传染病病人,要 尽可能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早隔离, 防止传染源扩散。同时采取行动消灭传播疾 病的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害虫。
对传染病的防护
2、切断传播途径: ①尽量不与隔离人员和物品接触; ②注意包扎伤口,养成皮肤消毒习惯; ③保护好食物,不吃不洁净食物; ④进行个人呼吸道防护、防止吸入带菌空气; ⑤平时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提高自身的 防护能力
“731”部队
1932~1933年成立的一个专门的细菌实验 室,1935~1936年扩建成细菌武器研究所, 研究所命名为“关东军防疫给水部”。后称 “731”部队。设立在哈尔滨一个叫“平房” 的地方。利用所谓的“犯人”进行灭绝人性 的细菌效能实验。共杀害了2000多名中国 人。生产浓缩鼠疫杆菌液、炭疽杆菌液、霍 乱孤菌等。制造施放细菌的生物弹。
生物武器的特点
致病力强,多数具有传染性,污染面积广; 不易被发现; 危害时间长; 受自然条件影响大
生物战剂的使用方法
1、将生物战剂配制成气溶胶布撒。 2、投放带菌昆虫、动物和其他媒介物
生物战剂的杀伤破坏因素
①呼吸道:处于污染区的人员,吸入生物战剂污染的 空气,可以通过呼吸道感染致病,如鼠疫、天花; ②食用生物战剂污染的水、食物而得病,如霍乱 ③带菌昆虫叮咬:被带有生物战剂的昆虫叮咬而致病 ④生物战剂可直接经过皮肤、粘膜、伤口进入人体, 如:炭疽杆菌 《四个字:吃——误食被污染的食物,如霍乱;吸— —吸入被污染的空气,如鼠疫、天花;触——接触 带菌物或病人,如炭疽杆菌;咬——带菌昆虫叮咬, 如疟疾。》
课后思考题
当发现在生活的区域内空情异常,地情异常, 虫情异常,疫情异常时,可以初步判定有病 原微生物散布。此时,应迅速采取的个人防 护措施是_____________。 对生物武器污染区和传染病疫区应采取的集 体防护措施有哪些?
东台市新街镇中学
对生物武器 袭击的防护
主武器:是由生物战剂及其施放器材构成的用以危 害人畜健康的一种武器。 生物战剂:是指在战争中专门用来杀伤人畜,毁坏农 作物的致病微生物和毒素。 禁止生物武器公约:《禁止细菌(生物)和毒素武器 的发展、生产、、储存及销毁这类武器公约》的简 称。1972年4月10日签订,1975年3月26日生效。 1984年11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加入《禁止生 物武器公约》
对生物战剂袭击的个人防护
选用防护器材,主要做好戴、扎、涂、服 ①、戴:戴防毒面具、口罩或毛巾捂住口、鼻, 戴手套,穿塑料衣、帽、胶靴等 ②、扎:扎好袖口、裤脚,将上衣扎在裤腰内, 围好颈部 ③、涂:在身体暴露部位涂抹防虫油或驱虫剂 ④、服:直接接触生物战剂的人员,可服用高 效、长效预防药物
对生物战剂袭击的集体防护
听到警报信号后,立即进入人防工程 在污染区的人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 ⑴、隔离、封锁:对敌人施放生物战剂所造成 的污染区和引起鼠疫、霍乱、天花等烈性传 染病的疫区及时警戒,实行封锁,禁止无关 人员出入。对传染病人进行隔离治疗
对生物战剂袭击的集体防护
⑵、消毒: ①、被污染人员可淋浴或用肥皂水擦洗污染部位; ②、用碘酒、个人消毒包擦拭,或用净水冲洗。 ③、受污染的衣物、仪器、环境进行消毒。 衣服:日晒、蒸煮、洗涤; 食物:蒸煮; 食具:用漂白液浸泡; 环境:用消毒液喷洒、刷洗 ⑶、杀虫、灭鼠: 杀虫:打、捕、烧、熏或喷洒杀虫药; 灭鼠:打、扑、挖、灌、毒药灭鼠
炭疽病
炭疽菌是一种致命的细菌病毒。杀伤力惊人, 经由呼吸道感染的死亡率高达九成。 炭疽菌袭人的途径: 皮肤炭疽:由皮肤伤口或擦伤进入皮肤组织, 产生溃疡,死亡率20%。 呼吸道炭疽:染病初期类似感冒,其后会有 严重的呼吸困难及休克。 消化道炭疽:食用受感染的肉类,特征是急 性肠道炎。
对传染病的防护
保护易感人群: ①在传染病流行期间,要注意保护老人、儿 童、体弱多病者,不要让易感人群与污染源 接触; ②对易感染者进行预防接种,提高他们的免 疫力; ③易感染者应积极参加体育运动,锻炼身体, 增强抗病能力
生物武器发展简介
在16世纪就有了利用人工撒播传染病菌来征 服对手的记载;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德国利 用细菌对对方进行了袭击;第二次世界大战 时德国制造了细菌炸弹;1932年日本在中 国建立了代号为“731”的细菌实验室;美军 在朝鲜战争中对朝鲜和我国东北地区多次投 放带菌的昆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