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穴概况
湖北武穴红色基地讲解

湖北武穴红色基地讲解
湖北武穴红色基地是位于湖北省黄冈市武穴市的一座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
该景点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武装斗争时期的历史见证,也是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场所。
红色基地主要包括三个景点:红色革命文化广场、红色革命历史陈列馆和穴东县署旧址。
红色革命文化广场是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而建立的。
广场上有一座高大的雕塑,雕塑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史和英勇斗争的场面。
广场的周围种植着各种花草,形成了一个优雅的旅游景点。
红色革命历史陈列馆是一个展示中国共产党和武穴地区革命历史的重要场所。
陈列馆内陈列着大量的珍贵文物、图片和实物,包括革命英雄的照片、手稿、武器等。
馆内通过图片、文字介绍和实物展示,向游客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在武穴地区的光辉历史和艰苦斗争,让人们更加深入了解中国共产党的光辉历程。
穴东县署旧址是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之一项宗山曾经工作和居住的地方。
这座古老的建筑是中国革命历史上的重要见证,保存了中国共产党在武穴地区的早期活动的痕迹。
参观者可以在这里看到宗山的办公室、居住区和会议室,了解中国共产党在早期阶段的工作和斗争环境。
湖北武穴红色基地是一处重要的红色旅游景点,它不仅向人们展示了中国共产党在武穴地区的光辉历史,也让人们更加深入
了解中国革命的艰苦斗争。
同时,它也是一处优美的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和学习。
广西梧州的简介_地区简介

广西梧州的简介_地区简介龙坪镇(Long Ping Zhen)龙坪镇是“湖北省综合治理先进乡镇”、“湖北省十大科技示范乡镇”、“黄冈市文明乡镇”、“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先进单位”、“黄冈市五个进位最快乡镇”。
政区概况名称来历:龙坪始建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古称“鸿脑洲”、“龙坑”,至明嘉靖年间(1561年)为景王封地,因”坑“字不详,遂改名为“龙坪”。
地理位置:位于东经115°41′~115°45′,北纬29°49′~29°56′。
地处武穴市东南部,东与黄梅县蔡山镇接壤,南与江西省九江县隔江相望,西与武穴城区相连,北与花桥镇、石佛寺镇毗连,人民政府驻龙坪镇区,电话区号0713,邮政编码435402。
政区沿革:宋嘉熙元年(1237年)蒙古军压境,县治曾一度迁到龙坪江心洲(今新洲村),元复旧治,早在明朝,广济设七乡三市,龙坪便是三市之一;清承明制七乡依旧,三市改为四镇,龙坪仍是四镇之一;民国时期,龙坪镇为县辖镇,1958年设立龙坪人民公社,1984年改为龙坪区,1987年撤区设镇,1988年改为龙坪镇街道办事处,20xx年又改为龙坪镇。
政区划分:20xx年末辖下冯、大树、五里、朝阳、朱河、沙墩、向文、牛车、新洲等九个村民居委会和一个花园居民委员会。
人口面积:20xx年末,辖区总人口4700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6000人,城镇化率34.5%,另有流动人口2100人,总人口中男性23710人,占50.8%,女性22978人,占49.2%,14岁以下7374人,占15.8%,15—16岁25622人,占54.9%,65岁以上13674人,占29.3%,总人口中以汉族为主,20xx年人口出生率12‰,死亡率6‰,人口自然增长率6‰,辖区东西最长距离15千米,南北最大距离4.3千米,其中陆地59.4平方千米,占93.1%,水域4.4平方千米,占6.9%,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731.4人。
武穴及乡镇概况

武穴市辖8个镇、4个办事处。
土地面积124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4733万公顷,人口约74万。
田镇街道办事处驻盘塘,人口25276人,面积45平方千米。
辖1个居委会、8个村委会:田镇街(社区)、盘塘、郭冲、山上、上郭、田镇村、马口、铸钱炉、韩垸。
梅川镇镇政府驻登高山,人口132761人,面积268平方千米。
辖1个居委会、79个村委会:梅川、从政、梅浦、桑梓园、灵山、杨垸、五里坡、王胜、白石、张焕、下程、铜鼓、十里铺、桥头、困龙、走马、范柏树下、阮廊、范应佑、吴伏七、李兴泗、罗林、包法、永西、胡政、王埒、解念慈、卢子珍、解金坡、吕兴祖、鲁全二、塔水桥、栗山、胡立、杨铺、陈福禄、思河、张思济、插箕、干山垴、吴畈、石牛、石船、解垴、李云二、仙人口、南村、宋林、李受益、赵俊、岳山、郭埋、吴大、宋冲、荷叶林、绿林、峰口、同心、下赵、观山、泉口、长岭、张德先、王贵、张牌、居文胜、马垅、上郝、陶斯、方洪、居杠、刘昌、饶为市、蔡林、盘古档、胡导章、吕四房、夏柳、司古塔、回垅。
余川镇镇政府驻松山咀,人口70552人,面积190平方千米。
辖1个居委会、45个村委会:松山咀、芦河、大祝、十里、车坊、大坝、石水、王冲、龙门冲、下汪宕、菁蒿、邢元、邢山、徐冲、余冲、上汪宕、向宕、马干、太平桥、桃树岭、梅宕、彭河、莲花塘、周芳远、陈寨、毕架寨、蒋铺、荷叶塘、蚂蚁河、徐政、龙腰、吴文、双城驿、西冲、仰天、余川、刘朝二、田庆二、孙弄、周国、凤凰、汪垅、干仕、王宪、砌石、龟山。
花桥镇镇政府驻花桥,人口83340人,面积138平方千米。
辖2个居委会、38个村委会:花桥、郑公塔、团山河、陈其、戴文义、吕谷、洋西港、罗皮塘、郭德元、饶垴、塘角头、吴文贵、毛仁山、杨二岭、冲里、上屋何、陈巷、下屋郭、樊祥、观音寨、下彭、王祥、马塘、喻格、项坝、柏树林、枫树林、向垸、兰杰、曹塘、胡曹坊、刘六西、菱角塘、郭大垸、雨场山、戴伯章、刘常、赤湖桥、童司牌、饶家山。
湖北黄冈武穴干仕村做官者最多(2)

武穴人性格文化探究ganx 说:武穴号称吴头楚尾,在黄冈这块土地上,明显在民俗文化、方言特点、性格气质方面与周围县市不同。
武穴为什么与周围县市有不同?初看令人自豪,武穴是块与众不同的地方,就像古徽州之于安徽一样,如世外桃源,与外界隔绝,形成一方特色。
在方言方面,语音和语词选用都比较特殊,保留了一些古楚用语,在近几年的观察中,还发现与西南诸省的西南官话也有共同之处,又与南粤方言相通,此处恕我不举例,因为实在是不太喜欢这种与周围难以交融的文化。
那么,说到文化,从狭义的文化上讲,武穴根本就没有文化,历朝历代没有一个文人墨客,近现代也没有科技学者,与相邻两县蕲春黄梅比较,诞生的文化人没有其十分之一。
那么武穴的文化到底有没有呢?探究武穴的来历,这里本是沙洲荒地,便成为历来兵家必争之地,因*水通湖,江面又窄以成险要之势,武山湖的历史想必大家在武穴报上看到过了,武穴之名也起自那时,兵家之巢穴---武穴.武穴直到明清二代才为世人所知,由于是深水良港,成为周围15县商品集散地,各商家有当时全国有名的徽商,和江西、湖南、江苏的生意人,于是武穴镇---河街繁华起来,想必出生早点的还记得80年代河街还有大片的解放前的老房老店铺吧。
而武穴本地人在武穴镇做生意的不多,做也只是小生意,武穴在商文化方面----没有名气再说,由于这是一个杂居地,我们的祖先便本份,不受外人欺负,大家聚族而居,家族观念极强,异姓之间常发生纠纷(这方面明显不如蕲春人的有涵养),因此有今天“排斥异姓人之说”--------------排外心理强由于缺乏教化,武穴人变得在黄冈是有口皆碑的粗俗,乡下妇女出口成脏,骂街本领很高,极其低俗.而且骂得忒显懦弱。
这一点是其他几县的朋友告诉我的。
我的家乡黄冈武穴

制作人:夏桢
•基本概况
•旅游景区 •人文及风俗
基本概况
概述:武穴位于湖北省东部,面积1246平方公里,人
口在78万左右。
地理位置:它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是罕
见的“三长”交汇之处。
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冷热分明。
素有“入楚门户、鄂东明珠”之称
。
40余万亩的油菜花竞相怒放,成为花的海洋 ,是一道迷人靓丽的田园风景,极为壮观。
隋唐高僧,佛教禅宗四祖。被唐太宗 李世民谥为大医禅师
自然风光
龟 驮 经 书
舍 生 崖
龙珠峡漂流
龙珠峡漂流
• 龙珠峡漂流位于梅川镇百园境内,漂流全 程约5公里,集“惊、险、奇”为一体。是 游客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基本配套设施包 括:起漂点、农家乐、水上乐园、观景台 、收票点、洞口接待中心。是国家4A级景 区。
旅游景点
• 横岗山
• 龙珠峡漂流
另外还有:希尔寨生态农庄 武山湖 仙姑山等 龙潭公园
横岗山
横岗山
• 位于蕲春县、梅川镇相交处,宛如龙卧其巅 ,故名“横岗”,最高峰天柱峰有815米。 • 1992年被林业部批准成立横岗山森林公园( 166科,551种)(4纲17目143种)
• 禅宗四祖司马道信少年时在此修炼,在石壁 上留下的指印以及石凳、石椅、石屋至今仍 在
演物受 质邀 文参 化加 遗央 产视 晚台 会中 的国 表非
武穴酥糖
• 是湖北省武穴 市的汉族传统 名点之一,是 国家地理标志 产品
• 也是休闲、旅 游和馈赠亲友 的佳品。
香 酥 脆 甜
看看两款有什么不同??
武穴就是这么有魅力
还有 sei ?
武穴市自然资源

武穴市自然资源
武穴市位于湖北省黄冈市南部,是一座充满自然风光的城市。
武穴市自然资源丰
富多样,山川、水域、森林等资源构成了武穴市独特的自然景观。
下面将从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生物多样性等方面介绍武穴市的自然资源。
地理位置
武穴市地处江汉平原东南部,地势多为丘陵和平原,境内有汉江、蕲春河等水系。
这种地理位置使得武穴市拥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为当地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有
利条件。
气候条件
武穴市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雨量充沛。
夏季炎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适宜的气候条件为植物生长提供了保障,也为动植物提供了适宜的生存环境。
生物多样性
武穴市拥有丰富的植被资源,森林覆盖率较高,多种珍稀植物在此生长。
同时,
武穴市还是各类野生动物的栖息地,有许多珍稀动物在这里繁衍生息。
这种生物多样
性丰富的特点为武穴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旅游开发提供了广阔空间。
欢迎辞

欢迎辞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在这满目丰收的初冬时节,我们有幸迎来了参加全省国库工作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各位代表莅临武穴检查指导工作。
在此,代表中共武穴市委、市人民政府,谨向各位的到来表示最诚挚的问候和最热烈的欢迎!武穴市原名广济县,取“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1987年撤县建市。
武穴襟江带湖,山川钟秀,地灵人杰,远有“禅宗四祖”司马道信、“抗金名将”余玠等,近有“辛亥元老”居正,“外交奇才”郭泰祺等,更有陈康、蓝侨、杜国平等一批战功卓著的共和国将军,被誉为“竹艺之圣”的章水泉、优秀外交家陈家康等。
武穴在历史上工商业就十分繁荣,民国时期成为湖北“七大商埠”之一,素有“鄂东门户”之称。
全市现有国土面积1246平方公里,人口78万,辖12个镇(处)。
经济以第二产业为主,支柱产业主要有医药、化工、建材、机械加工、船舶制造等;城区第三产业较为繁荣;农业初步形成了以商品经济为主导,种植、养殖等多种经营方式并举的发展格局,素有“竹器之乡”、“油菜之乡”、“武术之乡”的美称。
古老的武穴,人杰地灵,先贤名士,宛如瑰宝,灿若星辰。
今日的武穴,经济繁荣、环境优美、人民富裕、社会和谐。
全市综合经济实力进入全省第一方阵,2008年被评为“全省县城经济发展先进县市”,2006年至2010年在黄冈县市区综合目标考核中实现了“五连冠”。
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19.76亿元,同比增长14.1%;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86.65亿元,同比增长57.8%;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88亿元,同比增长20.4%;财政总收入12.87亿元,同比增长27.7%;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达到105.12亿元,同比增长22.7%;外贸出口0.56亿美元,同比增长13.3%;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730元,比上年增长14.1%;农民人均纯收入5958元,比上年增长16.8%。
站在新起点,实现新跨越。
78万武穴人民正围绕“黄冈争第一,全省争一流,全国争进位,建设现代港口城市,建设综合实力强市,奋力推进武穴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的宏伟目标,奋力拼搏,阔步前行!这次全省国库工作座谈会在武穴召开,为我们创造了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我们将虚心学习各市、州、县(区)的先进经验,以推动武穴财政更好更快地发展。
湖北省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

湖北省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3年数据分析报告2020版报告导读本报告针对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现状,通过数据分析为大家展示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现状,趋势及发展脉络,为大众充分了解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提供重要参考。
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对关键因素户籍人口数量,常住人口数量等进行了分析和梳理并进行了深入研究。
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知识产权为发布方即我公司天津旷维所有,其他方引用此报告需注明出处。
报告力求做到精准、公正,客观,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等权威部门,并借助统计分析方法科学得出。
相信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数据分析报告能够帮助大众更加跨越向前。
目录第一节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现状 (1)第二节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3)一、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3)三、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占全省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 (3)四、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4)五、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4)六、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5)七、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5)八、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6)第三节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指标分析 (7)一、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 (7)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分析 (7)三、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分析 (7)四、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8)五、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8)六、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分析 (9)七、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分析 (9)八、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分析 (10)图表目录表1: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1)表2: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3:全省户籍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3)表4: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占全省户籍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3)表5: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4)表6: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4)表7: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5)表8: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5)表9: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同全省户籍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 (6)表10: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1:全省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 (7)表12: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占全省常住人口数量比重统计表 (7)表13: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8)表14: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8)表15: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7-2019)统计表 (9)表16: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9)表17: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10表17:黄冈武穴市常住人口数量同全省常住人口数量(2018-2019)变动对比统计表(比上年增长%) (10)第一节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现状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现状详细情况见下表(2019年):表1:黄冈武穴市户籍人口数量和常住人口数量现状统计表注:本报告以国家各级统计部门数据为基准,并借助专业统计分析方法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穴概况历史沿革资料截止时间:2006年12月31日西晋时期,广济境地仍分属蕲春、寻阳二县。
东晋太元三年(公元378年)改蕲春县名为蕲阳。
义熙八年(公元412年),寻阳县治迁至江南柴桑,原江北境地划入蕲阳。
至此,改蕲阳县名为齐昌。
陈太建五年(公元573年),齐昌地属陈。
公元579年,北周占齐昌地,将广济境地从齐昌县划出,立为永宁县,隶属蕲州齐昌郡。
隋初,永宁县属蕲州总管府(后改称蕲州、蕲春郡)。
隋末,废永宁县制,并入蕲春县。
唐武得四年(公元621年),又分蕲春,复置永宁县,属淮南道蕲州。
天宝元年因与河南永宁县和江南东道永宁县同名,乃取佛教语广施佛法,普济众生之意改名广济县,属蕲州郡;乾元元年(公元758年),改蕲州郡为州,广济仍隶属。
五代十国,属淮南道蕲州。
宋代,熙宁五年(1072年)属淮南西路蕲州。
高宗南渡后,绍兴五年(1135年)废县为镇,不久恢复县置。
元代,广济属河南江北行省蕲州路。
明代,洪武元年(1368年)改蕲州路为府,广济属该府。
洪武九年降蕲州府为州,广济属湖广布政使司黄州府蕲州,不久改属河南布政使司。
洪武二十四年还属湖广。
清代,初属蕲州,康熙三年(1664年)属黄州府。
清末废府立道,广济属湖北省江汉道。
民国初,广济仍属江汉道。
1926年废道,广济直属湖北省。
1932年10月,实行省、专、县三级制,广济属第三行政督察区。
1936年改属第二行政督察区。
1940年属鄂东行署。
1945年11月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一直隶属湖北省黄冈地区。
1987年10月23日,撤销广济县,设立武穴市。
自然地理资料截止时间:2006年12月31日1、区位条件武穴位于长江中游北岸,大别山南麓,鄂东边缘,四周与蕲春、黄梅、阳新、江西省的九江、瑞昌等地为邻。
地扼吴头楚尾,历来是鄂、皖、赣毗连地段的“三省七县通衢”。
武穴是长江中游北岸深水良港,早在明代成为临江重镇,清初发展成为“商贾杂处鳞聚之要埠”,《烟台条约》辟为外轮停泊港口,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列入开发计划,民国中期成为鄂省“七大商埠”之一,素有“入楚第一门”、“鄂东门户”之称。
城西田家镇一带江窄水急,扼长江之咽喉,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被喻为“楚江锁钥”。
全市东西最大横距43公里,南北最大纵距42公里,版图面积1200.35平方公里,北部为大别山余脉,中部丘陵起伏、湖港交错,南部为带状长江冲积平原。
全市行政区划为4个办事处、8个镇,辖325个村,73万人,耕地面积53.5万亩,水面21.9万亩,山林31万亩。
武穴港是长江十大深水良港之一,在长江北岸武汉至安庆433公里的区间内,唯有武穴港可停靠5000吨级以上的客货轮船,客流量在湖北仅次于武汉港。
同时,全国最长的铁路京九铁路和全国最长的高速沪蓉公路出入口,使武穴成为全国少见的“三长”交汇之地,处在全国实施梯度开发的战略的“结合部”,成为湖北长江经济走廊建设和边缘发展战略的重点倾斜地区。
2、地质概貌武穴地域形成经历了多期地壳演变,境内地层出露比较齐全,地质构造地处扬子淮地台和大别山台隆两个大地构造单元的接合部位,构成了以平原丘陵为主的地貌结构。
北部——隅为连绵起伏的低山,中、西部是丘陵,南部和东南部是平原。
地势北部高而东南部低,自北向东南倾斜。
在低山、丘陵中分布着盆地和谷地。
平原中分布一些洼地。
山地主要分布在市境北部边缘地带,由大别山二支脉太平山、横岗山组成,面积84.53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7.04%。
位于东北部的太平山,北面属蕲春,东面属黄梅,南面属武穴,北南走向。
其山高起冲云霄,故名东冲山。
清咸丰年间,周围农民上山躲避战乱,故改今名太平山。
主峰名一尖,海拔1063.4米,是全市最高点,东面有一山峰白砂裸露,刮大风时白砂随风飘扬,似雪片纷飞,旧县志载称为广济十景之一的“东冲积雪”。
位于北部的横岗山,因横亘于蕲春、武穴之间故名。
东南至西北走向,北面属蕲春,南面属武穴,主峰名天柱峰。
北面悬崖陡峭,南面较平缓。
古时杂灌葱茏,旧县志载称为广济十景之一的“横岗耸翠”。
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以及西北部和西南部一角,面积约397.9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33.15%。
按形态分为高丘和低丘,山顶高度40—500米。
高丘分布在中部偏北,紧临低山地带,丘高而密,坡度一般小于20度,沟谷比较开阔,水田比重大,土层深厚,宜于发展农、林、牧业。
低丘主要分布在中部,岗坡和缓,岗垄相间,发展粮、棉、油、苎麻和柑桔的条件极为优越,因而成为全国闻名的粮食生产大县、油菜之乡和长江中下游优质水果基地,是湖北省唯一的粮棉油综合高产示范市和“吨粮田”、“双百棉”同时达标的县市。
平原分布在仓头埠——大金铺——花桥——郑公塔以南至长江沿岸,面积约717.86平方公里,占总面积59.81%。
按成因分为长江冲积平原和湖积平原。
长江冲积平原包括沿江田家镇、武穴、龙坪一带,面积约150.91平方公里,东西长,南北窄,地面平坦,局部稍有起伏,土层深厚,土质肥沃,水源丰富,是棉花的主要生产基地。
湖积平原分布在县境南部和东部滨湖地区,面积约566.95平方公里。
湖泊密布,残山孤丘夹杂其间,土质肥力较高,灌溉便利,发展粮油生产和水产养殖条件优越。
3、气候特征武穴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
气候的主要特点,一年内日均温等于或大于10摄氏度,植物生产期长,雨量较多。
春季开始期在3月中旬,夏季开始在5月下旬,秋季开始期在10月上旬,冬季开始期在11月下旬。
夏季炎热,梅雨明显,秋高气爽,冬季较暖,气候温和湿润,是适宜于农、林、牧、渔全面发展的多宜地区。
境内日照年辐射的总量多年平均值为106.799千卡/平方厘米,市年平均125.4天晴日,年均日照时数为1913.5小时,全市年平均气温16.8摄氏度,最高年为17.6摄氏度(1961年),最低年为16.2摄氏度(1969年),以7月气温最高(平均29.1摄氏度),1月气温最低(平均4.1摄氏度),年相差25摄氏度;全年多东风和东南风,但随季节有所转换。
一般年份,1—8月东风最多,9月份,西北风和西风渐盛,10~11月以西北风和西风为主,12月西北风和西风减少,东风和东南风增多。
全市年平均降水量为1278.7~1442.6毫米;降雪一般初日出现在12月,少数年出现在11月,1968年出现在11月10日;终日一般在3月,年平均降雪7.3天。
初霜日期多出现在11月下旬,终霜日期多出现在3月上旬,无霜期年平均262.3天,最长是1980至1981年为302天,最短是1962年至1963年为215天。
行政区划资料截止时间:2006年12月31日建市之初,全市行政区划为4乡、8镇、4街道办事处(包含1个农场)。
至2000年的十余年期间,该行政区划基本维持稳定不变,主要改变是:1997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两路乡改设两路镇,镇政府驻地由雀儿山迁至登高山;1998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田家镇街道办事处驻地迁至盘塘。
至2000年11月,全市行政区划为3乡、9镇、4街道办事处(包含一个农场)。
2000年,按照“尊重历史,面对现实,合理布局,适度规模,优势互补,整体合并”要求,改革乡村管理体制,进行撤乡并镇。
2000年12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全市乡镇撤并5个,变更1个,分别是撤销横岗乡、南泉乡、太平乡、两路镇、郑公塔镇,将龙坪街道办事处变更设置为龙坪镇。
全市行政区划调整为3街道办事处、8镇(包含1个农场)。
分别是武穴街道办事处、刊江街道办事处、田家镇街道办事处、梅川镇、余川镇、花桥镇、大金镇、四望镇、石佛寺镇、大法寺镇、龙坪镇(包含国营万丈湖农场区域)。
2004年11月,经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万丈湖街道办事处,其行政区域为原国营万丈湖农场辖区,驻地新港,同时经市人民政府批准,设立黄湖村、太泊村、万丈湖村和新港社区居委会。
至2005年,全市行政区划为4街道办事处、8镇。
在行政区划调整同时,全市村(居)委会、村(居)民小组进行了适当变更设置。
在2000年撤并乡镇时,将刊江街道办事处所辖江家林、吴谷英、新矶、樟树下、朱奇武、郭应龙等6个村划归武穴街道办事处管辖。
因武穴城区范围不断扩大,为切实加强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推进城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建设,按照精简高效、便于居民自治原则,2001年3月,经市人民政府批准,将武穴街道办事处部分村委会(城中村、城郊村)和城区居委会进行调整设置,下官村、大桥村及大坝上居委会等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被撤销,同时新设置钟楼居委会等城市居民自治组织,城区居委会由23个调整为21个。
2003年初,为切实加强武穴城市社区建设工作,按照便于服务管理、便于开发社区资源、便于社区居民自治原则,并考虑地域性、认同感等社区构成要素,对21个居委会辖区进行了重大变更调整,将21个居委会辖区重新划分为12个社区,并在每个社区设置社区居民委员会。
12个社区居委会分别是正街社区居委会、北新村社区居委会、西新村社区居委会、西菜园社区居委会、刘家巷社区居委会、下港社区居委会、东新村社区居委会、螺丝旋社区居委会、大桥社区居委会、钟楼社区居委会、龙凤社区居委会、大世界社区居委会。
2004年底全市镇(处)、村基本情况见附表5。
2005年将北新村社区居委会更名为龙潭社区居委会,撤消龙凤社区居委会设置下关社区居委会,撤消李顶武村、大世界社区居委会设置李顶武社区居委会,撤消江家林村设置江家林社区居委会,共计13个社区居委会。
民族人口资料截止时间:2006年12月31日全市有19个少数民族,人口167人(男42人,女125人),主要是土家族、回族、壮族等,居住在农村多。
原来主要是南下军转干部,现在主要是打工或当兵的娶回武穴,故70年代的女性居多,主要来自四川、贵州及鄂西等西部地区。
其中中共党员5人(男4人,女1人);市政协委员1人(女)。
按民族成份分:土家族75人(男16人,女59人);回族26人(男12人,女14人);仡佬族2人(男1人,女1人);柯尔克孜族1人(女);苗族9人(男2人,女7人);藏族4人(男2人,女2人);彝族2人(女);满族8人(男3人,女5人);布依族3人(男1人,女2人);侗族1人(女);维吾尔族4人(男2人,女2人);蒙古族2人(女);高山族6人(女);缅甸1人(女);白族1人(女);畲族1人(女);瑶族1人(女);朝鲜族3人(女);壮族17人(男3人,女14人)。
资源特色资料截止时间:2006年12月31日1、植物资源林木类共有林木树种64种,其中用材林48种,经济林16种。
乔木主要树种有杨、柳、榆、桑、杉、金钱松、马尾松、银杏、梧桐、八角、茴香、广玉兰、楠木、合欢、苦楝、楠竹、淡竹、荆竹、水竹、桃、李、栗、枣、梅、杏、柿等。
灌木主要树种有白栎、毛栗、黄荆、油茶、石榴、野山楂、猕猴桃、山鸡椒、牡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