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章试题及解答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_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无机化学试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第一章气体填空题:1、某广场上空有一气球,假定气压在一日内基本不变,早晨气温15℃时,气球体积为25.0L;中午气温为30℃,则其体积为 26.3 L;若下午的气温为25℃,气球体积为 25.9 L。
2、某真空集气瓶的质量为134.567g。
将一温度为31℃,压力为98.0 kPa的气体充入其中,然后再称其质量为137.456g,则该气体的质量m= 2.889g。
如果集气瓶中装满31℃的水,其总质量为1067.9g(该温度下水的密度为0.997g·mL-1),集气瓶的容积为0.936 L;该气体的密度ρ= 3.09 g.·L-1,摩尔质量M=79.6g·moI-1。
3、恒定温度下,将1.0L 204kPa的氮气与2.0L 303kPa的氧气充入容积为3.0L的真空容器中,则p(N2)= 68 kPa; p(O2)= 202 kPa; 容器内的总压力p=270 kPa。
4、在温度T时,在容积为c L的真空容器中充入氮气和氩气。
容器内压力为a kPa,若p(N2)=b kPa, 则p(Ar)= a-b kPa; N2和Ar的分体积分别为 bc/aL和 (a-b)c/a L; n(N2)= bc/RT mol,n(Ar)= (a-b)c/RT mol。
5、在相同温度、压力、体积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
试比较:n1 = n2, m1> m2; Ēk,1= Ēk,2; v1< v2; ρ1>ρ2。
若体积增大,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则ρ1, ρ2都不变。
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含有相同质量的H2,O2,N2与He的混合气体,其中分压最小的组分是………………………………………………………………( B )(A)N2 (B)O2(C)H2(D)He2、某温度下,一容器中含有2.0mol O2,3.0mol N2及1.0mol Ar。
无机化学试题(含答案)

无机化学试题第一章气体填空题:1、某广场上空有一气球,假定气压在一日内基本不变,早晨气温15℃时,气球体积为25.0L;中午气温为30℃,则其体积为 26.3 L;若下午的气温为25℃,气球体积为 25.9 L。
2、某真空集气瓶的质量为134.567g。
将一温度为31℃,压力为98.0 kPa的气体充入其中,然后再称其质量为137.456g,则该气体的质量m= 2.889g。
如果集气瓶中装满31℃的水,其总质量为1067.9g(该温度下水的密度为0.997g·mL-1),集气瓶的容积为0.936 L;该气体的密度ρ= 3.09 g.·L-1,摩尔质量M=79.6g·moI-1。
3、恒定温度下,将1.0L 204kPa的氮气与2.0L 303kPa的氧气充入容积为3.0L的真空容器中,则p(N2)= 68 kPa; p(O2)= 202 kPa; 容器内的总压力p=270 kPa。
4、在温度T时,在容积为c L的真空容器中充入氮气和氩气。
容器内压力为a kPa,若p(N2)=b kPa, 则p(Ar)= a-b kPa; N2和Ar的分体积分别为 bc/aL和 (a-b)c/a L; n(N2)= bc/RT mol,n(Ar)= (a-b)c/RT mol。
5、在相同温度、压力、体积下,两种气体的摩尔质量分别为M1和M2(M1>M2)。
试比较:n1 = n2, m1> m2; Ēk,1= Ēk,2; v1< v2; ρ1>ρ2。
若体积增大,温度、压力保持不变,则ρ1, ρ2都不变。
选择题:1、一定温度下,某容器中含有相同质量的H2,O2,N2与He的混合气体,其中分压最小的组分是………………………………………………………………( B )(A)N2 (B)O2(C)H2(D)He2、某温度下,一容器中含有2.0mol O2,3.0mol N2及1.0mol Ar。
无机化学习题(含答案)

答:根据 SHAB 理论,硬硬和软软结合稳定。其中酸或碱的硬度并非一成不变。如硬酸
可以由于若干软碱配体的存在而被软化。因此,在 Co(NH3)5F2+ 和 Co(NH3)5I2+中,Co3+ 为硬酸,NH3 和 F均为硬碱、I较软。因此有五个硬碱 NH3 存在时,F配合物比 I配 合物稳定;但在 Co(CN)5F3-和 Co(CN)5I3-中五个软碱 CN的存在使 Co3+软化,从而使 I配合物稳定。
17.为什么强酸性溶剂(例如 SbF5 / HSO3F)可用来制备像 I2+和 Se8+这样的阳离子,另一
方面却用强碱性溶剂稳定诸如 S42-和 Pb94-这类阴离子物种?
答: I2+和 Se8+在碱中会歧化或与碱分子配位;S42-和 Pb94-在酸中会歧化或与酸分子配位。
18.判断相对 Lewis 碱性(1) (H3Si)2O 和(H3C)2O;(2) (H3Si)3N 和(H3C)3N ;其中较强的是
23.请定义“酸度函数”。在什么条件下,酸度函数与 pH 相同?在什么条件下又有区别?
答:酸度函数 Ho 的出发点是酸的酸度可通过与酸反应的弱碱指示剂的质子化程度来表示。 B + H+ = BH+ (其中 H+代表酸,B 代表弱碱指示剂)
c(B) H o pK BH+ lg c(BH + )
KBH+是电离常数;c(B),c(BH+)为 B 和 BH+的浓度,在稀水溶液中,Ho 与 pH 是同义 词;而在高浓度水溶液、纯酸溶液或非水溶液中,二者又有区别。如在 10 mol·dm-3
教学参考
《无机化学选论》 习题及解答
无机化学第6版试题第四章

+ HA H2O
+ A- H2O
+ H3O+ A -
HA + OH-
Ka =
[H3O+] [A-] [HA]
Kb =
[HA] [OH-] [A-]
Ka·Kb = Kw
16
写出H3PO4 (Ka1 Ka2 Ka3 Kb1 Kb2 Kb3 ) 中各级 离解常数之间的关系
H 3PO4 :
H 3 PO4
+
Kw=1×10-14
当Ka1>>Ka2时,可做一元弱酸处理,即:
Ka1
Ka2
时,[H
+ 3
O]
Ka1 c
同理:当Kb1>>Kb2时,可做一元弱碱处理,即:
Kb1 Kb2 时,[OH-] Kb1 c
例题:101页,4 - 3
26
(三) 两性物质溶液(以HCO3-为例说明)
[H3O+ ]
的水溶液。在任何稀的水溶液中,不论[H+]和[OH-]怎样
改变,它们的乘积总是等于KW。
(一)水溶液的酸碱性及pH值 溶液的pH值是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值。 它的数学表示式为:
pH=-lg[H+]
即 [H+]=10-pH
pOH=-lg[OH-] 即 [OH-] =10-pOH
pH+pOH=pKw=14
H3PO4
+
H2O
H
2
P
O4
+
H
3O
+
K
a1
H
2
P
O4
+
H2O
高等教育出版社 无机化学 第四章 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1. 试用离子键理论说明由金属钾和单质氯反应,形成氯化钾的过程?如何理解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答原子所得,二者因静电引力而吸引,之间得作用力成为离子键。
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可以这样理解:阴离子与阳离子并非只有再某一方向才具有吸引力,而是在任何方向都有力的作用,只不过当距离远时其作用力小一点而已。
2. 用下列数据求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K(s) → K(g) △H 1=83 kJ ·mol 1- K(g) → K +(g) △H 2=419 kJ ·mol 1-21H 2(g) → H(g) △H 3=218kJ ·mol 1- K +(g) + H -(g) → KH(s) △H 4= -742kJ ·mol 1- K(s) + 21H 2(g) → KH(s) △H 5= -59kJ ·mol 1- 解3. ClF 的解离能为246kJ ·mol -1 ,ClF 的生成热为—56 kJ ·mol -1 Cl 2的解离能为238kJ ·mol -1,试计算F 2(g )解离能。
解4.试根据晶体的构型与半径比的关系,判断下列AB型离子化合物的晶体构型:BeO,NaBr,CaS,RbI,BeS,CsBr,AgCl。
答5.试从电负性数据,计算下列化合物中单键的离子性百分数各为多少?并判断哪些是离子型化合物?哪些是共价型化合物?NaF,AgBr,RbF,HI,CuI,HBr,CrCl。
答6.如何理解共价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答7.BF3是平面三角形的几何构型,但NF3却是三角的几何构型,试用杂化轨道理论加以说明。
答8.指出下列化合物合理的结构是哪一种?不合理结构的错误在哪里?(a)(b)(c)答N2O存在9.在下列各组中,哪一种化合物的键角大?说明其原因。
(a)CH4和NH3(b)OF2和Cl2O(c)NH3和NF3(d)PH3和NH3答10.试用价层电子互斥理论判断下列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
无机与分析化学第四章课后习题答案

第四章(p.96)1. 下列说法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1) 凡是盐都是强电解质;(2) BaS04, AgCI难溶于水,水溶液导电不显著,故为弱电解质;(3) 氨水冲稀一倍,溶液中[0H-]就减为原来的一半;(4) 由公式;-K c可推得,溶液越稀,「就越大,即解离出来的离子浓度就越大。
(5) 溶度积大的沉淀都容易转化为溶度积小的沉淀。
(6) 两种难溶盐比较,K sP较大者其溶解度也较大。
答:(1)不正确。
强电解质应在水溶液中能够百分之百的离解。
但有些盐,女口:HgCl2在水溶液中的离解度远达不到百分之百,所以不是强电解质。
(2) 不正确。
溶解在水溶液中的BaSO4, AgCl可以百分之百地离解,所以它们是强电解质。
只是由于它们的溶解度非常小,所以其水溶液的导电性不显著。
(3) 不正确。
氨水在水溶液中产生碱离解平衡:NH3 + H 2O = NH 4+ + OH -当氨水被稀释时,离解平衡将向氨离解度增加的方向移动,所以达到平衡时,溶液中的[OH -]将高于原平衡浓度的1/2。
(4) 不正确。
溶液越稀,离解度:•就越大,但溶液中相应离子的浓度是弱电解质的浓度c和离解度:•的乘积,所以离子的浓度还是会随着c的降低而降低的。
(5) 不正确。
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盐而言,溶度积大的物质未必是溶解度大的物质,严格的讲,应该是溶解度大的物质易于转化溶解度小的物质。
(6) 不正确。
对于相同类型的难溶盐,K sp较大者其溶解度也较大。
对于不同类型的难溶盐,不能直接用溶度积的大小来比较它们的溶解度。
学习参2. 指出下列碱的共轭酸:SO42-, S2-, H2PO4-, HSO「NH3;指出下列酸的共轭碱:NH4+,HCI, HClO 4, HCN, H 2O2。
答:SO42-, S2-, H2PO4-, HSO 4-, NH 3 的共轭酸分别是:HSO,, HS-, H 3PO4, H 2SO4, NH 4+;NH4+, HCI, HCIO 4, HCN, H 2O2 的共轭碱分别是:NH 3, Cl-, CIO4-, CN-, HO 2-。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章试题.及其规范标准答案

第四章 化学平衡本章总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 2: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3:熟悉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化学平衡状态1:熟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生成速率分别等于其消耗的速率,各种物质的浓度将不再改变。
2:了解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这两个概念的意义。
第二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会运用标准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Q K θ>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Q K θ<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 K θ=时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第三节;标准平衡常数K θ与r m G θ∆的关系1: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ln r m r m G G RT Q θ∆=∆+),当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Q K θ=ln r mG RT K θθ⇒∆=-。
2:重点掌握运用公式r m r m r m G H T S θθθ∆=∆-∆进行热力学数据之间的计算。
第四节:化学平衡的移动1:熟悉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熟练地根据条件的改变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习题一 选择题1.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反应速率常数k 发生变化,则标准平衡常数(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一定发生变化B. 一定不变C. 不一定变化D. 与k 无关2.反应:2CO (g )+O 2(g 2(g )在300K 时的Kc 与Kp 的比值约 为( )A.25B.2500C.2.2D.0.043.反应的温度一定,则下列的陈述中正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平衡常数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B.转化率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C. 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D. 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不能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4.相同温度下:2H2(g)+S2(g2S(g)Kp12Br2(g)+2H2S(g2(g)Kp2H2(g)+Br2(g)(g)Kp3则Kp2等于()A. Kp1· Kp3B.(Kp3)2/ Kp1C. 2Kp1· Kp3D. Kp3/ Kp15.下列反应中,K˚的值小于Kp值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2(g)+Cl2(g)== 2HCl(g)B. 2H2(g)+S(g)== 2H2S(g)C. CaCO3(s) == CaO(s)+CO2(g)D.C(s)+O2(g)== CO2(g)6.N2(g)+3H2(g3(g),H=-92.4KJ·mol-1,473K时,三种混合气体达平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章 化学平衡本章总目标:1:了解化学平衡的概念,理解平衡常数的意义; 2:掌握有关化学平衡的计算; 3:熟悉有关化学平衡移动原理。
各小节目标: 第一节:化学平衡状态1:熟悉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的特征——反应体系中各种物质的生成速率分别等于其消耗的速率,各种物质的浓度将不再改变。
2:了解平衡常数、平衡转化率这两个概念的意义。
第二节:化学反应进行的方向学会运用标准平衡常数判断化学反应的方向:Q K θ>时,反应向逆向进行。
Q K θ<向正反应方向进行。
Q K θ=时体系达到平衡状态。
第三节;标准平衡常数K θ与r m G θ∆的关系1:掌握化学反应等温式(ln r m r m G G RT Q θ∆=∆+),当体系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Q K θ=ln r m G RT K θθ⇒∆=-。
2:重点掌握运用公式r m r m r mG H T S θθθ∆=∆-∆进行热力学数据之间的计算。
第四节:化学平衡的移动1:熟悉温度、浓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2:熟练地根据条件的改变判断平衡移动的方向。
习题一 选择题1.可逆反应达平衡后,若反应速率常数k 发生变化,则标准平衡常数(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一定发生变化B. 一定不变C. 不一定变化D. 与k 无关2.反应:2CO (g )+O 2(g 2(g )在300K 时的Kc 与Kp 的比值约 为( )A.25B.2500C.2.2D.0.043.反应的温度一定,则下列的陈述中正确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平衡常数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B.转化率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C. 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能准确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D. 平衡常数和转化率都不能代表反应进行的完全程度4.相同温度下:2H2(g)+S2(g2S(g)Kp12Br2(g)+2H2S(g2(g)Kp2H2(g)+Br2(g)(g)Kp3则Kp2等于()A. Kp1· Kp3B.(Kp3)2/ Kp1C. 2Kp1· Kp3D. Kp3/ Kp15.下列反应中,K˚的值小于Kp值的是()(《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 H2(g)+Cl2(g)== 2HCl(g)B. 2H2(g)+S(g)== 2H2S(g)C. CaCO3(s) == CaO(s)+CO2(g)D.C(s)+O2(g)== CO2(g)6.N2(g)+3H2(g3(g),H=-92.4KJ·mol-1,473K时,三种混合气体达平衡。
要使平衡向正方向移动,可采用方法()A.取出1molH2B.加入NH3以增加总压力C.加入稀有气体以增加总压力D.减小容器体积以增加总压力7.298K时,Kp˚的数值大于Kc的反应是()A.H2(g)+S(g2S(g)B.H2(g)+S(s2S(g)C.H2(g)+S(s2S(l)D.Ag2CO3(s2O(s)+CO2(g)8.已知300K和101325Pa时,下列反应:N2O4(g)2(g)达到平衡时有20﹪的N2O4分解成NO2,则此反应在300K时的平衡常数Kp的数值为()A.0.27B.0.05C.0.20D.0.179.在某温度下平衡A+B== G+F的H<0,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的原因是( )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v正减小,v逆增大B.k正减小,k逆增大C. v正和v逆都减小,D. v正增加的倍数小于v逆增加的倍数10.已知下列前三个反应的K值,则第四个反应的K值为()(1)H2(g)+1/2O22O(g) K1 (2)N2(g)+O2K2(3)2NH3(g)+5/2O22O(l) K3(4)N2(g)+3H23KA.K1+K2-K3B.K1·K2/K3C.K1·K3/K2D.K13·K2/K311.下面哪一种因素改变,能使任何反应平衡时产物的产量增加()A.升高温度B.增加压力C.加入催化剂D.增加起始物12.298K 时,反应H 2O (l ) H 2O (g )达平衡时,体系的水蒸汽压为3.13kPa ,则标准平衡常数K˚为 ( )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100B.3.13×10-2C.3.13D.113.298K 时,根据下列数据,判断哪个化合物分解放氧倾向最大( )A. N 2(g) + O 2(g) == 2NO 2(g) Kc=1×10―30B. H 2(g) + O 2(g) == H 2O(g) Kc=1×1081C. 2CO 2(g) == 2CO(g) + O 2(g) Kc=1×10―92D. 2H 2O 2(l) == 2H 2O(l) + O 2(g) Kc=1×103714.某温度时,反应H 2(g) + Br 2(g) == 2HBr(g)的Kc=4×10―2,则反应HBr(g)1/2H 2(g) + 1/2Br 2(g) 的Kc 为 ( )A.21041-⨯ B.21041-⨯ C.4×10―2 D. 2×10―215.合成氨反应:3H 2(g) + N 2(g) 2NH 3(g) 在横压下进行时,若向体系中因入氩气,则氨的产率(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减小B.增大C.不变D.无法判断16.有下列平衡A (g )+2B (g )2C (g ),假如在反应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A 和B ,在达到平衡时,总是正确的是( )A.[B]=[C]B.[A]=[B]C.[B]<[A]D.[A]<[B]17. 在Kp= Kc (RT) △n 中,如果压力单位为atm ,浓度单位为mol ·L -1,则R 为( )A.8.314J · mol -1·K -1B.1.987cal · mol -1·K -1C.82.06ml · atm · mol -1·K -1D.0.08206L · atm · mol -1·K -118.可逆反应2NO (g )N 2(g )+O 2(g ), rHm 0= -180KJ·mol -1.对此反应的逆反应来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A.升高温度增大B.升高温度变小C.增大压强平衡移动D.增大N 2浓度,NO 解力度增加19.有可逆反应C (s )+H 2O (g )CO (g )+H 2(g )rH=133.8 KJ ·mol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加入催化剂可以加快正反应速度B.由于反应前后分子数相等,压力对平衡没有影响C.加入催化剂可以增加生成物的浓度D.加入催化剂可加快反应达到平衡的时间20.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一个反应体系达到平衡时的条件是( )A.正、逆反应速度停止B.正、逆反应速度相等C.正反应速度减慢,逆反应速度加快D.反应物全部转化成产物二 填空题1.加入催化剂可以改变反应速率,而化学平衡常数 ,原因是 。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2.在等温(1000K )等压条件下,某反应的Kp=1,则其G ˚的值等于 。
3.温度一定,转化率随反应物的起始浓度 ,平衡常数 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而变4.在25℃时,若两个反应的平衡常数之比为10,则两个反应的rGm˚相差 KJ ·mol -1。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5.请填写下面的空格:6.在5升容器中装入等摩尔数的PCl 3和Cl 2,在523K 时达到平衡,若PCl 5的分压为101.3kPa(1大气压),此时PCl 5(g) PCl 3(g) + Cl 2(g)反应的Kp=1.85,问原来装入的PCl 3为 摩尔,Cl 2为 摩尔。
7.已知环戊烷的气化过程r H˚m =28.7 KJ·mol -1,r S ˚m =88 J·mol -1·K -1.环戊烷的正常沸点为 ℃,在25℃下的饱和蒸汽压为 kPa 。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8.在一密闭容器中,于1000K 时进行反应CO 2(s) + H 2(g) == CO(g) + H 2O(g)平衡时测知2CO P =63.1atm, 2H P =21.1atm, P CO =63.1atm, 31.6atm, 在恒温、恒容下,如设法除去CO 2,使CO 2减少为63.0atm ,则反应重新平衡时2CO P = , K c = 。
9.在100℃时,反应AB (g )(g )+B (g )的平衡常数K c =0.21 mol ·dm -3,则标准常数K˚的值为。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10.某温度下,反应PCl5(g3(g)+Cl2(g)的平衡常数K˚=2.25。
把一定量的PCl5引入一真空瓶内,达平衡后PCl5的分压为2.533×10―4Pa,则PCl3的分压是Pa,PCl5的解离分数为。
三.问答题(《无机化学习题》武大版)1.怎样正确理解化学反应的平衡状态?2.平衡常数能否代表转化率?如何正确认识两者之间的关系?3.如何正确书写经验平衡常数和标准平衡常数的表达式?4.什么是化学反应的反应商?如何应用反应商和平衡常数的关系判断反应进行的方向并判断化学平衡的移动方向?之间的关系5.如何表述化学反应等温式?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与其△rGθm怎样?(《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四.计算题1.可逆反应H2O + CO H2 + CO2在密闭容器中,建立平衡,在749K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c=2.6。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1)求n(H2O)/n(CO)(物质的量比)为1时,CO的平衡转化率;(2)求n(H2O)/n(CO)(物质的量比)为3时,CO的平衡转化率;(3)从计算结果说明浓度对平衡移动的影响。
2. 反应SO2Cl2(g)SO2(g)+ Cl2(g)在375K时,平衡常数Kθ=2.4,以7.6克SO2Cl2和1.013×105Pa的Cl2作用于1.0 dm—3的烧瓶中,试计算平衡时SO2Cl2、SO2和Cl2的分压。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3.已知下列热力学数据:NO(g)NO2(g)O2(g)H˚m(KJ·mol-1)90.4 33.9 0fS˚m(KJ·mol-1·K-1)0.210 0.240 0.205问:(1)298K,标准压力时,2 NO(g)+O2(g)=2 NO2(g)能否自发进行?(2)1000K时该反应的K p˚4. HI分解反应为2HI H2+ I2,开始时有1molHI,平衡时有24.4%的HI发生了分解,今欲将分解百分数降低到10%,试计算应往此平衡系统中加若干摩I 2。
(《无机化学例题与习题》吉大版)5.5L 的容器中装入等物质的量的PCl 3和Cl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