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青春期女孩子的教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青春期女孩子的教育

我们习惯于把青春期理解为是“叛逆期”的代名词,且习惯于把“叛逆期”附着在男孩子身上,仿佛只有男孩子才有青春期,也只有男孩子才会在青春期里产生叛逆。对于女孩子人们至多也只关注她们在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却往往忽略了青春期也是她们人生中最美好、最重要的成长阶段,忽略了她们心理与思想上虽微妙又复杂的剧变。

毋庸置疑,女孩子也有青春期,青春期里也有叛逆。只是囿于天性,女孩子的青春期显得安静而内敛,她们的叛逆也不像男孩子那样强烈而富有对抗性。

一、女孩子青春期的几种典型心理

1、忧郁自卑倾向

走进青春期,也就渐渐走进了社会成长期,周围的人、事、环境、氛围都会影响和决定着一个女孩子的成长与成熟。这时的少女,不再是天真烂漫的小女孩,无忧无虑的自然成长期已经渐渐过去。尤其是当她们迈进了中学的大门,集体的生疏、环境的变化,学业的压力,竞争的氛围,都促使她们在未走入社会之前,就感受到了独自面对人生的体验,这些都会在他们心里掀起巨大的波澜,这些因素在促其成长、成熟的同时,也会使有些女孩子产生忧郁、自卑的倾向。尤其是那些含蓄内敛的女孩子,更容易产生这种心理。她们因缺少友伴而自卑,因学习不出色而自卑,因自己长得不够漂亮而自卑,……。这样的女孩子,在老师面前是乖乖女,但在家里可能最容易耍小脾气,闹小性子,让人感到喜怒无常。这也是青春期的一种表现。

2、对伙伴的强烈依赖

校园里,我们常会看到两三个要好的女孩子如影随形地在一起;判阅学生作文时,我们也常常会惊异于这个年龄段的女孩子对伙伴、对友谊的强烈渴望与关注。女孩子之间也常常会因我们看起来本是芝麻绿豆的小事而闹情绪、闹矛盾。这都表现了她们对友谊的需求和对友伴的依赖。女孩子到了青春期,已有摆脱家庭的意识,她不再需要家长过多地呵护与陪伴,可她们又不足够独立与成熟天性决定她们总是有些怯懦、恐惧。我们必须承认,绝大多数女孩子要比男孩子脆弱,当她们面对一个陌生的环境,要融入一个新的集体时,她们身边决不能没有朋友的陪伴。

3、对异性的明显关注

对异性的明显关注是少男少女在青春期里一个最显而易见,也最正常不过的表现。正如歌德在《少年维特之烦恼》里所说的“哪个少男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这是普遍的,再合理不过的事情。可我们许多家长和老师却将女孩子对男明星的思慕,对男孩子的好感视作是洪水猛兽、认为这种心理羞愧可耻,从而采取不当或过激的处理方式。

4、青春期里的隐形叛逆

女孩子的青春期之所以容易让我们忽略,是因为她们即使有叛逆,那叛逆也较为隐晦和内敛。男孩子会与批评指责他们的家长产生激烈的争吵和情绪上的冲突,他们桀骜不驯、我行我素。而青春期里的女孩子面对批评指责很多时候会一声不吭,或会迅速表示服从,虽然她们的内心充满了抵触和不满。所以,学校里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女孩子表面很安静,但她们却悄悄地挑染头发,佩戴饰物,甚至暗地里和男孩子一起抽烟、喝酒。这都表明她们从未真正认同和接受师长对她们的批评和教育。不反抗,并不意味着接受,这是一种“隐形叛逆”。

正如花蕾悄悄绽放,树木伸展枝条,雏鸟振翅欲飞,青春期的少男少女是美丽的、蓬勃的、给人以无限的美好憧憬和希望的。可为什么事与愿违,她们的成长给我们带来了诸多的尴尬与烦恼呢?我们不能不反思我们的教育。

二、青春期女孩子的教育现状

1、学校缺少有针对性的性别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接受教育的主渠道。但遗憾的是,学校教育只重知识教育,而文化知识的教育与传输又被异化成了应试教育。在考学、分数的重压下,这种教育就表现为了压抑孩子天性的、以教学为主的半军事化管理。无论男生女生,一律穿肥肥大大、同样式样的校服兼运动服;不论男孩女孩,一律剪成齐耳的运动式短发。教育的话题永远是男女适用,或只针对男生,而忽略女生。难道女生就没有问题吗?学校的观点是:反正女生惹不出什么大事。可是女孩子也在成长,也需要适当的引领式的教育,她们的心思反而比男孩子更敏感细腻呢。当花蕾悄悄绽放的时候,我们的教育却没有成为抚慰她们的春风,照拂他们的暖阳。教育成了忽略和漠视。

2、家庭缺少性别教育

大多数家庭只有一个子女。只有女孩子的家庭,缺少兄弟作为性别参照;有的父亲怕女儿将来走入社会时害怕羞怯,也出于对女儿的宠爱,就将女儿当男孩

养:给女儿起男性化的名字,言必称儿子,鼓励女儿在家庭、学校和集体中要强势一些。这就造成某些女孩越来越中性化,甚至趋于男性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妇女承担的家庭和社会责任越来越多,妇女在社会分工中也越来越与男性不分伯仲,这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女性更独立,更强势。而这样的女性,在家庭中都必然承担母亲这一角色。这样的母亲,母亲的这种性格与心理,也必然会影响青春期的女儿,这种影响会伴随她的终生,因为母亲的言行成了她重要的甚至是唯一的言行示范。大多数女孩子并不明确地知道应当怎样做女孩,甚至没有一个模糊的意识,这充分暴露了家庭中性别教育的严重缺失。女性,到底应在家庭和社会中扮演怎样的性别角色,我们不能给出一个明确的论断,但有一个前提我们必须明了,那就是:男女终归是有别的,无论是男女间的交往,还是男女所承担的家庭与社会角色。

3、社会舆论导致女孩子缺乏正确的性别意识

影视、报刊等媒体对女性外在美的渲染与强化,以及因外在美而带来的他人的关注与青睐,不正当的成名与成功,和轻而易举所得到的风光和物质享受,都让处于青春期的少女艳羡至极。她们幼稚地认为:美,是最大的资本;风光是最大的成功;享受,是人生的至高追求。我们常说,她们是花季少女;但,并不是指她们在这一年龄段容颜最美,而是指这一年龄段最可贵、最值得珍惜。我们应让她们知道:装点自己人生花季的不是夸张的发饰、美丽的衣衫,更不是招摇庸俗的举止言谈。而是得体的衣饰,大方的举止,美好的性格,充实的知识和丰富的才华。而这些,浮躁而光鲜的影视宣传并不能给予孩子。所以,对青春期的女孩子的教育与影响,社会的舆论宣传却没有充分发挥它正确而强大的导向作用。

陶行知先生曾说:“女子富于感性化,能将坏的男子变好,并且可以溶化男子的性情与人格。诸位不信,请看看你们的亲友,定可得着个显著的证明。所以欲使男子不致堕落,非从女子教育着手不可。”可见女性教育的重要性。

是什么在影响着一个民族,是女人。是女人要走入一个家庭,是女人要孕育和抚养子女。因为与男人相比、与父亲相比,她们有更多的时间坚守在家庭,有更多的机会教育和陪伴子女。所以,是女人在以自己不曾知觉的方式影响和改变着一个家庭,一个家庭的下一代。而家庭又是社会的细胞,是社会的最微小的组成部分。从某种程度上说,是女人影响和改变着民族与社会,并不为过。因此,我们没有理由轻视和怠慢对女孩子的教育。因为,那些所有正在走向和已经走进花季的女孩子,总有一天会为人妻、为人母。

那么,我们又该如何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对青春期女孩子教育的现状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