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的今天12月14日
12月的历史事件

12月的历史事件一年的最后一个月,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上的这个月都发生了哪些事情,今天给大家整理了12月的历史事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2月的历史事件一:宋庆龄发起“中国民权保障同盟”1932年12月17日,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黎照寰、林语堂等人在上海发起组织“中国民权保障同盟”,总会设在上海,北平、上海等设有分会。
其最高权力机关是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委员会由宋庆龄、蔡元培、杨杏佛、林语堂、伊罗生、邹韬奋、胡愈之等7人组成,宋庆龄任主席,蔡元培任副主席,杨杏佛任总干事。
同盟发表宣言说:同盟的目的,(1)为国内政治犯之释放与非法的拘禁,酷刑及杀戮之废除而奋斗;(2)予国内政治犯以法律及其他之援助,并调查监狱状况,刊布关于政府压迫民权之事实,以唤起社会之公意;(3)协助为结社集会自由、言论自由、出版自由诸民权努力之一切奋斗。
12月的历史事件二:清末立宪运动兴起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内设田赋、漕仓、税课、库藏等十个司。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
1905年,清政府曾派五大臣出国“考察政治”,1907年9月宣布“预备仿行宪政”。
民族资产阶级上层的代表人物纷纷响应。
12月6日,张謇、汤寿潜等人肖先在上海成立预备立宪公会。
之后,汤化龙、谭延恺、丘逢甲分别建起湖北宪政筹备会、湖南宪政公会、广东自治会等团体,梁启超等人也在日本东京建立政闻社。
1908年8月,各团体以清政府并无实际行动,乃派代表联名上书,请求速开国会、颁布宪法。
清政府用查禁政闻社予以打击。
1909年(宣统元年)各省奉命设立谘议局,多由立宪派主持。
次年,经张謇发起,十六省谘议局代表齐集北京,仍以速开国会为要求,接连发动三次大请愿。
未被接受。
1911年5月清政府组成皇族内阁,彻底暴露了集权皇室的阴谋。
立宪运动失败,一部分立宪派转与清廷对立,至武昌起义爆发时,投向革命阵营。
12月的历史事件三:苏联一九三六年新宪法通过1935年,联共(布)中央在研究了苏联政治、经济和社会阶级成份的新变化后,认为1924年制订的联盟宪法已和苏联现实不相适应,建议制定新宪法。
12月14日是国家宪法日

12月14日是国家宪法日
每年十二月四日定为国家宪法日,凸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体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得益彰。
意义
1、凸显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国家宪法日的设立,是根据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决定,由全国
人大常委会依照法定程序,对党的全会决定进行法定化的制度安排。
全国
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具有立法性质,这使党的意志上升为国家意志,充分凸
显了社会主义法治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2、体现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得益彰。
法律和道德是相辅相成、相互支持、相互配合的。
道德建设需要法律
予以保障,道德是多层次的,不可能用统一标准去要求所有人。
为了维护
人民根本利益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有法律强制力作保障,从而对违反基
本道德的行为起到威慑和惩罚作用。
扩展资料:
历届国家宪法日的主题
2014年:弘扬宪法精神,建设法治中国。
2015年:弘扬宪法精神,推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
2016年:大力弘扬法治精神,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017年: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维护宪法权威。
2018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
2019年:弘扬宪法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南京大屠杀公祭日

为什么要设立国家公祭日?
1、记住历史,纪念遇难同胞 2、是中国与世界更好地在沟通,在向全世界表达我们热爱和平、维护和平的决心与责任。 3、重温历史不是记住仇恨,而是为了警醒后人,呼吁和平
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
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将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进行,其所在地便是曾经“万人坑”丛葬地遗址。2014年12月13日我国将举行首个国家公祭日活动,公祭活动的主场地将设于此。
以色列犹太大屠杀纪念馆是以色列官方设立的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位于以色列耶路撒冷,1953年根据以色列国会通过的纪念法令成立。
1995年通过法律设定1月27日为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
德 国:大屠杀受害者纪念日
美国: 珍珠港事件纪念日
2011年,珍珠港事件70周年当天,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12月7日为“国家珍珠港荣军纪念日”。以勿忘国耻,纪念死伤将士。
以色列: 大屠杀纪念馆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在中国南京开始对我同胞实施长达四十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三十多万人惨遭杀戮。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灭绝人性的暴行。
为什么国家公祭日设立在12月13日
怀着沉痛的心情, 我们向战殁者深深鞠躬
其他国家、民族对战争遇难者也有纪念活动
“勿忘国耻,梦圆中华”——12月13日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国家公祭日
今年二月,国家决定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每年12月13日国家举行公祭活动,悼念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和所有在日本帝国主义侵华战争期间惨遭日本侵略者杀戮的死难者。
国家公祭日
国家公祭日是国家为了纪念曾经发生过的重大民族灾难而设立的国家祭日。
高三政治12月14日时事政治(国内)

2012年12月14日时事政治(国内)
将青海、西藏、新疆、海南等地方申报的8万千瓦解决偏远无电地区、海岛
用电问题的独立光伏电站,全部纳入财政补贴范围,覆盖约28万户无电家
庭、80多万无电人口。
2.12月14日,北京市多部门联合启动应急交通勤务机制。
110、119、122、120、
999以及市应急办等应急指挥系统联网运行,统一调度应急车辆和路面执勤
交警,保障应急车辆快速通行。
对“122”直接接报的群众紧急求助,交通
指挥中心将通过电视监控系统查找求助车辆,并利用流量监测等科技系统,
会同属地支大队为求助车辆确定最佳行驶路线。
3.中国加入《湿地公约》20周年座谈会12月14日在北京召开,国务院副总
理回良玉出席座谈会并讲话。
他强调,要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修
复为主的方针,大力推进湿地保护与恢复,让湿地保护事业在改革开放和社
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取得新进展、实现新突破、迈上新台阶。
4.“2012卢浮宫国际美术展”于12月13日至16日在法国巴黎卢浮宫卡鲁塞
尔厅举行。
该展是一项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重要国际文化活动,为世界各
国艺术家提供了展示其最新艺术成就的平台。
中国当代艺术家的31幅绘画
和10件雕塑作品在此展上亮相。
参展的中国绘画在题材上涵盖了山水、人
物、花鸟三大类,每幅作品都独具风格,既保留传统又凸显创新。
- 1 -。
历史上的今天 12月12日

历史上的今天 12月12日2021年12月12日是历史上的今天,让我们回顾一下这一天发生的重要事件和值得纪念的人物。
1946年12月12日,南非反种族隔离政治家、人权活动家尼尔逊·曼德拉(Nelson Mandela)成为南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法学学士。
曼德拉后来成为南非非裔人权运动的象征人物,并于1994年成为南非第一位黑人总统。
他的个人经历以及对种族隔离的抗争,给全世界带来了启示和鼓舞。
1987年12月12日,美国和苏联的领导人签署了《中程核力条约》(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INF条约)。
该条约限制了两国部署和试验中程核导弹和巡航导弹的数量,对于缓解冷战时期核大战的紧张局势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近几年来,美国和俄罗斯之间的关系紧张,INF条约于2019年正式终止。
2015年12月12日,巴黎气候协定(Paris Agreement)正式通过。
该协定是为了应对全球气候变化而达成的历史性协议,旨在限制全球气温上升在2摄氏度以内,并采取措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参与国家承诺在本国情况允许的前提下,行动起来以减缓气候变化的严重影响。
这一协定的达成被视为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里程碑。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这些具体事件外,历史上的12月12日也是许多重要人物的诞辰或逝世纪念日。
例如,数学家卡尔·高斯(Carl Friedrich Gauss)于1777年12月12日出生,他为数学领域的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此外,作曲家埃利亚斯·阿明登·巴尔特克(Elias Ammerbach)于1564年12月12日逝世,他是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重要音乐家之一。
总而言之,12月12日是充满着历史意义的一天。
通过回顾这些重要事件和值得纪念的人物,我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历史的发展轨迹,体会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变革。
同时,这些事件和人物也给我们带来了思考和启示,提醒我们珍惜和维护和平、稳定与环境的重要性。
历史上的12月

历史上的12月作者:来源:《求学·素材版》2018年第12期【何时再见】1972年12月11日,美国“阿波罗17号”宇宙飞船登陆月球。
这次登月探险留下了诸如最长登月飞行;最长月表行走时间:收集最多月球标本,在月球轨道中航行最长时间等诸多纪录,但让人们现在津津乐道的主要是两个:在本次航行期间,执行任务的三位宇航员拍下了这张著名的地球照片,取名为《蓝色玛瑙》。
随着“阿波罗18号”计划的中止,这次登月成了迄今为止人类最后一次登月行动。
“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我们还会带着全人类的和平与希望回到这里的。
”这是最后一位离开月球的人类宇航员尤尔金·赛尔南最终发表的感言中的一句话。
46年过去了,人类目前还没有重返月球。
史评:将近半个世纪过去了,人类何时才能重返月球?【小丑】2009年12月6日,拉脱维亚人麦克·波拉科夫斯在美国肯塔基州逝世,享年86岁。
回顾波拉科夫斯的一生,他一辈子都在扮演一个角色:小丑。
他的父亲尼克莱·波拉科夫斯是當年欧洲最有名的小丑,在父亲去世后,他接过衣钵,成为第二个家族“小丑”,并在1958年到美国闯荡。
在娱乐圈手段丰富的美国,小丑的舞台仅限于马戏团等少数几个地方,但波拉科夫斯热爱自己的事业,并一直努力扮好一个小丑。
然后,他就超越了他的父亲,成为迄今为止全世界最知名的小丑。
因为在1966年,一家连锁快餐公司找到了他,邀请他出演品牌代言。
于是,他就成了现在家喻户晓的“麦当劳叔叔。
”史评:更多选择,更多欢笑,就在麦当劳。
【坚持】“有时候,做一件事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
关键看你会不会继续尝试。
”——1991年12月4日,中国奥委会正式向国际奥委会提出承办2000年奥运会的申请。
史评:2001年7月13日,萨马兰奇宣布中国,北京举办2018年奥运会,便是这坚持的意义。
(来源:馒头说)。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0日)

历史上的今天(11月20日)历史上11月20日这一天发生了哪些大事?历史时段:1858~2009国际儿童日11月20日是“国际儿童日”,这是一个为促进儿童保护、福利和教育等事业发展由联合国发起成立的纪念日。
1954年12月14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第836号决议,建议所有国家设立国际儿童日,并在每年选择合适时间、以各国自己的方式庆祝儿童日。
1959年11月2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了《儿童权利宣言》。
1989年11月20日,联大又通过了《儿童权利公约》。
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每年在11月20日为国际儿童日以及纪念上述两份文件通过而举办活动。
非洲工业化日每年的11月20日是非洲工业化日,这是1989年联合国大会第44届会议决定的,旨在动员国际社会致力于非洲的工业化。
拉格洛夫1858年11月20日,塞尔玛·拉格洛夫出生在瑞典西部韦姆兰省的一个世袭贵族地主的家庭。
拉格洛夫是瑞典作家,在三岁半时因两脚麻痹不能行走,终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拉格洛夫擅长于描写农民生活,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耶路撒冷》,童话《骑鹅旅行记》等。
1909年因《骑鹅旅行记》获诺贝尔文学奖。
德雷伯1882年11月20日,美国医生、天文学家,天体摄影的先驱亨利·德雷伯逝世,年仅45岁。
德雷伯天体摄影的先驱者之一,1872年8月他拍摄的织女星的光谱是人类拍摄的第一张恒星光谱的照片。
1880年9月又拍摄了第一张猎户座大星云的照片。
晚年哈勃1889年11月20日,哈勃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一个保险从业员的家庭。
哈勃是美国着名的天文学家,他证实了银河系外其他星系的存在,并发现了大多数星系都存在红移的现象,建立了哈勃定律。
哈勃是公认的星系天文学创始人和观测宇宙学的开拓者。
并被天文学界尊称为星系天文学之父。
利皮施1894年11月20日,A·利皮施生于德国慕尼黑,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移居美国,利皮施是世界上首批实用的火箭飞机Me-163的主要设计者。
12月份历史事件

12月份历史事件12月份一年的最后一个月,有什么重大的历史时间呢,我们一起来回到过去,今天店铺给大家找来了12月份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12月份历史事件一:浙奉大战爆发1925年10月15日,闽浙巡阅使孙传芳不宣而战,向奉军发动猛攻,浙奉战争爆发。
1924年11月第二次直奉战争结束后,奉军将领张宗昌进入上海。
2月3日,任浙江督办的孙传芳与奉军订立江浙和平公约,约定上海不驻军。
5月,孙传芳由上海撤兵。
但奉军并不履行公约撤兵。
8月29日,段祺瑞应张作霖之请,任奉系将领杨宇霆为江苏督办,姜登选为安徽督办,津浦全线均为奉系军阀所控制,激化了浙奉矛盾。
孙传芳决定驱逐张作霖势力。
10月10日,孙传芳在杭州秘密召开闽、浙、苏、皖、赣等各省代表会议商讨反奉,同时与冯玉祥的国民军联络,决定先发制人,不宣而战。
15日,以五省联军总司令名义,借口奉军驻浙沪破坏和平,通电声讨,向奉军发起突然进攻。
孙传芳以3个师的兵力分兵5路向奉军进攻,奉军为保存实力,从上海撤退。
19日南京失守。
21日,吴佩孚自称14省联军总司令,宣布“讨逆”,浙奉战争又成为第三次直奉之战。
23日,孙军进驻蚌埠,两军相持安徽宿具、夹沟之间。
12月份历史事件二:广州商团叛乱被扑灭1924年9月1日,孙中山发表《为商团事件对外宣言》、《致英国麦克唐纳尔政府抗议电》,对英干涉中国内政进行严厉谴责。
汪精卫、胡汉民等反对孙中山武力解决商团的主张,廖仲恺因其严办商团的主张受阻而向孙中山面辞广东职。
孙中山面临重重困难,主张离开广州,另谋生路,决定迁大本营至韶关,广州设留守府,派胡汉民代理大元帅兼广东。
孙中山离广州前往韶关督师北伐后,胡汉民即取消对陈廉伯、陈恭受的通缉令,发还其被封财产和被扣留的部分枪械。
商团反革命气焰日甚。
10月10日,在中共广东区委领导下,广州反帝大同盟、广州工人代表会、社会主义青年团等30个团体,约五六千人举行纪念辛亥革命大会,强烈要求打击反革命商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31年12月14日,在中国共产党的影响下,不满蒋介石反动统治及其对日本不抵抗政策的国民党第26路军官兵,在参谋长赵博生和旅长季振同、董振堂的率领下在江西宁都举行起义。起义部队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第一方面军第五军团,总指挥季振同、政委萧劲光、副总指挥董振堂、参谋长赵博生、政治部主任刘伯坚。红五军团下辖3个军,起义部队随即进入中央革命根据地。
1960年12月14日,中国与索马里共和国建交。索马里位于非洲大陆最东部的索马里半岛上,首都摩加迪沙。
1963年12月14日,中国与肯尼亚共和国建交。肯尼亚位于非洲东部,首都内罗毕。
1971年12月14日,中国与塞浦路斯共和国建交。塞浦路斯位于地中海东部,为地中海第三大岛,首都尼科西亚。
1986年12月14日,中国第一艘自行设计、建造,国内先进的新型导弹护卫舰开始服役。这艘护卫舰是上海沪东造船厂设计建造的。
1992年12月14日,中国著名作家沙汀逝世,享年88岁。沙汀是四川安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加入左联,任常委会秘书长。以《兽道》《代理县长》等一批反映川西北乡镇生活别具一格的作品著称于左翼文坛,被鲁迅先生誉为“最优秀的左翼作家之一”。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淘金记》《困兽记》《还乡记》,短篇小说《在其香居茶馆里》《老邬》,中篇小说《木鱼山》等。
1999年12月14日,巴拿马运河主权交接仪式在巴拿马城附近的米拉弗洛雷斯船闸处举行,巴美两国政府代表签署了关于运河主权和管辖权交接的换文。运河回归标志着巴拿马人民为收回运河进行长期英勇斗争的最后胜利,同时也标志着美国在中南美洲大陆殖民统治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