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初中地理台湾的经济教案

初中地理台湾的经济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和基本情况。
2. 掌握台湾的经济特点和主要产业。
3. 了解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
教学重点:1. 台湾的经济特点。
2. 台湾的主要产业。
3. 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
教学难点:1. 台湾的主要产业。
2. 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
教学准备:1. 地图:台湾地图。
2. 图片:台湾的主要产业图片。
3. 资料:台湾的经济数据。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出示台湾地图,引导学生观察台湾的地理位置。
2. 简要介绍台湾的基本情况,如人口、面积等。
二、新课内容(20分钟)1. 讲解台湾的经济特点,如出口导向型经济、经济奇迹等。
2. 介绍台湾的主要产业,如电子信息、家电、纺织等。
3. 分析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如两岸贸易、投资合作等。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出示台湾电子信息产业的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其发展优势。
2. 出示台湾与大陆的贸易数据,引导学生分析两岸经济合作的重要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台湾的经济特点和主要产业。
2. 强调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请学生绘制台湾地图,标注主要城市和产业。
2. 请学生搜集有关台湾经济的资料,进行阅读分享。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图片展示和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手段,使学生了解了台湾的经济特点和主要产业,以及台湾与大陆的经济关系。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分析,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同时,要注重课堂互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word教案 (公开课)2020年湘教版地理 (15)

第8章第2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开展?教学设计【教材知识梳理】【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
2.结合图文资料,分析台湾省自然地理环境的特征。
3.理解台湾省经济开展特点及形成原因。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与城市的特点及分布。
5.通过学习本节内容,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局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6.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
7.台湾省的经济特点【教学过程】一、位置与范围:〔1〕海陆位置:位于东南沿海,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相望。
〔2〕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钓鱼岛、赤尾屿、兰屿、绿岛等200多个岛屿。
【教材问题探究】1.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
2.量得高雄市与厦门市的图上距离约为5cm,图中比例尺为1:6000000,故两地直线距离约为300千米。
3.海陆位置:位于我国东南海域,北临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纬度位置:北回归线穿过台湾岛的中南部,大局部位于北温带,小局部位于热带。
二、自然地理环境〔1〕以山地为主,占2/3,山脉集中分布在中部和东部。
主峰为玉山,是我国东部最顶峰;〔2〕平原面积小,多分布在西部沿海地区;〔3〕位于欧亚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多发地震。
2.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
特点:年均温>22℃,年降水量>2000mm,每年6-10月常受台风袭击。
3.河流:河流众多,水流湍急,水能资源丰富;最长河:浊水溪。
4.资源丰富,物产富饶:丰富的森林资源、矿产资源、水产资源等物产及美誉:“森林之海〞---丰富的森林资源;“樟脑王国〞---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东方甜岛---盛产甘蔗;“水果之乡〞---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海上米仓〞---盛产稻米;“东方盐库〞---出产海盐,等等。
【教材问题探究】1.台湾岛以山地为主,台湾山脉为东北—西南走向;山脉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平原面积较小,主要分布在西北沿海地区。
初中地理_第二节台湾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课标要求】结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分析其自然地理环境和经济发展特色。
【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指出台湾省的位置和范围;2.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环境特征;3.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特色;4.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台湾省人口、城市的分布特点;5.利用资料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课前预习】根据预习内容自主构建本节知识树【活动1】走近台湾【想一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一千多年前,大陆与台湾就建立起航海联系。
1662 年,民族英雄郑成功驱逐荷兰侵略者,收复台湾。
1887年清朝正式设置台湾省。
1894- -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后,台湾省被日本侵占。
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台湾省回到祖国怀抱。
近年来,台湾与祖国大陆的交往联系日益频繁。
台湾海峡是台湾岛与福建海岸之间的海峡。
理论上属东海还去,南通南海,呈东北-西南走向,长约370千米,北窄南宽,北口宽约200千米,南口宽约410千米。
海峡属东海大陆架浅海。
在古生代和中生代,还是华夏古路的一部分。
第三纪始新世的大规模海侵,海峡及两侧均成海洋。
中新世喜马拉雅造山运动中,台湾岛耸起成陆,形成海峡地形的基本轮廓,第四纪冰川时海峡经历多次海陆变迁,距今约6000年前,始形成当今的海峡地形。
想一想,从地理位置及地缘角度,你能找到哪些证据说明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算一算】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市与厦门市之间、台北市与福州市之间的直线距离。
【思考】台湾为什么多地震?【归纳小结】台湾的位置、范围及地形特征【活动2】课堂探究读图8-30、 8-31. 8- 32,完成下列任务1.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简要分析其影响因素。
2.说一说台湾岛年降水量的特征;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初中地理《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1)》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过程与方法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教学过程教学活动1 导入新课:展示并欣赏日月潭图片,之后提出问题:这幅图片是哪里、在我国的哪个省?承转:课前,同学们通过各种途径查阅了很多台湾省的资料,今天我们就来探讨祖国的宝岛——台湾岛引入课题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活动2(一)地理位置和范围1引导学生读图:8-23、8-24 并完成:1)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兰玙、绿岛、钓鱼岛、赤尾屿;2)找出福建省、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台湾的海陆位置有什么特点?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2完成填空:台湾岛位于我国的()海域。
它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
台湾省是由和附近的、等200 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归纳:台湾省的主体是台湾岛,还包括周围的澎湖列岛、、兰玙、绿岛、钓鱼岛、赤尾屿等200 多个岛屿。
课堂活动:阅读p79“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举例说明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二)自然地理环境教学导入:我们一起来了解台湾这片神圣领土。
了解台湾,首先要了解台湾的自然地理环境。
1 请学生读图8-25、8-26,思考:(1)说一说台湾岛以哪一种地形为主。
(2)归纳台湾岛的地势特征。
(3)看一看,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找出台湾岛的最高峰。
初中地理《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一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学习目标1 .能够利用地图准确地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 .能根据资料分析台湾省的地形、气候、河流、物产。
3 .通过相关材料的学习,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领土。
4 .增强我们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使命感、责任感。
学习过程:任务一台湾物产知多少任务二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及岛屿 填一填 动动手 台湾省包括和附近的 小岛。
其中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它北),东临( 福建省相望。
),南临( ),西隔( 岸 徘O 点僻玉叶;廊涛--山 山山台中等许多临( (特殊纬线)穿过台湾省中南部。
任务三了解台湾的自然环境我发现 总结台湾的自然环境: ⑴地形: ①以为主,面积约占2/3。
②山脉集中分布在台湾岛的中部和东部。
③中央山脉纵贯南北,呈 东部最高峰。
走向,主峰是我国麻脉脉。
羯銮屏2000 ICOO 5OD④平原主要分布在台湾岛的地区,约占总面积的O⑤地势。
动动脑读图,描述台湾岛年平均气温分布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影响台湾气温分布的主要因素。
读图,说出台湾岛东部与西部年降水量的差异,分析导致这种差异主要原因。
发现与思考年降水量(毫米)50004C0030002000发现:台湾属于什么样的气候类型?思考:找出亚热带季风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的界线,观察图讨论这条界线向南弯曲的主要原因。
想一想1c4由裁2CD0loin河流,大多向西流。
水量丰富流程最长河是、最大湖泊是我来挑战(2017福州中考)读台湾地理位置和范围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 r.111A r — —Hsr r - rnn -rB p — p -r T -VF-S"Fh ■—・h H k'・- H rrT» 5 ■ ,-I id . — - ・ *一■!-- - - - - . _ . _,=__3L E ---^——J -i -J T J --7"J Z"J"---Z S ."L -L-l - -1■(■■■ A ,■ - Ml ■一■■.・■:■ !■ 一 !!■■■■ ■■■,■0YE 户的老宴 I JJ .一「二一.U 60 F 来 洋门做字 . T —f - - — - •rxr -・, 1・.♦・・■■—・・・・■■ —h - 一~ 一▼ h L L = ▼ T T T一― — Ai - -*- 4 T..*rji-,a? x - !B a?^fP a w -91(1)台湾岛是中国第大岛,与台湾最近的省份是甲省,其简称是 台湾岛之间的水域乙,其名称是 (2)台湾岛的主要地形是 _____________ 山脉。
八年级下册地理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包括“位置与范围”、“自然地理环境”、“发展中的经济”、“人口与经济”,本节内容较多,分为两课时,我本节课介绍的是第一课时。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知道台湾省的范围、位置,了解台湾省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从地图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收集地理信息并进行提取、加工的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学会捕捉生活信息与创新。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系列活动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及国情教育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台湾省的范围、位置,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
难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的描述与评价。
四、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欣赏音乐视频《阿里山的姑娘》:师:上课生:起立,老师好!师:同学们好,请坐。
师:有这样一首歌曲,在上世纪80年代被广为传唱,我们一起来听一下。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师:歌曲中的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生:在台湾省师:是的歌曲中的阿里山位于祖国宝岛——台湾省(板书“台湾省”)。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这是余光中老人的心声,台湾诗人李一羽也写到“水是故乡甜,月是故乡明,都是中国人,谁无思乡情,归去来兮”。
因为历史原因,台湾虽已回归祖国怀抱,但大陆与台湾并未统一,但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的领土,台湾人民是我们的骨肉同胞,当你查看中国地图时,别忘了在东南沿海还有一个美丽的地方叫台湾省。
(二)【新课讲授一:前往台湾】今天,我们将一起前往台湾省旅游,去感受那的湖光山色、人杰地灵。
(板书“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师:那需要做哪些准备呢?请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生:(讨论后派代表回答)师:(引导回答)1.查地图,确定台湾的位置,选路线,选取交通方式。
2.查资料,了解台湾的地形和气候,备衣物。
3.了解台湾的景点,为更好地欣赏景观储备知识。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新部编本2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二节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掌握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2.了解台湾海峡的位置以及丰富的海洋资源。
3.了解台湾岛的地形特征及主要地形区的分布,分析河流的特征。
4.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
过程与方法1.通过读台湾位置图、地形图,培养学生读图、析图的能力。
2.通过分析台湾省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通过大量的新闻摘要的图片和视频,培养学生关系时事政治的习惯。
3.通过探究作业的自选超市,培养学生站在别人的立场思考问题的情操。
教学重点1.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地理位置、范围、地形、气候等)。
2.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
教学难点自然条件与各种资源的关系。
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预习教材内容。
2.搜集有关台湾的美称及其由来。
3.搜集海峡两岸关系紧张的原因,以及最新动态。
4.搜集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资料。
教师准备1.下载音像效果好的诗朗诵《乡愁》、《台湾地震新闻》、《台湾暴雨新闻》、歌曲《阿里山的姑娘》的视频。
2.搜集有关台湾的美称及其由来。
3.搜集海峡两岸关系紧张的原因,以及最新动态(图片新闻)。
4.搜集台湾自古以来就属于中国的资料。
5.根据需要重新整合教材内容,编写教案。
6.根据教案制作PPT课件。
教学过程位置与范围看教材上“台湾在中国的位置”、“台湾省位置与范围”2幅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来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与范围。
介绍台湾省的海陆位置和岛屿构成,强调了钓鱼岛、赤尾屿等岛屿属于台湾省,以及台湾海峡的交通重要性。
读“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的“阅读”材料,通过对1000多年来主要历史事实的阐述,引导学生认识台湾省自古以来一直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教案)

三、发展中的经济
1、农业结构变化
2、工业特征
3、交通与旅游
四、人口与城市
1、居民特征
2、主要城市
十、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台湾的丰富资源,还知道了台湾成功的经济发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台湾与大陆海峡两岸并不遥远。我们期盼着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早日团圆。
十一、作业与练习
1.福建与台湾之间的海峡是()
四、主要城市人口
1、根据教师的要求请同学们读图第82也图8—35台湾岛的交通及主要的工业中心分布,找出城市台北、高雄及台南,并在课本中图8—35的图中勾画好病标注出这几个重要城市的具体位置。
2、播放台湾居民的幻灯片,说出台湾的人口涞源以大陆的哪个省,主要民族的分布、及少数民族是哪种民族?
3、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教师随后让学生欣赏台湾城市旅游景点的图片。
三、发展中的经济
1、观看有关台湾经济的视频。
2、结合课本页内容,说说台湾有哪些主要经济部门?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台湾同我们了解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一样,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支柱,充分利用电子、家电、食品、服装、机械等这些工业制成品进行大量的出口,最终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由于,工业产品在贸易中的比重较大,所以,台湾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工业的发展快速的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所以,工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
引导: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共同得出正确结论:
由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形式多样。
师生一起复述本节课主要所学内容
请学生举手回答,师生一起集体纠正答案
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的位置及台湾的海陆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琼州海峡B、东海C、台湾海峡、D渤海海峡
2.台湾发展出口导向型经济发展的利因素是( )
A、海岛多港口B、人多地狭
C、大量吸收先进技术经验D、大力发展进出口加工区
3、台湾物产丰富,美誉很多,下列称号是赞美台湾的是( )
①海上粮仓 ②水果之乡 ③森林宝库④ 天然牧场
A、① ② ③B、② ③ ④
2、完成填空:
台湾岛位于我国的()海域。它北临(),东临(),南临(),西隔()与福建省相望。台湾省是由________和附近的________、________等200多个岛屿组成,是我国最大的岛屿。
二、台湾的地理环境
(一)台湾的主要地形
1、请学生读图:读图第79页,图8---26台湾岛的地形分布图思考:
过程与方法
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台湾省地理概况。
2.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
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学习进一步认识到台湾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实现台湾与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共同的愿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三、教学内容
C、① ③ ④D、① ② ④
十二:课后反思
引导: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共同得出正确结论:
由学生小组代表发言形式多样。
师生一起复述本节课主要所学内容
请学生举手回答,师生一起集体纠正答案
结论:台湾物产丰富,大量出口农产品,以“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模式为主。
3、教师出示台湾发达的交通运输图片,提出问题:台湾省内的交通运输方式有哪几种?与外界的联系方式以什么为主?(学生回答:航空运输教师,介绍桃园机场——台湾最大的机场(北部的工业中心)。台湾与大陆之间如何往来?学生回答海运,教师介绍,高雄是台湾最大的海港,台湾第二大城市,也是南部的工业中心,台北是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最大城市。新竹——台湾的“硅谷“(高新技术)。我一起在课本第82页图8—35台湾岛的交通及主要的工业中心分布,找出城市台北、高雄及台南,结合课本内容说说它们的职能及旅游景点。教师由上内容自然过渡到下一内容的学习,教师板书:人口与城市。
图中,同学们,不难发现,台湾省的旅游业发达,现已经成为了台湾重要的经济支柱。八、教学资源利用下载修改、课标、教用 、 地图册、
九、板书设计
第二节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一、位置与范围
1、地理位置
2、地理范围
3、台湾海峡
二、自然地理环境
1、地形特征:以山地为主
2、气候特征:热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
小结:台湾岛四面环水,北回归线穿过它的南部。在热带、亚热带季风的作用下,台湾属于热带、亚热带季风气候。台湾水热条件优越,植物种类繁多,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台湾岛赢得“宝岛”之称的美誉。
承转:教师一边出示幻灯片一边介绍,现在就请同学们一起来看看有关台湾省物产的哪些美称,如‘水产王国”、“东方甜岛”、“森林宝库”、“樟脑王国” 亚洲天然植物园“水果之乡”、“海上粮仓”、 “蝴蝶王国”、“ 东南海上的盐仓”、“美丽宝岛”等,老师引导同学依次分析这些美称由来的具体原因。
请同学们完成下面的表格:
表一:台湾省之最
最大岛屿
最长山脉
最高峰
最大平原
最长河流
最大湖泊
台湾岛
台湾山脉
玉山
西部平原
浊水溪
日月潭
表二:台湾省的地形及分布
主要地形
分布
地形区名称
山 脉
中部
中央山脉平原西部西来自平原(二)气候与自然资源
阅读P81课文“气候与自然资源”,回答:台湾南部被北回归线穿过,有哪几种气候类型,各有什么特征?对农业生产有什么影响?
教科书第78页——第84页教学内容
四、教学重点
1 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 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四、教学难点
1 台湾的自然环境、“多山” 的地形及台湾岛丰富的资源;
2.台湾“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特点。
五、课型教学方法与手段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分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四、主要城市人口
1、根据教师的要求请同学们读图第82也图8—35台湾岛的交通及主要的工业中心分布,找出城市台北、高雄及台南,并在课本中图8—35 的图中勾画好病标注出这几个重要城市的具体位置。
2、播放台湾居民的幻灯片,说出台湾的人口涞源以大陆的哪个省,主要民族的分布、及少数民族是哪种民族?
3、让学生自己说出一些著名的旅游景点,教师随后让学生欣赏台湾城市旅游景点的图片。
三、发展中的经济
1、观看有关台湾经济的视频。
2、结合课本页内容,说说台湾有哪些主要经济部门?各有什么特点?
教师引导:台湾同我们了解的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一样,利用自身的一些优势和条件,重点发展出口加工工业,以电子信息产业为主要支柱,充分利用电子、家电、食品、服装、机械等这些工业制成品进行大量的出口,最终形成了“进口——加工——出口“型经济模式,由于,工业产品在贸易中的比重较大,所以,台湾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较高。工业的发展快速的带动了台湾经济的发展,所以,工业是台湾经济的重要支柱。
3、河流特征
4、自然资源丰富
三、发展中的经济
1、农业结构变化
2、工业特征
3、交通与旅游
四、人口与城市
1、居民特征
2、主要城市
十、课堂小结:
通过学习,同学们不但了解了台湾的丰富资源,还知道了台湾成功的经济发展,无论过去还是现在,台湾与大陆海峡两岸并不遥远。我们期盼着台湾与祖国大陆的早日团圆。
十一、作业与练习
承转:,同学们都知道,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领土,随着香港、澳门的回归,我们更加期盼台湾早日回到祖国的怀抱,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宝岛——台湾岛有哪些美称,了解它有什么宝?为什么能有这些宝?教师出示课题: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讲授新课
一、地理位置和范围
1、请学生读图:P78 “台湾省位置与范围”师生共同找出: 1)找出台湾岛、钓鱼岛、澎湖列岛的位置,说出台湾的领土构成。
课题版本
湘教版
章节
第八章第2节
一、课题
台湾省的地理环境与经济发展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1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读图了解台湾省的位置、范围,组成和居民概况,并能在地图上填写台湾省的各种地理事物。
2.了解台湾岛的主要气候类型以及丰富的自然资源,能初步说明自然条件与物产、资源之间的因果关系。
3.识记台湾主要城市,并了解其职能。
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课件
学法指导
自主阅读、合作探究、归纳总结;
六、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课件,搜集 台湾的地理、历史、文化等方面资料
七、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备注
导入新课
播放歌曲《阿里山的姑娘》,并欣赏一组有关台湾的图片,之后提出问题:
1、这首歌曲的歌名是什么?学生:阿里山的姑娘
2、请问同学阿里山的姑娘生活在哪个省?(学生:台湾省)
①台湾以哪一种地形为主?分布在哪里?
②台湾山脉的走向有什么特点?
小结:根据图知,台湾岛地势东高西低。约2/3是山地,是由几条平行山脉所组成的南北纵贯全岛的台湾山脉,山势巍峨,群峰挺秀,从山麓到山顶分布着大面积的森林。玉山海拔3952米,是我国东部最高峰。台湾岛上有150多条河流,大多发源于中央山脉,向四周入海,河流短急,水能资源十分丰富。最长的河流浊水溪,全长186千米,浊水溪上游的日月潭是最大的天然湖泊,既是发电能力很强的水电站,又是风光秀丽的旅游胜地。
2)找出台湾海峡、太平洋、东海、南海的位置及台湾的海陆位置?
3)根据比例尺,估算高雄与厦门之间的距离为300千米,而台湾海峡的平均水深为60米,台湾海峡属大陆架的延伸部分,台湾海峡的海底有古森林遗址,可见台湾岛原是与大陆相连的。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关系。通过阅读材料79页“台湾——中国的神圣领土发现台湾与祖国大陆有血缘、文化渊源关系”可让学生了解台湾一直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