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四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材从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对台湾省进行了详细的介绍。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清晰,有利于学生全面了解台湾省的情况。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的基本知识,对于地理位置、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等概念有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台湾省的历史、文化和民俗等方面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弥补这一空白。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包括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

2.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人文地理特点,包括人口、民族、宗教、文化等。

3.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经济、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情况。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人文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历史和民俗等方面的情况。

2.教学难点:台湾省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以及相关历史、文化知识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1.采用多媒体教学,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生动形象地展示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

2.采用案例教学法,分析台湾省的具体实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台湾省的情况。

3.采用讨论教学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对台湾省的看法,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台湾省的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资料。

3.准备台湾省的历史、文化、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案例。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简要介绍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呈现台湾省的地形图、气候图等地图资料,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点。

3.操练(10分钟)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地形、气候等,引导学生通过讨论、回答问题等方式,加深对台湾省自然地理特点的理解。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材分析《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是人教版小学社会课程中的一部分。

该教材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向学生介绍了台湾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著名景点等内容,让学生对台湾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掌握台湾省的一些著名景点和特产。

2.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培养对祖国领土的热爱与敬畏,增强对祖国统一的认同和归属感,培养维护国家统一的意识和行动。

四、教学过程阶段一:导入通过教师介绍、图片展示等方式,向学生引入台湾省这个话题,激发学生对台湾省的兴趣与好奇心。

教师可以利用丰富的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图片等,让学生对台湾省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有一个直观的认识。

阶段二:讲授1.地理位置教师向学生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了解台湾省与大陆的地理位置关系。

2.自然地理教师向学生介绍台湾省的自然地理特点,如山川地貌、气候特点等。

3.人文历史教师向学生介绍台湾省的人文历史,包括台湾的原住民、汉族移民、台湾的文化等内容。

4.著名景点与特产教师向学生介绍台湾省的一些著名景点和特产,让学生对台湾省有更直观的了解。

阶段三:活动设计1.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就台湾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历史、著名景点等进行讨论,搜集相关资料,展示给全班同学。

2.主题阅读让学生阅读相关的书籍或文章,了解更多关于台湾省的知识,并且能够做出相关的总结和归纳。

3.手工制作让学生利用手工制作的方式,制作有关台湾省的模型或展板,来展示他们对台湾省的认识。

阶段四:总结与展望通过小组展示、主题阅读、手工制作等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对台湾省的了解与感受,并且对台湾省有更深入的认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次课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学生能够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自然地理和人文历史,并且对台湾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通过小组讨论、主题阅读、手工制作等活动,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和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和提高。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优质课教案公开课教学设计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教学目标根据课标要求和学生的知识基础及认知能力确定以下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从地图上准确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组成。

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

2、通过读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使学生认识到尽早实现台湾和祖国大陆的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

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3、通过分析台湾省的地形图、沿北回归线的地形剖面图、物产分布图,让学生合作探究台湾物产丰富的原因,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说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范围以及台湾省的地形特征。

2、影响台湾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

三、教学难点探究影响台湾自然资源分布的原因。

培养学生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学会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4、教学方法根据“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和“以学为法”的原则,在本节课教学活动中,我采用讲练结合的启发引导式教学方法,合作讨论法和利用图片展示的直观教学法。

教学手段上,充分发挥多媒体课件的作用,抽象的地理事物通过直观的图形图表表现出来,变难为易。

生更容易理解。

青少年好动,注意力易分散,爱表现自己,抓住这一生理特点,创造多种机会和条件,让学生参与进来,提出自己解决问题的办法,发挥学生研究的主动性,使学生学会合作研究。

4、教学进程教学环节新课导入教师活动导语】:播放自制视频,视频内容涵盖台湾省的天然、人文景观。

学生活动学生观看视频。

设计意图营造轻松自然的研究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师:精美的风景、欢快的舞蹈,诱人的美食,特别令人向往,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故国的崇高领土——台湾省,来细细咀嚼一下。

一、寻台湾之根不可分割的崇高领土)师提出问题:台湾省是唯一一个没有和祖国大陆统一的一个省,我们每位公民都应当谨记它是我国不可分割的崇高领土,也有义务了解这些史料证据。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示范教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示范教案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方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能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地形和人口分布;2.学会用事实和史料证明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学会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之间的关系。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运用有关资料分析说明外向型经济对某区域发展的影响。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指图说出台湾省位置、范围、地形、地势、气候、人口、城市的分布;2.初步分析台湾省自然环境和物产之间的关系;3.通过史料,明确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难点】初步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和物产之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资源1.【课程引入】宝岛台湾;2.【知识解析】台湾是祖国领土的一部分资料卡片;3.【知识解析】野柳地质公园;4.【活动设计】读图认识台湾经济发展历程和特点;5.【知识解析】新竹科技园资料卡片。

教学过程【课堂引入】多媒体展示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所写的一首诗《乡愁》中的诗句: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

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

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

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师生一起朗读这首抒情诗,体会其中的爱国爱家情感。

教师:诗中的“我”和“母亲”各自代表了谁?引申: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与祖国大陆在地缘、血缘、历史、文化和经济等各方面都有很深的渊源关系。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台湾。

在课堂引入环节,老师也可使用视频资源【课程引入】宝岛台湾,使学生对本课时有整体的感知,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新知讲解】一、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1.位置和范围多媒体展示“台湾省的地形”“台湾岛人口的分布图”,学生自主学习教材相关内容,并完成以下问题。

问题设置:(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海峡、东海、南海、太平洋,说出台湾省的位置。

《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教案

《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教案

《祖国神圣的领土—台湾省》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基本概况,包括地理位置、面积、人口、省会等。

2. 使学生掌握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3.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面积2. 台湾省的人口和省会3. 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4. 台湾与大陆的关系5. 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义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台湾省的基本概况、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情况。

2. 教学难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台湾省的基本概况和发展情况。

2. 采用案例分析法,分析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3. 采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思考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义。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引发学生对台湾省的兴趣。

2. 讲解台湾省的基本概况:介绍台湾省的面积、人口、省会等基本信息。

3. 分析台湾省的发展情况:讲解台湾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特点和优势。

4. 探讨台湾与大陆的关系:分析台湾与大陆的历史、现实和未来发展趋势。

5. 讲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意义:引导学生认识到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教学活动:1. 让学生观看有关台湾省的视频资料,增加对台湾省的了解。

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台湾省的认识和看法。

3. 开展台湾省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台湾省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评估学生作业的质量和完成情况。

3. 知识竞赛成绩评价:根据学生在知识竞赛中的表现,给予相应的评价。

八、教学资源:1. 台湾省地图:用于展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和行政区划。

2. 台湾省发展数据:用于支持教学内容的真实性。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一课,主要介绍台湾省的自然地理、人文地理以及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图表和文字,使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方面内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七年级已经学习了我国的其他省份,对地理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台湾省作为我国的一个特殊地区,其地理特点、人文风情以及与大陆的关系较为复杂,需要学生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探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掌握台湾与大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表、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维护国家统一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文化特色等。

2.教学难点:台湾与大陆的关系,以及台湾问题的重要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案例分析法:以台湾省为例,分析其地理特点、人文风情以及与大陆的关系。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图片、视频、图表等。

2.教学设备:电脑、投影仪、黑板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展示台湾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地图和图表,展示台湾省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特点、自然资源等,让学生对台湾省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3.操练(10分钟)分析台湾省的经济发展和文化特色,让学生了解台湾省在祖国大陆的支持下,取得了怎样的发展。

同时,引导学生认识台湾与大陆的密切联系。

(完整word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完整word版)《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及范围, 掌握台湾省的概况, 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 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

3. 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二)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习, 培养学生们读图法, 发散思维, 归纳总结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 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教学重点:1. 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2. 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教学难点:台湾自然环境特征中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的分析、归纳教学方法: 三疑三探、小组合作法教学媒体: 多媒体展示台课时安排: 第1课时教学过程:一、设疑自探[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 下面让我们来欣赏一组美丽的视频:视频插入语:高山青, 涧水蓝, 阿里山的姑娘美如水啊, 阿里山的少年壮如山, 多么美的一首歌曲啊, 让我们一下子来到了美丽的台湾!今天就有老师做一回导游, 带领同学们去领略那旖旎的风光!这里有神奇的阿里山, 秀丽的日月潭, 宏伟的台北故宫, 高入云霄的101大楼, 奇特的民俗风情, 回味无穷的饮食文化, 波澜壮阔的太平洋海岸, 还有那令人闻名遐迩的神木!它是台湾的象征, 是中华民族的象征!听了导游的解说, 同学们, 你们说台湾美不美?(美)你们想去旅游吗?(想)要想去旅游的话, 我们就必须了解当地的自然环境, 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65页。

(板书课题)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

1.确定自探问题(1)学生提出问题(2)教师归纳整理学生提出的问题, 结合课前设计, 形成自探问题。

教师预设:1、你能介绍一下台湾的概况吗?(从位置、范围、面积、组成、人口等方面)2.台湾的地形特点、气候特点如何?3.台湾为什么被称为是一个美丽富饶的宝岛?(可以从水果、农产、林业、矿产等角度来阐述)2.学生自学, 教师巡视自学教材第58页-61页, 并且借助地理图册和书本, 完成简单的问题(时间15分钟)二、解疑合探(坚持以学困生回答, 中等生补充, 优等生评价的原则)1.组建小组2.组内探讨3.组间交流4.代表发言前两个问题由各个小组派代表进行发言和点评打分, 最后一个问题由小组讨论, 交流, 教师点拨, 讲解, 总结。

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4《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台湾省,属于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四节的内容。

教材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等方面介绍了台湾省的基本情况,旨在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了解了我国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方面的知识,具备一定的地理素养。

但对于台湾省的具体情况,部分学生可能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提高地理素养。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难点: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

2.案例分析法:以台湾省的具体实例为例,讲解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3.讨论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对台湾省的认识和看法。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地图、图片、案例等教学资源。

2.设计好教学活动和问题,准备好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地图、图片等资料,引导学生关注台湾省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台湾省的地形、气候、人口、经济发展等方面的数据和实例,让学生了解台湾省的基本情况。

3.操练(10分钟)针对台湾省的地形、气候对经济发展的影响,设计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和分析。

例如:台湾省的地形对农业、工业、旅游业等产业的影响;台湾省的气候对农业、居民生活等方面的影响。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台湾省的认识和看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第一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说出台湾省的位置范围,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明确台湾是中国的神圣领土;
(2)使学生能够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掌握台湾省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从地图上获取简单区域知识的能力;
(2)培养学生从地图和资料中提取、加工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掌握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3.德育目标
通过大量的史实材料,使学生明确台湾省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以及神圣的民族感、使命感、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方法
1.教学重点
(1)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2)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经济特色。

2.教学难点
台湾的经济特色。

3.教学方法
目标、引导——学练——堂堂清。

三、教具准备
多媒体展示台、图片等。

四、教学过程
思维拓展:
有一首民歌《阿里山的姑娘》,提问:阿里山位于我国哪个省?
学生齐答:台湾省。

讲述:台湾岛与台湾省含义相同吗?说说出你对台湾省知道那些知识。

(学生畅所欲言)今天我们就来畅游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板书: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讲授新课]
自学指导一: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及图6.22,回答以下问题:
1.在地图上找出台湾岛、澎湖列岛、钓鱼岛、东海、台湾海峡、太平洋等地理事物,并填在填充图册上。

2.看看北回归线穿过台湾的哪个部位?由此可见台湾所处温度带?
3.台湾岛的山脉走向?其主峰是?找出台湾最大的湖泊以及河流,并分析河流水量水能特点。

4.了解台湾省的人口数量,计算台湾省的人口密度。

学生自学、填图、计算,教师巡回指导。

提问,学生回答。


归纳讲述:台湾省,简称台。

由中国第一大岛──台湾岛及其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组成。

面积共约3.6万平方千米,人口密度达611人/km2,属人口稠密地区。

台湾位于我国东南沿海,北濒东海,东临太平洋,南临南海,西隔台湾海峡与福建省相望。

北回归线穿过台湾中南部,因此台湾位于低纬度,南部属热带,北部属北温带。

气候属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温暖湿润,年均温20℃一22℃,年降水量2200mm左右,季节分配较均匀。

台湾岛多山,山地丘陵占2/3,其主峰玉山海拔3997米,最大湖泊日月潭,最长河流浊水溪水量大,由于地形限制,流程较短水能丰富。

巩固练习一:
1、台湾省隔与我国省相望,由及、等许多小岛组成。

2、台湾岛东临______,南临_______海,西隔______与相望,北临。

3.台湾岛地形以______为主最高峰是______ 最长的河流是_____ ,最大的湖泊是_____。

4、北回归线穿过台湾部,还穿过我国、
和三个省区。

自学指导二:
1.从图上找出大陆距离台湾最近的省?。

2.请大家量算基隆──福州、高雄──厦门之间的实地距离(请两位同学在黑板上量算,写出过程)。

练习二.阅读P34:蓝色内容,填出下面空格,思考这说明什么问题?
材料_______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地缘关系
材料_____________说明了海峡两岸人民的血缘关系
材料_____________说明了台湾与祖国大陆的历史与文化渊源。

承转:刚才我们提到从明朝开始,列强就多次进犯台湾,他们主要是看重了台湾之“宝”。

自学指导三:请大家阅读P3,课文“美丽富饶的宝岛”及图6.24,分析、讨论回答以下问题:1.台湾之“宝”主要指台湾有丰富的自然资源,说说台湾有哪些农林产品,分析台湾的自然环境对农林产品分布的影响。

2.看看台湾有哪些重要的矿产资源。

学生小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读图方法。

提问:小组代表发言,组员补充。

归纳讲述:
温暖湿润的气候和面积广阔的山地孕育了台湾岛丰富的森林资源。

台湾山脉海拔较高,从山下至山上气候的垂直分异明显,使得台湾森林树种十分丰富,有“亚洲天然植物园”的美誉。

其中樟树是台湾最着名的树种,樟脑产量居世界首位。

台湾西部平原气候温暖湿润,土壤深厚肥沃,成为稻米、甘蔗、亚热带热带水果的主要区,因此台湾有“海上粮仓”“东方甜岛”“水果之乡”的美誉。

台湾岛四面环海,还有丰富的渔业和盐业资源,因此台湾又有了“东南盐都”的美称。

从图上我们还可得知,台湾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如煤、铁、石油、天然气、铜等。

课堂理解记忆
巩固练习二
1.台湾被称为“亚洲天然植物园”的原因是:。

2.列举台湾省美称:(至少三条)
3.台湾省__________树世界着名,__________产量居世界第一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学习了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了解了台湾的自然环境特征和丰富物产,从而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台湾是祖国之“宝”。

台湾自古就是我国的神圣领土。

我们每一个炎黄子孙都翘首盼望着她的归来,都有责任和义务为祖国的繁荣强大、和平统一尽一份力。

六、板书设计
第三节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一、台湾省概况
二、台湾是中国神圣不可分割的领土
三、台湾之“宝”──丰富的资源(森林、矿产、水产、农产品丰富)
知能自测:
一:选择
1.台湾岛隔台湾海峡与大陆相望的省区是()。

A.广东
B.广西
C.海南
D.福建
2.台湾居世界首位的物产是()。

A.水稻
B.黄金
C.蔗糖
D.樟脑
3.台湾享有热带、亚热带“水果之乡”的美名,四季鲜果不断,驰名中外的有()。

A.香蕉、菠萝
B.桃、杏
C.荔枝、桂圆
D.椰子、葡萄
4、台湾省的主要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亚热带和热带气候
C、热带草原D热带沙漠
5、下列描述中那个不是台湾岛的美称()
A、森林之海
B、塞外江南
C、海上米仓
D、东方甜岛
二:读下图,按要求回答问题
(1)台湾岛为我国第__________大岛,与大陆最近的省为__________。

(2)将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岛屿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 ②__________
(3)将图中字母所代表的海域的名称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A.__________
B._____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__
(4)台湾岛西部地区的地形以__________为主,盛产稻谷和甘蔗,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之称。

(5)图中E为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