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宝岛台湾》教案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大全5篇)第一篇:《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3《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问题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劳动的结果。
2、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重点: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知道台湾与大陆有血缘、地缘关系,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难点:认识到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台湾的地理位置、台湾的各种美称和台湾物产及风光的图片与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
1、师出示谜语,学生猜。
师: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一起来猜一猜,好吗?(生:好!)(课件展示谜面:长相俊俏,爱舞爱跳。
飞舞花丛,快乐逍遥。
2、导入台湾。
3、欣赏台湾的美丽风光。
师:欣赏完了,同学们觉得台湾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呢?(二)小组合作,探究交流。
1、活动一:交流收集的资料,感知台湾的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1)师:老师知道你们通过上网、查看书籍、询问长辈等方式收集到有关台湾的资料。
请问你们都收集了台湾哪方面的资料?(2)师:愿意把你收集的资料与小伙伴交流吗?(3)师:(出示交流要求)请看交流要求: A、在小组内积极交流收集到的资料。
B、讨论在班上交流的方式,可以选派一人汇报,可以几个同学一人说一点,可以图文结合的形式介绍。
(4)学生交流。
老师巡视。
(5)师:在小组交流时,每人都跃跃欲试,看哪个小组先在班上汇报。
我们都来当评判,给每个小组评评等级,看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6)分小组在班上进行汇报。
(7)师:谁来评评,哪个小组说得最好,要说清理由。
(8)学生评价。
(9)师:是呀!从各小组的汇报中,我仿佛来到了风景如画的阿里山,美丽的日月潭,走在台湾的街市,品尝着美味可口的小食……我们迷恋台湾的美景,惊叹台湾的富饶。
2、活动二:感受台湾与祖国大陆是根脉相连的。
(1)师:美丽富饶的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然而台独分子却认为“台湾不是中国的一部分”,你认为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2)请大家打开课本看58-60页,划出相关的理由。
《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

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祖国的宝岛台湾》教案一、教材分析:《祖国的宝岛台湾》是泰山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上册教材第四单元第5课内容,《宝岛台湾》包括三个内容:多山的海岛、美丽富饶的宝岛、台湾与祖国血脉相连。
多山的海岛主要说台湾的地理概况、环境问题;美丽富饶的宝岛,向我们介绍了台湾岛的美丽、地形、气候以及丰富的物产;台湾与祖国血脉相连,让学生知道台湾与大陆同祖同源,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的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二、学情分析:这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的美丽富饶,感受台湾的美丽富饶与人们辛勤开发是分不开的,台湾是祖国的一部分,激发学生通过地图了解台湾的相关知识,热爱我们祖国宝岛台湾,通过多媒体感悟这美丽是离不开千百年来人们辛勤开发悉心经营的结果,感悟到两岸人民渴望统一的心情,使学生们努力学习,长大为祖国台湾做一些贡献而奋斗的决心。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识方面:通过学生观察地图和师生互动活动,多角度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及美丽富饶。
明白台湾的美丽富饶与人们的辛勤开发分不开。
通过学生探究交流宝岛台湾的历史文化等方面,了解台湾自古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祖国大陆和台湾血脉相连。
技能方面: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地图,了解台湾地理概况,培养学生识图、指图、认图的能力。
通过师生交流,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激趣促学,营造和谐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多角度地了解台湾,通过学习交流,感性体悟学习内容。
树立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台湾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宝岛,祖国大陆与台湾血脉相连,树立自古以来台湾就是祖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了解台湾美丽富饶,祖国大陆与台湾血脉相连,懂得祖国一定要统一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课件等六、教学时间:一课时七、教学过程:活动一:了解台湾地理概况。
1、创设情景,以《外婆的澎湖湾》的歌导入(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

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简介本教案是为幼儿园大班设计的社会活动课程,旨在帮助孩子们了解台湾这个魅力之岛的风土人情,促进孩子们对华夏文明和海峡两岸的认知,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启迪思维,培养社交能力。
教学目标•了解台湾这个美丽岛屿的特点,感受不同风情;•学习台湾民俗文化,了解并尊重台湾的文化差异;•培养孩子的国际视野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通过多元化的学习内容,拓展孩子的思维领域,培养孩子的团队合作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学习台湾民俗文化知识、获取教学素材、准备PPT等教学工具;•学生准备:无特殊要求。
教学内容第一课:了解台湾知识点•台湾是什么,位于哪里?•台湾的特点、气候、地理等情况;•台湾的美食、文化等介绍。
教学过程1.教师播放 PPT 介绍台湾的一般情况;2.向孩子们介绍台湾的特点、气候、地理等情况,并与中国进行比较;3.介绍台湾的著名美食、文化等特色;4.与孩子们一起欣赏台湾的照片、视频等素材,让孩子们更加了解台湾这个地方。
考核方式•让孩子们回答几个关于台湾地理、气候的问题;•让孩子们描述自己对于台湾的认识和想象。
第二课:了解台湾民俗文化知识点•台湾民俗文化简介;•台湾传统民俗节日;•台湾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1.给孩子们播放 PPT,介绍台湾的民俗文化简介;2.介绍台湾的传统民俗节日,并与中国传统节日进行比较;3.讲述台湾的民间故事,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孩子们一起参与,体验台湾文化。
考核方式•让孩子们回答几个关于台湾传统节日的问题;•让孩子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用画画、编故事等方式表达自己对台湾民间文化的认识和理解。
第三课:体验台湾文化知识点•台湾美食特色;•台湾手工制品;•台湾语言和歌曲。
教学过程1.给孩子们介绍几款台湾的美食,如珍珠奶茶、小吃等,并带上孩子们品尝;2.可以带领孩子们一起制作台湾的手工制品,如纸扇、灯笼、花环等;3.为孩子们播放台湾流行歌曲,教授台湾语言,让孩子们感受台湾文化的多样性和包容性。
大班宝岛台湾教案

大班宝岛台湾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宝岛台湾教案教案目标:1. 通过学习宝岛台湾的相关知识,培养学生对台湾的兴趣和了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社交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特点和文化。
2. 学习台湾的风土人情和名胜古迹。
3. 学习台湾的传统艺术和美食。
教学准备:1. 图片或海报展示台湾的地理位置和特点。
2. 图片或视频展示台湾的名胜古迹和传统艺术。
3. 台湾地图和相关资料。
4. 台湾美食图片或食物样本。
教学过程:引入:1. 利用图片或海报展示台湾的地理位置和特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向学生介绍台湾是一个美丽的宝岛,有着丰富多样的文化和风景。
主体:1. 地理与文化:a. 向学生展示台湾地图,让学生了解台湾的位置和大小。
b. 介绍台湾的特点,如山脉、海岸线和气候等。
c.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台湾的名胜古迹,如台北101、夜市和日月潭等。
d.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台湾地理和文化的观察和了解。
2. 风土人情与传统艺术:a. 向学生展示台湾的传统艺术形式,如布袋戏和台湾手偶等。
b. 介绍台湾的传统节日和庆典,如中秋节和元宵节等。
c. 学生参与手偶制作或传统节日相关的手工活动,体验台湾文化的乐趣。
3. 美食体验:a. 向学生展示台湾的美食图片或食物样本,如小笼包和珍珠奶茶等。
b. 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台湾美食的喜爱和体验。
c. 组织学生进行珍珠奶茶制作活动,体验台湾美食的制作过程。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节课中学到的台湾相关知识和体验。
2. 引导学生思考对台湾的印象和感受,并鼓励他们表达出来。
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台湾文化展示活动,让学生展示他们对台湾的了解和兴趣。
2. 鼓励学生通过互联网或图书馆进一步了解台湾的历史和文化。
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和表达能力。
2. 收集学生完成的手工制作作品和小组讨论的记录。
3. 评估学生对台湾地理、文化和美食的了解程度。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含反思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含反思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含反思适用于大班的社会主题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初步培养对台湾岛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的美好情感,初步了解有关台湾岛的基本知识,知道台湾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快来看看幼儿园大班社会活动《宝岛台湾》含反思教案吧。
活动目标引导幼儿初步了解有关台湾岛的基本知识,知道台湾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初步培养幼儿对台湾岛勤劳、勇敢的台湾人民的美好情感。
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增强思维的灵活性。
活动准备中国地图(包括台湾岛)、风光图。
蝴蝶标本。
教师编排高山族舞蹈。
教学挂图“宝岛台湾”。
活动过程让幼儿欣赏诗朗诵“我去台湾岛”。
在低低的乐曲声中,教师充满感情地朗诵诗歌然后提问:“诗歌中的小朋友要到哪里去?他是怎么去的?让幼儿学习有关台湾岛的知识。
了解台湾的地图位置。
@出示中国地图,请幼儿指出台湾岛的位置(或帮助幼儿找出),让幼儿知道他是我国领土的一部分。
引导幼儿观察台湾岛的位置,让幼儿知道,台湾岛四面环海,人们可以从海上坐船去台湾,或乘飞机去台湾。
了解台湾的风土民俗。
@让幼儿看教学挂图,认识高山族,知道高山族是生活在台湾的一个少数民族;引导幼儿观察高山族人的服装特点,知道他们勤劳勇敢,并热情好客,能歌善舞。
告诉幼儿台湾还生活着很多汉族人,他们和其他民族的人民一起为建设祖国宝岛作出了贡献。
了解台湾的风光美景。
@出示有关台湾的风景图片,告诉幼儿台湾的山多、树多,非常美丽,让他们重点认识阿里山、日月潭,知道这些都是台湾署名的旅游胜地,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
出示蝴蝶标本,引导幼儿的兴趣。
让幼儿知道台湾有很多品种的蝴蝶,有的品种非常珍贵,只有台湾才有;科学家吧蝴蝶制成了标本,供人们欣赏、研究。
了解台湾的特产。
台湾气候较热,水稻生长的好,盛产大米、甘蔗。
台湾还是世界上樟树最多的地方。
樟木具有芳香、驱虫等特点,可以制成樟脑、榨油;樟树的种子可以榨油。
《宝岛台湾》课件大班社会教案——宝岛台湾

03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
让幼儿能够正确认识*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的历史和 文化,以及其在中国的重要性和独特性。
培养幼儿对祖国的认同感和爱国情感,增强幼儿的民族自 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难点
如何让幼儿理解*的历史和文化,以及其在中国的重要性和独 特性。
如何让幼儿通过学习《宝岛*》课件,增强对祖国的认同感和 爱国情感,增强幼儿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教学手段
使用多媒体课件
制作实物展示
通过生动形象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的地理 、人文、历史等方面的知识。
将*的水果、美食等实物或模型展示给幼儿 ,让他们通过感官体验加深对*文化的认识 。
借助网络资源
进行实地考察
引导幼儿上网查找关于*的信息和资料,培 养他们的信息获取和筛选能力。
组织幼儿参观*的景点、博物馆等,让他们 身临其境地感受*的魅力。
04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直观演示法
通过展示*的风景、特产、文化等图 片和视频,引导幼儿感知*的美丽和 富饶。
情境教学法
通过创设与主题相关的情境,如扮 演旅行家、探索宝岛等,激发幼儿 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小组合作法
组织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交流和分 享,提高幼儿的合作和交流能力。
启发引导法
通过问题设置和启发性的引导,引 导幼儿积极思考和探索,培养幼儿 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05
作业与练习
课堂练习
*地理位置
请孩子们在地图上寻找并指出 *的位置,了解*的邻国和主要
岛屿。
*特产
让孩子们了解*的特色农产品和手 工艺品,如芒果、菠萝、茶叶等 ,以及陶艺、编织等传统手工艺 。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宝岛台湾》

大班上学期社会教案《宝岛台湾》教学目标1.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面积以及气候特点。
2.了解台湾的传统文化和人文地理特点。
3.了解台湾的经济发展和现状。
4.增强学生的地理知识和国家意识。
教学内容第一课:台湾概述1.台湾概述–介绍台湾的地理位置、面积、人口、行政区划等基本情况。
–让学生通过观看图片和地图等形式了解台湾的相对位置。
2.台湾气候特点–带领学生通过天气预报等形式了解台湾的气候特点。
–根据不同季节介绍台湾的气候变化。
第二课:台湾的人文地理1.台湾的传统文化–介绍台湾的传统文化特点,如台湾的节庆、民间艺术等。
–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影像、手工制作等形式来了解台湾的传统文化。
2.台湾的人文景观–介绍台湾的人文景观,如仙境之旅、台湾风情等。
–着重介绍台湾地区特色建筑、名胜古迹、风土人情等。
第三课:台湾的经济发展1.台湾的经济发展–介绍台湾的经济发展历程和现状。
–让学生了解台湾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以及台湾的对外经贸关系。
2.台湾的产业结构–根据台湾的产业结构,介绍台湾的主要产业。
–通过观看图片、视频等了解台湾的特色产业和著名企业。
教学方法1.演讲、示范教学法。
2.视听教学法。
3.实验、课堂互动教学法。
教学设备1.电视、投影仪等教学辅助设备。
2.地图、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3.小黑板、白板、PPT等。
教学评价1.通过考试、作业等方式进行知识和技能的综合评价。
2.通过课堂参与、思考、讨论等方式进行过程性评价。
3.通过教案反思、学生反馈等方式进行整体性评价。
教学反思1.教学目标要具有可达成性和适应性。
2.教学内容要简洁明了、易于理解。
3.教学方法要多样化、生动有趣。
4.评价方式要客观、公正、全面。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

大班社会活动教案:宝岛台湾一、活动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风景名胜、特色文化等。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台湾的兴趣,培养幼儿热爱宝岛、渴望两岸统一的情感。
二、活动准备:1. 课件:台湾地图、风景名胜、特色文化等图片。
2. 手工材料:彩纸、画笔、剪刀、胶水等。
3. 音乐:《台湾小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音乐《台湾小调》,引导幼儿感受台湾的韵味。
2. 观看课件:教师展示台湾地图,让幼儿了解台湾的地理位置。
依次展示台湾的风景名胜、特色文化等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讲述。
3. 手工制作:教师分发手工材料,指导幼儿制作台湾特色手工作品。
如:台湾地图、台湾岛模型等。
4. 作品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手工作品,引导幼儿相互欣赏、交流。
5. 总结:教师回顾活动内容,强调台湾是中国的宝岛,培养幼儿热爱宝岛、渴望两岸统一的情感。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邀请家长参与活动,共同了解台湾,感受台湾的美丽与魅力。
2. 环境创设:教师将幼儿制作的手工作品装饰在教室环境中,营造宝岛台湾的氛围。
3. 区域活动:教师设置台湾特色美食区、台湾文化展示区等,让幼儿在区域活动中进一步了解台湾。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幼儿对台湾的认知程度。
2. 关注幼儿在手工制作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发言,评估幼儿的表达能力及对台湾的情感态度。
六、活动内容:1. 台湾地理:介绍台湾的位置、形状、气候等基本地理知识。
2. 台湾自然:了解台湾的火山、地震、山脉、河流等自然现象。
3. 台湾动物:学习台湾特有的动物,如台湾猕猴、台湾黑熊、台湾梅花鹿等。
4. 台湾植物:认识台湾特有的植物,如台湾杉、台湾欒树、台湾百合等。
5. 台湾民俗:探索台湾的民间艺术、节日、习俗等,如歌仔戏、舞龙舞狮、中秋博饼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美丽的宝岛台湾
教学目标:
1、了解台湾的地理概况、台湾问题的由来,知道台湾的美丽富饶是人们千百年来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2、台湾与祖国大陆同祖同源,台湾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3、了解我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台湾问题解决,两岸人民渴望统一。
教学重点:
台湾与祖国大陆有地缘、血缘关系,是祖国大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课前准备:
师生收集与台湾有关的文字、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谈话揭题。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一个好的地方。
请猜一猜:
轮廓状如芭蕉叶,叶柄朝南尖朝北。
西太平洋枢纽带,看着版图猜一猜。
对,今天让我们走进台湾,去进一步的了解美丽的宝岛——台湾。
(读题)
二、学习了解台湾。
(一)、台湾在哪里
教师出示祖国地图,学生从地图上找到台湾,看看与祖国哪个省最近?然后用尺量一量(两地的距离,根据比例尺算一算实际距离。
)
师:台湾本来跟祖国大陆是一体的,为什么现在分开了呢?请同学们阅读11页文字,了解台湾岛的形成。
(二)、台湾的美丽与富饶
师:台湾岛是什么样儿的呢?
1、(课件或者指导学生看书),让学生欣赏富饶的台湾,美丽的台湾。
2、学生谈看后的感受。
3、交流自己收集的有关资料。
4、教师也交流自己收集的资料,尤其是对于台湾的富饶,老师应把台湾的别称一个个说出来,学生根据名字说出理由。
如:米仓、东方粮库、水果之乡、森林之海、东方盐库、兰花王国、蝴蝶王国、鱼仓等。
对于台湾的美丽,老师建议学生当小导游,带领大家游一游台湾岛。
领略台湾的“山高、林密、瀑多、岸奇”等。
5、老师小结。
(三)、台湾的美丽与富饶是人们千百年辛勤开发、经营的结果
师:我们惊叹宝岛台湾的美丽与富饶,这可是人们千百年来开发经营的结果。
台湾的早期开发,凝聚着我们祖先的血汗,融汇着我们民族的精神。
在中国的史籍记载中,台湾在战国时代称为“岛夷”,前后汉和三国时代称“东鲲”、“夷洲”,隋、唐以后称“流求”,明万历年间正式在公文上使用“台湾”的名称。
据古文献记载,中国大陆军民东渡台湾,垦拓、经营台湾岛,最早可追溯到1700多年前的三国时代。
公元230年(三国吴黄龙二年),吴主孙权曾派将军卫温、诸葛直率领1万水军渡海到达台湾。
这是中国大陆居民利用先进的文化知识开发台湾的开始。
吴人沈莹所著《临海水土志》中,就曾详细记载了当时台湾的生产和生活形态。
到了6世纪末、7世纪初的隋代,大陆和台湾的接触增多。
据载隋炀帝曾3次派人到台湾,“访察异俗”,“慰抚”当地居民。
是时,大陆和台湾已有贸易往来。
此后由唐到宋的600年间,大陆沿海人民,特别是福建泉州、漳州一带居民,为了躲避战乱兵祸,纷纷流入澎湖或迁至台湾,从事垦拓。
至南宋时,澎湖划归福建泉州晋江县管辖,并派有军民屯戍。
大陆和台湾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联系日渐频繁。
(指导学生看书12页)
(四)、根脉相连
1、了解台湾的习俗。
(1)课件展示或者图片欣赏台湾的习俗(也可看书上13页的插图)
(2)交流看后的感受。
(3)师小结:闽台一水之隔,同根同源,台湾的民俗大多是从闽南传来,和祖国大陆有很多同样的传统习俗,并一直保持到现在。
一年中的元宵、清明、端午、中秋、春节,是两岸民众最主要的节日,尤其是春节。
因为一年到头工作辛劳的人们,要乘春节期间好好享受一番悠闲,人们不仅要吃好、穿好,还要玩好,为此台湾民众在节前忙得不亦乐乎。
(4)请知道的同学演一演台湾人民怎么过春节。
然后大屏幕上出示教学用书资料袋中的《台湾人民过年》。
(5)你还知道台湾与大陆有哪些相同的方面?节日风俗、饮食文化、语言文字、历史渊源、传统文化等。
(6)师补充:如:速冻食品中的汤圆,快餐食品中的台湾方便面,餐馆中的台湾菜,台湾电视剧,台湾新闻节目等。
2、根深蒂固的中华文化。
(1)了解台湾故宫博物院、孔子庙。
大屏幕展示博物院和孔子庙内部结构。
(2)简单了解台湾作者写的一些书。
比如:蔡志忠的漫画或者其它文学作品、青少年读物等。
三、课后延伸。
1、搜集台湾失而复得的故事。
2、了解蒋介石退守台湾的事。
3、了解两岸人民为了统一所做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