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功率电子线路习题解答案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第一章习题答案

0 -1
2
4 t(s)
(c)
解:为求 i(t),先由图(a)列出 u(t)的函数关系为:
u (t ) = 0.5t (V ) u (t ) = −0.5t + 2( V)
U2 = I 2R R
工作电流: I < 工作电压: A ; 10000 R
PR = 0.25 × 10000 = 50V
求题图 1-1(a)、(b)电路得 Uab。
《电路与电子技术基础》习题一参考解答
第2页
6V I 2Ω 4Ω b c 4V (a) 2Ω a
为什么电容器两极板得到的电量恰好相等?如果两极板大小不同, 这个结论正确
答:在给电容器充电或放电时,回路中形成电流,电流是电荷的定向流动,且回路中 的电流是相等的。如充电时,流入极板一极的电荷多少,必然从另一极流出多少电荷,所以 两极板的电荷量相等、极性相反。既是两极板大小不同,结论也是相同的。 1-18 电压如题图 1-7(a)所示,施加于电容 C 如题图 1-7(b)所示,试求 i(t),并绘出波形 图。
I
1Ω 2Ω 3V a
c 8V 5Ω b (b)
题图 1-1 习题 1-8 电路图
解: (1)图(a),由 a 到 b 的电压降 Uab=Uac+Ucb,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沿 a—电池 —c—a 回路逆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电压方程式为: -6+4I+2I=0 即得:I=1A 则 Uac=2(-I)=-2V (或者 Uac=-6+4I=-2V) 对于 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故:Ucb=4V # 所以:Uab=Uac+Ucb=-2+4=2V# (2)图(b),由 a 到 b 的电压降 Uab=Uac+Ucb,假定电流方向如图所示,与(a)同理 在回路中列出电压方程为: -3+1I+2I=0 即得:I=1A 则 Uac=1(-I)=-1V (或者 Uac=-3+2I=-1V) 对于 cb 支路:因为构不成回路,所以电流为零。故:Ucb=8V 所以:Uab=Uac+Ucb=-1+8=7V # 1-9 电路如题图 1-2 所示,求 (1)列出电路得基尔霍夫电压定律方程; I 12V 1Ω (2)求出电流 2Ω 10V 2Ω (3)求 Uab 及 Ucd a b 解: (1)假设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对于 db c d 4Ω 支路,因为不构成回路,支路电流等于零,Udb=10V 2Ω 2Ω 由 a 点出发按顺时针方向绕行一周的 KVL 电压方程 8V 1Ω 式为:2I+12+1I+2I+2I+1I-8+2I=0 得:10I+4=0 # 题图 1-2 习题 1-9 电路图 (2)求电流。由上面得回路电压方程式得:
电路基础第1章习题解答.docx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定律习题解答1-1 题 1-1 图所示电路,求各段电路的电压U ab 及各元件的功率,并说明元件是消耗功率还是对外提供功率2Ab 1Ab a-8Aba- a+6V+-8V-+-10V -(a)(b)(c)-2Aba-1Aa-2Aa+ -b-+ b--6V+-8V 16V (d)(e)(f)题 1-1 图解 根据功率计算公式及题给条件,得( a ) U =6V, P =6×2= 12W消耗功率ab( b ) U ab =-8V , P =1×(-8)=-8W 提供功率( c ) U ab =-10V, P =-(-8) (-10)=-80W提供功率( d ) U =-8V, P =-(-2)(-8)=-16W提供功率ab( e ) ab =-(-6)=6V,=-(-1)(-6)=-6W提供功率UP( f ) U ab =-16V, P =(-2)16=-32W提供功率1-2 在题 1-2 图所示各元件中, 已知:元件 A 吸收 66W 功率,元件 B 发出 25W 功率; 元件 C 吸收负 68W 功率,求 i 、 u 和 i 。
ABCi A-5Ai CA--B++C-+u B-4V6V题 1-2 图解 根据题意,对元件A ,有A=6 A =66,i A==11APi对元件 B ,有B=-5 B =-25,B==5VP uu对元件 C ,有P C =-4 i C =-68, i C ==17A1-3 题 1-3 图所示电路中, 5 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通过实验测量得知: I 1=-2A ,I 2=3A , I 3=5A , U =70V ,U =-45V , U =30V , U =-40V , U =-15V 。
1 2 3 45(1)试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 (2)判断那些元件是电源;那些元件是负载(3)计算各元件的功率,验证功率平衡U 4U 5I 1+-4+-I3-+5+-I 2++++-+U1 1U 33U2 2----+ -题1-3 图解( 1)图中虚线箭头为各支路电流的实际方向。
电子电工第一章习题答案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1-1 图中五个元件代表电源或负载。
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如图所示。
通过测量得知: I1= - 4A ,I2=6A ,I3=10A ,U1=140V ,U2= - 90V ,U3=60V ,U4= - 80V ,U5=30V ,试标出各电流的实际方向和各电压的实际极性,并指出哪些元件是电源,哪些元件是负载?解:按参考方向的关联与否列功率公式并带入实际值P 1=U 1I 1=140×(-4)=-560(W )<0 为电源;P 2=U 2I 2=(-90)×6=-540(W <0 为电源 P 3=U 3I 3=60×10=600(W )>0 为负载;P 4=U 4I 1=(-80)×(—4)=320(W )>0 为负载; P 5=U 5I 2=30×6=180(W )>0 为负载。
P 1+P 2=P 3+P 4+P 5即:电源发出功率等于负载吸收功率,功率平衡1-2 一电器的额定功率P N =1W ,额定电压U N=100V ,今要接到200V 的直流电源上,问应选下列电阻中的哪一个与之串联,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①电阻值5k Ω,额定功率2W ;②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0.5W ;③电阻值20k Ω,额定功率0.25W ;④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2W 。
解:求出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的工作电流:I N =01.01001==N N U P (A ) 在此工作电流下200V 的直流电源提供的功率为:P=200×0.01=2(W )。
该电器的额定功率为1W ,故在电路中必须串联一个功率为1W 的电阻才能使该电器在额定电压下工作。
该电阻的阻值为:R=Ω=-=-=K I U U I U N N R R 1001.0100200,且额定功率要大于1W 根据上述条件只有④电阻值10k Ω,额定功率2W 。
电子线路第二版习题答案

电子线路第二版习题答案电子线路第二版习题答案在学习电子线路的过程中,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解答习题,我们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有时候我们在自学过程中可能会遇到一些困难,对于一些习题的答案可能无法得到确认。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电子线路第二版习题的一些答案,以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这门课程。
1. 第一章习题答案1) 题目:什么是电子线路?答案:电子线路是由电子元件组成的电路系统,用于控制和传输电信号。
2) 题目:什么是电阻?答案:电阻是电流通过时产生的电压降的一种性质,用来限制电流的大小。
3) 题目:什么是电容?答案:电容是一种存储电荷的元件,其特性是能够存储电荷并在电路中释放。
2. 第二章习题答案1) 题目:什么是直流电路?答案:直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变的电路,电流始终保持一个方向。
2) 题目:什么是交流电路?答案:交流电路是电流方向不断变化的电路,电流的方向会周期性地改变。
3) 题目:什么是电压?答案:电压是电势差的一种度量,表示电荷在电路中的能量变化。
3. 第三章习题答案1) 题目:什么是串联电路?答案:串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按照一定的顺序连接起来,电流只能沿着一条路径流动。
2) 题目:什么是并联电路?答案:并联电路是将电子元件的两个端点连接在一起,电流可以分流经过不同的路径。
3) 题目:如何计算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答案: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个电阻之和。
4. 第四章习题答案1) 题目:什么是电感?答案:电感是一种储存电能的元件,通过电流变化产生电磁感应。
2) 题目:什么是电感耦合?答案:电感耦合是一种通过电感之间的耦合实现信号传输的方式。
3) 题目:如何计算电感的自感系数?答案:电感的自感系数等于电感中储存的磁能与电流的平方成正比。
通过以上的习题答案,相信大家对于电子线路的学习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然而,习题的答案只是一个参考,更重要的是我们自己的思考和探索。
希望大家能够在学习电子线路的过程中不断思考,勇于提出问题,并通过实践来加深对电子线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电子线路 线性部分 (第四版)第一章 习题解答

1-2 一功率管,它的最大输出功率是否仅受其极限参数限制?为什么?解:否。
还受功率管工作状态的影响,在极限参数中,P CM 还受功率管所处环境温度、散热条件等影响。
1-3 一功率放大器要求输出功率P 。
= 1000 W ,当集电极效率C 由40%提高到70‰时,试问直流电源提供的直流功率P D 和功率管耗散功率P C 各减小多少?解:当C1 = 40 时,P D1 = P o / C = 2500 W ,P C1 = P D1 - P o =1500 W当C2 = 70 时,P D2 = P o / C =1428.57 W ,P C2 = P D2 - P o = 428.57 W 可见,随着效率升高,P D 下降,(P D1 - P D2) = 1071.43 WP C 下降,(P C1 - P C2) = 1071.43 W1- 如图所示为低频功率晶体管3DD325的输出特性曲线,由它接成的放大器如图1-2-1(a )所示,已知V CC = 5 V ,试求下列条件下的P L 、P D 、C (运用图解法):(1)R L = 10,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2)R L = 5 ,I BQ 同(1)值,I cm = I CQ ;(3)R L = 5,Q 点在负载线中点,激励同(1)值;(4)R L = 5 ,Q 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
解:(1) R L = 10 时,作负载线(由V CE = V CC - I C R L ),取Q 在放大区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由图得V CEQ1 = 2.6V ,I CQ1 = 220mA ,I BQ1 = I bm = 2.4mA因为V cm = V CEQ1-V CE(sat) = (2.6 - 0.2) V = 2.4 V ,I cm = I CQ1 = 220 mA所以mW 264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1 =1.1 W , C = P L / P D = 24(2) 当 R L = 5 时,由V CE = V CC - I C R L作负载线,I BQ 同(1)值,即I BQ2 = 2.4mA ,得Q 2点,V CEQ2 = 3.8V ,I CQ2 = 260mA这时,V cm = V CC -V CEQ2 = 1.2 V ,I cm = I CQ2 = 260 mA所以 mW 15621cm cm L ==I V P ,P D = V CC I CQ2 = 1.3 W , C = P L / P D = 12(3) 当 R L = 5 ,Q 在放大区内的中点,激励同(1),由图Q 3点,V CEQ3 = 2.75V ,I CQ3= 460mA ,I BQ3 = 4.6mA , I bm = 2.4mA 相应的v CEmin = 1.55V ,i Cmax = 700mA 。
第一章功率电子线路

第一章习题解答1-1图NP1-6(b)所示为低频功率晶体管3DD325的输出特性曲线,由它接成的放大器如图NP1-6(a)所示,已知VCC=5V。
试求下列条件下的P L、P D、ηC(运用图解法)(1)R L=10Ω,Q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2),R L=5Ω,I BQ同(1)值,I cm=I CQ;(3)R L=5Ω,Q点在负载线中点,激励同(1)值;(4)R L=5Ω,Q点在负载线中点,充分激励。
解:(1)当时,作负载线,取负载线在放大区内的中点作为静态工作点Q,充分激励,则由图得因为所以可得(2)当时,同(1)值,时,由图NP1-6(b)知静态工作点为。
因为,所以(3)当,Q点在负载线处于放大区内的中点,如图NP1-6(b)中,激励同(1)时:有图知相应的因为所以(4)当,充分激励时,, 所以1-2 单管甲类变压器耦合和乙类变压器耦合推挽功率放大器采用相同的功率管3DD303,相同的电源电压V CC和负载R L,且甲类放大器的R L'等于匹配值。
两放大器若维持激励不变,试问:当发生下列情况时,放大器的输出功率将如何变化?功率管是否安全?(1)两功率放大器的扬声器突然短路或开路;(2)在甲类放大器中将初,次级变压器绕组对换;(3)在乙类功率放大器中,一管突然损坏(开路)。
解:(1)对于甲类,扬声器短路即R L=0,V cm=0。
由于激励不变,因而I cm不变从而可得P O=0,P D=V CC I CQ不变,P Cmax=P D,表明管子安全工作。
对于乙类,同理I cm不变,所以P O=0。
直流电源提供的总直流功率该功率将全部消耗在两只功率管中,每只功率管消耗的功率已知正常工作时,每只功率管的最大耗散功率为管子不安全。
扬声器开路,即但初级线圈中仍有直流通过,所以仍然存在,且。
甲类:虽然,但是由于变压器线圈的感生电压使显著增大,且其值远大于,从而导致晶体管击穿,工作不安全。
乙类:管子导通时,交流负载线总是从出发,因此,管子工作安全。
第一章功率电子线路习题解谜底

1
264mW
, PD
VCC I CQ1
5 0.22
1.1W
,
(2) 当 RL 5 , I BQ2 I BQ1 2.4mA 时,VCEQ2 3.8V , ICQ2 230mA ,
Vcm VCC VCEQ2 5 3.8 1.2V , I cm ICQ2 260mA ,
PC 1500 428.57 1071.43W
1- 5 无散热片时, Rth R(th) jc R(th)ca 1 36 37C /W , Tao 25C : PCM ( T jM Tao ) / Rth (165 25 ) / 37 3.78W Ta 60C : PCM (T jM Ta ) / Rth (165 60) / 37 2.84W 。 有散热片时, Rth R( th ) jc R( th )cs R( th )sa 1 0.5 1.5 3C / W , Tao 25C : PCM ( T jM Ta0 ) / Rth (165 25 ) / 3 46.67W Ta 60C : PCM ( T jM Ta0 ) / Rth (165 60 ) / 3 35W 。 1- 6
第一章 功率电子线路习题解
1-3 当C1 40% 时, PD1 PO / C1 1000 / 0.4 2500W , PC1 PD1 PO 1500W 。 当C2 70% 时, PD2 PO /C2 1000 / 0.7 1.428.57W , PC2 PD2 PO 428.57W 。 所以, PD 2500 1428.57 1071.43W ,
(完整版)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一章

电子电路基础习题册参考答案(第三版)全国中等职业技术第一章常用半导体器件§1-1 晶体二极管一、填空题1、物质按导电能力的强弱可分为导体、绝缘体和半导体三大类,最常用的半导体材料是硅和锗。
2、根据在纯净的半导体中掺入的杂质元素不同,可形成N 型半导体和P 型半导体。
3、纯净半导体又称本征半导体,其内部空穴和自由电子数相等。
N型半导体又称电子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空穴;P型半导体又称空穴型半导体,其内部少数载流子是电子。
4、晶体二极管具有单向导电性,即加正向电压时,二极管导通,加反向电压时,二极管截止。
一般硅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5 V,锗二极管的开启电压约为0.1 V;二极管导通后,一般硅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7 V,锗二极管的正向压降约为0.3 V。
5.锗二极管开启电压小,通常用于检波电路,硅二极管反向电流小,在整流电路及电工设备中常使用硅二极管。
6.稳压二极管工作于反向击穿区,稳压二极管的动态电阻越小,其稳压性能好。
7在稳压电路中,必须串接限流电阻,防止反向击穿电流超过极限值而发生热击穿损坏稳压管。
8二极管按制造工艺不同,分为点接触型、面接触型和平面型。
9、二极管按用途不同可分为普通二极管、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开关、热敏、发光和光电二极管等二极管。
10、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最大整流电流、最高反向工作电压、反向饱和电流和最高工作频率。
11、稳压二极管的主要参数有稳定电压、稳定电流和动态电阻。
12、图1-1-1所示电路中,二极管V1、V2均为硅管,当开关S与M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无法确定V,当开关S与N相接时,A点的电位为0 V.13图1-1-2所示电路中,二极管均为理想二极管,当开关S打开时,A点的电位为10V 、流过电阻的电流是4mA ;当开关S闭合时,A点的电位为0 V,流过电阻的电流为2mA 。
14、图1-1-3所示电路中,二极管是理想器件,则流过二极管V1的电流为0.25mA ,流过V2的电流为0.25mA ,输出电压U0为+5V。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功率电子线路习题解1-3当%401=C η时,W.//P P C O D 250040100011===η,W P P P O D C 150011=-=。
当%702=C η时,W P P C O D 57.428.17.0/1000/22===η,W.P P P O D C 5742822=-=。
所以,W P D 43.107157.14282500=-=∆,W..P C 431071574281500=-=∆1- 5无散热片时,W C R R R ca th jc th th /37361)()(︒=+=+=,C Tao ︒=25:W./)(R /)T T (P th ao jM CM7833725165=-=-=CTa ︒=60:W R T T P th a jM CM 84.237/)60165(/)(=-=-=。
有散热片时,W /C ..R R R R sa )th (cs )th (jc )th (th︒=++=++=351501,C Tao ︒=25:W ./)(R /)T T (P th a jM CM67463251650=-=-=CTa ︒=60:W/)(R /)T T (P th a jM CM353601650=-=-=。
1- 6(1) 当Ω=10L R 时做负载线,取负载线在放大区内的中点作为静态工作点Q ,则由图得mA I V V CQ CEQ 220,6.2==,mA I I bm BQ 4.2==,V V V V sat CE CEQ cm 4.2)(=-=,mAI I CQ cm 2201==,mWI V P cm cm L 264102204.221213=⨯⨯⨯==-,W I V P CQ CC D 1.122.051=⨯==,%241.1/264.0/===D L C P P η。
图题1-6(2) 当Ω=5L R ,mA I I BQ BQ 4.212==时,V V CEQ 8.32=,mA I CQ 2302=,VV V V CEQCC cm 2.18.352=-=-=,mA I I CQ cm 2602==,mWP L 156102602.1213=⨯⨯=-,W I V P CQ CC D 3.126.052=⨯==,%123.1/156.0/===D L C P P η。
(3) 当Ω=5L R ,3Q 点在负载线放大区内处于中点时,V V CEQ 75.23=,mA I CQ 4603=,mA.I BQ 643=mA I bm 4.2=,V V CE 55.1min =,V V V V CE CEQ cm 2.155.175.2min 3=-=-=,mA I cm 240460700=-=,mWI V P cm cm L 144102402.121213=⨯⨯⨯==-,W P D 3.21046053=⨯⨯=-,%26.63.2/144.0/===D L C P P η(4)当43Q Q =,充分激励时,mA I I CQ cm 4603==,V V V V CEQ CC cm 25.275.253=-=-=,mWI V P cm cm L 5.5171046025.221213=⨯⨯⨯==-,W P D 3.246.05=⨯=,%5.223.2/105.517/3=⨯==-D L C P P η1- 7如图,BE 和CD 分别为Ω='K R L5的交流负载线和Ω=K R L 10的直流负载线,静态工作点为a Q (交 流负载线中点),由于CC V BC AB OA 31===,所以,L CC LCC a max o R /V R /V P '='=22)(181)31(21。
图(b ):CF 为交、直流负载线,b Q 为负载线中点,由于CCmc V V 21=,所以LCC L CC b max o R /V R /V P '='=22)(81)(21。
图(c ):MN 为交流负载线,CG 为直流负载线,c Q 为交流负载线的中点,由于CCcmV V =,所以LCCc max o R /V P '=2)(21图中BE 、CF 、MN 三线平行。
根据上述结果得:36:9:4::=P P P图题1-71-8(1) 按V V CC 15=,Ω='50LR 作交流负载线AB ,得静态工作点1Q ,VV CEQ 15=A I I cm CQ 3.0==,V V Vcm CC 15==,mA I bm 3=,因而WI V P cm cm L 25.23.0152121max =⨯⨯==,52850.R R n LL =='=,%50=C η; (2)交流负载线为AC ,静态工作点Q 2,由于CC V 、bm I 不变,因而W P L 25.2=不变; (3)交流负载线为EF ,静态工作点为Q 3,由于bm I 不变,因而L P 不变,仍为W 25.2; (4)因mA I bm 6=,所以产生截止失真。
1-9i V I V max c CC cm cm 41212121⨯== i V I V max c CC cm cm 30212121==WP max o 302=WP .max c 620=(图题1-81-10(1)扬声器短路即0='=LL R R 时,甲类:0=o P ,D C P P =,D C C P P P ==max ,安全; 乙类:每管cm CC max o max C cm CC cmCC maxc I V .P .P I V .td t sin I V P 10201602121==>==⎰ωωππ不安全。
扬声器开路即∞−→−'LR 时,使0=o P ,D C P P =,甲类:CM D C P P P <=但CEO BR CE V V )(max >>,不安全。
乙类:0===D C O P P P ,CC CE V V 2max ≈,安全。
(2)集电极负载不匹配,O P 减小,安全。
(3)输出半波信号,严重失真,另一管安全。
1-11L R 偏大或偏小时,对CM I 、CEO BR V )(的要求偏面。
例如Ω=2L R 时,要求CEO BR V )(为V 18,但CM I 却要达到A 5.4,使被选管在满足CM I 时,CEO BR V )(必大大超过V 18。
乙类变压器耦合 互补推挽(单电源)若21max o max o P P =,则互补推挽电路的V CC 应为变压器耦合电路的2倍。
1-13因为 L cm L R I P 221=,所以A R P I LL cm 5.282522=⨯==,VR I V L cm cm 2085.2=⨯==。
图题1-13(1)WR I P L cm L 1682212122=⨯==;(2)W I V P cm CC D 47.25240/1/=⨯⨯==ππWP P P L D C 74.4)(21=-=;(3)8.040/2282/=⨯⨯==CC cm V V ξ,%83.624/=⨯=ξπηC 。
1- 161- 17通过R 1的电流1)(1)(R /V V I EE on BE R --=,1)(1652221R V V I I I on BE EE R CQ CQ -===,)/(/655R R R V V KO f fV+==。
1-18 (1)101110011)/(11=+=+=f fVR R R K,1011=≈fVVf KA ;(2)W R V P L C o 888/22===。
1-191A 为同相放大器,212321=+=R R R A V ,11V i O A V V ⋅=。
2A 为反向放大器,1642-=-=R R A V ,12012O V O V A V V -=⋅=,4221121==-=V o o Vf A V V V A 。
图题1-16由图题1-20中各图求得: 图(a ):因为IV R i 4=,IV R L 4=,所以16144==IV I V R R Li ,Li C R R IV Z 414===图(b ):因为21122V V V V +==,所以212V V =,1221V V =,IVI V R i 12==,IV I V R L12214==, 得16=Li R R ,L i C R R I V Z 8211===,L i C R R I V Z 28122===图(c ):因为I V R i 2=,I V R L 2=,所以422==I V I VR R L i ,Li C RR I V Z 221===图(d ):因为I V R i 3=,I V R L 3=,所以933==IV I VR R L i ,L i C C C R R IV Z Z Z 33121=====图(e ):因为IV R i 3=,IV R L 3=,所以9133==IV IVR R Li ,L i C C R R IV Z Z 31321====,i L C R R IV Z 933===图题1=20因为 IV I V R i i 5==,IV R O L 5=,V V O =,所以L O i R IV R 255==,LC R IV Z 5==。
1-22T r1-T r3均为魔T 混合同相功率合成网络,T r4为41:传输线变压器,所以12.25Ω=41=LC3R R 。
由隔离条件 Ω==504C33R R ,Ω===252C3C2C1R R R ,Ω===1004C121R R R ,50Ω= =1i R R 。
1-23T r1为不均衡—对称变换器,Ω=50Z C1, T r2﹑T r3传输线变压器和负载R L (即T 1 ﹑T 2的输 入阻抗)如图1-23所示,由图可知:50Ω =R i ,3IV =R L ,933==IVI V R R Li ,即T r2﹑T r3组成1:9阻抗变换器,R L =9i R =950=5.6Ω,晶体管T 1﹑T 2的输入阻抗R i1=R i2=21R L =2.8Ω,Z c2=Z c3=IV =31R i=16.7Ω. T r5为1:4传输线变压器,Z c5=21R L =25Ω,R i5=12.5Ω; T r4为对称-不对称变换器,Z c4= R i5=12.5Ω;T r6组成魔T 混合网络,起反相功率分配功能;T r7组成魔T 混合网络,起反 相功率合成功能。
∵ 3.125Ω= R 41=R =R i4C74 ∴呈现在T 1﹑T 2管输出端的负载Ω=== 6.252 C7b a R R 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