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基础―Access2003应用教程

合集下载

Access数据库2003教学课件-CH3

Access数据库2003教学课件-CH3

货币 自动编号 是/ 否
8个字节
4个字节 1个字节
OLE对象
是Object Linking and Embedding的缩写,意思为对象的链接与嵌入。可以 链接或嵌入其他使用OLE协议的程序创建的对象到Access中,例如 Word 文档、 Excel电子表格、图片、声音、视频文件
最大可用1G字节,受所用 磁盘空间的限制
3.1.3表的导入与链接
2.表的链接
① 操作方法:在“新建表”对话框中选择“链接表”或 选择“文件”→“获取外部数据”→“链接表”项 。 ② 表的导入和表的链接得到的数据表的区别。
表 相当于将数据复制到一个新建的数据表中, 的 导 以后对新表内容的修改等操作和源表没有任何 入 关系,二者是互相独立的。
11
3.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
文本 备注 数字 日期/时间
第3章 重要的表操作
说明 大小
最多可用255个字符 最长为64000个字符 数字型字段的大小是指数 字型数据的种类,有7种 8个字节
适合用于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或不需要计算的数字,如邮政编码、电 话号码等 适合用于较长的文本,如说明性的文字 用于数学计算中的数字数据 可以使用100~9999年范围内的日期及时间值,可以有多种显示格式,具体 说明见下面字段“格式”属性 用于数学计算中的货币数值或数值数据,可避免计算时的四舍五入。数据范 围为小数点前15位,后4位。显示时带内置的分隔符及前缀或后缀货币 符号 在添加记录时,依次自动加1,或随机编号 用于记录逻辑型数据,如Yes/No,True/False,On/Off等
带分隔符或定长格式的文 本文件
7
第3章 重要的表操作
3.1.3表的导入与链接
2.表的导入

Access2003教程

Access2003教程

图9.5 Access 2003启动界面
图1.6 直接新建一个空数据库
图1.7 保存文件对话框
图1.8 “学生管理”数据库窗口
利用本机上的模板来创建一个 新数据库
图1.9 数据库模板对话框
根据现有文件来新建数据库

根据现有文件来新建一个类似的数据库 相当于是复制一个已有的数据库,然后 对它进行修改编辑,形成一个新数据库。
允许空字符串
索引 Unicode压缩
指定该字段是否允许零长度字符串。
决定是否建立索引的属性,有三个选项:“没有”、“有,允许重复”和“有,不允许重复 “。 指示是否允许对该字段进行Unicode压缩。
主键(主关键字)

主键是表中用于惟一标识每条记录的主索引。主 键不是必需的,但主键能将表与其他表中的外键 相关联。所以,只有定义了主键,才能建立表与 表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方便对表进行排序或索引 操作。主键不允许为 Null(空值),并且必须始 终具有唯一索引。如果表中某个字段没有重复的 内容,就可用作该表的主键。
数据库组 件选项卡
图9.1 Access 2003的窗口
图1.1 Access 2003的窗口
字段与记录

在Access中,表将数据组织成列(称为字段)和 行(称为记录)的形式。每一列的名字(字段名) 是惟一的,每一列中的内容有相同的属性和数据 类型。

在创建表之前,先要对表结构进行设计,也就是 根据数据的取值情况确定每个字段的名称和数据 类型。字段名一般以字符开头,后面可跟字符和 数字等允许的符号,最多74个字符,同一个表中 不能有相同的字段名。而字段数据类型的设置则 定义了用户可以输入到字段中的值的类型。
表1.3 学生基本情况表

Access-2003-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2章-数据库和表

Access-2003-数据库基础与应用--第2章-数据库和表
保证一个表中的每一行的唯一性
二、参照完整性(引用完整性)
作 用
保证单列(或复合列)的值引用自另外的相关列
Page 42
三、域完整性
作 用
保证表中某一列的值在有效的域中
四、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定 义
用户定义的不属于其它任何完整性分类的特定业务规则
下面,将要设置域完整性和用户自定义完整性
Page 43
(1)”文件”菜单”获取外部数据””导入” (2)找到要导入文件的位置,选择好类型,单击”下一步”按钮
这里选择位置
这里根据需要 选择文件类型
Page 66
(3)选择好需要的表,单击”下一步”按钮
Page 67
(4)选择”第一行包含列标题”,单击”下一步”按钮
根据实际 情况选择
Page 68
(5)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单击”下一步”按钮
0~255
整数(int)
长整数(long int) Access默认数
字类型
-32768~ 32767 -2,147,483,648 ~2,147,483,647
单精度数(float)
-3.4 X 1038~ 3.4 X 1038
双精度数 (double)
-1.79734 X 10308 ~1.79734 X 10308
6. 有效性文本(设置友好提示)
Page 49
7. 索引 唯一索引:字段值不能相同,一个表能有多个 主索引:和唯一索引类似,但一个表只能有一个 普通索引:字段值可以相同 例2.15 为”学生”表创建索引,索引字段为”性别”
Page 50
例2.16 为”教师”表创建多个索引,索引字段分别是
“教师编号”,”姓名”,”性别”和”工作时间”

Access 2003中文版实用教程项目1 数据库基础知识

Access 2003中文版实用教程项目1 数据库基础知识

任务一 数据库基础知识
• 数据库简介 • 数据库系统简介 •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介 • 数据模型 • 关系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
任务二 认识Access 2003
• 启动和关闭Access 2003
• Access 2003的帮助功能 • 示例数据库
项目小结
• 数据库是计算机应用系统中一种专门管理数据资源的系统,它的应用
题。
领域非常广泛,已经成为信息系统的重要核心技术。
• 在数据处理应用中,关系模型已经成为当今主要的数据模型。Access
数据库系统就是基于关系模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 Access 2003是开发中小型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常用软件。
• 在使用Access 2003时,可以借助它的帮助功能来解决一部分疑难问
项目1 数据库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任务一 数据库基础知识 任务二 认识Access 2003 项目小结
习目标
• • • • • • • •
了解数据库的概念。
了解数据库系统的概念、组成、发展、特点和分类。 了解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概念。 熟悉数据模型中的关系模型。 熟悉关系数据库中表之间的关系。 熟悉Access 2003的启动和关闭。 熟悉Access 2003的工作界面。 熟悉Access 2003的帮助功能。

《数据库应用技术——Access 2003》教学指南

《数据库应用技术——Access 2003》教学指南

《数据库应用技术——Access 2003》教学指南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程。

其主要任务是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利用数据库系统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数据库知识和数据库应用开发打下基础。

本课程采用的数据库系统是目前最新和最流行的桌面数据库Access 2003。

二、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能使用所学的数据库知识,根据实际问题进行Access 2003数据库的创建与维护、表的操作与维护、数据查询及操作查询、创建窗体和报表,通过Access 2003提供的宏命令在没有VB语言的基础上就能开发较简单的数据库应用程序,使学生具有计算机信息管理的初步能力。

(一) 知识教学目标1.掌握数据库中的基本概念;2.掌握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维护方法;3.掌握表的基本操作与数据查询方法;4.掌握窗体的创建及控件的使用方法;5.掌握报表设计方法;6.掌握宏的创建与调用方法;7.掌握数据库访问页的创建方法;8.掌握较简单应用程序的开发方法。

(二) 能力培养目标1.能创建数据库及其表;2.能对数据库及其表结构进行维护;3.能根据需求对数据进行查询与操作查询,并能正确使用SQL查询命令;4.能使用窗体进行用户界面的设计;5.能根据需求进行报表设计;6.能创建数据访问页;7.能正确创建宏并调用宏,并根据需求设计应用程序菜单;8.能开发较简单的应用程序并能进行程序的调试和维护;9.初步具备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 思想教育目标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专业素质;2.具有一定的数据安全和防范意识;3.具有良好的人际交流能力、团队合作精神和客户服务意识。

三、教学内容和要求(一) 重点和难点本课程的重点是创建与维护表结构、创建查询与查询操作、创建窗体和报表。

难点是设置表的字段属性、创建条件查询与SQL查询、窗体和报表中控件属性及使用、宏操作等内容。

access2003数据库应用【2.20】

access2003数据库应用【2.20】
Access 2003的启动、退出和使用帮助
系统
学生看书
学生回答
思考回答
学生阅读思考
学生思考回答
教师讲解
教师指导
教师演示
教师指导
作业
1.熟读教材
2.预习下一章内容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Access2003的数据库窗口
2、认识Access2003的数据库对象
技能训练重点、难点
1、认识Access2003的数据库窗口
2、认识Access2003的数据库对象
授课方法
任务驱动法、演示法理论讲授+上机实操
教学资源
计算机机房
教学过程
授课过程与内容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数据库系统哪些?
思考回答
学生补充,教师点评
导入新课
介绍目前常用的数据库系统
如,Access、VFP、Oracle、SQL Server等
讲授新课
任务1初识Access 2003
项目一Access2003的启动
操作1启动Access2003
(1).通过“开始”菜单启动
(2).通过桌面快捷方式启动
(3).通过“开始”菜单中的Access 2003选项启动
项目二认识Access2003的用户界面
1.标题栏位于Access主窗口的最上面
2.菜单栏位于标题栏的下面
3.工具栏将常用的命令以工具按钮的形式放在工具栏里
4.工作区对数据库的所有操作都在工作区中进行
Access2003数据库应用--教学教案
授课日期
2017.02.20
班级
1601、1602
课时
2
课题

Access2003教程(完整版)

Access2003教程(完整版)

Access教程第一章 Access数据库基础◆数据库基础知识及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

◆ Access 2003 中文版介绍.数据库技术产生于60年代末、70年代初,它的出现使计算机应用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社会的每一个领域都与计算机应用发生了联系。

数据库是计算机的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是计算机软件的一个独立分支,数据库是建立管理信息系统的核心技术,当数据库与网络通信技术、多媒体技术结合在一起时,计算机应用将无所不在,无所不能。

作为本课程学习的开始,我们首先要了解的是:什么是数据库?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什么是Access呢?一、数据库的基本知识1.什么是数据库数据库这个词有多种解释,简单的定义是这样的:数据库(DataBase)是结构化数据的集合。

从广义上讲,数据库就是数据或信息的集合,相当于一个数据仓库。

具体来说,数据库是一组经过计算机整理后的数据,在关系数据库中,它由许多数据表组成。

David M.Kroenke关于数据库的定义是:数据库是指自描述的完整记录的集合。

它表达了三层含义:⑴数据库是自描述的.数据库除了包含用户的源数据以外,还包含关于它本身结构的描述,这个描述称作数据词典(或数据目录、元数据)。

从这个意义上讲,数据库与作为一个自描述的书的集合的图书馆相似:除了书籍以外,图书馆还包含一个描述它们的卡片目录.⑵数据库是集成记录的集合。

数据的标准结构如下:位—> 字节 -> 域—> 记录 -〉文件,按这种模式说,文件组合成数据库是非常诱人的,但却无法深入,数据库将包含四种数据:用户数据文件、元数据、索引、应用元数据。

用户数据大多表示为表格,称之为数据表,它存放了用户的各种有用资料和数据.例如:元数据是关于用户数据的结构的描述,称之为系统表。

例如:索引数据改进了数据库的性能和可访问性,称之为概括数据。

例如:应用元数据用来存储用户表格、报表、查询、媒体数据和其它形式的应用组件。

access2003使用教程 第1章

access2003使用教程 第1章
中文Access 2003实用教程
第1章 Access 2003概述
Microsoft Access 2003是一种数据库管理系统,它的强大 功能主要表现在:友好的用户界面;数据表操作简单、易学 易懂;通过向导创建表、查询、窗体及报表;自动绘制数据 统计图和绘图功能;有效管理、分析数据的功能;增强的网 络功能;宏功能和内嵌的VBA(Visual Basic for Application)等。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功能以外,在Access 2003中还增加了许 多新的功能。例如,可以查看数据库对象间的相关性信息; 可以启用自动错误检查以检查窗体和报表的常见错误;修改 “表”设计视图中的被继承字段属性时,Access 将显示一 个选项,此选项用于更新全部或部分绑定到该字段的控件属 性。
1.1 打开“罗斯文”数据库
关系型数据库是由一系列二维表组成的。在每一个表中,行代表记录,列 代表各种属性(数据项或字段),因此,可以把表格看作是具有相同属性 的记录的集合。表中的行和列的次序无关紧要,所有的字段都是最基本的, 不可再细分,表1-1-1所示的学生成绩表就是一个二维表。 3.Access的特点 Access的最新版本是Access 2003,它是Office 2003的组件之一。Access具有 以下特点。 (1)Access的使用非常简单。Access 2003表设计器、查询设计器等可视化 设计工具,使用户基本不用编写任何代码,通过可视化操作,就可以完成 数据库的大部分管理工作。 (2)提供了大量的向导。几乎每一个对象都有相应的向导,利用向导工具 可以迅速地建立一个功能完美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3)Access 2003是一个面向对象的、采用事件驱动的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 统。它符合开放式数据库互接(ODBC)标准,通过ODBC驱动程序可以与 其他数据库相连,还允许用户使用VBA语言作为其应用程序开发工具,这 样可以使高级用户开发功能更为复杂完美的应用程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火龙果 整理
有一句话给大家分享:
一切创造都源于怀疑或不满,尽信书不如无书。大 学生与高中生不同,大学生要思考问题,要培养能 力。
火龙果 整理
第1章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理解后续内容的基础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的作用 •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标准结构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史与发展趋势 •E-R图/E-R模型 •E-R模型导出关系模型的方法
火龙果 整理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阶段 20世纪60年代末数据管理进入新时代--数据库系统阶段。数据库系统 阶段出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系统,即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是一种较完善的高级数据管理方式,也是当今数据管理的主要方式,获得了 广泛的应用。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阶段
最小的冗余度 应用程序对数据资源共享 数据独立性高 统一管理和控制
火龙果 整理
关于“库”的概 念
火龙果 整理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
数据库管理系统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一个数据管理软件, 它的基本功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数据定义功能 用户通过数据定义语言对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进行定 义。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操纵功能 用户可以使用数据操纵语言操纵数据,如查询、插入、
删除和修改。 数据库的运行管理功能 数据库在建立、运行和维护时由DBMS统一管 理和控制。 数据库的建立和维护功能 它包括数据库初始数据的输入、转换功能, 数据库的转储、恢复功能等。 数据库应用系统 数据库应用系统是指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 面向某一类实际应用的应用软件系统。例如: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 系统等等。
火龙果果 整理
数据库系统整体观点:
火龙果 整理
例如:打开ACCESS 程序
三级模式之间的关系
数据库系统在三级模式中提供了两次映像:外模式到模式的映像和模式 到内模式的映像,而这两次映像就实现了数据库中数据两个层次的独立性, 即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性。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由若干个站集合而成。这些站又称为节点,它们在 通讯网络中联接在一起,每个节点都是一个独立的数据库系统,它们都拥有 各自的数据库、中央处理机、终端,以及各自的局部数据库管理系统。因此 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可以看作是一系列集中式数据库系统的联合。它们在逻辑 上属于同一系统,但在物理结构上是分布式的。
火龙果 整理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信息(information)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例如:文字新闻提示“河源发生了地震”。图片新闻提示:
火龙果 整理
火龙果 整理
数据(Data) 数据是描述现实世界事物的符号记录,是用物理符号记录的可以鉴别信 息。包括文字、图形、声音等,他们都是用来描述事物特性的。
数据处理 数据处理是对各种类型的数据进行收集、存储、分类、计算、加工、 检索与传输的过程。包括:收集原始数据、编码转换、数据输入、数据处理、 数据输出等。
火龙果 整理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火龙果 整理
1.2 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DataBase,简记为DB) 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 可共享的数据集合。 这种集合具有如下特点:
Access数据库应用技术
火龙果 整理
《Access》课程学习的基本目标 1、提高我们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2、学会利用Access数据库工具解决所学专业的实际问题,特 别是跨专业的技术结合方法; 3、掌握数据库设计的方法和数据库应用,提高数据处理和数据 统计、数据分析的能力。 《Access》课程学习的基本要求 1、要求大家能够坚持,要保持对技术无限追求的热情或者激情; 2、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热爱计算机专业技术的人才能够学 有所成;
数据库系统的结构
数据库系统在总体结构上一般都体现为三级模式的结构特征,即外模式、 模式和内模式,分别反映了看待数据库的3个角度。
模式Schema):又称概念模式或逻辑模式,是数据库中全体数据的逻辑结构 和特征的描述。 外模式(External Schema):也称子模式或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看见和使用 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 内模式(Internal Schema)又叫做存储模式,是数据在数据库系统中的内部表 示,即数据的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
应用1 应用2 应用3 外模式1 模式 模式/内模式映象 内模式 应用4 应用5
外模式3
外模式2 模式/外模式映象
数据库
火龙果 整理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1.3 数据库技术的发展
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3个阶段。 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是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主要用于科学计算,当时 的计算机硬件状况是:外存只有磁带、卡片、纸带,没有磁盘等直接存取的 存储设备;软件状况是:没有操作系统,没有管理数据的软件,数据处理方 式是批处理。人工管理阶段的特点是:数据不保存、数据无专门软件进行管 理、数据不共享、数据不具有独立性、数据无结构。 文件系统阶段 这一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中期,计算机硬件和软件都有了 一定的发展。计算机不仅用于科学计算,还大量用于管理。这时硬件方面已 经有了磁盘、磁鼓等直接存取的存储设备。在软件方面,操作系统中已经有 了数据管理软件,一般称为文件系统。处理方式上不仅有了文件批处理,而 且能够联机实时处理
火龙果 整理
1.1 数据库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的组成
数据库系统由5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集合、数据库管理系统、应 用系统和人员。其中,人员包括:数据库管理员、系统分析员、数据库设计 员、应用程序员和最终用户等。其中,数据库管理员是对数据库进行规划、 设计、维护、监视等的专业人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