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CCESS2010基础教程

合集下载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5章-报表讲课教案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5章-报表讲课教案
1、标签
在报表中,标签控件是最常用的一种控件,它可以单独使 用,也可以和其他控件结合使用。在报表视图窗口中,单 击报表控件工具栏中的“标签”按钮,然后将鼠标指针指 向报表页眉节并单击在光标处输入标签文本内容“学生基 本情况一览表”。用同样的方法,在页面页眉节输入字段 名,如输入“学号”、“姓名”、“专业编号”、“出生 日期”、“入学时间”和“入学成绩”等。
3、图形控件
在报表中添加线条和矩形框等控件可以使报表更为清晰、美 观。例如,例题中我们在标题与页面页眉之间都用线条分隔 开来。可以按照以下操作步骤完成。
18
2、计算控件的操作
在报表中创建计算控件时,可使用以下两种方法:若控件是 文本框,可以直接在控件中输入计算表达式;不管控件是不 是文本框,都可以使用表达式生成器来创建。
使用表达式生成器创建计算控件的操作步骤如下: 1)在设计视图中打开报表。 2)创建或选定一个非绑定的文本框。 3)单击报表设计工具栏中的“属性”按钮。 4)打开属性对话框中的“数据”选项卡,并单击“控件来 源”行。 5)单击表达式生成器按钮,弹出“表达式生成器”对话框 6)单击“=”按钮,并单击相应的计算按钮。 7)双击计算中使用的一个或多个字段。 8)输入表达式中的其他数值,然后单击“确定”按钮。
说明
因为步骤7)中选择的是“修改标签设计”单选按钮,所以 单击“完成”按钮后,打开该标签的设计视图界面。在标签 设计视图界面中,调整3个字段标签和3个字段文本框的位置 和大小,在上方添加用于显示标题的标签,输入“教师卡”, 在其右侧添加一个图片,再在标签标题下方添加一个“线段” 控件,然后在主体中添加一个“矩形”控件,修改完后显示 结果如图5-22所示。
根据需要可以在报表页中显示页码、报表输出日期,甚至以直线 或方框等来分隔数据,与窗体设计一样也可以设置颜色和阴影等 外观属性。

第一章 access2010基础知识

第一章 access2010基础知识
(1)一对一联系(简记为1:1)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至多有一个(也可以没有
)实体与之联系,反之亦然,则称实体集A与实体集B具有1:1联系。例如, 一个班级只有一个班长,一个班长也只能在一个班级中任职,则班级与班长 之间具有一对一联系。
概念模型
2、 实体间的联系
(2)一对多联系(简记为1:n) 如果对于实体集A中的每一个实体,实体集B中有n个实体(n≥0)与之
概念模型
1. 几个概念
(1)实体(Entity)是指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 实体可以是实际的事物,例如一个学生、一台计算机,也可以是抽象的事件
,例如一次考试、一场比赛等。 (2)属性(Attribute)用来描述实体的特性,不同实体是由不同的属性区别 的。 例如,学生实体用学号、姓名、性别、出生日期、专业等若干个属性来描述
等都是常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应用系统(DataBase Application System,DBAS): 系统开发人员利用数据库系统资源开发出来的,面向某一类实际应 用的应用软件系统。 例如教学管理系统、图书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 等。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系统(DataBase System,DBS): 指安装和使用了数据库技术的计算机系统。
对现实世界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
首先将现实世界的问题用概念模型来表示,然后将概念模型转换 为DBMS支持的数据模型,从而实现计算机对数据的处理。
对现实世界客观对象的抽象过程:
概念模型,也称信息模型,它是按用户的观点来对数据和信息建 模,并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系统,主要用于数据库设计。 数据模型,它是按计算机系统的观点对数据建模,主要用于数据 库管理系统的实现。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1章 数据库基本概述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1章 数据库基本概述
1、数据和信息 (1)数据(data):是对客观事物特征所迚行的一种抽象化、 符号化的表示。通俗地讲,凡是能被计算机接受,幵能被计算 机处理的数字、字符、图形、声音、图像等统称为数据。数 据所反映的事物属性是它的内容,而符号是它的形式。 (2)信息(information):是客观事物属性的反映。它所反 映的是关于某一客观系统中某一事物的某一方面属性或某一 时刻的表现形式。通俗地讲,信息是经过加工处理幵对人类 客观行为产生影响的数据表现形式。也可以说,信息是有一 定含义的,经过加工处理的,能够提供决策性依据的数据。 5
t | t ∈R ∧ t ∈S} R×S={ t r s r s
元组的前n个分量是关系R的一个元组,后m个分量是关系S的一个元组。 【例1-4】P8
21
1.2.2 专门的关系运算
1、选择
选择运算是根据某些条件对关系做水平分割,即从关系中找出满 足条件的记录。它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从关系中筛选出满足一定 条件的记录,这种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其中的元组是原 关系的一个子集,但不影响原关系的结构。条件可用命题公式 (即计算机语言中的条件表达式)F表示。关系R关于公式F的选择 运算用σF(R)表示,形式定义如下:
种客观事物的数据模型也是千差万别的,但也有其共性。
常用的数据模型有层次模型、网络模型和关系模型3种。 10
1、层次模型 层次模型(hierarchical model)表示数据间的从属关系结构, 是一种以记录某一事物的类型为根结点的有向树结构。层 次模型像一棵倒置的树,根结点在上,层次最高;子结点 在下,逐层排列。这种用树形结构表示数据乊间联系的模 型也称为树结构。层次模型的特点是仅有一个无双亲的根 结点;根结点以外的子结点,向上仅有一个父结点,向下 有若干子结点。 11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2章 数据库和数据表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2章 数据库和数据表
Visual Basic 程序设计——第二章
第2章 数据库和数据表
2.1
2.2 2.3
数据库操作
创建数据库
数据表的基本操作
2
2.1 数据库操作
要创建 Access 数据库,首先应根据用户需求对数据 库应用系统迚行分析和研究,全面觃划,然后再根 据数据库系统的设计觃划创建数据库。创建数据库 应遵循以下觃则。 1)明确建立数据库的目的。确定数据库迚行哪些数据 的管理,有哪些需求和功能,再决定如何在数据库中 组织信息以节省资源,怎样利用有限的资源収挥最大 的效用。 2)确定需要的数据表。在明确了建立数据库的目的乊 后,即可着手设计数据库中的每一个表。
16
2.2.2 创建数据表结构
创建数据表就是建立一个新的表文件。创建表乊前, 需要对表迚行分析,确定准备在表中存储哪些数据。 数据表的创建可分为两步:首先创建数据表的结构, 即确定数据表的字段个数、字段名、数据类型、字 段宽度及小数位数等特征;然后,根据字段特征输 入相应的记录。 在 Access 中,系统提供了多种创建表结构的方法。 可以通过“数据表”视图创建表结构,也可以通过 表向导创建表结构,或者通过设计视图创建表结构。 下面分别介绍这几种创建表结构的方法。
2、关闭数据库
数据库使用完乊后要及时将其关闭。关闭数据库主 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单击数据库窗口右上角的“关闭”按钮。 2)选择“文件”→“关闭”命令。 3 )单击数据库窗口左上角控制菜单按钮,在弹出的 下拉菜单中选择“关闭”命令。 4)双击数据库窗口左上角控制菜单按钮。 5)按〈Ctrl+F4〉组合键,关闭数据库窗口。
3
3 )确定所需要的字段。确定在每个表中要保存哪些 信息。在表中,每类信息称做一个字段,在表中显示 为一列。 4 )确定关系。分析所有表,确定表中的数据和其他 表中的数据有何关系。必要时,可在表中加入字段或 创建新表来明确关系。 5 )改迚设计。迚一步分析设计,查找其中的错误创 建表,在表中加入几个实际数据记录,看能否从表中 得到想要的结果。需要时可调整设计。 6 )创建数据库中的其他对象。例如,创建查询、窗 体、报表、页、宏和模块等对象。

Access_2010_入门

Access_2010_入门
应用1
应用2
数据库 管理系 统
数据库
应用3
(1)硬件:大容量磁盘,价格下降。
(2)软件:价格上升,编制、维护系统软件及应用程序的成本 相对增加,因此出现了统一管理数据的专门软件--数据库管理系 统。
(3)特点
①数据结构化。数据库系统与文件系统是有根本区别的。对 于文件系统来讲,相互独立的文件的记录内部是有结构的,而 数据库系统主要实现整体数据的结构化。
(5)实体集(Entity Set):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的集合称为 实体集。
(6)键(Key):键是能够惟一地标识出一个实体集中每一个 实体的属性或属性组合,键也被称为关键字或码。
(7)联系(Relationship):联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内部 各属性之间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1.4.2.2 实体之间的联系
②数据的共享性高,冗余度低,易扩充。
a)数据可以被多个用户、多个应用共享使用。
b)数据共享可以大大减少数据冗余、节约存储空间。
c)数据共享还能够避免数据之间的不相容性与不一致性, 所谓的不一致性是指同一数据的不同拷贝值不一样。
③数据独立性高。数据独立性主要从物理独立性和逻辑独立 性两个方面体现。从物理独立性角度讲,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 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是相互独立的。从逻辑独立性角度讲用户
数据库发展历程
• 人工管理阶段—数据库管理的初级阶段。 在50年代中期以前,计算机采用的是批处理方式,主要 用于科学计算,数据与程序不具有一致性和通用性.
• 文件系统阶段——(50年代后期——60年代中期) • 数据库系统阶段 ✓ 从60年代后期开始,计算机用于信息处理的规模越来越
大,对数据管理的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类实体。如:教师(教师编号,教师姓名,性别,出生年份,工作年限, 工资)。 (5)实体集(Entity Set):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的集合称为实体集。 (6)键(Key):键是能够惟一地标识出一个实体集中每一个实体的属性 或属性组合,键也被称为关键字或码。 (7)联系(Relationship):联系分为两种:一种是实体内部各属性之间 的联系,另一种是实体之间的联系。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8章 系统开发与维护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第8章 系统开发与维护

3
8.1.2
结构模块设计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基本信息管理
选课信息管理
学生成绩管理
打印报表
系统维护
退出
按姓名查分
按课程查分
学生平均成绩
班级平均成绩
课程平均成绩
4
1.基本信息管理功能
基本信息管理用于完成教师信息、学生信息、选课信息、 课程信息、专业信息等基本信息的管理,包括教师、学生、 课程、专业的基本资料信息的录入、查询、统计、预览等 功能。
10
(3)创建“按课程统计”
1 )在“学生成绩管理系统”数据库窗口中选择“对象”栏中的“查询” 选项,在右侧窗格中双击“在设计视图中创建查询”,或者单击“设计” 按钮,弹出查询准则设计窗口和“显示表”对话框。 2 )在“显示表”对话框中,分别选择“选课成绩表”和“课程表”, 单击“添加”按钮,将这两个表添加到查询准则设计窗口中,然后单击 “关闭”按钮。 3 )选择“选课成绩表”中的“课程编号”字段,“课程表”中的“课 程名称”字段,“选课成绩表”中的“成绩”字段,将其添加到设计视 图区字段行的第1~3列中。 4 )选择“视图”→“总计”命令,或单击工具栏中的“合计”按钮, 此时在“设计网格”中插入了一个“总计”行,系统将“课程编号”和 “课程名称”字段的“总计”栏设计成“分组”,将“成绩”字段的 “总计”栏设计成“平均值”,如图9-7所示。 5 )选择“文件”→“保存”命令,弹出“另存为”对话框,在“查询 名称”文本框中输入“按课程统计”,单击“确定”按钮,完成查询创 建。 6)选择“查询”→“运行”命令。
2.选课信息管理功能
完成选课信息管理,包括学生选课信息和课程信息的录入、 查询、浏览、统计、预览报表等功能。 3.学生成绩管理功能 完成学生成绩的管理,包括成绩的录入、查询、浏览、统 计、预览报表等功能。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教案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教案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 Access2010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和功能。

2、使学生掌握创建数据库、表、查询、窗体和报表的基本操作。

3、培养学生运用 Access2010 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数据库和表的创建与设计。

(2)数据的录入与编辑。

(3)查询的创建与应用。

2、难点(1)表关系的建立与维护。

(2)复杂查询的设计与实现。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 Access2010 的基本概念和操作方法。

2、演示法: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操作过程。

3、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四、教学过程1、课程导入(约 5 分钟)通过列举一些实际生活中需要管理数据的场景,如学生成绩管理、图书管理等,引出数据库管理的重要性,从而引入 Access2010 数据库软件。

2、知识讲解(约 30 分钟)(1)Access2010 简介介绍 Access2010 的特点、用途和工作界面。

(2)数据库的基本概念讲解数据库、表、字段、记录等概念。

(3)创建数据库演示创建一个新的数据库,并讲解数据库的保存和打开方法。

3、实践操作(约 30 分钟)让学生自己动手创建一个简单的数据库,如“学生信息数据库”。

4、表的创建与设计(约 30 分钟)(1)讲解表的结构和设计原则包括字段的数据类型、字段大小、主键等。

(2)演示创建表的方法通过示例创建“学生表”,包含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字段。

5、实践操作(约 30 分钟)学生创建自己的表,并录入一些数据。

6、数据的录入与编辑(约 20 分钟)(1)讲解数据录入的方法和注意事项(2)演示数据的编辑操作,如修改、删除、添加记录等7、表关系的建立与维护(约 30 分钟)(1)讲解表关系的概念和类型如一对一、一对多、多对多关系。

(2)演示建立表关系的方法以“学生表”和“成绩表”为例,建立一对多的关系。

8、查询的创建与应用(约 40 分钟)(1)查询的概念和作用(2)演示创建简单查询的方法如选择查询,查找特定条件的数据。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宏

《Access2010数据库基础教程》-宏
应 用 基 础
ACCESS
6.1 宏概述
6.1.2 宏设计器
数 据 库 应 用 基 础
ACCESS
6.1 宏概述
6.1.2 宏设计器
宏设计器 工具栏 按钮的功能
数 据 库 应 用 基 础
ACCESS
6.1 宏概述
6.1.3 宏的功能
➢ 在Access中,可以将宏看成是一种简化了的程序设计。

应 “MessageBox”
用 基 础
ACCESS
6.3 宏的创建
6.3.3 创建条件宏
➢ Access 2010引入了IF宏操作,使宏具有逻辑判断能力, 即只有在符合一定条件时操作才会执行,这就是条件宏。
➢ IF宏操作通过一个表达式的结果来决定操作是否执行,
数 这个表达式就是“条件”的体现,其计算结果为
对Access窗体、窗体数据表或报表上的字段、控件或属性的 值进行设置 运行一个Windows或MS-DOS应用程序,如Word、Excel 和PowerPoint
调用Visual Basic的Function过程
执行指定的SQL语句以完成操作查询,还可以运行数据定义 查询
RunMacro 运行宏,该宏可以在宏组中
在当前的Access 数据库(.mdb)或Access项 目(.adp)与文本文件之间导入或导出文本
ACCESS
6.2宏操作
记录 操作类
GoToControl FindRecord FindNext
把焦点移到打开的窗体、窗体数据表、表数据表、查询数据 表中当前记录的特定字段或控件上
查找符合 FindRecord 参数指定的准则的第一个数据实例
➢ 接着执行 “MaximizeWindow”,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3)多对多联系
如果实体集 E1 中的每个实体与实体集 E2 中 的任意个实体有联系,反之,实体集 E2 中的每 个实体与实体集 E1 中的任意个实体有联系,则 称E1和E2之间是多对多的联系,表示为m:n。 例如,实体集学生和实 体集课程之间是多对多 的关系
E-R图
• E-R图: 用图形方式表示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选中字段后单击工具栏 “主键”按钮
(1) 双击数据表,打开数据表视图窗口 (2) 依次输入各字段值,完成所有记录的录入 (3) 关闭窗口结束
数据完整性控制
参照完整性 用户定义的完整性 实体完整性 通过设置主键 ,使其取值既不 能为空也不能重 复,以此保证记 录(即实体)的 正确性。 通过定义指定字 段的―有效性规则‖属 性,对字段的取值 设置约束条件,保 证记录的合法性。

物理数据模型
从计算机(存储介质 )的角度 • 每种逻辑数据模型在实现时,都有其对 应的物理数据模型的支持

数据库概述
数据模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概念数据模型
– 概念数据模型用来建立信息世界的数据模型,强调语义 表达,描述信息结构,是对现实世界的第一层抽象。 – 1) 实体:客观存在并且可以相互区别的事物 可以是具体的事物,如一个学生,一本书 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一次考试 – 2) 实体的属性:用于描述实体的特性。 如学生用学号、姓名、性别、年龄等属性描述 – 3) 一个实体是若干个属性值的集合。 如一个特定的学生用学号、姓名、性别等属性值描述 – 4) 实体集:具有相同属性的实体的集合。 如若干个学生实体的集合构成学生实体集
Access的启动
• 1.“开始”--->“程序”--->Microsoft Access • 2.在对话框中选“空Access数据库”。 • 3.单击“确定” • 4.输入数据库名 • 5.单击“创建”
数据库组成
6.4.1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创建 数据库
数据库文件(.mdb)其中包括所有相关数据和管理 这些数据的所有对象。
• 3.属性名
– 二维表第一行显示的每一列的名称,在文件中对 应字段名,例如“姓名”,“性别”等。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 4.属性值
– 行和列的交叉位置表示某个属性的值。
• 5.域
– 表示各个属性的取值范围。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 6.表结构
– 表中的第一行,表示组成该表的各个字段名称, 各字段取值的类型、宽度等。
“姓名”、“数学”组成新的关系S2。 – S2=π学号,姓名,数学(Score1)
关系的基本运算
• 联接
– 两个关系中的元组按指定条件组合新的关系 – 例题:将score1和score2按相同学号合并
专门的关系运算——选择、投影、连接
关系 S1
关系 S2 关系 S3
从关系的属性集合中选取 S3=π学号,姓名,性别(S1) 指定的若干个属性组成新
• 7.关系模式
– 是对关系结构的描述,表示格式: –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3,…,属性n) – 例: student(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 6.表结构
– 表中的第一行,表示组成该表的各个字段名称, 各字段取值的类型、宽度等。
• 7.关系模式
– 是对关系结构的描述,表示格式: – 关系名(属性1,属性2,属性3,…,属性n) – 例: student(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数据库概述
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概念:两个实体集之间实体的对应关系称为联系
• (1)一对一联系
– 如果实体集 E1中的每一个实体至多和实体集 E2 中的一个实体有联系,反之亦然,则称 E1和 E2 是一对一的联系,表示为1:1。
– 例如: 实体集校长和 – 实体集学校之间的 – 联系是一对一。
实体集之间的联系
关系的基本运算
• 1.选择
– 从指定的关系中选择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组成新 的关系。
• 例题:从关系score1中选择数学大于90的元组组
成关系S1。S1=σ数学>90(Score1)
关系的基本运算
• 2.投影
– 从指定关系的属性集合中选取若干个属性组成新 的关系。
– 例题: 从关系 score1 中选择“学号”、
图6.20 设计视图窗口
(1) 打开表结构“设计器” (2) 依次输入各个字段的名称,指定字段类型,并对 每个字段的含义、取值进行注释说明
字段属性 字段选择栏
字段属性 字段选择栏
(1) 打开表结构“设计器” (2) 依次输入各个字段的名称,指定字段类型, 并对每个字段的含义、取值进行注释说明 (3) 定义表的主键 (4) 保存并命名数据表
是指对存在引用关 系的两个关系(数据 表)的约束,通过建 立引用关系保证数据 的一致性。
参照完整性示例
关联关系
取值参照
关联字段
主表
只要建立了二者之间的引用关系,就能保证数据 的一致性: 在选课表中插入一个记录 ( 39078, 6, 90, 0 )——拒绝 修改学生表中的学生学号——同步修改选课表
1) 两个实体集 学生(学号,姓名,性别,年龄) 课程(课程代码, 课程名称, 任 课教师) 2) 联系 选修(学号,课程代码,成绩) ↑ ↑ ↑ 两个实体集的主键 自身属性
根据概念数据模型设计关系数据模型
网上成绩查询管理系统的 E-R图
m 1 班级 m m 1
学生 m 选课 n 课程
构成
组成
院系
ACCESS数据库管理系统
– 使用非常简单 ——可视化工具 – 提供了大量的向导 ——快速创建对象及应用程序 – 面向对象的、采用事件驱动 ,可以与其他数据库相连 , 使用VBA语言作为其应用程序开发工具 – 可处理多种数据信息——Office组件数据、其他DBMS 数据 创建数据库和数据表 数据完整性控制 数据查询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 11.主表和从表
– 主表: 以外键作为主键的表 – 从表: 外键所在的表 – 主表和从表通过外键相关联
关系模型的特点
• • • • 1)每一列不可再分; 2)同一关系中属性(字段)不允许重名 3)关系中不允许有完全相同的元组 4)关系中交换任意两行的位置不影响数据 的实际含义; • 5)关系中交换任意两列的位置不影响数据 的实际含义。
关系模型中的常用术语
• 9.主键
– 从候选键中指定一个用来标识元组。
• 10.外部关键字
– 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 字,而是另外一个表的主关键字或候选关键字, 该字段称为外部关键字,简称外键。
– 例题 : 在关系 score 中, “学号”不 是score的主键,而是关系student的 主键,因此,“学号”称为外键。
• 组成:
– 1)矩形:表示实体集,实体名称写在框内; – 2)椭圆:表示实体集或联系的属性,框内标明属性 的名称; – 3)菱形:表示实体间的关系,框内注明联系名称; – 4)连线:连接实体和各个属性、实体和联系,并注 明联系种类,即1:1、1:n或n:m。
学校
学校1 学校2 学校3 …… 学校n
数据库基础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现实世界的数据特征的抽象描述
概念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从用户的角度 • 强调对数据对象的 基本表示和概括性描 述 (包括数据及其 联系) • 不考虑计算机具体 实现,与具体的 DBMS无关

概念数据模型
逻辑数据模型 物理数据模型
从计算机(DBMS) 的角度 • 用于在数据库系统实 现。 • 概念数据模型要转化 为逻辑数据模型,才 能在DBMS中实现
的关系
从指定的关系中选择 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
投影运算
S2=σ性别=”男”(S1)
组成新的关系
选择运算
关系S4
S6=π学号,课程号,成绩(σ成绩类型=0(S4))
关系S6
在两个关系的所有元组组合中
关系 S3
选择符合指定条件的元组,生 成一个新的关系 关系S7
S7=S3
S6
连接运算
由E-R图设计关系模型
建空数据库
方法: 单击【开始】|【所有程序】|【Microsoft Office】 |【Microsoft Office Access 2003】启动Access2003 单击【文件】|【新建…】 建立空数据库 使用模板向导建立各类数据库
利用向导建数据库
创建 每个关系对应建立一个数据表 数据表 两方面的工作:设计表结构和输入数据记录。
校长
校长1 校长2 校长3 …… 校长n
多对多 联系
课程
课程1 课程2 课程3 课程4 课程5 …… 课程n
学生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学生4 学生5 …… 学生n
1

1
一对一 联系
班级
班级1 班级2 班级3 …… 班级n
实体集 之间 的联系
学生
学生1 学生2 学生3 …… 学生n
一对多 联系
m
: n
Access 简介
• Access的特点
– – – – 1. 2. 3. 4. 具有Office系列的共同功能; 桌面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与其它数据库系统共享数据; 提供程序设计语言VBA,用于开发应用程序。
Access启动
• Access 2003是Microsoft Office 2003的组件之 一,是用户和数据库间的软件接口
p 任课 n 学期
q 教师
1
上传
m
资源
• 一个实体集转换为一个关系模式,实体 集的属性就是关系的属性
院系(院系编号,院系名称) 班级(班号,班级名,学生数,班主任) 学生(学号,登陆密码,姓名,性别,状态,入校时间,毕业时间,退 学时间,注册时间,最后登陆时间,登陆次数) 这里“状态”有3种取值:在读、退学、毕业 教师(教师号,登陆密码,姓名,电话,邮箱,QQ号,找回密码问 题,找回密码答案,注册时间,最后登陆时间,登陆次数) 课程(课程号,课程名称,学分) 课程资源(资源号,资源名,链接地址,更新时间,资源类型,说明) 学期(学期号,学期名称,是否当前学期,学期起始时间,学期结束时 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