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检索影响因子及学术影响力
怎样进行文献信息追踪——SCIE数据库的检索与利用

检索提示
作者检索:姓在前--用全拼,名在后用首字母
注意: Hou F= HOU f*
地址检索:可用机构简写,也可用全称
地址检索:
通过在作者地址中输入机构和/或地点的完整或
部分名称,可以检索“地址”字段。
输入全名时,请不要在名称中使用冠词(a、an
、the)和介词(of、in、for)。例如,可以输 入 UNIV Pennsyvania,但输入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将导致错误信息。
二、中外文引文检索工具简介
主要的中文引文检索工具: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
二、中外文引文检索工具简介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
始建于1989年,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与中国 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联合主办。2007年与 美国Thomson-Reuters Scientific公司合作,实现了 与Web of Science的跨库检索。CSCD是ISI Web of Knowledge平台上第一个非英文语种的数据库。 CSCD:没有提供图书的被引。
二、中外文引文检索工具简介
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ref) 收录了CNKI所有源数据库产品的参考文献,并揭
示各种类型文献之间的相互引证关系。 它的源数据库包括:期刊、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
、重要会议论文、重要报纸、中国图书全文数据库以 及中国年鉴全文数据库等。收录年限从1979年至今。
NOT theory NOT hypothesis
NEAR/x theory NEAR/5 knowledge
Same “…”
* ? $
Univ Same guangzhou “knowledge economy” child* wom?n colo$r
国际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是什么?

国际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是什么?随着学术研究的不断发展,期刊的影响力也成为了许多研究者所关注的重要指标。
在国际学术界,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指标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主要包括影响因子、H指数、EI检索、SCI检索、SSCI检索、AHCI检索等。
下面将对这些指标进行详细介绍。
一、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影响因子通常被认为是评价期刊影响力的最重要指标之一。
影响因子最早由Eugene Garfield于1955年提出,它是指某一种学术期刊在过去两年内所发表论文被引用的次数与该期刊所发表论文的总数之比。
使用影响因子评价期刊的好处在于:它可以客观地反映出某一期刊在同一领域内的重要性、是否被广泛阅读以及是否受到同行的认可。
二、H指数(H index)H指数是由物理学家Hirsch于2005年提出的一种评价学术成就的指标。
它是指一个人或期刊所发表的论文中,被引用次数排名前h位的论文总数为h的情况下,其余的论文都被引用了h次以上。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或期刊的H指数为10,就说明他/它所发表的论文至少被引用了10次。
与影响因子相比,H指数更加公正,因为它不仅考虑了被引用次数的多少,还考虑了被引用论文的数量。
三、EI检索EI是Engineering Information的缩写,它是由美国工程信息公司所编制的工程领域文献数据库。
EI检索是指将一篇论文收入到EI数据库之中,并制成EI收录题录,从而更好地被工程类专业期刊所接受,提高论文的知名度和学术水平。
EI检索还具有国际化的特点,是衡量一篇学术论文在国际学术界的影响力的标准。
四、SCI检索SCI是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科学引文数据库之一。
SCI检索是指将一篇学术论文被SCI收录,从而成为SCI期刊的一部分。
SCI的高影响力,反映在影响因子等方面的表现都是全球各个学术院校所认可的。
五、SSCI检索SSCI是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的缩写,是SCI数据库中社会科学部分的子集。
如何检索期刊发表量

如何检索期刊发表量
首先,我们可以利用学术搜索引擎来检索期刊发表量。
目前,Google Scholar、Web of Science、Scopus等学术搜索引擎都提供了期刊的发表量统计信息。
通过在
这些搜索引擎中输入期刊名称,我们可以找到该期刊的发表文章数量、被引用次数等信息。
这些数据可以帮助我们初步了解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发表量情况。
其次,我们还可以通过期刊的官方网站或相关数据库来检索期刊发表量。
许多
期刊的官方网站都会提供期刊的发表统计信息,包括每年的发表文章数量、被引用次数、影响因子等。
此外,一些学术数据库如PubMed、IEEE Xplore等也提供了
期刊的发表量统计功能,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地了解期刊的发表情况。
除了以上提到的方法,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专门的期刊发表量检索工具来进行
检索。
例如,JCR(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一个专门用于检索期刊发表量和影
响因子的工具,它提供了全面的期刊统计信息,包括发表文章数量、被引用次数、引用频次等。
通过使用这些工具,我们可以更加方便地获取期刊的发表量信息。
总的来说,要想准确地检索期刊发表量,我们可以通过学术搜索引擎、期刊官
方网站、学术数据库以及专门的检索工具来获取相关信息。
在使用这些方法和工具时,我们需要注意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尽量选择权威的来源进行检索,以确保获取到的信息是可靠的。
希望本文介绍的方法和工具能帮助您更好地检索期刊发表量,为您的学术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期刊影响因子查询1. 引言期刊影响因子是衡量一个期刊学术影响力的重要指标。
它主要通过评估该期刊的文章在前两年内被引用的次数来确定其影响力。
期刊影响因子不仅是科研工作者选择投稿期刊的重要参考依据,也是评估学术水平和期刊质量的重要指标。
本文将介绍如何进行期刊影响因子查询。
2. 期刊影响因子的定义期刊影响因子由爱思唯尔(Clarivate Analytics)旗下的科学引文索引(Science Citation Index,SCI)数据库计算和发布。
期刊影响因子定义为某期刊最近两年发表的文章在当前年份被引用的总次数,除以该期刊前两年发表的文章总数。
3. 为什么查询期刊影响因子查询期刊影响因子有以下几个目的:- 评估期刊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影响因子较高的期刊往往代表了该领域最前沿的研究成果。
- 选择合适的投稿期刊。
研究人员在发表论文前,通常会先查询相关领域的高影响因子期刊,以提高其论文被引用的可能性。
- 衡量研究成果的价值。
期刊影响因子也是评估某篇论文质量和研究成果的重要指标。
4. 查询期刊影响因子的方法要查询期刊影响因子,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4.1 选择检索工具目前,比较常用的期刊影响因子查询工具有:Web of Science、Scopus、谷歌学术等。
这些工具都可以提供期刊的影响因子数据。
4.2 登录查询平台打开所选择的检索工具的网页,登录查询平台。
有些平台可能需要付费订阅才能查询到期刊影响因子,但也有一些免费的选择。
选择合适的平台进行查询。
4.3 输入期刊信息在查询平台的搜索栏中输入期刊的名称,进行搜索。
通常,输入期刊名称的缩写或全称都可以得到相应的检索结果。
4.4 获取结果查询结果中会显示该期刊的影响因子以及其他相关数据,如总引用次数、被引用频次、期刊排名等。
根据需要,可以进一步查看期刊的详细信息,如发表的文章列表、特色介绍等。
5. 其他指标的查询除了期刊影响因子,还有其他一些指标也可以帮助评估期刊的学术影响力。
文献信息源评价对应的指标

文献信息源评价对应的指标
文献信息源评价是对文献资源进行全面的分析与评估,以确定其对于研究和学习的价值和质量。
进行文献信息源评价时需要考虑的指标有很多,下面列举出一些重要的指标。
1. 可信度:文献信息源的可信度是指该信息源所提供的信息是否可靠、精确、准确。
评价文献信息源的可信度可以从信息源的来源、作者、出版社等方面入手。
2. 影响力:文献信息源的影响力可以用引用次数、被引频次、影响因子等指标来衡量。
影响力越高的文献信息源通常代表着更高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3. 更新速度:文献信息源的更新速度是指该信息源提供的信息是否及时,并且是否能够保持与时俱进的状态。
评价文献信息源的更新速度需要考虑到该信息源是否具备持续更新的能力。
4. 覆盖范围:文献信息源所覆盖的范围可以从主题、领域、学科等方面来考虑。
评价文献信息源的覆盖范围需要考虑到该信息源是否涵盖了用户所需要的内容。
5. 使用便利性:文献信息源的使用便利性是指用户能否很方便地访问到该信息源,并且可以顺畅地进行检索和获取所需的信息。
评价文献信息源的使用便利性需要考虑到该信息源的技术支持和用户界面等方面。
6. 资源质量:文献信息源的资源质量包括文献的质量、文献的格式、文献的分类等方面。
评价文献信息源的资源质量需要考虑到该
信息源所提供的资源是否符合用户的需求和标准。
以上就是一些针对文献信息源评价对应的指标,这些指标能够帮助用户对不同的文献信息源进行比较和选择,以便更好地满足用户的信息需求。
影响因子和分区检索指引

03
影响因子与分区检索的 关系
影响因子对分区检索的影响
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通常具有较高的学 术声誉和影响力,因此更有可能被检 索机构收录和引用。
在分区检索中,影响因子高的期刊通 常会被划分到更高的分区,从而更容 易被发现和引用。
分区检索对影响因子的影响
分区检索机构通常会根据期刊的学术质量和影响力将其划分到不同的分区,这会影响期刊的引用和被引次数,进而影响其影 响因子。
分区检索的意义和应用
意义
分区检索有助于研究者快速筛选出高质量的学术期刊,了解某一学科领域的期刊分布和影响力,为论 文发表和学术评价提供参考。
应用
分区检索在学术评价、学科建设、科研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例如,在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可以 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发表在不同分区的期刊上,作为评价其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同时,分区检索也有 助于学科的发展和优化,提高学科的整体影响力。
04
影响因子和分区检索的 实际应用
学术论文的评价和选择
学术论文的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是衡量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一个重要 指标,高影响因子的论文通常具有较高的学 术价值和引用率。在选择学术论文时,可以 参考其影响因子进行评估。
学术论文的分区
分区是按照学术论文的质量和影响力进行分 类的一种方式,通常将学术论文分为Q1、 Q2、Q3、Q4四个分区。在选择学术论文 时,可以根据分区情况了解其质量和影响力。
时,可以根据分区情况了解其质量和影响力 。
科研项目的评价和选择
要点一
科研项目的影响力
科研项目的影响力可以通过其研究成果的影响因子和引用 率来衡量,高影响力和引用率的科研项目通常具有较高的 学术价值和社会意义。
要点二
科研项目的创新性
jcr 检索结果解读 -回复

jcr 检索结果解读-回复JCR检索结果解析在学术界,期刊物的质量经常被用来衡量一个研究者或者组织的学术水平和影响力。
因此,了解期刊在学术界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
JCR (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是一个由汤普森路透公司创建和维护的数据库,它提供了期刊的相关指标和排名。
这篇文章将介绍如何解读JCR 检索结果。
1. JCR数据库概述JCR数据库包含了全球范围内的几千种期刊,并提供了各种指标,如期刊的影响因子、引用频次、引用半衰期等。
这些指标用于衡量期刊的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期刊名称或ISSN号来检索所需期刊。
2. 检索结果页面解析当用户在JCR数据库中进行检索后,将会获得一个检索结果页面。
该页面通常包括以下几个主要部分:- 检索信息:显示检索词、搜索时间和检索结果的数量。
- 检索选项:提供一些筛选条件,例如选择特定的年份、出版商和学科领域。
- 结果列表:列出了与检索词相关的期刊,每个期刊都有相应的指标数据。
- 排序选项:用户可以按照不同的指标对结果进行排序,例如按影响因子、引用频次等排序。
- 期刊详细信息:点击期刊名称后,可以查看该期刊的详细信息,包括各项指标的具体数值和趋势图。
3. 指标解释JCR数据库提供了多种指标来帮助用户了解期刊的学术影响力和质量。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指标和其解释:-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该指标衡量了期刊文章的平均被引频次。
较高的影响因子通常表示期刊在学术界有较高的声誉和影响力。
- 5年影响因子(5-Year Impact Factor):该指标和影响因子类似,但基于近五年的引用数据。
它能更好地反映期刊长期影响力的变化。
- 引用频次(Citation Frequency):该指标显示了期刊的总引用次数。
较高的引用频次表示研究者对该期刊的文章感兴趣并参考较多。
- 引用半衰期(Citation Half-Life):该指标表示研究文章的引用数从最高点开始倒数,半衰期即引用数减半所需的年数。
JCR影响因子与分区检索指引

JCR影响因子与分区检索指引在当今的学术世界里,JCR 影响因子和分区可是个相当重要的玩意儿。
就像咱们出门找路得有地图一样,搞学术研究也得清楚这 JCR 影响因子和分区,才能更好地找准方向。
我记得有一次,我指导一个学生写论文。
这孩子特别努力,天天泡在图书馆里查资料,可就是找不准那些核心的、有价值的文献。
看着他一脸迷茫,我就问他:“你知道怎么通过 JCR 影响因子和分区来筛选文献吗?”他摇摇头,那眼神充满了无助。
我就知道,得好好给他讲讲这其中的门道。
咱们先来说说 JCR 影响因子是啥。
简单来讲,它就像是一个衡量期刊影响力的尺子。
比如说,一本期刊发表的文章被引用的次数越多,那它的影响因子就越高,说明这期刊在学术界的影响力越大。
就好比一家餐厅,如果天天有很多人排队等着去吃,那肯定说明这家餐厅受欢迎,味道好嘛!那怎么去检索 JCR 影响因子呢?这可得有点小技巧。
首先,你得找到靠谱的数据库,比如 Web of Science 。
进入这个数据库后,就像进入了一个学术的大宝藏。
然后在搜索栏里输入你感兴趣的学科领域或者期刊名称,系统就会给你展示相关的信息,其中就包括影响因子。
不过要注意哦,不同学科的影响因子可不能简单地拿来比较。
比如说医学领域的影响因子普遍就比历史学的高,这可不是说历史学不重要,只是因为学科特点不同,引用情况也不一样。
再来说说分区。
分区就像是给期刊们分个等级,方便咱们更快地判断一本期刊的质量。
常见的分区有中科院分区和 JCR 分区。
中科院分区把期刊分为了 4 个区,JCR 分区则是分为 Q1、Q2、Q3、Q4 四个区。
一般来说,Q1 区的期刊都是顶尖的,就像学校里的学霸,成绩特别优秀。
我之前碰到一个老师,他在评职称的时候,因为没搞清楚分区,把发表在低分区的文章拿去充数,结果吃了大亏。
所以啊,搞清楚分区可太重要了!那怎么确定一本期刊在哪个分区呢?这也不难。
有很多网站都提供了分区查询的功能,比如 LetPub 、中科院文献情报中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讨论结果
• 如果A只写了一篇文章,其所发表文章的刊 物影响因子达34,而B发了34篇文章,却没 有被人引用,讨论谁的学术影响力大?
• 一般来讲,A的学术影响力大于B。但这个 情况不是绝对的。
THANK YOU
谢谢观赏!
2020/11/5Fra bibliotek23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论文因素 ➢期刊因素 ➢学科因素 ➢检索系统因素 ➢名人效应的影响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 如不同学科的期刊数目、平均参考文献数、引 证半衰期等都会对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 次产生影响。期刊的影响因子和总被引频次均 以论文的引证与被引证的数量关系为基础。一 个学科的引文数量,总体水平取决于两个主要 因素:一是各学科自身的发展特点;二是该学 科期刊在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所占的比例。此外 ,影响因子还受期刊所涉及的学科在专业意义 上的社会覆盖面的影响。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论文因素 ➢期刊因素 ➢学科因素 ➢检索系统因素 ➢名人效应的影响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 名人效应常表现为:一方面人们常引用名人的文 章来增加自己文章的权威性,即便是在还有别的 更适合自己文章引用的文献时也是这样;另一方 面是署有名人名字的文章或被名人所推荐的文章 很容易在所谓的高档次的杂志上发表,因而也容 易被SCI或CSCD所收录,且有时文章本没有名人 科研成果,却为了能在高级刊物上发表署上了名 人的名字,所以过分地强调被引用或收录情况, 将给文章的总被引频次和影响因子带来人为的偏 差。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论文因素 ➢期刊因素 ➢学科因素 ➢检索系统因素 ➢名人效应的影响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 如参与统计的期刊来源、引文条目的统计 范围等。对于特定刊物来说,在中外的检 索系统中,由于其所收录的期刊群体组成 的差异较大,因而所计算的影响因子值有 较大的差异,并且同一刊物在不同语种的 检索系统中具有明显不同的影响因子和总 被引频次。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论文因素 ➢期刊因素 ➢学科因素 ➢检索系统因素 ➢名人效应的影响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 如期刊大小(发表论文数)、类型等。在计算影响因 子时,刊载论文数仅统计论文、简讯和综述,而对评 论、来信、通讯和其他一些常被引证的栏目的文章则 不进行统计。在多数情况下,论文量少的期刊容易得 到高影响因子,并且这部分期刊的影响因子在年度之 间会有较大的波动;而论文量多且创刊年代久的期刊往 往容易得到较高的总被引频次。此外,还与其他引证 指标如:即年指标、期刊被引用半衰期、地区分布数、 基金论文比以及期刊发行范围和发行量等指标有密切 关系。期刊的规模和结构不同会造成期刊影响因子的 不同。
• 从计算公式看,影响因子虽然只和被引次数 和论文数直接相关,但实际上,它与很多因 素有密切联系。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现 主要有以下5个方面:
➢论文因素
➢期刊因素
➢学科因素
➢检索系统因素
➢名人效应的影响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 如论文的出版时滞、论文长度、类型及合作者 数等。出版时滞较短的刊物更容易获得较高的 影响因子。大量统计资料表明,刊载论文如果 是热门课题,且篇幅较短,发表较快,则被引 率将很快达到高峰,进而使期刊的影响因子上 升很快,然后又迅速下降;刊载完整研究性论 文的期刊,持续被引用时间长,影响因子升高 较持久。也有资料表明,论文的平均作者数与 论文的总被引频次呈显著的正相关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 不同的学科由于其内在的科研规律不同, 在做研究时所需引用他人的科研成果情况 就不尽相同。这些区别至少在两个方面会 影响到影响因子的大小,一方面的区别是 需要引用他人成果多少的情况,另一方面 的区别是引用他人成果的时间情况。影响 因子不能正确地反应出不同学科期刊之间 影响力的大小。
• 是衡量学术期刊影响力的一个重要 指标,由美国科学情报研究所( ISI)创始人尤金·加菲得( Eugene Garfield)在1960年代创 立,其后为文献计量学的发展带来 了一系列重大革新。
影响因子——计算方式
• 影响因子是以年为单位进行计算的。以 1992年的某一期刊影响因子为例,IF( 1992年) = A / B 其中:
决定影响因子大小的因素
• 由于历史的原因,一个国家不同学科的建 设和发展都是不平衡的,甚至同一学科中 的不同分支也存在这种情况。有的学科规 模很小,但从事这一学科的科研人员多, 而且对这一学科的资金投入也大,相关的 学科杂志也较多,这样就会形成一种规模 优势。而往往那些规模较小的学科就不具 备这种规模优势,从而这类期刊的影响因 子和总被引频次也不会高。
信息检索影响因子及学术影响力
问题讨论
• 如果A只写了一篇文章,其所发 表文章的刊物影响因子达34,而 B发了34篇文章,却没有被人引 用,讨论谁的学术影响力大?
什么是影响因子
影响因子
• 影响因子(Impact factor,缩写 IF)是指某一期刊的文章在特定年 份或时期被引用的频率。
什么是影响因子
• A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在 1992年中被引用的次数;
• B = 该期刊1990年至1991年所有文章数
影响因子的计算
➢论文量 ➢时间 ➢被引频次
论文量
• 指某期刊在一定时间内的载文量;
时• 间 的跨度取决于引文的高峰期,国
际著名的科学计量学家普赖斯 经过 大量的文献统计后得出结论认为,科 学论文发表后的两年是论文被引用的 高峰期,因此,目前国际上 比较通行 的做法是将计算影响因子的引文年度 规定为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