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专题:运动和力

合集下载

《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

《力和运动》复习课课件

重力
重力是地球对物体的吸引 力,方向竖直向下,单位 是牛顿,简称牛。
弹力与弹簧
总结词
掌握弹力与弹簧的原理、 应用和计算方法
弹力
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而 产生的力叫做弹力。
弹簧
弹簧是一种弹性元件,具 有缓冲、减震、储能等作 用,广泛应用于各种机械 和电子产品中。
摩擦力的应用
总结词
摩擦力的分类
了解摩擦力的概念、分类和在生活中 的应用
应用。
圆周运动的应用
总结词:丰富多样
详细描述:圆周运动是另一种常见的运动形式,其运 动轨迹为一个圆或圆弧。圆周运动的应用非常丰富多 样,包括各种旋转运动、机械传动和天体运动等。例 如,电风扇的转动、机械钟表的齿轮传动和地球的自 转等都是圆周运动的应用。此外,圆周运动在汽车、 自行车和轮船等交通工具的设计和制造中也有着重要 的应用。
减小阻力和摩擦的方法
总结词:应对策略
详细描述:为了减小阻力和摩擦,可以采用减少接触表面的粗糙度、减轻物体的重量、使用润滑剂或 改变接触表面的材料等方法。这些方法可以有效降低阻力和摩擦力,提高物体的运动效率和性能。
05
力的应用
重力与万有引力
总结词
理解重力与万有引力的概 念、性质和作用
万有引力
任何两个物体间都存在相 互吸引的力,这种力叫做 万有引力。
《力和运动》复习课 ppt课件
目录
• 力的基本概念 • 运动的基本原理 • 力和运动的关系 • 摩擦力与阻力 • 力的应用 • 运动的应用
01
力的基本概念
什么是力
总结词:力的定义
详细描述:力是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具有大小、量
总结词
运动的基本原理

初中科学运动和力复习题(教师版)

初中科学运动和力复习题(教师版)

运动和力复习题一、分析计算题1如图所示,汽车遇到意外情况时紧急停车要经历反应和制动两个过程,汽车在反应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在制动过程中做变速直线运动。

若汽车以108km/h的速度在平直高速公路上行驶,问:紧急停车时,在反应过程,汽车以原来的速度行驶了15m,则反应过程所用的时间是多少?若制动过程中所用时间为4s,汽车在两个过程中通过的总距离为63,则从发现情况到车辆停止汽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答案】(1)0.5s(2)14m/s二、单选题2 木板乙放置于光滑的水平面上,一个小木块甲以v0的速度从木板乙的左侧被水平弹射到木板左端,如图所示。

小木块甲先相对木板乙滑动,后相对静止;当木板乙碰到水平面上的障碍物丙时立刻静止。

则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A.甲、乙相对静止前,甲受到水平向右的摩擦力B.甲、乙相对静止时,甲不受摩擦力C.乙碰到丙后,甲因为受到惯性作用会继续向右运动D.乙静止后,甲、乙受到的摩擦力是对平衡力【答案】B【解析】A、由题意可知,乙之所以会向右运动,必然是受到一个水平向右的合力,这个力有且只有甲对乙能够提供,且甲对乙在水平方向上仅存在摩擦力的相互作用,因此甲对乙的摩擦力为水平向右,根据相互作用力的特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方向相反。

故甲受到乙的摩擦力为水平向左,故A错误。

B、甲乙相对静止时,两者做匀速直线运动,水平方向上平衡,对于甲而言,水平方向若有摩擦力则无法达成平衡,因此甲不受摩擦力作用,故B正确。

C、惯性不能用力和作用来表述,故C错误。

D、一对平衡力的作用对象相同,故D错误。

故选:B。

3 一均匀木板AB,B端固定在墙壁的转轴上,木板可在竖直面内转动,木板下垫物块C,恰好使木板水平放置,如图所示。

现在水平力F将C由B向匀速推动过程中,下列相关说法中()①物块C对木块A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②木板AB仅受重力和物块C对它的支持力的作用③物块C受到的重力和地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④推力F将逐渐变大A.只有①④正确B.只有②③正确C.只有①②正确D.只有③④正确【答案】A【解析】①物体C向右运动,相当于AB向左运动,因此物体C对AB的摩擦力方向向右,故①正确;②木块AB受到重力、支持力、摩擦力以及墙壁的支持力,故②错误;③对面对C的支持力等于木板AB的压力和C的重力之和,与C的重力大小不同,肯定不是平衡力,故③错误;④B为支点,AB的重力为阻力F2,阻力臂为AB的一半保持不变;C的支持力为动力,CB为动力臂;根据杠杆的平衡条件F1L1=F2L2可知,C向右运动,动力臂CB变小,那么动力肯定增大,即C对AB的支持力增大;根据相互作用力原理可知,AB对C的压力增大,因此C受到的摩擦力肯定增大,那么水平力F肯定增大。

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 运动与力专题

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 运动与力专题

2023年中考物理专项复习运动与力专题1.(2022牡丹江)下列做法中,属于防止惯性带来危害的是()A. 跳远运动员助跑后跳远B. 驾驶员开车时,必须系好安全带C. 拍打窗帘清除上面的灰尘D. 推出去的冰壶,仍能在冰面上滑行2.(2022江苏扬州)如图所示,汽车头枕能在下列何种情形中保护司机()A. 前行时突然刹车B. 前行时撞上前车C. 静止时受到前车撞击D. 静止时受到后车撞击3.(2022安徽)图示为小张测量体重时的情景,静止时体重计对他的支持力为F1,他对体重计的压力为F2,他受到的重力为G,则()A. F2与G是一对平衡力B. F1与F2是一对平衡力C. F1与F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F1与G是一对相互作用力4.(2022株洲)铅球是利用人体全身的力量,将一定质量的铅球从肩上用手臂推出的田径运动的投掷项目之一,受到大力士的喜爱。

2021年8月1日,中国运动员巩立姣以20.58m的个人最好成绩,获得东京奥运会女子铅球金牌。

女子铅球质量均为4kg,有五种型号,对应的直径如下表。

关于这五种型号的铅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1号和5号所受重力相等B. 1号所受重力最大,5号所受重力最小C. 1号密度最大,5号密度最小D. 1号密度最小,5号密度最大5.(2022广安)下列现象表述正确的是()A. 破窗锤的敲击端做成锥形是为了增大压力B. 脚向后蹬地,使人前行,说明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小车在推力作用下,沿水平地面运动,说明物体运动要靠力来维持D. 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正比6.(2022温州)跑步是一种健身方式。

人沿水平直道跑步,左脚后蹬时,图中箭头表示左脚受到的摩擦力方向正确的是()A. B. C. D.7.(2022西藏)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凭着“不畏强敌,顽强拼搏”的精神在女足2022亚洲杯决赛中逆转韩国队,再次获得亚洲杯冠军。

足球运动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B. 用头顶足球时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C. 足球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D. 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8.(2022四川内江)如图所示的小实验,将书和直尺叠放在水平桌面上,一只手用力压住课本,另一只手抽出直尺。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力和运动专题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力和运动专题

2023年中考物理复习力和运动专题1.(2022广西贺州)正在冰面上滑动的冰壶,如果冰壶所受的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 做匀速直线运动B. 改变原来运动的方向C. 做加速运动D. 立即停下来2.(2022梧州)小玲在做家务时,用平行于水平地面的力推沙发,但没有推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人对沙发的推力小于地面对沙发的摩擦力B. 人对沙发的推力与沙发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平衡力C. 沙发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沙发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沙发对地面的压力与地面对人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3.(2022绥化)下列有关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①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②物体不发生形变也能产生弹力;③物体的重心总在物体上;④相互平衡的两个力一定作用在同一物体上;⑤物体的运动需要力来维持;⑥摩擦力可以为物体的运动提供动力A. ①②③B. ①④⑤C. ②⑤⑥D. ①④⑥4(2022湘西)头球是足球比赛中的技术动作,运动员以头顶球的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头球过程中足球运动状态发生了改变B. 头球过程中足球发生了形变C. 足球在空中飞行的过程中没有受到力的作用D. 头球过程中运动员头部受到足球冲击是因为力的作用是相互的5.(2022海南)“每天运动一小时,幸福生活一辈子”,适度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错误的是()A. 人在跑步时有惯性,停下来后惯性消失B. 足球被踢出后,在空中运动时不受脚对它的作用力C. 投篮时,篮球撞击篮板后反弹是因为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 游泳时,人对水的作用力与水对人的作用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6.(2022呼和浩特)神箭飞天,梦想成真;祖国荣耀,写满太空。

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07秒,“长征二号”2F运载火箭成功发射。

六个半小时后,承载的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与在轨的“天和”号核心舱实现自主交会对接,盛世中华,举国欢腾。

发射,对接场景,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火箭加速升空过程中,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惯性增加B. 对接成功后,神舟十四号飞船的惯性消失C. 对接成功后,以核心舱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是静止的D. 对接成功后,以地球为参照物,神舟十四号飞船做匀速直线运动7.(2022赤峰)排球比赛中,运动员把对方打来的球打回对方场地,情况如图所示。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梳理与练习--力与运动的关系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梳理与练习--力与运动的关系

2023年中考物理一轮复习专项梳理与练习9.3 力与运动的关系知识梳理考点:力与运动的关系1.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持。

2.物体运动状态不发生改变的条件是物体不受力或受平衡力。

3.物体运动状态发生改变的条件是物体受非平衡力。

(1)合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同时,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2)合力和物体运动方向相反时,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3)合力和物体运动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时,物体做曲线运动。

同步训练一、选择题1.2018年5月21日,遵义市教育系统第二届教职工羽毛球比赛在遵义师范学院体育馆开幕。

关于羽毛球运动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改变了羽毛球的运动状态B.击球时,球拍给羽毛球的作用力大于羽毛球给球拍的作用力C.击球后,羽毛球在空中继续运动时受重力、推力和阻力的作用D.击球后,羽毛球离开球拍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受到惯性的作用2.下列关于摩擦力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重力越大,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越大B.大型载重汽车增加轮胎数量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爬杆运动中,从杆顶下滑的过程运动员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上D.用手把玻璃杯握住停在空中,增大手对玻璃杯的压力,玻璃杯受到的摩擦力增大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抛出去的篮球在上升过程中不受重力作用B.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列车受平衡力的作用C.汽车刹车时人会向前“冲”是因为惯性突然消失D.运动员在圆形跑道上做快慢不变的运动,运动状态不改变4.杂技演员站在楼梯上处于静止状态,人没与墙面接触,只受到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如图。

则人所受重力和支持力的示意图正确的是( )5.下列情景中,处于受平衡力的是( )6.如图所示,商场的电梯匀速向上运动,站在电梯上相对电梯静止的人受到的作用力有( )A.重力和支持力B.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右的摩擦力C.重力、支持力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D.重力、支持力和斜向上的摩擦力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7.小华同学在科技馆观摩自行车走钢丝表演后回家做了一个模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自行车的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 .自行车和所挂物体总重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 .自行车对钢丝的压力与钢丝对自行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D .自行车对绳的拉力与钩码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8.如图所示,A 物体在斜面上处于静止状态,关于A 所受的摩擦力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上B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C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方向不是沿斜面向上,就是沿斜面向下D .物体A 受到的摩擦力可以为零9.冰壶是冬奥会比赛项目之一。

《运动和力复习 》课件

《运动和力复习 》课件

势能与动能
势能
势能是储存于一个系统内的能量,可以释放 为动能。常见的势能包括重力势能、弹性势 能和电势能等。
动能
动能是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量,与物体 的质量和速度有关。动能公式为E=1/2mv² ,其中m为质量,v为速度。
机械能守恒定律
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一个没有外力做功或者外力做功之和为零 的孤立系统中,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 转化,但总机械能保持不变。
应用场景
机械能守恒定律在许多物理问题中都有应用 ,如自由落体运动、抛体运动、单摆等。通 过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可以简化问题,方
便求解。
2023-2026

END
THANKS
感谢观看
KEEP VIEW
REPORTING
牛顿运动定律复习
牛顿第一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
详细描述
牛顿第一定律,也被称为惯性定律,指出除非受到外力作用,否则物体会保持 其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变。
牛顿第二定律
总结词
描述物体加速度与作用力之间的关系
详细描述
牛顿第二定律指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与作用力的大小成正比,与物体的质量成 反比。公式表示为F=ma。
动量性质
动量是矢量,具有方向性,遵循 平行四边形定则;动量是相对量 ,与参考系的选择有关。
动量定理
动量定理内容
物体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其动量的变化 量。数学表达式为:Ft = Δp。
动量定理应用
用于分析物体运动过程中力的作用效 果,特别是碰撞、冲击等瞬时作用的 情况。
动量守恒定律
动量守恒定律内容
在没有外力作用或外力相互抵消的情况下,系统的总动量保持不变。数学表达式为: m1v1 + m2v2 = m1v1' + m2v2'。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

高中物理复习资料精选高中物理复习资料高中物理专题复习资料专题复习(一)第一专题力与运动(1)知识梳理一、考点回顾1.物体怎么运动,取决于它的初始状态和受力情况。

牛顿运动定律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关系如下表所示:2.力是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反过来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反映出物体的受力情况。

从物体的受力情况去推断物体运动情况,或从物体运动情况去推断物体的受力情况,是动力学的两大基本问题。

3.处理动力学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步骤是:①领会问题的情景,在问题给出的信息中,提取有用信息,构建出正确的物理模型;②合理选择研究对象;③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④正确建立坐标系;⑤运用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的规律列式求解。

4.在分析具体问题时,要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隔离法和整体法,要善于捕捉隐含条件,要重视临界状态分析。

二、经典例题剖析1.长L的轻绳一端固定在O点,另一端拴一质量为m的小球,现使小球在竖直平面内作圆周运动,小球通过最低点和最高点时所受的绳拉力分别为T1和T2(速度分别为v0和v)。

求证:(1)T1-T2=6mg(2)v0≥gL证明:(1)由牛顿第二定律,在最低点和最高点分别有:T1-mg=mv0/L22 2T2+mg=mv/L 2 由机械能守恒得:mv0/2=mv/2+mg2L以上方程联立解得:T1-T2=6mg(2)由于绳拉力T2≥0,由T2+mg=mv/L可得v≥gL代入mv0/2=mv/2+mg2L得:v0≥gL点评:质点在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的问题是牛顿定律与机械能守恒应用的综合题。

加之小球通过最高点有极值限制。

这就构成了主要考查点。

2.质量为M的楔形木块静置在水平面上,其倾角为α的斜面上,一质量为m的物体正以加速度a下滑。

求水平面对楔形木块的弹力N 和摩擦力f。

222解析:首先以物体为研究对象,建立牛顿定律方程:N1‘=mgcosα mgsinα-f1’=ma,得:f1‘=m(gsinα-a)由牛顿第三定律,物体楔形木块有N1=N1’,f1=f1‘然后以楔形木块为研究对象,建立平衡方程:N=mg+N1cosα+f1sinα=Mg+mgcosα+mgsinα-masinα=(M+m)g-masinα 22f=N1sinα-f1cosα=mgcosαsinα-m(gsinα-a)cosα=macosα点评:质点在直线运动问题中应用牛顿定律,高考热点是物体沿斜面的运动和运动形式发生变化两类问题。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训练——运动和力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训练——运动和力

2023年中考物理重难点专题训练——运动和力一、单选题1.各物体的受力情况如图所示,属于二力平衡的是()A.B.C.D.2.关于运动和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平衡力作用时,动能一定不变,机械能可能改变B.物体只受重力作用时,只能做方向向下的运动C.手提水桶时手上出现压痕,是因为水桶受到的重力作用在手上D.物体运动的速度突然减小,惯性也减小,是因为受到了非平衡力的作用3.下列足球比赛的场景,关于力和运动说法正确的是()A.足球在草地上越滚越慢最终停下来,是因为足球不受力B.踢出去的足球由于惯性力的作用能在空中继续向前飞行C.运动员用头将迎面飞来的足球顶回去,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D.守门员一脚踢出放在地面上的足球,足球给脚的力和脚给足球的力是一对平衡力4.课堂演示实验时,老师让小钢球从斜面滚下,在水平桌面上运动,经过一条形磁铁附近,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小钢球从斜面滚下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B.小钢球在桌面上作曲线运动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C.小钢球在桌面上滚动速度越来越慢,说明受到的摩擦力越来越大D.小钢球在桌面竖直方向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5.在习近平总书记改革强军,科技兴军伟大思想指引下,我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建设取得了巨大进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国产航空母舰001A型的排水量是7万吨,满载时所受海水的浮力为7×107NB.国产歼20战机是利用空气的浮力直接升空的C.国产直-18F反潜直升机悬停在空中时所受升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D.当向悬浮于水中的国产潜水艇的水舱充水时,潜水艇会逐渐浮出水面6.2021年4月13日,中国女足凭着“不畏强敌,顽强拼搏”的精神,成功晋级东京奥运会决赛圈。

足球运动蕴含着许多物理知识,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足球鞋底有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B.踢出去的足球继续运动,是由于受到惯性的作用C.踢球时脚对球有力的作用,球对脚没有力的作用D.用头顶足球时感到疼,说明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7.如图所示,擦窗机器人能凭借自身底部的真空泵和吸盘吸附在玻璃上“行走”,带动清洁布擦拭玻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复习专题:运动和力》教学设计
富顺县城关中学 付正清
教学目标(课程标准):
⑴ 理解物体的惯性,能表述牛顿第一定律。

⑵ 知道二力平衡条件。

了解物体运动状态变化的原因。

教学重点和难点:
⑴ 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

⑵ 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⑶ 运动和力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完成作图练习,引出复习专题:
请按要求作出下列物体的受力示意图:(A 、C 两图只画出其在水平方向上的受力)
分析A 图中木块的运动情况:木块速度逐渐减小,最后停止下来,其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是因为受到了阻力的作用,可见物体的运动与物体的受力有密切关系。

→运动和力
二、知识回顾与巩固练习:
思考1:如图所示,木块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在 上运动时受到的阻力最小;在 上运
动的距离最远,在 上运动时速度减小最慢。

1、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
巩固练习101、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的时候,我们做了如图所示实验、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每次实验时,小车可以从斜面上的任何位置开始下滑;
B 、实验中运动的小车会停下来,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C 、实验表明,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小,运动的距离越近;
D 、根据甲、乙、丙的实验现象可以直接得出牛顿第一定律。

巩固练习102、如图,一只钢球从圆槽的顶端滑下,若滑到最低点(O 点)时,钢球受到的一切外力同时
消失,则钢球的运动路线是( )
A 、1;
B 、 2 ;
C 、3;
D 、 4。

思考2、下列四物体中受到平衡力作用的有 ,受非平衡力作用的有 ;运动状态没
有发生改变有 ,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有 。

2、运动和力的关系:
巩固练习201、如图所示是人们向空中抛出实心球到实心球落地而停止运动的场景。

下列情况中实心球受
到平衡力作用的是( )
A 、实心球在空中上升;
B 、实心球从空中下落;
C 、实心球在地上越滚越慢;
D 、实心球停在地面上。

物体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 平衡状态 (二力平衡)
思考3、如图所示,茶杯的重力G=5N,茶杯受到的支持力大小为,方向;物块受到的拉力F=2N,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方向。

(说说其判断方法)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巩固练习301、如图所示,吊车以2m/s的速度将104N的重物竖直向上匀速提起,这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104N,若吊车改为2m/s的速度使重物匀速下降,则钢索对重物的拉力大小是104N,最后吊车将货物静止在空中,则此时钢索对重物的拉力是104N。

(均选填“>”、“<”或“=”)
巩固练习302、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其F—t和v—t图像分别如乙、丙所示。

由图像可知,当t=1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当t=5s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N;当t=3s时,物体受到的作用。

思考4、小轿车和载重卡车在刹车后都不能立即停下来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它们在刹车后更容易停止下来的是。

4、惯性:
⑴惯性的概念: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的性质。

⑵惯性大小的决定因素:的大小。

与物体受力的大小和运动的快慢。

⑶惯性现象:紧急刹车时人体会,突然起动时人体会;
⑷应用:跳远跳高前助跑,将锤头套紧在锤柄上,拍打衣服去灰尘等;
⑸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乘坐汽车应注意系好完全带,载重汽车限载限速等。

巩固练习401、节日放飞的气球下面吊着一个物体,若在空中竖直向上运动的过程中,气球突然破裂的瞬间,则物体将向运动,这是由于物体。

最后物体在作用下落到地面。

巩固练习402、解释行驶的汽车突然刹车时,乘客的身体为什么会向前倾?
三、课后练习:
1、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时常用的一种实验方法,图中A、B、C、D分别是用照相机拍摄(每0.1 s拍
摄一次)的小球在不同的运动状态下的照片,其中可能受到平衡力的作用的是()
第1题图第2题图
2、如图所示,汽车里的乘客突然前倾。

由此可以判断这辆汽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A、静止;
B、突然开动;
C、匀速行驶;
D、突然刹车。

3、一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书上面有一文具盒,下列各判断中正确的是()
A、书受到的重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B、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C、书受到的重力和书对桌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和桌面对书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4、惯性是物体的固有属性,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

如图所示的四种物体中,惯性最大的是()
A、奔驰的骏马;
B、漂浮的热气球;
C、树枝上的小鸟;
D、缓慢进站的动车。

5、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三要素完全相同,则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6、如图所示是从水平匀速飞行的轰炸机上先后投下的三颗炸弹,在不计空气阻力的情况下,能正确反映
飞机和三颗炸弹运动情况的是()
7、空降兵在降落伞打开后的一段时间里将匀速下落,他的体重为650N,伞重为200N,若人受到空气阻
力忽略不计,则伞对人的拉力和伞受到的阻力分别为()、
A、200N,650N;
B、200N,850N;
C、650N,450N;
D、650N,850N。

8、踢出的足球离开脚后仍能在空中飞行是因为足球;在空中飞行时速度变慢是因为足
球受到的作用;足球最终将必然落到地面是因为足球受到的作用。

9、如图所示,鸡蛋静止在硬纸片上.迅速将硬纸片水平弹出,鸡蛋落入杯中,请解释这一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