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行业报告
2024年石油开采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一、行业概述二、市场状况1.全球市场全球石油需求量持续增长,尤其是亚洲地区需求增长最为迅猛。
然而,由于国际政治和地缘经济因素的影响,国际石油价格波动较大,对市场供需关系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2.中国市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对进口石油依赖程度较高。
2024年,中国石油开采行业整体增长放缓,主要原因是国内石油需求增长趋缓和石油价格波动等因素。
三、影响因素1.国际政治和地缘经济因素国际政治和地缘经济因素对石油市场供需关系和价格产生重要影响。
例如,中东地区地缘政治局势的不稳定、欧美石油港口供应的变动等因素,都可能引起国际油价的波动。
2.石油价格石油价格的波动会直接影响石油开采行业的利润率和投资热情。
较低的油价可能使一些高成本的开采项目难以维持,从而影响行业的整体发展。
3.环保和安全要求石油开采过程中,可能会对环境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一定的影响。
因此,加强环保和安全要求在石油开采行业已成为一种趋势,这将对行业的发展和技术创新提出更高的要求。
四、发展趋势1.技术创新石油开采行业正处于技术创新的重要时期,例如深水开采、页岩气开采等技术的发展,都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
同时,绿色可持续开采技术的研发也成为行业重要的发展方向。
2.国际合作由于国际油价的波动和资源供需的变化,石油开采行业在国际层面上加强合作已成为一种趋势。
通过国际合作,可以共享资源和技术优势,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3.多元化发展石油开采企业正在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的路径。
一方面,通过向其他领域扩展,如天然气、新能源等,来降低对石油的依赖程度。
另一方面,在开采过程中注重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损耗和浪费。
五、风险与挑战1.能源替代2.国内外竞争石油开采行业竞争激烈,国内外企业的竞争压力逐渐增加。
如何提高自身的竞争力,加大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将是行业发展面临的重要挑战。
六、总结尽管石油开采行业面临一定的风险和挑战,但随着技术的创新和国际合作的加强,行业仍然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2016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深度分析报告

2016 年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深度分析报告目录1.行业运行情况 (1)1.1.行业投资规模 (1)12 行业产出情况 (2)2.进出口情况 (6)2.1.进口情况 (6)22 出口情况 (10)3.行业发展经营情况 (15)3.1.行业发展规模 (15)3.2.行业收入、成本费用情况 (16)3.3.行业盈亏情况 (18)3.4.财务能力分析 (20)1.行业运行情况1.1.行业投资规模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5年1-10月,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累计投资额为2076.9亿元,同比下降22.9%,降幅比2015 年1-9月扩大1.4个百分点,上年同期为增长9.1%。
占全国累计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为0.5%。
表1 2015年2月-2015年10月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固定资产投资及占比情况图1 2014年2月-2015年10月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固定资产投资同比1.2.行业产出情况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10月,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3%,增速比上月上升0.2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2.1个百分点。
1-10月,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累计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5%,增速比2015年1-9月下滑0.1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 2.5个百分点。
图2 2014年2月-2015年10月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同比—仃油加匚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工业增加值同比凶—工.业增加值同比(砌图3 2014年2月-2015年10月石油加工、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工业增加值累计同比单月看,2015年10月,原油加工量的产量为4424.7万吨,环比增长4.3%。
同比增长1.7%,增速比上月提高0.7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下降4.3个百分点。
表2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单月产品产量表3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单月产品产量同比图4 2014年3月-2015年10月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单月产品产量同比情况2015年1-10月,原油加工量的累计产量为 43240.6万吨,同比增长4.7%,增速比2015年1-9月下降0.4个百分点,较上年同期提高0.6个百分点。
中国石油及制品批发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及制品批发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进行深入分析,为相关业务提供参考和决策依据。
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是全球范围内的重要行业,对于能源供应和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 市场概述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是指将石油及其相关产品从供应商直接批发给各类终端用户的市场。
这些产品包括原油、燃料油、柴油、汽油、润滑油等。
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但规模和发展程度各不相同。
3. 市场规模及趋势根据统计数据,全球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在近年来呈现稳步增长的趋势。
市场规模在持续扩大,主要受到能源需求的增长和经济发展的推动。
预计未来几年市场仍将呈现良好的增长势头。
4. 市场竞争格局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存在较为激烈的竞争,主要竞争因素包括产品质量、价格和供货能力等。
目前市场上存在多家大型石油及制品批发商,这些公司通常拥有庞大的供应链和销售网络,并具有优势的品牌和声誉。
5. 市场驱动因素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的发展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经济发展:经济的持续增长导致能源需求的增加,进而推动石油及制品的批发需求;•电动化趋势:电动汽车等新能源车辆的普及,对传统燃油车的需求逐渐下降,对石油批发市场带来一定冲击;•政府政策:各国政府出台的环保政策和能源政策,对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6. 市场挑战与机遇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面临一些挑战,包括价格波动、竞争加剧、环保压力等。
但同时也带来了机遇,如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带来的新市场和新业务模式。
7. 发展前景与建议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但同时也需要企业加强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以应对市场的变化和竞争的挑战。
此外,企业还应积极探索可再生能源领域的发展机会,以抢占未来市场的先机。
结论综上所述,石油及制品批发市场是一个具有挑战和机遇并存的行业。
企业需要密切关注市场的变化和趋势,灵活调整经营策略,提高竞争力,以实现持续发展和成长。
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的行业发展报告

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的行业发展报告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第一部分:引言。
中国石油和化工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行业发展报告显示,中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在过去一年取得了显著进展。
原油和天然气、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进出口情况最新统计

天 然 沥 青 等 为 基 本 成 分 的沥 青 混 合 物 ( 括 包 2 l 0 0 石 油 沥 青 、 矿 物 焦 油 、 矿 物 焦 油 沥 青 等 的 千 克 750 0
沥 青混 合物 ) 3 0 1 0 打 火 机 等 用 液 体 或 液 化 气 体 燃 料 ( 包 装 容 千 克 6 60 0 其 器 的容 积 ≤30 方厘米 ) 0立
22 33 5 25 2 69 6 46
5 8 0 56 1 l l 7 l3O
4 4 3 63l 3 52 l5 6
3 I国石油和化工 21 ・2 0lI } 00 1
I
2 1 2 0 气 态 天 然 气 7 l O 1 2 1 2 0 其 他 气 态 石 油 气 及 烃 类 气 7 9 0 1 21 00 7 21 0 凡 士 林
0 7 % . 5)
千 克
千 克 千 克 千 克
l34 6 8 2 84 5 5 4 4 6 1 6 21 0 50 65 67 7 41 1 4 80 14 9 2 20
器容积 超过 30 方厘 米) 0立
8 9
l3 0
2 l4 10 60 2O 2 0 1 4 4 6 06
27 2O
13 45 8 00 8 1 621 8 3
76 43 3 98 5 2 3 01 165 8 27
2 1 1 9 其 他 液 化 石 油 气 及 烃 类 气 7 19 0
2 198 5 5 2 3 3 30 57 0 39 42 2 l26 3 84 6 l 5 4 5 2 02 l 1076 110 528 7 4 40 3 1 19 4 55 9 17 5 0
2 8 3 8 2 51 4 15 90 48 95 346 5
炼化行业行业报告

炼化行业行业报告一、行业概况。
炼化行业是指石油炼制和化工生产两大产业的总称。
石油炼制是指将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制品的过程,包括炼油、裂化、重整、加氢等工艺。
化工生产是指利用石油、天然气、煤炭等化石能源为原料,通过化学反应制造各种化工产品的过程。
炼化行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国家的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二、行业发展趋势。
1. 技术升级,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炼化行业也在不断进行技术升级,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能耗、减少环境污染。
例如,采用先进的催化裂化技术可以提高汽油和柴油的产率,降低硫含量,符合环保要求。
2. 产业结构调整,随着国家对环保和能源安全的重视,炼化行业将逐渐向高端产品和清洁能源转型,减少对传统燃料的依赖,增加对天然气、生物质能源等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3. 国际合作,由于炼化行业技术含量高、投资大、市场广,因此国际合作将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趋势。
通过与国外企业合作,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提高我国炼化行业的竞争力。
三、行业现状分析。
1. 产能过剩,目前我国炼化行业产能过剩的问题比较严重,尤其是炼油和化工行业,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产品价格低迷,企业利润下滑。
2. 技术落后,与国外先进水平相比,我国炼化行业在催化裂化、重整、加氢等方面仍存在一定的技术差距,导致产品质量和能耗水平不高。
3. 环保压力,随着环保政策的不断加大,炼化行业面临着严格的排放标准和环保要求,需要加大环保投入,改造设备,提高治理水平。
四、行业发展对策。
1. 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推动炼化行业向高端产品和清洁能源转型,降低对传统能源的依赖。
2. 加强技术创新,加大对技术研发和创新的投入,提高炼化行业的核心竞争力,提高产品质量和能源利用效率。
3. 加强环保治理,加大环保投入,改造设备,提高治理水平,减少环境污染,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
4. 加强国际合作,积极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强与国外企业的合作,提高我国炼化行业的国际竞争力。
油品行业年度总结(3篇)

第1篇一、前言2023年,我国油品行业在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复杂多变中砥砺前行,面对市场需求变化、环保政策压力以及国际油价波动等多重挑战,行业整体保持了稳健发展态势。
本文将从市场供需、价格走势、技术创新、环保政策、企业运营等方面对2023年油品行业进行年度总结。
二、市场供需1. 需求稳定增长: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石油消费需求保持稳定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石油消费量约为6.3亿吨,同比增长3.2%。
2. 供应格局优化:我国原油产量稳定增长,进口渠道多元化。
2023年,我国原油产量约为1.9亿吨,同比增长1.2%;原油进口量约为5.4亿吨,同比增长4.5%。
此外,国内炼油能力持续扩大,炼油产能过剩现象有所缓解。
3. 供需平衡:在供需双方共同努力下,我国油品市场供需基本平衡。
一方面,炼油企业通过优化生产结构、提高加工深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油品销售企业加强市场调研,提高市场适应能力。
三、价格走势1. 国际油价波动:2023年,国际油价整体呈震荡走势。
年初,受全球经济复苏、地缘政治风险等因素影响,油价一度冲高。
随后,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供应过剩等因素影响,油价逐步回落。
2. 国内油价调整:我国油价调整机制不断完善,与国际油价接轨。
2023年,我国油价调整次数为24次,其中上调15次、下调9次。
四、技术创新1. 炼油技术:炼油企业加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炼油效率。
例如,采用延迟焦化、加氢裂化等先进技术,提高轻烃收率和产品质量。
2. 环保技术:油品企业积极引进环保技术,降低污染物排放。
例如,采用烟气脱硫、脱硝等环保设施,提高环保达标率。
3. 智能化技术:油品企业积极应用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智能化技术,提高生产、运营、管理等环节的智能化水平。
五、环保政策1. 汽油质量升级:我国汽油质量标准不断提高,要求油品企业生产符合更高标准的汽油。
2023年,我国全面实施国六B汽油质量标准。
2. 排放标准:油品企业加强排放控制,降低污染物排放。
中国石油行业结构分析报告

中国石油行业结构分析报告引言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消费国之一,石油行业发展对国民经济起着重要作用。
本报告将对中国石油行业的结构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和趋势。
1. 产业链结构中国石油行业的产业链可以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三个环节。
上游上游涉及石油勘探、开采和生产。
中国的石油资源主要分布在西南地区、东北地区和南海等地。
国有大型石油企业如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简称“中石油”)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简称“中石化”)在这一环节发挥着主导作用。
中游中游主要包括石油储运和炼油。
其中,石油储运是将原油运输到炼油厂的过程,而炼油则是将原油加工成各种石油产品的过程。
中石油和中石化旗下的子公司在这一环节扮演主要角色。
下游下游是指石油产品的销售和分销环节。
石油产品包括汽油、柴油、煤油等。
国内炼油企业和石油加油站扮演着关键角色。
2. 特点和趋势中国石油行业的特点和趋势如下:2.1 国内市场需求增长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速,石油产品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尤其是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和工业用油需求的增长,将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2.2 技术改进与创新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改进,将对中国石油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利用新技术,提高油田的开采率和采油效率,可以有效延长石油资源的寿命。
2.3 能源结构调整中国政府正在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减少对煤炭的依赖,增加清洁能源的比例。
这将对中国石油行业带来一定的变革和挑战,同时也为石油企业提供了发展新的机遇。
2.4 国际合作机会中国是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之一。
通过与国际石油企业的合作,中国石油行业可以获取更多的资源和技术支持。
同时,积极参与全球能源市场的竞争,也有助于提高中国石油企业的竞争力。
3. 发展建议基于以上分析,我们提出以下发展建议:3.1 提高技术创新能力通过加大研发投入,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推动石油勘探和开采技术的进步,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
3.2 推动能源结构调整积极响应国家能源政策,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入,在能源结构调整中发挥积极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分析报告目录第1章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概况 (6)1.1 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定义 (6)1.2 主要产品 (7)1.2.1 石油燃料 (7)1.2.2 溶剂和化工原料 (8)1.2.3 润滑剂 (10)1.2.4 蜡 (10)1.2.5 沥青 (11)1.2.6 焦 (11)第2章2008年行业运行情况分析 (12)2.1 行业产值 (12)2.2 主要产品产量 (12)2.3 主要产品产销平衡情况 (13)2.4 行业进出口情况 (14)第3章2008行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 (16)3.1 原油市场 (16)3.1.1 原油生产情况 (16)3.2 原油加工情况 (18)3.3 汽油生产情况 (19)3.4 煤油生产情况 (21)3.5 柴油生产情况 (23)3.7 燃料油生产情况 (27)3.8 石油沥青生产情况 (29)第4章2008年行业进出口情况 (31)4.1 原油进出口情况 (31)4.2 汽油进出口情况 (32)4.2.1 进口情况分析 (33)4.2.2 出口情况分析 (35)4.3 煤油进出口情况 (37)4.3.1 3.4.1进口情况分析 (38)4.3.2 出口情况分析 (40)4.4 柴油进出口情况 (42)4.4.1 进口情况分析 (43)4.4.2 出口情况分析 (45)第5章行业投融资情况分析 (46)5.1 投资主体分析 (46)5.2 行业融资现状 (46)5.3 投资矛盾分析 (47)5.4 行业投资前景预测 (48)5.5 投资机会分析 (49)图表目录图表 2石油燃料的分组 (7)图表 3 馏分燃料的分类和使用范围 (7)图表 4 主要石油芳烃产品及用途 (9)图表 5 化工轻油产品和其用途 (9)图表 6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 (12)图表 7 2008年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产销平衡情况 (13)图表 8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进出口金额情况..14图表 9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进出口量情况 (15)图表 10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进出价格情况 (15)图表 11 2008年天然原油分月度产量情况 (17)图表 12 2008年中国天然原油分省市生产情况见表 (17)图表 13 2008年全国分省市原油加工量 (18)图表 14 2008年汽油分月产量及日均产量 (20)图表 15 2005年~2008年分省汽油产量表 (20)图表 16 2008年我国煤油月度产量及日均产量 (22)图表 17 2005年~2008年分省煤油产量表 (22)图表 18 近十年间我国柴油产量及增长趋势图 (24)图表 19 2003年~2008年我国柴油产销平衡情况 (24)图表 20 2005年~2008年分省柴油产量表单位:万吨 (25)图表 21 2008年我国润滑油分省市生产情况 (26)图表 22 2007~2008年燃料油分月累计产量 (28)图表 23 2008年我国燃料油分省市生产情况 (28)图表 24 2008年石油沥青分省市生产情况 (30)图表 25 2004年~2009年2月我国原油及其制品进口情况31图表 26 2008年我国汽油分月进出口额及增减情况 (32)图表 27 2008年汽油分月进口量及出口金额 (33)图表 28 2008年汽油分月出口量及出口金额 (35)图表 29 2004~2008年汽油出口量变化 (36)图表 30 2008年我国煤油分月进出口额及增减情况 (37)图表 31 2008年航空煤油分月进口量及增减情况 (38)图表 32 2008年月度航空煤油进口额及同比增减情况 (38)图表 33 2008年其他煤油馏分分月进口情况 (39)图表 34 2008年其他煤油馏分分月进口金额情况 (40)图表 35 2008年航空煤油月度出口量情况 (40)图表 36 2008年航空煤油月度出口金额及同比增减情况 (41)图表 37 2008年其他煤油馏分分月出口金额及同比增减 (41)图表 38 2008年其他煤油馏分月度出口量情况 (42)图表 39 2008年我国柴油分月进出口额及增减情况 (43)图表 40 2008年汽油分月进口量及出口金额 (43)图表 41 2008年柴油分月出口量及出口金额 (45)第1章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概况1.1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业定义根据国家统计局《国民经济行业分类与代码(GB/T4754-2002)》,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行业归属于C门类,第25大类,第25中类,第2511小类,名称为“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制造”,定义为“从天然原油、人造原油中提炼液态或气态燃料,以及石油制品的生产。
”石油制品种类繁多,用途各异。
为了与国际标准一致,我国参照国际标准化组织的ISO 8681标准,制定了GB 498-87标准体系,将石油产品分为六大类,具体见图表1,各门类标准又根据各自特点分成若干组。
图表 1石油产品总分类不同使用场合对所用燃料提出相应的质量要求。
产品质量标准质量标准的制定时综合考虑使用要求、所加工原油的特点、加工技术水平及经济效益等因素,经一定标准化程序,对每一种产品制定出相应的质量标准(或称规格),作为生产、使用、运销等各部门必须遵循的具有法规性的统一指标。
在我国执行的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强制性国家标准(GB)、推荐性国家标准(GB/T)、国家军用标准(GJB)、石油和石油化工行业标准(SH)和企业标准(QB)等数种。
1.2主要产品1.2.1石油燃料石油燃料占石油产品总产量的90%以上,其中以汽油、柴油等发动机燃料为主。
GB/T 12692-90《石油产品燃料(F类)分类总则》中将燃料分为四组,具体见图表2。
图表 2石油燃料的分组根据发动机工作原理的不同又将馏分燃料(D组)分为四大类,具体见图表3。
图表 3 馏分燃料的分类和使用范围1.2.2溶剂和化工原料一、溶剂油溶剂油是对某些物质起溶解、洗涤、萃取作用的轻质石油产品。
主要由直馏馏分或铂重整等分馏和精制制成,不含裂化馏分,馏程较窄,组分轻、蒸发性强,属易燃易爆轻质油品。
我国溶剂油按98%流出温度或干点划分温度,GB 1922-80将溶剂油分为6个牌号,代号为NY,后来又根据特殊需求制定了6种抽提溶剂油、橡胶工业用溶剂油、油漆工业用溶剂油、航空洗涤汽油等专用溶剂油。
有些企业将溶剂油原料经加氢精制后分馏出馏程更窄的硫含量及芳烃含量极低的环保型溶剂油。
二、石油芳烃石油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和溶剂,主要由催化重整生成油经芳烃抽提、精馏等工艺制得,也可由乙烯裂解焦油、煤焦油经加氢精制、芳烃抽提、精馏等工艺制得。
石油芳烃主要产品及用途见图表4。
图表 4 主要石油芳烃产品及用途三、化工轻油原料化工轻油原料是炼油过程中的中间产品,其产品种类和用途见图表5。
图表 5 化工轻油产品和其用途四、石油酸石油酸式石油炼制过程中的副产品,以石油馏分碱渣经加温、破乳、沉降分油后酸化、水洗和沉降脱水制得,可用于生产各种环烷酸或某些环烷酸盐,用作生产防锈剂及燃料抗磨添加剂、润滑油极压添加剂的原料,用于油漆涂料催干剂、各种漆胶及苯胺燃料的溶剂,用作木材和电缆的防腐剂等。
粗石油酸经过再提纯、精制、精馏等工艺可生产质量要求很高的喷气燃料的抗磨剂。
1.2.3润滑剂润滑剂是减少摩擦、降低磨损、延长机械设备使用寿命的石油制品,润滑剂润滑油、润滑脂、固体润滑剂、气体润滑剂四大类,其中润滑油和润滑脂为石油产品。
虽然润滑油的产量仅占原油加工量的2%,但因其使用对象、条件千差万别,润滑油的种类多达数百种,而且对其质量要求非常严格,加工工艺也较复杂。
我国GB 7631.1-87《润滑剂和有关产品(L类)》将润滑剂及相关产品的应用场合划分为19项,此分类与ISO 6734/0-81《润滑剂、工业润滑油和有关产品的L类分类标准》等效,并增加了特殊润滑剂应用场合。
1.2.4蜡此处的“蜡”系指石油蜡,主要包括液蜡、石油脂、石蜡、微晶蜡,它们是具有广泛用途的一类石油制品。
我国原油多为含蜡原油,蜡资源十分丰富,同时我国主要以“老三套”物理工艺生产润滑油,富产各种蜡产品。
液蜡一般是指C9~C16的正构烷烃,室温下呈液态。
主要用来生产α-烯烃、氯化烷烃、仲醇等。
石油脂又称凡士林,通常是以残渣润滑油料脱蜡所的蜡膏为原料,按照不同稠度的要求掺入不同量的润滑油,并经精制后制成的一系列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电器、医药、化妆、食品等行业。
石蜡又称晶形蜡,是从石油减压馏分中经精制、脱蜡和脱油制得的,商品石蜡的碳原子数一般为22~26。
微晶蜡以前也称地蜡,是由减压渣油进一步精制的产品,它的碳原子数为30~60。
1.2.5沥青石油沥青是以减压渣油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一类石油制品,它是黑色固态或者半固态粘稠状物质。
石油沥青按其用途可以分为道路沥青、建筑沥青、涂料沥青、电缆沥青及橡胶沥青。
石油沥青产品中产量最高的是主要是道路沥青和建筑沥青。
石油沥青主要用于道路铺设和建筑工程上,也广泛用于水利工程、管道防腐、电器绝缘和油漆涂料等方面。
1.2.6焦石油焦为黑色或暗灰色的固体石油产品,它是带有金属光泽、呈多孔性的无定形碳素材料。
石油焦一般含碳90%~97%,含氢1.5%~8.0%,其余为少量的硫、氮、氧和金属元素。
石油焦的主要品种有延迟石油焦、针状焦和特种石油焦。
第2章2008年行业运行情况分析2.1行业产值2008年我国石油加工和石油制品行业产业规模稳定增长,全年累计实现工业总产值(按现行价格)18431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加18.0%;实现现价工业销售产值18242亿元,比2007年同比增加18.1%。
规模以上企业为1303家。
产品销售率98.05%,比2007年下降0.56个百分点。
2.2主要产品产量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及石油制品行业业主要产品产量见图表6。
图表 6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产量情况2008年在奥运保供的大背景下,全国各大炼厂加大了成品油的生产量,多产汽油和柴油,适当减少煤油产量,减少燃料油、石脑油、溶剂油的产量,全面保障奥运期间的供应。
2.3主要产品产销平衡情况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和石油制品行业主要产品产销平衡见图表7。
图表 7 2008年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产销平衡情况单位:万吨,%2.4行业进出口情况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进出口情况见图表8~图表10。
图表 8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进出口金额情况图表 9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进出口量情况图表 10 2008年我国原油加工业主要产品进出价格情况第3章2008行业主要产品生产情况3.1原油市场3.1.1原油生产情况2008年我国原油产量小幅增长,增速加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