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第5章摄影构图
新闻摄影技巧PPT课件

• 2、投射方向:顺光、前侧光、侧光、侧逆光、逆 光、顶光
• 3、光的造型作用:主光、辅助光、背景光、眼神 光、效果光、装饰光(如发光)
• 4、光的基调处理及光带给人的心理感受
照片的表现技巧---色彩
• 不同的色彩能够给人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
• 运用色彩对比、渲染、冷暖色调变化等手 段提高照片的表现力。
• 2、注意主体、陪体、前景、后景(背景)的搭配 和安排
• 3、景别的选择: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
• 4、画面讲究均衡
• 5、主要构图方式:正面构图、侧面构图、对角线 构图、三角形构图、十字形构图、曲线构图(s形 构图)、俯视构图、仰视构图、平视构图、散点 式构图……
照片的表现技巧---用光
• 与新闻图片稿件起相同的文件名。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快门)
• 使用不同的快门时间可以拍出不同效果的画面瞬间
+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快门)
• 使用不同的快门时间可以拍出不同效果的画面瞬间
选
+
择
快
门
时
间
的
基
本
原
则
?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焦距)
广角镜头使用效果
+
摄影的基本技术要素(焦距)
长焦距镜头使用效果
1200-1700mm重16公斤 +
新闻摄影技巧
摄影技术是成就一幅合格的照片的基础
表现方法为照片内容注入活力
新闻采访的拼抢意识让你获得更多的机会
快速结构画面的能力是训练+经验的结果
+
寻找独特的拍摄角度是摄影记者永远的追求
+
危险往往来自于你自己的无准备和不小心
+
《新闻摄影与实践》课件第九单元--摄影构图-精选全文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1.远景 拍摄景物范围最大。特点是 场景广阔深远,场面浩大, 主要以人文景观和大自然为 拍摄对象,如城市高楼大厦、 辽阔田野、壮美的山川等。 远景没有明确的主体和陪体 之分,更多强调景物的整体 结构和恢弘的气势。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2.全景 全景的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主要记录与 主题有关的全貌,让读者对场景有一个整体 的印象。全景应交代人物、地点和所处的环 境等信息;全景照片拍摄范围的大小,取决 于事件的范围大小;全景拍摄通常需要选择 俯角度拍摄而获得。 在以人物为主的照片中,人物的外部线条一 定要完整流畅,并在画面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二、相关知识
(一)拍摄距离 不管拍摄距离是近是远,只要拍摄距离改变了都会引起主体形象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带来主体形象
在画面中比例大小的变化,我们称之为景别的变化。景别是指被摄景物所包含范围大与小的概念,被摄范围 越大,景别就越大,被摄范围越小,景别就越小。通常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不同的景 别。 景别的变化有两种方式:通过改变摄距获得;二是不改变摄距,采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获得。两种方法呈现的 效果却有异同。相同的是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面积。不同的是画面内部结构形式的比例关系、背景范围、 透视和景深。前一种画面背景范围和景深都要大一些、透视效果明显。后一种实际上是将场景所有部分都等 量放大或缩小,前景与背景靠近了或远离了被摄对象,透视和空间被压缩或被放大,被摄对象的背景范围和 景深都比使用同一焦距镜头改变拍摄距离而获得的画面明显变小。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4.近景 近景主要表现被摄人物的神情质感和 被摄物体的局部细节等特征。以人物 为例,拍摄到人物胸部以上的部位就 是近景画面,主要表现的是主体人物 本身,通过这种景别来表达人物的神 态和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表 现人物的情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新闻摄影》课件

• 景深:指被拍摄物中能产生较为清晰影像的最近点至最远点的距 离。
• 影响景深的因素:1.光圈与景深成反比 2. 摄距与景深 成正比 3. 镜头焦距与景深成反比 • 最小景深:最大光圈+短摄距+长焦头 • 最大景深:最小光圈+短焦头+超焦距 • 光圈越大,景深越浅。拍摄人使用大光圈(景物用最 小光圈)以求得浅景深,模糊前景与背景以突显主题。 要注意的是对焦须精准的对在主体上,也就是被摄者 的脸部。 • 主体“人”占整个画面上的比例越大,则景深越浅, 背景更模糊,且较简洁有力
• • • • • • •
彩色滤色镜:滤色 黑白滤色镜:滤光 通用滤色镜:增加效果 通用滤镜 (彩色黑白通用) 1、UV镜:阻挡紫外线、保护镜 2、天光镜:减少偏蓝色调 3、偏振镜(偏光镜):消除反光、有方向性、增加饱和度 4、中灰镜:减弱光强 5、柔焦镜:柔化主体 6、近摄镜:拍摄焦距小于近焦点的景物(花、昆虫)
新闻摄影
(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
总 复 习
一、摄影光学(镜头) • 镜头的口径:有效孔径,表示镜头的最大进光亮,即镜头的最大光圈。 • 镜头的种类及特点:广角镜头:视角90度以上,观察范围较大,近处图 像有变形。标准镜头:视角30度左右,使用范围较广。 长焦镜头:视 角20度以内,焦距可达几十毫米或上百毫米。 变焦镜头:镜头焦距连 续可变,焦距可以从广角变到长焦,焦距越长成像越大。 • 镜头的种类: • 按焦距分:超广角镜头、广角镜头、标准镜头、摄远镜头 • 按调焦方式分:手动调焦镜头、自动调焦镜头 • 按变焦方式分:定焦镜头、变焦镜头(手动变焦镜头、自动变焦镜头) • 标准镜头(不同画幅):焦距长度接近相机画幅对角线长度的镜头。
•
总 复 习
新闻摄影实验-摄影构图技巧

3、中景: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 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 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常以动作情节取胜, 环境降到次要地位。
4、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 腻的质感。“近取其神”。
5、特写: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 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重视揭 示内在的动感。
照度
日出<正午 日落<正午 日出<正午 日落<正午
色温
(2)室内自然光 影响室内自然光亮度的因素:门和窗的数量及 质地;距门窗的距离;反射率;室外景物;光源 的强度和角度; 要考虑的问题:室内与室外的亮度平衡;室内 亮部与暗部之间亮度平衡;室内自然光与人工光 混合照明时的色温平衡
色彩的配合
同种色配合:将深浅不 同或冷暖不同的同一种 颜色系统的色彩放在一 起,易于达到协调的目 的,但有时会使人感到 画面的色彩不够丰富。
类似色配合:光谱色带 上相邻的两色为类似色, 类似色的搭配能达到调 和又有变化的效果。
对比色配合:把光谱 上的两端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色环,在色 环上相对的两色为对 比色,对比色搭配效 果特别强烈。
互补色配合:互补色 的配合是色相冲突最 强烈的一种配合,是 一种既强烈又稳定优 美的配合。
冷暖色配合:在色彩感 觉上,暖色有扩大感, 冷色有缩小感,在进行 配合时要注意每种颜色 的冷暖关系统一协调。
点缀式配合:点缀色的面 积不宜过大,其色彩应与 画面主色调形成对比,位 置应是画面的视觉中心。
色彩的情感反映
夜晚、死亡、煤矿等 正统、严肃、阴郁、恐怖、凝重、死亡等
夕阳、橙子等 温暖、事物、友好、财富、警告等
冰雪、鸽子、护士等 神圣、纯洁、高雅、单调、脆弱等
房屋、农民、老人等 平凡、随意、宽容、苍老、冷漠等
新闻摄影构图法则

TIPS: 这种半张脸的构图方法还应用于以下的条件:被摄对象是斜视或者一只眼睛 : 是盲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解决之道。
3、从完整性构图到非完整性构图 、
过去,人们都习惯在画面上把 一切东西都表现出来,追求完 整。被拍摄事物要尽可能清楚, 面面俱到。所以传统的摄影尤 其是人物摄影,基本上都是: 被摄者的发型、五官、饰物、 着装一览无余;在构图上多数 都是拍摄人物完整的正面或者 3/4 的侧面。不过,这种完整 性构图时常被打破,大量有个 性的不完整构图作品的出现, 使我们突然发现不完整构图的 影像更具有魅力,完整构图并 非是不容破坏的定律,传统观 念需要转变。
1、绘画中的留白 、
优缺点分析 :我们在拍摄风景时,时常会留有很 多空白,而并非将所有景物都框在取景框里。留 出的空白不仅让画面显得大气,而且更让画面具 有感染力和联想力。
1、绘画中的留白 、
在拍摄时,要把握好主体对象的位置。因内容少, 空间大,主体的位置就显得举足轻重。放得不理 想,就会影响整张画面的效果。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第一招:
寻找线条
线条是摄影构图中随处可见,合理运用图片中的线条可以使画面更具美感
1、直线 、
直线比较规整、 严谨。常用于 表现建筑的高 大、景物的纵 深。形成强烈 的透视效果。
2、弧线 、
弧线即有直线的规整、对称,又具曲线的 柔美,是一种刚柔并剂的线条。
3、曲线 、
曲线极具柔 美,题材极 为广泛,表 现山路,曲 径通幽。表 现河流,蜿 蜒曲折。表 现山峦,跌 宕起伏……
1、虚与实 、
虚与实 的对比 是一种 常用对 比法, 通过 “虚” 来突出 “实”。
图4、大雾中背景的“虚”与前景的“实”的对比,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
新闻摄影-摄影构图(精排版)v2020.02.14

•画面构成元素
10 月 3 日 , 澳 门 , 石排湾郊野公园, 为庆祝大熊猫宝 宝“健健”和 “康康”诞生满 百日,澳门民政 总署举行“大熊 猫宝宝百日庆” 活动。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利用动静对比
•画面构成元素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利用动静对比
2016 年 9 月 30 日,山东济南, 济南第一高楼 点 亮 300 米 高 的巨型国旗图 案,并写出 “我爱祖国” 等字样,迎接 祖 国 67 岁 生 日 。
•画面构成元素
二、陪体
陪体是画面中陪衬、渲染主体,并且和主体构成特定情节的次要对象, 是和主体联系最紧密的次要对象。
侧面角度
•《街头枪 杀越共》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兼有正面、侧面角度的特点,且灵活多变;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拍摄人像的经典角度;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利于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利于表现动势和动感。
2016年10月05 日,吉林省长春 市,农安县一小 区,车位紧张, 车主用大白菜摆 出一个“绿色蔬 菜停车位”。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201
•画面构成元素
当地时间2016年 10月2日,西班 牙塔拉戈纳,第 26届“叠人塔” 比赛继续举行。 “叠人塔”起源 于18世纪末,是 西班牙加泰罗尼 亚地区最具特色 的传统民俗活动。
新闻摄影(五)

♦摄影构图摄影构图就是把构成整体的那些部分统一起来,在有限的空间或平面上对作者所表现的形象进行组织,形成画面的特定结构,借以实现摄影者的表现意图。
♦ 1 摄影构图的特点镜头性♦镜头的光学性能,使摄影构图形象区别于其它造型艺术形象。
现场性♦摄影构图必须面对客观对象,把具体情境所含的意蕴揭示出来构图的时机、机遇与瞬间♦瞬间选择是构图的一个重要的十分关键问题♦§2 摄影构图的对象构图的对象主要有主体、陪体、环境、空白等。
♦§2 摄影构图的对象一、主体♦主体是摄影最主要的拍摄对象,是构图的主要成分。
♦主体必需具备两个条件:一是画面所表现内容的主要体现者。
二是画面结构的中心。
♦一幅画面要有明确的主体,没有明确主体的画面,将是失败的构图。
♦如何处理主体♦要注意以下五个方面:主体的大小、主体的位置、画幅与水平线、主体的方向性、主体的完整性。
♦1、主体的大小(景别)◆远景——主体人物在画面中极小,以表现环境气氛为主;♦全景——能清晰看到人物的全貌,主要表现主体和环境的位置关系♦中景——表现人物膝部以上的活动,它既有利于表现环境特征,又能表现人物的动作;♦近景——拍摄人的小半身画面,主要表现人物的动作、表情,刻画人物的性格。
♦特写——拍摄人物的局部,环境和背景完全消失,♦2、主体的位置主体作为画面上最主要的内容,将其安排在什么位置上比较合适呢?♦a三分构图法(黄金分割构图法)♦b三角形构图♦c“S”形构图法♦d对角线构图法♦e对称式构图法♦a三分构图法♦井字形构图♦ b 三角形构图法♦c “S”形构图法♦d对角线构图法♦e对称式构图法♦§2 摄影构图的对象画幅的横竖形式♦画面的横竖形式由主体决定:主体内容绝大多数是横线形的,应采用横画幅的构图形式,称为横构图,如果主体内容是以竖线形为主的,就应采用竖画幅的构图形式,称为竖构图。
♦§2 摄影构图的对象主体的方向性单主体画面只有一个主体,构图时要注意主体的动作、方向和视线,一般在主体的前方要留有空间画面上的主体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称双主体或多主体。
新闻摄影基础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南政法大学

新闻摄影基础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政法大学绪论单元测试1.本门课程针对对象是()。
A:摄影专业本科生B:社会人员C:新闻专业本科生答案:摄影专业本科生;社会人员;新闻专业本科生第一章测试1.新闻是()发生的事实的报道。
A:以后B:一周前C:新近D:以前答案:新近2.新闻摄影的广义的概念是泛指用()摄影手段报道新闻的活动。
A:一切B:手机C:录音D:部分答案:一切3.狭义的新闻摄影专指具体新闻形象的()摄影纪录。
A:模拟现场B:真实现场C:事件D:场地答案:真实现场4.新闻摄影的特点有()。
A:现场纪实性B:图文结合的报道方式C:具有新闻信息D:视觉形象性答案:现场纪实性;图文结合的报道方式;具有新闻信息;视觉形象性5.优秀新闻摄影的内容要求方面包括()。
A:主题鲜明集中B:题材新鲜新颖C:有一定的新闻信息量D:新闻人物优秀答案:主题鲜明集中;题材新鲜新颖;有一定的新闻信息量第二章测试1.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修订通过《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是在()。
A:2002年8月19日B:2019年11月7日C:1990年12月5日D:2000年7月3日答案:2019年11月7日2.《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一条要求()为人民服务。
A:真实B:全心全意C:全面D:认真答案:全心全意3.《中国新闻工作者职业道德准则》第二条要求坚持正确的()。
A:客观性B:舆论导向C:真实观答案:舆论导向4.新闻事业是涉及( )和( )的事业。
()A:全人类B:个人利益C:公共利益D:社会进步答案:公共利益;社会进步5.新闻摄影记者或摄像师应该具备以下基本素养( ) 。
A:具备审美素养和一定的人生经验B:具备吃苦耐劳的能力和各种应急反应的能力。
C:具有强烈的人文关怀思想和新闻专业主义精神D: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和新闻敏感答案:具备审美素养和一定的人生经验;具备吃苦耐劳的能力和各种应急反应的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侧的色彩差异。
•画面构成元素
10 月 3 日 , 澳 门 ,
石排湾郊野公园,
为 庆 祝 大 熊 猫宝 宝“健健”和 “ 康 康 ” 诞 生满 百 日 , 澳 门 民政 总署举行“大熊 猫宝宝百日庆” 活动。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空白的作用
影响主体的突出程度; (空白大,则突出,反之,不易突出) 使画面简洁; 营造意境。(空白较多的画面往往偏重于写意)
•画面构成元素
空白的处理
注意被摄事物的方位和朝向; (“人有向背,物有朝揖”) 注意空白部分与实体部分的比例; 大面积的空白要“破”。
•《上访者》 •李晓斌摄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利于突出或弱化事物的局部。
前景的作用:填补画面中过多的空白
•画面构成元素
前景的作用:交代主观视点,拍摄主观镜头
•画面构成元素
框架性前景
加强画面的图案美; 突出主体; 遮挡后景中多余的事物。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需要注意的问题
“不要为前景而前景”; 一般忌讳过大、过亮、过虚; 注意前景和主体的配合。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2016年10月05 日,吉林省长春
市,农安县一小
区,车位紧张, 车主用大白菜摆
出一个“绿色蔬
菜停车位”。
•画面构成元素
的传统民俗活动。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2016年9月25日,山西运
城,被跨湖大道分割开的
盐湖湖水呈现出红绿两种 颜色。据悉,盐湖中泛红 一侧生长着一种叫杜氏盐 藻的嗜盐绿色微藻,在特 定的环境条件下,杜氏盐 藻会产生血红素,使藻体 呈红色,因此形成了盐湖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2016年9月24日,
贵州省遵义仁怀 市茅台镇,工人 正在蒸高粱,高 温难耐,用手臂 遮脸。
•画面构成元素
10月7日,韩国 首尔,韩国总统
朴槿惠出席在上
岩洞举办的 Korea VR音乐节,
并试戴VR头盔体
验虚拟现实技术。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当地时间 2016 年 10 月 11
日,美国兰伯顿,飓风
“马修”过境,导致当地 遭洪水淹没。飓风“马修” 持续重创美国东南海岸, 截 至 10 日, “马 修” 已
造成美国5 个州共 27人死
亡,近 200 万家庭和企业 失去电力,经济损失可能 高达数百亿美元。
主体突出,是画面构图
的出发点和基本任务
•画面构成元素
突出主体的方法
主体位置 1、黄金分割构图; 主体面积 1、直接突出主体;
2、九宫式构图;
3、S 形构图; 4、对角线构图; 5、对称式构图
2、间接突出主体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江南春早》 李保国摄
•画面构成元素
•《高远的天空,贫 瘠的土地》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2
拍摄角度
•角度的意义
•角度的意义
角度不同,画面的造型结果不同;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表现力;
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侧重点;
角度可以体现出主客观镜头。
一、拍摄方向
侧面角度
•《街头枪 杀越共》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兼有正面、侧面角度的特点,且灵活多变;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拍摄人像的经典角度;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利于表现空间感和立体感;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斜侧面角度
利于表现动势和动感。
•画面构成元素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利用框架性前景
•画面构成元素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利用框架性前景
10月8日中午,山东 滨州,两名老人手
扶拐杖或小推车前
行。南杨老年公寓 里居住着年龄在65 岁到93岁的老人, 他们或因子女工作 忙等因素,选择入 住于此。
•画面构成元素
间接突出主体的方法:利用框架性前景
角度:仰 拍 和 俯 拍; 光线:逆 光 照 明; 镜头焦距:长焦距镜头;
光圈:大 光 圈;
追随拍摄:主体实,前后景成为虚线条;
天气条件:风、霜、雨、雪、雾等。
•画面构成元素
五、空白
空白不一定是纯黑或者纯白,凡是在画面当中没有实体意义的部分, 都可以被看成空白,如天空、地面、水面或被虚化的背景。
一、拍摄方向
正面角度
《车展上的中国朴实男人》
一、拍摄方向
侧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侧面角度
利于表现动作、姿态、手势;
当 地 时 间 2016 年 10 月19日,朝鲜平壤, 朝鲜中央动物园内19 岁的雌性黑猩猩 Dalle 在 抽 烟 。 据 动 物园工作人员介绍, Dalle 烟 瘾 很 大 , 每 天能抽一包烟。它的 特殊爱好以及熟练的 “姿势”引来众多朝 鲜市民围观。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2016年9月24日, 贵州省遵义仁怀 市茅台镇,工人 正在蒸高粱,高
温难耐,用手臂
遮脸。
•画面构成元素
当地时间2016年
10月2日,西班
牙塔拉戈纳,第 26届“叠人塔” 比赛继续举行。 “叠人塔”起源 于18世纪末,是 西班牙加泰罗尼 亚地区最具特色
一、拍摄方向
正面角度
适合表现安静、严肃、庄重的主题;
一、拍摄方向
正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正面角度
一、拍摄方向
正面角度
利于形成画内画外直接的交流感;
•《爱因斯坦》
哈尔斯曼摄
一、拍摄方向
正面角度
大眼睛女孩
一、拍摄方向
正面角度
《奥马伊拉
的痛苦》
一、拍摄方向
正面角度
拍摄多个事物,有并列展示、同等评价的意味。
新闻摄影构图
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 刘强
引言
构图的概念
《辞海》:艺术家为表现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美感效果,在一定空间安 排和处理人、物关系和位置,把个别和局部的形象组成艺术的整体。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称为 “章法”或“布局”。 摄影构图就是运用摄影的手段在画面当中进行安排和布局,把各种造
型元素组织成一个整体,以寻求一个最佳的画面形式,以求最好地表
现主题思想。 摄影构图的初级目的:最佳的画面形式 摄影构图的最终目的:最好地表现主题思想
引言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一 忌 无 主 题
引言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二 忌 画 面 太 满
引言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三 忌 顶 天 立 地
引言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四 忌 画 面 倾 斜
•画面构成元素
四、背景
背景是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后,起陪衬和渲染作用的环境景物。
•画面构成元素
背景的作用:
交代画面的时间和空间特点; 渲染气氛; 与主体和前景中的事物构成特定主题。
•画面构成元素
背景的处理:对于主题表现有意义
•画面构成元素
•《咱们那时候》田广摄
•画面构成元素
《深圳1985》
•画面构成元素
•画面构成元素
摄影构图中主体布局的两个规律
根据被摄事物的骨架结构 根据拍摄者的主观创作意图
•画面构成元素
主体的面积
直接突出主体 主体在画面当中面积比 间接突出主体 主体在画面当中面积比
较大
采用近距离拍摄或者长 焦距镜头拍摄 直接突出主体的画面偏 重于“写实”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十 忌 画 面 失 衡
引言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两党一小步
民族一大步
贺延光摄
画面要具有普遍性的主题
引言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画面的
形象表 现力要 强
引言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第一乐章》 王生摄
画面要简洁
引言
评价画面优劣的标准
画面要具有形式美
1
画面构成元素
引言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五 忌 头 撞 南 墙
引言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附六 加忌 物不 缠良 身重 叠 、
引言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七 忌 分 割 画 面
引言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八 忌 喧 宾 夺 主
引言
这张图片的构图有什么问题?
神九 情忌 不各 一顾 东 西 ,
引言
•画面构成元素
三、前景
前景是画面中位于主体之前、距离镜头最近的景物。
•画面构成元素
前景的作用:加强画面的空间感
•画面构成元素 前景的作用:前景景物与主体、背景景物形成联系 或对比,表达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