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摄影作品构图特点分析

合集下载

新闻摄影构图中的图形与背景的应用

新闻摄影构图中的图形与背景的应用

新闻摄影构图中的图形与背景的应用在报业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如何在第一时间抓住读者的注意力是报纸成功的关键。

进行摄影构图是新闻的一大优势,以下是店铺整理的新闻摄影构图中的图形与背景应用,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新闻摄影进行构图的优势新闻摄影与文字报道比较,有其优势也有其局限性。

它的优势在于能够直接了当地给读者提供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具体形象,展现出文字报道无法表达的形象信息的魅力。

眼见为实,图片对所报道的事实更具说服力,容易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在报纸版面上,一幅内涵丰富的精美照片常常胜过千言万语,比大段的文字描写更能吸引读者。

如国庆50周年大阅兵的报道,通过图片展现威武雄壮的阅兵场面,阅兵方队的雄姿一目了然,再多的文字描写在这些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的照片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

所报道的新闻事实必须具备一定的新闻价值,有一定的信息量;其次,它还必须具有能满足读者视觉需要的形象因素,这才适合发挥摄影的特殊功能。

最近各媒体争相在显要位置报道了科学家破解人类基因密码的新闻。

这是一条引起全世界关注的新闻,具有很大的新闻价值,但是由于它不具备形象价值,用照片无法把这一信息完整地传达给读者。

因此,这篇论文不适合用摄影报道。

而最近发生在广西柳州的公共汽车坠桥事故中,用摄自事故现场的图片报道,不仅能把这个灾难信息传给读者,还使人们看到失事现场的地理环境、触目惊心的死难者尸体及抢救场面。

新闻摄影构图中的图形与背景摄影构图中图形和背景的使用技巧。

在摄影构图过程中,每一位摄影师在面对新闻事件时都必须对图形和背景进行反复斟酌、认真研究,有选择地抓拍那些能够呼应事件主题、传递画面中心思想、强化新闻内容的对象;对于那些可有可无或者对表现新闻信息不够深刻的对象应自动过滤,或尽量避免在图片上出现,以免不利于表现主题信息,甚至影响读者的分析与判断,这个选择的过程就是确定图形与背景关系的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图形与背景的关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在特殊情况下,二者之间的关系有可能发生转变。

《新闻摄影与实践》课件第九单元--摄影构图-精选全文

《新闻摄影与实践》课件第九单元--摄影构图-精选全文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1.远景 拍摄景物范围最大。特点是 场景广阔深远,场面浩大, 主要以人文景观和大自然为 拍摄对象,如城市高楼大厦、 辽阔田野、壮美的山川等。 远景没有明确的主体和陪体 之分,更多强调景物的整体 结构和恢弘的气势。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2.全景 全景的被摄景物范围小于远景,主要记录与 主题有关的全貌,让读者对场景有一个整体 的印象。全景应交代人物、地点和所处的环 境等信息;全景照片拍摄范围的大小,取决 于事件的范围大小;全景拍摄通常需要选择 俯角度拍摄而获得。 在以人物为主的照片中,人物的外部线条一 定要完整流畅,并在画面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二、相关知识
(一)拍摄距离 不管拍摄距离是近是远,只要拍摄距离改变了都会引起主体形象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变化,带来主体形象
在画面中比例大小的变化,我们称之为景别的变化。景别是指被摄景物所包含范围大与小的概念,被摄范围 越大,景别就越大,被摄范围越小,景别就越小。通常划分为远景、全景、中景、近景和特写五种不同的景 别。 景别的变化有两种方式:通过改变摄距获得;二是不改变摄距,采用不同焦距的镜头获得。两种方法呈现的 效果却有异同。相同的是主体在画面中的位置和面积。不同的是画面内部结构形式的比例关系、背景范围、 透视和景深。前一种画面背景范围和景深都要大一些、透视效果明显。后一种实际上是将场景所有部分都等 量放大或缩小,前景与背景靠近了或远离了被摄对象,透视和空间被压缩或被放大,被摄对象的背景范围和 景深都比使用同一焦距镜头改变拍摄距离而获得的画面明显变小。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新闻摄影与实践--学习单元九 摄影构图
4.近景 近景主要表现被摄人物的神情质感和 被摄物体的局部细节等特征。以人物 为例,拍摄到人物胸部以上的部位就 是近景画面,主要表现的是主体人物 本身,通过这种景别来表达人物的神 态和心理活动,刻画人物的性格,表 现人物的情感,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新闻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

新闻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

新闻摄影构图知识点总结摄影构图是摄影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它决定了一张照片的观赏性和表达力。

在新闻摄影中,构图更是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新闻照片的传播效果和报道质量。

下面将通过总结新闻摄影构图知识点,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新闻摄影构图的要点和技巧。

一、视觉中心视觉中心是指构图中主要的关注点,也是照片中最引人注目的部分。

在新闻摄影中,要通过合理的构图方式来突出视觉中心,让观众在一瞬间就能够被照片吸引住,从而加强报道的冲击力和表现力。

二、对角线构图对角线构图是一种构图方式,通过将主体放在画面的对角线上,来增加照片的动态感和层次感。

在新闻摄影中,利用对角线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具有视觉冲击力,增强照片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主体与背景的关系在新闻摄影中,主体和背景之间的关系往往会影响照片的整体效果。

如果背景过于复杂或杂乱,会分散观众的注意力,导致主体无法突出;如果背景过于简单,会使照片显得呆板和缺乏活力。

因此,摄影师需要通过合理的构图方式来呈现主体与背景之间的关系,让主体能够更加突出,同时背景又不显得单调和无趣。

四、光影的运用光影是摄影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改变照片的质感、表现力和情感。

在新闻摄影中,摄影师需要灵活运用光影,帮助照片更好地表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氛围和情感感染力。

例如,逆光构图可以突出主体的轮廓和质感,增加照片的层次感和立体感;侧光构图可以突出照片的纹理和细节,增强照片的生动感和真实感。

五、参差不齐的构图参差不齐的构图是一种通过反复出现的元素或形态来增强画面的动态感和层次感的构图方式。

在新闻摄影中,通过参差不齐的构图可以增加照片的张力和表现力,让照片更具有冲击力和感染力。

例如,利用交叉的线条、错落的建筑物、分布不均的人群等元素来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加生动和有趣,增强报道的吸引力和情感感染力。

六、对称构图对称构图是一种通过对称排列的方式来增加照片的稳定感和平衡感的构图方式。

在新闻摄影中,通过对称构图可以让照片更具有整体美感和和谐感,增加照片的观赏性和表现力。

新闻摄影实验-摄影构图技巧

新闻摄影实验-摄影构图技巧

3、中景:表现某一事件或对象的富有表现力的情 节性和动作性强的局部,表现事物矛盾的焦点,人 与人之间的感情交流和联系等。常以动作情节取胜, 环境降到次要地位。
4、近景:主要用以突出人物的神情或者物体的细 腻的质感。“近取其神”。
5、特写:较近景更进一步,把对象的某一局部充 满画面,从细微处来揭示对象的内部特征,重视揭 示内在的动感。
照度
日出<正午 日落<正午 日出<正午 日落<正午
色温
(2)室内自然光 影响室内自然光亮度的因素:门和窗的数量及 质地;距门窗的距离;反射率;室外景物;光源 的强度和角度; 要考虑的问题:室内与室外的亮度平衡;室内 亮部与暗部之间亮度平衡;室内自然光与人工光 混合照明时的色温平衡
色彩的配合
同种色配合:将深浅不 同或冷暖不同的同一种 颜色系统的色彩放在一 起,易于达到协调的目 的,但有时会使人感到 画面的色彩不够丰富。
类似色配合:光谱色带 上相邻的两色为类似色, 类似色的搭配能达到调 和又有变化的效果。
对比色配合:把光谱 上的两端连接起来, 形成一个色环,在色 环上相对的两色为对 比色,对比色搭配效 果特别强烈。
互补色配合:互补色 的配合是色相冲突最 强烈的一种配合,是 一种既强烈又稳定优 美的配合。
冷暖色配合:在色彩感 觉上,暖色有扩大感, 冷色有缩小感,在进行 配合时要注意每种颜色 的冷暖关系统一协调。
点缀式配合:点缀色的面 积不宜过大,其色彩应与 画面主色调形成对比,位 置应是画面的视觉中心。
色彩的情感反映
夜晚、死亡、煤矿等 正统、严肃、阴郁、恐怖、凝重、死亡等
夕阳、橙子等 温暖、事物、友好、财富、警告等
冰雪、鸽子、护士等 神圣、纯洁、高雅、单调、脆弱等
房屋、农民、老人等 平凡、随意、宽容、苍老、冷漠等

新闻摄影作品构图特点分析

新闻摄影作品构图特点分析

摄影构图就是指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影响造形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以揭示一定的内容。

而新闻摄影构图是指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将取景框中的人、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和取舍,等待典型性瞬间的来临,使其更具表现力。

以下我将从构图方法,主陪体,画幅虚实,景别大小,拍摄角度,前背景,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对一些图片进行具体分析。

图一:6月11日,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争夺战在昨晚因雨中断后今日续战,西班牙天王纳达尔凭借重新开场后收获的关键破发,最终一鼓作气拿下第四盘击败德约科维奇。

纳达尔第七次在罗兰加洛斯红土场上捧起火枪手杯,并成为公开赛时代夺得法网男单冠军次数最多的选手。

1、照片采用了三分法的构图,单一主体,主体是网球队员,在画面右侧的三分之一处,这种构图方法是新闻摄影作品中最常用的方法,给人平稳的感觉,符合视觉习惯,让主体处在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地方,是新闻事件的“新闻点”位子。

2、图片是近景构图,这样可以着力表现出主体人物在比赛时的挥拍击球的肢体动作以及用力击球时的面目专注和纠结的表情,又是正面拍摄,增大了信息量,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水平拍摄,使得画面更加真实,有写实作用。

3、背景是裁判席,比较杂乱,摄影师采用增大光圈的方法使背景虚化,图中的网球和球拍都是陪体,调慢快门速度跟拍运动的网球和拍的方法,使陪体虚化,完成画面的定格。

这样利用景深的原理就形成了鲜明的虚实结合,突出主体人物的活动,使读者更关注新闻主体,同时也加强了空间感,使在赛场上的网球手与裁判席形成一定的空间距离。

而陪体的虚化又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表现出球的运动,形具有现场感,也显示了比赛的激烈。

4、另外,主体人物的红色服装和网球的黄色都是暖色调,与背景的绿色、裁判深色西装的冷色形成冷暖对比,也可以表现选手和裁判在比赛时不同的心理状态。

图二:当地时间2012年5月31日,印度新德里,人们设法避暑消夏。

浅析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

浅析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

浅析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社会生产和生活中开始广泛的运用摄像摄影技术。

在新闻摄影摄像的使用中,要协调快门速度、焦距和光圈间的关系,最重要的是保证构图的创意性。

在研究构图的特点和规律时,要把握构图的技术方法,使得拍摄作品的主题明确,作者的思想更加深刻。

结合新闻摄影摄像的特点,对其具体构图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字:新闻;摄影摄像;构图;探析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与主观创造、文化理念、思维方式、画面语言表述、时空把握、摄影道德等问题有密切的联系,必须要紧紧把握其布局。

新闻摄影摄像的操作过程复杂,会受时间、空间等因素的制约,在进行新闻摄影摄像构图中,要把握其技巧。

1新闻摄影摄像1.1新闻摄影摄像的概念。

新闻摄影摄像的主要形式是图片,是运用图片的形式对不同事件展开的一种报道。

但是图片不是其所有内容,其中会有适当的文字进行说明[1]。

通常新闻摄影摄像上附有的文字都比较简明扼要,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发生的事件。

1.2新闻摄影摄像构图。

摄影摄像的构图是一种思维过程和技巧能力组织的过程,摄影师必须要从无序、杂乱的被拍摄物中发现其秩序,运用不同的点线面和色彩光度将其结合起来,以此来表述新闻事件和摄像师的情感。

新闻摄影摄像构图是摄影师对新闻现场的拍摄,并通过摄影摄像技术进行合理取景,对画面中的关系进行展现,最终通过新闻信息来吸引观众。

2新闻摄影摄像的构图2.1把握画面结构。

画面结构是画面内容组成的一种轮廓结构,从整体看轮廓结构呈现出画面的形式,可以进行信息传递,刺激人的观感,读者就会有兴趣阅读画面内容。

生动的构图是作品吸引读者的关键。

在作品拍摄中时间和空间对其制约不大,可以很好的把握轮廓结构,在尊重客观场景的前期下,对画面结构进行纪实的把握。

但是如果收到很大的时空制约,在画面结构的抓取上难度就会增加,所以新闻摄像师或摄影师都非常重视画面的轮廓结构。

在新闻现场进行摄影摄像时就会受到限制,影响画面格局的形成,主体的运动会使得画面格局消失,新闻现场的画面结构运动剧烈,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比如背景主体的明暗、陪体主体重叠、镜头主体的距离、主体陪体的体积数量等等[2]。

新闻摄影构图法则

新闻摄影构图法则

TIPS: 这种半张脸的构图方法还应用于以下的条件:被摄对象是斜视或者一只眼睛 : 是盲的。这也不失为一种巧妙的解决之道。
3、从完整性构图到非完整性构图 、
过去,人们都习惯在画面上把 一切东西都表现出来,追求完 整。被拍摄事物要尽可能清楚, 面面俱到。所以传统的摄影尤 其是人物摄影,基本上都是: 被摄者的发型、五官、饰物、 着装一览无余;在构图上多数 都是拍摄人物完整的正面或者 3/4 的侧面。不过,这种完整 性构图时常被打破,大量有个 性的不完整构图作品的出现, 使我们突然发现不完整构图的 影像更具有魅力,完整构图并 非是不容破坏的定律,传统观 念需要转变。
1、绘画中的留白 、
优缺点分析 :我们在拍摄风景时,时常会留有很 多空白,而并非将所有景物都框在取景框里。留 出的空白不仅让画面显得大气,而且更让画面具 有感染力和联想力。
1、绘画中的留白 、
在拍摄时,要把握好主体对象的位置。因内容少, 空间大,主体的位置就显得举足轻重。放得不理 想,就会影响整张画面的效果。
摄影构图
摄影构图第一招:
寻找线条
线条是摄影构图中随处可见,合理运用图片中的线条可以使画面更具美感
1、直线 、
直线比较规整、 严谨。常用于 表现建筑的高 大、景物的纵 深。形成强烈 的透视效果。
2、弧线 、
弧线即有直线的规整、对称,又具曲线的 柔美,是一种刚柔并剂的线条。
3、曲线 、
曲线极具柔 美,题材极 为广泛,表 现山路,曲 径通幽。表 现河流,蜿 蜒曲折。表 现山峦,跌 宕起伏……
1、虚与实 、
虚与实 的对比 是一种 常用对 比法, 通过 “虚” 来突出 “实”。
图4、大雾中背景的“虚”与前景的“实”的对比,增加了作品的神秘感。

第八章新闻摄影作品评析

第八章新闻摄影作品评析

美轰炸机飞过体育场
• 荷赛体育专题单幅体育专题二等奖。 • 空 隐形轰炸机飞过Rose Bowl体育场。
1月1日摄于帕萨迪纳 • 体育画报居旧业贫。。23.4.2423.4.24Monday, April 24, 2023

10、雨中黄叶树,灯下白头人。。23:44:2123:44:2123:444/24/2023 11:44:21 PM

11、成功就是日复一日那一点点小小努力的积累。。23.4.2423:44:2123:44Apr-2324-Apr-23

12、世间成事,不求其绝对圆满,留一份缺乏,可得无限完美。。23:44:2123:44:2123:44Monday, April 24, 2023

13、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23.4.2423.4.2423:44:2123:44:21April 24, 2023
• 照片素材来源于2009年10月24日湖北 荆州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 救溺水儿童壮烈牺牲,而打捞公司打 捞尸体时竟然漫天要价,面对同学们 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 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 元的捞尸费的事情。
• 2010年,《挟尸要价》夺得了中国新 闻摄影最高荣誉“金镜头〞奖。
二、新闻摄影作品的作用
• 1、使新闻传播更加广泛高效 • 2、强化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真实感 • 3、装饰版面,突出看点和卖点 • 4、表达并提升报纸品质
&2 新闻摄影作品的评价标准
• 一、新闻性 • 1、画面内容要具有新闻价值; • 2、表现方式要新。
• 二、真实性 • 1、事实真实〔基本要素真实〕 • 2、形象真实〔抓拍而非摆拍、技术
处理不能过度〕
• 3、文字说明真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摄影构图就是指运用相机镜头的成像特性和影响造形手段来构成一定的画面,以揭示一定的内容。

而新闻摄影构图是指新闻摄影工作者面对新闻事件或新闻人物,将取景框中的人、景、物之间的关系进行排列、组合和取舍,等待典型性瞬间的来临,使其更具表现力。

以下我将从构图方法,主陪体,画幅虚实,景别大小,拍摄角度,前背景,线条,光线,色彩等方面对一些图片进行具体分析。

图一:6月11日,2012年法国网球公开赛男单冠军争夺战在昨晚因雨中断后今日续战,西班牙天王纳达尔凭借重新开场后收获的关键破发,最终一鼓作气拿下第四盘击败德约科维奇。

纳达尔第七次在罗兰加洛斯红土场上捧起火枪手杯,并成为公开赛时代夺得法网男单冠军次数最多的选手。

1、照片采用了三分法的构图,单一主体,主体是网球队员,在画面右侧的三分之一处,这种构图方法是新闻摄影作品中最常用的方法,给人平稳的感觉,符合视觉习惯,让主体处在最能引起读者关注的地方,是新闻事件的“新闻点”位子。

2、图片是近景构图,这样可以着力表现出主体人物在比赛时的挥拍击球的肢体动作以及用力击球时的面目专注和纠结的表情,又是正面拍摄,增大了信息量,细致地刻画出人物的内心活动,水平拍摄,使得画面更加真实,有写实作用。

3、背景是裁判席,比较杂乱,摄影师采用增大光圈的方法使背景虚化,图中的网球和球拍都是陪体,调慢快门速度跟拍运动的网球和拍的方法,使陪体虚化,完成画面的定格。

这样利用景深的原理就形成了鲜明的虚实结合,突出主体人物的活动,使读者更关注新闻主体,同时也加强了空间感,使在赛场上的网球手与裁判席形成一定的空间距离。

而陪体的虚化又增加了画面的动感,表现出球的运动,形具有现场感,也显示了比赛的激烈。

4、另外,主体人物的红色服装和网球的黄色都是暖色调,与背景的绿色、裁判深色西装的冷色形成冷暖对比,也可以表现选手和裁判在比赛时不同的心理状态。

图二:当地时间2012年5月31日,印度新德里,人们设法避暑消夏。

热浪持续袭击印度首都,
最高气温达到45摄氏度。

1、图片采用了九宫格的构图方法,主体在右上方的焦点处,是以跳跃的人为主体的单一主体作品。

景别为全景,这种景别视觉空间大,可以显示出被摄主体的整体状态和周围环境的关系,此图中就可以看出,主体人物因天气炎热是要跳进河里去避暑。

而且可以完整的看到主体跳跃的动作,表现出主体人物此时欢快的心情。

2、图片采用了仰拍的角度,使地平线压得很低,天空会占据画面的一部分,将杂乱的背景遮挡了一部分,从而使画面简洁,主体人物更加突出显眼。

仰拍使得人物的跳跃动作夸张化,跳跃者向上腾跃的气势更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增加了主体人物跳时的高度。

同时也极具明显的感情色彩,是整个画面显得很活跃,表现出在炎热的天气下,主体人物在看到河水时欢快的戏水心情,仿佛这一跳就脱离了炎热的烦躁感,进入了清凉的世界中了。

3、这张照片最突出的就是它在光线上的运用,采用了逆光拍摄的手法,极具感染力,全图均是暗色。

对不同质感的物体有不同效果,对于不透明的主体来说,勾勒出了主体的轮廓,使得主题跳跃时的动作线条清晰明了,增强运动感,突出主体,增强了视觉的冲击;对于透明的河水来说,产生了波光粼粼的效果,增强了氛围的渲染性,营造出炎热天气下河水清凉的感觉。

4,此外,图片上方借助树干轮廓的遮挡,以及逆光的效果,是画面有了空间感,产生了纵深感,表现出人物正在空中腾空,已经脱离了岸边,将要进入水中的瞬间。

5、在拍摄时,摄影师调快了快门速度,使得这一精彩的瞬间得以定格,才可以看到跳起时动作的奔放。

图三:2011环法自行车赛正在进行当中。

相比激烈而精彩的赛况,比赛中沿途优美迷人的法国乡村风景更让人欲罢不能。

1、图片采用的是曲线构图,增加了空间的纵深感,s型的盘山公路,具有延伸感,把读者的视线引到远方,是有限的画面具有无限感,让人想到参赛队员众多,队伍排的很长,绵延不绝,赛事会很精彩。

同时,s型没有直线的直接,有缓冲的效果,因此显得柔和、轻松,这又和比赛途中风景的迷人相呼应,突出照片的主题。

2、图片是俯拍的角度,这样拍可以容纳更多的景物,突出被摄对象的气势宏大,以及整体环境氛围的表达,用来表现比赛场地此时在山中,有高度及广阔的视野,也可以看出队伍庞大。

3、远处有云雾环绕,朦胧可见远处的山的线条,与前面山的实线条形成线条的虚实对比,具有动态感和现场感。

图四:王毅会见中国国民党青工总会大陆参访团
1、图片采用了全景构图,为多重主体,采用了虚化背景的方法来突出主体,着力表现王毅与参访团之间的交流场景。

2、为对称式的构图方式,呈现出一种严肃感,这刚好和政治上接见场合的正式,规整相契合。

此外也能很好地表现双方的平等和相互性,体现出双方的交流。

3、对称式构图容易呆板,单调,但摄影师为了避免这些,在拍摄角度上做了调整,不是在正侧面拍摄,而选择了斜侧角度,这就增加了画面的信息量,既可以更多的看到主体的动作和表情,又可以体现双方的相互性。

4、色彩上看,背景的绿色色调较暗,与人物服饰的深色可以很好地和谐统一,是画面稳重,肃穆,符合拍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