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图的基本知识与测绘
合集下载
地形图的测绘基本知识和方法讲解

1 23 4 5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21 22 23 24 25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3 1 74 75 76 77 78 79 80
42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d)1:1000 Ⅱ-2-1-73
5. 1:5万:一幅1:10万分成4幅,每幅图大小为经差15′、纬差10 ′。 6. 1:2..5万:一幅1:5万分成4幅,每幅图大小为经差7′30″、纬差5′。 7. 1:1万:一幅1:10万分成64幅,每幅图大小为经差3′45″、纬差2 ′30″。
大比例尺地形图通常采用矩形分幅法,图幅大
小有40×40cm与50 × 50cm两种:
地形图的测绘基本知识和方法讲解
7.1 地形图基本知识 7.2 地物表示方法 7.3 地貌表示方法 7.4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7.5 地形图的施测方法 7.6 地形图的绘制
7.1 地形图基本知识
平面图:通过实测,将地物的平面位置按一定 的比例、规定的符号缩绘在图纸上,并注有代 表性的高程点。
地形图:既表示出地物,又用等高线表示出 地貌的图。
1∶2000比例尺图幅大小是把1∶10000图幅分成25幅,下图(c) 剪 头所指的编号为Ⅱ-2-1-[15]。
1∶1000比例尺图幅大小是把1∶10000图幅分成100幅,剪头所指 编号为Ⅱ-2-1-73。
1∶500比例尺图幅大小是把一幅1∶1000图幅再分为4幅,它的编 号是Ⅱ-2-1-73(4),见下图(d)。
Ⅰ Ⅱ 32-56-Ⅳ
-Ⅳ
工程测量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小,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
类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非比例符号中表示地物中心位置
的点,叫定位点。
3、线形符号
线形符号是指长度依地形图比例尺表示,而宽度不依 线形符号的中心线即为实际地物的中心线。
4、地物注记 这种称为地物注记。分为文字注记、数字注记和符号注记 三种,如居民地、山脉、河流名称,河流的流速、深度, 房屋的层数、控制点高程、植被的种类。
补充概念
3S技术 RS: Remote Sensing GIS: 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4D产品 数字线划图 DLG 数字正射影像图 DOM 数字高程模型 DEM 数字栅格图 DRG
第二节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一、测图一般过程 明确任务,调查测区 编写技术设计书 地形控制测量 地形测图 检查与验收 图的清绘与整饰 编写技术总结,提交有关资料
二、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测地形图分为:白纸测图与数字测图。
(一)图纸的选用 主要有:聚脂薄膜——透明、不变形、可洗。坐 标格网一般已绘制。
1、比例符号 当地物的轮廓尺寸较大时,常按测图的比例尺将其形 状大小缩绘到图纸上,绘出的符号称为依比例符号。如一 般房屋、简易房屋等符号。
2、非比例符号
消火栓等,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按测图的比例尺缩绘到图 纸上。但这些地物又很重要,必须在图上表示出来,则不 管地物的实际尺寸大小,均用规定的符号表示在图上,这
(2)山脊和山谷 山顶向一个方向延伸的凸棱部分称为山脊。山脊的最高 点连线称为山脊线,又称为分水线 。山脊等高线表现 为一组凸向低处的曲线。 相邻山脊之间的凹部是山谷。山谷中最低点的连线称为 山谷线,山谷线又称为集水线。山谷等高线表现为一组 凸向高处的曲线。 山脊线和山谷线合称为地性线 。
测量学 第8章 地形图的测绘

例如:河流名、 厂矿名、道路 名等。
地物符号——比例符号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地物符号——非比例符号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假山
避雷针
亭
碉堡
窨井
井
纪念碑 里程桩 旗杆 水塔
塔
烟囱
灯塔
地物符号 ——线形符号
围墙 土围墙 1:2000图中的围墙 栅栏 铁丝网 绿篱 行列树
土坎 加固的坎 斜坡 加固斜坡 土垅 围墙 城墙 已毁城墙
② 正确处理视距长度。取决于测点间距离、比例尺、 碎部点性质。长——精度低,短——速度慢。
③ 合理掌握碎部点密度(特别是地貌点,必须是特 征点。 ④ 适当取舍(小路、树,起方位作用)。
⑤ 工作有计划,一般从图廓边开始。(针对你们, 刚开始尽量先测简单的地方,慢慢熟练)
⑥ 加强测绘工作检查(搬站检查零方向)图上所有 文字和注记尽量字头朝北.
等高线勾绘
先勾地性线(连接地貌特征点),再内 插等高线。
原理:比例内插法
(1)相邻两点的坡度视为均匀坡度。
(2)等高线之间的平距与高差成正比。
方法:计算法、目估法、图解法
步骤:定有无、定条数、定两端、平分中间
21.2 A 22 27.6 27 B
23
24
25
26
图上: 48mm / 6.4m = 7.5mm / m
1:2000
1:50000 1:500000
1:5000
1:100000 1:1000000
1:200000 1:250000
大比例尺地形图的用途
3、比例尺的精度
地形图上0.1mm长度所表示的实地水平距离
测量学 第七章 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2.矩形分幅与编号
——以坐标格网线划分图幅范围,通常使用于 1:5000以下的大比例尺地形图分幅。
(1)采用图幅西南角坐标公里数编号的正方形分幅
基本分幅: 1:5000
比例尺 图幅大小
(厘米)
1:5000 1:2000 1:1000 1:500
40×40 50×50 50×50 50×50
实地面积
三、地形图的图式符号
《地形图图式》是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的 地物、地貌符号的总称(见表9-2)。图式符号 分以下两类:
(一)地物符号 (二)地貌符号
(一)地物符号
1.比例符号——轮廓大,按比例缩小;
2.非比例符号——轮廓小,重要,用专用符号表示; 四类专用符号: 几何图形符号,地物中心即几何图形中心; 宽底符号,底线中心即地物中心; 直角形底符号,其直角顶即地物中心; 不规则几何图形符号,其下方端点连线中心即 地物中心。
下图所示为东半球北纬1:100万地图的国际分幅和编号
北京某处的纬度为北纬 39°56′23″,经度为东经 116°22′53″, 则所在的1:100万比例尺图的图幅号是J-50
3.梯形分幅与编号
(1)旧的国家基本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1:50万、1:25万、1;10万地形图的分幅与编号
这三种地图编号都是在l:100万图号后分别加上自己的代 号所成。
H50C002004
002 004
小比例尺地形图
*比例尺的大小即比例尺分数值的大小。
4.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受人眼判断力限制所致)。
表9-1
比 例 尺 1 500 1 1000
比例尺精度
(cm)
5
10
第7章 地形图测绘

2、等高距和等高线平距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间的高差(h)。
一个测区内(同一幅地形图)只能采用一个等高
距,称为基本等高距 。
等高线平距:图中相邻等高线间的水平距离(d)。
地面的坡度:是等高距和平距的比值。
h i d M
式中:M——数字比例尺字母 。
由等高线平距判断坡度:
平距越大,坡度越小,等高线稀疏 平距越小,越度越大,等高线稠密
确定格网线的坐标、 注记。
确定控制点所在的方 格,按比例尺展出。 检查:在图上量取相 邻控制点间的距离。 其与理论值之差图上 0.3mm。
0.50.5
1000
900
B 6.45
800
700
600
500 500
A 4.50
600
700 800 1:1000
900
1000
二、碎步点的测绘方法(平面位置)
房屋
竹林 灌木 阔叶林 草地
非比例符号 轮廓较小的地物,或无法将其形状和大小
按比例画到图上的地物,如三角点、水准点、独立树、里 程碑、水井和钻孔等,则采用一种统一规格、概括形象特 征的象征性符号表示,这种符号称为非比例符号,只表示 地物的中心位置,不表示地物的形状和大小。
方柱
圆柱(电杆) 气象站 路灯 喷水池
第7章 地形图测绘
学习目标:
掌握:比例尺及比例尺精度,利用等高线表示地貌, 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了解:地图及地形图基本知识,地图投影及地图编 制,数字化测图,地籍图与房产图测绘。
7.1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 地形图的基本概念与分类
地物:地球表面的固定物体,边界线或特征点; 地貌:地球表面各种高低起伏的形态,等高线; 地形:地物和地貌的总称;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的测绘1

半比例符号
在宽度上难以按比例表示、 在长度方向可以 按比例表示的地物符号,称半比例符号,亦 称线状符号。此类符号用于表示线状地物, 符号以定位线表示实地物体真实位置。
符号定位线位置如下: ①成轴对称的线状符号: 定位线在符号的 中心线,如铁路、公路、电力线等。
②非轴对称的线状符号: 定位线在符号的 底线,如城墙、 境界线等。
二. 制定测图技术方案
根据测区地形特点及测量规范对图根点数量和技
术要求,确定图根点位置和图根控制形式及其观 测方法等。 确定测区内水准点数目、位置、连测方法等。 测图精度估算、测图中特殊地段的处理方法及作 业方式、人员、仪器准备、工序、时间等亦均应 列入技术方案之中。
。
注记符号
具有说明地物名称、性质、用途以及带有数 量、范围等参数的地物符号,称注记符号。
如工厂的名称、植被的种类说明、特殊地物 的高程注记、建筑物的种类和层数等
地貌符号
地貌形态多种多样,对于一个地区可按起伏
的变化分为四种地形类型:
平地:地势起伏小,地面倾斜角一般在
3°以下;
丘陵:地面高低变化大,倾斜角一般在
影像图:采用航空摄影像片与手工(或计
算机)描绘线划的符号表示的地形图; 数字图:它是把密集的地面点用三维坐标 存储在计算机中,通过计算机既可转化成 各种比例尺的地形图,也可直接用于工程 设计和信息查询等。
二. 地形图的比例尺
1. 比例尺:地形图上任意线段长度(d)与地面上 相应线段的水平长度(D)之比,称为地形图的比 例尺,一般用分子为1的整分数表示,即
等高线平距 d :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 称 ,用d 表 示。
地面坡度 i :等高距 h 与等高线平距 d 的比值,称为 , 用 i 表示。( i = h / d )
测量学-第八章地形图的测绘与应用

图8-5 等高线示意图
而且测绘有几种不同比例尺的地形图,
图8-11 视距测量示意图
⎭
⎬⎫
-+==v i D h kn D αα
tan cos 2 ——仪器乘常数,可取k =100
2.大平板仪的构造
大平板仪的构造由照准仪、图板、基座和附件组成。
(1)照准仪:图8-17为西安光学测量仪器厂制造的
竖盘、支柱和直尺所组成,其作用和经纬仪相似。
平板相当于水平度盘,照准目标后用平行尺来画方向线。
竖直度盘分划值为1°,向两个方向依正负每
望远镜水平时读数为0°。
在竖直度盘右侧附有水准管,读数前必须先调整水准管,当气泡居中时才能读取竖直度盘读数,直读到10′估读到1′,读数窗影像如图
′和+6°23′。
图8-23 按制定坡度选线示意图
称之为。
第七章大比例尺地形图测绘

二、电子全站仪的使用:(1)安置仪器和反光 镜;(2)观测;(3)成果整理。
三、应用电子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量:(1)极 坐标测量(最常用基本);(2)实时交会测 量;(3)自由设站定位。
二、位置的选择:能反映地物和地貌的特征 轮廓点或轮廓线上。
三、基本要求:一般在图上1平方厘米面积内 应选择一个碎部点,对于那些规则的几何 图形、直线段以及坡度均匀的地段,可放 宽条件,但是不宜超过规范的要求。
碎部点点位的测定方法
(1)极坐标法; (2)直角坐标法; (3)方向(角度)交会法; (4)距离交会法; (5)距离角度交会法。
典
型
地
貌山
示
山脊 山谷
意 鞍部
及 盆地 其 地性线
特征点
等
高
线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程均相等; (2)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若因图幅限制或
遇到地物符号时可以中断; (3)除悬崖和峭壁处的地貌以外,等高线通常不
能相交或重叠; (4)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 (5)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
二、地貌的测绘内容 测定地形起伏特征点、连接地性线、求等高
线通过点、勾绘等高线。
地物和地貌的绘制
一、地物的测绘
随测随绘,认真测绘各类型的地物(居民地、道路、 水系、管线和垣栅、植被、独立地物和境界)。
二、等高线(地貌)的绘制
1、测定地貌特征点; 2、勾连地性线(山脊线和山谷线及坡度变换线):一般
使用虚线; 3、求等高线通过的点:在同一坡度的两点间插绘等高点、
▪ 注记符号:为了表示地物的名称、种类、特征等, 对地物加以说明所采用的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 称为注记符号。
三、应用电子全站仪进行数字化测量:(1)极 坐标测量(最常用基本);(2)实时交会测 量;(3)自由设站定位。
二、位置的选择:能反映地物和地貌的特征 轮廓点或轮廓线上。
三、基本要求:一般在图上1平方厘米面积内 应选择一个碎部点,对于那些规则的几何 图形、直线段以及坡度均匀的地段,可放 宽条件,但是不宜超过规范的要求。
碎部点点位的测定方法
(1)极坐标法; (2)直角坐标法; (3)方向(角度)交会法; (4)距离交会法; (5)距离角度交会法。
典
型
地
貌山
示
山脊 山谷
意 鞍部
及 盆地 其 地性线
特征点
等
高
线
等高线的特性
(1)同一条等高线上,所有点的高程均相等; (2)等高线是连续的闭合曲线,若因图幅限制或
遇到地物符号时可以中断; (3)除悬崖和峭壁处的地貌以外,等高线通常不
能相交或重叠; (4)等高线与山脊线和山谷线正交; (5)在同一幅地形图上等高距是相同的,因此等
二、地貌的测绘内容 测定地形起伏特征点、连接地性线、求等高
线通过点、勾绘等高线。
地物和地貌的绘制
一、地物的测绘
随测随绘,认真测绘各类型的地物(居民地、道路、 水系、管线和垣栅、植被、独立地物和境界)。
二、等高线(地貌)的绘制
1、测定地貌特征点; 2、勾连地性线(山脊线和山谷线及坡度变换线):一般
使用虚线; 3、求等高线通过的点:在同一坡度的两点间插绘等高点、
▪ 注记符号:为了表示地物的名称、种类、特征等, 对地物加以说明所采用的文字、数字或特有符号, 称为注记符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三北方向线
在中、小比例尺图的南图廓线 的右下方,还绘有真子午线、磁子 午线和坐标纵轴(中央子午线)方向 这三者之间的角度关系,称为三北 方向图。利用该关系图,可对图上 任一方向的真方位角、磁方位角和 坐标方位角三者间作相互换算。此 外,在南、北内固廓线上,还绘有 标志点P和P’,该两点的连线即为该 图幅的磁于午线方向,有了它利用 罗盘可将地形图进行实地定向。
3.比例尺分类大小精 度
大比例尺,地形图 中比例尺,地形图 小比例尺,地图
*比例尺的大小即比例尺分数值的大小。
4.比例尺精度
——图上0.1mm所代表的实地长度(受人眼判断力限制所致)。 表8-2
比例尺
1 500
1 1000
1 2000
1 5000
1 10000
比例尺精度 (cm)
二.绘制坐标方格网
方格网的大小: 40cm50cm或50cm50cm 方格的大小:10cm10cm 目的:精确展绘控制点 方格网绘制方法: a 1.对角线法 ——用金属直尺绘制 画对角线 取等距oa=ob=oc=od o 连接abcd成矩形 沿各边截取10厘米 等距标记 连接相应等距标记 d 成方格网
《测量学》学习辅导
《测量学》
纪亚洲
电话:0516 -85667012 邮箱:jiyazhou888666@ QQ:63879292
徐州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温故知新
上章内容回顾: (1)导线内业计算时角度与距离的取位要求? (2)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如何计算? (3)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角度闭合差如何分配? (4)闭合导线与附合导线的坐标闭合差理论值?
投影方法:按垂直投影方法; 比例关系:按测图比例尺; 地物:地面上所有有明显轮廓的,固定性的,自然 或人工建筑的物体。(如:房屋、道路、河 流、田野、森林··。) ·· ·· 地貌:地面的起伏状态。(高山、丘陵、平原、洼 地,等。)
综合取舍:可选择欲反映的信息,可满足众多方面 的要求(制成多种地图产品)。 规定的符号: 由国家测绘局统一制定各地物、地貌表示在地 形图上的符号,即《地形图图式》。运用图式 符号,使地形图形象生动(相似性),简单明了。 (我国目前使用由国家技术监督局发布的《地形图图 式》,编号“GB/T 7929-1995”,1996年5月1日实 施 )
20-10- Ⅳ- Ⅲ
1:5000
20-10- Ⅲ- Ⅳ-Ⅰ
基本分幅: 1:5000
2.任意分幅
2.任意分幅
在较小测区内,为减少破幅数,可采用任意分幅。 任意分幅时,图幅大小 一般仍按标准,编号以 4000 实用为标准。
例:某小测区1:1000地 形图的任意分幅和 编号方法。
◆按原分幅为20幅 ◆按现分幅为12幅
3500
3.3-1.3
3.3-1.8
3.3-2.33.3-2.830002.8-1.3
2.3-2.3 2500
2.3-2.8
2300 1300 2000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3.梯形分幅
梯形分幅是按照经纬度的一种国际统一分 幅方法,主要用于中小比例尺地形图的分幅 编号。具体内容,看录象。
1.同一条等高线上高程必相等(等高)。 2.各条等高线必然闭合,如不在本幅图闭合, 必定在相邻的其他图幅闭合(闭合)。 3.只有在悬崖处,等高线才相交,但交点必 成双(不相交)。 4.同一幅图内等高距为定值,所以,地面缓和 处等高线平距大、陡峭处平距小(稀缓密陡)。 5.与山脊线、山谷线成正交。
# 测图前的准备 工作
二.绘制坐标方 格网
b
c
方格网精度要求
方格网精度要求
方格网线条要求
①方格网对角线长,误差0.3mm; ②沿方格网对角线的方格交点,偏离对角线0.2mm; ③各方格的对角线长 (141.4mm),误差应 0.2mm。
雨水流淌方向
3.鞍部
3.鞍部
两个山头间的低凹处,一般也是两个山脊和 两个山谷的会聚处。
4.绝壁与悬崖
(a)陡崖:坡度在70º 以上。 (b)绝壁:上下垂直的陡崖。也称断崖。 (c)悬崖:崖口倾斜到陡壁外面而悬空。
4.绝壁与悬崖
(a)
符号表示
(b)
符号表示
(c)
等高线 表 示
(五)、等高线特性
(五)、等高线的特性
5
10
20
50
100
*图的比例尺越大,其表示的地物、地貌越详细,图上 点位精度越高;但一幅图所代表的实地面积也愈小, 并且测绘的工作量会成倍增加。
5. 地形图比例尺的选用
表7-1 比例尺 1 10000 1 5000 1 2000 1 1000 1 500 地形图比例尺的选用 用 途
(一)等高线表示地貌的 原理
(一)、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等高线——地面上高 程相等的相邻点所连 接而成的闭合曲线。
(二)、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
(二)、等高线h、d、i关 系
等高距——相邻等高线之间的高差h,也称 等高线间隔。同一幅地形图中, 等高距h相等。 等高线平距——相邻等高线之间 i 的水平距离d。等高 线平距d随地面坡 度变化而变化。 d1 d2 d3 d4 d5 d6 地面坡度i: h i= — = tan (为地面倾角) (8-1-2) d ●由于h为定值,所以 i 与d成反比,即: d大(等高线稀), i 小(地面坡度小,缓和) d小(等高线密), i 大(地面坡度大,陡峭)
3.间曲线、助曲线:局部加绘,使地貌更祥细。 间曲线——1/2等高距,用长虚线表示。 可不闭合 助曲线——1/4等高距,用短虚线表示。
等高线图例1
等高线图例1
(四)、用等高线表示的几种典型地貌
地 貌 的 基 本 组 成
(四)、几种典型 地貌
1.山头与洼地
1.山头与洼地
地形相反,地貌图相似:山头向中心 越高,洼地反之。 示坡线指向低处,便于区分。
h h h h h h
(三)、等高线分类
(三)、等高线分类
1.首曲线——基本等高线,按测图规定的基本等高距 勾绘(线粗0.15mm)。 2.计曲线——将高程能被五倍基本等高距整除的等高 线加粗(线粗0.25mm),并注记高程。便 于读图。(高程注记:◆方向与等高线 平行;◆字头向高处; ◆排列向山顶)
(5)导线坐标闭合差如何分配?
(6)简述附合导线内业数据处理过程?
##内容提要 第八章
第八章 地形测量
学习要点
◆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测图前的准备工作 ◆地形图测绘方法
§8-1地形图的基本知识
一、概述
地形图:按一定的投影方法 和比例关系,将地面上 所有的地物、地貌,经综合取舍、用规定 的 符号,按相似的原理,缩绘在图纸上的 技术 资料。图上仅表示地物,而无等高线表示的 地 貌时,也称平面图或地物图。
(控制点,井盖,纪念碑,烟囱,独立树,电线杆)
3.半比例符号——也称线形符号,即长度按比例、 宽度不依比例。(公路,铁路,河流,围墙等)
图式符号1
图式符号2
四、等高线
六.地貌的表示方法---等高线
(一)、用等高线表示地貌的原理 (二)、等高距、等高线平距、地面坡度 (三)、等高线分类 (四)、用等高线表示的典型地貌 (五)、等高线特性
2.图廓和坐标网格
图廓是地形图的边界,矩形图幅只有内、外图廓之分。 内图廓就是坐标格网线, 也是图幅的边界线。在内 图廓外四角处注有坐标值, 并在内廓线内侧,每隔 10cm绘有5mm的短线,表示 坐标格网线的位置。在图 幅内绘有每隔 10cm的坐标 格网交叉点。外图廓是最 外边的粗线。
图 名
83.5-25.5
40×40 50×50 50×50 50×50
4 1 0.25 0.0625
分幅与编号图
矩形分幅与编号法
20-10
22 22 Ⅰ Ⅱ
20-10
1:2000
20-10-Ⅰ
21 21
Ⅰ Ⅱ Ⅲ Ⅳ
Ⅰ
Ⅰ
Ⅲ
Ⅱ
Ⅱ
Ⅳ
Ⅲ Ⅰ
1:1000
Ⅳ
Ⅲ
Ⅱ
Ⅰ Ⅲ
11
Ⅳ
Ⅱ
Ⅳ
12
Ⅲ
12 20 10
Ⅳ
20 10 1:500
11
1:5000
四.地形图图外注记
标准图形的图廓外注记有:图号、图名、分幅结 合表、比例尺、外图廓、坐标网格、三北方向线以及 坡度比例尺等。
1.图名、图号、分幅结合表 图名即本幅图的名称, 是以所在图幅内最著名的 地名、厂矿企业和村庄的 名称来命名的。
图
名
83.5-25.5
图
名
图号:为了区别各幅地 形图所在的位置关系,每幅 地形图上都编有图号。图号 是根据地形图分幅和编号方 法编定的,并把它标注在北 图廓上方的中央。
示坡线
2.山脊与山谷
2.山脊与山谷
山脊:向一个方向延伸的高地,其最高棱线称为 山脊线。 山谷:两个山脊之间的凹地为山谷,其最低点连线 为山谷线。
山脊线 山谷线
分水线与集水线
●雨水垂直于等高线、向下坡方向流淌。因此,山 脊线成为分水线、山谷线成为集水线。 ●一系列山脊线可作为汇水范围的边界线。
分水线与集水线
2.比例尺的表示形式
数字比例尺:1500,1 1000,1 5000,·· ·· ··
图示比例尺(直线比例尺): 10 5 0 10 20 2cm 1500 30 40m
3.比例尺的分类和大小
1 500 1 1000 1 2000 1 5000 1 1万 1 2.5万 1 5万 1 10万 1 20万 1 50万 1 100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