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尾轴密封

合集下载

浅析船舶尾轴密封装置

浅析船舶尾轴密封装置

浅析船舶尾轴密封装置摘要:尾轴管密封装置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在工作时除受到轴系高速转动带来剧烈摩擦的作用外,还会受到螺旋桨运转及轴系自然下沉产生的不均匀作用力的影响,轴系运转的纵向和横向振动也会加剧对密封件的局部磨损。

所以船舶尾轴管密封装置的选用、检验和优化,对于船舶的正常航行十分重要。

关键词:尾轴管检验密封装置船舶尾轴管密封装置是保证轴系正常工作,防止尾轴管内润滑油外泄造成水域污染,防止河水及泥砂侵入尾轴管内加剧轴与轴承磨损、破坏润滑油的性能和防止润滑油直接泄漏损失的装置。

一.尾轴密封装置的工作条件船舶尾轴密封装置的工作条件是十分恶劣的,在工作时,它除受到剧烈的磨损及摩擦高温的作用外,尚受到江河含泥沙水的作用。

特别是对吃水比较深的船舶,还要承受较高水压和滑油静压两者压力差的作用。

另外螺旋桨在回转时,还会产生悬臂及不均匀载荷,致使尾轴在尾轴承中所产生的径向跳动及偏心运动幅度较大。

再者,主机常用正倒车工作情况,尾轴在运转时往往还会产生一定的横向和轴向振动,对尾轴密封装置也会造成不良的影响。

这些工作特点,对尾轴的密封是很不利的。

加之尾轴密封装置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使滑油泄露或产生大量的机舱污水,对水域造成污染,而且换修往往需要船舶进坞或上排,影响船舶的正常营运,所以对尾轴密封装置的研究是及其必要的。

二、常用密封装置形式1、水润滑船舶尾轴管密封装置1.1常用的水润滑尾轴管密封装置为开放式的,即仅有尾轴管的首密封装置,而尾部不设密封装置,直接与舷外水相通闭式水润滑尾轴管密封装置。

特点:1.1.1尾轴管轴承(轴承一般采用橡胶或高分子复合材料制成(采用水作为润滑、冷却剂、对水体不产生任何污染、符合国家的防止水体污染政策要求。

同时获取方便、不需要成本。

1.1.2水作为润滑剂由于粘度较小,因此在轴与轴承之间产生的润滑膜强度也较小,润滑效果较油润滑差。

1.1.3尾轴管后端与舷外水相通,水中的泥砂可直接进入尾管,虽然有泥砂冲洗装置,但是难以冲洗干净,这会造成轴与轴承之间较大的磨损。

船舶尾轴空气密封修船注意事项

船舶尾轴空气密封修船注意事项

船舶尾轴空气密封修船注意事项
1. 嘿,你知道吗,船舶尾轴空气密封修船的时候,一定要仔细检查密封件啊!就像你爱护自己的宝贝一样,可不能马虎!比如说,你总不会随便对待你心爱的手机吧?
2. 修船的时候,千万别忘了给尾轴来个全面的“体检”呀!这可关系到船舶的安全呢,就好比人的身体,一处小毛病都可能引发大问题,你说是不是?
3. 注意啦,在安装新的空气密封时,要像给公主穿新衣一样小心翼翼啊!你想想,要是不小心弄破了,那可就糟糕了,就像新衣服被扯坏了一样心疼。

4. 哎呀呀,修船师傅们可别粗心大意哦!对船舶尾轴空气密封的处理要格外用心,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好比建房子,根基不稳怎么行呢?
5. 大家在修船时,一定要确保密封安装到位啊!这就像给门安装锁一样,没安好可就不保险啦,你能放心吗?
6. 嘿,别忘了检查密封的周边环境呀!就像你出门要看看天气适不适合一样重要,要是有问题不及时处理,那后果不堪设想呢!
7. 修船的时候,对尾轴空气密封的每一个细节都不能放过啊!这就好像拼图,少一块都不行,你说对不对?
8. 注意哦,处理密封的时候动作要轻柔些呀!可别像个糙汉子似的,不然弄坏了可咋办,就像对待易碎的花瓶一样呀!
9. 哇塞,修船可真是个技术活呀!特别是船舶尾轴空气密封,一定要高度重视,这可关系到整艘船的命运呢,能不认真对待吗?
10. 最后啊,大家一定要牢记这些注意事项,把船舶尾轴空气密封修得妥妥当当的!让我们的船能安全航行,这多重要啊!
我的观点结论就是:船舶尾轴空气密封修船马虎不得,必须认真对待每一个细节,才能确保船舶的安全和正常运行。

尾轴密封装置

尾轴密封装置

尾轴密封装置
尾轴密封装置的种类
1.常见胶圈J型密封型式(使用船舶
和胶圈品牌最多)
2.端面密封型式(使用船舶和胶圈品
牌较多)
3.首部填料函(盘根)密封型式(使
用船舶较少)
4.橡皮环密封型式(使用船舶较少)
5.金属环密封型式(使用船舶较少)
常见胶圈J型密封型式
常见品牌:
1.德国产SIMPLE COMPACT
2.日本产KOBELCO
3.荷兰产LIPS
4.英国产AEGIR
5.日本产DOVER
6.日本产JMT
7.日本产WARSLIA
8.少数船舶的骨架油封
端面密封型式
常见品牌:
1.Cedervall shafting seals
2.Deep Sea seals
3.EVK--KEMEL (KOBELCO EAGLE)
4.EVA--EAGLE
5.EJ seal
6.SM型
一:SIMPLE COMPACT(总图)
白钢套外径允许的光车量
后密封装置-调整垫片

▪“滨海517”轮尾轴端面密封▪(SM型)
“滨海517”轮尾轴端面密封(SM型)
尾轴轴承与尾轴轴封正常的图片
“比达拉”轮尾轴轴承与轴封
损坏的图片

▪谢谢!▪。

船用艉轴密封

船用艉轴密封

船用艉轴密封
船用艉轴密封是一种用于船舶尾部轴承密封的装置,主要
用于防止海水进入船舶的机舱。

它通常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1. 艉轴密封壳体:密封壳体是安装在船舶艉部的一个金属
外壳,通常由高强度和耐腐蚀的材料制成,如不锈钢。


封壳体具有良好的密封性能,能够有效防止海水进入机舱。

2. 密封垫片:密封垫片是安装在密封壳体内部的一个重要
部件,通常由弹性材料制成,如橡胶。

密封垫片能够与轴
承紧密接触,并形成密封效果,防止海水渗入。

3. 密封油:密封油是填充在密封壳体内部的润滑油,通常
为高温、高压和耐腐蚀的润滑油。

密封油能够在轴承和密
封垫片之间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摩擦和磨损,同时也能
起到密封作用。

4. 密封装置:密封装置包括密封环、密封垫、密封圈等,
用于确保密封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这些密封装置通常由耐
腐蚀和耐磨损的材料制成,如橡胶和金属。

船用艉轴密封的工作原理是,当轴承转动时,密封垫片与
轴承紧密接触,并形成一层密封效果。

同时,密封油在密
封壳体内形成一层润滑膜,减少摩擦和磨损。

当海水试图
进入机舱时,密封垫片和密封装置会阻止海水的渗入,保
持机舱的干燥和安全。

船用艉轴密封在船舶的设计和制造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能够有效保护船舶的机舱免受海水的侵蚀,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同时,船用艉轴密封还能减少轴承的磨损和故障,延长轴承的使用寿命,降低维修和更换的成本。

船用尾轴密封标准

船用尾轴密封标准

船用尾轴密封标准一、密封材料船用尾轴密封应采用耐腐蚀、耐磨损、耐高温的材料,如橡胶、聚四氟乙烯等。

密封材料应具有良好的弹性和恢复性,以确保密封性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二、密封结构船用尾轴密封应采用合理的密封结构,包括动环、静环、密封圈等部件。

密封结构的设计应能够有效地减少泄漏,同时降低摩擦和磨损。

此外,密封结构应易于安装和维护,以提高整体可靠性。

三、密封间隙密封间隙是影响船用尾轴密封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合适的密封间隙可以有效地减少泄漏,同时降低摩擦和磨损。

密封间隙的大小应根据具体的工况和使用要求进行选择,以确保最佳的密封效果。

四、润滑系统船用尾轴密封的润滑系统是保证密封性能的重要环节。

润滑系统应能够提供足够的润滑剂,以减少摩擦和磨损,延长密封件的使用寿命。

同时,润滑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过滤和冷却功能,以保持润滑剂的清洁和适宜的温度。

五、安装和维护安装和维护是保证船用尾轴密封性能的重要措施。

在安装过程中,应确保密封件的正确安装和紧固,避免因安装不当导致的密封失效。

在日常维护中,应定期检查密封件的磨损和泄漏情况,及时更换损坏的密封件,以保证密封性能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六、试验要求为了确保船用尾轴密封的性能和质量,应进行必要的试验。

试验应包括静压试验、动压试验和温度试验等环节,以模拟实际工况下的密封性能。

试验结果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的要求,不合格的密封件应予以更换或修复。

七、安全性评估船用尾轴密封的安全性评估是保证船舶安全的重要环节。

评估应包括密封结构的强度、耐久性和可靠性等方面,以确保密封件在各种工况下都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如有必要,应对密封件进行失效模式分析(FMEA),以预防潜在的失效风险。

八、环境适应性船用尾轴密封应具有良好的环境适应性,能够在不同温度、湿度、盐度等环境下正常工作。

同时,密封件应具有一定的抗腐蚀和防老化能力,以保证较长的使用寿命。

在特殊环境下工作的船舶,如深海、极地等,其尾轴密封还应具备更高的环境适应性要求。

思舶讲堂船舶艉轴密封装置与防护罩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思舶讲堂船舶艉轴密封装置与防护罩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思舶讲堂船舶艉轴密封装置与防护罩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267-2018船舶艉轴密封因各种原因可能会出现泄漏,海水进人密封腔,使后密封油箱滑油乳化(见图1),严重时滑油向外泄漏至海面,导致港口当局滞留或罚款,或者海水向内泄漏,使得艉管滑油乳化,润滑油膜失效,导致艉轴承高温甚至烧毁等严重事故,给船舶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艉轴密封装置设计不当或安装不当是引发艉轴密封泄漏的主要原因。

另外,防护罩结构不合理或安装不当,容易使渔网缠绕。

渔网进人密封腔引发艉轴密封泄漏,或者防护罩碰擦螺旋桨等现象。

某系列散货船共12艘,建造于2012年期间,使用某厂同一型号和尺寸的艉轴密封装置,船舶大多在出厂后3—6个月出现艉轴后密封泄漏和艉轴后密封油箱以及尾管滑油乳化等问题。

1调查与分析船舶艉轴密封泄漏发生后,造船厂于次年初安排第1艘船舶进坞修理,船厂和船舶所有人以及制造商代表都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当密封装置拆开后,发现密封圈内滑油已经乳化,不锈钢套也磨出比较深的凹槽,在最后一道密封环的后面,还有一道羊毛毡已经部分脱落(见图2)。

仔细检查乳化的滑油,用手摸感觉有明显的细颗粒物,感觉好像是男士洗面奶(见图3),仔细查看发现还有细小的羊毛在乳化物中(见图4)。

厂家设计的意图是考虑船舶经常进出长江等内河航道,为挡住泥沙,就在密封装置后面增加一道羊毛毡 (见图5)。

羊毛毡上脱落的羊毛在螺旋桨水流的作用下部分进人密封圈,羊毛穿过橡胶密封面时破坏密封,同时使不锈钢套异常磨损(见图6),更加破坏密封,使海水进人密封腔导致滑油乳化,这是艉轴密封泄漏的真正原因。

最明显的证据就是乳化物经过清理后残留的羊毛球(见图7)。

需要说明的是,羊毛毡看起来柔软,其实是具有相当硬度的物体,如轴系的机加工最后就是用羊毛毡抛光。

2对策和改进羊毛毡通过高温挤压成型,经海水浸泡后的羊毛在不镑钢套旋转摩擦作用下会脱落,而橡胶或者高分子材料则不易脱落,因此选用橡胶替换羊毛毡,或者干脆去除这一道多余的密封圈。

某船艉轴密封装置失效的处理措施

某船艉轴密封装置失效的处理措施

2020.6 CHINA SHIP SURVEY 中国船检101某船艉轴密封装置失效的处理措施部件包括固定夹紧环、衬套、压盖、端面密封圈和箍筋弹簧。

该装置端面密封圈安装于衬套上,随衬套转动,同时实现轴向密封,径向密封通过端面密封圈与压盖的紧密接触实现。

密封圈与压盖端面摩擦环带较窄,砂粒不易在环带中存留,延长了密封装置在浅水水域的使用寿命。

当端面密封圈磨损失效后,该装置可通过向气胎内充压缩空气实现临时密封,更换备用端面密封圈。

船舶艉轴密封装置作为船舶推进系统重要部件之一,具有隔绝船舶内外和保证艉轴正常运转的重要作用。

一旦失效,往往造成船舶进水、设备损坏和环境污染等严重事故后果。

某船发生机舱进水事故,大量进水漫过辅机舱进入主机舱,造成舵机、辅机海水泵等设备浸水损坏。

而船舶艉轴密封装置失效是造成机舱进水的直接原因。

调查发现,为了减小机舱噪音,该船主机、齿轮箱垫块采用了弹性垫块(如图1)。

弹性垫块的弹性模量比金属小很多,在船舶运行中,容易产生弹性变形。

其次,该船采用的艉轴密封装置与设计图纸不符,设计图纸使用SMB 型艉轴密封装置,实船采用SM 型艉轴密封装置。

SM型和SMB型艉轴密封装置对比分析SM 型水润滑艉轴密封装置,其轴向补偿量为±1mm ,主要密封此方法无须将艉轴密封装置从轴系上拆卸下来,大大降低了维修成本。

SMB 型水润滑艉轴密封装置,其轴向补偿量为±3mm ,主要密封部件包括静环总成和动环总成两部分。

静环总成包括本体、气胎和静环等,动环总成包括动环、动环座、衬套和固定夹紧环等。

系泊状态时,补偿弹簧的预紧量使动环与静环紧密贴合,起到密封作用。

船舶作业时,动环随艉轴转动,静环固定在朱水雄朱水雄 中国船级社温州办事处验船师、高级工程师,先后从事船舶轮机管理、船舶检验、船用产品检验等,现为中国航海协会机电委员会委员。

中国船检 CHINA SHIP SURVEY 2020.6102一线手记 Site Notes艉轴管上静止不动,动环与静环间相互摩擦,形成润滑水膜,实现密封作用。

船舶尾轴密封装置原理

船舶尾轴密封装置原理

船舶尾轴密封装置原理
船舶尾轴密封装置是用于防止船舶尾轴处的润滑油或者润滑脂泄漏,并防止海水进入船舶机舱的重要装置。

其原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紧固密封,船舶尾轴密封装置采用特殊的设计和材料,能够紧密贴合在尾轴和尾轴轴承上,形成有效的密封。

这种紧固密封可以防止润滑油或者润滑脂从尾轴处泄漏。

2. 隔离海水,船舶尾轴密封装置通常包括多级密封结构,能够在尾轴周围形成有效的隔离屏障,阻止海水进入尾轴密封处。

这种隔离海水的设计可以保护尾轴轴承和润滑系统,防止其受到海水侵蚀和腐蚀。

3. 冷却和润滑,部分船舶尾轴密封装置还会配备冷却和润滑系统,通过循环水或者润滑油来降低尾轴密封处的温度,减少摩擦和磨损,从而延长密封件和轴承的使用寿命。

4. 监测和报警,一些高级船舶尾轴密封装置还会集成监测和报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尾轴密封处的压力、温度和泄漏情况,一旦
发现异常,即可及时报警,提醒船员进行检修和维护。

总的来说,船舶尾轴密封装置通过紧固密封、隔离海水、冷却润滑和监测报警等原理,保障船舶尾轴处的密封性能和安全运行,是船舶动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船舶尾轴密封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船舶尾轴密封的发展展望第一章绪论在采用螺旋桨推进的船舶中,尾轴和尾轴承之间要按一定的规定留有间隙,尾轴又处于水面以下,工作时需要润滑和冷却,因此为了防止海水沿螺旋桨轴流入船内及润滑油泄漏,在尾轴管中必须设置密封装置。

尾轴密封装置的工作环境和条件极其恶劣,其在工作时不仅受到由轴系转动带来的磨损外,轴系自然下沉产生产生的不均匀作用力的影响,主机正倒车时尾轴还会产生一定的横向和轴向震动,这些都会对尾轴密封装置造成不良影响。

尾轴密封装置是船舶轴系的重要部件之一,其性能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船舶的正常营运和经济型,同时对防止尾轴滑油污染海洋环境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国内外造船界和航运部门对其可靠性和可维修性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对尾轴密封装置的研究是及其必要的。

下面笔者就对尾轴密封的发展及其展望做一个粗浅的分析。

第二章船舶尾轴密封的类型、原理及其发展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填料函型密封”俗称“盘根密封”,这种装置是最早出现的尾轴密封形式,多用于铁梨木尾轴承。

图1为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此种密封装置主要是靠填料5来阻止舷外水流入机舱,填料5在压盖3的预紧力作用下与螺旋桨轴紧密接触,达到密封的目的。

尾轴承下沉时,可径向调节填料函本体4使与尾轴同心,以保持良好的密封效果。

该密封装置一般都设有进水管1,引入具有压力的舷外水,冷却和冲走积存在填料内的泥沙。

图1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的工作原理简图填料函型首密封装置具有以下特点:(1)结构简单,易维护管理,当发现密封处漏水过多时,稍加压紧压盖即可;更换填料也很方便。

但由于盘根比较容易磨损,定时的对密封进行调整和填料(盘根)的更换,增加了轮机人员的劳动量,同时也增加了调整的随意性和不安全因素。

(2)造价低廉,使用可靠,现在该种密封装置一般都采用橡胶轴承。

相对来说橡胶轴承价格低廉,且使用可靠。

但橡胶的磨损和老化会直接影响到轴系的情况且适应尾轴径向跳动的能力差。

(3)轴功率损耗大,对尾轴(套)的磨损严重,必须定期抽轴更换防磨衬套或对尾轴的磨痕进行堆焊、光车,维修成本高、周期长。

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油润滑尾轴承及轴封应运而生,它的磨损少、摩擦功率小、使用寿命长,因此在一些大中型船舶上逐渐取代了填料型首密封装置。

虽然后期出现了诸如“EVK型水润滑密封装置”和“带补偿装置的水润滑密封装置”等改进型,但主要趋势是用于小型船舶油润滑密封装置笔者认为油润滑密封装置的原理可以以典型的辛泼莱克斯(simplex)型为例来说明,如图2,整个装置包括前密封、后密封和润滑油系统,位于船尾靠近螺旋桨的后密封上设了三道密封环,用于阻止海水的侵入和防止尾管轴承润滑油的向船外泄漏,前密封装置上装配有4#、5#两道密封环,用于防止润滑油漏入机舱。

润滑油系统的设置,主要考虑的是万一密封损坏,宁可让油漏至船外而不让海水侵入尾管。

另外,即使密封完好无损,为使轴承滑动面形成油膜,也需使润滑油有极少量外泄,故尾管内的油压较海水压力为高。

经过反复改进,六十年代以后,这种密封在船舶上迅速得到了推广使用。

图2最初的simplex尾轴密封装置油润滑密封装置有以下优点:1、尾轴轴承采用油润滑的白合金轴承,由于油膜承载能力大,油的润滑性能好,尤其是其密封装置能有效地密封,海水和泥沙不易进入尾轴管,因而白合金轴承的磨损很小,主机和轴系的工作相对平稳、可靠。

2、密封装置有良好的跟踪性,使其在尾轴下沉、或径向跳动及偏心转动、或轴向窜动时具有同样良好的密封性。

3、它的磨损少、摩擦功率小、轴功率损耗小。

4、使用寿命长。

但是如何确保润滑油能有效地封闭在轴承区间而不向舷外和机舱泄露,一直是油润滑密封装置的难题。

漏油不仅增加油耗,造成润滑不良,更会污染水面。

因此就出现了一系列的改进型。

5#密封环之间空腔的润滑油能在一个带有散热片的油箱间进行循环,从而使润滑油温度降低,改进润滑,并避免润滑油中的杂质聚集在密封环和衬套的接触面上,以延长部件的使用寿命。

常规的密封装置尾管内的润滑油压力定得比海水压力高。

而新型密封装置中则将尾管内的油压定得比海水压力低,使之无论是在正常状态还是密封损伤情况下都不会产生润滑油外泄。

这种密封装置须认真对待的是想方设法来防止海水侵人尾管。

图3是在紧凑型辛泼莱克斯前述四型产品基础上发展而成的防漏型产品。

该型的前、后密封上都装有循环器,两循环器串联合用一个沉淀油箱。

改进后的润滑油系统尾轴管中润滑油压力可减少到低于水压。

后密封第2和第3道密封环之间腔室油压可比尾管内的油压和海水压力都低。

当轴转动时,由于循环器的作用,润滑油经管系和沉淀油箱自动循环,在沉淀箱中水和杂质被分离。

由于润滑油的循环,密封处润滑油温度降低且被清沽,延长了密封使用寿命。

图3防漏型simplex尾轴密封系统改进密封环的数量和滑油系统,图4是一种改进形式,结构上和常规紧凑型辛泼莱克斯密封相比没有多大改变,仅在1#与2#密封环之间的空腔设有润滑油油管,使过去主要用以阻挡杂物的1#环也作为实际密封使用,并增设一个剖分式的密封环护托,取下剖分环就能改变轴套和密封环的接触位置,使轴套可继续使用。

该密封装置的润滑油系统相应作了改进。

一般情况下使后密封二个油腔的油压基本相同使2#环接近无负荷状态,但在满载吃水时,可使1#环、2#环之间的油腔压力适当提高以减轻1#环的负荷。

万一1#环损伤,大量海水侵入到1#环和2#环之间油腔,可关闭该油腔,由2#环承担负荷。

一般尾管油压定得比空船吃水时稍低,以防止向船外漏油。

故前密封的负荷亦较常规式的为低,从而延长了它们的使用寿命,且避免了因吃水变化转换高低油箱的麻烦。

图4改进型船舶尾轴密封结构简图图5为另一种后密封装有备用密封环的一种形式,在3#环和4#备用环之间的腔室,通过管道和阀门和尾管润滑油系统相连,通常情况下可调节该腔室的油压,使4#环几乎处于无负荷状态。

万一3#密封环发生损伤,产生向船外漏油的情况时,则关闭通向3#和4#环油腔油管上的阀门,使4#环代替3#工作,从而提高了装置的安全性。

图5装有备用环的尾轴后密传统型的尾轴密封装置油与水都是仅由一密封环间隔,这样油和水就不可避免的有互相掺混的现象。

研究表明,通过密封间隙的漏泄量Q可以表达成:从上式可以看出,漏泄量与不锈钢套的直径、密封圈两侧的压差、密封圈与不锈钢套外圆间隙的平方以及钢套外圆圆周速度成正比,而与密封圈作用在不锈钢套外圆的径向压力的平方成反比。

不锈钢套外径越大,圆周速度就越大,则密封圈与不锈钢套的磨损就越严重,泄漏量也更大。

密封圈作用在不锈钢套外圆的箍紧力越大,摩擦力越大,油膜越薄,漏泄量虽可减少,但唇口与不锈钢套磨损就会加剧。

因此,为减小漏泄量采用增大密封圈用在不锈钢套外圆的箍紧力的方法显然是不可取的。

因而,惟一正确有效的途径就是减小密封圈两侧的压差(P1-P2),P1=P2时Q=0。

但对于传统型的尾轴密封装置密封油腔中的油压是难于调节而趋于恒定的。

因此,在船舶吃水改变时,橡皮圈两侧就可能存在较大的油水压差。

故在轴系的振动、校中质量、磨损等因素的影响下,密封装置仍可能发生较严重的漏泄。

由此产生空气式尾轴油润滑密封装置。

图6为该种类型的原理简图,尾部密封有4道密封圈,船内的空气源通过管路通到#2/3环之间的腔室,然后以气泡形式从尾部释放到海水中。

根据物理学经典原理可知,液面下任一点的压强与该点至液面的高度成正比,因此该装置利用从尾部以气泡形式释放的空气压力来检测船舶吃水的变化。

任何船舶吃水的变化能够自动地被空气控制单元跟踪并自动调整输出压力和尾轴管内油压,从而防止海水侵入船内和润滑油流出船外。

图6空气式尾轴密封装置原理简图如图7所示为装有空气式尾轴油润滑密封装置的尾轴密封及其系统图。

空气式尾轴密封能较好地解决滑油漏泄造成海洋环境的污染,最大限度地解决了密封环和衬套的磨损。

另外,该装置可靠性高,应急情况下可以比较方便地转换成传统的油密封,因此空气式密封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作为轮机管理人员,掌握该装置的工作原理和管理要点,适时根据工况参数调整和维修保养有关部件,是确保该装置正常工作的关键。

图7装有空气式尾轴油润滑密封装置的尾轴密封及其系统图第3章结论与展望目前,在大中型船舶中广泛采用的是传统的唇形橡皮环式密封装置,并以Simplex型最为着称,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这种密封方式已经较好地满足了船舶对尾轴密封的要求,但随着各国对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以及船舶的日益大型化,世界各尾轴密封厂商相继开发了改进设备,空气式的尾轴密封方式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较新颖的改进方式。

空气式尾轴密封能较好地解决滑油泄漏造成的环境污染,减轻尾轴的轴向和径向振动对密封造成的影响,以及最大限度地解决密封环和轴套的磨损。

另外它可靠性高,紧急情况下可以转换成常规的油密封。

综上所述空气密封有着很大的发展空间。

但目前系统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首先,空气压力调节的灵敏度和精确性尚有待提高;其次,整个控制系统尚未实现数字化;三,系统操作比较复杂。

随着造船科技的进步,这些难题会慢慢地解决,更为先进的空气式船舶尾轴密封技术必将出现参考文献[1]刘令勋,茅及愚等,船舶尾轴密封的研究和发展润滑与密封1984年4月;[2]吴恒, 轮机管理: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1998年2月;[3]德国HWD公司simplex-Compact Seal技术资料[4]唐育民等,《船舶机械检验》人民交通出版社[5]茅及愚,油润滑方式船舶尾轴密封装置的研究和发展,1999年4月[6]陈钢耀等,尾轴密封技术的发展,航海技术,2000年3月;[8]KOBELCOAIRSEALINSTRUCTIONMANUAL.。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