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板模具设计规范

合集下载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1﹑目的: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

3﹑权责:3.1 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3.2 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 名词释义:无5﹑作图环境标准:5.1文字标准5.1.1字体。

数字及英文使用“Arial”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

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 图面标准5.2.1 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A0图框:841*1189横印(附件一)A1图框:594*841横印(附件二)A2图框:420*594横印(附件三)A3图框:420*297横印(附件四)A4图框:297*210直印(附件五)5.2.2 图面要求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

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

例如A1、A2、A3等。

5.2.4 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5.3编码原则5.3.1模具结构和主要零件名称如下:5.3.2零件名称与对应的编号如下:5.3.2.1模胚部分编号零件名称编号零件名称A01 上固定板A09 脱料板A02 下固定板A10 推板A03 母模板A11 上流道板A04 公模板A12 电热板A05 母模承板A13 脚垫A06 公模承板A14 浇道脚垫A07 上顶针板A08 下顶针板5.3.2.2镶件部分5.3.2.3一般零件部分5.3.2.3一般零件部分(续)5.3.2.4特殊零件部分5.3.3编码方式5.3.3.1模具编码方式。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

模具设计规范1.使用FUTABA标准模座结构组模座。

2.使用正钢或同规格标准模具零件、配件。

3.全部导销(GUIDEPIN),衬套(BUSHING)必需在尾端有凸型。

4.全部模具设计图面纸张尺寸需统一使用全开规格尺寸,并等核准后,才开始制作。

5.模具上成品部分加工时,应以成品图中尺寸公差的半值来做为加工公差,不得使用成品图上之公差来加工。

6.全部度量单位以英制为准,长度使用毫米,重量使用公斤,温度使用摄氏(C)。

7.压力以英制PSI为单位,1PSI=1磅/平方英寸=14.2 公斤/平方公分。

8.确认模厚,夹模板行程,顶出行程。

9.公母模四侧面吊模孔位置“A” 〃B〃板每一相邻两侧最少有一吊模孔,其他模板最少有一侧面有吊模孔。

10.四支导销中之任一支,必需做成偏心,即不与其他三支对称,以防止公、母模反向合模。

11.打印钢材规格及硬度於模仁底面。

12.详列材料表并标示材料与表面处理规格,并标示电热器瓦数规格与电压大小。

13.打印,编号全部模具零件。

14.模具两侧面应与装箱前以铁条固定,以免模面分开。

15.同一成品模穴超过一个穴时,应采用连续编号以便识别模穴。

16.在模座上需有一吊模孔於模具重心位置,以避免吊模时模具倾斜,并确定螺纹与深度足够负荷模重。

17.除模仁有大面积梯阶靠破外,均应装置模面锁定块(PARTINGLINELOCKS),18.肋片深度超过5mm时,需於肋底部加逸气销或以镶件制作,以利塑料充填。

19.以销子做平面靠破时,应将销子顶端加长伸入钢材内,避免销子顶面压损或变形。

20.成品重要处,应稍预留尺寸,避免加工尺寸过大而导致补焊。

21.模仁未经许可不准补焊。

22.在特别状况下以补焊修补模具时,应选用模具同材料做焊条,以免材质不同影响成品之外观及留下痕迹。

23.各项装配组立均应的确掌握公差,不得有敲击之痕迹留下。

24.全部的模板除分模面外,其余角落应倒角。

25.使用电热器之模具,均需附电路图以便生产单位正确接线。

模具设计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
54
八、常用成型机得容模大 小
8、1 公司卧式注塑机规格表
55
九、常用模具结构
9、1、 插头模 9、1、1 两直扁PIN有孔,无滑块模具结构:
产品图
56
9、1、2 三斜扁PIN无孔,两滑块模具结构:
产品图
57
9、1、3三圆PIN,三面滑块模具结构:
产品图
58
十、钢材选用和热处理
10、1钢材各种材料得性能 10、2胶料得物性 10、3操作得影响 10、4钢材得热处理
四角R10
四角最小为R8、 0
模仁
模框
9
3、12、 A,B板开完粗后,叠在一起精镗四个导柱和导套孔,装上导柱和导套合在 一起用端铣机铣外形和做边锁,最后开精框
3、13、根据模胚得大小适当得选择吊模孔 3、14、没有要求得按龙记标准加工
吊模孔
10
4、模胚设计注意事项:
4、1、顶针板必须加中托司且每块板都要有导套(所有板须叠在一起加工导套孔以保证精度)除插头 模只做2组EGP外,其她模均做4组EGP;顶针板尽量做小以减少B板得变形;且要加垃圾钉(产品上有 顶针得必须加)
X.XX
-0.02 -0.025
与前模配合面 比后模要松0、02MM
与后模配合面
0、
00
X.XX
-0.002 -0.003
26
3、5、耐磨块和斜压块斜度单边留0、05mm配模 3、6、后模放模条位置要做保护方梢(面板不封胶得不做)
模条面板 后靠型腔部分要避空和倒圆角,防撞伤型腔 模条面板
8MM
抛光
要倒圆角,以免刮伤线材 5MM
20MM
29
3、13、 进胶点要做活动镶件,并且统一尺寸 3、14、 线槽增加挤紧螺丝,须保证可挤紧SR镶件,SR镶件高度统一20mm

展台设计中关于背板的要求

展台设计中关于背板的要求

展台设计中关于背板的要求下面就来说说展台设计里背板的那些要求哈。

一、尺寸方面。

1. 大小合适。

背板的尺寸得根据展台的整体大小来定。

你想啊,如果展台本身就不大,你搞个超大的背板,那整个展台就显得特别拥挤,像个小房间里塞了个大衣柜似的。

反过来,如果展台大,背板却小得可怜,就像一个大脑袋戴了个小帽子,特别不协调。

一般来说,要保证背板能够在展台上占据合适的比例,既能成为视觉焦点,又不会喧宾夺主。

2. 高度合理。

背板的高度也要考虑参观者的视角。

要是太高了,站在展台前面的人得仰着脖子看,就像看天上的风筝似的,看一会儿脖子就酸了,谁还愿意在你这儿多停留啊。

太低了呢,又会让整个展台看起来没什么气势,就像一个没站直的士兵。

所以得找到那个合适的高度,让参观者站在正常的距离和角度,能够轻松地看到背板上的内容。

二、材质方面。

1. 结实耐用。

这背板就像舞台的背景幕布一样,得经得住折腾。

如果用那种很脆弱的材料,可能在展会还没进行到一半呢,就这儿破个洞,那儿掉块皮的。

比如说,要是用很薄的纸板,万一有人不小心靠一下或者展品碰一下,就全毁了。

所以要选择像厚实的板材、坚固的金属框架之类的材料,这样才能在展会期间稳稳当当的。

2. 表面质感好。

材质的表面质感也很重要。

要是表面坑坑洼洼或者毛毛糙糙的,就像一个长满痘痘的脸,看着特别不舒服。

光滑平整的表面呢,就会让整个背板看起来很有档次。

如果想要营造高档的感觉,可以选择那种有光泽的金属材质或者高质量的板材,要是想走温馨自然的风格,木质的纹理清晰的背板就很不错。

三、色彩方面。

1. 符合主题。

背板的颜色得和展台要展示的内容或者品牌主题相匹配。

要是你展示的是个环保产品,结果背板是那种大红大紫特别刺眼的颜色,就像在森林里放了个大烟花,完全不搭调。

如果是科技类产品,可能冷色调会比较合适,像蓝色、银色之类的,给人一种很酷炫、很有科技感的感觉。

要是美食类的展台,暖色调像橙色、黄色等,会让人感觉很有食欲。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

模具制造及产品设计的相关规范

模具制造及结构设计的相关设计规范一、行位系统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二、斜顶系统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三、进胶系统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四、外观要求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五、顶出机构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六、注塑成型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七、模具强度涉及的结构设计规范一、行位系统问题点1.圆形隧道行位厚度1.1设计圆形隧道行位,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应保证1.5MM以上A,行位镶件直径15毫米以下,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保证1.8MM以上B,行位镶件直径15/30毫米,模具分型面到圆形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保证2.8MM以上备注;以上数据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隧道孔压变形、断裂导致内模重制,影响生产进度2.1设计方形及异形隧道隧道行位时,模具分型面到行位镶件之间的钢料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A, 宽度15毫米以下,厚度保证1.8以上 B ,宽度15/30毫米,厚度保证2.5以上 C ,宽度30/50毫米,厚度保证3.5以上备注;以上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隧道孔压变形导致内模重制,影响生产进度。

3.1设计隧道行位,有时会出现行位镶件碰穿薄铁的现象,薄铁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A, 薄铁高度15毫米以下,厚度保证3毫米以上备注;以上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薄铁变形断裂导致重制,影响生产进度薄铁厚度4.1设计后模行位,有时会出现行位镶件碰后模薄铁的现象,厚度应保证以下数据:A, 薄铁高度15毫米以下,薄铁厚度保证2MM以上B,薄铁高度15/20毫米,薄铁厚度保证3MM以上备注;以上数据为模具量产的可靠值,防止变形导致切割镶件重制薄铁位置,影响生产进度。

5.1设计前模行位,有时会出现前模行位镶件碰穿后模斜顶现象,会出现以下风险:A, 容易出现行位镶件和斜顶撞模,出现工件重制,甚至压模。

B,两个碰穿零件容易磨损,出现产品批峰导致烧焊或者重制镶件。

备注;以上情况产品结构请尽量避免,影响模具生产且修模频繁。

二、斜顶系统如图所示,两扣距离保证13mm以上,且扣位脱模深度在1mm以内,小于以上参数会出现以下问题。

背板模具使用说明

背板模具使用说明

背板模具生产工艺演示背板模具总述:背板模具属于特殊模具也是水泥制品模具是137!31683!111一种水泥制品称谓,俗称背板模具或者混凝土背板模具,是专业生产水泥背板的背板模具模具,通常情况下都是用在煤矿、铁矿,石矿等,背板模具生产的水泥制品多半都属于矿用的也称为矿用背板模具、煤矿背板模具、石矿背板模具,铁矿背板模具。

背板模具的生成原理:背板模具模盒的原材料一般有塑料注塑成子与钣金钢模具成子两种,背板塑料模具采用聚丙烯塑料颗粒状经过注塑机高温处理注入预先准备好的排水沟背板模腔当中,待经过冷却处理之后成子背板模具;背板钢模具以3-8毫米的铁板经过卷曲,裁切,造子,加固,焊接,拼装,打磨等多道手续制作而成。

背板模具的分类:背板模具可分为背板塑料模具、背板塑料模型、背板塑料模子、背板塑料模盒,背板钢模具,背板钢模盒、背板钢模子、背板钢模型。

背板模具材质的分类:背板模具分为两种一种是背板塑料模具一种是背板钢模具。

背板塑料模具一般采用聚丙烯(PP)为原料,其材料子有良好的可锻性、切削加工性、淬硬性及可磨削性等。

背板钢模具一般采用钣金钢为原料,其材料子有很好的可塑性、适硬性、加工子、超韧性等。

背板模具的主要尺寸:背板模具的长度一般在80-120cm不等宽度一般都是20cm,高度一般都设置为6cm背板模具模盒模具的原材料一般有塑料注塑成子与钣金钢模具成子两种,背板塑料模具采用聚丙烯塑料颗粒状经过注塑机高温处理注入预先准备好的排水沟背板模腔当中,待经过冷却处理之后成子背板模具;背板钢模具以3-8毫米的铁板经过卷曲,裁切,造子,加固,焊接,拼装,打磨等多道手续制作而成。

背板模具子有超强的耐磨性坯料在模具子腔中塑性变性时,沿子腔表面既流动又滑动,使子腔表面与坯料间产生剧烈的摩擦,从而导致模具因磨损而失效。

所以材料的耐磨性是模具最基本、最重要的性能之一。

硬度是影响耐性的主要因素。

一般情况下,背板模具零件的硬度越高,磨损量越小,耐磨性也越好。

模具制作要求(完整版)

模具制作要求(完整版)

模具制作要求及验收标准一、叠合板模具制作要求:1、角铁模具(叠合板边角为直角时全部使用角铁模具):2、1、60厚模具叠合板使用60角铁,板厚5mm;70厚模具叠合板使用70角铁,板厚5mm;80厚模具叠合板使用80角铁,板厚5mm3、角铁底边需要焊厚3mm尺寸100*40*4mm的垫块,距离挡边两端位置200mm左右,相隔间距600mm左右,避开预留钢筋位置;4、角铁不需要劲板,只需连接板;5、角铁模具不得使用角铁拼接;二、钢板模具(叠合板待倒角的模具使用钢板模具):1、板拼焊处焊接要求:焊缝间距300mm左右,焊缝长度不短于50mm,且保证每个劲板之间焊接两道;2、模具高度为低于叠合板厚度2mm,从模具的最高处至底部;3、模具面板使用T6花纹板,下面板使用T8光板,T8钢板宽度为80mm(有特殊要求按照特殊要求)4、钢板模具面板、下面板不得采用钢板拼接;三、叠合板模具通用要求:1、统一使用M12螺母,且螺母需焊接在模具上,发货配M12螺杆(短螺杆);2、模具超过5m长时,需分断,连接处需保证不得有错台(加销钉);3、钢筋保护层均按15mm制作(图纸有特殊要求,按照图纸要求制作);4、房建项目叠合板缺口模具都需要制作(放线孔除外),公建项目根据情况工艺部要求;5、模具上需有钢板标识,注明模具编号;6、所有工装、螺丝全部需配置齐全,不确定可与工艺确认;7、模具钢筋槽的宽度要求:钢筋直径6/8/10开槽宽度为14mm,其他规格在钢筋的基础上增加4mm。

四、异性构件(除楼梯)模具制作要求:1、材料需用面板和筋板(连接板用T8mm钢板)使用T6mm钢板,所有钢板不得使用超过T8mm 钢板,如若为增加刚度使用T10mm钢板时,需提前沟通;2、劲板间距统一为600±50mm(注意避开预留螺丝孔),劲板居中开φ40mm圆孔,根据劲板高低,选择开孔数量(连接板不需开圆洞),梳子板需加焊劲板统一使用40mm宽度劲板加焊,且每个U型槽之间加焊一道小劲板;3、粗糙面全部采用花纹钢板;4、窗户、门洞模具分8块(先拆中间,再拆4个角),需考虑到方便拆模。

后挡板模具设计说明书

后挡板模具设计说明书

宜宾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题目:惠普主机箱后挡板复合冲裁模设计系部专业名称班级姓名指导教师二〇一五年八月二十日惠普主机箱后挡板复合冲裁模设计摘要此次毕业设计是惠普电脑主机箱后挡板的冲压工艺和模具设计,根据零件的尺寸和形状来设计相应的冲压模具。

通过所给零件的公差大小和零件厚度来计算所需模具的凸凹模的刃口尺寸,根据零件计算出所需冲裁力并确定压力机的大小。

由于零件尺寸较小,容易选择合适的模架和上下模座。

零件的复杂程度较小,因此选择倒装式复合模具来设计。

落料以得到零件的大致形状,然后与落料同步进行冲裁和冲孔。

因为有压料板的的作用,所用落料冲裁和冲孔三个步骤可以同时进行,此时毛坯件大致成形。

此次设计的关键是落料冲裁与冲孔的同步进行,减少了步骤,提高了效率,并且使设计简化。

由于步骤分为两次,因此第一步采取自动送料,且坯料制作成平板进行送料。

关键词:后挡板,复合冲裁模,主机箱后挡板目录摘要............................................................... 前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设计内容设计工艺分析及方案确定工艺分析.......................................................方案设计的确定................................................模具总体结构的确定.........................................模具类型的选择送料方式的选择定位方式的选择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导向方式的选择工艺参数计算....凹凸模尺寸的计算5.1.1凹凸模刃口的计算规律5.1.2确定冲裁间隙5.1.3凹凸模的刃口计算结果冲裁力的相关计算5.2.1零件的材料等对冲裁力的影响5.2.2冲裁力的计算规律和结果计算压力中心…….......5.3.1压力中心的分析5.3.2压力中心计算公式与计算结果计算凸凹模壁厚5.4.1凹凸模壁厚关系分析5.4.2壁厚的选定..... ........................................卸料板与压料板的相关计算分析5.5.1卸料板的作用与设计5.5.2压料板的作用与设计定位销与导料装置5.6.1定位销的作用与设计分析5.6.2导料销的作用与设计分析5.6.3橡胶的使用及分析计算排样主要零部件设计................................................ .凹模的设计................................................凹模刃口结构形式的选择凹模精度与材料的确定.................................凹模外形尺寸计算凸模的设计..............................................凸模的结构确定......................................凸模的长度确定.......................................凸模材料的确定.......................................凸模精度的确定凸凹模的设计........................................... . .凸凹模外形尺寸的确定.................................凸凹模壁厚的确定.....................................凸凹模洞口类型的选取.................................--凸凹模尺寸的设计凸凹模材料的选取............................................凸凹模精度的确定............................................卸料板的设计..................................................卸料板外型设计..............................................卸料板材料的选择............................................卸料板的结构设计卸料板整体精度的确定........................................ 挡料销、导料销、卸料螺钉的选用挡料销、导料销的选用卸料螺钉的选用上下模座、模柄、打杆的选用上下模座的选用模柄的选用打杆的选用螺钉、销钉的选用选择设备类型......................................................冲模的相关说明............................. ......................冲模的整体概括说明....................... .......................模具的装配与调节......................... .......................模具的技术要求..... ....................... ......................结论 ................................... ................... . 参考文献 .......................................................... 致谢.............................................................. .前言选题的背景及意义在世界范围内,模具的生产大国大多集中于欧美和中国大陆以及日本韩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细部结构
P4组立图
M3上抽牙
M3下抽牙
M3下抽牙
M3下抽牙
2
背板工序P5
NO:5向下折彎,沖孔,上折
M3下抽牙
5,9
3
3
3
3
M3下抽牙
5,9
3
M3下抽牙
M3下抽牙 M3下抽牙
4
4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1:补强整形, 本工程补强整 形的目的是在 折弯前先将产 品压平整硬以 达到平面度要 求,结构见附 件。
产品规格 相关参数
17”~26”
32”~37”
40”~55”
闭模高度(mm)
410.0
500.0
550.0
下模高度 (含浮升) (mm)
225.0
265.0
265.0
冲床规格(吨)
200
250/300
400
注:26寸背板有时因凸包较多且分布较密集时需要设计弹簧箱,则排在250T生产。
背板工序P1
NO:1切邊,沖孔,打凸,預压線,假折
模具级别--A级
模板厚度,材质如下表:
序号
名称
符号
1
上托板
U1
2
上垫块
U2
3
上模座
UP
4
上垫板
UB
5
止档板
PPS
6
脱料板
PS
7
上夹板
PH
8
下模板
DIE
9
下垫板
LB
10
下模座
LP
11
下垫块
B2
12
下托板
B1
材质 A3 A3 A3 Cr12mov D2(不热处理) DC53 45# DC53 D2 (不热处理) A3 A3 A3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5,9
3 M3上抽牙 1,4
M3上抽牙
3
细部结构
P5组立图
1:靠刀,折弯靠刀 由下向上背锁,因 受力较大螺丝销钉 需双排;另外,还 需注意所有靠刀的 宽度必需大于其宽 度才能稳固。 2:折块,所有折弯 块必需侧锁,保证 折弯间隙均匀,也 便于调整尺寸。
背板工序P6
NO:6 四面上折,抽牙
模具级别--B级
B级:总产能50万以上,日产能5~7K
1.所有冲头入块均设计为100%快拆(在冲床上即可拆换); 2.所有五金零件用日系规格,弹簧用大同或东发按100万次计算; 3.所有冲孔刀口(除切边外)及打凸必需挖入块; 整边折弯需设计 滚轮,若受行程所限在经我司确认后可改为折弯块电镀; 4. ∮3以上冲孔做子母冲,切边冲、大异形冲头上需设计顶料装 置; 5.模具需设计外导柱(导柱在上导套在下,从上台面到外导柱顶 部不可大于280mm(200T)和350mm(250T/300T),以免撞到机械 手); 6.模板材质及厚度参照下表;
M4上抽牙
?5上抽孔
?5上抽孔
M4上抽牙
M4上抽牙
细部结构
P6组立图
组立侧视图
M4上抽牙 ?5上抽孔
M4上抽牙
背板工序P7
NO:7向下折彎,字模,壓毛邊
3
3
5,9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5,9
4
4
M4上抽牙
3
?5上抽孔 M4上抽牙
?5上抽孔
M4上抽牙
M4上抽牙
3
3
5,9
?5上抽孔
M4上抽牙
M4上抽牙
M3上抽牙
1,4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401,4
1:椅子折弯, 为节约模具成 本现椅子折弯 已克服变形问 题改为一次成 形,结构见附 件。
2:外折边,为 防止折弯拉料L 形下公模正面 双边磨压筋, 见附图。
3:上脱,为防 止拉料上脱宽 度只能比产品 折弯尺寸单小 0.05。
模板厚度,材质如下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名称
上托板 上垫块 上模座 上垫板 止档板 脱料板 上夹板 下模板 下垫板 下模座 下垫块 下托板
符号
U1 U2 UP UB PPS PS PH DIE LB LP B2 B1
模具级别--B级
材质
A3 A3 A3 Cr12 45# DC53 A3 DC53 45# A3 A3 A3
正面壓線
5,9
3
正面壓線
3
正面壓線
5,9
M3下抽牙 M3下抽牙
4
4
3
3
3
5,9
正面壓線
正面壓線
1:打补强,打完凸 包之后打补强可以 缓解拉凸时产生的 应力,对平面度有 一定帮助,补强只 能起到微调的作用, 重点还是在打凸包 的部分。
2:抽牙,抽牙冲和 底孔孔径对扭力有 直接影响,目前做 法都有经过厂内验 证,内外径取值参 考附表。
1:补强半剪,目
3
3
5,9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5,9
4
4
2
M3上抽牙
3
M4上抽牙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前对于第六工
?5上抽孔 M4上抽牙
?5上抽孔
M4上抽牙
M4上抽牙
程补强半剪有
分厚料(0.8及以
3
3
上)和薄料(0.6
及以下)两种方
式,结构见附
图。
5,9
M4上抽牙
M3上抽牙
1,4
热处理
52-54真空处理 受力處埋金
56-58真空超深冷 58-60真空超深冷
受力處埋金
厚度 25mm 满足冲床条件 55mm 15mm 17mm 25mm 20mm 30mm 20mm 60mm 满足冲床条件 25mm
备注
所有模板研磨 正寸,模 板请接在 受力部位, 未特别注 明全周倒 角2-3mm
背板模具设计规范
目录
1
基本参数资料
2
背板工艺结构
3
模具级别标准
基本参数资料
我司所生产之Back Cover分为Monitor机种和TV机种两大类,一般Monitor前框尺 寸从17寸到24寸,TV前框尺寸从24寸到55寸,所有量产的背板都是机械手自动线生产, 其对模具闭合高度、下模高度等有要求,基本参数如下表:
M3上抽牙
5,9
3 M3上抽牙 1,4
M3上抽牙 M3上抽牙
1:凸包半剪,为 了降低深凸成形 时拉料产生的应 力,做半剪方式 结构见附图。
2:打桥,因桥形 较高一次成形会 拉断,第一步先 打圆弧形,弧长 约等于桥形线长, 结构见附图。
3:字符,料号、 版本及日期字符 属于易换易损件, 需按规范设计便 于制作备件及更 换。
P2组立图
1:P1工程打凸 包上模用氮气 弹簧,打杆 ∮20热处理。
2:快拆,所有 冲头除切边冲 和大凸包冲头 可倒锁外全部 做快拆,脱板 夹板割入块。
3:上模销钉用 带头合销,防 止脱落。
M3下抽牙 M3下抽牙
2
正面壓線
3 3
1,4
正面壓線
正面壓線
正面壓線
背板工序P3
NO:3切邊,沖孔,打凸,壓毛邊
细部结构
P7组立图
模具级别--A级
A级:总产能80万以上,日产能10K以上
1.所有冲头入块均设计为100%快拆(在冲床上即可拆换); 2.所有五金零件用日系规格,弹簧 整边折弯需设计 滚轮,若受行程所限在经我司确认后可改为折弯块电镀; 4. ∮3以上冲孔做子母冲,切边冲、大异形冲头上需设计顶料装 置; 5.模具需设计外导柱(导柱在上导套在下,从上台面到外导柱顶 部不可大于280mm(200T)和350mm(250T/300T),以免撞到机械 手); 6. 使用精密级内导柱做大小防呆(∮25/ ∮20),脱板、下模割导套. 7.模板材质及厚度参照下表:
1:P1工程打凸 包上模用氮气 弹簧,打杆 ∮20热处理。
2:快拆,所有 冲头除切边冲 和大凸包冲头 可倒锁外全部 做快拆,脱板 夹板割入块。
3:上模销钉用 带头合销,防 止脱落。
背板工序P2
NO:2切邊,沖孔,凸包整形,預折線
1、4:卡钩、半圆
缺口有装配要求,
正面壓線
正面壓線
正面壓線
处切边时切边冲
1:假折,
shielding处凸
正面壓線
正面壓線
正面壓線
包较密集,做
3
3
5,9 2
5,9
4
4
假折减少拉料。
3
2:打深凸包,
做法见附图。
3
3
3:打浅凸包,
1,9
做法见附图。
4:椅子折弯预
压线,位置做
法见附图。
3 3
1,4
5,9
背面壓線 正面壓線 背面壓線
背面壓線 正面壓線 背面壓線
细部结构
P1组立图
热处理
52-54真空处理 受力處埋金
56-58真空加深冷 58-60真空加深冷
受力處埋金
厚度
25MM 满足冲床资料
45MM 15MM 17MM 20MM 20MM 25MM 20MM 50MM 满足冲床资料 25MM
备注
所有模板研 磨正寸,模 板请接在受 力部位,未特 别注明全周 倒角2-3mm
MAP
背面壓線 正面壓線 背面壓線
背面壓線 正面壓線 背面壓線
细部结构
P3组立图
M3上抽牙
3
背板工序P4
NO:4壓毛邊,抽牙,打凸,打橋,上折
M3下抽牙
M3下抽牙
M3下抽牙
M3上抽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