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乙酰半胱氨酸和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重型肝炎的临床对比观察

合集下载

不同药物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药物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

不同药物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分析摘要:目的:为进一步对做好还原型谷光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应用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观察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对慢性病毒性肝炎的疗效。

方法:对病毒性肝炎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和异甘草酸镁治疗。

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均达到90%,两组病毒性肝炎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和用异甘草酸镁治疗前后肝功能各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或P<0.01)。

结论:还原型谷光甘肽(GSH)是治疗病毒性肝炎安全有效的药物。

病毒性肝炎患者还应防治继发性感染精心护理,诊疗操作尽可能做到无菌;在病程中注意观察有无腹膜炎、肺炎、尿路感染等征象。

关键词:药物;病毒性肝炎;肝脏感染【中图分类号】R512.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4-0095-02病毒性肝炎是由多种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组以肝脏害为主的传染病[1],它的分布遍及全世界,但在不同地区各型肝炎的感染率有较大差别。

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一种广泛存在于人体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内的小分子三肽化合物,由谷氨酸、半胱氨酸和甘氨酸组成。

它参与细胞内氨基酸的转运、糖代谢和DNA合成调节,在拮抗外源性毒物、氧自由基损伤、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维持细胞蛋白质结构和功能、抑制细胞凋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它具有保护肝细胞膜、促进肝脏酶活性和促进肝脏合成功能等多种作用,所以广泛用于临床肝病的治疗[2]。

本文主要以病毒性肝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患者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分别采用还原型谷光甘肽(GSH)和异甘草酸镁治疗,为进一步做好对病毒性肝炎治疗和预防肝脏感染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现将治疗结果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1.1研究对象: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抽取于2012年1月~2014年3月在昌吉州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120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为调查对象,年龄在23~69岁之间,平均年龄42.36±17.12岁。

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效果分析

乙酰半胱氨酸治疗重症酒精性肝炎的效果分析

ABSTRACT: Objective to acetylcyste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alcoholic hepatitis were analyzed. Methods 2014-2015 in our hospital were a total of 120 patients with severe alcoholic hepatitis, as research materials,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60 cases of patients with. Acetylcysteine injection 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8 g dissolved in 10% glucose injection 250 ml of intravenous drip, treatment once a day. Control group patients used a placebo treatment, mixing placebo into 10% glucose injection in 250 ml of intravenous drip, once a day. Compar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groups.
0 引言
酒精性肝炎是临床的常见病,是由于近年来我国的人民 水平普遍提高,嗜酒的人数逐年增多造成的。并且酒精性肝 炎 的 患 者 数 量 还 在 逐 年 增 多,严 重 危 害 着 患 者 的 身 体 健 康。 酒 精 性 肝 炎 的 主 要 临 床 症 状 为:恶 心、呕 吐、黄 疸、肝 脏 肿 大 等。 若 患 者 的 病 情 严 重,可 发 展 为 重 症 酒 精 性 肝 炎,可 并 发 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等严重的情况 [1-3],对患者的生命造成 威胁。因此,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我们需要重视的。本文 将本院 2014— 2015 年收治的重症酒精性肝炎患者共计 120 例作为研究资料,将其中的 60 例患者应用乙酰半胱氨酸进 行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不良反应30例分析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不良反应30例分析
1 临床资料
1.1 资料来源 我院肝胆外科2017—2019年在质量管理 系统上报的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ADR 30例,ADR发生与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用药时间有关系,符合该药已知的不 良反应类型,发生ADR后停用或采取对症治疗措施症状减 轻或消失,再次使用出现同样反应。 1.2 发生ADR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涉及的批号与频次 乙酰半胱氨酸注射液生产厂家为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 其中2017年共发生11例(36.7%),2018年共发生8 例(26.7%),2019年共发生11例(36.7%);涉及 批 号 与 频 次 : 1 611 231( 4 例 ) , 1 705 051( 1 例 ) , 1 705 081(1例),1 706 171(2例),1 706 261(3例), 1 709 061(1例),1 710 241(2例),1 712 221(3例), 1 801 221(1例),1 808 031(1例),1 809 191(3例), 1 811 161(2例),1 901 231(1例),1 904 151(2例), 1 906 061(1例),1 908 011(2例)。 1.3 性别与年龄分布 男8例,女22例;年龄25~82岁, 其中25~30岁1例(3.3%),31~40岁3例(10.0%), 41~50岁5例(16.7%),51~60岁8例(26.7%),61~ 70岁7例(23.3%),71~80岁5例(16.7%),>80岁1例 (3.3%)。 1.4 30例ADR发生时间 输注时发生19例(63.3%),其 中≤0.5小时2例,>0.5~1.0小时1例,>1.0~1.5小时2例, >1.5~2.0小时2例,不详12例;输液结束后发生11例 ( 3 6.7%),其中≤0.5小时1例,>0.5~1.0小时2例,不 详8例。首次输注发生ADR 18例(60.0%),多次输液后 发生ADR 12例(40.0%),其中发生时间为第2天2例,第

N-乙酰半胱氨酸

N-乙酰半胱氨酸

过量由CYP2E1和3A4、1A2、2A6 氧化生成NAPQI(N-乙 酰-对-苯醌胺)经谷胱甘肽解毒
过量NAPQI与高分子共价结合致肝细胞坏死 酒精可诱导CYP2E1产生NAPQI增加,嗜酒者低剂量可引 起肝损。
药 物 性 肝 病 临 床 分 类
急性、亚急性
肝细胞性损伤 胆汁淤积性损伤
慢性
慢性肝实质损伤 慢性肝炎 Ⅰ型 Ⅱ型 Ⅲ型 Ⅳ型 脂肪变性 磷脂沉积症 肝纤维化、肝硬化 慢性胆汁淤积 肝内胆汁淤积 胆管硬化
(一)免疫特异质
CYP
解毒 CYP
药 物 激活生物活性
无毒代谢产物
活性中间代谢体 与细胞大分子共价结合 (形成与CYP等的加合物)
表达辅助刺激因子 辅助性T细胞
树突状细胞 (MHCⅡ+)
细胞死亡 树突状细胞(MHCⅠ+) 表达辅助刺激因子
B细胞
抗加合物抗体 抗体或补体依赖性 细胞毒性细胞损伤 肝细胞损伤

90年代——其它:肝衰竭、急性肺损伤、急性心梗、 神经缺氧修复、艾滋病(氧应急致CD+凋亡)
NAC治疗AAP肝损—临床研究(1) A
药 物 性 肝 病 的 治 疗
(一)内在毒性 迅速促进药物排泄和代谢, 保护肝机能。
大量服用可洗胃,血透或血浆置换
(二)过敏(免疫)特异性 多见,以抗生素为多 最初可有瘙痒和皮疹,嗜酸细胞>6% 黄疸患者可用UDCA 症状重者慎用皮质激素
药 物 性 肝 病 的 治 疗
(三)代谢特异性
治疗困难,多数2月以上,甚至超过1年
NAC 与 还 原 型 谷 胱 甘 肽 的 比 较
NAC
结 构 1个羧基,氨基被封闭 分 子 量 163.20 脂 溶 性 偏脂溶性,易进细胞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的疗效观察
2 结 果
1 一般资料 :本资料为我科 20 年 6月一 0 1 l . 1 06 2 1 年 2月收治 的 治 疗 组 与对 照 组治 疗 后 A 、 S 、BL均 较 治疗 前 有所 下 I A TT I 6 例药物性肝炎患者 , 4 均符合药物性肝炎诊断标准【 1 】 。患者既往 降, 并且治疗组各项指标的改善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 ) P 0 5。 0 均无病毒性肝炎病史 、 均有近期服用肝损害药物史 。病毒性肝炎 在治 疗结 束后 对 两组 疗效 进 行判 断 和统 计 , 见 表 1 结果 。治 血清标记物均为阴性 。 有不同程度的肝损害临床表现 , 如乏力、 纳 疗组总有效率( 显效+ 有效 ) 显著高于对照组(< . P 00 o 5
4 讨 论
锁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 6 %,如果处理不当会影响 上肢功能 , 锁骨骨折的内固定方式要从多方面考虑 , 锁骨 S 型解 剖钢板 固定及克氏针固定治疗锁骨骨折各有利弊, 锁骨 S型解剖 钢板螺钉固定, 固定较牢固 , 术后可 以早期行功能锻炼 , 并发症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药物性肝炎 的疗效观察

内蒙古中医药
少 , 手术 损 伤 大 , 但 手术 难 度 大 , 手术 操 作 复杂 , 年 轻 医师不 一般 易完全掌握 , 手术时间长 , 麻醉条件要求高, 主要适用于成人锁骨 骨折 , 骨 远 端 骨折 实 用 性差 , 适 宜 儿 童锁 骨 骨 折 , 术 费用 锁 不 手 高, 不如克 氏针固定容易推广 ; 锁骨骨折克氏针固定, 虽然固定力 量无 S 型解 剖钢板 螺 钉 固定 固定 的牢 固 , 易发 生克 氏针松 动 引 容 起并发症 , 但克氏针 固定实用于锁骨各个部位骨折 , 适宜儿童锁 骨骨 折手法 复 位失 败 ( 法复 位 后骨折 近 端和 骨折远 端无 接触 , 手 分 离严重 ) , 氏针治 疗锁 骨骨 折 , 有技 术操 作简 单 , 口小 、 者 克 具 切 对骨折部位血远破坏 小、 费用低等优点 , 适用于锁骨中外 1 / 3处 粉 碎性 骨折 当要注 意克 氏针 的 选择 ,太 细会导 致克 氏针 折弯 、 旋 转, 固定不确切, 术后不能早期功能锻炼 , 会出现克 氏针尾部不 适, 骨感染、 克氏针滑移 、 造成周边组织损伤等缺点 。克氏针治疗 锁骨骨折手术损伤小 , 手术难度小 , 手术操作简单 , 只要克氏针大 小选 择合 适 , 针长 度 掌 握适 当 , 上术 后 患者 适 当保 护可 以减 进 加 少并 发症 发生 。 鲜锁 骨骨 折克 氏针 固定 术后 以三角 巾或 吊带保 新 护 6周,~ 2 8 1 周骨折初步愈合后 , 可以拔出内固定。锁骨骨折克 氏针 固定 一般 人 容 易掌 握 ,麻 醉 条件 要求 无钢 板 螺钉 固定 要求 高, 手术费用较低 , 容易推广 。 所以锁骨骨折克氏针 固定方法 目 前 是 不会 淘汰 的 , 骨骨 折 的固定 方式 要 因病 、 锁 因人 、 因地 而定 。如 有 些学 者指 出 , 人 的锁 骨远 侧 1 骨 折需 要手 术整 复骨 折并 恢 成 / 3 复其对线 , 儿童骨折则不然, 因为有骨膜管的存在 , 儿童的锁骨远 侧 1 骨折 无需 手术 。 / 3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摘要:目的: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疗效评价。

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采用门冬氨酸进行治疗,研究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采用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治疗后对组对两组病毒性肝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对两组病毒性肝炎患者治疗后,研究组36例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1.6%,高于对照组的77.7%,在针对疾病的治疗效果方面对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研究组36例患者总胆红素为(59.88±10.11)µmol/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为(73.68±12.14)IU/L,对照组为(83.67±11.64)µmol/L,(84.68±17.11)IU/L,肝功能指标检查结果总体优于对照组,比中差异较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工作中,可以将还原型谷胱甘肽应用于治疗,能够得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且对患者肝功能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推进在临床中加以应用。

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病毒性肝炎;临床疗效病毒在临床中极为常见,且引发该种疾病的原因很多,病毒感染、自身免疫都可能是患病原因。

这是一种传染性较强的疾病,患者患病后会产生肝脏炎性反应,随着疾病发展最终形成肝脏坏死。

患者患病后生活和心理都会带来极大影响,由于疾病的传染性还会对患者家属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对于病毒性肝炎一直是医学界讨论的热点问题,本文通过对我院72例该病患者进行不同种方式的治疗,进一步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病毒性肝炎的治疗效果,得到了较为理想的结果,现将数据汇报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9年2月—2020年2月期间收治的72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治疗方式为研究组36例和对照组36例,对照组(常规治疗组)采用门冬氨酸进行治疗,研究组(还原型谷胱甘肽组)采用原型谷胱甘肽进行治疗。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毒性肝炎124例临床疗效评价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毒性肝炎124例临床疗效评价

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毒性肝炎124例临床疗效评价目的探究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毒性肝炎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于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的237例中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13例),对照组使用常规左氧氟沙星联合甘草酸二胺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措施的基础上使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进行检测,评价两种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显效84例,好转35例,无效5例,综合有效率(显效+好转)为95.67%,对照组综合有效率为76.11%,两组患者综合有效率对比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肝功能检测治疗均有改善,观察组改善更为明显,治疗后各指标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中毒性肝炎具有显著的效果。

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标签:中毒性肝炎;还原型谷胱甘肽;肝功能中毒性肝炎是临床较为常见的肝脏病变,其发病机制是化学毒素、药物或者生物毒素引发细胞毒作用,进而导致肝炎或者肝脏病变,随着现代化学工业的发展,该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渐增长的发展趋势,中毒性肝炎的预后良好,但是发病之后如果不能采取有效的治療措施,患者有可能出现肝衰竭死亡的严重后果[1-2]。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次研究选取我院于2008年5月~2010年5月收治237例中毒性肝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经临床诊断确诊,诊断标准参考《实用内科学》关于中毒性肝炎的诊断标准[3],并排除脂肪肝、肝硬化、重症肝炎以及合并心肺肾系统疾病患者。

患者入院时主要临床症状为:恶心、呕吐、纳差、乏力、腹痛、腹胀、尿黄。

患者中男性139例,女性98例,患者年龄范围为15~78岁,平均年龄为(46.31±12.79)岁。

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患者分为观察组(124例)和对照组(113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肝功能损伤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疗效分析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的疗效分析曾训六【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应用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的临床效果,为其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

观察组与对照组均给与常规护肝治疗,在此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对照组加用门冬氨酸镁钾。

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相关生化指标、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水平与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

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临床表现和相关生化指标改善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治疗总有效率、肝功能恢复正常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还原型谷胱甘肽能够保护肝功能,降低血浆肝酶水平,有效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减少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治疗时间,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reduced glutathion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for its clinical application. Methods 102 patients with chronic hepatitis B from 2013 January to 2014 January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each group of 51 cases.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conventional treatment, based on this treatment,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reduced glutathion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potassium magnesium aspartate. Clinical symptoms and signs and correlative biochemical indexes,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liver function and liver function returned to normal time were observed in patients of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he treatment,clinical manifestations and related biochemical indicator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to improve the situation, complication rate, 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reatment, liver function recov-ery time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Glutathione can protect the liver function, reduce the levels of liver enzymes in plasma, be effective in the treatment of chronic hepatitis B,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complications, short the duration of treatment, be worthy of clinical application.【期刊名称】《现代诊断与治疗》【年(卷),期】2014(000)018【总页数】3页(P4100-4101,4102)【关键词】还原型谷胱甘肽;慢性乙型肝炎;疗效分析【作者】曾训六【作者单位】资阳市人民医院,四川资阳 6413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12.6还原型谷胱甘肽(GSH),是机体重要的代谢物质,可与多种化学物质与代谢产物发生反应以保护细胞免受损害,从而维持机体细胞正常功能[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