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毒性肝炎问答题与病案分析.doc(1)

合集下载

病毒性肝炎案例分析

病毒性肝炎案例分析


过去史
既往史:患者否认结核、肝炎、高 血压、糖尿病等病史。
家族史:家族成员体健,否认“结 核”等传染病史。
过敏史:否认药物、食物过敏史。
日常生活规律及自理能力
1.饮食情况:食纳一般,300g左右每顿,一 日三餐
2.休息与睡眠情况:睡眠欠佳,间断入睡 。
3.排泄型态:平时排便每日一次,小便基本 正常。
工作范文,仅供参考!
如需使用,请下载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更改后使用!
护理查房 病毒性肝炎戊型
基本资料:
患者37床,男性,37岁,因“气喘尿 黄一周”于2018年2月22日17:51步行入icu, 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出现气喘,呼吸稍 急促,胸闷,尿色发黄,至市一院诊断“肺 炎”治疗3天,抗HEV-IGM阳性,为进一步 治疗入住我院。入院时神志清,精神一般, 无明显气喘,偶有咳嗽伴少许白粘痰,皮 肤巩膜无黄染,跌倒、坠床评分1分,自理 能力评分90分,轻度依赖。
3.做好用药指导,指导患者遵医嘱用药,观察药 物的疗效,有无不良反应。
评价:患者对疾病知识了解。

P4有受伤的危险
1.指导患者卧床休息,将物品摆放 在患者易取放的位置,避免下床 时发生危险或跌倒,拉床栏 。
2.鼓励病人寻求帮助,教会其使 用传呼系统,以便能及时得到护 士的帮助。
3.加强巡视,及时了解病人的需 要,帮助其解决问题。
辅助检查
2-24CT:两肺病变,考虑感染性病变,左肺胸 腔少量积液 ,3-1CT:左肺下叶稍进展,左 侧胸腔少量积液稍减少
2-22ALB:35.3g/l,ALT:153U/L,血气分析: 氧浓度94%,二氧化碳分压:46mmHg,氧分 压:64mmHg, 咽拭子均阴性

病毒性肝炎试题及答案

病毒性肝炎试题及答案

2022年病毒性肝炎卷子含答案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1、以下肝炎中不属于病毒性肝炎的是:( )A、甲肝B、乙肝C、丙肝D、酒精性肝炎2、近几年,我国乙肝发病率大约为:( )A、1%B、3%C、8%D、18%3、目前,我国丙肝发病率大约为:( )A、1%B、3%C、8%D、18%4、乙肝和丙肝主要通过( )传播A、血液传播B、空气传播C、消化道传播D、共用餐具5、在中国乙肝最常见的传播途径是( )A、母婴传播B、血液制品传播C、医源性传播6、以下行为,一般不会传染乙肝的是( )A、理发店剃刀B、性传播C、被HBV污染的诊治器械D、共用餐具7、以下预防乙肝的措施,不正确的选项是:( )A、减少不必要的输血;B、不使用公共剃刀;C、接种乙肝疫苗;D、不与乙肝病毒携带者说话8、近年来,通过( )方法多数丙肝可以治愈,多数乙肝病人可以操纵病情开展。

A、降酶B、保肝C、对症医治D、抗病毒医治9、用于乙肝医治的药物主要是( )。

A、乙肝免疫球蛋白B、乙肝疫苗;C、干扰素和核苷类抗病毒药物;D、抗生素10、HAV随粪便排出体外最主要的时间是( )A. 感染后1周内B. 发病2周后C. 发病前后2周内D. 恢复期E. 发病后1个月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42分)1. 甲型肝炎的埋伏期为,平均;乙型肝炎的埋伏期为,平均约;丙型肝炎的埋伏期为,平均。

2、甲型肝炎的传播途径为。

3.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主要哪些途径传播,、,和。

4. 人类感染丁型肝炎病毒,需要与乙型肝炎病毒混合感染,其方法有2种,即和。

5. 戊型肝炎的主要传染源是期和期的患者。

三、简单题:(8分)什么是病毒性肝炎参考答案一、选择题:DCBAADDDCC二、填空题:1.甲型肝炎的埋伏期为2-6周,平均一个月;乙型肝炎的埋伏期为6周~6个月(一般约3个月);丙型肝炎的埋伏期为5~12周(平均7.8周)。

2、粪口途径3、血液传播、垂直传播、性接触传播4、同时感染,重叠感染5、埋伏期末,急性期初三、简答题:肝炎就是指肝脏发炎。

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

肝炎患者的临床病例分析病例:患者A,男性,年龄45岁,经常感到疲劳、食欲不振,并出现黄疸等症状。

编者注:本文旨在通过对一位肝炎患者的病例分析,探讨肝炎的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法,仅供参考,具体治疗需遵循医生建议。

一、个案分析患者A曾长期饮酒,工作压力较大。

他在入院时主诉疲劳、食欲不振,并且皮肤、眼白出现黄疸。

患者过去没有接受过乙肝疫苗接种,然而此次住院前数月他未感到任何不适。

二、体格检查患者体重稍有下降,体温正常。

皮肤黄疸明显,腹部无明显压痛,肝脾未触及。

医生收集了患者的血样进行化验,以进一步确定诊断。

三、实验室检查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异常,ALT和AST水平高于正常范围。

乙肝血清学指标检查显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呈阳性反应。

病毒性肝炎谱系检测表明患者感染了乙型肝炎病毒(HBV)。

此外,抗体检测显示患者体内缺乏针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力。

四、诊断基于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患者A被诊断为急性乙型肝炎。

五、治疗患者A被立即转入传染病科进行治疗。

治疗措施主要包括:1. 休息与营养支持:患者需要适当休息,保持良好的营养状态,补充足够的水分和维持酸碱平衡。

2. 药物治疗:患者被给予特定的抗病毒药物,如抗乙肝病毒药物和免疫模拟剂,以提高患者免疫力。

3. 监测和随访:患者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以监测肝功能指标和病毒复制情况。

医生会根据检查结果调整治疗方案,并定期进行随访。

六、预后大多数急性乙型肝炎患者在治疗后能够康复。

患者A经过积极治疗和休息,症状逐渐好转,并且体温恢复正常。

经过数周的治疗,血液检查结果显示肝功能指标逐渐恢复正常。

患者被告知需遵循医生的建议,并定期进行复查,以确保病情的稳定。

七、结论肝炎是一种常见的肝脏疾病,其症状和临床表现因患者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通过本文对患者A的病例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患者A患有乙型肝炎,包括疲劳、食欲不振和黄疸等症状。

及早的诊断和治疗对于肝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病毒性肝炎题目附答案

病毒性肝炎题目附答案

病毒性肝炎题目附答案病毒性肝炎题目附答案A1型题1、感染HBV后,血液中首先出现的标志物是:()A、HBsAgB、抗-HBsC、HBeAgD、抗-HBeE、抗-HBc2、男,35岁,轻度乏力,纳差,肝区不适1月。

体查:无明显黄疸,肝肋下1cm,脾未及。

实验室检查:ALT200u,A 40g/L G 35g/L TBIL 25μmol/L,抗-HAV(-);抗-HBs(+);半年前因溃疡病大出血,输血800 ml,否认肝炎病史,最可能的诊断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3、对急性重型肝炎的诊断最重要的指标是:()A、高胆红素血症B、ALT升高C、凝血酶原活动度<40%D、碱性磷酸酶增高E、r-谷氨酰转肽酶增高4、某小学一年级某班一周内3个学生相继出现低热,乏力,恶心,尿黄.肝功能检查:ALT 1500-3000U/L,血清总胆红素25-50μmol/L.最可能的诊断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5、男性患者,23岁,1周来乏力、恶心、食欲不振,查:ALT230u/L,TBIL25μmol/L,抗HAV-IgG(+),HBsAg(+),HBeAg(+),抗HBc-IgM (+),本例应诊断为:A、急性甲型肝炎B、急性无黄疸型乙型肝炎C、急性黄疸型乙型肝炎D、乙肝病毒携带者E、急性甲型肝炎合并黄疸型乙型肝炎6、梗阻性黄疸病人显著增高的指标是:()A、ALTB、ASTC、ALBD、GLOE、ALP7、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最有意义的临床表现为:()A、高度乏力、呕吐B、黄疸进行加深C、出现腹水D、肝浊音界缩小E、出现精神—神经症状8、目前预防乙肝最有效的措施是:()A、注射乙肝疫苗B、注射免疫球蛋白C、隔离病人D、切断传播途径E、管理好血源9、丙型肝炎最重要的传播途径是:()A、共用注射针头B、母婴传播C、生活接触D、性滥交E、输血。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复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传染病学-病毒性肝炎复习题及答案精选全文

精选全文完整版(可编辑修改)病毒性肝炎复习题1. A1型题⑴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是:AA. 表面抗体(抗HBs)B. 核心抗体(抗HBc)C. DNA多聚酶(DNAP)D. Dane颗粒E. e抗体(抗HBe)⑵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 BA. 甲型肝炎B. 乙型肝炎C. 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 戊型肝炎⑶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表现为:DA. 慢性重型肝炎B. 急性无黄疸型肝炎C. 急性黄疸型肝炎D. 隐性感染E. 慢性肝炎⑷在肝炎患者中,最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查项目是:CA. 谷丙转氨酶B. 谷草转氨酶C. 凝血酶原活动度D. 血清胆碱脂酶E. γ-谷酰转肽酶⑸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DA. 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聚集现象B. 丙型肝炎慢性化高C. 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D. 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⑹对于丙型肝炎,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 BA. 通过输血制品而传播B. 明显的临床表现C. 引起慢性肝炎D. 目前仍无理想的疫苗可供使用E. 可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⑺下面哪一项不是戊型肝炎特点:DA.通常不引起慢性肝炎B.发生在妊娠妇女中病死率高C.通过粪-口传播D.我国并不多见E.多发生成年人,黄疸较深2. B型题⑴ A. HBsAgB. HBeAgC. 抗HBsD. 抗HBeE. 抗HBc①急性乙型肝炎血清中最迟出现的标志物是 E②与乙肝疫苗成分一致的是 A③哪一个阳性是抗病毒治疗的较好指征B3病案分析病例某男性患者,45岁,乡镇企业工人,因腹胀,尿少2周就诊。

诉近年来体力下降较明显,易疲乏,间中有右上腹不适,尿黄,未予理会。

患者在89年招工体检时无异常发现。

91年因车祸作头颅手术,术中曾输血1200ml。

体查:脸色灰暗,肝掌征(+),胸前毛细血管扩张,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未及,脾左肋下2cm,质Ⅱ,移动性浊音(+)。

传染病学――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学――第三章 第一节 病毒性肝炎

传染病学――第三章第一节病毒性肝炎一、名词解释1.同时感染(coinfection)2.重叠感染(superinfection)3.肝肾综合征(hepato-renal syndrome)4.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5.血清转换(seroconversion)二、填空题1.慢性肝炎可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

2.急性肝炎可分为2个类型:______和______。

3.重型肝炎可分为3个类型:______、______和______。

4.乙型肝炎病毒复制及传染性的最直接、特异和敏感的指标是______。

5.在我国最常见的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是______。

6.各型肝炎的基本病理改变表现为______,同时伴有不同程度的炎症细胞浸润,间质增生和______。

三、选择题1.A1型题⑴ 在乙肝病毒标记物中对人体有保护作用的是:A.表面抗体(抗HBs)B.核心抗体(抗HBc)C.DNA多聚酶(DNAP)D.Dane颗粒E.e抗体(抗HBe)⑵ 在血液中代表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颗粒者是:A.小球形颗粒B.大球形颗粒(Dane颗粒)C.丝状颗粒D.管状颗粒E.核状颗粒⑶ 血清中能检出抗HAV IgM的时间是:A.起病后6周内B.起病后12周内C.起病后6月内D.起病后4周内E.起病后12月内⑷ 最常经母婴途径传播的病毒性肝炎是A.甲型肝炎B.乙型肝炎C.丙型肝炎D.丁型肝炎E.戊型肝炎⑸ HBV基因组前C区1896位发生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导致:A.不能产生HBsAgB.不能产生抗HBeAgC.不能产生HBcAgD.不能产生HBV DNAE.乙肝病毒消失⑹ 丙型肝炎较典型的病理改变是:A.滤泡样细胞聚集和较明显的脂肪变性B.显著间质增生C.肝细胞嗜酸性病变D.汇管区大量炎症细胞浸润E.汇管区见较多的浆细胞⑺ 人被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后多表现为:A.慢性重型肝炎B.急性无黄疸型肝炎C.急性黄疸型肝炎D.隐性感染E.慢性肝炎⑻ 在肝炎患者中,最能反映病情严重程度的实验室血清学检查项目是:A.谷丙转氨酶B.谷草转氨酶C.凝血酶原活动度D.血清胆碱脂酶E.γ-谷酰转肽酶⑼ 下列实验室指标中,哪项对重型肝炎的诊断意义最小:A.胆红素> 171μmol/LB.凝血酶原活动度<40%C.血清白蛋白<32g/LD.丙氨酸转氨酶>500u/LE.胆碱酯酶<2500u/L⑽ 关于肝性脑病,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可发生于慢性肝炎重度和肝硬化B.肝性脑病程度越深,病死率越高C.极少并发脑水肿D.应积极利尿放腹水治疗,以减轻内毒血症E.与支链氨基酸/芳香氨基酸比例失调,支链氨基酸增高有关⑾ 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急性肝炎不需抗病毒治疗B.甲、乙、丙型可通过疫苗接种进行预防C.不同肝炎病毒引起病理改变不同D.血清肝纤维化的指标具有高特异性E.凝血酶原活动度是诊断重型肝炎最重要的指标⑿ 下面哪一项是不正确的?A.乙型肝炎常可见到家庭聚集现象B.丙型肝炎慢性化高C.甲型肝炎多见于儿童D.乙型肝炎,丙型肝炎可重叠丁型肝炎感染E.晚期妊娠妇女戊型肝炎病死率高⒀ 关于丙型肝炎慢性化,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A.超过50%HCV感染者转为慢性B.与HCV 高度变异性有关C.与HCV 对肝外的泛嗜性有关D.与遗传染因素有关E.与HCV 在血液中滴度低,免疫耐受有关⒁ 关于乙型肝炎,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A.母婴传播是我国乙肝传播最重要的方法B.肝外损害主要与免疫复合物引起C.肝细胞病变主要取决于机体的免疫状况D.秋冬季节多见E.初次感染HBV的年龄越小,慢性化越高⒂ 重型肝炎最重要的诊断依据是:A.频繁呕吐B.黄疸进行性加深C.出现中毒性鼓肠、腹水D.凝血酶原活动度小于40%E.发热⒃ 下面哪一项是干扰素治疗的禁忌征:A.HBV DNA >105B.ALT>正常的2倍C.女性D.失代偿性肝硬化E.肝活检见炎症程度3级的慢性肝炎⒄ 干扰素治疗可以用于:A.急性乙型肝炎B.慢性丙型肝炎C.慢性乙型肝炎和慢性丙型肝炎D.慢性乙型肝炎E.急慢性丙型肝炎和慢性乙型肝炎⒅ 乙型肝炎感染后,最常见的临床类型是:A.慢性重型肝炎B.急性无黄疸性肝炎C.急性黄疸性肝炎D.隐性感染E.慢性肝炎⒆ 对于丙型肝炎,下面哪一项是错误的?A.通过输血制品而传播B.明显的临床表现C.引起慢性肝炎D.目前仍无理想的疫苗可供使用E.可用干扰素进行抗病毒治疗⒇ 下面哪一项不是戊型肝炎的特点:A.通过污染食物和水传播B.发生在妊娠妇女中病死率高C.需抗病毒治疗D.是成人急性肝炎的主要原因E.黄疸比甲型肝炎严重(21) 急性肝炎,下面哪一项不是常见的表现:A.流感样症状B.尿黄及黄疸C.持续发热D.恶心、呕吐E.肝肿大(22) 下面哪一项不是重型肝炎的临床表现A.严重黄疸B.凝血酶原时间延长C.发热D.中毒性鼓胀及腹水E.肝肿大(23) 下面哪一项不是诊断为慢性肝炎的依据:A.病程超过半年B.面色晦暗、肝掌、蜘蛛痣C.脾大D.乏力、纳差、恶心E.A/G 比值异常(24) 下面哪一项不是戊型肝炎特点:A.通常不引起慢性肝炎B.发生在妊娠妇女中病死率高C.通过粪-口传播D.我国并不多见E.多发生成年人,黄疸较深(25) 下面哪一项不是肝病引起出血的机理:A.凝血因子合成减少B.肝硬化脾功能亢进使血小减少C.DIC 导致凝血因子和血小板消耗D.门脉高压导致食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E.血小板功能下降(26) 早期肝病腹水的主要原因是A.门脉高压B.低蛋白血症C.肝淋巴液生成增多D.钠潴留E.并发自发性腹膜炎(27) 下面哪一项是正确的:A.慢性重型肝炎必需是有明确慢性肝病史B.急性重型肝炎晚期才出现肝性脑病C.小儿肝炎多为无黄疸型D.老年肝炎黄疸多较深,持续时间长E.瘀胆型肝炎病程长,故起病时类似慢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病史
了解患者是否有肝炎接触史、肝病史、家族史等,对于诊断病毒性肝炎具有重要意义。
检查
肝功能检查、肝炎病毒检测、B超、CT等影像学检查等对于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具有重要价 值。
临床治疗
抗病毒治疗
针对不同类型的病毒性肝炎,采用 不同的抗病毒治疗方案,如干扰素 、核苷类药物等。
保肝治疗
采用药物、针剂、输液等方式,保 护肝脏,降低转氨酶,缓解肝区疼 痛等症状。
《病毒性肝炎病例分析》
xx年xx月xx日
contents
目录
• 病毒性肝炎概述 • 病例介绍 • 临床诊断与治疗 • 病例分析 • 结论与讨论
01
病毒性肝炎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病毒性肝炎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以肝脏病变为主的一组传染 病。
分类
根据病原体,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 肝炎、丁型肝炎和戊型肝炎。
血清ALT、AS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03
诊断
根据临床症状、流行病学史和实验室检查,可作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的诊断。
病例三分析: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发病经过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多表现为慢性病程,传播途径以血液 传播、性传播和母婴传播为主。感染后可引起慢性肝炎 。
实验室检查
血清ALT、AST升高,血清胆红素升高,血清白蛋白降低 。
症状与体征
急性肝炎
急性病毒性肝炎起病较急,常 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 、厌油腻、肝区疼痛等症状。
慢性肝炎
慢性病毒性肝炎起病较慢,症状 较轻,常见症状包括乏力、食欲 减退、腹胀、尿黄如茶色等。
重型肝炎
重型病毒性肝炎起病急,进展迅速 ,常伴有极度乏力、食欲减退、恶 心、呕吐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肝 性脑病、脑水肿等。

(病例分析)病毒性肝炎试卷.doc

(病例分析)病毒性肝炎试卷.doc

(病例分析)病毒性肝炎试卷[模拟] 120A1型题每一道考试题下面有A、B、C、D、E五个备选答案。

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第1题:甲型肝炎病毒具有哪项特点A.是脱氧核糖核酸(DNA)病毒B.黑猩猩和绒猴易感,但不能传代C.甲型肝炎病毒感染后易成慢性携带者D.在细胞培养中HAV引起细胞病变E.只有一个血清型和一个抗原抗体系统第2题:乙肝疫苗主要成分是哪种A.HBsAgB.HBcAgC.HBeAgD.HBV-DNA聚合酶E.Dane颗粒第3题:对乙肝病毒感染具有保护作用的是A.抗HBEB.抗HBsC.DNA聚合酶D.抗核抗体E.抗HBc第4题:测定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的亚型有助于A.病原学诊断B.流行病学调查C.评定传染性大小D.确定抗病毒治疗措施E.判断预后第5题:下列检验中对重型肝炎诊断价值最小的是A.血清ALTB.血清胆碱酯酶活性明显降低C.血清胆固醇明显降低D.凝血酶原时间及活动度明显异常E.血清胆红素明显升高第6题:乙型肝炎可以采用下列哪种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A.抗毒素B.丙种球蛋白C.胎盘球蛋白D.特异性高效价免疫球蛋白E.乙型肝炎疫苗第7题:近年来输血后肝炎主要由哪种病毒引起A.甲型肝炎病毒B.乙型肝炎病毒C.丙型肝炎病毒D.戊型肝炎病毒E.丁型肝炎病毒第8题:重型病毒性肝炎出血的最主要原因是A.血小板减少B.毛细血管脆性增加C.凝血因子合成减少D.肝素样物质增多E.骨髓造血功能受抑制第9题:急性重型病毒性肝炎病理变化是A.肝细胞发生碎屑状坏死B.肝细胞灶性坏死C.毛细胆管淤胆D.纤维组织增生E.大量肝细胞坏死第10题:血清酶检测对病毒性肝炎的诊断哪项最为敏感和有意义A.ASTB.ALTC.AKPD.γˉ谷氨酰转肽酶E.乳酸脱氢酶第11题:慢性活动性肝炎确诊依据是A.病程超过半年B.肝功能异常C.血清球蛋白增高D.自身免疫抗体阳性E.肝穿组织可见碎屑状及桥状坏死第12题:急性重型肝炎最有诊断意义的临床表现是A.黄疸加深B.肾功能障碍C.出血倾向明显D.腹水出现E.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第13题:急性重型肝炎与急性妊娠脂肪肝鉴别主要依据是A.孕妇年龄较大B.有无抗生素应用史C.肝脏有无明显缩小D.血糖不降低E.虽有严重黄疸而尿中胆红素阴性第14题:重型肝炎应用乳果糖的目的是A.维持氨基酸的平衡B.减少氨从肠道吸收C.增加肝脏营养D.促进肝细胞再生E.恢复正常神经递质第15题:妊娠期肝炎特点,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消化道症状明显B.产后大出血多见C.重症肝炎比例高D.病死率高E.对胎儿无影响第16题:下列哪项是乙肝病毒复制指标A.HBsAgB.抗HBEC.抗HBsD.HBeAgE.抗HBcIgG第17题:慢性肝病时血清球蛋白升高原因是A.白蛋白合成减少B.氨基酸吸收障碍C.肝脏清除来自门脉抗原物能力下降D.体液免疫能力增强E.球蛋白破坏减少第18题:急性重型肝炎防治肝性脑病措施中,哪项是不正确的A.高蛋白饮食B.口服乳果糖C.给以六合氨基酸D.脱水治疗E.给予左旋多巴治疗第19题:急性病毒性肝炎病程一般为A.<2个月B.2~4个月C.<5个月D.<半年E.>半年第20题:重型肝炎和肝硬化时腹水产生原因,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肝细胞合成白蛋白减少B.淋巴液回流障碍C.醛固酮增高D.低钠E.门脉高压第21题:对病毒性肝炎下列哪项是正确的A.慢性迁延型肝炎多发展为肝硬化B.甲型肝炎无慢性带毒状态C.慢性活动性肝炎均有乙型肝炎病毒引起D.丙型肝炎不会发展成肝硬化E.肝细胞癌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无关第22题:急性重型肝炎主要病理变化A.肝内淤胆B.肝细胞局灶性坏死C.汇管区纤维组织增生D.汇管区单核细胞浸润E.肝细胞广泛坏死第23题:指出下列哪种是戊型肝炎病毒主要传播途径A.注射、输血B.蚊虫叮咬传播C.唾液传播D.垂直传播E.粪、口传播第24题:被乙型肝炎病人血液污染针头刺破皮肤后主要宜采取A.局部碘酒、酒精消毒B.注射干扰素C.注射干扰素诱生剂D.注射胎盘球蛋白E.注射高效价免疫血清第25题:对于丙型肝炎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A.急性丙型肝炎症状较轻B.黄疸型患者仅占25%C.易转为慢性肝炎D.HCV感染主要通过输血获得E.肝细胞癌和丙肝病毒感染无关第26题:对慢性丙型肝炎的治疗,下列哪项不是应用干扰素治疗的目的A.抑制或清除血清和组织中HCVB.使血清ALT恢复正常C.中止或减缓病程,防止肝硬化D.改善肝脏组织学病变E.消除血清中抗HCV第27题:对于慢性乙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干扰素治疗适应证A.血清ALT升高B.HBeAg阳性C.HBV-DNA阳性D.有自身免疫性疾病E.血清胆红素正常第28题:急性戊型肝炎,下列哪项不是其特点A.肝内淤胆现象常见B.病情较重,尤其重叠感染乙肝病毒C.妊娠合并戊型肝炎者死亡率高D.易发展成慢性肝炎E.经粪-口途径感染第29题:35岁女性,手术后二个月出现腹胀,乏力,ALT200U/L,手术时输血800ml,化验甲肝抗体(-),HBsAg(-),抗HBc(+),抗HBs(+),抗HCV(+),诊断应考虑A.术后引起中毒性肝炎B.甲型肝炎C.乙型肝炎D.输血后肝炎E.急性丙型肝炎,输血所致第30题:男性,发现乙肝2年,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病情不稳定,查体:慢性肝病容,肝肋下触及1.0cm,质中等,脾界扩大,血清ALT200U/L,白蛋白3.5g/L,球蛋白3.6g/L,应诊为A.慢性迁延性肝炎B.慢性活动性肝炎C.慢性重型肝炎D.肝硬化E.淤胆型肝炎第31题:男性,40岁,有早期肝硬化史,胆囊炎,因劳累,近一周发热,39℃,右季肋区不适,腹胀,下肢浮肿,巩膜,皮肤深度黄疸,腹水征(+),凝血酶等时间延长,应诊断为A.肝硬化失代偿B.肝硬化自发腹膜炎C.慢性重型肝炎D.淤胆型肝炎E.亚急性重型肝炎第32题:妊娠6个月,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半个月,黄疸进行性加深,查体:皮肤、巩膜深度黄疸,肝界不缩小,移动浊音(+),凝血酶原时间29秒(对照11秒),最可能诊断A.急性重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淤胆型肝炎D.急性黄疸型肝炎E.妊娠急性脂肪肝第33题:男性,35岁,病程2个月,轻度乏力,腹胀,皮肤瘙痒,粪便颜色变浅,肝肋下触2cm,梗阻性黄疸化验结果,肝胆B超未见肿瘤、结石,肝外胆管无扩张,应诊断为A.梗阻性黄疸B.胆汁性肝硬化C.慢性活动性肝炎D.淤胆性肝炎E.慢性肝囊炎第34题:患者有肝硬化史,因劳累病情复发,黄疸进行性加深,乏力,腹胀,出现腹水,下肢浮肿,化验ALT200U/L,血清白蛋白28g/L,总胆红素300μol/L,凝血酶原时间24秒,应诊断为A.肝硬化失代偿B.急性重型肝炎C.亚急性重型肝炎D.慢性重型肝炎E.胆汁性肝硬化第35题:亚急性重型肝炎患者,近2日出现上腹部不适,烧灼感,反酸,突然出现神志不清,躁动,扑翼样震颤(+),测血氨增高,最可能原因是A.静点氨基酸所致B.离子紊乱所致C.胃粘膜病,引起消化道出血,诱致肝性脑病D.药物引起精神异常E.继发感染,导致病情加重第36题:男性患者,一个月前因外伤手术输血800ml,近一周出现乏力,食欲不振,尿色加深,化验肝功ALT500U/L,抗HCV(+),HCVPCR(+),抗HBc(+),诊断应考虑A.急性丙型肝炎,既往有乙肝病毒感染史B.慢性丙型肝炎C.乙、丙型肝炎病毒合并感染D.急性乙、丙型肝炎E.急性乙型肝炎第37题:患者,女性,60岁,发热4天,38℃,自动缓解,伴恶心、呕吐、乏力,起病一周发现尿色加深,如豆油样,粪便颜色变浅,化验ALT800U/L,胆红素100μmol/L,诊断最可能是A.急性胆囊炎B.梗阻性黄疸C.急性黄疸型肝炎戊型D.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E.急性黄疸型肝炎丙型第38题:一中年女性,近20天感周身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尿色深如浓茶样,化验ALT300U/L,胆红素定量40nmol/L,血清球蛋白45g/L,肝炎病原学阴性,抗核抗体(+),类风湿因子(+),诊断为A.急性黄疸型肝炎B.慢性肝炎活动C.自身免疫性肝炎D.胆囊炎E.淤胆型肝炎第39题:男性,20岁,发热起病3天后,自行缓解,高度乏力,腹胀,黄疸进行加深,病程第九天出现躁动,神志不清,重度黄疸,肝界缩小,应诊断为A.急性黄疸型肝炎B.急性重型肝炎C.亚急性重型肝炎D.慢性重型肝炎E.中毒性肝炎第40题:患者,诊为慢性重型肝炎伴腹水,2天以来发热,腹痛,腹泻,全腹有压痛及反跳痛,腹水量增加,患者最可能并发A.肠道感染B.自发性腹膜炎C.胆道感染D.阑尾炎E.门静脉炎第41题:患者,诊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3天前开始发热,腹痛,腹泻,全腹有压痛,腹水量增加,应尽快做哪项检查A.血培养B.便常规及便培养C.腹水常规及细菌培养D.腹部B超检查E.肝胆脾CT检查第42题:男性,17岁,发热38℃,伴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3天后体温正常并发现尿色加深,如深茶样,巩膜皮肤中等度黄染,诊断应考虑A.急性黄疸型肝炎B.急性胆囊炎C.胆石症D.慢性肝炎活动E.淤胆型肝炎第43题:患者20岁,发热37.5℃,伴周身乏力,食欲不振,尿色加深如深茶样,化验肝功ALT500U/L,胆红素80μmol/L,抗HAVIgM(+),HBsAg(+),抗HBcIgG(+),应诊为A.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B.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C.急性乙型黄疸型肝炎D.急性乙型肝炎,既往感染甲肝病毒E.急性甲型黄疸型肝炎,乙肝病毒携带第44题:患者18岁,发热起病3天后下降,伴恶心、呕吐、尿色深如豆油样,病程第八天出现嗜睡,继之神志不清,巩膜皮肤深度黄疸,肝界缩小,诊断应考虑A.急性黄疸型肝炎B.感染中毒性脑病C.急性重型肝炎D.亚急性重型肝炎E.淤胆型肝炎第45题:妊娠6个月,乏力食欲不振,腹胀上腹部疼痛半个月,巩膜皮肤黄染进行性加深,肝界不缩小,血胆红素200μmol/L,ALT80U/L,尿胆红素阴性,诊断应考虑A.急性重型肝炎B.亚急性重型肝炎C.妊娠性黄疸D.急性黄疸型肝炎E.妊娠急性脂肪肝第46题:15岁男性,轻度乏力,腹胀,ALT350U/L,抗HAVIgM(+),抗HBs(+),胆红素定量正常,应诊断为A.急性乙型肝炎B.急性黄疸型肝炎,甲型C.急性无黄疸型肝炎,甲型D.甲肝病毒携带者E.急性戊型肝炎第47题:慢性乙型肝炎,病情稳定,近10天突然出现乏力,腹胀,食欲不振,化验肝功ALT300U/L,胆红素56μmol/L,HBsAg(+),抗Hbe(+),抗HDVIgM(+),应诊断A.慢性乙型肝炎(活动期)B.慢性迁延性肝炎C.肝炎后肝硬化D.慢性乙、丁型肝炎重叠感染E.慢性乙、戊型肝炎重叠感染第48题:慢性乙肝患者,发热4天,体温38℃,伴恶心、呕吐,尿色加深,化验,ALT800U/L,胆红素定量120μmoL/L,抗HEVIgM(+),诊断应考虑A.慢性乙型肝炎,急性戊型肝炎B.慢性乙型肝炎活动C.慢性乙型肝炎,急性丁型肝炎D.慢性重型肝炎E.亚急性重型肝炎第49题:20岁男性,发热起病,体温38℃,三天后体温下降伴周身乏力,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近2天发现尿色深如豆油样,胆红素定量80μmol/L,抗HBs(+),抗HAVIgM(+),巩膜及皮肤中等度黄疸,肝区轻度叩痛,肝肋下触及1.0cm质软,脾侧卧未及,胆囊区无压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毒性肝炎问答题与病案分析一、问答题1. 试述HBV DNA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

答案要点 HBV DNA定量检测对于判断病毒复制程度,传染性大小,抗病毒药物疗效等有重要意义。

诊断方面:①HBV DNA是HBV存在最直接的依据;②HBV DNA是HBV复制的标志;③HBV DNA是患者具有传染性的标志;④对血清学标志起补充诊断作用:a. HBeAg(﹣)/ 抗HBe(﹢)乙型肝炎(前C区变异);b. HBsAg(﹣)乙型肝炎(S区变异);c. 低水平感染,如单项抗HBc(﹢)乙型肝炎。

治疗方面:①作为用药指征,HBV DNA是决定是否用抗病毒药的重要因素;②用于疗效预测,一般情况下,HBV DNA低滴度(载量)的患者,抗病毒药的疗效较好;用于疗效评估,HBV DNA是目前判断乙肝抗病毒药物疗效最敏感的指标。

2. 试述慢性病毒性肝炎的肝组织病理学改变及其对抗病毒治疗效果的预测意义。

答案要点⑴基本病变:肝细胞变性:气球样变和嗜酸性变。

肝细胞坏死:点状坏死,灶状坏死,碎屑状坏死,桥接坏死,融合坏死。

炎症细胞浸润。

纤维化。

⑵慢性肝炎分级、分期标准注:PN 碎屑状坏死;BN 桥接坏死。

⑶预测意义:G2S2(第二级第二期)抗病毒治疗效果较好;低于G2S2效果欠佳;高于G2S2不适合抗病毒治疗。

3. 试述重型肝炎主要的临床表现。

答案要点①黄疸迅速加深,血清胆红素高于171μmol/L;②肝脏进行性缩小、肝臭;③出血倾向,PTA低于40%;④腹水、中毒性鼓肠;⑤精神神经系统症状(肝性脑病):有定时、定向障碍,计算能力下降,精神异常,烦躁不安,嗜睡等。

早期肝昏迷可出现扑翼样震颤;⑥肝肾综合征:出现少尿甚至无尿,血尿素氮升高等。

4. 试述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

答案要点典型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表现分为三个期。

①黄疸前期:持续约5~7天。

表现为畏寒、发热、疲乏及全身不适等。

消化系统症状有食欲减退、厌油、恶心、呕吐、腹胀、腹痛和腹泻等。

本期未出现尿黄。

此期已可有明显肝功能异常,尤其是转氨酶的升高;②黄疸期:可持续2~6周。

黄疸逐渐加深,尿色加深如浓茶样,巩膜和皮肤黄染,约2周到达高峰,而黄疸前期的症状好转。

部分病人可有大便颜色变浅、皮肤搔痒、心动过缓等肝内阻塞性黄疸的表现。

体检常见肝大,质地软,有压痛及叩击痛。

部分病人有轻度脾大;③恢复期:黄疸逐渐消退,症状减轻,肝脾大回缩,肝功能逐渐恢复正常。

5. 试述乙型肝炎的抗病毒治疗。

答案要点①干扰素能抑制HBV DNA的复制,使用的指征为:HBV在活动性复制中;肝炎处于活动期,但胆红素水平应在正常范围;HBV DNA血清定量水平较低。

用法:500万U/次,隔天肌注一次,疗程半年至一年;②核苷类药物能较好抑制HBV DNA复制,目前常用拉米夫定(lamivudine)。

用法:100mg/次,每天一次,疗程至少一年。

拉米夫定的使用应严格掌握适应症,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间隔1~2个月)复查肝功能和病毒学指标;③中草药山豆根制剂,如肝炎灵注射液,4ml/天,3~6个月为一疗程。

6. 试述重型肝炎的治疗。

答案要点①强调卧床休息。

静脉点滴葡萄糖,补充维生素C、K。

可静脉输注人血清1蛋白、新鲜人血浆等。

注意保持水和电解质平衡,防止和纠正低血钾;②促进肝细胞再生:可选用肝细胞生长因子或胰高血糖素-胰岛素(G-I)疗法等;③并对症防治:a.防治出血:输入新鲜血浆或凝血因子复合物以补充凝血因子;使用泵离子抑制剂,如奥美拉唑,或H2受体药物,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等预防消化道出血。

使用止血药物;消化道大出血时可使用环状十四肽(施他宁)或八肽合成类似物的生长抑素及输入新鲜红细胞。

b. 防治肝性脑病:1)氨中毒的防治:予低蛋白饮食;口服氟哌酸抑制肠道细菌;口服乳果糖浆酸化和保持大便通畅;静脉使用乙酰谷酰胺或谷氨酸钠降低血氨。

2)恢复正常神经递质:左旋多巴静脉点滴或保留灌肠。

3)维持氨基酸比例平衡:每天予肝安250ml~500ml静脉滴注。

4)防治脑水肿:用甘露醇快速静脉点滴,必要时加用呋塞米;c.防治继发感染:重症肝炎常伴有肝胆系感染、原发性腹膜炎等。

治疗可选用半合成青霉素如哌拉西林、二或三代头孢霉素如头孢西丁、头孢噻肟。

有厌氧菌感染时可用甲硝唑或替硝唑。

合并真菌感染时,应加用氟康唑等抗真菌药物;d.防治肝肾综合征:避免引起血容量降低的各种因素;少尿时应扩张血容量,可选用低分子右旋糖酐、血浆或清蛋白;使用扩张肾血管药物,如小剂量多巴胺,可增加肾血流量;应用利尿药物如使用呋塞米等;④人工肝支持系统(ALSS)和肝移植:ALSS目的是替代已丧失的肝功能,延长病人生存的时间。

肝移植用于终未期肝病如晚期肝硬化和肝衰竭病人。

二、病案分析病例1.女,60岁,城区办公室职员,发热、腹部不适、疲乏、恶心、胃纳减退7天,尿色变黄2天,体检:体温36.8℃,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巩膜中度黄染,肝平软,无压痛,肝肋下1.5cm可扪及,质软。

周围血液WBC 8.3×109/L, N 0.74, L 0.21, E 0.05 ,RBC 4.0×1012/L,Hb 138g/L,血清谷丙转氨酶740u/L,总胆红素84μmol/L。

直接胆红素40μmol/L。

⑴本病例最可能的诊断是?⑵试述本例的鉴别诊断。

答案要点:⑴根据急性起病、明显消化道症状、肝大、肝功能异常、肝细胞性黄疸本病例的诊断最可能是病毒性肝炎。

⑵本例应与下列疾病相鉴别:阻塞性黄疸、溶血性黄疸、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细胞性黄疸如伤寒、钩体病等。

本例有发热、黄疸表现应注意溶血性黄疸,但无腰痛、无酱油样尿、无贫血表现、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不支持溶血性黄疸。

患者年龄较大,有黄疸表现应注意阻塞性黄疸的可能。

但无皮肤瘙庠、无白陶土样大便;体检肝肿大程度轻,腹部未及包块,无压痛等胆囊炎、胆道梗阻、肝癌、胰腺癌的根据;直接胆红素及间接胆红素均升高不支持阻塞性黄疸。

本例急性起病、有发热、黄疸表现、肝功能异常应与其他原因引起的急性肝细胞性黄疸的疾病如伤寒、钩体病、等进行鉴别。

本例发热持续时间短、白细胞总数正常、嗜酸性粒细胞无减少不支持伤寒的诊断。

本例患者为城区办公室职员提示无钩体病疫水接触史,不是钩体病的高危人群;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周围血液WBC无增高;无出血及尿少、肾功能表现不支持钩体病的诊断。

病例2.某男性患者,45岁,乡镇企业工人,因腹胀,尿少2周就诊。

诉近年来体力下降较明显,易疲乏,间中有右上腹不适,尿黄,未予理会。

患者在89年招工体检时无异常发现。

91年因车祸作头颅手术,术中曾输血1200ml。

体查:脸色灰暗,肝掌征(+),胸前毛细血管扩张,巩膜轻度黄染,肝肋下未及,脾左肋下2cm,质Ⅱ,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ALT 65u/L,AST 102u/L, ALB 30g/L,GLB 41g/L,TB 56umol/L,DB 24umol/L,WBC 3.2×109/L,RBC 3.6×1012/L,Hb 12.4g/L,PLT 72×109/L,AFP 102ng/L。

⑴本例最可能的诊断是什么?有哪些诊断依据?⑵试述本病例应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⑶试述对本病例的治疗措施。

⑷要明确本病例的诊断,需进一步作哪些检查?答案要点:⑴诊断:慢性丙型肝炎,活动性肝硬化。

诊断依据:有慢性肝炎的病史、症状、体征;有输血史;有白蛋白减少、腹水、脾亢等肝硬化的表现。

⑵本病例需与乙型肝炎肝硬化,慢性重型肝炎,肝细胞癌等疾病进行鉴别。

⑶本病例的治疗措施包括:一般疗法:卧床休息,加强护理。

支持疗法:静滴白蛋白或新鲜血浆,补充维生素。

对症治疗:防止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的发生,预防继发感染,避免肾损药物,扩张血容量,使用增加肾血流量的药物,利尿等。

保护和改善肝功能:可选用一些合适的护肝药。

肝移植:最后的治疗手段。

⑷要明确本病例的诊断,需要检测抗HCV,HCV RNA,以支持丙型肝炎的诊断;需要用敏感的方法检测乙肝病毒标志物,如HBsAg、HBeAg、抗HBs、抗HBe、抗HBc,HBV DNA等;还要作B型超声波,腹水常规及病理以排除肝细胞癌。

病例3.杨东,男17岁。

发热,乏力、厌油一周余。

尿色加深三天。

患者一周前无明显诱因感畏寒,发热,全身乏力,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烧退后,尿色逐渐加深,呈浓茶样改变,大便颜色正常,无腹胀、腹痛、无关节疼痛等症。

既往无“肝炎”病史,无血吸虫疫接触史。

体检:急性病容,一般情况可,皮肤巩膜明显黄染,未见肝掌、蜘蛛痣,心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右胁下2CM,有压痛,脾肋下未及,腹水片(一),下肢不肿。

请写出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需要进行的检查及治疗。

答:(1)诊断:病毒性急性肝炎诊断依据:①患者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无力,有食欲不振,厌油、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目热退后尿色呈深茶样改变,并感搔痒。

②体检皮肤明显黄染,肝右肋下2cm,有压痛。

鉴别诊断:①其他原因引起的a溶血性黄疸:常有药物或感染等诱因,表现为貧血,腰痛,发热,血红蛋白尿,网织红细胞升高,主要为间接脂胆红素升高。

b肝外阻塞性黄疸:有原发病症状,体征,如胆囊炎,胆石症,肝功能损害轻, 黄疸以直接胆红素为主,肝内外胆管扩张。

②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炎:a感染中毒性肝炎,如肾综合出血热,阿米巴肝病等,主要根据原发病临床特点和实验室检查进行鉴别。

b药性肝损害:有使用肝损害药物的历史,停药后肝功能可逐渐恢复,肝炎病毒标志物阴性。

C自身免疫性肝炎:主要有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和自身免疫性活动性肝炎,诊断主要依靠自身抗体的检测。

(2)需要进行的检查:①血常规②尿常规③肝功能检查:a.血清酶测定 ALT、AST、r-GT 、ALP ;b.血清蛋白;c.胆红素;d .PTA ;e.血氨;④病原学检查:HAV、HBV、HCV、HEV血清学检查。

(3)治疗:极性肝炎一般为自限性,多可完全康复,以一般治疗及对症支持治疗为主。

急性期应进行隔离,症状明显及有黄疸者应卧床休息,恢复期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避免过劳。

予清淡饮食,适当补充维生素,热量不足者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避免饮酒和应用损害肝脏药物。

辅以药物对症及恢复肝功能,药物不宜太多,以免加重肝脏负担。

病例4、李×,女,18岁,因发热5天后皮肤巩膜黄染6天,于2002年4月15日扶行入院。

患者于4月4日受凉后发热,体温39℃左右,伴有头痛,咽痛,身痛乏力,食欲减退,恶心,上腹部胀痛及右上腹隐痛,曾诊断为"上感"及胃病,给以银翘片及胃舒平治疗,5天后热退,精神食欲稍好转,但旁人发现皮肤黄染,病后大便稀,无粘液,无明显里急后重感,近二日大便呈黄白色,病后小便呈黄色,渐变为浓茶样,量中等,无皮肤搔痒及咳嗽吐痰等症状,无出血似倾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