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草学实习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拔草实习报告

拔草实习报告

一、实习背景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农田杂草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为提高我国农业技术水平,培养一批具备实际操作能力的农业人才,我国各大农业院校纷纷开展农田杂草防治的实习活动。

我有幸参加了此次实习,现将实习过程及心得体会总结如下。

二、实习目的1. 了解农田杂草的种类、生长习性及防治方法。

2. 掌握拔草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技巧。

3. 提高农田杂草防治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和环保意识。

三、实习内容1. 农田杂草种类及生长习性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农田杂草的种类、生长习性及分布情况。

常见的农田杂草有稗草、马唐、牛筋草、狗尾草等。

这些杂草具有繁殖能力强、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广等特点,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造成严重影响。

2. 拔草工具的使用与操作实习过程中,我们学习了拔草工具的使用方法。

常用的拔草工具包括锄头、镰刀、拔草机等。

针对不同类型的杂草,选择合适的拔草工具进行操作。

例如,锄头适用于大面积拔草,镰刀适用于局部拔草。

3. 拔草技巧在实习过程中,我们掌握了拔草技巧。

首先,要选择合适的时机进行拔草,一般在杂草生长旺盛期进行拔草效果最佳。

其次,拔草时要用力均匀,避免损伤农作物。

最后,拔草后要及时清理杂草,防止杂草再生。

4. 农田杂草防治方法实习期间,我们了解了农田杂草的防治方法。

主要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指拔草、铲草等;化学防治主要指使用除草剂;生物防治主要指利用天敌昆虫、微生物等控制杂草生长。

四、实习心得体会1. 提高了农业技术水平通过此次实习,我对农田杂草的种类、生长习性及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掌握了拔草工具的使用和操作技巧,为今后从事农业生产奠定了基础。

2. 增强了环保意识实习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农田杂草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以及防治杂草的重要性。

这使我认识到环保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增强了环保意识。

3. 培养了团队协作精神实习期间,我们共同完成了拔草任务。

玉米杂草防除实训或实习获得结果

玉米杂草防除实训或实习获得结果

玉米杂草防除实训或实习获得结果杂草学实习报告实习概况:本次实习安排在第三学期,并且在老师带领下去了昆明边区的山区和几个县城。

在四天的时间里我们两个班组成的大集体走过很长的路到过很多地方去采集。

在这四天的时间里,我们总共要完成植物病理学、昆虫学和杂草学的几项标本采集和标本记录作业。

期间,我们小组在组长的带领下分为:昆虫采集分队和植物采集分队,有规律有计划的来分工进行丰富多彩的趣味实习体验。

我们爬过山、下过田、淋过雨、踩过泥,跳着跑着的捕捉昆虫,采集那些病斑点点的作物组织和那些随处可见的既爱又恨的杂草。

四天疲劳的户外实习过后进行的是一个星期的实验室实习和四节课堂报告。

这几天在老师们的帮助下我们小组一起合作,用手里的资料文献和自身学到的知识完成了对采集的病害植物组织、昆虫和杂草的标本压制、鉴定和分类等。

采集的杂草标本都当天采集当天用吸水草纸和木夹压制,并且每天换上干了的草纸以防发霉变质。

实地杂草采集情况:(共12种)空心莲子草【学名:Alternantheraphiloxcroides(Mart。

)Griseb。

】属苋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水花生、空心苋等。

主要危害水稻、棉花、蔬菜和果树。

异性莎草【学名:CyperusdifformisL。

】属莎草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三角草、秋华莎草、球穗碱草、黄棵头等车前草【学名:PlantagoasiaticaL。

】属车前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车轱辘菜、野甜菜等。

苍耳【学名:XanthiumsibiricumPatrin】属菊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苍子、苍耳子、野落苏等。

猪毛菜【学名:SalsolacollinaPall。

】属藜科一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札莲棵。

早熟禾【学名:PoaannuaL。

】属禾本科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稍草、小青草、小鸡草、冷草、绒球草等。

旋覆花【学名:InulajaponicaThunb。

】属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

别名:金佛花、金佛草、六月菊、复花、毛耳朵、百叶草。

除杂草实践心得体会

除杂草实践心得体会

在我国,杂草问题一直是农业生产中的一大难题。

杂草不仅会与农作物争夺养分、水分和光照,还会传播病虫害,严重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保障农业生产安全,我们组织了一次除杂草实践活动。

通过这次实践,我深刻体会到了除杂草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以下是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杂草问题的严重性在实践活动中,我了解到杂草对农作物的影响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竞争养分:杂草与农作物争夺土壤中的养分,导致农作物生长不良,产量降低。

2. 竞争水分:杂草根系发达,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使农作物缺水,生长受限。

3. 竞争光照:杂草生长迅速,会遮挡农作物,影响其光合作用,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阻。

4. 传播病虫害:杂草可以作为病虫害的中间寄主,传播病虫害,给农作物带来严重损失。

二、除杂草的方法在实践活动中,我们学习了多种除杂草的方法,以下是我总结的一些常用方法:1. 人工拔除:针对少量杂草,人工拔除是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

在农作物生长初期,人工拔除杂草可以减少杂草对农作物的竞争。

2. 草甘膦喷雾:草甘膦是一种广谱性除草剂,可以杀灭多种杂草。

在农作物生长后期,使用草甘膦喷雾可以有效地清除杂草。

3. 烧烧法:在农作物收获后,可以采用火烧法清除田间杂草。

但这种方法容易引起火灾,需谨慎使用。

4. 地膜覆盖:在播种前,使用地膜覆盖土壤,可以防止杂草生长。

但这种方法成本较高,不适用于所有作物。

5. 生物防治:利用生物天敌,如昆虫、微生物等,来控制杂草生长。

这种方法具有环保、高效的特点。

三、除杂草实践体会1. 认识到杂草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实践活动,我深刻认识到杂草对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以及除杂草工作的重要性。

2. 掌握除杂草方法:在实践中,我学会了多种除杂草方法,为今后的农业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持。

3. 增强环保意识:在除杂草过程中,我意识到化学除草剂对环境的危害,开始关注生物防治和环保型除草方法。

4.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除杂草工作需要多人协作,通过这次实践,我学会了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团队合作能力。

杂草学实习报告总结

杂草学实习报告总结

一、实习背景杂草学作为一门研究杂草的生物学特性、防治技术及杂草对农业生产影响等内容的学科,对于保障农业生产、维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了解杂草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技能,提高自身综合素质,我于20XX年X月至X月参加了为期一个月的杂草学实习。

二、实习目的1. 深入了解杂草学的理论知识,掌握杂草的生物学特性、分类、分布等基本知识。

2. 学习杂草的识别方法,提高杂草鉴定能力。

3. 掌握杂草防治技术,包括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

4.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提高沟通协作能力。

三、实习过程1. 实习前期在实习开始前,我们参加了杂草学理论课程的学习,了解了杂草的基本概念、生物学特性、分类、分布等理论知识。

同时,我们还学习了杂草的识别方法,为实习奠定了理论基础。

2. 实习中期实习中期,我们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观察杂草的生长情况,进行杂草的识别和鉴定。

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学习了杂草的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防治技术,并进行了实际操作。

(1)杂草识别与鉴定:通过观察杂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我们学会了如何准确识别和鉴定杂草。

实习期间,我们共识别了20余种杂草,包括禾本科杂草、莎草科杂草、阔叶杂草等。

(2)化学防治:在实习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学习了化学除草剂的使用方法,包括喷雾、喷粉、土壤处理等。

我们还了解了不同除草剂的适用范围、使用剂量、注意事项等。

(3)生物防治:通过学习,我们了解了生物防治的原理和方法,包括天敌昆虫、微生物等生物防治技术。

我们还参观了生物防治实验室,了解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现状。

(4)物理防治:实习期间,我们学习了物理防治方法,如机械除草、热处理、光处理等。

我们还了解了不同物理防治方法的适用范围和效果。

3. 实习后期实习后期,我们对实习期间的学习和实践进行了总结,撰写了实习报告,并与指导老师进行了交流。

在交流过程中,我们针对实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困惑,向老师请教,进一步提高了自己的杂草学知识水平。

园艺杂草防治毕业实习报告

园艺杂草防治毕业实习报告

园艺杂草防治毕业实习报告一、实习背景与目的随着我国园艺产业的快速发展,果园、蔬菜园、花卉园等园艺作物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杂草问题日益突出。

杂草不仅影响园艺作物的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还可能导致病虫害的爆发,严重威胁园艺产业的健康发展。

为了提高园艺杂草防治技术,培养具备实践操作能力的园艺人才,我选择了园艺杂草防治作为毕业实习课题。

本次实习旨在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园艺杂草防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对杂草识别和防治能力,为今后从事园艺生产和管理奠定基础。

二、实习内容与过程1. 实习前的准备在实习开始前,我参加了实习培训课程,学习了杂草生物学特性、杂草防治方法、农药使用技术等方面的知识。

同时,我还通过查阅文献、请教老师和同学,对园艺杂草防治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实习过程(1)杂草识别实习的第一步是学习识别各种杂草。

在导师的带领下,我参观了果园、蔬菜园和花卉园,现场学习了杂草的形态特征、生长习性等。

通过对比学习,我逐渐掌握了不同杂草的识别要点,能够准确识别常见杂草。

(2)杂草防治方法学习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杂草防治的各种方法,包括物理防治、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

物理防治主要包括人工拔除、割草、覆盖等;化学防治主要包括使用除草剂;生物防治主要包括利用天敌、病原微生物等。

(3)农药使用技术在实习过程中,我学习了农药的种类、性质、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

导师亲自示范了农药的正确喷施方法,我也在指导下进行了实际操作。

同时,我还学习了农药残留检测方法,以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4)实习总结与交流实习结束后,我参加了实习总结会议,与其他同学分享了自己的实习心得。

导师对我们的实习表现进行了点评,指出了不足之处,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通过总结交流,我对园艺杂草防治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三、实习收获与反思通过本次实习,我掌握了园艺杂草防治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提高了实践操作能力。

同时,我也认识到杂草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农药使用过程中要注意的安全问题。

杂草学实习心得体会

杂草学实习心得体会

杂草学实习心得体会一、实习前的准备工作作为一名植物学专业的学生,我一直对植物的种类和特点有着浓厚的兴趣。

然而,平时在学校里主要学习的都是主要作物和观赏植物,对于一些杂草的了解比较匮乏。

因此,当得知学校安排我去参加一次杂草学实习时,我感到非常兴奋,同时也有些紧张。

实习前,我花了很多时间查阅相关资料,了解了一些基本的杂草分类和特点,以便于更好地应对实习任务。

二、实习地点与时间这次杂草学实习安排在当地的农田和郊区地区,时间为两个星期。

实习地点的选择非常合适,因为这些地方通常会有大片的杂草生长,我们可以更好地观察和研究。

实习的时间也安排得很合理,两个星期的时间可以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杂草的生长环境和特点。

三、实习过程中的收获1. 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在实习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学会了如何鉴别不同种类的杂草。

在田间教学的过程中,导师为我们讲解了许多常见杂草的特点和区别,比如早熟禾、苜蓿、蓬蒿等。

通过将理论知识和实地观察相结合,我们逐渐学会了如何快速准确地判断一种植物的种类,加深了对植物多样性的认识。

2. 对杂草的生长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除了对植物种类的了解,实习还让我们对杂草的生长环境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我们经常会在田间进行生态调查,了解杂草的分布规律和其与周围环境的相互关系。

例如,我们发现早熟禾通常会生长在田间的水坑边,而苜蓿更喜欢生长在开阔的阳光充足的地方。

这些了解对于我们研究杂草的分布和生长习性非常有帮助。

3. 科学研究方法的掌握实习中,我们还学会了许多科学研究方法,比如样线法、样方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系统地收集和分析田间的植物数据,为后期研究提供更为可靠的依据。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并且在导师的指导下顺利完成了一些小型研究项目,这对我们将来进一步深入研究植物学提供了很好的基础。

四、实习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1. 对杂草的鉴别难度大由于我们之前对杂草的了解相对较少,因此在一开始鉴别杂草的时候遇到了许多困难。

杂草学实习报告

杂草学实习报告

杂草学实习报告
本次实习是在一家植物园进行的,主要任务是对园区内的杂草进行调查和研究。

在实习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各种杂草的生长习性、生态特点和对植物园的影响。

在调查过程中,我发现植物园内主要分布着蒲公英、马先蒿、虎耳草等多种杂草。

这些杂草在园区内广泛分布,对园区植物的生长和试种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通过观察和记录,我发现这些杂草在特定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茂盛,而在其他条件下则无法存活。

这为我们制定针对性的防治措施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除了调查杂草的分布情况,我还进行了对杂草的生长状态和繁殖方式进行了研究。

通过实地观察和采集样品,我发现不同种类的杂草有着不同的繁殖方式,有的通过根茎繁殖,有的通过种子繁殖。

这些研究成果为今后的杂草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在实习期间,我还参与了园区内杂草的清除工作。

通过手工拔除和喷洒除草剂的方式,我们对园区内的杂草进行了清除,有效减少了杂草对植物园的影响。

这些工作使我对杂草的防治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强了我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这次实习,我对杂草学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也积累了实践经验。

我相信这些知识和经验对我的专业发展和未来的工作会有很大的帮助。

感谢植物园给予我这次实习的机会,我会继续努力学习,为植物园的建设和管理贡献自己的力量。

杂草学实习报告

杂草学实习报告

杂草学实习报告在农业生产中,杂草的存在一直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

为了更深入地了解杂草的特性、生长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治方法,我们进行了一次杂草学实习。

这次实习不仅让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中,还让我对杂草有了全新的认识。

实习地点选在了一片广阔的农田,这里种植着各种农作物,同时也滋生着各式各样的杂草。

初到实习地点,放眼望去,便能看到在农作物间顽强生长的杂草,它们形态各异,有的矮小纤细,有的高大粗壮。

我们首先进行的是杂草的识别工作。

老师带着我们在田间仔细观察,耐心地为我们讲解每种杂草的特征。

比如,常见的稗草,它的叶子细长,边缘有锯齿状;而马齿苋则是匍匐生长,叶片肥厚多汁。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的观察,我逐渐能够准确地分辨出不同的杂草。

在识别杂草的过程中,我发现杂草的适应性非常强。

它们能够在各种环境中生存,无论是肥沃的土地还是贫瘠的角落,都能看到它们的身影。

而且,杂草的繁殖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通过种子繁殖,有的则可以通过根茎、匍匐茎等进行无性繁殖。

这使得它们在田间一旦出现,就很容易迅速蔓延。

接下来,我们进行了杂草密度和频度的调查。

这是一项需要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我们划分了多个样方,在每个样方内仔细统计杂草的数量和种类,并计算出它们的密度和频度。

通过这项工作,我们能够了解到不同杂草在田间的分布情况,为后续的防治工作提供依据。

实习过程中,我们还了解了杂草的危害。

杂草会与农作物争夺水分、养分和光照,从而影响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有些杂草还是病虫害的寄主,会导致病虫害的发生和传播。

比如,田旋花会吸引蚜虫,而蚜虫会对农作物造成严重的危害。

针对杂草的危害,我们学习了多种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方法包括人工除草和机械除草。

人工除草虽然效果较好,但费时费力;机械除草效率较高,但对于一些生长在农作物根部附近的杂草可能效果不佳。

化学防治则是使用除草剂,但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除草剂,并严格按照使用说明进行操作,以避免对农作物造成药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打碗花拉丁文名CalystegiahederaceaWall 也叫打碗碗花,别名小旋花,面根藤、狗儿蔓、葍秧、斧子苗,.习称 “旋花”,亦称“小旋花”、“常春藤打碗花”,有红紫、蓝、白多 色。多年生草质藤本。主根(一说根状茎,但未见分节)较粗长,横 走。茎细弱,长0.5~2m,匍匐或攀援。叶互生,叶片三角状戟形或 三角状卵形,侧裂片展开,常再2裂。花萼外有2片大苞片,卵圆形; 花蕾幼时完全包藏于内。萼片5,宿存。花冠漏斗形(喇叭状),粉 红色或白色,口近圆形微呈五角形。与同科其它常见种相比花较小, 喉部近白色。子房上位,柱头线形2裂。蒴果,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不 结果,以根扩展繁殖。 多年生草本植物。以根芽和种子繁殖。田间以无性繁殖为主,地下茎 质脆易断,每个带节的断体都能长出新的植株。华北地区4~5月出苗, 花期7~9月,果期8~10月。长江流域3~4月出苗,花果期5~7月。

蔷薇科(Rosaceae) 双子叶植物纲,蔷薇亚纲中经济价值较高的1个大科-----主要的水果和 花卉。约124属,3300余种,广布于全球,以温带居多;中国约有55 属1000余种草本、灌木或乔木,落叶或常绿,有刺或无刺。冬芽常具 数个鳞片,有时仅具2个。叶互生,稀对生,单叶或复叶,有显明托 叶,稀无托叶。花两性,稀单性。


紫茎泽兰(CroftonWeed) 多年生草本或亚灌木。植物界里的“杀手”,所到之处寸草不生,牛 羊中毒。可进行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对环境的适应性极强,无论在 干旱贫瘠的荒坡隙地、墙头、岩坎,在石缝里也能生长。在2010年中 国西南大旱后疯长蔓延,威胁到农作物的生长。被列入中国首批外来 入侵物种,排在第一位,茎紫色、被腺状短柔毛。叶对生、卵状三角 形、棱形,边缘具粗锯齿。头状花序,直径可达6毫米,排成伞房状, 总苞片三四层,小花白色。呈半灌木,高0.8~2.5米。有性或无性繁 殖。每株可年产瘦果1万粒左右,瘦果五棱形。具冠毛,藉冠毛随风 传播。根状茎发达,可依靠强大的根状茎快速扩展蔓延。每年2~3月 开花,4~5月种子成熟,种子很小,有刺毛,可随风飘散,种子产量 巨大,每株年产种子1万粒左右。
1.车前草 车前科( PlantagoasiaticaL;PlantagodepressaWilld)
二年生或多年生草本。须根多数。根茎短,稍粗。叶基生呈莲座 状,平卧、斜展或直立;叶片薄纸质或纸质,宽卵形至宽椭圆形,长 4-12厘米,宽2.5-6.5厘米,先端钝圆至急尖,边缘波状、全缘或中部 以下有 锯齿、牙齿或裂齿,基部宽楔形或近圆形,多少下延,两面疏 生短柔毛;脉5-7条;叶柄长2-15(-27)厘米,基部扩大成鞘,疏生 短柔毛。花序3-10个,直立或弓曲上升;花序梗长5-30厘米,有纵条 纹,疏生白色短柔毛;穗状花序细圆柱状,长3-40厘米,紧密或稀疏, 下部常间断;苞片狭卵状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长2-3毫米,长过 于宽,龙骨突宽厚,无毛或先端疏生短毛
5、鼠曲草 菊科 Gnaphalium affine
全草密被灰白色绵毛。根纹细,灰桂冠以。茎常自基部分枝成丛, 长15-30cm,直径1-2mm。叶皱缩卷曲,展平后叶片呈条状匙形或倒 披针形,长2-6cm,宽0.3-1cm,全缘,两面均密被灰白色绵毛;质柔 软,头状花序顶生,多数,金黄色或棕黄色,舌状花及管状花多已落 脱,花托扁平,有花脱落后的痕迹。气微,味微甘。
标本管理:由于当前环境湿度较大,按时更换标本纸, 并保存在干燥的环境中。

三、采集标本种类及其生物学特征
1、砖子苗:莎草科 拉丁文学名:Mariscus umbellatus Vahl
密穗砖子苗粗壮、直立、秃净、多年生草本ae
龙葵一年生草本,高30-60cm。茎直立,上部多分枝,稀被白色柔毛。叶 互生,卵形,长2.5—10cm,宽1.5—5.5cm,全缘或具波状齿,先端尖锐,基 部楔形或渐狭至柄,叶柄长达2cm。花序短蝎尾状或近伞状,侧生或腋外生, 有花4—10朵,花序梗长1-2.5cm;花细小,柄长约1cm,下垂;花萼杯状, 绿色,5浅裂;花冠白色,辐射状,5裂,裂片卵状三角形,约3cm;雄蕊5, 花药顶端孔裂;子房上位,卵形,花柱中部以下有白色绒毛。浆果球形,直 径约8mm,熟时黑色。种子多数,近卵形,压扁状。花果期9-10月。
幼苗,青绿色,直立。胚芽鞘膜质,较短。第l片叶较短宽,第2片 叶渐长,叶鞘无毛。 成株,具根茎。秆匍匐地面,节上生根,花枝高20~60厘米。叶鞘 松弛,压扁,背部有脊。叶片平展,线形,较薄而柔软。
8、空心莲子草 苋科 Alternantheraphiloxeroides(Mart.)Griseb
根:由茎节上形成须根,无根毛,外皮层无明显分化,中皮层具6~9层薄壁 细胞,气腔分布其中;维管束3~4原型,一轮。茎:基部匍匐蔓生于水中, 端部直立于水面,不明显4棱,长55~120cm,节腋处疏生细柔毛;茎圆桶形, 多分枝,光滑中空,只具初生构造,髓腔较大,细胞密度小,细胞内未见草 酸钙晶体形成。叶:对生,有短柄,叶片长椭圆形至倒卵状披针形。
1、实习目的:
杂草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许多理论知识需要 通过实践来完善,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使植保的学 生更好的理解杂草与植保的联系。通过表象的观察,然后 进行合理的分析,最后得出相关结论,达到用理论引导实 践,实践验证理论的效果。 通过学习认识杂草的种类以及危害特点,然后采取相 关行之有效的防控措施,最终实现作物增产的目的。
实习过程
1、7月1日上午八点,全体学生在植保楼集合点名、领工具。 在老师讲完实习要求后,各小组按要求前往学校草坪采集 杂草。下午两点带着所采的杂草到实验室鉴别压制。 2、7月2日上午前往田溪公园采集杂草,下午实验室压制标 本。 3、7月3日上午前往荒地采集杂草 4、7月4日做实习总结
实习内容

3、苦买菜 菊科
二年生草本,高25~50cm,具白色乳汁。直根呈倒圆锥形 并具少数支根,淡黄棕色。
4、荩草 禾本科 Arthraxon hispidus (Thunb.) Makino
一年生。秆细弱,无毛,基部倾斜,高30-60厘米,具多节,常 分枝,基部节着地易生根。叶鞘短于节间,生短硬疣毛;叶舌膜质, 长0.5-1毫米,边缘具纤毛;叶片卵状披针形,长2-4厘米,宽0.8-1.5 厘米,基部心形,抱茎,除下部边缘生疣基毛外余均无毛
3、杂草的重要性 (1)经济意义 (2)生态环境意义
(3)科学研究意义
二、标本采集以及鉴定 根据不同环境,分别采集草地、园林、荒地杂草。采集 过程中认清该地的主要杂草及其危害特点,根据形态特征 区分杂草种类并了解其生活类型。 鉴别与压制:由老师指导或图书识别对杂草进行识别鉴 定。具有代表性的杂草需要按要求压制标本。
6、小飞蓬 菊科 Conyza canadensis (L.) Cronq.
瘦果长矩椭圆形,长1.2~1.5毫米,宽约0.5毫米,扁状,顶端 收缩,无明显的衣领状环,中央具残存花柱,冠毛常宿存,污白色。 果皮膜质,浅黄色或黄褐色,表面有白色细毛,果实基部稍窄。果脐 凹陷,周围白色,位于果实基端。
7、双穗雀稗 禾本科 Paspalum paspaloides (Michx.) Scribn.
2、要求
(1)分组8~10人 (2)遵守纪律,服从安排,积极善问 (3)实习结束每个组至少采集30种杂草,必须能识别20种 以上,并拟写实习报告 (4)实习结束后,每个组按指导老师的要求上交一套具有 代表性的杂草标本 (5)实习考核:各组展示实习总结 20~25分钟
实习时间及实习地点
时间:2014年7月1日~7月4日 地点:农大后山草地、田溪公园(园 林)、天溪公园附近荒地



一、杂草理论知识 1、杂草的概念:通俗地讲就是长错地方的草。还可以这 样定义:杂草是指能够在人类试图维持某种植被状态的生 境中不断地自然延续其种族,并影响到人工植被状态维持 的一类植物。 2、分类 (1)禾草类:茎圆或略扁,节间中空,叶鞘开张,有 叶舌,叶片狭长,平行叶脉,叶五柄。 (2)莎草类:茎三棱形或扁三棱形,茎常实心,平行 叶脉,无叶柄。 (3)阔叶草类:茎圆形或四棱形,叶片宽阔,网状叶 脉,有叶柄。
鬼针草(本草拾遗,图考) 学名 Bidens pilosa Linn. 别名 三叶鬼针草、虾钳草、蟹钳草 一年生草本,茎直立,高30-100厘米,钝四棱形,无毛或上部被极稀疏的柔毛,基部 直径可达6毫米。茎下部叶较小,3裂或不分裂,通常在开花前枯萎,中部叶具长1.5-5 厘米无翅的柄,三出,小叶3枚,很少为具5-7小叶的羽状复叶,两侧小叶椭圆形或卵 状椭圆形,长2-4.5厘米,宽1.5-2.5厘米,先端锐尖,基部近圆形或阔楔形,有时偏斜, 不对称,具短柄,边缘有锯齿、顶生小叶较大,长椭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5-7厘米, 先端渐尖,基部渐狭或近圆形,具长1-2厘米的柄,边缘有锯齿,无毛或被极稀疏的短 柔毛,上部叶小,3裂或不分裂,条状披针形。头状花序直径8-9毫米,有长1-6(果时 长3-10)厘米的花序梗。总苞基部被短柔毛,苞片7-8枚,条状匙形,上部稍宽,开花 时长3-4毫米,果时长至5毫米,草质,边缘疏被短柔毛或几无毛,外层托片披针形, 果时长5-6毫米,干膜质,背面褐色,具黄色边缘,内层较狭,条状披针形。
杂草学实习总结报告
学院:植保 专业:植保 指导老师:郭怡卿老师 组员:张文博、陈正军、王长秘、王朝龙 浦仕献、黄冬雪、王发美、梁 莉
时间:2014年7月4日
目录



实习目的及要求 实习时间、实习地点 实习过程 实习内容 实习地综合分析及防控措施 实习心得体会 实习总结
实习目的及要求
9、牛筋草 禾本科 Gramineae
一年生草本,高15~90厘米。须根细而密。秆丛生,直立或基部 膝曲。茎秆丛生,斜生或偃卧,有的近直立,株高15—90cm。叶片条 形;叶鞘扁,鞘口具毛,叶舌短。穗状花序2—7枚,呈指状排列在秆 端;穗轴稍宽,小穗成双行密生在穗轴的一侧,有小花3—6个;颖和 稃无芒,第一颖片较第二颖片短,第一外稃有3脉,具脊,脊上粗糙, 有小纤毛。颖果卵形,棕色至黑色,具明显的波状皱纹。靠种子繁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