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3
2011年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

2011年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31、物质的用途和性质密切相关。
下列用途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活性炭用于防毒面具B .金刚石作装饰品C .铜丝作导线D .氢气作高能燃料2、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加热液体B.稀释浓硫酸C.蒸发食盐水D.检查装置气密性 3、学习化学时可用右下图表示某些从属关系,下列选项正确的是4、翡翠是人们喜爱的一种装饰品,翡翠的主要成份是硬玉 [化学式为NaAl(Si 2O 6)]。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翡翠是由钠、铝、硅、氧四种元素组成B .化学式中硅元素的化合价为+4价C .1 g 硬玉中含有10个原子D .硬玉中硅和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是1﹕35、黑火药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黑火药爆炸的原理表示为:S+2KNO 3+3C==K 2S+N 2↑+3X↑则X 的化学式是 A .COB .NOC .CO 2D .SO 26”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模拟模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2︰1 B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 C .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 D .该反应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7、溶解度曲线为我们定量描述物质的溶解性强弱提供了便利。
请你根据下图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 .20℃时,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60℃时,将80g甲物质放入10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0g。
D. 60℃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较多的是乙8、下表列出了一些生活中常见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上表中,8种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B. S、Cl、Ar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电子,形成带负电荷的阴离子C.上表中,金属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少于4个(1)2个氧分子(2)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酸根离子(3)氢氧根离子____________10、4分)生活中铁制品容易锈蚀,某课外学习小组探究铁生锈的条件,用洁净无锈的铁钉、试管、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植物油、棉花和干燥剂氯化钙,实验装置图如下。
武汉市中考化学三模试卷解析版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gH2 跟 8gO2 完全反应,可得到 10gH2O B.用含 Fe2O385%的赤铁矿 160t,理论上可生产 100t 含杂质 4. 8%的生铁 C.各取 10g 镁粉和锌粉,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完全反应,镁粉产生的 H2 多,说明镁的金属 活动性比锌强 D.将 l0gCuSO4·5H2O 与 90gH2O 混合,固体完全溶解,可得 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的 CuSO4 溶液 【答案】B 【解析】 【详解】
3.童童同学将一定量的氧化铜粉末加入到 100g 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4%的稀硫酸中,充分
反应后固体全部消失,为了避免该废液排放造成污染,他又向废液中加入 20g 铁粉,充分反
应后过滤,滤渣的质量为 20g,加稀硫酸时所消耗的氧化铜质量是()
A.8g
B.10g
C.12g
D.14g
【答案】B
【解析】
【分析】
设原先氧化铜的质量为 m ,则与氧化铜反应的硫酸的质量 x ,生成硫酸铜的质量 y ,
CuO +H2SO4 ═ CuSO4 +H2O
80 98
160
mx
y
80 m 98 x
80 = m 160 y
x = 98 m 80
y =2 m 设加入铁粉与硫酸铜溶液充分反应固体增加的质量为 a ,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为 c ;与剩
×100%=6.4%,错误。
5.水垢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现取一定量的碳酸钙和氢氧化镁的混合物,向其中
加入 100g 14.6%的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后,得到 111.4g 溶液,将溶液蒸干得到 20.6g 固
体,则原混合物中碳酸钙的含量约是( )
2011年武汉市中考化学逼真模拟试题(六)

2011年武汉市中考化学逼真模拟试题(六)本卷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K-39 Mn-55 O-16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3分×8=24分) 1.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A .钛合金制人造骨B .盐酸除铁锈C .焦炭用于高炉炼铁D .熟石灰用于改良酸性土壤2.下列各组物质中,带点的同种元素的化合价相同的是( )A .C .l 2、NaC .lB .N .H 4Cl 、HN .O 3C .M .nO 2 、K 2M .nO 4D .P .2O 5、Ca 3(P .O 4)2 3.下列人体体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4.从图所示的两种微粒结构示意图中,所获取信息不正确的是( )A .它们属于同种元素B .它们的核外电子层数相同C .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 .①表示阴离子,②表示原子5.分类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某同学用下表所示的形式对所学物质进行分类(甲与乙、丙是包含关系)。
下列分类中不正确...的是( ) 构成物质微粒6.下图所示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取某些气体,并能随开随用,随关随停。
下表中所选用的药品及制取的气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7.下列图①~④分别与相应的操作过程相对应,其中正确的是( ) ④A B C D.应8.在一定条件下,在一个密闭容器内发生某反应,测得反应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该反应是化合反应,d C .b 物质可能是单质 D .反应后a 物质的质量为3g 二、填空题(共24分) 9.(3分)用化学符号填空:①硝酸铵___________; ②硫酸铜溶液中的金属离子______________; ③标出氧化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____________。
10.(6分) 小林觉得你很聪明,是他的良师益友,学完“酸的化学性质”后,邀请你与他讨论“食醋在厨房中的妙用”:由于小林的课堂笔记没做好,“③酸与某些金属氧化物作用”后面的化学方程式未配平...,请帮他写出配平后的化学方程式: 。
2011年武汉市中考化学试卷及其答案

2011武汉中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1. 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钢铁生锈B.冰雪融化C.利用干冰制造舞台云雾D.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2. 下列化学用语与所表述的意义不相符的是()A.N2——氮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0B.2H——2个氢元素C.2H2O——2个水分子D.CuO——氧化铜3. 氨水是一种化学肥料。
打开贮存氨水的容器,就可以闻到一股强烈的氨味。
从微观角度分析,其原因是()A.组成氨水的元素种类发生改变B.氨分子在不断运动C.氨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D.氨分子的体积变大了4. 氢氟酸(HF)对玻璃有腐蚀作用,可用在玻璃上雕刻各种精美图案,也可用在玻璃仪器上标注刻度及文字。
氢氟酸与玻璃发生的反应可以表示为:SiO2+4HF=X↑+2H2O,关于物质X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能含有氢元素B.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硅元素、氟元素D.X是一种氧化物5. 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
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工成的无色糊状物。
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
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A.隔绝了氧气B.可以燃烧C.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D.清除了可燃物6. 下列有关气体的制取装置或实验操作,错误的是()7. 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少量硫酸和硫酸铜。
小军同学取适量废液放入盛有一定量锌粉的烧杯中,搅拌,待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少量滤渣和滤液。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液体的酸性减弱,pH变小B.实验所得滤液是纯水,可直接排放C.滤渣中一定含铜和锌D.发生的反应都是置换反应8. 实验室里,用如右图所示装置还原氧化铁的过程中,可能生成四氧化三铁、氧化亚铁或铁等固体物质。
关于该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实验时,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证明该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B.实验结束时,玻璃管中红色的氧化铁粉末变成黑色,该产物不一定是铁C.反应后,玻璃管中的固体物质的质量比反应前减少了,证明一定有铁生成D.为了减少空气污染,应增加尾气处理装置二、选择题9.(4分)甲烷、乙醇都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
2011年武汉市初三元月调考化学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11学年度元月调考化学试卷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每小题3分,共24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衣服晾干B.冰雪融化C.燃放鞭炮D.玻璃破碎2.空气中含量较多且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水蒸气3.如图所示,将一小气球套在装有氮气的试管口。
把试管放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气球会变大。
当气球变大时,关于试管中的氮气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分子变大B.氮气分子间间隔变大C.氮气分子数增多D.氮气分子变成氧气分子4.奥运会对兴奋剂的检测十分重视。
下列有关兴奋剂(C20H26O2)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兴奋剂属于氧化物B.该兴奋剂中碳、氢、氧元素的个数比为l0∶13∶1C.该兴奋剂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98 gD.每个该兴奋剂的分子中含20个碳原子、26个氢原子和2个氧原子5.在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时,不需选用的仪器是()6.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A.用酒精灯火焰的外焰给物质加热B.倾倒液体时,试剂瓶贴有标签的一面朝向手心C.在实验室用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时,用燃着的木条放人集气瓶内验满D.点燃甲烷前检验它的纯度7.一个密闭容器内有X、Y、Z、Q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为化合反应B.X一定是这个反应的催化剂C.反应后,X的质量为4g D.若Q为氧气,则该反应为氧化反应8.如图所示.先在锥形瓶中放人几颗崭新的铁钉,然后加入一些水,并做上记号,塞紧带导管的单孔塞,导管另一端伸入水中。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一周后,观察到铁钉表面生成一层红褐色的铁锈,锥形瓶内液面上升。
下列对于该实验的推测,正确的是()A.如果放置足够长的时问,锥形瓶内会充满液体B.将铁钉取出,保留铁钉表面的铁锈作为保护层可以防止铁进一步生锈C.因为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如果将铁钉换成铝丝,将会看到铝丝比铁锈蚀得更严重D.铁锈的主要成分与铁在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相同29.(3分)请根据要求填空。
九年级化学中考模拟试卷-2011年中考模拟试卷(七科)-参考答案-化学参考答案

化学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5 DDDDA 6-10 BACCC 11-15 AADCD 16-20 CCBCA二、填空题21、(1)NO 3- (2)M +2g (3)Al 2(SO 4)322、(1)酚酞试液 (2)二氧化碳 (3)氧化钙(或生石灰)23、(1)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木炭 (2)蒸馏24、(1)② ③ ④ (2)③25、(1)③或④ (2)要有空气(或氧气) (3)气体分子间的间隔大,容易被压缩26、(1)A (2)t 1 (3)C B A (4)A 、B27、(1)H2 硫酸亚铁 (2)C+2CuO 高温2Cu+CO 2↑ 2CO+Fe 2O 3高温2Fe+3CO 2三、实验探究题28、(1)广口瓶 (2)药匙 (3)坩锅钳 (4)量筒29、(1)O 2(或氧气) 增加水中氧气的含量 烧杯(2)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前CaO 2与水中有Ca 、H 、O 三种元素,反应后的物质也应该由Ca 、H 、O 三种元素组成 (3)2CaO 2+2H 2O=2Ca(OH)2+O 2↑ (4)该反应放出了热量30、(1)H 2O 2(或双氧水)和MnO 2(或二氧化锰) CaCO 3(或碳酸钙)和稀盐酸 Zn(或锌)和稀硫酸(以上三种答案选填二种)(2)硝酸铵和水 NaOH 溶液和CO 2 水和氨气(以上三种答案选一种)(3)在尖嘴管处用胶皮管连接一根导管通入量筒中去31、(1)NaOH+HCl=NaCl+H 2O Na 2CO 3+2HCl=2NaCl+H 2O+CO 2↑(2)解:设原有Na 2CO 3 xg ,生成NaCl ygNa 2CO 3 +2HCl=2NaCl+H 2O+CO 2↑106 117 44x y 4.44.444117106==y x X=10.6(g ) y=11.7(g ) 原固体中NaOH 的质量分数为:%0.43%1006.186.106.18=⨯-gg g (3)设NaOH 反应生成的NaCl 为zgNaOH+HCl=NaCl+H 2O40 58.518.6-10.6=8 zz5.58840= Z=11.7(g) 反应后溶液质量为:18.6g+100g-4.4g=114.2g 反应后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5.20%1002.1147.117.11=⨯+。
2011年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7及全国初中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2011年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1、下列物质的用途中,主要是利用其化学性质的是A .用铜丝作导线B .用石墨作铅笔芯C .用粮食酿造酒D .用干冰作制冷剂 2、下列事实及对这些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A .金刚石很硬,而石墨质软---------构成的碳原子不同B .蔗糖是甜的,食醋是酸的---------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C .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度变化--------原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D .电解水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的3、正确的化学实验操作对实验结果、人身安全非常重要。
下图中的实验操作正确的是4、右图是某品牌服装标签。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羊毛属于合成纤维B .该服装面料不耐高温C .羊毛和涤纶可用燃烧法区别D .加入涤纶可增强面料的耐磨性5、化学就在我们身边,生活中处处有化学。
根据你所学过的化学知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为了防止污染,使用聚乙烯薄膜包装食品B .食品工业中,发酵粉的主要成份是小苏打——Na 2CO 3C .吃松花皮蛋时,为了消除其中所含碱性物质的涩味,可以加入少量食醋D .食用霉变的大米、花生等会危害人体健康6、下图所示装置中,烧瓶内系在玻璃导管上的气球完好并通过导管与大气相通,某探究小组的同学利用该装置进行了四组实验。
各组实验中,胶头滴管、烧瓶内盛装的物质(适量)见下表。
当将胶头滴管中的液体滴加到烧瓶内后,能观察到气球明显变大的组合是滴管中 烧瓶中 A NaOH 溶液SO 2 B 水 CO C 稀HCl CaCO 3 D稀HClNaOH 溶液7、你认为下列实验方案中,可行的是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可以分离CaCl 2、Ca(OH)2的混合物B.向某种未知溶液中加入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是盐酸C.用磷在密闭容器中燃烧,除去密闭容器内空气中的氧气D.将pH试纸润湿后,用玻璃棒蘸取食用白醋滴在试纸上,测定其pH8、下列图像能正确反映所对应叙述关系的是A.向pH=3的溶液中不断加水B.一定量的稀硫酸与锌粒反应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D.煅烧一定质量的石灰石题号 1 2 3 4 5 6 7 8答案9、(4分)用化学符号填空:(1)某气体在空气中占78%(体积分数),表示它的8个分子(2)}由于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国家有关部门决定扩大“乙醇汽油”的试点范围。
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武汉市中考化学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0题;共30分)1. (3分) 2011年世界地球日的主题是“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
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 垃圾分类回收B . 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减少疾病传染C . 用自行车替代汽车出行D . 农业上推广使用滴灌技术2. (3分)(2017·莆田模拟) “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下列行为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A . 分类回收垃圾B . 禁止在公共场所吸烟C . 随意燃放鞭炮D . 绿色低碳出行3. (3分) (2017九上·汽开区期末) 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X+3O2 2CO2+3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X的化学式为C2H4B . 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C . CO2中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D . 反应前后分子原子的种类均未发生改变4. (3分)(2018·海淀模拟) 下列化学式能正确表示物质组成的是()A . 氯化铜—CUCl2B . 硫酸锌—ZnSO4C . 氧化铁—Fe3O4D . 碳酸钾—KCO35. (3分) (2015九上·博白期末)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先”与“后”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 . 制取气体时,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后装药品B . 点燃可燃性气体时,先检验气体纯度,后点燃C . 用滴管取细口瓶内的液体时,先将其挤压,后伸入液体内取液D . 用托盘天平称量10g固体药品时,先放药品,后放砝码6. (3分)(2012·贵港) 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常温下金属都是固体B . 镁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 . 铝制容器可用来存放酸性食物D . 金属的回收利用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之一7. (3分) (2018九上·康巴什期中) 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 按体积计算,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94%B . 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白色固体C . 鱼儿能在水中生存说明氧气易溶于水D . 因为氧气与氮气的密度不同,所以工业上用分离液态空气法制取氧气8. (3分)物质的组成和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常青第一学校化学中考模拟试题3 姓名
相对蹶子质量:C —12 O 一16 一、选择题
1.在互联网上搜集“中央电视台每台每周质量报告”时,可搜索到被曝光的事件中一定涉及到化学变化的是【 】
A .用自来水、酱色、盐等兑制成“假酱油”
B .用工业石蜡等涂抹在瓜子表面给瓜子“美容”
C .用硫磺燃烧法熏蒸粉丝
D .用淀粉、蔗糖、奶香精等掺和成“假奶粉” 2.用一块棉布手帕浸泡质量分数为70%的酒精中,待均匀湿透后取出。
再用镊子夹住两角展开,用火点燃,当手帕上的火焰熄灭后,手帕完好无损。
对于这一现象,下列解释正确的是 【 】
A .这是魔术,你看到的是一种现象
B .火焰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C .手帕上的水和酒精汽化吸热,使手帕的温度低于棉布的着火点
D .酒精燃烧后使棉布的着火点升高 3.通过下列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其中不合理的是【 】
A .甲实验中黄铜片能在铜片上刻画出痕迹,可以说明黄铜的硬度比铜片大
B .乙实验既说明分子在不停的运动着,又可以说明氨水显碱性
C 。
丙实验既说明二氧化碳易溶于水,又可以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 .丁实验既说明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又说明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
4.下图为某加碘食盐包装袋上的部分内容,你从得到的信息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该食盐是纯净物
B .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碘单质
C .碘酸钾受热不稳定
D .1kg 食盐中含碘酸钾(35±15)mg 5.学习了原予、分子、元素后,下列同学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6.目前有关部门做出决定,司机酒后驾车会受到严惩。
交警常用一种“酒精检测仪”检查司机是否酒后驾车。
其反应原理为C 2H 5OH+4CrO 3+6H 2SO 4═2X+2CO 2↑+9H 2O ,反应中红色的CrO 3转变为绿色的化合物X,则X的化学式为
A .Cr 2O 3
B .CrSO 3
C .Cr 2(SO 4)3
D .Cr 2S 3
7.X 、Y 、Z 是三种不同的金属,将X 、Y 分别放入稀盐酸中,只有X 表面产生气泡;将Y 、Z 分别放入硝酸银溶液中,一会儿后,Y 表面有银析出,而Z 无变化。
根据以上实验事实,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 X>Y>Z B . X> Z > Y C. Z> X>Y D. Y>Z >X
8.在实验室里,可利用原料及有关试剂制取相应的物质。
从实验原理、操作和经济等角度考虑,下列设计中最合理的是【 】
二、非选择题。
9.(5分)(1)按要求用化学用语填空。
①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高的氧化物 ②可以作酒精灯内燃料的是
③人体缺少 元素会得佝偻病 ④写出作为氮肥的硫酸铵的化学式,并标出氮的化学价 (2)归纳:Cu 2+
,S 2-,CO 32
-中数字“2”的含义是 10。
(3分)下图是A 物质的话解度曲线。
请认真观察曲咎图后,回答下列问题。
(1)tl ℃时,从一定量A 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取出7/10,剩余溶液中A 的质量分数 (填“变大”、“变
小”、“或“不变”,下同);将取出的溶液升温至t2℃时,其中A 的质量分数 。
(2)如t3℃时,将ng A 物质溶解在m g 水中恰好达到饱和状态,将该溶液蒸发10g 的水,将析出 g 的A 物质。
11.(4分)下列是部分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主要化合价等信息。
请完成下列填空:
(1)原子序数为8和14的元素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2)根据此表信息可以总结很多有规律性的知识:
①元素的最高正价与原子的相等;
②同一周期元素的原子的相等。
12、(5分)有一包粉末,可能由NaCl、Na2SO4、Na2CO3、FeCl3、MgCl2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为鉴别其成份,实验如下:
A、取样,加蒸馏水溶解,得无色透明的液体
B、取(A)所得溶液少许,滴加NaOH溶液,无明显现象,
请回答:①由实验可知原粉末中一定无、
②为确定可能含有的物质,先后使用的试剂依次为
③最后加入的试剂与所检验物质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3.(7分)某学生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一定量木炭粉与三氧化二铁反应产物中气体成分进行研究。
I:假设:该反应的气体产物全部是二氧化碳。
II:设计方案:将一定量三氧化铁在隔绝氧气的条件下与一定量木炭粉完全反应,测定参加反应的碳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计算出反应产物中碳、氧原子的数目比。
III.奄阅资料:氮气不与碳、三氧化二铁发生反应,可用来隔绝氧气。
实验室可以用饱和氯化铵(NH4C1)溶液和饱和亚硝酸钠(NaNO2)溶液混合加热反应制得氮气,产物中还有氯化钠和水。
(1)写出制取氮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该实验装置与实验室制取下列气体相同的是(填标号):
A.用稀盐酸和锌反应制H2B.用MnO2和浓盐酸加热反应制C12 C.用KC1O3与MnO2共热反应制O2 IV:实验操作步骤、现象:
(1)实验前要
(2)称取3.2g三氧化二铁与2.0g木炭粉均匀混合,放
入质量为48.48g的玻璃管中,按如图所示装置(必要的
固定装置和加热装置均已略去)进行实验。
(3)加热前,选通一段时间纯净、干燥的氮气。
其目的
是;
(4)夹紧T处弹簧夹,加热一段时间,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现象说明
(5)完全反应后,冷却至室温,称得玻璃管和固体的总质量为52.24g
V:数据处理:经计算,参加反应的碳元素质量为0.48g,氧元素质量为0.96g
VI:结论:根据数据处理结果,得出原假设不成立。
理由是
14.(6分)某学校课外活动小组用3g少量CO2的CO的混合气体做CO还原CuO实验,实验装詈如下图,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假定每个反应都完全进行:
试计算该实验参加反应的CO的质量分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