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明人“以联行贿”的故事说开去

合集下载

古代名人廉洁的故事

古代名人廉洁的故事

古代名人廉洁的故事廉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是为官从政者应当坚守的准则,也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基石。

在古代,有许多名人以其廉洁的品行成为后世的楷模,他们的故事传颂至今,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春秋时期,有一位名叫孙叔敖的令尹。

他辅佐楚庄王施教导民,宽刑缓政,发展经济,政绩赫然。

孙叔敖为官清廉,生活俭朴。

他出行乘坐的是劣马驾车,吃的是粗米野菜,穿的是粗布衣裳。

他的妻子不穿丝绸衣物,他的马也不食精细的饲料。

有一个老人看到孙叔敖如此清苦,便问他:“大人官居高位,为何还如此贫苦?”孙叔敖回答道:“吾爵益高,吾志益下;吾官益大,吾心益小;吾禄益厚,吾施益博。

”意思是,职位越高,志向应越低;官职越大,心思应越小;俸禄越厚,施舍应越广。

孙叔敖在任期间,尽心尽力为楚国谋发展,深受百姓爱戴。

他去世后,家中竟没有一点积蓄,儿子靠打柴为生。

东汉时期的羊续,也是一位廉洁的典范。

他任南阳太守时,有府丞送鱼给他,他把鱼挂在庭中,府丞再次送鱼时,他就把上次所挂的鱼拿出来教育府丞,杜绝了馈赠。

当时有权势者及富豪人家都崇尚奢侈华丽,羊续对此深为憎恶,因而常常身穿破旧的衣服。

他的妻子和儿子进入郡中,他闭门不纳,妻子和儿子只好回去。

妻子了解他的心思,便带着儿子和自己纺织的物品去见羊续,羊续把妻子带来的东西拿到郡舍外,让郡吏将其分给贫苦的百姓。

还有唐朝的陆贽,他在德宗时期担任宰相。

陆贽严于律己,任何礼物一概拒绝,唐德宗劝他:“爱卿太过清廉了,对于别人的馈赠,你哪怕是收一些细小的物品,也是无妨的。

”陆贽却回答道:“贿道一开,辗转滋厚。

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

日见可欲,何能自窒于心。

”意思是,一旦开了受贿这个口子,胃口必然越来越大。

收了鞭子靴子,就会开始收衣服;收了衣服,就会开始收钱财;收了钱财,就会开始收车子;收了车子,就会开始收金银珠宝。

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怎么能自我克制呢?陆贽的这番话,表明了他坚决拒绝贿赂、保持廉洁的决心。

以案说廉故事

以案说廉故事

以案说廉故事(最新版3篇)目录(篇1)一、介绍以案说廉故事的概念和意义二、以《钱可通神》为例,介绍该故事的主要情节和涉及的腐败问题三、分析《钱可通神》所反映的腐败问题及其危害四、探讨如何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设清廉社会正文(篇1)以案说廉故事是一种通过具体案例来揭示腐败问题及其危害的方式。

这种故事通过生动的情节和具体的人物形象,让人们更加深入地了解腐败的危害和如何预防腐败。

在众多以案说廉故事中,明朝文学家刘基所著的《钱可通神》是一个非常著名的案例。

《钱可通神》讲述了一个官员为了谋取更高的职位,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利用权力进行贪污受贿的故事。

故事中,这个官员通过向当时的皇帝进献珍宝和美食来获取皇帝的宠信,并利用这种宠信来干预政事。

他不仅收受贿赂,还利用职权为自己谋取私利。

最终,他的贪污行为被揭露,他也被皇帝处以极刑。

这个故事所反映的腐败问题非常严重。

它揭示了权力滥用和贪污受贿的现象,以及这些行为对社会的危害。

在《钱可通神》中,官员为了追求个人利益,不惜出卖自己的灵魂,丧失了做人的底线。

这种行为不仅损害了社会公正和公平,也破坏了政治稳定和经济发展。

因此,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建设清廉社会成为了当务之急。

为了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加强教育和宣传,提高人们的道德水平和法律意识。

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和教育活动,让人们认识到腐败的危害和如何预防腐败。

其次,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健全的反腐倡廉制度体系。

通过建立严格的监管机制和透明的公开机制,确保政府官员的行为受到监督和制约。

第三,加强监督和惩治力度,对于腐败行为要严肃查处,绝不姑息。

通过加大对腐败分子的惩治力度,起到震慑作用,让其他官员不敢轻易触碰法律红线。

最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加强民主监督。

通过扩大公民参与政治的渠道和途径,让人民能够更加有效地监督政府的行为,推动政府依法行政、公正廉洁地履行职责。

总之,《钱可通神》这个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腐败问题的严重性和危害性。

古代名人廉洁的故事

古代名人廉洁的故事

古代名人廉洁的故事廉洁,是一种高尚的品德,自古以来就备受推崇。

在古代,有许多名人以其廉洁的操守和行为,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东汉时期的羊续,便是一位以廉洁著称的官员。

他任南阳太守时,有府丞送鱼给他,他把鱼悬挂在庭中,府丞再次送鱼时,他便把上次悬挂的鱼拿出来,示意拒绝。

从此,再也没有人敢给他送礼。

羊续的这种行为,展现了他对廉洁的坚守,不为物质的诱惑所动。

还有三国时期的诸葛亮,他一生忠心耿耿,辅佐刘备建立蜀汉政权。

在治理国家时,他以身作则,倡导廉洁之风。

他曾在《诫子书》中写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他自己也是这样做的,生活节俭,不追求奢华。

在他的治理下,蜀汉政权内部政治清明,官员们大多能够秉持廉洁的作风。

唐代的狄仁杰,为官刚正不阿,不畏权贵。

他在担任宰相期间,一心为百姓谋福祉,坚决抵制贪污腐败。

他查处了许多贪官污吏,为朝廷肃清了政治环境。

他的廉洁和公正,深受百姓的爱戴和尊敬。

北宋时期的包拯,被誉为“包青天”。

他执法公正,铁面无私,不畏强权。

在办案过程中,他坚决拒绝各种贿赂,始终保持清正廉洁。

他曾说:“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他的言行,充分体现了他对廉洁的重视和追求。

明朝的海瑞,更是一位以廉洁闻名于世的官员。

他生活简朴,穿的是粗布衣裳,吃的是粗茶淡饭。

他在任上严惩贪官污吏,为百姓做主。

即使面对权贵的压力,他也毫不退缩,坚持维护正义和廉洁。

这些古代名人的廉洁故事,至今仍被人们传颂。

他们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楷模,不仅仅是因为他们的官职和权力,更是因为他们内心深处对廉洁的坚定信念和不懈追求。

在古代社会,廉洁的官员往往能够得到百姓的拥护和爱戴,因为他们心系百姓,为百姓谋福利,而不是为了个人的私利。

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为官之道,什么是真正的为人民服务。

然而,对比这些古代名人的廉洁,反观当今社会,一些官员贪污腐败,滥用职权,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他们忘记了自己的职责和使命,背离了人民群众,最终也受到了法律的制裁。

关于清正廉明的故事

关于清正廉明的故事

关于清正廉明的故事
1. 羊续悬鱼:羊续是东汉时期的官员,他在担任南阳太守期间,为人廉洁正直,拒绝接受下属的贿赂。

有一次,下属给他送来一条鲜鱼,羊续把鱼挂在门前,让送鱼的人看到,表示自己不会接受贿赂。

2. 海瑞罢官:海瑞是明朝时期的官员,他在担任淳安知县期间,严格执法,打击贪污腐败。

有一次,海瑞发现上司胡宗宪的儿子横行霸道,于是将其逮捕并依法惩处。

后来,胡宗宪为了报复海瑞,将他罢官。

3. 刘墉断案:刘墉是清朝时期的官员,他在担任江宁知府期间,处理了一起冤案。

当时,有两个人因为争夺一块土地而发生争执,其中一人被打死。

刘墉经过调查,发现死者是被另一人冤枉
的,于是将真正的凶手绳之以法。

这些故事都反映了清正廉明的价值观,强调了官员应该廉洁正直、执法公正,为人民服务。

古代贿赂的典型例子

古代贿赂的典型例子

古代贿赂的典型例子
古代贿赂的典型例子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一把草”的故事。

故事讲述的是明朝时期,一位地方官员接受了一名渔夫送来的一把草,说是“草头最嫩”。

官员领会其意,于是任由渔夫在禁渔期捕捞海产品,并且不收取罚款。

后来,这名官员被举报,上级派人前来查看,他企图用一箱金银贿赂差役,但被差役拒绝,最终被罢免。

这个故事传颂至今,成了古代贿赂的典型例子。

它告诉我们,贿赂造成的影响是深远的,而受贿者最终累积的是社会的不满和谴责。

古代廉洁小故事

古代廉洁小故事

三一文库()〔古代廉洁小故事〕*篇一:古代廉政故事古代廉政故事明太祖朱元璋的刑部主事茹太素,文章写的很好,但每上奏章都是长篇大论,朱元璋不愿看。

一次,茹太素上奏了《反贪倡廉》论,朱元璋却一反常态让“赶快念”,但当念到第六千三百字时,朱元璋大火:“无聊滥文,不知所云。

”次日晚上,朱元璋让人把茹太素没念完的文章再念给他听,当念到一万六千字左右时,朱元璋又大骂:“都是些不痛不痒的废话。

”当听完“1.所有官员每年都要向上司陈报自家的财产;2.各地按察使三年交换一次;3.各布政使司、府、州、县的财政官员,每三年交换一次;4.官员家中有人从商者,不得做主官和主管财政的官吏;5.明订严刑峻法,从严规范言行,使奸贪者无由而生”五条建议时,朱元璋才变了口气说:“这还差不多,前四条赶快交给各部办理,至于第五条则不行,制法太严恐伤民,过与不及都不好啊!”汉代庞仲达任汉阳太守时,很重视辖区贤达人士的兴革意见。

当时汉阳郡中一个具有特殊节操的教育家,名叫任棠。

某日,庞仲达前来拜访任棠,但任棠却不与其交谈,只是将一大棵蕹白、一盆清水放在门口,自己则抱着孙子,蹲在门坎后面。

庞仲达手下人见任棠如此踞傲无礼,便欲加以斥责,庞仲达却拦着说:“我想他大概是要我明白怎么做太守吧——一盆清水,是要我为官清廉;拔一根蕹,是要我敢于惩治豪强;至于抱一个小孩,就是要我能够体恤弱小啊!”讲完后即笑着离开。

从此以后,庞仲达更加勤政爱民,广泛的了解民众的需求,并造福百姓。

齐威王的大臣邹忌,身高八尺,英俊潇洒。

某日他问自己的妻、妾:如果他和全国公认的美男子——徐公相比,谁最帅?妻、妾都说:“徐公哪里比得上你呢!”后来邹忌又问友人,友人也说他比徐公俊俏。

有一天,邹忌亲眼看到了来访的徐公,仔细端详并揽镜自照,发觉自己比不上徐公,于是便说:“我的妻子是因为偏私我,妾是因为惧怕我,友人是因为有求于我,所以都说好话给我听,但其实并非真话啊!”后来邹忌以此为例向齐威王谏言:“现在全国的官员百姓、后妃内侍等,没有一个不对大王有所需求的,所以大王受到的蒙蔽、欺骗,该有多么大啊!”齐威王听后,便采纳邹忌的建议,从此广开言路、虚心纳谏。

归有光-廉政故事

归有光-廉政故事

归有光廉政故事
归有光是中国古代的廉政典型代表,他的廉洁风范和正直品质被后人所称颂。

以下是一个关于归有光的廉政故事:
相传,在归有光任官的时候,有人贿赂他希望能够得到特殊待遇。

然而,归有光坚决拒绝了这笔贿赂,并告诉对方,他只会按照法律和正义办事,绝不会接受任何贿赂。

后来,这个人被控告犯罪,被送上了法庭。

在法庭上,他声称自己曾经贿赂过归有光,并希望通过这个贿赂来逃避法律的制裁。

然而,归有光没有因此而改变自己的原则,他毫不犹豫地站出来作证,证实了这个人的贿赂行为。

最终,法庭依法判决了这个人有罪,并严惩不贷。

归有光的正直和廉洁精神为人们树立了一个典范,也让大家看到了一个公正廉洁的官员的榜样。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廉政是官员的责任,也是社会的需要。

无论面对何种诱惑和压力,官员都应该坚守自己的原则,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品质。

只有这样,才能为社会带来公正、公平和诚信的环境。

1/ 1。

从明人“以联行贿”的故事说开去

从明人“以联行贿”的故事说开去

(参赛作品)从明人“以联行贿”的故事说开去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篇》讲了下面这个故事:明神宗万历年间,邱南镇因犯过错,由朝官贬为地方官。

邱南镇不死心,为了保住自已的官位,曾经多次用厚礼贿赂首席辅官(相当于左丞相,掌管官员升降奖惩之职)张居正,没有回音,全无效果。

于是他为了引起张居正的重视,便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终于想出行贿的高招,他以黄金为材料制成一副对联,上题:日月为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下联将张居正比喻为太岳高山,极其阿谀奉承之能事。

这副行贿兼拍马屁的对联,果真有效,达到预期的效果,张居正对这幅黄金对联爱不释手,“爱屋及乌”,也就准备大大提拔邱南镇。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张居正尚未实施提拔邱南镇升官的事宜,张居正却忽然一病不起,一命归西了。

皇帝神宗也对大权在握死去的张居正翻了脸,不仅下诏书历数张居正的罪行,还下诏书抄没了他全部财产。

抄家时,这幅黄金对联也成了结党营私的证据。

于是,邱南镇遂被罢了官,遣返原籍老家,终生不得续用。

邱南镇的杰作不仅是历史上最贵重的对联,也开了以字画行贿的先河,他挖空心思行贿保官买官的腐败行为,到头来也落得个身败名裂被罢官的下场。

古人有送礼行贿先例,今人效之早已成风。

初时也只不过二三级微风,送送烟酒茶,塞塞小红包而已。

然而不到数年已转为七八级大风,由烟酒茶而家用电器,由小额红包而黄金外汇,于今天竟然发展到送美女送小车、送别墅(厦门“红楼”案就是明证)、、、、、、而且是多数为公款行贿者,无需从自已腰包里掏一个钱便可以达到一切目的。

与其说行贿者有求于人,也图取于人,是投机者,属可悲犯罪行为;那么受贿者,是勒索于人,坐享其成,则为贪官,其玩弄权术,搞权钱交易,是可恨的!贪官胃口大小不一,嘴脸各异,手段不同。

贪官引发的行为表现有:包养小蜜、二奶、荒淫无度;大吃大喝、热衷“三陪”,搞高级享受,挥霍无度;买官卖官,搞权钱交易;滥用公款赌博、尔虞我诈、空话大话连篇;假冒伪劣、黄货黑货纷纷出笼;拉织关系网、树立保护伞、罗织恶势力、自立土皇帝、鱼肉人民、其恶行恶果、泛滥成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赛作品)
从明人“以联行贿”的故事说起
据明人沈德符《万历野获篇》讲了下面这个故事:明神宗万历年间,邱南镇因犯过错,由朝官贬为地方官。

邱南镇不死心,为了保住自已的官位,曾经多次用厚礼贿赂首席辅官(相当于左丞相,掌管官员升降奖惩之职)张居正,没有回音,全无效果。

于是他为了引起张居正的重视,便挖空心思绞尽脑汁,终于想出行贿的高招,他以黄金为材料制成一副对联,上题:日月为明,万国仰大明天子;丘山为岳,四方颂太岳相公。

下联将张居正比喻为太岳高山,极其阿谀奉承之能事。

这副行贿兼拍马屁的对联,果真有效,达到预期的效果,张居正对这幅黄金对联爱不释手,“爱屋及乌”,也就准备大大提拔邱南镇。

谁知人算不如天算,张居正尚未实施提拔邱南镇升官的事宜,张居正却忽然一病不起,一命归西了。

皇帝神宗也对大权在握死去的张居正翻了脸,不仅下诏书历数张居正的罪行,还下诏书抄没了他全部财产。

抄家时,这幅黄金对联也成了结党营私的证据。

于是,邱南镇遂被罢了官,遣返原籍老家,终生不得续用。

邱南镇的杰作不仅是历史上最贵重的对联,也开了以字画行贿的先河,他挖空心思行贿保官买官的腐败行为,到头来也落得个身败名裂被罢官的下场。

古人有送礼行贿先例,今人效之早已成风。

初时也只不过二三级微风,送送烟酒茶,塞塞小红包而已。

然而不到数年已转为七八级大风,由烟酒茶而家用电器,由小额红包而黄金外汇,于今天竟然发展到送美女送小车、送别墅(厦门“红楼”案就是明证)、、、、、、而且是多数为公款行贿者,无需从自已腰包里掏一个钱便可以达到一切目的。

与其说行贿者有求于人,也图取于人,是投机者,属可悲犯罪行为;那么受贿者,是勒索于人,坐享其成,则为贪官,其玩弄权术,搞权钱交易,是可恨的!贪官胃口大小不一,嘴脸各异,手段不同。

贪官引发的行为表现有:包养小蜜、二奶、荒淫无度;大吃大喝、热衷“三陪”,搞高级享受,挥霍无度;买官卖官,搞权钱交易;滥用公款赌博、尔虞我诈、空话大话连篇;假冒伪劣、黄货黑货纷纷出笼;拉织关系网、树立保护伞、罗织恶势力、自立土皇帝、鱼肉人民、其恶行恶果、泛滥成灾。

贪官也许是各种恶势力的后台,造假工厂林立、假冒伪劣商品泛滥的地方有贪官;正气不张、邪气蔽日、治安混乱,甚至恶霸横行的地方有贪官;欺行霸市,强买强卖集贸市场混乱的地方有贪官;楼倒屋塌桥断路陷建筑技术低劣的地方有贪官;走私贩私猖獗、大肆侵吞国家资财的地方有贪官、、、、、、
——世上的丑恶各式各样,源流不一,但一做贪官便万恶归源了。

“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当今社会上许许多多的贪官,在法纪利剑和监察高压线上纷纷身败名裂,也像明人邱南镇行贿被罢官一样的下场。

世人要警醒自律。

警钟长鸣,人人监之戒之,才会确保当今社会景和清明,事业方殷,人民江山万年红。

姓名:廖庆衍
联系地址:广东省电白县教师进修学校
邮码:5254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