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病年轻化趋势的调查及X线表现

合集下载

35岁以下青年型颈椎病影像

35岁以下青年型颈椎病影像

滴头孢呋锌钠 1.2g/天,氨溴素等治疗 4 天,咳嗽气喘明显减轻, 5mg/L,提示病毒感染也证明了以上观点,而在病房工作中 CRP
精神好转,体温正常,但第 5 天上午发热,体温达 39.4℃,急查 又及时地为我们临床医生对抗生素的使用及调整提供比较可靠
CRP 及血常规,血白细胞总数 21.4×109/L,淋巴细胞 0.2,中性粒 的依据,因此我们认为 CRP 检测可以作为基层医院在无法进行
例⒊患儿张某,男,1 岁,以发热咳嗽气喘 4 天为主诉,于 得到验证,常常导致抗菌药物的长期滥用给患儿身体健康带来
2011 年 10 月 28 日入院,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白细胞总数 了无法估量的损害,有专家学者认为 80%的患儿其实不需要使
8.9×109/L,淋巴 0.54,中性粒细胞 0.37,CRP8.4mg/L,入院后给静 用抗生素,我们门诊检查中发现大多数上呼吸道感染患儿 CRP<
细 胞 总 数 7.6 ×109/L、淋 巴 细 胞 0.27、中 性 粒 细 胞 0.67、CRP > 对照组水平[4]。近年来由于抗生素的滥用已非常普遍,而临床医
200mg/L,用氨曲南 0.8g/天,阿奇霉素 80mg/天,静滴治疗 2 日后 生,尤其是儿科医生在抗生素、抗菌药用药方面存在着许多无奈
CRP<5mg/L,共住院 9 天。
而上升,CRP 不受放疗,化疗,糖皮质激素等因素的影响而优于
例⒉患儿符某,男,5 个月,体重 8 kg,咳嗽气喘鼻塞 3 天, 其它急性期的反应物质[3]。研究结果表明,细菌性肺炎患儿血清
于 2011 年 11 月 28 日入院,入院诊断:支气管肺炎,入院时查白 CRP 明显升高,支原体肺炎稍升高,而病毒性肺炎几乎接近健康

颈椎退行性变的平片诊断(附500例X线分析)

颈椎退行性变的平片诊断(附500例X线分析)

2 结果
颈椎退行性变 的部位。本组 40例患 者病 变部 位均 在 7 c , 中 34例患 者以 C 、 椎 体骨质增 生为主 。包括椎 其 6 C
体前部 、 部骨质增 生 、 后 硬化 , 赘形成 , 骨 双斜位 片见椎 问孔
变小 ; 7 有 4例患者 c 、 c 椎体 明显骨 质增 生 , 骨桥 形成 , 有 椎 间隙变窄 , 间盘退变 。其 中单纯 c 椎间隙 变窄有 36 椎 0
位在 C 占 7 % 。 s6 3
18例 ;1~ 0岁 19例 ;0岁以上 2 1 6 7 2 7 8例 。疗程均在半年至 3 以上 , 年 主要 临床 表现为颈 部疼痛不 适 , 多为胀痛或 钝痛 , 头晕 、 手麻等 。
12 方 法 .
通过观察患者 的正 侧位 和双斜 位片 , 发现椎 体前 、 后缘 及钩椎关节部有骨质增 生者 4 0例 占 9 %。椎体后 缘 的骨 7 4 赘突入椎管 内可压迫脊 髓 ; 椎体前缘 的骨 赘可刺激颈部 的食 管壁而产生食 道异 物感 为 症状 , 斜位 片见 骨赘 突 入椎 问 双 孔, 压迫神经引起颈肩痛 、 手麻 等。 椎间隙变窄是椎 间盘变性 的继发 改 变本组 5 0例 中有 0 34例 占7 % , x线平片对椎间盘变性引起的颈椎病 可以 6 3 故 做 出定性诊断 。H iek e ce等… 认 为椎 间 盘变性 是压 迫脊髓 d 和神经 的原 因, 本组 可观察 到椎 间盘钙化 3 , % 。 6例 占7 颈椎 内外平衡是保持稳定的重要 因素 , 外平衡主要是 颈 部肌群 ; 内平衡 主要是 韧带 、 关节 及椎 问盘连接 。内平衡 失 调, 颈椎 生理 经线 角折 , 呈阶梯改变 , 内外 平衡失调使得椎 体 滑动 、 失稳 、 旋转以及颈椎正常解剖结 构变化 , 从而 出现 明显

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表现特点

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表现特点

中外医疗中外医疗I N FOR I GN M DI L TR TM NT2008N O.16C HI N A FO REI GN M ED I CA L TR EATM ENT影像与检验颈椎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但近年此病的发病年龄有逐渐年轻化的趋势,青少年期颈椎病的病因、机理与老年不完全相同。

现将我院2000年至2005年200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X 线平片征象作回顾分析,并做如下总结讨论。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性96例,女性104例,男女之比为12∶13。

年龄15~30岁,其中20~30岁164例占82%,15~20岁36例占18%。

1.2临床表现200例均有不同程度头、颈、肩及手部疼痛、麻木和头晕、恶心,失眠、耳鸣等症状,并符合临床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1.3分析方法本组200例均摄颈椎X 线正侧位,双斜位X 线片,依BO RD EN 测量法,逐片测量,统计各种X 线特点,重点观察颈曲异常。

2结果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变直145例,占72.5%,反张成角35例占17.5%,椎体骨质增生9例占4.5%,椎间隙变窄6例占3%。

3讨论3.1颈曲异常与颈椎病的关系正常颈椎是一条平滑的弧形,它的异常改变在颈椎病的诊断中的意义正越来越被广泛认识,一般认为因急性损伤,慢性劳损咽部感染等原因破坏了颈部肌肉,肌腱,韧带的协调性,减弱肌力,导致或加速椎间盘退变,即由动力性失衡至静力性失衡,最终颈椎整体失衡,而颈曲的异常改变则在这一过程中起通道作用,青少年颈椎病的X 线表现特点庄传芝曾世贤(四川省成都市中西结合医院四川成都610017)【摘要】目的分析青少年颈椎病的X 线特点。

方法回顾分析200例青少年颈椎病的X 线平片。

结果生理弓度变直145例,呈反弓35例,椎体骨质增生9例,椎间隙变窄6例。

结论青少年颈椎病的X 线征象主要表现为颈曲异常。

【关键词】青少年颈椎病颈曲【中图分类号】R68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742(2008)06(a )-0118-01它可加速或暂时延缓颈椎病的形成,颈部肌肉失衡后,人体试图通过颈曲的改变来代偿维持颈椎平衡,如果代偿只要失去,颈曲的改变将会加速颈椎病的形成,如果代偿暂时达到平衡,颈椎的退变将减慢,从而暂时延缓临床症状的出现,但由于颈曲改变后,颈椎处于一种不正常位置,如果颈曲得不到改善,颈椎处于异常应力条件下,日久最终会继发损伤椎间关节而发生颈椎病。

大学生颈椎病发病趋势分析

大学生颈椎病发病趋势分析

大学生颈椎病发病趋势分析大学生颈椎病发病趋势分析摘要:目的探讨颈椎病年轻化。

方法回忆性分析武汉江汉大学校医院2005-2021年352例颈型颈椎病的情况。

结果在352例头痛就诊患者中,有328例被确诊为颈型颈椎病。

结论颈椎病年轻化,这与现在的学生学习任务重,上网、看电视多,户外活动少等有关。

改变不良的姿势、不要长时间伏案学习及长时间使用电脑,要求40-50分钟活动颈椎等,总之,注重对颈椎病的宣传与指导,对于预防颈椎病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颈椎病年轻化预防1、资料与方法1、1 研究对象:调查对象选择在校大学生,均为2005年2月至2021年6月就诊患者。

人数352例,男207例,女145例。

年龄在17-24岁之间。

发病病程最短1周,最长5年。

均无外伤史。

1、2 诊断标准根据?临床颈椎外科学?【1】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和?中国康复医学?第2版【2】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中对颈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

临床表现及颈椎X线检查结果相符。

1、3方法通过采集病史及物理检查,病史采集包括性别、年龄、疾病史、主观感觉及既往史等等,一一登记。

体格检查包括颈肩部肌肉、各颈椎、神经等物理检查,对可疑对象进行x线检查。

再通过医学统计学的方法计算发病率。

2、结果本次观察发现,7年来共有352例因有颈部病症及压痛的患者就诊,其中328例x线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生理性前曲消失或呈反弓、不稳定等表现,男199例,女129例。

男:女为1.54:1。

以颈型颈椎病为主,且有逐年增长的趋势3、讨论颈椎病是指因颈椎退行性变引起颈椎管或椎间孔变形、狭窄,刺激、压迫颈部脊髓、神经根,并引起相应临床病症的疾病,此病多见于40岁以上患者。

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

通过上表发现现在的发病年龄越来越年轻。

从事伏案工作时间越长,颈椎病发病率越高【3】。

据上海师范大学1995年报道,颈椎病发病率为0.045%【4】。

2021报道颈椎病就诊率青年组为39.6%,非青年组仅有24.8%【5】。

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值得收藏

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值得收藏

颈椎腰椎X线、CT、MR报告模板,值得收藏X线报告模板颈椎骨质增生颈椎生理曲线稍直,椎列连续;颈椎4-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狭窄;软组织未见明显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颈椎退行性变2、第4/5、5/6、6/7椎间小关节不稳侧位示颈椎生理曲线以第4/5、5/6、6/7颈椎间隙为中心向后突成角;颈椎4-7椎体缘见轻度唇状骨质增生影,后缘较明显;正位示部分钩椎小关节变尖、模糊;余椎体及各附件形态、大小正常,各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明显正常;其他:未见异常。

颈椎病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第3-7颈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颈椎5/6椎间隙变窄;颈椎5/6椎间隙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部分钩椎关节及椎间关节骨质增生、变尖;见斑点状、短窄条状、致密项韧带钙化影;其他:未见异常。

腰4、5椎轻度骨质增生生影;余椎体、附件及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腰椎退行性变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各椎体缘均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各附件骨质、结构未见异常;各椎间隙未见狭窄;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腰椎退行性骨关节病腰椎生理曲度变直;椎列连续;骨质疏松;各椎椎体缘见不同程度唇、刺状骨质增生影;腰椎4/5椎间隙变窄;相应椎体终板骨质增生、硬化;腰椎4/5、腰5/骶1椎间小关节骨质增生、增白,关节间隙变窄;前纵韧带见斑片状,短小条状密度增高钙化影;其它:未见异常。

1、第4、5腰椎退行性变。

2、腰4/5椎间盘病损腰椎生理曲线存在;椎列连续;腰4、5椎体缘见唇状骨质增生影;腰4/5椎间隙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1、腰椎退行性变。

2、腰5/骶1椎间盘病损影;腰5/骶1椎间隙终板见骨质增生硬化现象;余椎体、附件形态及骨密度正常;余椎间隙未见异常;软组织未见异常;其它:未见异常。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

大学生颈椎亚健康患病现状及其相关因素的分析1. 本文概述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科技的发展,大学生群体中颈椎亚健康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影响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通过对大学生颈椎亚健康患病现状的深入分析,探讨其相关因素,为预防和管理颈椎亚健康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首先介绍了颈椎亚健康的定义、症状及其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影响,然后分析了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学习压力、长时间使用电子设备等。

接着,本文通过实证研究,探讨了颈椎亚健康与大学生生理、心理、生活方式等方面的关联性。

结合研究结果,本文提出了针对性的预防和管理策略,以期为改善大学生颈椎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2. 文献综述颈椎亚健康的定义和特征:介绍颈椎亚健康的概念、症状和诊断标准,强调其在大学生中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比国内外关于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的研究进展,包括患病率、影响因素、预防措施等方面的差异。

影响因素分析:综述已有文献中关于大学生颈椎亚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如学习习惯、生活方式、心理压力等。

预防和干预措施:总结现有文献中提出的预防和干预措施,如健康教育、体育锻炼、坐姿调整等,并评估其效果。

研究方法和局限性:分析当前研究中采用的方法和存在的局限性,指出未来研究的可能方向。

这个大纲为“文献综述”部分提供了一个清晰的框架,有助于系统地分析和总结现有文献,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

3. 研究方法本项研究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以问卷调查的形式收集数据。

调查对象为我国某大学在校学生,涵盖不同年级和专业。

研究对象为在校大学生,包括本科生和研究生。

通过随机抽样的方法,确保样本的代表性。

数据收集主要通过自填式问卷调查进行。

问卷内容涵盖基本信息(如年龄、性别、年级等)、颈椎健康状况(如颈痛频率、持续时间等)以及相关生活方式(如坐姿习惯、电脑使用时间等)。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来描述大学生颈椎亚健康的患病现状。

通过卡方检验、t检验等统计方法分析颈椎健康状况与性别、年级等人口学特征的相关性。

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

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

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
赵元礼;胡湘峰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年(卷),期】2009(011)015
【摘要】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其发病率越来越多,有趋向年轻化的趋势,这与现代人体力活动越来越少,生活节奏越来越快,看电视、扶案工作越来越多,以及不良的睡眠姿势悬枕等因素密切相关。

颈椎病的X线诊断,过去研究已很多,但其早期X线表现研究却很少,我们从事影像工作20多年,现就个人多年的体会叙述以下几点。

【总页数】2页(P186-187)
【作者】赵元礼;胡湘峰
【作者单位】425300,湖南道县人民医院;425300,湖南道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6
【相关文献】
1.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研究 [J], 曲贤永;鄂宏臣;崔莉
2.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 [J], 刘静
3.单纯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 [J], 刘静
4.颈椎病临床表现与X线表现对照分析 [J], 李磊;王洪阳;杨丽荣;韩冬
5.颈椎病的早期X线表现 [J], 赵元礼;胡湘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颈椎病发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颈椎病发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

本次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影响因素多样。为了预防 和治疗颈椎病,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措施:
1、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长时间低头伏案工作,定期进行颈部锻炼,以 增强颈部肌肉的稳定性。
2、保持心理健康,减轻工作压力和生活压力,有利于缓解颈部疼痛和僵硬等 症状。
3、对于已经出现颈椎病症状的患者,应及时就医,采取合适的治疗措施,如 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以缓解症状和控制病情发展。
总之,通过对颈椎病发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我们可以更好地了 解颈椎病的发病情况和影响因素,从而为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在未 来研究中,可以进一步探讨颈椎病的发病机制和治疗方法,为颈椎病的治疗提 供更多有效的手段。
谢谢观看
1、颈椎病的发病率较高,尤其是在3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中,且呈现出年轻化 的趋势。
2、颈椎病的症状以疼痛、僵硬和麻木为主,病情程度以轻度和中度为主。
3、年龄、职业、生活习惯和心理状态是颈椎病发病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 年龄增长、长期低头伏案工作、生活习惯不良和心理压力大的人群易患颈椎病。
六、结论
颈椎病发病特征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 调查
01 一、引言
目录
02 二、发病特征
03 三、影响因素
04 四、调查方法
05 五、调查结果
06 六、结论
颈椎病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随着现代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和不良生活习惯 的增多,颈椎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本次演示将介绍一项关于颈椎病发病特征 与影响因素的流行病学调查,旨在为颈椎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
一、引言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关节、韧带和肌肉等发生病变,导致颈椎稳定性下降、 神经根受压,从而引发一系列症状的疾病。颈椎病好发于30岁及以上的成年人, 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逐渐上升。在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率呈现出年轻化 的趋势,这与社会压力、不良生活习惯等因素有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椎病年轻化趋势的调查及X线表现
作者:圣磊朱龙飞
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2年第03期
【摘要】目的探讨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表现,以及对青少年颈椎的发病原因、主要群体的社会调查。

方法本文收集了120例30岁以下颈椎病患者的资料,对其X线进行分析。

同时对近几年青少年颈椎病高发人群及部分患者的调查结果进行总结。

结果青少年颈椎病的主要X 线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和颈椎失衡。

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青少年颈椎病逐年增多,主要原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不足。

结论X线是青少年颈椎病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对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青少年颈椎病日趋严重,提醒临床引起重视。

【关键词】颈椎病;年轻化;调查;X线表现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变性后,导致椎体周围骨质增生、压迫神经根、脊髓或影响椎动脉供血,引起一系列临床症候群。

为中老年常人见病[1]。

但是,近年来,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呈明显年轻化趋势,并逐年递增,颈椎病已不再是一种中老年特有的疾病。

青少年颈椎病在临床表现及X线表现上与中老年颈椎病有很多不同,收集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资料完整的30岁以下患者120例,对其X线片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8年5月~2011年5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120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男76例,女44例,年龄16~30岁,平均21岁。

120例患者均有长期伏案工作、学习、工作压力增大、体育锻炼不足或者长期使用电脑、卧床看电视等不良习惯,主要临床表现:颈背部不同程度酸痛、麻木、头颈僵硬,运动常常受限制,还有部分患者可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心悸、血压不稳等相关症状及体征。

1.2方法全部病例均行站立位颈椎正侧位片检查,82例行双斜位片检查,24例行过伸过屈位片检查。

颈椎曲度变化采用Broden氏测量法判断[2]:于站立侧位片上,测量自C2椎体齿状突上缘至C7椎体的前下缘所划弧线的最大垂直深度,正常情况下弧弦距为(12±5)mm,>17 mm为曲度变大,11°提示颈椎失衡[3]。

2结果
2.1120例青少年颈椎病X线片表现见表1。

通过表1可以看出,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片表现主要以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和颈椎失衡为主。

在颈椎生理曲度改变的98例患者中,74例表现为生理曲度变强直,成角或反弓14例,生理曲度变大8例,颈椎侧弯2例;颈椎失衡主要表现为椎体旋转失衡32例,滑脱2例,阶梯状移位2例,颈椎失衡主要发生在C4~6;青少年颈椎病增生表现很少,主要是钩椎关节增生,一般发生于C4以下;椎间隙变窄亦不常见,以
C5、C6为主;钙化主要表现为项韧带钙化,不常见,发现2例患者颈后软组织内见点状钙化影。

青少年颈椎病X线片表现多种多样,常常是几个X线表现在同一个患者中体现。

2.2通过社会调查发现:青少年颈椎病逐年增多,主要原因为不良的生活习惯和体育锻炼不足。

表1120例青少年颈椎病X线表现情况X线表现例数百分比(%)生理曲度改变9881.7颈椎失衡3630.0增生86.7椎间隙改变43.3钙化21.73讨论颈椎病在现代社会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

随着当今社会发展,学习、工作压力的增大,电脑、电视及汽车的普及,青少年颈椎病日渐增多,笔者近几年对多所中学及多名青少年颈椎病患者做过跟踪调查,发现所调查的高中生中约70%都有过颈椎不适的经历,这其中有95%的学生都不参加体育锻炼。

长期伏案工作者和长期电脑操作者,颈椎病可达90%以上。

据相关资料报道,近年来,我国青少年颈椎病临床发病率近10%,现已发现8岁的颈椎病患者。

经统计,2005年5月~2008年5月,三年间,在笔者所在医院因颈椎病就诊的患者中,30岁以下的患者仅占2%,而2008年5月~2011年5月,30岁以下的颈椎病患者占18%。

大家知道,颈椎间盘变性是颈椎病最早的病理改变,但是通常颈椎间盘退变都发生在30岁以后,所以青少年颈椎病发病主要原因是平时不良习惯和体育锻炼不足引起。

少年时期,特别是20岁以下患者,颈椎还处于发育状态,如果不良习惯不能得到很好的纠正,很可能将会伤痛终生。

在临床上,颈椎病可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及混合型[4]。

从青少年颈椎病的临床表现看,大多数属于颈型颈椎病,有一部分属于椎动脉型。

从X线片表现上来看,颈型颈椎病主要X线表现为颈椎生理曲度改变、椎间关节不稳定等,这同临床表现来判定青少年颈椎病类型相一致。

X线平片检查对青少年颈椎病患者有着很好的临床诊断价值,能够清晰的反应病变发生的部位、受累范围及严重程度,特别是在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治疗效果评价等方面,为临床提供可靠的依据。

近年来,X线平片已成为青少年颈椎病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

X线正位片可显示钩椎关节、钩突关节的改变情况。

侧位片可明确地显示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椎间隙的狭窄、骨质增生等变化情况。

双斜位片可以显示双侧椎间孔大小及形态的变化。

本文经过对120例30岁以下青少年颈椎病患者的X线表现分析,可以看出青少年颈椎病的X线表现特点主要是颈椎生理曲度的改变和颈椎失衡,并且生理曲度的改变可作为其临床特征性表现。

在颈椎病分类上,青少年颈椎病主要为颈型和椎动脉型,有时二者合一,又表现为混合型。

综上所述,X线片影像学检查,对青少年颈椎病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早期预防提供可靠的信息,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史建英.160例颈椎病X线诊断分析[J].医用放射技术杂志,2005,6(10):129.
[2]王成林,王政民,龚小龙.颈椎生理曲度X线测量[J].中华放射学杂志,1991,25(2):99-103.
[3]刘正宇,钟惠.颈椎病50例X线诊断价值[J].实用医技杂志,2010,17(7):636-637.
[4]孙宇,陈琪福.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及治疗原则[J].中华外科学杂志,1993,31(8):472-47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