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地图制图

专题地图制图
专题地图制图

专题地图制图复习

1.专题地图的特点:

(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征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他的要素显示较为概略或不显示,表达比较深刻;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表示内容可以是普通地图上所没有的,有时是地面上根本看不到的或者无法测量地理事物;即不仅可以表示空间分布,而且可以表示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3)具有编图资料丰富、制图工艺复杂、反应事象多样等的特点;

(4)具有特定的符号系统和多样性的表示方法;

(5)外观上具有“图形丰富、形式多样、符号简洁和图面清晰”的特点。

3.专题地图的构成:

(1)数学要素

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包括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

在专题地图中,对人文经济现象的表示一般是其相对宏观的态势及其在区域间的对比,因此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在这种地图上,坐标网为地理坐标网——经纬网;控制点不表示;地图定向则以中央经线为正北方向。

(2)专题要素

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内容的主体。

可以根据地图的主题和用途要求进行不同的设计和表示。

(3)辅助要素

描述区域地理状况的水系、植被、交通网、境界线、地貌等要素(地理基础要素),是作为专题地图的底图存在的,表示这些地理要素的地图称为专题地图的底图。底图具有确定方位骨架作用,是确定专题要素的控制系统,底图中的要素就是地理底图要素。

4.专题地图的分类

(1)按照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照内容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它地图。

1)自然地图

①地势图:主要表示地貌、水系,以显示区域的地形起伏特征。

②地质图:显示地表各种岩层的分布,并反映它们的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

③地貌图:反映地表形态的外部特征、类型、形成发展及其地理分布。

④气象气候图:反映地表气象、气候情况,包括太阳辐射、地面热力平衡、气团、气旋、锋面、气温、降水以及气候区划等。

⑤水文图:显示海洋水文和陆地水文现象,包括潮汐、洋流、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水盐分、湖泊水文、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

⑥土壤图:反映地表土壤的外部特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⑦植被图:显示地表植被的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⑧综合自然地理图:显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景观要素综合发展的规律。

2)人文地图

①政区地图:以反映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内行政区划及其政治、行政中心为主要内容

②人口地图:包括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居民的自然变动、居民迁移以及其它内容。

③经济地图:包括自然资源、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林业、交通运输业、通讯、商业、财政联系、综合经济。

④文化地图:以表示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分布和机构设施方面的内容。

⑤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现象。如古代国家、民族分布,文化经济的发展。

3)其他专题地图

包括航空图,航海图,军事地图和规划设计图等。

(2)按照数据特征分类

1)定性数据——表达专题内容的质量特征,即类别的差异;如居民点的行政等级、工业企业和矿藏的类别等;

2)定量数据(包括等级数据)——表达专题内容的数量特征,即反映其量的概念。如城镇人口的数量、地区人口的密度、道路的长度等。

(3)按符号结构分类

1)类型图:是表示制图对象质量特征及其地理分布规律的一种主要图型。如地貌类型图、土地利用类型图等。内容较多,如形态变化、成因关系、物质

组成、成份差别、结构特征、发生时间及实用目的等。

2)区划图:是根据自然或社会经济现象在地域上总体和部分之间的差异性与相似性,划分不同等级区域的地图。具有内容简明、含义较深刻的特点。每个地域都有其整体性和统一性,并表现在主导特征,主导标志和主导过程上。

3)分布图:是表现一些现象空间分布位置与范围的图型。包括占有空间小又零散的现象,或流动性大难于确定具体位置的现象,或性质与数量不能立即确定的现象等。

4)等值线图:又称等量线图。是以相等数值点的连线表示连续分布且逐渐变化的数量特征的一种图型。

5)动线图:表示地理事象的运动规律和趋势。如风向图、洋流图等。

6)统计地图:是运用统计数据反映制图对象数量特征的一种图型。可形象地反映、揭示统计项目和同一项目内不同统计标准间的同一性和差异性,以分析它们在自然和社会经济现象中的分布特征。主要表现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特征、规模、水平、结构、地理分布、相互依存关系及其发展趋势。

7)综合图:把各种现象有机联系和相互制约综合地表示在同一幅图上,如景观图,综合经济图等。

(4)按照内容综合程度分类

1)解析型图:也称分析型图,是指对表达的专题现象未经概括或很少概括,以其各自具体的指标来显示某一方面特性的地图。在解析图上描述的是个别物体(现象)的分布位置、强度、空间变化及运动方向等。如风向图。

2)合成型图:又称组合型图。在同一幅地图上表示一种或几种现象的多方面特征。这些现象及其特征必须有内在联系,但又有各自的数量指标,概括程度及表示方法。如区域人均耕地图。

组合图多是多变量的专题地图。采用组合图方法编制地图的目的,是为了更完整,深入的说明某一明确的主题。

3)综合型图:通过将几种不同但互有关联的指标进行综合与概括,以获取并表示出某种专题现象或过程的全部完整特征。各种类型的区划图,综合评价图都属此类。

(5)按照用途分类

1)通用地图:一般参考用图、科学参考用图

2)专用地图:教育用图、军事用图、工程技术用图。

5.专题地图各种要素的设计内容和方法(比如,数学基础,符号,色彩设计这些)

A.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即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设计、制图网格密度的设计和地图比例尺的设计。

一、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设计

地图投影设计的基本宗旨是要保持制图区域内的变形为最小,或者投影引起的变形误差分布符合用途要求,以最大可能保证地图具有必要的地图精度和图上量测的精度。

专题地图的多样性决定了其投影的选择有很大的空间。然而,地图投影的选择受制图区域的特征、地图投影自身的性质及地图的用途所制约。

?1、制图区域

制图区域对投影选择的影响可以从区域地理位置、范围的大小、区域形状等几个方面来分析。

(1)区域地理位置。不同地理位置的区域分别适用于不同类别的投影。例如,极地附近通常用正轴方位投影,赤道附近常用横轴方位、正轴圆柱投影,中纬度地区常用正轴圆锥或斜轴方位投影。

(2)范围大小。投影范围的大小对投影误差有极大的影响。对一个小范围。常常是不管用什么投影都没有实质性差别;而一个大的范围,不同的投影或同一种投影但投影性质不同,所产生的误差差别就可能很大。

区域范围大小有一个大概的判断标准:纬差22.5°或半径为2200公里。小于这个标准的就可以认为是小范围,选择投影时没有必要过多地从投影性质引起的变形大小去考虑。对大范围的地图,例如全国图、大洲图等,由于投影产生的变形较大,需要认真选择适当的投影。

(3)区域形状。选择投影时,区域形状也是应当顾及的基本因素之一。例如,对于外形接近于圆形的区域,宜选用方位投影;对于东西延伸的地区,宜选用圆柱(赤道附近)或圆锥(中纬度)投影;对于南北延伸的地区则多采用横圆柱投影。

?2.投影性质

投影性质包括;变形性质发形分布和大小、经纬线的形状、极点的表象、特殊线段的形状等。

(1)变形性质。地图投影分为等角、等面积和任意投影三大类。在任意投影中常用的则是等距离投影,它们各自适用于不同的情况。

(2)变形分布和大小。变形分布的方向应当同制图区域形状相匹配。例如,正圆柱、正圆锥投影,变形同经度无关,随纬度差的增大而增大,纬度差越小变形也超小,因此它们适用于东西延伸的地区;方位投影的等变形线分布为同心圆,离中心越远则变形放大,适用于面积不大的圆形区域;投影面和地面相切的投影只有正变形,边缘地区的变形就可能比较大;投影面和地面相割的投影变形有正有负,分布比较均匀。另外,受变形性质的影响,对于等角投影,面积将有较大的变形;而对于等面积投影,角度会有较大的变形。任意投影时,长度、面积、角度都有变形,但大小比较适中。

(3)经纬线的形状。不同的投影会构成不同的经纬线形状。为了使地图具有良好的视觉效果.通常要求经纬线网格具有正交或近似于正交、等分或近似等分的图形;曲线形状的经纬线有利于表示出地面的球体概念,而直线形状的经纬线则有利于表示出地理事物分布的地带性规律。例如,横轴方位投影、若干多圆锥投影都有利于表示出地球的球形感,而用墨卡托投影编制世界时区图时,则能把时间的地带性表达得很清楚。各种伪圆柱投影中,经线为曲线,纬线为直线或弯曲不大的曲线,能很好地反映自然地带性变化,因此特别适用于表示全世界范围的各种自然地图。

(4)极点的表象。这与经纬线的形状有着密切联系。极点表象为点,视觉上比较好、但整个制图区域的变形分布不易均匀,有些地区会出现极大的变形;把极点投影成一条直线或曲线,极地附近变形较大,但它常常能换取整个制图区域变形的较均匀分布。

(5)特殊线段的形状等。地图上有些特殊的线段。投影后它们的表象形状常常成为选择投影的基本条件。例如,航海图和字航图上之所以选择墨卡托投影,就是因为在采用这种投影的地图上等角航线表象为直线;而采用球心投影,可以把大圆航线投影成直线,它是地面上距离最短的线.是航海中辅助墨卡托投影(等角圆柱投影)航海图中寻求员短航程的必要投影。

?3.地图的用途

地图的用途决定了地图投影选择的方向。由于不同的比例尺对地图的用途有着非常大的影响,所以我们有时可以把地图用途与地图比例尺连在一起来考虑。采用机助方法制图,以数字形式存放在数据库中的资料图形可任意变换,制图的投影对新编图的投影没有影响。

?自然地图

?大比例尺的自然地图,要求形状正确,面积正确。因此这类图的投影应视同比例尺的国家基本地形图那样,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比例尺图则应采用国际UTM投影。

?小比例尺的自然地图.则可根据制图区域本身的位置、大小和形状来选择投影。一般来说,反映资源分布状况的图比较重视面积的概念,所以自然地理图一般以选择等面积性质较好。

?人文地图

?政区地图要求版图形状正确,但更注重各局部区域面积的大小对比正确。如对中国全图.宜选用等面积性质的投影。但对中国省区以下范围,用不同性质的投影,变形都不会超限。

?经济图中除了少量的资源分布图要求面积正确而可选择等面积性质的投影外,其他的经济图以反映区域经济态势及发展水平为主要内容,以统计因为主体,中小比例尺为多数,对地图投影没有很特殊的要求,可以选择该区域惯用的地图投影。

?航空图、航海图、工程图及其他地图往往依其

用途对地图投影有特殊的要求。

?航空图要求地标方位正确,因此航空图必须选择等角性质的投影,根据比例尺的不同.从大比例尺用通用的高斯·克吕格投影,中比例尺用国际UM投影,到小比例尺用等角圆锥投影或等角斜方位投影。?航海图则从航向定位方便出发,用等角团拄(墨卡托)投影。大比例尺的工程图要求方位正确,故应采用高斯“克吕格投影,中、小比例尺的工程图也仍十分注重方位的正确性,因此对工程图应首选等角性质的投影。

二、地图比例尺的设计

专题地图对比例尺的规定不份普通地图那样严格,并要求形成系列。专题地图中只有地质图、地貌图、土壤图、植被图以及航空图、航海图等有着普通地图那样的、较为严格的、有一定比例关系的系列比例尺系统。随着比例尺的不同,其内容的详细程度、分类级别的表达、制图综合的大小及用途都会随之改变。

其他专题地图的比例尺是随专题内容表达的详细程度、表示方法的精确程度、地图的用途和地图精度要求而定的。因此对单张地图而言,往校是在用途、内容、量测精度要求和表示方法确定后,依据纸张大小来确定和调整比例尺的。对地图集而言,则主要依据区域的级别、制图区域的形状与大小来确定一个基本比例尺.并依此设计以基本比例尺为基础的系列比例尺。

三、制图网格密度的设计

在大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上,存在着两种制图网格,一种是坐标网.也就是通常说的方里网,是图上的基本网;另一种是经纬网,仅以图廓和分度带来体现,为辅助网。小于1:100万的普通地图则已去除了坐标方里网,仅标示有经纬网。专题地图上对制图网格的表示没有严格的规定,主要使用途而定。在地图上标示出一定密度的制图网格。其作用有两个:

?一是通过制图网格便于指示并量测出某制图现象或制图物体的位置;

?二是通过制图网格反映不同制图现象因地理位置的差异而发生在性质上的差异,寻求其发生发展的规律性。

由于地球的赤道面和地球统太阳旋转的黄道面之间存在着固定的夹角,所以地球在统太阳公转的一年中,地球上各部分在不同时期受到太阳的热辐射不断地产生循环性改变,从地球的两极到赤道间都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由此产生了不同的生物带。因此在自然地理因上表示一定密度的制图网格对实现上述两个目的是十分必要的。

?大比例尺地形图上的方里网密度在相应的规范中都有规定,大体为2-10厘米,中、小比例尺地形图上则多使用经纬线网,它们的密度则应大体相应于系列中前两级比例尺地图的分幅范围,

?政区图仅表示经纬网,主要用于指示居民地的地理位置。但大比例尺的城市平面图中则由编图人员自行构建方格网,这种方格网是独立的、随意的,与坐标网不是一个系统,目的是为了易于查找各种地名,密度一般为5厘米x 5厘米。

?人文地图中对制图网格的表示没有特别的要求、这与人文经济现象的表示方法多用概略的统计制图方法、没有很多的量测要求有关,所以常常只是概哈地表示一些密度较稀的经纬网格,有的根本不表示。但是对某些用网格形式表示的环境质量评价图、城市地价评级图或由点数法转换为其他表示方法的因型而需用网格作为过渡时,需要在图面打上一定的密度网格。网格密度的确定往往与比例尺有关,根据比例尺不同,有的换算为相当于实地的100米×100米,有的相当于250米x 250米的网格。

?航空图、航海图都必须表示有一定密度的经纬网,其密度与比例尺有关,大致与自然地图的要求一样。工程地图中亦必须有制图网格,大比例尺工程图用的是坐标方里网,以便于计量的100米×100米、250米×250米、500米×500米等为好.密度依比例尺为准。小比例尺图则用经纬网。

B.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

?一、视觉变量的基本概念

形成众多类型和形式的图像符号,是各种基本图像元素变化组合的结果。这些能引起视觉差别的最基本的图形和色彩变化因素叫做视觉“变量”或“基本图形变量”。

法国学者J.伯庭(J.Bertin)所领导的巴黎大学图形实验室经过多年研究,从具体图像中抽象出6个最基本的因素,也就是6个最基本的视觉变量,即形状、尺寸、方向、明度、密度和颜色。J.伯庭的视觉变量观点被人们认为是比较完善的分析方法。

我国地图界的学者认为,从制图实用的角度看,视觉变量还应包括“结构”这一变量,尤其

是对点状符号而言更有其必要性。

?1.形状:形状指由有区别的外形所提供的图形特征。

?点状符号:形状就是符号的外形,它们可以是有规则的图形(如几何图形),也可以是不规则的图形(如艺术符号)。

?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形状则是指构成线和面的那些像元的形状,而不是线和面的外部轮廓,但通过这些像元形成了不同的线状符号和面状图纹、图案。

形状变量是符号在视觉上最重要的差别。

?2.尺寸:尺寸指符号在大小——直径、宽度、高度、面积,甚至在体积上的变化。

?点状符号:尺寸是指符号整体的大小,包括符号的直径,或宽度、高度和面积的大小。

?线状符号:尺寸指线条的宽度。

?面状符号:尺寸则是指构成其符号的像元大小,像元大小的变化引起的是整个面状图纹纹理的变化.而不是面状范围的变化。

?3.方向:方向指点状符号、线状符号和面状符号的构成元素的方向,方向符号受图形特点的限制较大,有的几何符号有方向的区别,而圆形符号则无方向之分。

?4.明度:明度指图形色调的相对明暗程度,它能引起人视觉上的差别。明度差别不仅限于消色(白、灰、黑)。在彩色图形中,在同样色调基础上也一样可反映其明暗的程度。

?5.密度:密度指在保持符号平均明度不变的条件下改变像素的尺寸和数量。它可以通过放大或缩小内部图形的方式体现。

?6.结构:结构变量是指符号内部像素组织方式的变化。与密度不同的是,结构变量是符号内部像素的结构组合或排列方式的不同,它反映出符号在视觉上的较大差异。因而被列入基本视觉变量之中。

?7 .颜色:色彩变量主要指色相变化,色相变化可以形成鲜明的差异。

以上的7种视觉变量是对所有符号视觉差异的抽象,但它们并不能解释全部符号化的现象和构图法则,其中很多变量并不具有且接构图的能力,但这些视觉变量(图形变量)可以作为图形符号设计的基础。地图符号在设计时可根据需要选择其中某一变量或某几个变量联合应用,目的是提高地图符号的感受效果。

B.专题地图色彩设计

专题地图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一副优秀的专题地图,除了科学性之外,它的色彩设计还必须悦目、协调、吸引读者。所以色彩设计是专题地图编制的重要因素之一。

优秀的专题地图必须主题明确,层面丰富、内容清晰、色彩协调、表现力强,能使读者爱不释手。概括地说,就是既要有对比性,又要有协调性,内容和形式达到统一。专题地图的色彩设计实际上是在对比中求协调,在协调中求对比,正确地处理协调和对比这一对矛盾。具体有以下9点。

?层面清晰,用色不能杂乱。一副专题地图是由多个层面构成的,通过设色理清层面之间的关系,突出主题。

?不同色相的色彩既要有对比性,又要有协调性。

?同一色相不同亮度或纯度的色彩对比要能分清楚。

?主题要素色彩突出,底图要素色彩要淡雅。底图要素是反映专题要素和环境背景之间的关系,起衬托作用,用色不宜太重,避免“喧宾夺主”;专题要素为主体内容,用色相对浓艳,放在突出

的层面上。

?尽量和专题要素的自然色、惯用色一致。

?有效利用色彩的象征性。

?大面积图斑用色浅、小面积图斑用色浓。即色斑的浓淡要和图斑的面积成反比。

?非制图区域用色浅,宜用用冷色或中性色。制图区域用色浓,且宜用暖色。

?充分利用色彩的色相、纯度和亮度的变化。达到最佳表达效果。题地图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

专题地图色彩设计的基本方法

点状符号色彩设计

(1)用色相变化表示专题要素的类别、性质。

(2)用色相变化反映数量级别变化。

(3)用亮度或纯度的变化表示专题要素的动态发展。

(4)点状符号色彩应尽量和专题要色的自然色一致。

(5)点状符号色彩应和地图的性质和用途一致。

(6)符号设色面积宜于纯度成反比

线状符号的色彩设计

(1)界线色彩设计:指代表非实体的界线。设色时应首先确定界线的主次关系。主要界线用鲜艳色,次要界线用淡雅色彩。

(2)线状物体色彩设计:确定各个要素在图上的主次关系。利用色彩的对比性,表达主次关系,达到层次分明、清晰易读。

(3)动线符号色彩设计:按主次设色。可以用色彩变化强化动态变化。点、线、面状符号色彩

6.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

6.1与普通地图相比较,专题地图主要描述的是专题内容的实质,包括空间分布、时间特征、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由于地图是表达物体或现象空间分布的最佳载体,因此寻求其表达方法的切入点是它们的空间分布特征,而其他的三个特征——时间特征、数量特征和质量特征的表达是表示方法本身功能的强化。

6.1.1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

(1)点状分布或面积很小(只能在地图上以点表示),如城市、矿产资源地等等;

(2)呈线状或带状分布,如河流、道路等等

(3)呈面状分布。

间断成片分布的,如湖泊、森林、沙漠等等;

连续分布且布满整个制图区域,如土地利用、土壤分布等;

大面积分散分布,如人口分布、某种农作物种植等等。

6.1.2各种现象的时间特征

各种现象的时间特征主要有四种情况

? (1)反映现象的特定时刻,如截至某一日期的国民生产总值,可以分为历史时刻、现状和未来发展三种状况;

? (2)反映现象的变迁过程,如人口迁移、战争路线移动等;

? (3)反映某一时段的变化,两个时段的对比,如景区不同季节的接待人数对比;

? (4)反映现象的周期变化,如气候和水文的周期变化。

6.1.3各种现象的数量质量特征

? (1)关于实在的测量空间;主要反映现象的空间定位和分布。

? (2)关于抽象的概念空间;符号反映质量特征和数量指标,符号颜色表示属性,大小反映数量或等级。

2.2点状分布要素的表示方法——定点符号法

2.2.1定点符号法,简称符号法,是采用不同形状、颜色和大小的符号,表示各自独立的各个物体的数量与质量特征的方法。

? 符号应尽可能配置在这些物体实地位置的相应点上,符号的大小不代表物体依比例尺表示的分布面积,一般会超过其实际面积。

? 专题地图上的点状符号一般只以其中心点位置表示测量空间定位信息,符号图形则表示概念空间的数量、质量特征。

? 当符号叠合时,用相互交叠来表示。

? 分布——位置

? 质量——形状、颜色

? 数量——大小

? 内部组成——结构

? 动态发展变化——扩展

2.2.2定性数据的符号表达

呈点状分布的要素,其定性数据的表达主要通过颜色和形状来实现。

(1)符号的形状

几何符号;文字符号;艺术符号(? 象形符号? 透视符号)

(2)符号的颜色

6.2.3定量数据的符号表达

? 呈点状分布的要素,一般用符号的大小来表示定量数据。定量数据的符号又可以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1)比率符号与非比率符号

比率符号是指符号大小与所表示的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有一定比率关系。

如果符号的大小与专题要素之间无任何比率关系,这种符号称为非比率符号。

(2)绝对比率符号与条件比率符号

? 比率符号又分为绝对比率符号和条件比率符号。但无论是绝对比率还是条件比率,都可以是连续的和分级的,所以,从理论上讲比率关系可以区分为绝对连续、条件连续、绝对分级、条件分级四种关系。 ? 绝对比率符号是指符号大小(面积)和所表示的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成绝对正比关系。在采用绝对比率符号时,由于要精确计算表明每个数量指标的符号面积,所以必须规定符号的准线和比率基数。

? 符号的准线是指确定符号面积的基准线,如圆的直径、三角形及其它图形的高或底边长。由于符号的准线长度的平方和符号面积成正比,所以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必须与准线长度的平方成正比。

? 在确定符号的大小时,必须首先确定其比率基数。比率基数的大小影响着地图内容的表示,亦影响到负载量。在确定符号的比率基数时,主要考虑专题要素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以及专题要素在地图上的分布情况。

? 符号准线确定办法:可以利用公式m

ax D 确定,其中D 为符号准线,x 时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a 为具有长度单位的常数。m 为条件指数。当为绝对比率符号时,m =0.5,

(3)连续比率符号与分级比率符号

?连续比率是指:只要有一个数量指标,就必然有一个一定大小的符号代表,是一一对应的关系,符号大小与其所代表的数量指标都是连续的。如果每个符号的面积与它所代表的数量指标成绝对比率关系,则称为绝对连续比率。如果在绝对连续比率加上某种条件,则称为条件连续比率。

?除了条件连续比率之外,可以采用分级比率,即对专题要素的数量指标进行分级,使符号的大小在一定的范围内保持不变。绝对分级符号的面积与数量指标的分级平均值(或极限值)成绝对正比关系。在实际编图中,较多的采用条件分级比率。

6.2.4符号的结构

(1)单一符号一般简单的符号

(2)组合符号

把符号划分为几个部分,以反映专题现象的结构。例如表示某一旅游中心的符号,就可以根据其所拥有的各种旅游设施的组成划分为几个部分,用符号内部的分割比例表示。圆形符号和环形符号最易被分割,因此,其被常常采用。

(3)扩展符号

用于反映专题要素的发展动态。常用外接圆、同心圆及其他同心符号,并配以不同的颜色,来表示各个时期的数量发展变化。

2.2.5符号的位置和资料

在采用符号法时应注意事项:

(1)必须准确表示出重要的地图要素——地理基础;

(2)运用几何符合可以把所示物体位置准确定位于地图上;

(3)当几种性质不同的现象(但属同一类型且可测量)位于同一点,可利用组合符号,或扇形符号。

不论采用那种比率来定制符号的大小,各点的统计资料必须为同一性质(对象和指标)和同一时期的,否则会失去相互比较的意义。

6.3线状符号法

6.3.1线状符号法是指表示线状或带状延伸分布的物体符号。普通地图上常见的有:水系、交通网、境界线等。

在专题图上主要表示一定范围内专题要素的主要方向。如地质构造线、山脉的走向、气象上的锋等。? 6.3.2特点

(1)线状符号用颜色和图形表示专题要素的质量特征。

(2)线状符号一般不表示数量指标,符号的粗细只表示质量等级差异。

6.4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

?对于布满制图区域的现象,其表示方法有质底法和等值线法。

质底法偏重于表示现象的质量特征,我们可以称之为定性数据的表示方法。

等值线法偏重于表示现象的数量特征,我们把它们归为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

6.4.1质底法—质量特征的表示方法

?(1)概念

质底法又称质别底色法。是把全图区域按照专题现象的某种指标划分区域或各类型的分布范围,在各界线范围内涂以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乃至注记),以显示连续分布且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现象的质的区别。

?质底法着重于表示质的差别,一般不直接表示数量指标。由于常用底色或其它的整饰方法来表示分区之间的差别,所以称为质底法。常常用于土壤图、植被图、政治行政区划图、土地利用图、自然区划图、经济区划图等。

?(2)制图步骤

①按照专题要素的性质决定要素的分类、分级;

②勾画出分区界线;

③拟定图例,用颜色、网纹、字母等表示各种类型。

在质底法图上,图例说明要能够详细的反映出分类的指标、类型的等级及其标志,并注意分类标志的次序和完整性。选用颜色时,力求使在质量方面类型近似的制图现象采用相近的颜色。

6.4.2等值线法

(1)概念

等值线是专题要素数值相等的各点的连线.

等值线可以表示地面和空间连续分布,且均匀渐变的现象,并能说明这种现象在地图上任何一点的数值和强度。

?(2)特点

用于表示连续分布于整个制图区域内的各种变化渐移的现象。

每个点的数量指标必须是同一性质的。数据来源等必须一致

单独的一条等值线只表示数值相等各点之间的连线,不能表示某种现象的变化情况,只有组成一个系统以后,才能表示现象的分布特征。

等值线间最好保持一定的常数,这样有利于利用等值线的疏眯程度来判断现象的变化程度。

等值线与分层设色相配合,以表示现象的质和量的变化特征以及其明显性。

等值线可直接加注数量标记。

等值线不但可以反映现象的强度指标,而且可以可以反映:

?现象随时间的变化

?现象的移动

?现象发生的时间

?现象的重复

6.5间断成片分布的面状要素的表示方法——范围法

6.5.1概念

亦称区域法或面积法。是用轮廓线、着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内间断成片的分布范围。如:煤田、森林、油田、沙漠等。这种要素必须分布在较大面积上,才能按地图比例尺充分显示出来

6.5.2分类

区域范围界线可以是精确的,也可以是概略的。

精确范围是尽可能精确地勾勒出要素分布的轮廓线。概略范围是仅仅大致表示出要素的分布范围,没有精确的轮廓线,这种范围法常常不绘出轮廓线,而仅用散列的符号或仅用文字、单个字符表示现象的分布范围。

?当用散列的符号图形表示要素分布的概略范围时,该类符号完全没有定位意义,仅仅是概略表明要素的分布范围。不过这种范围一般较小,比较分散,是一种面积的概念,故称之为“区域符号”。

?范围法的精确程度主要取决于地图的用途、目的、地图比例尺、以及制图资料的详细程度,尤其是要素的分布特征。

?范围法表示要素的质量特征和渐进性,一般不强调表示数量指标。不同时期现象范围的重叠和变化,可以显示现象的发展变化。

?范围法具有简单、明确的特点。可以作为单独的表示方法,也可以和其它的表示方法相配合,如和质底法、符号法、等值线法的配合。

6.6分散分布的面状现象的表示方法——点数法

6.6.1概念

?在图上用一定大小、形状相同的点子,表示专题要素的分布范围、数量特征和分布密度的方法叫做点数法。

?亦称为点值法或点法,广泛应用与表示人口、农业、畜牧业等专题图上.

?点子的大小和所代表的数值由地图的内容确定。一般适用于表示分布不均匀的专题要素。可以反映现象的集中或分散程度。

?范围法和点值法的联系.

点值法是范围法的进一步发展。单独的范围法只反映专题现象的分布区域范围及其质量特征,而难以反映其数量指标.

如果我们在范围内均匀的分布点子,借助点子的分布可表示区域的范围;当这种点子具有点值时,用点子的数量可以表示要素的数量指标。

如果点子分布与实际情况一致,这样就由范围法过渡到点值法。

6.6.2 布点方法

?点的布点方法可以分为均匀布点法(统计方法)和定位布点法(地理方法)。

?按专题要素的实际分布情况布点。定位布点与实际情况的吻合程度,主要取决于地图比例尺。在大比例尺图上,只要有详尽的资料,就可以比较准确的反映现象的分布。在小比例尺图上,为了便于利用现成的统计资料,又想尽量利用点子反映实际分布,可以把区域分得小一点,在小区划单元内虽然是均匀布点,但是区划单元越小,点子的位置误差越小,最

后除去界限,点子在整幅图上就不是均匀布点,而是呈有差异的分布了。

如果表示一个省的人口密度,按照统计资料在乡、村范围内布点,就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6.6.3点值的确定

?最大能够安置点数=有效制图区域/每个点占的最小面积

?点值=数量总和/安置的点数(指密度最大区域)

?点的大小依比例尺、用途等有所不同。

?点子可以表示要素的质量和数量特征。也可以利用不同颜色的点来表示现象的移动变化。

6.6.4特殊情况处理

?譬如有些区域特别稀少和某些区域又特别密集的情况。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处理:

?(1)对特别密集的区域采用扩大图的方式

?(2)采用两种点值的形式。

6.7适用多种分布现象的表示方法

有的表示方法,并不局限于表示一种分布特征,而是适用于几种分布现象的表示。这类表示方法中,属于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有:定位图表法和分区统计图法,属于分级数据的表示方法有:分级统计图法(分级比值法)

6.7.1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定位图表法、

分区统计图法

(1)定位图表法

?①概念

?是用于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整个制图区域或线状连续分布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与区域内(或线状分布范围)的一些相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的呈周期性变化现象的方法。例如温度和年降水量的年变化、相对湿度、潮汐的半月变化、沿河流各水文站的水文变化。

?各点的数量指标是依据较长时间的纪录的、各点同一时期观测值的平均值而定。

?②特点和分类

典型特点:以点代面。从形式上看,它只是反映某些“点”上的现象,它却可以通过这些“点”上图形的总体,清晰地表明呈面状连续分布的制图现象的变化特征。就好像通过抽样统计来说明全盘一样,因此选择典型地点十分重要。

?根据所表示现象的性质,常见的定位图表法可以分为两种。

?表示点上的周期变化数据,无方向概念;如气温与降水;

?表示点上周期变化数据,有方向概念,如风速与频率。

?③“玫瑰花”定位图形

?定位图表中常见的“玫瑰花”图形是具有方向频率与速度大小分布状况的定位图表,它广泛应用于说明现象的或然率。例如,常见的表示各方向风的频率与风速、无风率与平均风速,洋流的速度与频率等。2)分区统计图表法

?①概念

?分区统计图表法:把制图区域分成几个统计单元,在每个统计单元内,按照相应的统计数据,描绘不同形式的统计图形,以表示各统计单元之内专题要素的总和、构成及其动态。

?分区统计图表法只是表示每个区划单位内现象的总和,而无法反映现象的地理分布。因此它是一种非精确的制图方法,属于统计制图的一种。

?制图时,区划单位愈大,各区划单位内情况愈复杂,则对现象的反映愈概略。可是区划单位不能太小,否则会因为分区面积较小而难以描绘统计图表表示其内部结构。

②数量指标表示

?分区统计图表法可以显示专题要素的绝对数量、内部结构和发展动态。

?数量——符号的大小、个数

?内部组成——符号结构

?发展动态——扩张图形的大小、颜色、柱状图形等。

?在分区统计图表法表示视按照区划单位配置的,所以区划境界线是非常重要的的要素之一,必须清楚的绘出。其它的要素(如河流、道路、居民地、地貌等)则应该尽量的删除或简化。如果可能,可以注记各区划单位的名称和统计数据。

6.7.2分级数据的表示方法——分级统计图法(分级比值法)

?(1)概念

?把整个制图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区划单位(行政区划单位或其他区划单位),根据各区的分布资料统计的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的色级或不同疏密的晕线,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异。

?分级统计图法可反映布满整个制图区域的现象、呈点状分布的现象、线状分布的现象,但是较多的是反映呈面状单属分散分布的现象。如人口密度、人均收入等等。此法常用色级表示,故亦称色级统计图法。

?分级统计图法只能显示区划单位间的差别,不能表示同一区划单位内部的差异。

?分级统计图法一般用于表示现象的相对指标,以反映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如果采用绝对指标,可能造成某现象在各个区域的比较被歪曲。

2)指标的分级方法

?等差分级

?等比分级

?逐渐增大分级

?任意分级

6.8动态现象的表示方法——运动线法

6.8.1概念

?运动线法简称动线法。适用运动符号(箭头)和不同宽窄的带,在地图上表示现象的移动方向、路线及其数量、质量特征。如自然现象中的洋流、风向、经济现象中的货物运输、资金流动,社会现象中的居民迁移、探险路线和军队的行进等。

?运动线法表示各种现象的分布特征的运动。他可以反映点状要素的运动路线(如车、船、飞机等)、线状物体或现象的运动(如战线的推进)、分散成群现象的移动(如居民的迁移)、整片分布现象的运动(如大气的变化)。

6.8.2特征表示

?在动线法中,一般用到不同的颜色、宽度、形状来表示要素的质量、数量特征。

?箭头(或其他的向量符号)表示现象运动移动的方向

?整个符号的位置表示运动轨迹

?符号的颜色和形状表示现象的性质

?符号的宽度(粗细)可以表示数量、速度和强度等

?可以用结构符号表示内部组成,如不同货物组成。

6.8.3动线符号分类

?按照精确程度可以分为精确动线法和概略动线法。

?左图显示现象的实际移动轨迹;而右图显示的是起点和终点的连线以及方向,其表示的不是实际的具体路线,而仅仅表示大致。

?运动路线的精确程度依据于地图比例尺、用途、现象表示的性质和资料的详细程度

7.专题地图的制图方法

地图制图综合实习报告

前言 经过了大学三年的不断学习、积极探索,对于地理信息系统专业有了更全面的了解,在此期间,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也进行了很多学科的单独实习以及综合实习,此次实习结束我们将正式结束大三生活,面临大四的考研与就业,这次实习对于我们来说更显得尤为珍贵。 尽管我们的知识体系还很鄙陋,尽管我们的专业技术少之又少,尽管我们还有很多的不知道,但是相信,通过此次实习,我们一定能够收获更多的知识、技术和能力。 大学匆匆,四分之三已逝,天下无不散之筵席,我们更珍惜同学之间的友谊。通过此次实习,希望能够磨练我们的团队合作精神,继续发扬互 帮互助的优良传统,加深同学之间的情谊。 今天的辛勤与汗水一定会换来美好的明天,我们坚信! 目 录 前言 .......................................... 错误!未指定书签。 院 (系): 资源环境学院 组 长: 徐晓霞 组 员: 吴健利 姚亚庆 杨勇帅 方洋 覃进明 赵凯 左石 指导教师: 刘梦云 杨香云 张宝利 2009级地信专业 地图制图综合实习报告

一、实习目的..................................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实习时间及地点............................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实习相关人员及材料........................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实习相关内容..............................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实习任务............................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实习方式............................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任务分工............................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实习内容及步骤............................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杨陵区地形图的制作..................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二)杨陵区土地利用现状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三)杨陵区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四)杨陵区城市扩展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五)杨凌区旅游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数字地图制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六、实习总结..................................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七、实习感想.................................. 错误!未指定书签。 八、实习成果图................................ 错误!未指定书签。 一、实习目的 地图学学科体系是地理信息系统的重要分支,地图制图是地理信息的主要资料和数据来源,作为一名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学生,地图制图是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相关行业的基础和关键。通过本次实习,希望能

ERDAS专题制图输出

专题制图输出 一、试验目的与要求 熟悉掌握利用ERDAS IMAGINE图像处理软件进行专题制图输出的具体步骤。 二、实验准备 1、软件准备 ERDAS IMAGINE图像处理软件 2、方法准备 专题制图的工作一般流程: 开始——地图图面设计(plan the map)——准备制图数据(prepare the data layer)——确定专题制图围(define the map frame)——启动地图编辑器(start map composer)——放置图面整饰要素(place map decorations)——地图打印输出(print the map)—— 结束 3、数据准备 TM数据专家分类后数据。 三、实验步骤 1、具体操作 (1)准备专题制图数据 1)在View 窗口打开要输出的数据层。 2)在菜单条单击File| Open |Raster Layer命令。 3)选择文件为专家分类的结果图inlandc.img.

4)Raster Options为Fit to Frame. 5)单击OK按钮,after_class.img在窗口中打开。 下面的专题制图将针对此图像进行。 (2)生成专题制图文件 专题地图编辑器又称Map Composer 或Composer,可以通过两种途径启动。 在ERDAS图标面板菜单条,单击Main| Map Composer命令,打开New Map Composer对话框。 在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单击Composer图标,打开New Map Composer 对话框。 在New Map Composer对话框中,需要东西以下参数。 1)专题制图文件名为composer.map. 2)输出图幅宽度为28。 3)输出图幅高度为30。 4)地图显示比例为1

《专题地图编制》教学大纲

《专题地图编制》理论课教学大纲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教学对象:测绘工程专业本科学生 学时学分:48学时, 3学分(其中理论20学时,上机28学时) 一、课程说明 1、课程简介 《专题地图编制》是测绘工程专业的一门选修课。该课程简要介绍专题图的起源与发展趋势,专题图生产过程、专题图的设计与编制、专题图的表示及其编制方法。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地图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并能掌握读图、识图、用图及绘图的技能与技巧。 2、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以上学习,使学生基本掌握专题地图的设计与编制方法,为今后地图测量、编绘、输入输出的图形化表达提供技术支撑。 3、预修课程与后续课程 预修课程:计算机应用基础、专题图学、测量学、计算机地图制图。 后续课程:电子地图与导航。 4、教学手段及教学方法建议 该课程属于专业选修课程。在教学观念和教学方法上重在操作,以课堂练习为主,并与多媒体手段相结合,边教边练,灵活机动教学方法。 5、考核方式 本课程实践性较强,考核也偏向于实践,主要以考勤、平时上机练习、综合作业练习的完成数量与质量来综合评定成绩。 课程总成绩=考勤成绩(占30%)+平时上机练习成绩(占30%)+综合作业练习成绩(占40%)。 6、指定教材 《专题地图编制》黄仁涛,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年1月 7、教学参考书

[1] 《新编地图学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 《新编地图学实习教程》,蔡孟裔等,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 《现代地图学》,廖克,科学出版社.2003 [4] 《地图学》,张力果等,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5] 《计算机地图制图原理与应用》,王红、李霖,科学出版社。 [6] 《地图设计与编绘》,祝国瑞,武汉大学出版社.2001。 8、教学环节及学时安排 表1 课程学时分配表 9、教学大纲修订说明 二、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2学时) 教学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1.掌握专题图的概念、专题图的分类。2.了解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专题地图: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尔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和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2、范围法:使用轮廓线、底色、晕线、注记、符号等整饰方法,在地图上表示某专题要素在制图区域间断成片分布范围的表示方法。 3、绝对比率符号:是指符号面积、符号准线、等和表示要素四数量指标具有绝对的正比关系。 4、电子地图:是以地图数据库为基础,以数字形式存储于计算机外存储器上,并能以电子屏幕实时现显示的可视地图,又称为屏幕地图或瞬时地图。 5、普通地图:比较全面地反映制图区域自然和社会经济要素一般概貌的地图。 6、质底法:按区域界线或类型范围普颜色或填绘晕线、花纹以显示布满制图区域专题要素质量差别的表示方法。 7、分级统计图法:是在整个制图区域的若干个小的区划单位内(行政区划或其他区划单位),根据各分区资料的数量(相对)指标进行分级,并用相应色级或不同疏密的晕线,反映各区现象的集中程度或发展水平的分布差异。8、条件比率符号:符号(面积)大小与专题要素的数量之间存在比率关系,但是两者纸币不是绝对的正比关系,而是在绝对比率上加上某种函数关系条件。 9、视觉重力:地图上的图形,由于所处的位置,图形本身的大小、颜色、结构以及其背景的影响,有些给人轻的感觉,有些给人重的感觉。 10、定位图表法:是一种定位于现象分布范围某些地点或均匀配置于区域内的一些相同类型的统计图表,表示全制图区域或沿某些线状分布范围内的呈周期性变化的现象的表示方法。 11、连续比率符号:只要有一个数量指标,就必然有一个一定大小的符号代表,符号大小与所代表的数量指标都是连续的。 12、互补色:任意两个原色混合得到的间色,与另外一原色为互补色,混合可得黑色。 二、填空 1.专题地图按照内容的概括程度可以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综合型图。 2.专题地图的数据源有地图数据、遥感数据、统计数据和数字资料、文字报告和图片四种。 3、点值法的两种布点方法是均匀布点和地理布点。 4.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包括地图投影选择与设计、制图网格密度设计、地图比例尺设计。 5.按比例尺分符号可以分为依比例符号、半依比例符号和不依比例符号。 6.范围法按照表示的精度可分为精确范围法和概略范围法。 7.色彩的三要素是色相、饱和度和明度。

专题地图-地图制图学基础实习指导书汇总

地图制图学基础之专题图制作实习指导书 一、实习目的 《地图制图学基础》或称《地图学》是在本科测绘工程专业低年级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属必修课程。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同时,地图学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我们集中两天半的时间进行地图学实习。 专题图所反映的主题内容十分广泛,从自然地理现象到社会经济等人文地理现象无所不容,既能表示各种具体有形的事物和现象,又能表现抽象无形的事物现象。专题地图还具有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双重内容的层面的特性,专题图表现方法多样,图面配置灵活。通过地图学教程的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要求学生已基本掌握专题地图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它的编辑设计过程。 本次实习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题地图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专题地图的表示方法和图例设计的理解和操作。对巩固地图学教程理论教学内容,加深对Arcgis制图软件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通过实习,可以全面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加深对数字地图的理解、掌握基本数字地图制作的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知识向综合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的创新思维,增强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独立思考、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和规划等课程和工作中制作专题图打下一定的制图基础。 二、实习要求 1、熟悉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掌握Arcmap专题地图设计的技能。 2、自定题目、自选专题内容、专题底图和专题数据。 3、专题内容要求新颖,专题地图设计要清晰,规范。 4、实习报告格式自行统一,Word排版清楚。内容真实,制作步骤详细。 5、遵守纪律,遵守学校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

专题地图编制复习资料 1.专题地图的概念实质,与普通地图的区别和联系。(P10) 2.专题地图的分类。(P10) 3.专题内容的空间和时间分布特征是什么,举例说明。(P10) 4.十种表示方法的概念、特点,表示方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5.专题地图的符号设计要点,分点状、线状和面状论述。 6.编制专题地图的过程和步骤,计算机环境下专题地图生产的工艺流程。 7.试述普通地质图、地貌类型图在内容分级、表示方法和设色原则方面的特征及其异同点。 8.举例说明政区地图与人口地图的特点与主要内容 9.专题数据分级处理的原则和方法。(P56) 10.地图综合的三个重要方面 11.地图注记的原则 第一章绪论 一、专题地图的基本概念 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型。 专题地图的定义: 按照地图主题的要求,突出而完善的表示与主题相关的一种或几种要素,使地图内容专题化,形式各异,用途专门化的地图。 专题地图的基本特征: 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它要素的显示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专题地图上表示的内容,除了那些在地表上能见到的和能进行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外,还有那些往往不能见到的或不能直接测量的自然现象或人文现象。 3,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例如环境保护方面的地图,人口地图和经济预测图等。 二、专题地图的分类 地图分类的标志很多,就专题地图而言,主要有按内容、按数据特征、按内容概括程度和按用途分类。 1、按内容分类 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三个基本类型:即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它专题地图。每一类地图又可细分为若干种。 (1) 自然地图可分为: 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景观地图或生态地图)等。 (2) 人文地图可分为: 政区地图以反映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内行政区划及政治、行政中心为主要内容; 人口地图包括人口分布、人口密度、民族分布、居民的自然变动、居民迁移以及居民的其它组成等内容; 经济地图包括自然资源(动力资源、矿产资源)、各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林业、交通运输(铁路、公路、航运、货物运输等) 、通信联系(电信、邮政等)、商业、财政联系、综合

专题地图制作步骤

专题地图制作步骤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简述 Arc GIS 制作专题地图的方法许玉英现代测绘 2013 1、数据源 专题地图的数据源通常具有不同的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如编制专题地图用的卫 星影像通常是 WGS84 坐标系的,且地理精度低需要纠正,使用的数字地形图可能是 1980 西安坐标系或其他坐标系,在编制专题地图的过程中,首先应统一各数据的坐标系统和地图投影。地图投影就是按照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椭球面上的经纬网转换到平面上,使地面点位的地理坐标与地图上相对应的点位的平面直角坐标间,建立起一一对应的函数关系。这对专题地图投影的选择与设计至关重要,它将直接影响地图的精度和使用价值 2、数据采集 数据的输入与采集在专题地图编制中,属性数据是定性或定量的描述地理事物的性质和特征。在进行专题属性数据输入之前,必需按照专题地图的制图目的和要求定义要素类,就考虑图内要表示哪些内容,要素类是数据存储范畴的称谓,在数据显示范畴要素类对应地图图层,进而建立属性数据的字段、格式等设置。在 Arc GIS 中处理数据时,首先应明确数据的 类型: 点、线、面,其次是定义相应的属性,如名称、编码等,在 Arc Mao 中加载影像等数据文件,加载后就可采集所需要的信息了。数据采集时可以先采集道路中心线数据,再根据道路宽度由Arc Map 自动生成道路面类数据,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数据拓扑可以获得街区、广场、公园、绿地等面类数据。面类数据的分类可以利用影像来进行,将分类特征输入属性项中。编辑的

ArcGIS专题制图

专题1 ArcGIS专题地图制作 一、实验目的 1、了解专题地图的组成要素; 2、新建图层和修改图层的符号样式; 3、熟悉专题地图的各种表现形式; 4、掌握专题符号的制作方法; 5、熟悉添加和修改注记的方法; 6、使用ArcMap Layout(布局)界面制作专题地图的基本操作; 二、实验准备 实验数据位置:Training Material -> 专题制图专题 预备知识: 1、专题地图的组成要素包括:图层、符号、注记、图名、图例、图廓等; 2、图层包括点、线、面不同的几何类型,图中省域是面状地物,公路是线状地物,城市是 点状地物; 3、符号可以从符号库中直接挑选,如果没有合适符号,则需自行设计; 4、ArcMap中有两种视图:数据视图和地图布局视图; 5、注记设计对于地图可视化质量至关重要; 三、实验内容与步骤 第1步渲染图层要素 在ArcMap中新建地图文档,加载[空间分析] 扩展模块及[空间分析工具栏] 加载实例1中图层:[省会城市、主要公路、国界线、省级行政区],将地图文档保存到实例1下,名称为:ChinaMap 采用唯一值符号描述[省级行政区]面状要素 在[图层列表面板](TOC)中右键点击图层:[省级行政区],执行[属性]命令,在出现的[图

层属性]对话框中,点击[符号-Symbology]选项页,如下图所示,渲染参数设置为:[类别->unique value,字段值设置为:NAME ] 。点击[添加全部值]按钮,将<所有其它值>前检查框的勾去掉。 采用单一符号描述[主要公路]线状要素 显示图层:[主要公路],在[TOC]中右键点击图层:[主要公路],执行[属性]命令,在出现的[图层属性]对话框中将渲染方式设置为[single symbol],点击[符号设置]按钮(如下图) 在[符号选择器]对话框中选择一种线状符号(如下图所示),

第七章 专题地图设计与制作word文字版

第七章专题地图设计与制作 本章要点 掌握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掌握专题地图设计;地理底图的准备; 一般了解地图的印制过程。 第七章预习思考题 2学时 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什么是地图设计?其成果是什么? 什么是编绘原图?原图编绘可采用哪几种方法?原图编绘的成果是什么? 编图资料按照利用程度可分为哪几种? 出版准备是怎么一回事?什么是连编带绘? 专题地图设计的一般过程包括哪几个阶段? 第七章预习思考题 2学时 专题地图的资料类型有哪些? 对专题地图资料的评价应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专题地图的地理底图的作用是什么?其编制有什么特点? 图面配置设计是怎么一回事? 根据印刷版上印刷要素和空白要素相互位置关系,地图印刷分为哪几种类型? 地图平版制版的原理是什么? 第一节地图编制的一般过程 地图制作的主要过程有如下四个阶段: 一、地图设计 又称为编辑准备,它是地图制作的龙头,是保证地图质量的首要环节。地图设计包括确定地图的基本规格、内容及详细程度、表示方法和编图工艺。地图的用途和要求是地图设计的主要依据。 地图设计通常包括下列内容:地图设计准备、地图内容设计、编写地图设计书。地图设计阶段的最终成果是完成地图设计书。 1、地图设计准备 研究和了解新编地图的主题和用途; 搜集与整理编图资料;基本资料、补充资料、参考资料。 分析评价编图资料; 分析制图区域和制图对象。 2、地图内容设计 地图数学基础设计; ?包括选择地图投影和确定比例尺。 确定地图幅面大小和用纸规格; 地图内容和形式的设计; 符号设计; 概括指标的设计;

地图图幅配置设计; 样图试编; 工艺方案设计。 3、编写地图设计书 编写地图设计书(亦称编图大纲)就是把地图设计思想具体化。设计书是地图生产过程中的指导性文件,其主要内容包括:编图目的任务,编图资料的分析、处理及应用,制图区域地理特征,地图幅画,地图内容及其图画表现形式,地图的数学基础,地图概括方法及指标,地图符号系统,地图配置方案,地图生产工艺流程及综合样图等。 二、原图编绘 编绘原图就是根据地图的用途、比例尺和制图区域的特点,将地图资料按编图规范要求,经地图概括在制图底图上编绘的地图原稿。 编绘原图是原图编绘阶段的最终成果。 1、编绘前准备工作 熟悉编图规范和编图大纲; 熟悉编图资料; 熟悉制图区域特点; 编图材料的准备。 2、转绘地图内容 (1)网格转绘法 (2)同名点转绘法(软件平台) 3、各要素的编绘 按照编图设计书的要求,对各要素进行编绘。要对各要素进行合理的选取和概括,并对各要素采用不同的颜色和线型分别描绘。 采用的方法有编稿法和连编带绘法。 连编带绘法:是将地图编绘与出版准备两个步骤合二为一。也就是将基本资料扫描成栅格数据,在制图软件平台下,按照地图设计书要求,连编带绘,最后编绘成线划、注记符合出版要求的彩色数字地图。 三、出版准备 计算机制图中,出版准备是将编绘原图扫描成栅格数据,在某制图软件平台下,按照地图设计书要求,绘制成线划、注记符合出版要求的彩色数字地图,即出版原图,以便交付制版、印刷。 传统手工制图中,出版原图是采用一版清绘或分版清绘的方式获得的。 四、地图印刷 是利用出版原图进行制版印刷,以便获得大量的印刷地图(地图复制品)。 第三节专题地图设计 一、专题地图设计编绘的一般过程 包括地图设计、原图编绘和出版准备。 1、设计书内容包括: 编图的目的、范围、用途和使用对象; 地图的名称、地图幅画大小、地图配置方案; 地理底图和成图比例尺、地图投影和经纬网格大小;

专题地图 地图制图学基础实习指导书汇总

4、 5、 地图制图学基础之专题图制作实习指导书 、实习目的 《地图制图学基础》或称《地图学》是在本科测绘工程专业低年级开设的 一门学科基础课,属必修课程。地图学是以地理信息可视化为核心,探讨地图 的理论实质、制作技术和使用方法的综合性科学。同时,地图学也是一门实践 性很强的课程。因此,在教学安排上,我们集中两天半的时间进行地图学实习。 专题图所反映的主题内容十分广泛,从自然地理现象到社会经济等人文地 理现象无所不容,既能表示各种具体有形的事物和现象,又能表现抽象无形的 事物现象。专题地图还具有地理基础和专题要素双重内容的层面的特性,专题 图表现方法多样,图面配置灵活。通过地图学教程的课堂理论和实践教学,要 求学生已基本掌握专题地图的概念、特征、类型以及它的编辑设计过程。 本次实习是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专题地图的认识和理解,尤其是对专题地图 的表示方法和图例设计的理解和操作。对巩固地图学教程理论教学内容,加深 对Arcgis 制图软件的认识和理解。 另外,通过实习,可以全面地检测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 加深对数字地图的理解、掌握基本数字地图制作的方法,促进学生综合知识向 综合能力的转化,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增进学生的创新 思维,增强学生的设计与创新能力,培养学生认真严谨、独立思考、理论与实 践结合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概论和规划等课程和 工作中制作专题图打下一定的制图基础。 、实习要求 熟悉专题地图的编制过程,掌握Arcmap 专题地图设计的技能。 实习报告格式自行统一,Word 排版清楚。内容真实,制作步骤详细。 遵守纪律,遵守学校实习的各项规章制度。 1、 2、 自定题目、自选专题内容、专题底图和专题数据。 3、 专题内容要求新颖,专题地图设计要清晰,规范。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

《专题地图制图》作业 一、名词解释 1、专题地图 2、范围法 3、绝对比率符号 4、电子地图 5、普通地图 6、质底法 7、分级统计图法 8、条件比率符号 9、视觉重力 10、定位图表法 11、连续比率符号 12、互补色 二、填空 1、专题地图按照内容的概括程度可以分为、、。 2、专题地图的数据源有地图数据、、、四种。 3、点值法的两种布点方法是和。 4、专题地图数学基础设计包括、、。

5、按比例尺分符号可以分为、和。 6、范围法按照表示的精度可分为和。 7、色彩的三要素是、和。 8、符号按表示事象的空间分布状态分可以分为、和。 9、专题符号设计模式包括、、、、、拉伸和压缩七个方面 10、专题地图编制的基本原则是、、和。 11、色光色的三原色是、和。 12、专题地图按照用途可以分为:、。 13、专题地图资料数据的分级方法主要有、和。 14、符号按图形特征可分为、、、符号。 三、问答题 1、地势图上要恰当的选择等高距,通常要做那些工作? 2、试述符号法和分区统计图表法的异同。 3、专题地图符号设计的步骤和原则。 4、数据分级处理的原则有那些?

四、综合题 1、试分析质底法、范围法和分级比值法(分级统计图法三者的异同。 2、试述遥感专题制图的步骤(画出过程图。 3、图像识别地学相关综合分析的主要内容有那些?按照何种程序实施? 4、色彩协调的具体措施有那些? 5、试述专题地图色彩设计的基本要求。 6、试述专题地图和GIS的关系。 7、试述专题地图和RS的关系。 8、简述等值线法及其特点。 五、作图题 1、假如已知A市、B市、C市2006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如下表,请依照下表的数据,叙述此专题地图设计流程(步骤,设计图例并做草图(示意图,包括简单图例。 表西安市、咸阳市、延安市2006年接待外国游客人数(单位:人次

专题地图制图

专题地图制图复习 1.专题地图的特点: (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征完备而详细地显示,而其他的要素显示较为概略或不显示,表达比较深刻;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表示内容可以是普通地图上所没有的,有时是地面上根本看不到的或者无法测量地理事物;即不仅可以表示空间分布,而且可以表示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3)具有编图资料丰富、制图工艺复杂、反应事象多样等的特点; (4)具有特定的符号系统和多样性的表示方法; (5)外观上具有“图形丰富、形式多样、符号简洁和图面清晰”的特点。 3.专题地图的构成: (1)数学要素 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包括坐标网、比例尺和地图定向。 在专题地图中,对人文经济现象的表示一般是其相对宏观的态势及其在区域间的对比,因此多采用较小的比例尺。在这种地图上,坐标网为地理坐标网——经纬网;控制点不表示;地图定向则以中央经线为正北方向。 (2)专题要素 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内容的主体。 可以根据地图的主题和用途要求进行不同的设计和表示。 (3)辅助要素 描述区域地理状况的水系、植被、交通网、境界线、地貌等要素(地理基础要素),是作为专题地图的底图存在的,表示这些地理要素的地图称为专题地图的底图。底图具有确定方位骨架作用,是确定专题要素的控制系统,底图中的要素就是地理底图要素。 4.专题地图的分类 (1)按照内容分类:专题地图按照内容性质划分,可以分为自然地图、人文地图和其它地图。 1)自然地图 ①地势图:主要表示地貌、水系,以显示区域的地形起伏特征。 ②地质图:显示地表各种岩层的分布,并反映它们的内部结构及其形成和发展。 ③地貌图:反映地表形态的外部特征、类型、形成发展及其地理分布。 ④气象气候图:反映地表气象、气候情况,包括太阳辐射、地面热力平衡、气团、气旋、锋面、气温、降水以及气候区划等。 ⑤水文图:显示海洋水文和陆地水文现象,包括潮汐、洋流、海水温度、海水密度、海水盐分、湖泊水文、径流深度、径流系数等。 ⑥土壤图:反映地表土壤的外部特征、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⑦植被图:显示地表植被的类型及其地理分布。 ⑧综合自然地理图:显示制图区域内各种自然景观要素综合发展的规律。 2)人文地图 ①政区地图:以反映国与国之间的政治关系和国内行政区划及其政治、行政中心为主要内容 ②人口地图:包括人口的分布、人口密度、居民的自然变动、居民迁移以及其它内容。 ③经济地图:包括自然资源、工业部门、农业部门、林业、交通运输业、通讯、商业、财政联系、综合经济。 ④文化地图:以表示文化教育、卫生等方面的分布和机构设施方面的内容。 ⑤历史地图:表示人类历史现象。如古代国家、民族分布,文化经济的发展。

浅谈专题地图的编辑设计与编制

浅谈专题地图的编辑设计与编制 姓名 (XXX大学XXXX学院河南郑州 451191) 摘要:专题地图是地图按内容分类的一种,是根据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题要素或现象的地图。本文通过《新编地图学教程》和《测绘学概论》的学习,并结合网上的知识介绍了专题地图的分类、编辑设计制作的过程。 关键字:专题地图制图数据地理底图图面配置 Discussion on editorial design and preparation of thematic maps XXX XXXXXXX; Zhengzhou 451191 Abstract:thematic maps are one of the maps by content category, are highlighted as necessary to reflect elements or one or more topic maps. This article by the a new cartography course and the study of the science of surveying and mapping, and combined with knowledge on the Web classification of thematic maps, edited, designed and manufactured by the process. Keywords: thematic maps; mapping data; geographic base map; Map layout 1 引言 地图按其内容可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专题地图是将普通地图的一种或几种相关联的要素显示得特别详细, 而将其余的要素列于次要地位, 突出而完善地显示某种要素而使地图内容专题化。专题地图的应用十分广泛, 它不仅能表示在地表上能见到的和能进行测量的自然现象或社会经济现象, 而且还能够表示不能见到也不能进行测量的现象。如:公路交通、资源状况、地质结构、气候现象、人口构成等。专题地图不仅可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分布, 而且还能表示出现象发展的动态变化及规律。 专题地图新品种不断增多在专题地图的众多品种中, 地质图发展较早, 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20 世纪以来, 气候、水文、地貌、土攘、植被、地理、土地利用等专题地图相继发展。新兴学科的发展为专题制图开辟了新的领域, 特别资源分布地图、交通地图、旅游指南

《地图制图基础》实习成果

《地图制图基础》 实习成果 学年学期: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系别: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提交日期:2011年1月6日 实验成绩:

《地图制图基础》 实习指导书(二周) 一.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本实习课程是《地图制图基础》课程的后续课程,实习时间为二周。通过本次实习课程,不仅要掌握有关地图的基本知识,而且要掌握普通地图与专题地图的编制方法与过程、GIS软件的基本构架和制图功能。本实习课程强调实践性,通过此次实习,使学生在掌握课程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地图资料的处理、地图投影、地图概括、地理图编辑、各种专题图的制作方法等地图制图的方法与技术。通过本实习课程,能够使学生进一步理论结合实际,强化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的主要内容 1.地图投影的判别; 2.ArcGIS的使用(主要是ArcMap制图部分); 3.丘陵地貌的制图综合,将1:5万的资料图概括为1:10万的新编图; 4.制作一幅制图要素完备的卫星影像地图; 5.用ArcGIS进行各种专题图的制作。 三.实习的详细内容、步骤及安排 1.地图投影判别(实习时间:0.5天) 1)根据经纬线网判断下列投影类型; 2)指出各投影的特点和用途。 图 1 图 2

图 3 图 4 图 5 图 6 2.ArcGIS的使用(实习时间:0.5天) 1)ArcGIS的安装——根据安装指南安装软件,使学生掌握安装步骤及注意事项; 2)ArcGIS的使用(主要是ArcMap制图部分)。 3.丘陵地貌的制图综合,将1:5万的资料图概括为1:10万的新编图(实习时间:2天) 1)对丘陵地貌(图7)进行制图综合; 2)地图概括要求: A.等高距的变化:1:5万等高距为10m,1:10万等高距为20m; B.化简和位移要保持等高线位置的相对准确,并且要将一组等高线作为一个三维空间实体 来概括,保证等高线的协调关系; C.高程点应按照地形特征选取,优先选取最高点以及地形变化较大的点。本区高程点和等 高线注记共选取5-8个; D.谷地选取个数可按开方根规律进行计算; E.表示山头和独立山头的闭合等高线的直径应大于0.5mm。为反映丘陵地区小山丘成群分 布的特点,个别山头可夸大到0.5mm。

遥感专题制图

遥感专题制图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制图是遥感图像应用的重要内容之一,ENVI提供了两种制图方法。第一种为ENVI快速制图(QuickMap),需要在ENVI Classic中完成;第二种为使用ArcGIS制图工具,可以直接加载ArcGIS制图模块,需要安装ArcGIS for Desktop。本课程我们将学习使用ENVIClassic进行制图。 二、实验内容与方法 1.实验内容 1.打开并显示Landsat TM 影像 2.生成快速制图模板 3.自定义地图版面设计中的元素 4.保存为影像文件 1.实验方法 ENVI Classic 地图制图功能能够方便快捷、交互式地将一幅图像绘制成地图。可以先使用ENVI快速制图(QuickMap)功能生成基本制图,然后使用ENVI的注记功能或其他图像叠加功能按需要进行交互式地制图。快速制图可以设定地图比例、输出页的大小以及方位,能够选择图像的空间子集进行制图,还可以方便地添加基本地图要素,如地图公里图输

出中的自定义注记功能允许插入图例、三北方向图表(Declination Diagrams)/箭头、图像或绘制图和附加的文本等要素。使用ENVI Classic 注记或公里网叠合功能的交互式地制图功能,用户可以修改快速制图的默认叠合设置,合理布置所有的地图要素。 三、实验设备与材料 1.实验设备 装有ENVI5.1的计算机 2.实验材料 一幅Landsat5 TM影像 四、实验步骤 1.打开并显示Landsat TM 影像 1)在ENVI 主菜单中,选择File →Open Image File。 2)同时选择RGB Color 按钮,单击Load RGB。 图1加载经过预处理的TM影像

在ArcGIS中专题地图编制

在ArcGIS中专题地图编制 一般来说符号化方法可分为几类:单一符号,分类符号,分级符号,分级色彩,比率符号,组合符号,统计符号,彩色阴影等。 单一符号:所谓单一符号设置,就是采用大小,形状,颜色都统一的点状,线状或者面状符号来表达制图要素。这种符号设置方法忽略了要素在数量,大小等方面的差异,只能反映制图要素的地理位置而不能反映要素的定量差异,然而正是由于这种特点,在表达制图要素的地理位置具有一定的优势。 Symbobogy→Features→Single symbol 分类符号:根据数据层要素属性值来设置地图符号的方式是分类符号表示方法,将具有相同属性值和不同属性值的要素分开,属性值相同的采用相同的符号,属性值不同的采用不同的符号。利用不同形状,大小,颜色。图案的符号来表达不同的要素。这种分类的表示方法能够反映出地图要素的数量或者质量的差异,对地理信息的决策作用提供了支持。 Symbobogy→Quantilies→Graduated Colors渐变颜色,即亮度表示数量差别Symbobogy→Quantilies→Graduated symbols渐变符号,即尺寸表示数量差别Symbobogy→Quantilies→Dot density 点密度 分级色彩:所谓分级色彩表示方法就是将要素属性数值按照一定的分级方法分成若干级别之后,用不同的颜色来表示不同级别。每个级别用来表示数值的一个范围,从而可以明确反映制图要素得定量差异。色彩选择和分级方案是分级色彩表示方法中的重要环节,因为颜色的选择和分级的设置要取决于制图要素的特征,只有合理的配色方案和科学的分级方法才能将地图中要素的宏观分布规律体现得清晰明确。这种方法多用于人口密度分布图,粮食产量分布图等等。 Symbobogy→Quantilies→Graduated Colors渐变颜色,即亮度表示数量差别分级符号:与分级色彩设置有所相同,分级符号设置就是采用不同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级别的要素属性数值。符号形状取决于制图要素的特征,而符号的大小取决于分级数值的大小或者级别高低。这种表示方法一般用于表示点状或者线状要素。多用于表达人口分级图,道路分级图等。它的优点是可以直观地表达制图要素的数值差异,其中,制图要素分级和分级符号表示是关键的环节。 Symbobogy→Quantilies→Graduated symbols渐变符号,即尺寸表示数量差别比率符号:在分级符号表示方法中,属性数据被分为若干级别,在数值处于某一级别范围内的时候,符号表示都是一样的,体现不出同一级别不同要素之间

003ArcGis制图与输出

实习三地图制作 一、实习目的 1、掌握ArcMap制图与输出的基本操作方法。 二、实习内容 1、了解ArcGIS的版面制图的相关基本知识; 2、掌握ArcMap中添加自己的地图数据,然后通过整饰,打印输出的基本操作; 3、制作一个标准地图。 注意:在基于ArcMap 的操作过程中请注意保存地图文档。 三、实习内容及操作 3.1设置制图版面 当用户打印或出版一幅地图时,需要在版面试图的虚拟页面上工作。如果用户要打印或输出地图,应该规划好地图的大小。ArcMap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的修改页面的大小,如果虚拟页面的大小和方向与用户的设计部匹配,用户可以修改页面设置。在默认情况下,虚拟页面的大小与用户的系统打印机默认页面大小相同,但用户可以将页面设置为标准大小,或为地图定义一个自定义的页面大小。用户可以在页面和打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页面大小、页面方向、图框的大小、地图的底色等。 3.1.1设置地图尺寸 ArcMap窗口包含数据视图和版面视图,在正式出版地图之前,首先进入版面视图,并按照地图的用途、比例尺、答应及或绘图机的型号,设置版面尺寸,也就是纸张的大小、纸张的大小对于地图要素比例、符号尺寸、注记大小等都有影响,因此,设置版面尺寸是地图编制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1、进入版面视图 选择主菜单栏中的View→Layout View菜单命令,进入版面视图,如图3-1所示:

图3- 1 2.、根据答应及或绘图机纸张设置图面尺寸 (1)将鼠标指针放在Layout窗口的默认纸张外边沿以外并右击鼠标,弹出页面设置操作快捷菜单,如图3-2所示: (2)在版面视图操作快捷菜单中,选择Page and Print Setup菜单命令,弹 出对话框,如图3-3所示。 图3- 2 图3- 3 (3)在Page and Print Setup对话框中,选中Use Print Paper Sittings复选框, 进入打印机设置状态。 (4)在Name列表框中选择打印机:在Paper选项组的Size列表框中选择 纸张的大小。 (5)确定纸张的方向:Portrait(竖向)或Landscape(横向):选中Scale Map Elements proportionally to Changes in Page Size复选框,设置按照纸 张尺寸自动调整地图的比例尺。 (6)选中Show Printer Margins on Layout复选框,设置在地图输出窗口中

专题地图编制

第一章 1专题地图有哪些基本特征? 答:与普通地图相比,专题地图有以下特征: (1)专题地图只将一种或几种与主题相关联的要素特别完备而详细的显示,而其他要素的现实则较为概略,甚至不予显示。 (2)内容更加广泛多样。 (3)不仅可以表示现象的现状及其分布,而且能表示现象的动态变化和发展规律。 2.专题地图由哪些方面的要素构成? 专题地图有三个方面构成,即专题地图的数学要素、专题要素和地理地图要素 1)数学要素:坐标网、比例尺、地图定向等内容 2)专题要素:专题要素是专题地图内容的主体。可以表示一种或多种要素 3)地理底图要素:地理底图是以普通地图为基础,根据专题内容的需要重新编制的。专题内容不可能孤立的存在,必须依附于一定的地理基础,两者分别处于不同的层面:表现地图主题的专题内容以各种符号组成第一层面,地理底图则以较浅淡的色彩作为第二层面。两者在内容与形式上具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地理底图是专题地图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 3 、专题地图按其内容的专题性质,通常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自然地图(地势图、地质图、地球物理图、地貌图、气象气候图、水文图、土壤图、植被图、动物地理图、综合自然地理图)、 人文地图(政区、人口、经济、文化、历史地图)和 其他专题地图(航海图、航空图、某种军用地图、城市地图、规划设计地图等); 从其内容的数据特征可分为:定性数据、定量数据(含分级数据); 按其内容在地图上的概括程度,可分为:解析型图、合成型图和综合型图三种; 按数据特征分类:1.定性数据 2.定量数据 按专题现象概括程度分类: 1.分析图(解析图)2.组合图(多部门图) 3.综合图(合成图) 按用途分类:1.普通地图 2.专题地图 4、说明学习专题制图课程对学习遥感,地理信息系统两课程的关系 p7-p8 第二章 1.等值线法用于什么样分布特征的现象? 答:定量数据的表示方法—等值线法,是专题要素数值相等的连线,如等高线、等温线等。 等值线可以显示地面和空间连续分布且均匀渐变的现象,并能说明这种现象在地图上任一点的数值和强度。 有的地图用等值线表示人文现象,因为人文现象的分布不一定是连续的、均匀的和渐变的,而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因此根据观测点所代表的面积指标绘出的等值线称为伪等值线。 2.在专题地图上表示的内容涉及哪些空间分布特征和时间分布特征? 答:相比较普通地图,专题地图着重描述的是专题内容的实质,包括以下四大特征: a)空间分布特征 b)时间特征 c)数量特征 d)质量特征。 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一般归纳为三大类: 1.实地上分布面积较小或呈点状分布的,如居民点、工矿企业中心等。 2.呈线状或带状分布的,如道路、河流等。 3.呈离散或连续的面状分布,又可分为: 1.间断而成片分布于广大面积上的,如湖泊,森林沼泽等 2.在大面积上分散分布的,如人口分布、农作物播种面积等

ARCGIS专题地图制图实习指导

ARCGIS专题地图制图 一、ARCGIS软件简介 ArcGIS是ESRI公司集40余年地理信息系统(GIS)咨询和研发经验,奉献给用户的一套完整的GIS平台产品,具有强大的地图制作、空间数据管理、空间分析、空间信息整合、发布与共享的能力。本次实习主要应用ArcGIS的核心应用程序ArcMap,在ArcMap 中,可以显示和浏览研究区域的GIS 数据集,可以指定符号,还可以创建用于打印或发布的地图布局,该软件将地理信息表示为地图中的图层和其他元素的集合。常见的地图元素包括含有给定范围的地图图层的数据框,以及比例尺、指北针、标题、描述性文本和符号图例等等。 ArcMap专题制图过程一般包括5个步骤: 1.设置制图版面 当用户打印或出版一幅地图时,需要在版面试图的虚拟页面上工作。如果用户要打印或输出地图,应该规划好地图的大小。ArcMap可以根据需要很方便的修改页面的大小,如果虚拟页面的大小和方向与用户的设计部匹配,用户可以修改页面设置。可以在页面和打印设置对话框中设置页面大小、页面方向、图框的大小、地图的底色等; 2.设置辅助要素 ArcMap系统中提供了多种地图输出编辑的辅助要素。比如辅助线、格网点、标尺、纸边线等,用户可以灵活地使用这些辅助要素,使图面要素排列得更规则;3.准备制图数据 准备专题制图输出的数据层,也就是要在窗口中打开有关的图像或图形文件。如果一幅ArcMap输出地图包含若干数据组,就需要在版面直接操作数据,比如添加数据组、防治数据组、调整数据组尺寸以及生成数据组定位图等。 4.地图整饰 一幅完整的地图除了包含反映地理数据的线划及色带要素以外,还必须包括与地理数据相关的一系列辅助要素,如图名、比例尺、图例、指北针、统计图表等。用户可以通过地图整饰操作来管理上述辅助要素。 5.地图的输出 选择ArcMap主菜单中的Export Map菜单命令,选择地图导出的文件类型,打印输出地图。 二、实习内容 1.掌握ARCGIS版面制图的基础知识,熟悉相关操作步骤; 2.制作一幅南京中心城区范围的地图,要求地图出图的基本要素包涵图名、图例、指北针、比例尺、坐标格网以及制图信息。所有出图JPG格式文件的命名方式为学号+本人姓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