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九年级历史下册的一课。

教材主要围绕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展开,介绍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其主要参战国,掌握战争的过程和结果,并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学生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深化对其起因、过程和结果的认识,理解战争对人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掌握其主要参战国,认识战争的过程和结果,理解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痛苦,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其主要参战国,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自主学习: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2.合作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分析战争的过程和结果,以及其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3.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战争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战争的真实情况。

4.情感教育: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历史中汲取教训,培养爱国情怀和历史责任感。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下册。

2.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战争过程的图片、地图和相关资料。

3.视频:准备相关战争视频资料,为学生提供直观的战争场景。

4.作业:准备相关作业题目,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和地图,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历史知识,为新课的学习营造氛围。

(2024年)教案部编历史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2024年)教案部编历史九下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免。
20
民族主义兴起和领土纷争问题
民族主义兴起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民族主义思潮在欧 洲和世界各地兴起。各民族纷纷要求独 立和自主,导致了新的领土纷争和民族 矛盾。
VS
领土纷争问题
战后,由于《凡尔赛和约》等条约的不公 平性和不合理性,导致了许多领土纷争问 题。这些问题成为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国 际局势紧张的重要因素之一。
社会影响
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它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 念和生活方式,使得和平、民主、自由等价值观深入人心。同时,战争 也促进了科技、文化、艺术等领域的发展和进步。
22
05 反思第一次世界 大战教训与启示
2024/3/26
23
战争残酷性揭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
01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 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破 坏,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性。
2024/3/26
6
各国备战情况与战争不可避免性
各国备战情况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各国都在加紧备战,扩大军队规模,提高武器装备水 平,制定作战计划等。
战争不可避免性
由于帝国主义国家间矛盾的不断激化和军事同盟的形成,以及萨拉热窝事件等突 发事件的影响,使得第一次世界大后国际秩序调整与新格局形成
2024/3/26
国际秩序调整
战后,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等国际会议,重新划分了世界领土和势力范围 ,调整了国际关系。
新格局形成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建立标志着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的新秩序的形成。这一体系暂时缓 和了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但并未消除根本矛盾,因此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不可避
2024/3/26
17
04 第一次世界大战 结果与影响
2024/3/26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部编人教版历九年级史下册第8课的内容。

本课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以及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史料和生动的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大战的经过,认识大战给人类带来的深重灾难,从而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战争和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识。

但他们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片面,需要通过本课的学习,全面了解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

此外,学生对于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影响可能有较深刻的感受,但如何从历史事件中吸取教训,树立和平观念,仍需要教师的引导。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认识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树立和平、反对战争的观念,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和历史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史料、图片等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3.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历史思维。

4.对比分析法:引导学生对比分析大战前后的国际形势,加深对大战影响的认识。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2.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等素材。

3.网络资源,如历史论文、纪录片等。

4.课堂讨论分组安排。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为学生营造生动的历史情境,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让学生对大战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02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新人教版

2023九年级历史下册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案新人教版
- 国际联盟:1920年1月10日,国际联盟成立,旨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
- 战败国的处理:德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等战败国面临领土割让、赔款等问题。
5.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
- 战争的残酷性: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之一,战争造成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 和平的珍贵:战争的爆发和结束使人们更加珍视和平,推动国际关系的缓和和和平运动的发展。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战争原因、过程、影响等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随堂练习中的问题。
(5)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意义: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影响和战后世界的历史进程,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 教学方法:
(1) 讲授法:在课堂上,教师将采用讲授法向学生传授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相关知识,包括战争的背景、过程、影响以及战后初期的世界等。
(2) 案例研究法:教师将选取一些关键战役和事件,如凡尔登战役、巴黎和会等,让学生通过研究案例,深入了解战争的过程和影响。
7. 例题7:请列举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关键战役。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过程中的关键战役有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坦能堡战役等。
8. 例题8:请简述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答案: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世界历史的影响包括战争造成的巨大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战后重建的艰巨任务,以及国际格局的变化。
9. 例题9:请简述战后初期的世界格局。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教案: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下册(部编)教案: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三单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萨拉热窝事件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经过。

教学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

【学情分析】对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相关内容,教师应从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即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矛盾加剧的角度引导学生归纳;对大战的爆发,教师应从“根本原因”和“直接原因”两方面引导学生归纳战争爆发的必然性;对大战的进程和结果,教师应结合图片、影像资料、数据、漫画、表格等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掌握基本史实。

【新课导入】教师幻灯片出示《西线无战事》的宣传海报并进行介绍,或播放《西线无战事》的电影片段。

由美国好莱坞拍摄的电影《西线无战事》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整个西线战争的一个小小缩影。

这部影片讲述了马恩河战役前后,一群德国少年兵对战争的态度由兴奋、憧憬到反感的过程。

主人公保尔及其同学们在老师的沙文主义思想的煽动下,怀着英雄理想投身到一战之中,可真正投入到战争中后,他们才体会到战争的可怕:那里炮声轰鸣,大地震撼,血肉横飞,尸骨遍野。

保尔开始怀疑过去的理想,战争的残酷性和毁灭性使他的英雄主义彻底破灭,他的内心发生了变化,开始对战争怀疑、厌恶甚至憎恨。

终于有一天,保尔爬出战壕去捕捉蝴蝶,结果被冷枪打中死亡。

然而同战争相比,个人的生命是微不足道的,在那一天前线司令部的报告中写道:“西线无战事”。

教师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怎样的一场战争?这场战争又带给我们怎样的深思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战的历史。

【讲授新课】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教师引导学生回顾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果和影响,然后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的新技术和新发明,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国际垄断集团要求在政治上瓜分世界,致使殖民侵略进入以瓜分世界和资本输出为主的时期,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最终形成。

英国在世界中的核心地位开始动摇,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更加激烈,国际力量对比的格局发生变化。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教学设计

部编版九年级历史 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案 教学设计
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板书
设计
第一次世界大战
一、根本原因:帝国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
二、导 火 线:萨拉热窝事件
三、交 战双方:同盟国集团、协约国集团
四、经 过:
(1)开 始: 1914年7月,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
(2)战 场: 欧洲、非洲、亚洲、太平洋地区
(3)战 役: 凡尔登战役
(4)结 果: 1918年11月,德国投降,同盟国失败
不足之处:
(1)本节课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展示、教师点评的时间较长,使第四轮课堂练习的环节没有当堂完成,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学效果。
(2)由于时间关系,课堂小结过于简单,没来得及出示板书帮助学生系统巩固知识点。
C.主要交战国的目的是重新瓜分世界
D.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要压倒老牌资本主义国家
7、一战中,为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的国家是
A、塞尔维亚 B、波斯尼亚 C、保加利亚 D、美国
8、一战的性质是
A、民族解放运动 B、反封建的斗争
C、反法西斯的斗争 D、帝国主义战争
9、一战期间,英国一位战场记者向国内通讯社发回战况报道, 他可以选择的快捷通讯工具有
列强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他们之间矛盾重
重,其中,国与国的矛盾最为突出。
4、帝国主义国家在争夺霸权的过程中,形成了两大敌对的军事
侵略集团:国、国、组成集团;国、国、国组成集团。
5、列强争夺的焦点集中在,该半岛素有欧洲
“火药桶”之称 ,事件就发生在这个半岛,
1914年7月,在德国支持下,以此事件为借口,
(1)为什么从经济角度看,英国是一战的失败者?
(2)为何说英国“输掉了帝国”?
今天我们一起重温了100年前的那场人类浩劫,希望我们以史为鉴,更加珍爱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 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

人教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本课为九年级下册历史课程,主要讲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教材通过详细的叙述,使学生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认识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培养学生热爱和平的意识。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认识可能较为片面,重点关注战争本身,而对于战争背后的原因、过程和影响可能了解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审视这次战争,深入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过程以及产生的影响。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掌握战争的主要战役、重要人物和战争结果。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和平意识,使学生认识到帝国主义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树立正确的历史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

2.难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背后的帝国主义矛盾。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定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事件。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究历史的兴趣。

3.合作讨论法:鼓励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熟练掌握教材内容,搜集相关历史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基本情况。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回顾历史,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影响,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战争的基本情况。

3.操练(15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背后的原因。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战争爆发的根源。

4.巩固(5分钟)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强调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下册的一课内容。

本课的主要内容包括战争的起因、战争的进程和战争的影响。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背景、过程和结果,以及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了解可能较为肤浅。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起因和影响,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警示作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理解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和平的珍贵,增强对战争的警惕性,培养热爱和平的价值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过程和结果,战争对世界历史的影响。

2.难点:战争的原因和影响,以及战争对人类社会的警示作用。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战争的历史背景、起因、过程和结果。

2.案例分析法:分析战争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战争的性质和影响。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4.史料教学法:运用历史文献、图片等史料,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战争的历史背景和过程。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九年级下册历史教材。

2.参考资料:相关的历史文献、图片、视频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短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战争的起因和影响。

2.呈现(10分钟)讲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包括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的形成,以及萨拉热窝事件等。

通过讲解,让学生了解到战争的背景和原因。

3.操练(15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战争的理解和看法。

引导学生从战争的原因、过程和结果等方面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和历史思维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和战后初期的世界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通过学习帝国主义列强争霸世界和两大军事集团形成的史实,了解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经历了长时间矛盾与冲突的酝酿,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的眼光分析历史事件的意识和能力。

过程与方法:
了解萨拉热窝事件,认识突发事件对人类和平的威胁,加深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的理解;运用图示法揭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交战双方及战争过程和结局;运用问题讨论或辩论的方法,引导学生探究大战爆发的原因、性质、结局和影响。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是帝国主义两大军事侵略集团相互争夺、疯狂扩军备战的结果;讨论战争给人类发展和进步带来的严重灾难,引导学生认识具体历史事实得出结论,认识到热爱和平、远离战争是一种进步的现代意识。

【教学重点】
大战爆发的原因及其影响。

【教学难点】
大战的性质和大战结束的原因。

一、新课导入
从公元前2800年到现在的4000多年间,没有战争记载的只有一年。

但1914年以前的战争都是局部的、区域性的,而1914年爆发的战争则是世界性的。

它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又产生了哪些影响?
二、课堂活动
目标导学一: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1.教师讲解:在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下,欧洲主要国家的经济迅速发展。

它们凭借强大的军事力量瓜分世界。

为了夺取更多的市场、原料产地和投资场所,欧洲列强展开激烈争夺。

19世纪后半期,法国与德国之间、俄国与奥匈帝国之间、英国与德国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

而世界范围内的殖民地占有状况如何呢?
呈现图表如下:
引导学生分析这些国家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以及从表格中的数据所能说明的问题。

最后教师强调:帝国主义国家的权益总是和它的综合实力成正比的→新、老帝国主义之间的争端。

2.教师讲授两大军事集团——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帝国主义国家根据自己的利害关系纷纷寻求同盟者,拉帮结派,不惜大动干戈。

帝国主义列强在建立军事同盟的同时,加紧了扩军备战活动。

疯狂的扩军备战,加剧了世界的紧张局势,一场大战的爆发迫在眉睫。

引导学生分析这两大军事集团的性质:帝国主义军事侵略集团。

目标导学二:大战的爆发
请学生根据“相关史事”和资料讲述萨拉热窝事件。

认识到德奥把萨拉热窝事件看作战争的极好借口,决定挑起战争。

这一事件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索。

1914年7月底,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宣战,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

目标导学三:大战的进程和结果
1.展示《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教师对照地图,指出欧洲战场上的西、东、南三条战线,以及每条战线的起止点和作战双方,教师强调两点:第一,欧洲战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第二,西线和东线是主要战线,其中西线又起关键作用。

2.要求学生识读《第一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形势图》,在图中找到发生凡尔登战役的地理位置,并指出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重大战役,指导学生看书了解相关战役情况,强调凡尔登战役有“绞肉机”“地狱”“屠场”之称。

教师过渡:凡尔登战役反映了战争的残酷性和野蛮性,我们应该增强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信念。

3.师讲解大战结束:大战激化了交战国的阶级矛盾,引起了广大人民的反战运动,俄国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的先后爆发从客观上讲就是大战引起的。

俄国十月革命后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奥匈帝国的瓦解和德国的投降,都是本国内部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激化引起革命的结果。

引导学生分析大战的性质和影响—这场帝国主义战争大大削弱了欧洲的力量,从根本上动摇了欧洲的优势地位。

大战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力量,进一步促进了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三、课堂总结
这节课到这儿就都讲完了。

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我们留下的思考还远远没有结束。

战争总是残酷的,和平总是美好的。

在全球走向一体化的今天,我们更应该珍视和平、热爱和平。

这节课教师可以不用讲太多,让学生来发挥主动性与能动性,如:让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来讲述萨拉热窝事件的主要过程,组织学生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原因和大战性质进行讨论,以及通过对大战结局和影响的分析的活动,来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和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透过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能力和辩证思维能力。

当然还可以观看有关大战的影像录像资料,加深学生对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空前灾难的认识,树立热爱和平的意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