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

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
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

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

郑勤砚

(西北师范大学美术系,甘肃兰州730070)

[摘 要]马蒂斯主要从非洲艺术、日本版画、阿拉伯装饰图案及中国画为代表的东方艺术中汲取了营养,使其绘画论述形成了独特风格,极具东方色彩的形式美感、造型观念、表现特性等,从而提升了马蒂斯绘画艺术的深层内涵。

[关键词]马蒂斯绘画;东方艺术;东方色彩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1710(2001)01-0093-05

[收稿日期]2000-07-10

[作者简介]郑勤砚(1976-),女,甘肃张掖人,西北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从事美术教育研究。

亨利 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

是西方绘画史上野兽派运动的精神领袖,与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

亨利 马蒂斯生于庇卡底,最初在巴黎学法律,20岁上转学绘画。在巴黎进入朱利安学院,随古典派画家布格罗学习。1892年,他报考巴黎美术学院,落第后被著名象征派画家莫罗看中,收入自己的画室。莫罗当之无愧地是第一位现代艺术教育家,马蒂斯一生都忘不了这位恩师的教导。多少年后,只要一提到莫罗的名字,他的眼睛就会湿润。1898年,他首次在全国协会沙龙展出作品并获得成功。他的早期绘画曾受到毕沙罗、西涅克、塞尚、高更等人的影响。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他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通过主观的色彩而不是光和影来描绘物象,他偏爱用平涂的画法,把绘画视为平面的装饰,而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同时,他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使其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

乐般的节奏。他的画,造型极其简炼,线条弯曲起伏,笔法轻松流畅,散发着儿童般的天真稚趣,萌发着生命的朝气,传达着某种欢快的情感,给人以视觉的享受。 带绿色条纹的马蒂斯夫人像 、 生活的欢乐 、 红色中的和谐 、 舞蹈 等是其代表作品。除了油画、壁画外,马蒂斯在雕塑、素描、版画、剪纸等领域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二战期间,他积极参加反法西斯斗争。1954年,马蒂斯逝世,享年85岁。

一、马蒂斯和他的绘画艺术

马蒂斯一生大部分是在巴黎和尼斯度过的,其间多次出游各地,如1898年去科西嘉,1906年到阿尔及利亚,1907年至1925年时曾游历意大利,1906年涉足慕尼黑,1911年访问莫斯科,1911年至1913年冬赴摩洛哥,1930年和1931年经美洲到达塔希提岛。这些旅游的经历不断地开拓着他的思想和视野,成为他艺术风格渐趋成熟和个性化的源泉,产生了他一生中最美和最富异国情调的大批风景画。尤其是当他广泛地吸收了非洲艺术、日本的版画和阿拉伯装饰图案等东方

93

2001年3月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Mar.2001

第19卷第1期

Humanities &Social Sciences 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 Vol.19No.1

艺术的表现风格后,他个人绘画历程中的 新艺术 风格逐渐形成了。在慕尼黑参观伊斯兰宗教展览时,他自认发现了最重要的画面装饰;走访意大利归来后,他那著名的 画家笔记 开始被一位崇拜者萨拉 斯坦恩记录并保存下来,其中多次谈到东方艺术对他创作的影响。尤其是他对中国艺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在给安德列 鲁维尔的信中回忆说: 中国老师常常对他们的学生说 当你画树时要从下往上画,要有一种随它上升的感觉 。 [1]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至1954年他逝世期间,马蒂斯所画的毛笔画以浓郁的东方风格闻名于世。这种东方风格早在1900年他那些出色的静物画中已经显示出来。由此可见,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已经成为他独特的绘画语言。

二、马蒂斯和东方艺术

马蒂斯曾说: 我的灵感常来自东方艺术 。[2]的确,他尤其对非洲艺术、日本的版画、阿拉伯的装饰图案及中国艺术有一种特殊的敏感。

非洲大陆黑色人种创造了丰富无比的灿烂文化,其中由黑人祖先创造的美术形体 岩画、雕刻、巨石群、陶器、手工艺品等具有重要价值。正是非洲艺术打开了马蒂斯的眼界,黑人雕刻冲击着他的艺术灵感;岩画及许多工艺美术品中的半抽象半写实的技法给他新的启示;陶器和黑人木雕中既有原始性,又有现代感,既有抽象性又有具象性的特点给他创作的灵动。那么,一种人类的原始本性,一种超脱尘世的人性欲念,一种脱离于肉体形象的内在精神,一种与由现代科技促成的机械单调和暴露无遗的特性相违反的特性 神秘莫测、渺远虚幻但却真实流露的感受正是西方现代艺术所追求的,也正是马蒂斯从非洲艺术中感悟到的。正如他在 画家的札记 中说: 我们有可能达到一个更高的美的理想境界,看看埃及的一件雕像就够了:对我们来说它看起来是坚硬的,然而,我们在它里面感到了充满运动的人体的形象,却是生动的。 我们看到一幅非洲岩画 洗浴图 与马蒂斯 舞蹈 及其它作品中人物形象有惊人的相似之处,[3]这种渊源关系显而易见。

日本美术的发展基本上体现着中华文化主流的倾向,即与中国孔孟儒教文化的中庸之道及佛教文化的禁欲主义相一致的一条以意念为主流的正宗道路。从美术角度看,纯日本的审美情趣既不是西方的写实主义,也不是中国的意念主义,而是日本的装饰美。具体讲,当时日本人对美术绘画中的三维空间、色彩调和、明暗虚实之美的西洋手法及其效果并不感兴趣,对所谓以形写神、气韵生动、笔墨气韵等中国画手法,也不完全服气和接受。公元17世纪江户时代,以亻表屋宗达为代表的画家们,在大和绘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种与中西美术风格完全不同的纯日本情趣的装饰美风格。后来,由早期直接画在纸卷及障屏上,开始往木板刻制转移,而成为浮世绘版画。它除了绘形技法的创作过程外,在工艺过程上也在寻找有别于直接绘画的特殊性,并成为最具民族性与世界性的日本画种。在马蒂斯个人风格的探索中,日本浮世绘版画无疑给他很多灵感,尤其是装饰风格在其绘画中更是表现得淋漓尽致。从 舞蹈 画来看,画面仅用了三种色彩,即人体的砖红色,地面的深绿色和背景的深蓝色,在量感和分布上平衡,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物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浑然一体,这与浮世绘版画的丹绘、江折绘、漆绘等手法有极相似之处,这不能不说明其中的因缘关系。

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是世界几大文化体系中营养最丰富的体系群之一。它不仅从人种血脉中秉承了埃及、两河的内含文化及波斯文化,还融汇吸取了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及中国唐宋文化的养料。因此,阿拉伯 伊斯兰文化既丰富全面、又独具特色。阿拉伯的陶瓷、壁挂、地毯等民间工艺多以图案为主要内容,花纹装饰华丽充实,线条纵横交

94

2001年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1期

错、曲直相间,将各式动物造型与抽象图案放到一起,给人以活泼轻盈而又内秀稳重的双重美感,形式感极强。尤其值得一提的是阿拉伯的书法艺术。提起书法艺术,中国人是很骄傲的,事实上,阿拉伯书法也一直处于与中国书法争雄的地位。带有阿拉伯文字书法的装饰物应用于阿拉伯人的所有艺术品生活,而且用阿拉伯字组合各类造型,真可谓阿拉伯书法艺术一绝。其库菲体、诺斯奇体、斯尔斯体、诺斯塔里克体具有强烈的线条美和装饰趣味。总括看来,阿拉伯书法与中国汉字书法体现了不同的宇宙观:由直线构成的稳定牢固是生命存在的基本条件;由曲线构成的螺旋发展是宇宙根本规律。马蒂斯在中年时代的旅行生活对他的风格成熟起很大作用。自18世纪末起,法国对中近东的异国情调饶有兴趣。回教国王的后宫美女成了法国上层附庸风雅的艺术题材。从1818年起,马蒂斯画了不少土耳其宫女,背景常衬以斑谰杂陈的东方图案的墙纸或挂毯。在他的 笔记 里开宗明义就表白了他对这种题材的崇拜,说他从中表现了自己 对于人生的近乎宗教式的感情 。[4]在马蒂斯的艺术中,色彩节奏的抽象化,图案纹样的装饰化已成为主要特点,而这些与对阿拉伯艺术营养的汲取是密不可分的。

马蒂斯对中国艺术也是情有独钟。中国传统美学强调表现物象内在的 神 和 意 ,而非外在的 形 ,甚至 得意忘形 。要求在艺术形象上表现出对象的内在本质,即精神的感受。中国艺术重传神,重情趣,重单纯而简洁的形态观念,在 光 与 色 的理解上,从来都是重主观轻客观、重表现轻再现的,而且对物象的色彩观念,偏重其固有色,忽略 光 予以物象的明暗层次及色彩变化,强调色面的单纯性。受东方平面绘画形式影响的马蒂斯,透过其设计的色、线、面组织,表现出空间。他认为空间 空虚的空间,能有表现性。他说: 我的画面整个安排是富有表现力的。人物和物象所占有的地位,他们四周的空白、比例都起着作用[5]。在马蒂斯的晚年,他在毛笔画中不借助明暗色调,而任线条在空中游刃自如,使黑白两色交相辉映。或浓或淡的线条以对比色的方式暗示出明确的体积,甚至是 标准系数 ,白色的极辉煌的效果使人惊叹不已。这与中国画中以马远、夏王圭为代表的 边角之景 的构图方式,有一脉相通之处。由此可见,中国画艺术的无穷魅力在马蒂斯的艺术创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和发挥。

三、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

马蒂斯的绘画中带有强烈的东方色彩。

1 与充满着写实气息的西方绘画风格不同,马蒂斯的绘画是一种情感的综合,是一种带有东方色彩的真正的写意书法。他在谈到创作时说: 创作 就是反映你自己感受到的东西,一切真正的创造性的努力,是在人的心灵深处完成的。而感情也需要 营养 ,这营养来自它观察外在世界的对象。 [3]马蒂斯正是将东方美学中线条的抽象性结合西方的造型观念而创造了这种书法笔势表现型的不定型抽象绘画形式。他将画面视为一大空间,以作者的性灵来进行空间造型。笔触粗大、厚重、有力,多用线的独特魅力,纵横驰骋作色彩的结构,暗示内蕴的宇宙统一的力,希图传达出一种类似神秘的东方 禅 的精神。 生活的欢乐 这幅画充满着抒情性,反映了马蒂斯绘画的表现主义倾向。马蒂斯曾说: 我所追求的,最重要的就是表现。在我看来,表现并不是由人的面部表情,也不是通过一个强烈的动态所反映的激情所组成。所谓构图就是把画家要用来表现其情感的各种因素,以富有装饰意义的手法加以安排的艺术。 [6]在这里,马蒂斯其实是要通过色彩、线条、形体来组织一个传达着某种欢快情感的画面。对他来说,那些绘画性的要素给他带来无穷的快意,他要将那种令人喜悦的清新感通过他的画传达给观众。这些思想与东方

95

郑勤砚: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

艺术中尚意重趣的推崇不谋而合。

2 马蒂斯摒弃了透视和明暗手段,以极具东方色彩的强烈的平面化、原色对比和粗犷的线条去体现自己对客观事物的感觉。这些特点在其代表作 红色的和谐 中有突出表现。画中描绘了一个室内的场景,画家以一块高纯度的红色平面,限定了整个房间内的空间。他把室内三度空间的物象,全都描绘在这块二度空间的红色平面上,把蓝色的纹样分布在桌布和墙面上,从而在这红色平面上清楚地将那水平的面和垂直的面区分开来。值得注意的是,他在形态的表现上采取一种图形类比的方法,将整个画面的物象,都当成了装饰纹样来处理。在这红色的墙面和桌布上均匀地分布着藤蔓植物的花纹,这蓝色的花纹更增强了红色块对于画面的依附。这幅画虽保留了一些透视因素,如窗外的风景、左前景的椅子、桌子摆的物品和桌布的花纹环绕着桌子边缘的处理方式等,马蒂斯却把传统的透视法抛在了脑后。它不再是客观空间的模拟,而是通过线条和色彩创造出的一个有独立价值的绘画空间世界。画面的色彩极其有限,且基本上都是纯色,高度精炼的色面组合,使该画获得强烈的色彩效果。他曾说: 色彩从来不是数量的问题,而是选择的问题 色彩只有经过精心安排,只有符合艺术家的强烈情感,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7]在这幅画上,室内的红色构成全画的基调,窗外的蓝和绿色与它形成对此。而窗框的黄色和橙色,则使这一对比稍稍地得以缓和。窗外房子的粉红色,与室内红色相呼应,而室内桌布、墙纸上花纹以及桌上水果的色彩,则与窗外蓝天、绿地、黄花的颜色相谐和。纯净的色彩,使这幅画显得明丽而静雅。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东方色彩在马蒂斯绘画中的充分表达。

3 马蒂斯的人物造型体现了东方艺术的装饰美与欧洲传统人体美的完美结合。早年的马蒂斯曾随古典派画家布格罗学习,深受古典主义的影响,而且崇拜荷兰和意大利的油画,认为至高无上,他的人物形象自然与欧洲传统人体美的法则有着密切关系。19世纪的德拉克洛瓦和安格尔曾画过土耳其宫女的中近东异国情调题材,20世纪的马蒂斯重又致力于这种题材。1918年起,他主要以土耳其宫女为题材。他说:使我最感兴趣的既不是静物,也不是风景,而是人物。通过它,我在表达我面向生活所得到的那种接近宗教的感情时,获得了最大的成功。 举腕的土耳其宫女 颜色用得更加简炼、抽象,用对比和并列的涂色法创造了新的画面空间。尽管他全然不考虑透视,也不在模特儿身上采用明暗和阴影,这种轮廊浅勾勒的人体却有实体感。人体存在于画面空间并运动着,加之色彩所造成的深度,光线和空气的幻觉,整个画面的事物仍使人确信不移。画面中东方舞女打扮的裸女很富体积感,色彩晕染的也很雅致,只寥寥几笔,就把舞女透明的舞裙画得非常生动。而且这种加强图案背景的装饰调子使整个画面充满着东方艺术的装饰趣味,与传统人体美的结合给人强的视觉愉悦感。

4 马蒂斯以简化的手法,排除更多的 理性因素 ,其艺术的单纯性,愉悦性,绘画性符合人们对艺术直觉的心理要求。 生活的欢乐 也许是马蒂斯漫长的艺术生涯中最重要的作品。画中平涂的色彩、弯曲起伏的线条以及那些富于原始稚趣的人体造型,直接源于1905年夏季马蒂斯在西班牙边界附近的柯里欧尔渔村的生活。这幅画富于革新性的地方,是对形象的高度简化的处理。莫罗曾对他说: 你是为简化绘画而生的 [8]。在这个画面上,他舍弃了对形体繁琐的刻画,放弃了明暗和体积的塑造,所有形体都以平涂的色面和几笔轻盈流畅的曲线来表现。画中的色彩也得到了自由而简化的运用,画家将自然物象杂芜的色彩进行高纯度的提炼,并将平涂的色块根据某种内在的需要进行组

96

2001年 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1期

合、对比,使之产生音乐般的节奏。画中纯净而明亮的色彩,表现出画家的精神世界与自然的内在和谐。一幅画,不需要和我们所见的世界完全等同,它可以更多地具有装饰性及绘画性,这是马蒂斯对绘画的看法。他所追求的,是通过纯绘画性的要素,如简洁的形状、弯曲的线条和平涂的色面,来营造宁静安谧的画面气氛,使人看着画觉得舒畅惬意,轻松愉快,给人以视觉的享受。对此,他有一段非常著名的话: 我们梦想的是一种平衡、纯洁、宁静、不含有使人不安或令人沮丧的题材的艺术,对于一切脑力工作者,无论是商人或作家,它好象一种抚慰,象一种镇定剂,或者象一把舒适的安乐椅,可以消除他的疲劳。 [9]马蒂斯是要让观者通过视觉感受的愉悦而得到心灵的安宁。他要为那些难以摆脱生活烦恼的人们的精神得以解脱,暂时逃离尘世的喧嚣与纷忧,而得到美的慰藉。

是的,没有一个艺术家具有如此的天才,没有一个艺术家能像马蒂斯那样将东方艺术与西方绘画结合得如此完美自然,达到炉火纯青、尽善尽美的境界。马蒂斯绘画中的独特的东方色彩使他和他的艺术名垂青史,成为艺术长河中的灿烂篇章。

[参考文献]

[1]莫贝尔F 马蒂斯论艺术[N] 法国快报,1983-05-05

(3)

[2]鸥洋 现代绘画形式与技巧[M] 合肥:安徽美术出版

社,1988 21

[3]马蒂斯F 画家的札记[Z] 巴黎:La G rande Revue,

1908 16

[4]世界美术名作鉴赏辞典[Z] 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

1991 691

[5]Michel Soupher 抽象画[M] 深圳:雄狮图出公司,

1981 35

[6]刘其伟 现代绘画理论[M] 深圳:雄狮图出公司,

1983 62

[7]赫斯W 欧洲现代画派画论选[M] 北京:人民美术出

版社,1986 87

[8]李宏 西方现代绘画欣赏[J] 中国美术教育,2000(1):

48-50

[9]里德H 现代绘画简史[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1979 27

The Oriental Color of Matisse s Painting

ZHENG Qin-yan

(Depart ment of Arts,Northw es t Normal universi ty,Lanz hou730070,Chi na)

Abstract:This article deals with the unique style of Matisse s painting starting with the oriental arts, which are mainly represented by African arts,Japanese woodcut,Arabian decorative pattern as well as Chinese painting.The article elaborates some parts of strong oriental color in Matisse s paintings such as formal aesthetic feeling,model sense,expression and painting factors e tc.Thus it will advance the pro-found connotation of Matisse s arts the mutual blend of the arts between the East and the west.

Key words:Matisse s painting;Oriental arts;Oriental color

97

郑勤砚:马蒂斯绘画中的东方色彩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最新整理)

法国画家马蒂斯作品赏析 马蒂斯(Henri Matisse,1869年12月31日-1954年11月3日,摩羯座) 法国画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善于运用色彩的画家,野兽派的创始人及主要代表人物,也是一位雕塑家及版画家。他与毕加索是20世纪最重要的两位画家,且是野兽派的领军人物。野兽派主张印象主义的理论,促成了20世纪第一次的艺术运动。使用大胆及平面的色彩、不拘的线条就是马蒂斯的风格。风趣的结构、鲜明的色彩及轻松的主题就是令他成名的特点。 21岁时的一场意外,令马蒂斯的绘画热情一发不可收拾,偶然的机缘成为他一生的转折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我好像被召唤着,从此以后我不再主宰我的生活,而是它主宰我。” 在他的艺术生涯中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莫罗,莫罗曾对马蒂斯说过“在艺术上,你的方法越简单,你的感觉越明显。”正是这句话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捷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一切,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说:“野兽派是我把红、蓝、绿三种颜色并列、对比,

使之更具表现力的一种试验。它产生自我心中的某种需求,而不是诞生于任何主观或理性的态度。”马蒂斯毕生最求的艺术理想是宁静、愉悦、优雅的画风,“野兽主义”画风只是他追求理想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的阶段。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用最单纯却又最有表现力的色彩和造型组合,也就是平面装饰的构成性语言来表现自我,表现自己对自然丰富而深刻的感受,最终营造一个和谐、宁静和愉悦的世界。总体上来说,马蒂斯的艺术理论体系可以概括为表现自我的装饰性简化,追求一种脱胎于传统的现代伊苏,以表现自我为创作的目的、以单纯的平面装饰语言为表现手段。 “色彩的目的,是表达画家的需要,而不是看事物的需要。”即用简单的方式抽象表现人或物的形态,并大胆地运用色彩构成视觉冲击,也正是这种别具一格的艺术表现方式使得马蒂斯的作品有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马蒂斯为野兽派的发起人。他出生于法国北部的勒卡多镇的商人之家,曾入大学法律系学习,后改学绘画。1892年入美术学院莫罗画室学习,在五年学习中与鲁奥、德兰等建立起友谊。1905年他与朋友们创作的一批作品参加秋季沙龙,惊骇了观众从而渐渐出名。不久马蒂斯去意大利、西班牙、俄国旅行写生,对异国民间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画风变得明丽和单纯,作画追求平面造型,色彩薄而

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浅谈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作者:————————————————————————————————日期: 2

浅析马蒂斯绘画中的色彩观 摘要:在艺术发展到"东西方会合"的大时代背景下,选择野兽派领袖马蒂斯为代表,以分析、对照具体作品为方法,从画面形式层面,具体从色彩方面剖析这位画家作品中所蕴含的具有东方意味的情趣,以展现东方意味在他画面中的具体运用或表现。 关键词:亨利·马蒂斯;平面性;东方艺术;色彩观 亨利·马蒂斯(Henri Matisse 1869~1954)出生在法国勒卡托-康布雷齐(诺尔省),是法国野兽派的先驱,与立体主义的毕加索一起被视为20世纪法国画坛上的两位最重要的艺术家。1892年,马蒂斯报考巴黎美术学院,落第后被著名象征派画家莫罗看重,收入自己的画室。这位导师竭力鼓励学生们根据各自的爱好,去发展自己的个性绘画。他教导学生,为抵制学院主义,不要单纯地满足于经常去博物馆,也要向街头或者到大自然中去作画。莫罗的"在艺术上,你的方法愈简单,你的感觉就愈明显"这句格言,对他启发最大。① 他从后印象派画家中得到启示,大胆发展塞尚的"艺术是一种和自然平行的和协体"这个思想,并从凡高那跳动的笔触中得到狂热表现的力量,也从高更东方色彩的运用中取得表现的方法,马蒂斯以崭新的面貌出现在美术界。在经过了几种风格的尝试之后,他于1905年前后最终确立了自己的绘画风格。他的画色彩对比强烈,线条粗犷有力,画面线条狂野,富有装饰趣味,成为有影响的现代派画家。他的油画、壁画、雕塑、素描、版画、剪纸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作为野兽派的代表人物,马蒂斯继往开来,但那看似极其概括简单却又神秘的色彩,精致、提炼,究竟有何深度呢? 一、马蒂斯绘画产生的时代背景 1、时代背景。19世纪末,欧洲的资本主义社会工业化大生产迅速发展,这种工业革命的变革,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而且给人们的观察和思维方法带来了变化。20世纪初,以反叛传统为特点的西方现代派绘画的出现,但从艺术本身来看,也是艺术发展的必然结果。西方传统的写实艺术已经多次复兴,整个体系已经比较完善,几乎无人能有新的建树。事物的极度发展往往会导致衰退或者变异,西方现代艺术走向了相反的道路:由再现走向表现、由写实走向写意。于是改变了对自然物象的摹仿与再现,开始注重主观情感的表现。科学的发展也使得追求客观物象视觉真实效果的西方传统绘画受到了危机;照相机的发明可以把客观景物十分快捷并且真实无遗地重现出来,以客观再现为主要目的的西方传统绘画,无法与照相机抗争,而到主观色彩更加强烈的领域寻找出路,因而笔触、线条、色彩、光等,都成为画家一直用来表达情感和情趣的手段。 2、东方艺术的影响。19世纪以来,西方艺术家从工艺美术之国--日本选择工艺性重于绘画性,装饰性重于写实性的浮世绘等艺术。这种选择也导致了西方文艺复兴以来的最重大的文化革命--现代主义扬弃写实主义传统。所以早在1891年,法国批评家在谈到日本主义的时候就指出:"试图无视这个影响者,看不清现代艺术革命的起源,注定会犯这种过失,忽略形成今天样式的本质要素。同时,在艺术历史中,也注定会对具有决定性重要意义的实例视而不见。"事实上,这种影响,与古希腊,罗马对文艺复兴的影响具有同样的意义。东西方文化的交流,大量的东方艺术品、非洲艺术、中世纪艺术涌入欧洲,给欧洲艺术家以许多启发,审美价值也在悄然地发生着变化。"绘画不

我向马蒂斯学画画教学反思

我向马蒂斯学画画教学反思 《我学马蒂斯来画画》,本课的教学目的是体验画家作品,感受创造的乐趣,发现作品结构特征。在不改变画面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作创造性的添加。能正确欣赏评价大师、自己和别人的作品。 真正走近马蒂斯,必须对马蒂斯有全面的了解,即要经过一个欣赏的阶段。然而在以往的美术教材中的欣赏课总使孩子们索然无味,关键在于缺乏参与的激情:光说不练,隔靴挠痒,距离太远。而欣赏恰恰强调一个再创造的过程,得从画家的人生经历,时代背景,人物个性等方面入手,这样问题就出现了:是否会和政治思想课相似,和语文课有雷同呢?尽己所能把自己了解的画面风格,作者生平,时代背景最大限度地讲给学生,期望学生对马蒂斯有全面的了解。试想这样的过程对小学阶段的学生有效吗?采用这样的方式还谈的上是走近马蒂斯吗?二年级的孩子能从单薄的语言,自身单薄的经历中了解画家崇尚人性、自然、和谐的意义吗?反而使距离遥远,缺乏吸引力。使他们在心理上觉得和大师的作品有差距,就像精美绝伦的物品面前竖着这样一个标志:物品贵重请勿靠近。一下子令人丧失了亲近的热情。撇开上述的各种元素,我们就画论画,就能使学生和大师产生某种方式的对话,产生一定的共鸣,在观画的过程中体验到一个再创作的过程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基于这样的考虑我认为合理的铺垫:让学生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再动手画一画。让他们用自己的亲身体验轻松地和大师对上话。 自由的学习方式对任何一个学生来说都会使他们特别激动,在教学导入过程中我采用得是“听画”的方式:“请画一个坐着的人,什么人?什么

打扮?我不知道,可你知道。发挥想象,画出你最熟悉或感兴趣的人。” “再请画一张给这个人坐的椅子?什么式样你最有发言权。”然后剪下在黑板上简单展示和交流。椅子、人物再也没有比这更让孩子们熟悉了,没有任何的约束他们可以自由发挥想象:黑板上一会儿就出现了四十几把不同造型的椅子上坐着四十几个不同的人物。这是孩子们将已有的信息和经验在头脑中进行有意识的选择,组合运用创造的过程。短时间内就使他们看到了集体创造的成果。小小的成果展示在创造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是动力,是源泉,在课堂一开始让孩子们的大脑进行了预热。他们小小的心中涌动着澎湃的创作激情,并且在以后的创作作品中也会直接体现了出来。 我再把这些作品组合成马蒂斯作品结构相似的画面,继而出示马蒂斯作品,请他们做比较,找找他们最相似的地方在哪里?为他们提供一个可探究和发现的情境,把问题扔给学生,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促使他们进行分析、归纳、判断。难度降低,较容易的得出:位置不变,形象变了。(即主要结构相同:物体的大小、前后关系。)用游戏的方式很自然的感知了创造的结果,把握了作品的基本结构。并把大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联系在一起,初步的走近了大师。 感知是创作的基础,所以对马蒂斯作品的欣赏很重要:请学生用描述性的语言描述画面:“在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莫奈绘画色彩的情感表达_陈芳

大舞台大 136 摘要:克劳特—莫奈(1840——1926)法国印象画家,他 是印象主义绘画运动的发起者、领导者和坚定不移的支持者。 莫奈致力于大自然中环境与光线的研究,莫奈善于运用了灵动 的色彩来表现他的情感,巧妙丰富的色彩观念瞬间唤起人们的 视觉感受和情感共鸣。所以对于莫奈绘画色彩的研究是非常有 意义的,尤其是莫奈是怎样应用色彩表达他的情感的。 关键词:印象派;莫奈绘画色彩;情感表达 Abstract:Artist impression of France, he was painting Impressionist movement initiator, leader and a firm supporter 。 Monet is committed to the natural light in the environment and research, the use of the Smart Monet good color to express his feelings, rich colors skillfully evoke the concept of an instant of visual experience and emotional resonance。Therefore, for the study of color Monet painting is very meaningful, especially the application of color Monet how to express his feelings. keyword:Impressionism;Monet painting color; emotional expression 19世纪以前,绘画追求的是学院派的形色并用的原则, 在色彩的绘画和表现方面主要是以物体的固有色为主。印象 派动摇了主要以模仿为目的的传统绘画理念,完成了物体条 件色和影响色的探索。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来看,莫奈无 疑起到了重大作用。莫奈侧重于运用色彩表达空间环境、光 线、烟雾、气流来达到画面所需要的效果。莫奈色彩的感染 力不在于扎实的写实基础,也不在于浓厚的画面故事情节和 历史底蕴,而是画面的色彩和情感的表达。他把自己的色彩 和内心情感完美地结合并发挥到极致。本文主要从莫奈油画 作品中灵动跳跃的笔触、光与色的完美结合、对水的朦胧痴 迷这三个方面探讨莫奈绘画色彩中情感的表达。 一、灵活笔触和充满透明感的色彩 莫奈捕捉外光下景物光线变化的色彩瞬间印象,用灵动 的细碎笔触将厚涂法和叠加将色彩并置,色彩的层次,透 明 轻薄。用欢快、活泼、充满丰富的色彩来表达他的主观世 界。 1.跳跃透明的色彩:莫奈的早期作品《草地上的午餐》 描绘的是十九世纪法国青年男女在 户外野餐的情景,作者运用鲜明的 色彩和灵动感的笔触直接描绘大自 然阳光下人们在午后草地上的景 象,对女孩们衣服上的花饰,洒满 阳光的裙子穿透于绿色丛林斑驳的 光影都利用了灵动的笔触和透明 明亮的色彩给人以热情洋溢、团花 景簇、情景相容的情境。画面大量 运用鲜明的黄绿色短笔点缀画面让人充满生机、活力,用冷 色调厚涂点触画面洒满落阳光的画面,灵动和闪烁反映出莫 奈清新、活泼、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情感。 2.灵动笔触:典型代表作应该是莫奈的《日出印象》, 这幅作品用色大胆夸张,很富吸引力和感染力。他描绘了一 个橘红色般的太阳正缓缓升起时阿佛尔港口的瞬间印象。这 幅作品莫奈也是运用了灵动的笔触、直接戳点的绘画手法描 绘出晨雾中模糊、朦胧的背 景,丰富的色彩赋予了水面无 限的灵动和光辉,将小船表现 得若隐若现。背景运用了大量 湖蓝来表达黎明破晓时候的宁 静和冷寂,天空也点缀着橙色 仿佛阳光从云层里面透出和背 景形成对比,并洒落在灵动的水面波光粼粼,生动地将画面 表现出来,达到了一种情景交融的境界。它充分表达了莫奈 对自然的热爱和光对海面景色的影响,这是他作品成熟的表 现,更表达了画家坚持自己的绘画思想理念以及印象主义黎 明破晓前的蛰伏、坚持内涵。灵动的笔触在色彩的配合下将 这种心情发挥达到极致。 3.随意“凌乱”的色彩笔触:一幅作品在莫奈的众多作 品中也许不那么显眼,但它却很深刻地表现了莫奈的主观情 感,《临床上的卡米尔》画家运用的随意凌乱是笔触,运用 大量冷紫色调和白色调,画出妻子痛苦的表情,线条的错杂 排列,画面惨淡、煞白,表达出画家此刻疑虑、困扰、失望 的色彩情感和无助与惨白痛苦的心情。 二、画面色彩中光与色的完美结合 莫奈淡化了绘画对象的体积感和固有色。强调物体的光 线致力于用鲜明的色彩表达阳光下物象瞬间变化。他对光色 的专注远远超越物体的形象,使得物体在画布上的表现消失 在光色之中。他用画面中光与色的完美结合来表达自己主观 情感。 1.光与色的交融、光与色的相互转换:表现景物的主观 色彩在《卢昂大教堂》中,我们可以 看到莫奈对光和色彩的探索独具匠 心。在光照下教堂的轮廓被冲淡了, 随着光的变化引起色彩的改变,教堂 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卢昂古城中心有 许多哥特式建筑,其中建于1202- 1530年间的卢昂大教堂,是最显著的 一座建筑。华丽的哥德式风格,加上 许多繁复的装饰单元与特色,教堂正 面环状的石雕纹,在广场上制造出明 灭闪烁的光影效果,莫奈就是迷上了 这种非凡的光线与色彩效果。画家注意捕捉每一瞬间表面色彩 与长久不变的形体结构的对比关系。正是因为此,莫奈能够轻 而易举地表现出他所看见的事物,色彩就成为他在创作中的关 键点,不是集中表现景物形体,而是关注景物周围的空间环莫奈绘画色彩的情感表达 陈 芳 (福建师范大学美术学院2010级研究生 350000) 美术

马蒂斯艺术作品的风格特征

马蒂斯艺术作品的风格特征 【摘要】:马蒂斯艺术作品色彩单纯、强烈,追求一种天真原始的稚气。画面富于装饰感,追求一种平衡、纯洁和宁静感。马蒂斯作品精致、典雅的精神气息,使人进入一种平和愉悦的状态,诗意情调的理想境界. 【关键词】:装饰性; 主观色彩; 抒情意味 亨利·马蒂斯(1869-1954年)是野兽派运动领袖人物,20世纪第一场现代艺术革命的发起者之一。马蒂斯在其艺术作品中表现出对西方传统艺术规则的颠覆,强调色彩的主观性和自律性,画面呈现一种强烈的反自然的张力。在色彩领域朝着越来越主观的方向发展,并在色彩与空间的问题上做了总结性的革新,即以无透视原理的二度空间,取代传统主要以明暗变化的立体感和透视原理的三度空间,从而获得了色彩的解放。 马蒂斯在色彩上追求一种单纯原始的稚气,画面富于装饰感。从追求动感、表现强烈、无拘无束的观点,渐渐发展成追求一种均衡、纯粹和宁静感。其艺术形象仿佛生活在纯净的梦幻中,马蒂斯用他的色彩魔棒把观众带进这个伊甸园。我们从构图、色彩、意味三个方面可以领略马蒂斯艺术作品的独特魅力。 1. 简洁、强烈的装饰构图 构图是画家为表达自己的感受把各种不同因素按意图安排的艺术,马蒂斯的目的是以他具有强烈节奏感的线条的连续性和流动性,以他空间关系的逻辑,一种全新的色彩运用使我们相信他形体的真实感。马蒂斯直接使用颜料管里挤出的颜色,并大胆地融入东方绘画的技巧,追求单纯和装饰趣味。作品具有一种超凡绝伦的装饰性统一风格。 为了实现美的更高秩序,马蒂斯在构图上作了大胆创新,他以强烈的形式感引导人们认知那个被表面所掩盖而有着丰富内涵的世界。”所谓表现,对于我并不是在脸上爆发出来的热情,或通过一个强烈动作的表示。它更多是存在于我的画面上的完美的布局:各物体所占取的空间,环绕它们的空处,各项比例--这一切都对”表现”有它的一份……” 《红色的和谐》中,人物的面容、服饰以及食品、果盘等细节全被省略了,桌、墙、地面几乎融为一体。马蒂斯要表达的是一种线条、色彩的组合,他用玫瑰红作基调平涂。着重突出了盘旋的藤蔓植物,窗外的树也作抽象处理,所有的景物都已图案化,突出了强烈的装饰风格。同时,马蒂斯所创造的超脱客观空间的幻想境界又让我们在宁静中默默思考。 2. 单纯、奔放的色彩表现 马蒂斯主张让观众主动陷入整个画面的彩色之中,完全服从于色彩的感染。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作用 色彩是绘画的重要艺术语言,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手段和必要的条件之一。在绘画中色彩起着独特的作用。它对塑造人物、描绘景物,可以起到引人入胜、增强作品艺术效果的作用。巧妙地运用色彩,能使美术作品增加光彩,给人的印象更强烈、更深刻,塑造的艺术形象,能够更真实、更准确和更鲜明地表现生活和反映现实,因而也就更富有吸引力和艺术感染力。我们经常看到,有的绘画作品,虽然构图一般,但由于色彩处理得恰当,还是能吸引观众。与此相反,有的作品,如果在构图、素描、透视、解剖等方面都具有一定水平,但在色彩处理和运用上存在问题,这幅作品就逊色了。 一张描绘工人形象的油画肖像画,形体结构和神态表现都很好,但是色彩很脏、很灰暗,或者是很“火”气,就不仅破坏了形和神,还可能在客观上造成丑化工人形象的不良效果。肖像画是这样,风景画和主题性创作也是这样。一幅主题是需要表现欢乐、热烈气氛的画,而作者使用了灰色调或冷色调,则不论在其它方面表现技巧多好,它的艺术效果还是未能达到。这是因为色彩在人们视觉上是有其独特作用的。而色彩在使用上又往往是感性多于理性,因而它在画面上最富有感情效果。它对于深入刻画形象、抒发情感、烘托气氛,准确、鲜明、生动地表现生活,这种独特作用,是其它绘画语言所替代不了的。一般从事绘画工作的人,对色彩都是十分重视的。 作为绘画语言,色彩是重要的造型因素,但它不是第一位的,只有素描才是第一位的。也就是说,我们要重视色彩,但反对色彩第一论与唯色彩论。把绘画中的色彩看成是第一的与唯一的因素,只看运用色彩的技术,这是片面的、也是不正确的。因为作为造型艺术的绘画语言,素描是解决形体结构这一最基本问题的,没有形也就没有造型艺术了。而色彩是依附于形的,不依附于形的一堆色彩是不能正确描绘对象的。我们在绘画训练中,不仅要处理好色与形的关系,更要处理好色彩与主题内容的关系。即色彩的运用必须服从于主题思想,才能达到以形写神,以色写神,使形、色、神浑然一体,以达到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统一。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

幼儿园大班教案:马蒂斯剪贴画《海底世界》 【活动目标】 1、感受马蒂斯剪贴画作品简洁、夸张的造型艺术风格,大胆地表达对作品的认识和感知。 2、尝试用概括、夸张的剪影方式表现海底世界。 3、体验创作剪贴的乐趣。 【活动准备】 知识准备:课前组织幼儿欣赏有关海底世界的图片。 物质准备:课件、作业纸、剪刀、胶棒、各色彩纸若干。 【活动过程】 一、了解剪影的艺术特征,引发联想 1、出示PPT(喜洋洋),通过观察图片,了解剪影的特点。 ——老师今天带来了一张有趣的图片,你们看看,它是谁?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小结:噢!虽然图片上没有画出喜洋洋的眼睛和鼻子、衣服,但是我们可以发现图片上有喜洋洋的羊角、全身卷曲的羊毛、可爱的大鞋,只要找出这些,我们就可以推测出他就是喜洋洋,这种图片叫做剪影。 2、通过对剪影的认知,初步感知剪影的艺术形式。 ——我还有一个更有趣的剪影,它是海里的一种生物,可能是植物,也可能是动物,大家看看它的样子,想一想,可能是什么呢?

——刚才的两个剪影从外形上看,有什么不同? 小结:喜洋洋的剪影看起来比较复杂,第二个剪影看起来很简单,是由几何形状组成的,从上看像是半圆的头部和半圆的肚子,我们推 测可能是海马、海龙;从弯弯曲曲的长条形状看像是海底的植物,我 们推测可能是海草、海带,或者是正在游动的海龙。 二、欣赏马蒂斯的剪贴画《海底世界》,感受作品的风格,表达 自己的认识 1、出示画家照片,介绍画家及作品名称。 ——我今天带来的这幅作品,是一幅剪贴画,他是法国赫赫有名 的画家马蒂斯剪贴的。马蒂斯爷爷年轻的时候,画了好多漂亮的画, 他在80多岁的时候,拿不动画笔了,就在纸上涂上好多漂亮的颜色, 然后把彩纸剪成有趣的图案,贴成一幅幅大的剪贴画。 ——这幅作品的名字叫《海底世界》,刚才那个剪影就是作品里 的一部分,这里有美丽的海底景色和一些有趣的生物,请小朋友们来 欣赏一下,看看他们的样子,想想,它们可能是谁? 2、幼儿分组欣赏、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你找到了什么?从哪里看出来的? 3、集体交流对作品的感受和认识。 ①从形象上欣赏作品的艺术特征。 ——这幅画里你找到了什么海底生物?你为什么觉得它是××? ——它和你见到的××影子很像吗?比如(边指边说):这条鱼 尾巴和我们平时见到的鱼尾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像什么形状的? ——画家把他们的剪影都变化了,和平时我们见到的不一样了, 但是我们仍然能够认出它,这种方法很夸张。

浅谈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摘要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 1840-1926)他是早起印象派注意的创始人之一,并一生坚持印象注意风格。从印象主义的产生、发展看,创始人非莫奈莫属,但真正完全实现印象主义理念和技法、并且一以贯之的当推莫奈。是他将毕生精力献给了对西方画界产生了重要影响的印象主义,是以他为首的一批艺术家的不懈努力,突破了此前学院派的保守思想,极大地冲击了19世纪后半叶占据西方画坛统治地位的官方艺术,从而为掀开西方现代绘画史新的一页,作出了重要贡献。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财富。应该说莫奈是印象派画家中最先获得成功的人,尽管后来的野兽派、立体派、超现实主义等艺术流派,并未遵循印象派创立的一些原则,但创立这些流派的艺术家,都从印象派那里汲取过营养关键词;莫奈、印象主义、印象派

目录 第一章;莫奈生平简介 1.1接触印象主义之前 (1) 1.2 由印象主义走向印象派 (2) 1.3 印象派的中流砥柱 (6) 1.4 晚年生活 (10) 第二章;莫奈的艺术贡献及影响 2.1理论上的革新 (12) 2.2技法上的创新 (13) 参考文献 (15) 谢辞 (16)

浅谈莫奈对后世的影响 第一章;莫奈毕生经历 1.1 接触印象主义之前 1840年10月14日,莫奈生于法国巴黎。父亲库路多、阿多洛夫、莫奈是一位商人,在法国北部港口阿弗尔与他的姐夫合伙经营着一家仪器店。莫奈5岁时。来致函父亲的身边。在当地就学后,他将学校视同牢狱,在悬崖和海边嬉戏的时光多于听课,故此学习成绩不佳,在班上总是排在倒数几名的位置上,这个孩子唯一的爱好是绘画,他常常在笔记本上作素描,以老师和同学为对象画漫画,日积月累,倒也掌握了一些绘画技巧。不过,父母对此不赞成。小莫奈乐此不疲,加上与生俱来的秉赋,几年过后,他的漫画居然开始在文具里展出并且出售。15岁的时候,莫奈的木炭漫画在当地已小有名气,他为自己作品开出的价格是每幅十至二十法郎。 在诺曼底经过画商的介绍,这位少年画家被专门描绘海上风光的画家布丹所看中,二人从此结识。布丹动员他“学习用油画和素描来画风景”,乍开始莫奈并没在意,甚至是找借口有礼貌地加以拒绝。由于布丹的一片诚心,终于感动了这位少年。自学成才的布丹,习惯于在露天作画,他主张“一定要去寻找自然的纯朴的美”、“要顽强地保留最初的印象”。对此,莫奈也深以为然,因为在他的内心里也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从1858年起,莫奈开始从布丹那里接受了有同于学院派的绘画思想,学习并动笔画外光画。布丹所强调的:要特

第02课--二十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第2课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 ◆本课知识与技能: 了解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生平及其创新历程,欣赏马蒂斯的绘画和剪纸艺术,用自己的语言从造型和色彩等方面描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创新意识。 ◆本课教学重点: 了解马蒂斯野兽派绘画和剪纸作品特色及其创新手法。 ◆本课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色彩均衡与抽象风格在马蒂斯作品中的体现。

一、教材分析 (一)编辑指导思想 本课是一节“欣赏·评述”课。 教材在编写过程中结合马蒂斯的生平,引领学生欣赏马蒂斯艺术生涯中两大成就——野兽派绘画作品和剪纸艺术,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和了解这位影响20世纪画坛的艺术巨匠。为什么马蒂斯被称为20世纪艺术大师?这是本课极具探索意义的问题。马蒂斯向前辈和同时代艺术家学习借鉴,不断确认自我、否定自我、超越自我,并且对后期的美术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与影响,这才是“大师”的本质。另一方面,其作品风格对于没有系统学习美术史知识的小学生来说不易理解,因此需要教师在更开阔的艺术史背景中引领学生感受、欣赏、理解马蒂斯艺术作品特色并学习他对艺术的不懈追求和勇于创新的精神,培养学生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依据国家新的《美术课程标准》对欣赏课的要求,教师在欣赏课教学中应努力激发高年级学生的主体意识,在教学中应“多运用比较、讨论等方法”、“尝试以查阅和搜集资料的方式”欣赏大师作品(摘自2011版《美术课程标准》)。本课教学注重欣赏课的视觉功效,创设“图像情境”与“问题情境”,并通过师生有效的互动和学生自主探究活动相结合激发学生研究兴趣、建构学生对作品的认识,提高欣赏实效。 (二)教材版面分析 在本课的编写中,出于版面的限制,教材中选择了马蒂斯一生中最重要的艺术转折时期的作品。 本课由三页构成。第一页、第二页是绘画欣赏。第一页首先出示了马蒂斯的生平简介,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学习资料并配以两幅成名期和成熟期重要的代表作。第二页可以看到马蒂斯对绘画进一步简化的变化。第三页是剪纸作品欣赏及汶斯教堂彩色玻璃画。 《戴帽的女人》作于1905年,画现存于美国旧金山美术馆,是马蒂斯成名作。该画在造型形式上,虽然还留有一些传统绘画的痕迹(阴影的简单表现),但受东方艺术影响总体趋于平面化,色彩的运用与传统油画有非常明显的区别,粗犷的笔触与强烈的色彩对比造成强大的视觉冲击,传统油画中的细腻、含蓄、

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感受

色彩在绘画中的艺术感受 【摘要】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我们周围的每一件事物都有属于它自己的色彩。在生活中,我们对色彩的敏感度得到训练,在欣赏绘画时,我们对色彩的感觉得以抒发。色彩不仅能给人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更能引发人对绘画作品的感悟,从而引发人的共鸣。一副能引起观赏者共鸣的优秀的绘画作品离不开好的色彩搭配。优秀的色彩搭配又得在冷暖色调、色调强弱、主题突出等问题上特别注意。 【关键词】色彩;绘画;视觉感受;心里联想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世界里,最先进入人感官世界的都是色彩。在欣赏绘画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的走进由色彩组建成的五彩缤纷的画面中的世界,在这世界中体会绘画者得感情。不同的色彩反应了绘画者不同的情感,而人在不同的心理状态欣赏同一副画面所看到的色彩也是不同的。色彩是引起绘画者与观赏者情感上发生碰撞的一个重要因素。 1.关于色彩 任何事物都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而人们对色彩的认识也随着对光学知识的了解而变化着。起初人们认为色彩是有物体本身发出的,而实际是部分光线不能被物体本身吸收而发生反射形成的。比如黑色的物体将所有颜色的色光都吸收了,没有色光反射出来,人们看到物体就是黑色的了;白色物体将所有色光都反射,七色光混合在一起,人们看到物体就是白色了;红色物体吸收其他颜色的光而反射红光,于是人们看到物体呈现红色…… 色彩在绘画中的变化规律分为两个方面:冷暖色调变化以及强弱变化。在绘画中绘画者一般用冷暖色调来表现自己的感情基调,而色彩强弱的变化的使用使得色彩在过渡方面不会显得太突兀。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应用这些规律,让我们的眼睛更容易捕捉色彩,思想更容易捕捉情感。 2.色彩在绘画中的运用 绘画者根据绘画的需要将色彩分为光源色、固有色、条件色。光源色指光源的色彩,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光源是太阳光,太阳光实际是7色光,由7种不同颜色的光混合而成。手电筒的光是橘黄色,白炽灯的光是白色的,这就是他们的光源色了。而固有色指的是物体在阳光照色下所表现的颜色。至于条件色就比较复杂了,大家可以注意一下,平时人的肤色一般都是白色或黄色但在舞厅的时候,各种色光照过来,人脸的颜色也不同的变化着。物体在不同光源、环境下呈现的色彩就叫条件色了。对于绘画者来说,要注意固有色和条件色的把握,观察生活中的色彩,从生活中寻找他们的矛盾统一关系,并且灵活运用,才能提高色彩运用的表现力。

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_解析马蒂斯绘画的形式结构_刘健

罗杰?弗莱指出,审美感情是一种关于形式的感情,即有形式的某种关系可引起特定的情感。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就是对这种形式的反应,而不是对人物或事件形象再现效果的反应。一个成功的艺术家就是体现在能构造出自然表面以下的永恒的、真正的形式结构。而所谓的形式结构则是指由构成画面的基本元素——体积、线条、色彩等所组成的综合情感表达的意味。 后印象派在形式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他们认为艺术所表现的不是客观的自然界,而是艺术家的主观心灵,是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后印象派的艺术是超越表象和感觉的,他们关注的不是对象外在的形色,而是力图揭示不同对象普遍的内在结构。 野兽派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中也体现着对这种形式结构的追求。马蒂斯从塞尚绘画中领悟到内在结构的价值,从梵高绘画中领会了线条和色彩是表达感情的手段,高更使他明白平面性才能使他在绘画中倾注更多的感情因素,才能使他得以超越传统绘画带给他的束缚。可以说后印象派画家塑造了马蒂斯,改变了他的绘画风格,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一、内在的结构 塞尚在形式结构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他注重物质的具体性、稳定性和内在结构的表现,认为艺术不是真实地表现客观事物的形貌色彩,而是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在他看来,绘画毫无社会功利可言,只是形、色、节奏、空间在画面上如何构成,是“为构成而构成”的。塞尚绘画形式结构的产生是来源于客观物象,是画家根据自己的感觉对客观物象作了形式上的提炼的结果。从《花房中塞尚夫人》《苹果与桔子》等作品我们能看出他对画面结构的独特理解和表达。 马蒂斯对塞尚十分崇拜。他说,在他大胆从事探索的紧要关头,塞尚的《三浴女》如同黑暗中的一颗明星,给了他信念和毅力。马蒂斯从塞尚的画中领悟到,艺术是超越表象和感觉的,艺术不应关注对象外在的形色,而是力图揭示不同对象普遍的内在结构。从其作品《钢琴课》可以看出马蒂斯对画面内在结构的探索。画中表现的是在拥有大窗户面对着庭院的室内,马蒂斯的儿子正在弹钢琴。作品几何形态的分割较为严谨,画面通过纵、横、斜轴组成严密内在结构,钢琴上的节拍器与窗外草坪的三角形,窗框的矩形与右上角的油画,形成几何对比,窗上的曲线扶手和乐谱台上的花纹,与画中的孩子、上方油画及左下角的青铜小品,遥相呼应,一切都融合得恰到好处。毫无疑问,内在结构形式是这幅画的的实质。 二、单纯的线条、强烈的色彩 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绘画具有鲜明的特色,他用单纯的线条、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笔触表达狂热的感情。但他不同于印象派,印象派捕捉对象外表的美,梵高爱的是对象的本质。梵高的线条和色彩既是造型手段也是表达感情的手段。形式美和意境美在梵高作品里得到了高度的结合,在人像中如此,在风景、静物绘画中也如此。梵高的作品几乎都表现出作者的心脏在跳动。正如苏珊?朗格所说:“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件表现性的形式,这种创造出来的形式是供我们的感官去知觉或供我们想象的,而它所表现的东西就是人类的情感。” 梵高那绚烂的色彩、奔放的线条表达狂热感情的画面深深地吸引着马蒂斯,使他在画面上大胆地追求更多的感情因素,开始强调线的造型功能,追求线条的表现性,尤其是采用强烈自由奔放的纯色作画。正如他所言:“我把色彩用作感情的表达,而不是对自然进行抄袭。我使用最单纯的色彩。”线条和色彩在马蒂斯艺术中有着难以言喻的作用,《舞蹈》中人物的舞姿动感十足,激情满怀。色彩极其简约,天是蓝色的,地是绿色的,人是橘红色的。整个画面是由这三种和谐的色彩与构成人物的富有节奏韵律的线条组成,画面形色简约,线色浑然一体。画中的线条和色彩并不是对自然和生活的简单摹仿,而是对大自然高度和谐的赞美,是他内心情感的直接体现。 三、平面化的视觉画面 平面性是绘画艺术最本质的特征,是绘画艺术特有的条件,是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有的。野兽派实现了通过色彩平面来构成作品。1905年夏天,马蒂斯在参观高更南海绘画的藏品时醒悟:在他一切的探索中,平涂法才能使他在绘画中倾注更多的感情因素,才能使他得以越过凹凸、透视、明暗等光线作用下的物体固有色扩散等一些老问题。从那时起,他意识到绘画的本质在于它的非自然性,并因此走上色彩的单纯化、平面化道路。 《红色的和谐》是马蒂斯平面性绘画的代表作。画中一个女子将一盘水果放在桌子上。这个情节似乎可有可无,画家只是把这室内的景物作为构图的一种依据,使平涂的色彩纳入秩序的构图中,从而传达出某种特定的情感内容,正如他所说,“我用色彩进行创作,我要像作曲家组合他们的和音那样来组合那些平涂色彩。”这幅作品说明,马蒂斯有意减弱画面的深度感和物象的体积感,而根据感情的需要,将高纯度的平面色块在画中组合,形成冲突对比或平衡和谐的关系,产生音乐般的节奏。 四、结语 马蒂斯吸收了后印象派画家塞尚、凡高和高更所长,借鉴黑人雕塑和东方装饰艺术,与传统艺术彻底决裂。他追求鲜艳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开创了具有独特形式与强烈色彩的野兽派时期,对西方美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 从后印象派到野兽派——解析马蒂斯绘画的形式结构 刘 健 西安财经学院 摘 要:后印象派主张真实地表现艺术家对客观事物的主观感受,这一观念引导了马蒂斯绘画风格,使他能够用简洁的线条和鲜明的色彩塑造出他所构想的情感世界,对他终生的艺术创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通过对后印象派画家对马蒂斯绘画影响的分析,介绍了形色简约的马蒂斯艺术的形式结构。 关键词:后印象派 马蒂斯 线条 色彩 形式结构 参考文献: [1]鲍诗度.西方现代派美术[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 [2]欧阳英译.马蒂斯论艺术[M].河南美术出版社,1996. [3]苏珊?朗格.情感与形式[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 [4]王端廷.塞尚的隐居与中国文人的出世[J].荣宝斋,2010年第2期.北方文学https://www.360docs.net/doc/888854979.html,

浅谈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色彩

浅谈印象派画家莫奈的色彩 欧龙腾 摘要:本文通过对莫奈作品的赏析,解读莫奈的绘画色彩。莫奈喜欢户外写生,了解大自然,并努力研究和捕捉瞬间光影变化,并由此创作出许多表现流逝时光的系列作品,使他形成独特的绘画风格和开创出别于传统的绘画色彩理论。 关键词:莫奈;印象派;色彩; 一、印象派大师——莫奈 克劳德〃莫奈(Claude Monet,1840-1926年)是印象派的创始人之一,出生于法国巴黎的一个杂货商之家,自小便展现出浓厚的绘画兴趣。最早发现这位天才的是勒阿弗尔的风景画家布丹,此后,他们亦师亦友。1862-1864年之间,他在巴黎结识了雷诺阿,薛斯利和巴吉尔。这些同道知己经常结伴到枫丹白露森林作画。在那,他又结识了杜比尼和巴比松画家们。在同一年,他又结识了马奈,这使得马奈在1863年后的一段时间的作品风格几乎收到莫奈的影响。在1874印象派的首次画展,莫奈的习作《日出〃印象》震撼画坛,并直接促成了印象派名称的由来。绘画是莫奈的生活的主题,他被认为是印象主义的领袖,是一位花园与水的诗人。他的一生致力于研究空气氛围中的变幻及由此产生的色彩感受,并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连续作多幅描绘,捕捉刹那间的印象,并将瞬间的美妙光影定格在画面上,对他来说,“光线是绘画的主宰”,而他则是光的画家。

二、印象主义产生的背景——光学、社会的审美需求 印象主义的兴起,学院派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的没落,代表着文艺界新旧思想的交替,这是文艺界发展的必然产物。实际上早在19世纪思想科学思想的浸润下的文艺界,写实主义自1850年兴起,便有取代浪漫主义和古典主义之势。这是对过去贵族艺术那种无病呻吟的浪漫获伤感潮流的一种反动。 在当时代表着新观念的写实主义思想潮流的强大号召力下,莫奈同雷诺阿,薛斯利和巴吉尔等人毅然选择了追随欧仁〃布丹和约翰〃巴托尔德〃琼格金德在1850-1860年开创的道路,坚持去户外照景写生,选择拜大自然为师,观察光影的色彩变化。 与此同时,印象主义画家们也主义吸取当时科学上的光学理论,认为色是在光的照射下产生的,在不同时间、环境、气候等客观条件下,受不同光的支配,对象也会产生各不相同的色彩变化。他们通过写生,发现过去长期不被重视的色彩现象,从而在绘画色彩上引起重大的革命。例如在夕阳下,白色的衣服会变成橘红色,而绿色的草地则会变成红色,这是一个阳光作用下的色彩世界。 三、莫奈的色彩 莫奈善于捕捉光的瞬间,他的世界是没有黑色的,在他的画作中使用的是近乎纯白色调(将白色混入纯色)的技法,一扫室内画作中往昔那种暗淡愕然的感觉。他的一生都在研究空气氛围中空气变幻以及由此产生的色彩变化。并尝试通过系列的创作表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色彩在绘画中的应用 时间:2008-11-17 15:47:40 来源:作者: 一、色彩与绘画的关系 马蒂斯曾经说过:“如果线条是诉诸于心灵的,色彩则是诉诸于感觉的。那你就应该先定线条,等到心灵得到磨炼后,它才能把色彩引向一条合乎理性的道路。”一幅画中,色彩往往只起着一种吸引视觉注意力的诱饵作用,所以传统上把形状比作富有气魄的男性,把色彩比作富有诱惑力的女性,形状和色彩的结合对于绘画是必不可少的,绘画作品由于有了色彩才会产生更加诱人的魅力(图44)。 图44 秋海棠(水彩画) [英] 查 理斯·雷尼 二、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的关系 色彩应用于绘画,首先必须了解描绘物象的固有色、光源色、环境色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变化。

(一)固有色 物体的色彩受光源的制约,物体的本身并不呈现恒定的色彩。前面我们已经谈过物体的固有色并不存在,但我们在绘画过程为了研究方便或便于观察常引用“固有色”这个概念。固有色是指在特定光源条件下物体占主导地位的色彩,这种特定光源条件泛指白天日光下物体呈现的颜色,比如绿树、红花、蓝天等。固有色在柔和的光线下较为明显,强烈的光照下则会减弱,在灰暗的光线下也显得不够明确。其次固有色与物体的质地关系密切,质地松软而表面粗糙的物体,因对光源色的反射较弱,物体受光源色、环境色影响较小,固有色明显;质地坚硬而表面光滑的物体,因对光源色的反射强烈,环境色对其影响也较大,则固有色较微弱(图45)。 图45 静物(水彩画)[美]史蒂芬·朵荷提图46 秋(水彩画)王绍 波 中国传统绘画以平面造型和设色为主,注重固有色描绘,欧洲文艺复兴以前的绘画也是注重于描绘物体的固有色。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马蒂斯和他的剪贴画

*——幼教精品资源——* 中班美术欣赏:马蒂斯和他的剪贴画 一、挖掘幼儿对大海的已有经验,激发幼儿兴趣 师:孩子们,今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你见过的或者是你想像中的大海是什么样的?大海里,还藏着美丽的故事呢! 二、引导幼儿欣赏作品,初步感知马蒂斯作品的风格特点 1.情景导入(播放背景音乐:风车) 师:在一片深蓝的大海里,生长着最奇异的植物。它们是那么柔软,只要水轻微地流动一下,它们就摇动起来。一群可爱的小动物在大海里游来游去:水母,象彩虹的果冻,大龙虾走起路来象水下行走的机器,怪鱼,象被一根看不见的线牵着,海鳗的尾巴有多长连他自己也不知道,海葵象粉红色的棕榈树,在水中翩翩起舞、、、真是一片快乐、幸福的大海呀! 2.出示作品,引导幼儿根据图形的特点想象成海洋里的动物 师:大海里的小动物游啊游,就游到这幅画中(出示作品)请幼儿找找海洋动物。 3.引导幼儿欣赏色彩 师:除了这些小动物,你觉得这片大海的颜色怎么样?在这么多的色块中,你最喜欢什么色块?为什么? 4.体态的加入 师:那让我们一起变身成海洋里的小动物,到大海里玩一玩吧!想想你想变 身成哪种海洋动物,变!你是,你是、、、你们都准备好了吗?好我们出发罗! 刚才我们一起到大海里玩一玩,你们开心吗?告诉你们这幅 作品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就叫海洋动物。 二、介绍马蒂斯的生平 老师简单介绍马蒂斯生平。 三、欣赏马蒂斯其他作品,充分感受马蒂斯剪纸作品的独特美 过渡语:今天我还带来了马蒂斯爷爷的另外一幅剪贴画,我们一起欣赏一下! 1、欣赏作品:圣诞夜 师:这幅作品的名字叫圣诞夜。它讲了在圣诞节的前一个晚上,人们很多的庆祝活动,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幅作品,你觉得看它像什么?(窗户、门) 你还看到了什么? 小结:原来透过窗户看到了圣诞夜闪烁的星星(小惊喜)、人们狂欢时绽放的烟火、他们都是对称的。 四、引导幼儿大胆创作 1.教师示范 2.幼儿与家长共同创作 五、分享、评价作品(采用时装秀) *——幼教精品资源——*

人美版小学美术五年级下册《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反思及改进

《20世纪的艺术大师——马蒂斯》教学反思及改进 本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学生对于马蒂斯的的艺术作品不了解,初次接触时并不接受他的这种艺术风格,甚至有的觉得他的作品“乱七八糟”。五年级的学生年龄在10到11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活泼好动。在欣赏作品时喜欢以直观形象思维为主。较多使用的评判标准是像与不像,对作品充满质疑、好奇,但是有极强的求知欲。我们切不可强行让他们认同这样的造型手法,可以向他们介绍除写实的艺术表现方法外,还有更多的表现方法,以拓展学生视野,学习从多角度观察和认识世界,接纳多元文化,不断丰富自己的头脑。 在教学设计时,我以马蒂斯早期、中期、晚期作品变化为主线,运用小组合作法、对比法、欣赏法等进行教学,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独特看法。本课我将学生作为主体,积极调动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情智互动的情境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积极的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 我先让学生从他早期作品《窗户》与中期作品《窗户》做对比入手,让学生猜猜是否是同一个人所画?为什么风格差别这么大?激发孩子们的兴趣,接着贯穿他的生平,让学生逐渐了解“野兽派”的艺术风格,以及马蒂斯造型夸张,多用单纯的线描和色块的组合,形成装饰感的画风,并与其他画派的绘画风格做对比,体会马蒂斯绘画风格的创新性和他有恒心、勇于创新、不断超越自我的精神以及他剪纸艺术的巅峰。

我将教学分成两大块内容,一是欣赏和感悟马蒂斯的绘画作品,了解其多变的作品风格。我把它集中在让学生了解其造型的夸张特点和色彩的鲜明对比上,而且这一知识点是要让学生在欣赏和感受马蒂斯的作品后自己去整理和归纳的。由于马蒂斯的作品造型夸张,也很抽象,色彩表现很富装饰性,这些和学生以往欣赏的作品有很大出入。因此,课前我在网上查找了许多马蒂斯的绘画剪纸作品,为更好的帮助学生去欣赏和评述这些作品。这样以来,学生不仅理解了艺术作品的内涵,而且在欣赏的同时感受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加深了学生对文化多样性的了解,从而尊重和接受世界多元文化。通过本课学习,让学生知道了艺术大师马蒂斯,同时让学生了解了“野兽派”的由来及包括马蒂斯在内的“野兽派”画家的绘画风格。 二是在此基础上了解马蒂斯的剪纸作品。通过课件将中国传统剪纸艺术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进行对比,让学生找出不同,进而总结出马蒂斯的剪纸艺术更接近“剪贴”,了解完马蒂斯的剪纸艺术语言之后,同学们进行了“走近马蒂斯”的彩色纸剪贴创作,从学生的作品中依稀能够看到马蒂斯作品的影子,很有意思. 二、问题反思: 当然,这节课还存在许多不足和遗憾: 1.我认为本节课的内容比较多,学生实践时间少,老师授课速度过快。 2.学生对马蒂斯作品抽象人物的理解不是很透彻。 三、教学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