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名山
名山名联录(四大道教名山)

名山名联录(四大道教名山)名山名联录 (四大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第一名山——湖北武当山武当山又名太和山、玄岳山,我国道教名山之首。
相传道教信奉的“真武大帝”即在此修仙得道飞升,武当意为“非真武不足当之”。
这里还是武当拳术的发源地。
道步清虚,位登九五,金阙化身于九秋九;德居太上,尘遍三千,皇宫毓秀于三月三。
佚名题磨针井祖师殿旗幡北斗龙蛇动;剑插南岩鬼神惊。
古遗玄天上帝宫六七载木石同居,何意朝宗来四海;八九重烟霞变态,方知俎豆播千秋。
佚名题太子洞,又名太子岩,相传是真武太子修炼的地方身居坎位,玉相凛凛威宇宙;面向离宫,宝剑辉辉镇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扫荡妖氛,清平国土三界外;阐扬正数,福利邦家万法尊。
佚名题太子洞位镇北方,凛凛英风贯日月;精分水性,腾腾杀气肃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金阙化身,真武九天扶日月;玉虚师相,仁威万古镇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金阙化身,八十二同名同姓;玉扈献寿,万六千为春为秋。
佚名题太子洞赤足踏龟蛇,万法总归三尺剑;披发炼乌兔,一灵摇动七星旗。
佚名题太子洞旋转乾坤,天经地纬;填离取坎,火降水升。
佚名题太子洞以三十六修而成道德;得七十二化以伏龟蛇。
佚名题太子洞众妙无门,是为玄之主;群魔尽荡,乃谓武之真。
佚名题太子洞运壬癸炼庚申,乾坤未判;伏龙虎降水火,天地才分。
佚名题太子洞老子以道德为宗,四方日月;圣祖与天地齐寿,万代乾坤。
佚名题太子洞海宴河清,共祝玄天而有庆;天长地久,同祈大帝以无疆。
佚名题太子洞三洞临轩,天上积去生之乐;八仙庆寿,云中献不老之图。
佚名题太子洞金阙风清,九天阊阖开黄道;丹庭云拥,万国衣冠拜紫宸。
佚名题太子洞岿岿大道,无形无名,妙门万象归元化;荡荡洪恩,有体有像,统揖四海朝宗岳。
佚名题太子洞五老启图,彩霞映九光之元瑞;群仙献颂,洞章演八会之灵文。
佚名题太子洞月正三三,欣西母启瑶池之会;岁呼万万,喜北极降金阙之尊。
佚名题太子洞紫献极瑞,辉腾八方世界;玄天著德,恩泽四大部洲。
佚名题太子洞福地名山,无点真心难到此;蓬莱胜迹,有些诚意自可游。
国内四大道教名山

国内四大道教名山道教是中国的本土宗教,由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首创于四川鹤鸣山,到南北朝时盛行起来。
四大名山自东汉开始建观修道场,延续至江西龙虎山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相传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因此得名,是中国道教发祥地,为道教正一派“祖庭”。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有“丹霞仙境”之称,其道教圣地、碧水丹山与古崖墓群被誉为“三绝”,主要风景区有上清宫景区、天师府景区、龙虎山景区、仙岩水岩景区、岩墓群景区、象鼻山排衙石景区、独峰马祖岩景区等,是中国典型的丹霞地武当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圣地,是首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也是世界文化遗产,被誉为“自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
武当山绵亘800里,其主峰天柱峰海拔1612米,犹如金铸玉琢的宝柱雄峙苍穹,屹立于群峰之巅,环绕其周围的群山,从四面八方向主峰倾斜,形成独特的“七十二峰朝大顶,二十四涧水长流”的天然奇观。
此外,武当山还有36岩,11洞,3潭,9泉,10池,以及“天柱晓老君山古号景室山,因道教始祖老子归隐修炼于此而得名,集自然景观与道教文化与一身,以其雄险奇秀的神采成为中华大地的瑰宝,是中国北方道教信众拜谒圣地,也是中原山水文化杰出代表。
老君山景区以雄、险、奇、秀而闻名天下,区内人文景观、自然景观密集,锦山秀水,风景如画,巨阙壁立,千峰竞秀,蔚为壮观,特别是山顶峰的老君庙,规模极大,有“南有武当金顶,北有老君铁顶”之说。
又名太乙山、地肺山、中南山、周南山,简称南山,位于陕西省境内秦岭山脉中段,是道文化,佛文化,孝文化,寿文化、钟馗文和财神文化的发祥圣地,是中国重要的地理标志。
终南山东西长约230千米,最宽处55千米,最窄处15千米,总面积约4851平方千米。
横跨蓝田县、长安区、鄠邑区、周至县等县区,绵延200余公里,雄峙在古城长安(西安)之南,素有“仙都”、“洞天之冠”和“天下第一福地”的美称。
道教四大名山

四大道教名山中国道教四大名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四川青城山被称为“道教四大名山”。
龙虎山为中国道教发祥地,道教正一派“祖庭”。
龙虎山原名云锦山,传喻九十九条龙在此集结,山状若龙盘,似虎踞,龙虎争雄,势不相让。
灵山秀水被神灵相中,即差两仙鹤导引张道陵携弟子出入于山,炼丹修道。
山神知觉,龙虎现身,取代云锦。
此后,龙虎山碧水丹山秀其外,道教文化美其中,位居道教名山之首,被誉为道教第一仙境。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
武当山的道教信奉“玄天真武大帝”,据说“武当”二字即“非真武不足以当之”之意。
现存的36处宫观大多是明代所建,是中国现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道教古建筑群。
武当山既有泰山之雄、华山之险,又有黄山之奇秀、雁荡之幽雅。
明代张三丰创建的武当派拳术闻名天下。
青城山公元143年,“天师”张道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被道教列为“第五洞天”,有“青城天下幽”之美誉。
齐云山因“一石插天,直入云端,与碧云齐”而得名,又称白岳,与黄山比肩而立,是徽州文化的杰出代表。
明代大戏剧家汤显祖有诗:“欲识金银气,多从黄白游。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
”乾隆说“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明代大旅行家徐霞客三年之内两上齐云山。
齐云山下的河流与小村浑不在意地分出了“阴阳”,点出了“鱼眼”,被张三丰看破玄机,成就了道教名山下,世界最宏丽壮观、形神兼备的天然太极图。
注:还有另外一说法:终南山是四大道教名山之一(因王重阳在此修道而得名)道教渊源于古代巫术,是中国汉族固有的宗教。
由张道陵于东汉顺帝时首创于四川鹤鸣山。
该山与龙虎山(江西)武当山(湖北)、齐云山(安徽)合称道教四大名山。
(一)鹤鸣山张道陵(34--156)东汉沛国丰(今江苏丰县)人,曾任江州(今重庆市)县令,后弃官与弟子前往鹤鸣山(在今四川省剑阁县郊)修道,于顺帝永和六年(141)创立道教,又称五斗米道(入道者须交五斗米),道徒尊他为天师。
道教四大名山,山上住着的,都是哪位神仙

道教四大名山,山上住着的,都是哪位神仙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如果我们去赞美一座山,那么往往就会用到“人间仙境”这个词,相反,当我们一提到神仙,往往也会想到他究竟是哪一座山里的神仙;显然,神仙与山是密不可分的。
我们知道,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有着一个完备的神仙体系,道教的神仙众多,当然,神仙们所居住的山,也就多;那么,你听说过道教的四大名山吗?道教四大名山,山中住着的,又都是哪位神仙呢?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约20公里处,中国道教的发祥地,国家5A级景区。
龙虎山一开始并不叫做龙虎山,而是叫做云锦山,据说是因为山前有座云锦石而得名,可是,它后来为什么又改为龙虎山了呢?原来,这里面还隐藏着一段故事。
话说道教的第一代天师张道陵,来到云锦山炼丹修道,有一天,张道陵正在闭目神思,就在他半醒半梦的时候,他忽地感觉到一个紫衣老者(相传是太上老君)飘到了他的面前,并对他说:“你在此炼丹,我送你六个字——龙虎现,金丹成。
”果然,三年之后,张道陵竟忽然发现,云锦山的一面像龙,而另一面则像虎,张道陵恍然大悟,便立刻打开炼丹炉,果真就炼成了金丹。
从此,云锦山也就改名叫做龙虎山了。
青城山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约10公里处,全真道龙门派的圣地,道教的十大洞天之一,国家5A级景区。
青城山历史悠久,相传黄帝遍历五岳之后,封青城山为“五岳丈人”,所以后世又称青城山为“丈人山”。
另外,据说青城山附近的远古居民十分笃信“鬼道”,所以青城山又有“鬼城山”的说法。
那么,青城山被列为道教四大名山,又是得益于哪位神仙呢?事实上,与龙虎山一样,让青城山名扬天下的,仍然还是张道陵张天师。
相传张天师曾在龙虎山炼丹,后来又在青城山传道,而且,张天师成仙之时,正是在青城山,于是青城山又得了个“仙都”的美名。
武当山武当山,位于湖北省丹江口市境内,有着“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誉。
事实上,在道教的四大名山之中,我们最为熟悉的,无疑就是武当山了,因为在很多武侠小说之中,都会出现两个大门派,那就是“武当”和“少林”,“少林”代表的是“佛”,而“武当”代表的就是“道”。
四大道教名山

• 齐云山的道教绘画、摩崖石刻和碑 刻数以千计,几乎峰峰有题词、洞 洞有刻铭
• 亭台16座,碑铭石刻537处,石坊3个,石 桥5座,庵堂祠庙33处,真是丹岩耸翠,群 峰如海,道院禅房为营,碑铭石刻星罗棋 布。
• 齐云山最佳旅游季节 无论是秋天拍红叶还 是春天拍油菜花,温度都比城市里低一些。 最好带上防寒的衣裤、帽子手套。11月份 的第二至第三个星期是红叶最盛的时候,若 拍红叶只有短短10天左右的时间。4月份 油菜花开,满山连绵不绝的景像也非常壮观!
• 历史上,历代封建皇帝都大力扶植武当 道教,到明朝,武当山以“治世玄岳” 的崇高地位成为全国道教的中心。
• “治世玄岳”为明朝嘉靖皇帝御笔所题,为 古代武当山山门“玄岳门”石坊的俗称。 • 这四个字的含义为:用武当道教及祀奉玄 武神来治理天下。从这里可以看出明朝给 予武当山的至高无上的政治地位。
• 它,就是青城山天师 洞前被道家视为“镇 山之宝”的银杏树。 青城山前山管理处工 作人员介绍,这棵树 享受的是“国宝级” 的待遇:连修剪一根 枯枝都要上报园林部 门批准。
青城后山
• 后山总面积100平方公 里,水秀、林幽、山 雄,冬天则寒气逼人、 夏天则凉爽无比,蔚 为奇观。
• 主要景点有金壁天仓、圣母洞、山泉雾潭、 白云群洞、天桥奇景等。
•
武当山主峰天柱峰顶上的 金顶,是武当山的精华和象 征,也是武当道教在皇室扶 持下走向鼎盛高峰的标志。 可以说,武当山金顶无 论是对游人还是对香客都有 着强列的吸引力。随着旅游 事业的发展,来武当山金顶 的游客连年递增。站在金顶, 会有一种无形的震憾使人惊 心动魄,崇敬虔诚之心油然 而生。
•
• 2、青城山
悬棺——江西龙虎山
• 古越族人行悬棺葬的思想根源,主要是来源于古 代仙家思想,他们信奉把死者送入天堂,带有神 学宗教色彩。道教思想认为人可以通过修炼从而 创造法术和神道而成仙,这两者之间有密切的联 系。
中国四大宗教:道教-名山

道教-名山
课件提纲
一、五岳 二、其他道教名山
五岳
中国五岳古代道家名山,是中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分别是东岳泰山(海拔1545 米,位于山东省泰安市泰山区)、南岳衡山(海拔1300.2米,位于湖南省衡阳市南 岳区)、西岳华山(海拔2154.9米,位于陕西省渭南市华阴市)、北岳恒山(海拔 2016.1米,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中岳嵩山(海拔1491.7米,位于河南省郑 州市登封市郊)。泰山和嵩山曾经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 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五岳景色各有特点,受到许多游客的青睐 ,许多文人作家也留下了大量诗文作品。
五岳
东岳泰山
五岳
中 岳 嵩 山
五岳
西岳华山
五岳
南 岳 衡 山
五岳
北岳恒山
其他道教名山
武பைடு நூலகம்当 山
其他道教名山
龙 虎 山
崂 山
茅 山
道教名山

武当山
• 北宋尚未出现玄武神话以前,武当山已经成为道 教的名山。武当山的名称在后汉时(126-221年) 已有之。《后汉书》记载有朱穆隐居于武当山。 南北朝时(386-582年)郦道元(?-527)撰 《水经注》,记载武当山又名太和山、参上山、 仙室、谢罗山等。道教称仙人所居的地方为洞天 福地,共有十大洞天,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唐代著名道士司马承祯(647-735年)编的《洞 天福地》尚未把武当山列入其中。到了杜光庭 (850-933年)在901年编《洞天福地岳渎名山记》 则将武当山列入七十二福地中的第九福地。由此 可见最迟在第九世纪末,十世纪初,武当山已经 成为道教的圣地之一了。
三清宫
• 三清宫位于玉京峰北面,居少华山龟背 石上。地势高爽,背南朝北,总体建筑 面积518平方米,周围占地2300平方米。 正殿三间两进,就山势而建,前低后高, 歇山屋顶,梁柱和外墙均为花岗岩结构。 正面有三樘大门,中门上挂有青石竖匾, 上书“三清福地”四个大字。大门两边 刻有“殿开白昼风来扫,门到黄昏云自 封”的对联。大殿正中神龛奉有玉清元 始天尊、上清灵宝道君、太清太上老君 三尊神像,大殿后面是观音堂,中间奉 有观音,两侧供有十八罗汉塑像。三清 宫为宋王霖始建,明景泰年间王祜在其 先祖三清观旧址复建三清宫、两廊、后 阁、门楼、牌额及圣像,且延请全真道 士詹碧云住山治观。三清山从此被称为 道教“无双福地”。
••••源自••青城山
• 青城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 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 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东汉顺 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道 教创始人“天师”张陵来到青 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 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 的发祥地,被道教列为“第五 洞天”,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 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 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 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 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道教有4大名山,每座山上都供着一位神仙镇山,你知道哪4个神仙吗

道教有4大名山,每座山上都供着一位神仙镇山,你知道哪4个神仙吗道教有四大名山,每个山上都供着一位神仙镇山,你知道是哪4个神仙吗?众所周知,道教在我国有着很大的影响力,道教更是我国的本土宗教,受到了大家普遍的认可,而且民间相传神仙都是道教体系下的人物,由此可见道教在我国的地位之高。
那么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道教中的四大名山,看看这里面到底有什么秘密。
一、武当山说起武当山,相信大家肯定都略有耳闻吧,武当山经常出现在武侠类的电视剧中,在里面这座山可谓是响当当的名山,武当山位于湖北省,是国家5A 级旅游景区,每年这里都会吸引大量的游客游玩。
武当山又叫作太和山、参上山等,此外,它还被誉为“天下第一仙山”。
早在明代时期,武当山就被皇帝封为“大岳”,可见有着很高的声誉,它更被尊称为“皇家家庙”。
武当山供奉的是真武大帝,真武大帝是道教中赫赫有名的玉京尊神。
二、青城山青城山位于美丽的四川成都,是国家5A级旅游景区,群峰环绕,树木茂密,郁郁葱葱,景色迷人,它有前山和后山之分,还享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青城山供奉的是道德天尊,道德天尊是大家公认的道教始祖,道教中的太上道祖。
三、龙虎山龙虎山位于江西省,同样是国家5A级景区,这里是典型的丹霞地貌风景,景色格外优美。
早在东汉时期,张道陵在这里炼丹时曾感叹:“丹成而龙湖现。
”龙虎山就是这么得名的。
据典籍记载,张道陵的第四代孙张盛在三国或者西晋时期就已经在龙虎山定居了,从此以后其后人也一直都定居于此。
龙虎山供奉的是降魔护道天尊,即正一教创始人张道陵,他是传说中的四大天师之一。
四、齐云山齐云山位于安徽省,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曾被乾隆皇帝称赞为“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齐云山高度近600米,方圆100多平方公里,它供奉的是广援普度天尊,即长春子丘处机,是龙门派创始人。
以上四座山是道教中比较有名的山,它们共同被誉为“道教四大名山”,除了这四座山,还有鹤鸣山、崆峒山、终南山、崂山等灵山仙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课时道教名山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道教的四大名山,进一步了解道教文化的源远流长以及对中华文化的影响。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道教四大名山的资料
教学重、难点
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祖国名山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习兴趣
同学们,我们学习过佛教四大名山了,那你知道道教也有四大名山吗?你对道教四大名山有哪些了解?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四大名山,看看这些山有多美。
[板书]道教名山
二、指导自学
四川青城山、江西龙虎山、湖北武当山、安徽齐云山被称为中国道教四大名山,它们以绮丽的风景、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而成为著名的道教圣地。
武当山
武当山,又名太和山,位于湖北省西部丹江口市境内的武当山,方圆400公里,东邻襄阳市,西接十堰市,背靠神农架林区,面临丹江口水库,是国家第一批重点风景名胜区之一,有七十二峰、二十四
涧、十一洞、十石、十池、九泉、九井、三潭、九台以及元、明建筑群等风景胜迹,居于七十二峰之道的天柱峰,海拔1612米。
从唐朝开始,武当山道教得到历代帝王的推崇。
到了宋朝,直接为皇室服务的武当道教基本形成。
明代是武当道教的鼎盛时期,明成祖封武当山为“大岳”,明世宗更封之为“治世玄岳”,武当山成为至高无上的皇室家庙、全国道教活动中心。
北宋书画家米芾曾赞武当为"天下第一山"。
这里既是道教名山之一,又是武当拳的发源地,丹江口水库之滨的玄武门(石雕牌坊),坊额刻有明代嘉靖皇帝御笔"治世玄岳"四字。
玄岳门西一公里处,有明成祖永乐十五年(1417)敕建的遇真宫,是纪念武当拳的创始者张三丰的。
天柱峰顶端有建于1416年的金殿,是武当山最突出、最有代表性的道教建筑群,也是我国现存最大的铜建筑群。
殿高5.54米,宽5.8米,深4.2米,重80 余吨,英姿魁伟。
还有铜铸金童、玉女及水火二将侍立两侧,十分壮观。
汉代阴长生,唐代吕洞宾,明代张三丰等均在此修炼。
龙虎山
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贵溪县渔塘乡境,由酷似龙虎的二山组成,是我国典型的丹霞地貌区,原名云绵山。
相传因第一代天师张陵在此炼丹,丹成而龙虎见,故改名龙虎山。
张道陵第四代传人----张盛,由鹤鸣山转到这里,至民国末年已承袭63代,历1900年,为道教"第三十二福地"和张天师子孙世居之地。
龙虎山是道教正一派的“祖庭”,自古就以“神仙都所”“人间福地”而闻名。
贵溪县上清镇
东面的上清宫,是历代天师祀奉太上老君和朝会之处,也是我国最古老、最大的道宫之一。
现存福地门、钟楼、玉门殿、东隐院、九曲巷、下马亭及明代石刻等古迹。
上清宫附近的天师府,占地400公顷,房屋100余间,是历代天师的住处,也是我国规模最大的道教建筑之一,是现今保存较完好的封建时代大府第之一。
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的主要风景点除龙虎山之外,还有象鼻山、张家山、尘湖山、马祖岩、仙岩、排衙石、上清河等。
源远流长的道教文化、独具特色的碧水丹山、历史悠久和规模宏大的古崖墓群,构成了龙虎山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三绝”。
青城山
青城山位于四川省都江堰市西南,主峰老霄顶海拔1260米(2007年)。
全山林木青翠,四季常青,诸峰环峙,状若城廓,故名青城山。
丹梯千级,曲径通幽,以幽洁取胜,自古就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
与剑门之险,峨眉之秀,夔门之雄齐名。
素有“拜水都江堰,问道青城山”之说。
青城山上中国著名的道教名山,中国道教的发源地之一,自东汉以来历经二千多年。
东汉顺帝汉安二年(公元143年),“天师”张陵来到青城山,选中青城山的深幽涵碧,结茅传道,青城山遂成为道教的发祥地,成为天师道的祖山,全国各地历代天师均来青城山朝拜祖庭。
全山的道教宫观以天师洞为核心,包括建福宫、上清宫、祖师殿、圆明宫、老君阁、玉清宫、朝阳洞等至今完好地保存有数十座道教宫观。
齐云山
齐云山又名白岳、云岳,位于徽州(今黄山市)休宁县城西约15公里处,海拔1000余米,面积60多平方公里,因最高峰齐云岩得名,以幽深奇险著称。
有三十六奇峰、七十二怪岩、二十四涧及其他许多洞泉飞瀑,与黄山、九华山合称"皖南三秀",素有"天下无双胜境,江南第一名山"之誉。
早在唐代建寺、宋代宝庆二年(1226)建佑圣真武祠,成为道教中心。
明代嘉靖皇帝敕建殿,御赐山额,以后道教繁盛,建有三清殿、玉虚殿、无量寿宫、文昌阁等著名道观。
以后游人日盛,文人墨客多有题咏,至今尚存碑碣及摩崖石刻1400余处。
三、拓展活动
了解山东境内的两座著名的道教名山,老山和昆嵛山。
四、成长阶梯
1、学了这篇课文,你对道教四大名山有哪些了解?
2、有机会亲自去爬一爬这些山,并把历代名士的题词、题句抄录下
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