β2-微球蛋白ppt课件
β2-微球蛋白临床意义

2013年检验科开展新技术、新项目β2-微球蛋白临床意义β2-MG是一种低分子蛋白质,其分子量为11800,是由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一条多肽链,易被肾小球滤过。
β2-MG从肾小球滤过后,其中99.9%的部分由近曲小管以胞饮方式摄取,转运到溶解体降解为氨基酸,所以滤过的β2-MG 并不回到血循环中。
正常人血中β2-MG含量极微,且合成和分泌非常稳定。
血中β2-MG反映肾脏的滤过功能,是判断肾脏早期受损敏感而特异的指标。
β2-MG 是检查肾功能的一种方法,估计肾小球滤过率(GFR)较SCr敏感,可以早期判断肾脏受损。
临床上检测血或尿中的β2-MG浓度为临床肾功能测定、肾移植成活、糖尿病肾病、重金属镉、汞中毒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较早、可靠和灵敏的指标。
脑脊液中β2-MG的检测对脑膜白血病的诊断有特别的意义。
1、评价肾功血β2-MG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病变如累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均可致血β2-MG升高。
(1)长期糖尿病引起肾小球动脉硬化,使肾小球滤过机能下降,从而导致血β2-MG增高,动态地观察糖尿病人血清β2-MG变化对于早期糖尿病性肾病的诊断、治疗及预后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2)血清β2-MG含量随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病程增长而增加,其原因可能是肾小动脉硬化的数量增多,致使肾小球滤过明显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障碍所致,因此,高血压患者检测血清β2-MG有利于发现早期轻度肾功能损害程度。
(3)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血β2-MG升高与淀粉样变、淀粉骨关节病及腕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4)血β2-MG有助于动态观察、诊断早期肾移植排斥反应。
2、诊断恶性肿瘤(1)血β2-MG是以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主要标志物,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血β2-MG浓度明显增加。
(2)可用于评价骨髓瘤的预后及治疗效果3、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程度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血β2-MG增高,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活动期。
蛋白尿医学PPT课件

PPT学习交流
43
• 对血尿、浓缩尿、胆红素尿或尿内含有亚甲蓝(美蓝)、天青蓝者 都可影响结果。强硷性(pH8以上)尿可出现假阳性,强酸性(pH3) 尿可呈假阴性。磷酸盐或碳酸盐过多也可呈假阳性反应。故应事 先在5ml尿内加3%醋酸1-2滴使尿变成酸性而透明。试纸不可受潮, 应避免与日光、酸性或碱性物体接触,以免试纸变质。
• 这类肾炎最突出的表现之一即尿内蛋白量一般不超过3.5g/d, 多伴有血尿和红细胞管型。
PPT学习交流
29
• 发病机制:
• 肾小球基底膜的涎蛋白和蛋白多糖受损而聚阴电量降低,白蛋白 及部分免疫蛋白流失,又因基底膜受破坏,血浆白蛋白、白细胞、 红细胞也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而在尿内出现。
PPT学习交流
30
PPT学习交流
5
PPT学习交流
6
肾小球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
• 属于有孔型内皮细胞 • 胞体内有大量环形小孔,孔径约为75nm,称为窗 孔 • 内皮细胞膜表面及窗孔周围有一层厚约15nm的多 聚阴离子硫酸糖蛋白被覆
PPT学习交流
7
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
• 位于内皮细胞和上皮细胞之间,为一层连续的半透膜。成人基底 膜厚约300 nm,电镜下可以分为3层:
PPT学习交流
23
• 出现肾小球性蛋白尿时,至少有两种 病理生理异常发生:
• 电荷屏障或孔径屏障
• 这两种致病机制已在人类一些肾小球 疾病中得到了结构上和功能上的证实
PPT学习交流
24
• 微小病变肾病的患者,白蛋白尿的发生,与电荷 屏障的变化有关。这种患者的蛋白尿呈高度选择 性。光镜下可见肾小球多价阴离子染色减弱。肾 小球结构无异常。
的是①蛋白试纸法(也称浸渍片法):测试时将含有四澳酚蓝的纤 维素片的蛋白试纸浸于尿内即刻取出后观察其显色反应,并与标 准色谱相比较,颜色反应的深浅与尿中所含蛋白量成正比关系。 • 方法简单,适合大批标本筛选,主要对白蛋白起反应,灵敏度在 100-200mg/L,球蛋白含量要高达55g/L时才出现可疑反应。
β2微球蛋白临床意义

P 2微球蛋白临床意义(总5页)-CAL-FENGHAL-(YICAI)-Company One 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临床上检测血或尿中的P 2-MG浓度为临床肾功能测定、肾移植成活、糖尿病肾病、重金属镉、汞中靑以及某些恶性肿瘤的临床诊断提供较早、可釜和灵敏的扌斤标°脑脊液中0 2-MG的检测对脑膜白血病的诊断有特别的总义°血B 2-MG检测的临床意义1 >肾功能是影响血P 2-MG浓度的最主要因素,用血P 2-MG估测肾功能。
(1 )血卩2-MG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嬪扌斤标,各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病变如累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均可致血P 2-MG 升商。
(2 )血0 2-MG是反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标。
(3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血卩2-MG升岛与淀粉样变、淀粉骨关节病及腕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4〉血0 2-MG有助于动态观察.诊断早期肾移植排斥反应。
2、恶性肿瘤时的血P 2-MG。
(1 )血0 2-MG是以淋巴细胞増殖性疾葫的主要标,忐物.如藝发性骨牺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血P2-MG浓度明显增加。
(2 )可用干评价骨超瘤的预后及治疗效果。
3 .病祷感染.如人巨细胞病祷、EB病离、乙肝或丙肝病谁及HIV感染时,血P 2-MG可增商。
4、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血P 2-MG増臥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抢(SLE )活动期。
50%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P 2TG升商,并且和关节受累数目呈正相关。
目前认为测定血P 2-MG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程度•并可作为观察药物疗效的抬标。
尿B 2-MG检测的临床意义尿B 2-MG浓度主耍与肾小管功能有关。
1 .检测尿0 2-MG是诊断近曲小管损害墩感而特界的方法。
、”I 近曲小管轻度受损时•尿卩2-MG明显增加.且与肾小管重吸收率呈正相关。
2 .尿贵白/尿卩2-MG 比值有助于鉴别肾小球或肾小管病变。
讯纯肾小球病变时.尿茨白/尿P 2-MG比值大于300 :也纯肾小管病变时•比值小于10 :混合性病变时.其比值介于两者之间。
β2-微球蛋白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

β2-微球蛋白在冠心病中的应用进展发表时间:2015-11-11T10:43:10.760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樊少洋1综述孙洪涛2审校[导读] 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控制β2-MG水平有可能逆转心肌重构的靶点,但其在心肌重构过程中的作用和确切机制尚需进一步研究探索,有望为冠心病的预防及治疗开辟一条新的道路。
樊少洋1综述孙洪涛2 审校内蒙古民族大学附属医院摘要: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及生活说平的提高,冠心病发病率明显增加,且日趋年轻化,为此人类对冠心病的危险因素、诊断及治疗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及研究。
目前冠心病的危险因素除了传统的年龄、性别、血脂异常、高血压、吸烟、糖尿病及肥胖外,随着人们对冠心病的研究不断深入,还发现β2微球蛋白、高敏C反应蛋白、胱抑素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等冠心病的新危险因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中也起着重要作用。
目前研究发现血β2微球蛋白水平对冠心病的筛选、诊断、冠状动脉病变严重程度的预测,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以及预后的评价有一定的意义。
现回顾近几年的研究,就β2微球蛋白在冠心病中的应用价值做一综述。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β2- MG);冠心病Abstract:With the advent of an aging society and the improvement of living standards,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obviously increase and is getting younger,therefore human has made a large amount of exploration and research to coronary heart disease risk factors,diagnosis and treatment.In addition to the traditional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for example,age,gender,dyslipidemia,hypertension,smoking,diabetes and obesity,people also found that the beta 2 microglobulin,high-sensitivity c-reactive protein,the elf inhibition C,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 alpha)and homocysteine levels and other new risk factor for coronary heart disease,along with the continuously go deep into study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which also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occurrence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At present,people found that the level of beta 2 microglobulin can screening and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predict the severity of coronary artery lesions,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heart failure,and the pro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which has important significance.This article reviews recent research using beta 2 microglobulin in coronary heart disease (CHD).Key words:Beta 2 microglobulin(beta 2 - MG);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β2-微球蛋白(β2-MG)1968 年由瑞典 Berggard[1]首先从肾小管蛋白尿中分离发现。
医学检验·检查项目:积液β2-微球蛋白_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积液β2-微球蛋白 >>>
相关疾病:
结核性脓胸、结核性苔藓、肝硬化男性性 功能减弱综合征、股骨大粗隆结核、胆汁 性肝硬化、原发性肝内硬化综合征、心原 性肝硬化、胸腔积液、药物性肝硬化、先 天性梅毒性肝硬化、腹水、麦格综合征、 肺结核瘤。
谢谢!
医学检验·各论 积液β2-微球蛋白
内容课件模板
医学检验·各论:积液β2-微球蛋白 >>>
别名: β2-MG。
医学检验·各论:积液β2-微球蛋白 >>>
简介:
β2-MG是人体白细胞抗原(HIA)分子 的一个β轻链。体内几乎所有有核细胞 (除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均能合成 β2-MG,并附着于细胞表面,同一个体每 日生成量保持恒定,并分泌于各种体液中, 主要功能是参与淋巴细胞表面识别及杀伤 细胞受体有关。
医学检验·各论:积液β2-微球蛋白 >>>
临床意义:
结核性积液中β2-微球蛋白的含量较 高,对鉴别结核性和非结核性积液有一定 的价值。风湿性和淋巴瘤引起的胸腔积液 中,含量也升高,尤以后者最为显著。恶 性肿瘤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等,其β2-微球 蛋白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结核病、风湿病和 淋巴瘤。
医学检验·各论:积液β2-微球蛋白 >>>
正常值: 成人1.15~±3.7mg/L。
医学检验·各论:积液β2-微球蛋白 >>>
相关检查: 白细胞计数(WBC)、积液腺苷脱氢酶、 积液癌胚抗原、积液乳酸脱氢酶、关节腔 液检查、心包积液检查。
医学检验·各论:积液β2-微球蛋白 >>>
相关症状: 关节积液、髋关节பைடு நூலகம்液、盆腔积液、踝膝 关节积液、心包积液体征、胸腔积液。
β-2微球蛋白

β2微球蛋白摘要: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是反映肾脏等相关脏器生理功能状态,病理情况,预后的一种轻链蛋白。
其在血清,尿液中的不同含量分别反映肾小球,肾小管的状态。
由于其生理特性,某些时候也可作为非特异性肿瘤标志物。
本文通过其生化检测方法和临床意义进行了解。
关键词:β2微球蛋白(β2-microglobulin, β2-MG),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征间质性肾疾病,肾功能不全,肾功能衰竭主要内容β2微球蛋白是除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以外的有核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和肿瘤细胞)膜上组织相容性性抗原(HLA)的轻链蛋白组分,随HLA更新讲解释放入血,由1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单键多肽,相对分子质量为11.8KD,可自由通过肾小球,几乎全部由近曲小管重吸收,正常血清内浓度很低。
β2-MG 主要由淋巴细胞产生,但肿瘤细胞合成β2-MG的能力非常强。
血清β2—微球蛋白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受损或滤过负荷是否增加的情况;而尿液β2—微球蛋白则可提示肾小管损害或滤过负荷增加;故此通过临床生化检验的相关方法对其进行检测。
测量β2-MG的方法有很多,比如免疫比浊法,酶联免疫法,放射免疫法,胶乳凝集法等免疫学测定方法。
本次介绍实验室标准参考方法,免疫透射比浊发。
1.检验方法和原理β2-MG是一种分子量小的蛋白质,分子量为11.8KD,存在于除红细胞和胎盘滋养层细胞以外的有核细胞,最先在肾小管性肾炎病人尿中分离,采用免疫透射比浊法检测。
检测原理为:在598nm处以终点法监测抗原抗体反应,在598nm 处最大吸收。
计算公式如下:β2-MG(mg/L)=ΔA样品/ΔA标准×标准液浓度2. 标本采集及干扰因素2.1 采集方法空腹不抗凝静脉血2-3ml,留取随机尿或24h尿液。
2.2 标本保存血清于室温不宜超过3h,4℃保存7d;-20℃密封瓶中可稳定较长时间。
尿液加入K2HPO3,调节PH7.8可稳定2d,4℃冰箱储存可保存30d。
实验室诊断肾功能PPT课件

五、血α1和β2-微球蛋白检测
(α1orβ2- microglobulin, α1- MG 、β2- MG)
特性:小分子蛋白;
排泄:自由透过肾小球滤过膜; 几乎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降解; 不再回到血液
意义: GFR下降时,血中浓度增高。 评价:反映GFR的敏感指标,有显著相关。
α1- MG优于β2- MG; 肿瘤细胞能产生β2- MG
Urine examination Ⅱ
一、近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项目:GLU、 α1-MG、 β2-MG、Na+、 溶菌酶、AA
检测物共同特性: 小分子、自由透过肾小球滤过膜、
由肾小管重吸收。 标本:尿 肾小管功能受损时:尿中含量增加
Urine examination Ⅱ
二、远端肾小管功能检测
试验要求:食物控水、禁饮
来源:肝脏生成,体内嘌呤、食入嘌呤分解 排泄特性:
原尿中UA,90%经肾小管重吸收回血 检测要求:禁食含嘌呤丰富食物3天 评价:较BU和Scr敏感
意义:增高----GFR下降(变化早)、痛风 降低----肾小管受损、肝功能下降
尿毒症期其升高程度与肾功能损害程度不平行
Urine examination Ⅱ
小管损伤时,尿中含量增加。
第五章
肾功能试验
Urine examination Ⅱ
Urine examination Ⅱ
肾功能检查的局限性:
1.肾有强大的储备、代偿能力—— 肾功能检查对早期肾损伤无诊断价值
2. 肾功试验受到肾前和肾后因素的影响—— ①必须先排除其它器官、系统病变 (②肾功试验多有饮、食限制要求)
检测要求:控制肉类食物摄入
Urine examination Ⅱ
胱抑素Cβ2微球蛋白ppt课件

1、外源性标志物肾清除率测定方法被视为GFR评判的“金标准”; 但存在许多不足。首先这些物质费用昂贵;其次同位素标记的物质涉 及放射暴露问题;另外标本采集、实验操作烦琐;碘海醇测定需要特 殊仪器设备(射线荧光光谱仪);加之受年龄、性别和体表面积的影 响,尤其是无法实现危急患者检测的及时性,从而限制其在临床的应 用。
升高
升高
所以,血β 2-MG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而检测尿β 2-MG 是诊 断近曲小管损害敏感而特异的方法
在其他疾病中得意义
1.血β 2MG 是反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敏感指 标 2.血β 2MG 是以淋巴细胞增殖性疾病的主要标志物,如多 发性骨髓瘤、慢性淋巴性白血病等,血β 2MG 浓度明显增 加。 3.病毒感染,如人巨细胞病毒、 EB 病毒、乙肝或丙肝病 毒及 HIV 感染时,血β 2MG 可增高。 4.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血β 2MG 增高,尤其是系统性红斑狼 疮活动期。 5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β 2MG 升高,并且 和关节受累数目呈正相关。目前认为测定血β 2MG 可用于 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活动程度,并可作为观察药物疗效 的指标。
血液β2MG
尿液β2MG 主要由于肾小球滤过功能下降,常见于急、慢性肾 炎,肾功能衰竭等
升高
正常
正常
升高
主要由于肾小管重吸收功能明显受损,见于先天性 近曲小管功能缺陷,范科尼综合征,慢性镉中毒, Wilson病,肾移植排斥反应等
主要由于体内某些部位产生过多或肾小球和肾小管 都受到损伤,常见于慢性肝炎,糖尿病等。老年人 也可见血、尿β2微球蛋白升高
2、内源性标志物是在评价肾小球滤过功能实验中最常用的指标。 理想内源性标志物应具备: ⑴ 稳定的生成率; ⑵ 稳定的血浓度,不受其他病理变化的影响,不与蛋白结合; ⑶ 肾小球自由滤过; ⑷ 肾小管不分泌; ⑸ 无肾外清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主动重吸收是逆电化学梯度进行的转运, 需要由细胞本身提供能量,是肾小管上皮 细胞主动活动的结果。如葡萄糖、氨基酸 和大部分Na+的重吸收都是主动的。
ppt课件.
9
肾小管重吸收
3、被动重吸收是一种顺电化学梯度进行的 扩散过程,不需要消耗细胞的能量。例如 尿素、水和Cl-。
ppt课件.
10
肾小管的重吸收
ppt课件.
2
肾脏概述
2、肾脏结构图
ppt课件.
3
肾脏概述
(二)肾脏的功能 (1)生成尿液、排泄代谢产物。 (2)维持体液平衡及体内酸碱平衡。 (3)内分泌功能。
ppt课件.
4
二、肾小管的结构功能
肾小管是与肾小囊壁层相连的一条细长上 皮性小管,具有重吸收和排泌作用,肾小管 分成三部分;近端小管,细段和远端小管。 肾小管在肾髓质中。
肾脏概述
一、肾脏的结构和功能 二
1
肾脏概述
(一)肾脏的结构 1、肾脏为成对的扁豆状的实质性器官,位
于腹膜后脊柱两旁浅窝中,可分为内、外 侧两缘,前、后两面和上、下两端,左肾 较右肾稍大,肾纵轴上端向内、下端向外, 因此两肾上极相距较近,下极较远,肾纵 轴与脊柱所成角度为30度左右。
ppt课件.
14
二、血、尿β2—MG的区别
1、血清β2—微球蛋白的升高可反映肾小球滤过 功能受损或滤过负荷是否增加的情况;而尿液中 排出β2—微球蛋白增高,则提示肾小管损害或滤 过负荷增加
2、参考范围血清:0.91~2.2 mg/L 尿: 0-0.2mg/L
ppt课件.
15
肾移植与血/尿β2—MG的关系
ppt课件.
21
尿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
3 、用于鉴别上、下尿路感染。上尿路感染时,尿液β 2MG 浓度明显增加;而下尿路感染时,则基本正常。
4 、用于判断肾移植的排斥反应。肾移植无排斥反应者, 尿β 2-MG 浓度常无明显增高;当出现急性排斥反应,在 排斥前数天即见尿β 2-MG 明显增加,在排斥高危期,连 续测定有一定预示价值。
20
尿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
(二)尿β 2-MG 浓度主要与肾小管功能
有关。
1 、检测尿β 2-MG 是诊断近曲小管损害敏感而特异的方 法。当近曲小管轻度受损时,尿β 2-MG 明显增加,且与 肾小管重吸收率呈正相关。
2 、尿蛋白 / 尿β 2-MG 比值有助于鉴别肾小球或肾小管 病变。单纯肾小球病变时,尿蛋白 / 尿β 2-MG 比值大于 300 ;单纯肾小管病变时,比值小于 10 ;混合性病变时, 其比值介于两者之间。
病的主要标志物,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 淋巴性白血病等,血β 2-MG 浓度明显增加。 ( 2 )可用于评价骨髓瘤的预后及治疗效 果。
ppt课件.
18
血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
3 、病毒感染,如人巨细胞病毒、 EB 病毒、 乙肝或丙肝病毒及 HIV 感染时,血β 2-MG 可增高。
ppt课件.
19
肾移植后连续测定血、尿β2—微 球蛋白可作为肾小球和肾小管病变 的敏感指标。肾移植患者血、尿 β2—微球蛋白明显增高,提示机体 发生排斥反应。
ppt课件.
16
三、 β2—MG的临床意义
(一)血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
( 1 )血β 2-MG 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灵敏指标,各 种原发性或继发性肾小球病变如累及肾小球滤过功能,均 可致血β 2-MG 升高。
ppt课件.
5
肾小管结构图
肾小管
ppt课件.
6
三、肾小管的重吸收
(一)、重吸收是指小管上皮细胞将小管液
中的水分和某些溶质,部分地或全部地转 运到血液的过程。
ppt课件.
7
肾小管的重吸收
(二)重吸收的方式
1、肾小管重吸收的基本方式可分为被动重 吸收和主动重吸收两类
ppt课件.
8
肾小管重吸收
(三)肾小管的重吸收量
成人每天生成的原尿量约有180L,但终尿 量每天只有1.5L左右,表明肾小管的重吸收 量达99%。
ppt课件.
11
肾小管的重吸收
(四)重吸收的选择性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是有“选择性” 的,原尿中葡萄糖、氨基酸和少量蛋白质 全部被肾小管重吸收,水和电解质大部分 被吸收,尿素只有小部分被重吸收,肌酐 则完全不被重吸收。
5 、糖尿病、高血压病人早期尿β 2-MG 与其肾功能损害 程度显著相关。
6 、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肾损害时,尿中β 2-MG 明显增高。
7 、重金属中毒肾损害的流行病调查,尿β 2-MG 可用为 筛选试验。
ppt课件.
22
脑脊液β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
β2-MG 在脑脊液中出现及其浓度增高,说明中枢 神经系统有较严重的病理性损害。
血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
4 、自身免疫性疾病时血β 2-MG 增高,尤 其是系统性红斑狼疮( SLE )活动期。 50%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β 2-MG 升高,并 且和关节受累数目呈正相关。目前认为测 定血β 2-MG 可用于评估自身免疫性疾病的 活动程度,并可作为观察药物疗效的指标。
ppt课件.
( 2 )血β 2-MG 是反映高血压病和糖尿病肾功能受损的 敏感指标。
( 3 )长期血液透析病人血β 2-MG 升高与淀粉样变、淀 粉骨关节病及腕综合征的发生相关。
( 4 )血β 2-MG 有助于动态观察、诊断早期肾移植排斥 反应。
ppt课件.
17
血β 2-MG 检测的临床意义
2 、恶性肿瘤时的血β 2-MG ( 1 )血β 2-MG 是以淋巴细胞增殖性疾
ppt课件.
12
β2-微球蛋白
一、何为β2-微球蛋白 二、血β2-MG与尿β2-MG的β2-MG区别 三、 β2-MG的临床意义 四、 β2-MG的检测方法
ppt课件.
13
一、何为β2-微球蛋白
(一)β2—微球蛋白(β2-MG)是由淋巴 细胞、血小板、多形核白细胞产生的一种 小分子球蛋白,分子质量为11800,它是细 胞表面人类淋巴细胞抗原(HLA)的β链 (轻链)部分(为一条单链多肽),分子 内含一对二硫键,不含糖,广泛存在于血 浆、尿液、脑脊液、唾液以及初乳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