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可视化系统在油气田管理中的应用(2021版)

合集下载

智慧油田发展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

智慧油田发展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

智慧油田发展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摘要:信息时代背景下,大数据技术应用融入到越来越多的行业。

油田企业要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必须依靠科技这一引擎动力来推动企业更好更快的发展。

而信息化技术的普及应用使油田科技发展与数据技术的应用联系也越来越紧密。

为此,充分意识到大数据技术在油田开发中的应用价值,并探索更多科学可行的应用路径是油田企业发展中关注研究的重要问题,也是油田企业依靠科技动力来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要途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智慧油田发展中的大数据技术应用进行了分析,对智慧油田建设有一定的参考作用。

关键词:智慧油田;大数据;技术应用当前,信息技术的普及范围与渗透领域持续增加,为不同行业的发展带来诸多活力。

而智慧油田的建设,是信息技术应用于油田开发领域的具体体现,可为油田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支持。

其中,大数据技术担任着重要职能,可加快数据分析效率,对油田开发各施工环节可能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与预测,优化开发方案,提升油气生产效率,满足我国能源使用需求。

1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当今,大数据发展可谓日新月异,“得数据者得天下”,从目前技术发展趋势来看,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通信技术快速向各领域渗透融合,释放出裂变式的技术创新活力和应用潜能,成为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主导力量,给世界产业竞争格局深刻调整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

目前油田发展也同样面临这样一个历史机遇期,我们应该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深入了解大数据发展现状和趋势及其对油田发展的影响,推动油田大数据战略,加快完善数字基础设施,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和开发共享。

保障数据安全,加快建设数字油田,更好服务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

2 智慧油田构建的不足之处近年来,在大数据与信息化等技术的支撑下,我国在智慧油田构建方面获得一定成就,但油田信息化程度仍需提升,数据处理水平亟须提高,使得智慧油田构建存在诸多问题。

若相关部门仍是以原有的划分模式开展油田管理工作,难以满足智慧油田发展需求,制约管理手段的创新,降低资源交互共享效率,不利于各专业交流水平的提升,可能导致信息缺失现象的出现,降低油田开发生产水平。

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

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整体解决方案目录一、前言 (3)1.1 编写目的 (4)1.2 背景介绍 (5)1.3 解决方案概述 (6)二、系统架构 (7)2.1 系统组成 (8)2.1.1 数据采集层 (9)2.1.2 通信传输层 (10)2.1.3 数据处理层 (11)2.1.4 应用展示层 (13)2.2 技术选型 (15)2.2.1 数据采集技术 (16)2.2.2 通信传输技术 (18)2.2.3 数据处理技术 (19)2.2.4 应用展示技术 (20)三、功能设计 (21)3.1 数据采集与传输 (22)3.2 数据处理与分析 (23)3.3 安全预警与告警 (25)3.4 用户管理与权限控制 (26)3.5 报表统计与可视化 (28)四、应用场景 (29)4.1 城镇燃气输配系统 (30)4.2 工业企业燃气管理系统 (32)4.3 燃气汽车加气站 (33)4.4 燃气泄漏监测与应急响应 (35)五、安全保障措施 (36)5.1 数据安全 (37)5.2 系统稳定性与可靠性 (38)5.3 安全审计与追溯 (39)六、实施计划 (41)6.1 项目启动与需求分析 (41)6.2 方案设计与开发 (43)6.3 系统测试与调试 (44)6.4 运营与维护 (46)七、结语 (46)7.1 解决方案总结 (47)7.2 合作模式与展望 (48)一、前言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和能源结构的调整,燃气作为居民生活和工业生产的重要能源之一,其安全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燃气泄漏、爆炸等事故不仅给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还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加强燃气安全管理,提高燃气安全水平,已成为政府和企业共同关心的重大课题。

在此背景下,智慧燃气安全监管平台应运而生。

该平台以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为支撑,旨在通过实时监测、智能分析和预警预测等手段,实现对燃气设施的全方位、智能化安全管理。

智能油气管道管理的“五体系”建设与应用

智能油气管道管理的“五体系”建设与应用

2021年4月第24卷第8期中国管理信息化China Management InformationizationApr.,2021Vol.24,No.80 引 言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油气管道管理已经进入数字化、智能化阶段。

传统的管道建设管理理念、手段、方法,越来越难以适应环境对管道建设安全管理的要求[1]。

同时,由于油田管道的地域分散,随着油田产量的快速增加,原油储输需求量大幅增加,传统的管道管理建设逐渐难以满足石油企业对管理体系的需求。

只有不断基于数字时代的智能化建设,才能有效解决高管道安全建设费用和低油价所带来低成本建设的难题。

智能管道是以管道本体及周边环境的全生命周期数据为基础,将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分析、自动化与智能控制等技术与管道本体高度集成形成的管道管控一体化系统[2]。

智能化管道管理是石油行业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必然选择,长庆油田第二输油处在智能管道管理中摸索出智能管道的“五体系”建设,有效提升了管道建设的管理效率。

本文将从职责、制度、流程、定额标准及文本资料体系来制定油气管道管理体系,确立坚持和创新智能管道管理“五体系”的总体设想,借鉴全面质量管理和体系认证的做法,希望能为相关人士带来启发。

1 油气管道管理的“五体系”构建思路与目标全面落实智能管道建设总体部署,高质量建成“五体系”,即管理制度体系、岗位责任标准体系、定额管理标准体系、机关标准化管理流程体系和基层管理业务标准化流程体系,通过“五体系”建设推动管理质量、效率和动能方面的变革,着力构建业务与职责、制度、流程、标准之间要素匹配的管理体系。

1.1 建设思路传统的管道管理缺乏各类数字化技术的支持,常常出现人员管理上的冗余、作业流程的效率低下等问题。

而智能化管道管理“五体系”从减员增效出发,以技术、设备设施智能化为基础,推进作业流程从岗位、责任、标准以及效率方面的提升。

智能管道建设思路可以归纳为“两高、一低、三优化、两 提升”。

胜利油田“数据+平台+应用”信息化建设新模式构建与应用

胜利油田“数据+平台+应用”信息化建设新模式构建与应用
2.1 构建企业数据湖,提供统一高效数据服务 近年来,胜利油田加快推进两化融合及生产物
联网的全面建设,实现对生产前端的实时感知 [2], 勘探开发数据总量和数据类型均呈现快速增长的 趋势,给数据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大数据、 人工智能等建设与应用,对数据科学、有序管理 和共享应用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通过加强数据 治理、构建油田数据湖,进一步提升数据资产化管 理能力。
油田勘探开发、生产运行、综合研究等业务 中,机器学习、图形识别、自然语言处理等新技术 应用已由试点摸索转向推广普及。油田精细化管理 的不断推进,业财融合、数据融合、数据联动等跨 专业、跨类型的数据共享应用需求也越来越迫切。 根据上述业务场景应用需求,需全面开展企业数据 治理,建成油田企业数据湖,运行不同类型大数据 工具,对海量数据进行大数据处理、实时分析和机 器学习等操作,将数据加工成信息、将信息加工成 知识,为业务提供知识化服务。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科技项目“油田企业勘探开发服务云平台关键技术研究”(编号:P17019-6)。 作者简介:马承杰,1973 年生,1995 年毕业于大庆石油学院计算机软件专业,2013 年获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石油与 天然气工程硕士学位,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化胜利油田分公司信息化管理中心油田专家,主要从事油田信息化规划、石化 智云平台运营与智能油田建设等工作。E-mail :machengjie.slyt@ 收稿日期:2021-03-27
2021 年第 2 期 73
技术前沿 TECHNOLOGY FRONTIER
upstream block. The new informatization model of “data + platform + application” was initially established to help bring abou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of information work. Based on the new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model, Shengli Oilfield created a new environment for corporate informatization 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which can “internally maintain effective operation and externally promote development and interconnection”, providing support for the enterprise to bring about digital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 Key words: digital transformation, data governance, petrochemical intelligent cloud platform, industrial app, informatization, new environment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工厂建设及其应用探索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工厂建设及其应用探索

科技创新导报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95
科技创新导报 2021 NO.1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工业技术
图1 数字化工厂模型建设技术路线
图2 数字化工厂的总体架构
三维扫描可以对复杂的现场环境进行多方位的扫 描 取 点,通 过 不同角度的 扫 描 取 点,将 各 种 大 型、复 杂、不规则的实体的三维数据完整地采集到电脑中, 通 过 点云处 理 软件,去 除 干扰 点,从而快 速 重 构实体 三 维 模 型,实 现 实体 和三 维 模 型 对应,极 大 地方便了 各种后 续工 程的跟 踪 进 行。张德 海 等人 [4] 在 逆向工 程 中,使用可以将三维物体几何信息转换为计算机能直 接处理的二维数字信号的三维光学扫描技术,对三维 逆向建模进行模拟,结果表明三维扫描设备扫描建模 相似 度 达 到原始数 模的9 8%,基 本 满足在 逆向建 模中 的应用。
科技创新导报 2021 NO.11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Herald
DOI:10.16660/ki.1674-098X.2103-5640-8520
工业技术
石油化工企业数字化工厂建设及其应用探索①
刘明晶1 郑兴周2 毛丽娟2 杨勃2 (1.天津市毕科石油设备工程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2;2.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天津 300452)
在石油化 工领域,针对于 老旧设 施 数 字 化 工 厂 建 设,获取 老旧设 施的 数 字 模 型 是 关 键,但存 在以下三 种困难:因年代原因,设计手段停留在二维形态,一旦 在三维空间内建模会出现管线碰撞等错误;设施被改 造 多 次,且没有及 时对 资 料进 行 升 级 更 新,导 致图纸 与实际工程设施不一致;因设计年代久远导致资料品 相劣化,甚至 残 缺 丢 失。逆向建 模 又称三 维 扫描是 指 集光、机、电和计算机技术于一体的高新技术,主要利 用三 维 扫描 设备对 物 体 空间 外形和 结 构及色 彩进 行 扫描,以获 得 物 体 表面的空间坐标,可以摆 脱 对原设 计图纸的过度依赖。逆向建模技术是最近新兴起的一 种高精度立体扫描技术,主要用在高精度逆向工程的 三 维 建 模 上面,及 时通 过 三 维的坐标方 式,把 扫描所 获得的点精确的投影在计算机模型中,从而达到三维 复制,逆向建 模的 效 果,而 现 有的传 统测绘 技 术主 要 是 进 行单点精 确 测 量,获 得 坐标 多为二 维 坐标,难以 满足精确建模对三维的需要,三维激光扫描技术成功 地 解 决了这一难 题。其 使 用 独特 的 测 量手段,进 行三 维 坐标 获取,根 据 测量 所得 数 据,通 过 三 维 几何 建 模 方法重构实物模型。其原理是根据存在的产品实物模 型,通 过各种 测量手段 及 三 维 几 何 建 模 方 法,将原 有 实物转化为计算机可识别的三维数字化模型,反向推 导产品设计模型的过程[3]。

智能视频监控在数字油田的应用

智能视频监控在数字油田的应用

智能视频监控在数字油田的应用发布时间:2021-09-06T09:40:00.120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1年第4月第11期作者:田迪[导读] 自数字油田概念提出后,实现油田生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提高油气的田迪中海油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工程技术分公司天津市滨海新区 300450摘要:自数字油田概念提出后,实现油田生产信息化与工业化的高度融合,提高油气的产出效率,提升油田管理水平,已经成为各石油企业争先实现的目标。

而智能视频监控作为基础性的数据提供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支撑平台,其对于促进数字油田的技术完善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鉴于此,本文对智能视频监控在数字油田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智能视频监控;数字油田;应用1智能视频监控特点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是在传统视频监控的基础上采用模式识别、图像处理以及红外感应等技术而建立的一种高效、实时、准确的技术。

其能够无需人为操控的前提下对摄像机拍摄到的图像进行自动分析、跟踪和识别,进而对目标的行为进行判断,并做出相应的决策。

相对于传统的人工监控、模拟视频监控等,数字油田智能视频监控具备以下特点。

1.1智能化智能视频监控技术利用智能硬件、计算机强大的图像处理能力,能够进行人脸识别、对目标行为分析并进行异常检测,预警潜在的危险,将传统的被动监控变化主动监控,所以使用更加灵活,更加智能。

1.2视频数据大智能视频监控技术高密度、多角度的无死角监控方式以及高清的监控画面都会产生海量的视频数据,海量的视频对数据的传输、存储、处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数字化、网络化智能视频监控技术以数字化和网络化为基础,实现对监控区域的全覆盖和监控画面的无失真传输,它将监控设备、报警系统、图像处理系统等组建成一个高度融合的网络,能够以最快、最直接的方式为用户提供有用信息并发出警报。

2智能视频监控技术所具备的优势2.1加强了监控精度传统的人工监控技术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人脑无法在短时间内对大量的数据信息进行精确计算和汇总,最终导致在部分精确数据监控期间,监控精度不足。

物联网技术在油田数字建设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油田数字建设中的应用

物联网技术在油田数字建设中的应用摘要:在石油行业整体进步发展的过程中,油田建设的速度不断提升。

为更好的适应信息社会的建设要求,加强数字油田的建设成为油田建设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文对物联网技术在数字油田建设中的应用,进行了全面的分析。

希望为实际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物联网技术;数字油田;建设应用前言:物联网技术主要是指在约定的信息技术协议条件下,通过对信息技术与通信技术融合应用,搭建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之间的数据通道,进而达到对应用对象的数据化管理。

作为一种新型网络技术,兼具了实时跟踪与动态监管功能。

从目前的应用经验看,在数字油田建设中通过对该技术的运用,可以较好地实现对油田产品生产制造产业链条诸环节的数据采集、传输、存储、抽取、分析、利用等。

1、物联网技术与数字油田的概述1.1物联网技术概述物联网信息技术是在传统网络的基础上对信息进行连接与传输的一种新型网络技术,通过物联网的应用对企业起到定位、跟踪、管理和监督等作用。

从物联网的结构上来看,物联网分为信息感知、网络连接和实际应用三个层次。

物联网的感知系统主要是对信息的识别和数据采集,然后把感知到的信息进行传送。

网络连接是通过网络设备对信息进行连接,把接收到的信心进行传输或者连接传递的信息作用。

物联网的实际应用则是通过网络技术对信息的收接进行数字化和资源化的统计与应用。

1.2数字化油田概述数字化油田也就是指信息化油田,也就是利用信息化技术对油田进行网络的数字化统计与管理。

数字化油田建业就是以油田作为具体管理对象,通过数字化技术把各种数据想成规模的统计进行智能化管理。

数字化油田是在石油企业中通过数字化信息对油田的信息作出有效地整合,在信息共享的基础上,制作出一套完整的数字化信息管理体系,以达到石油企业对石油的勘探、开发、运输和储存等环节的运营与管理。

运用物联网技术不仅可以实现不同地区对数字化油田的协同合作关系,还能汇集油田开采过程中的环境信息,通过物联网的信息传输对这些信息进行数字化的整合,加强企业内部的信息沟通。

油气田建设项目HSE“三同时”管理模式优化

油气田建设项目HSE“三同时”管理模式优化
施工图设计需要根据初步设计、各项评价报告和 批复要求进行响应,是指导施工的直接文件,响应尤 为重要。
1.3施工和过程监管阶段 根据施工图设计和前期取得的各项评价批复 ,施
工单位对项目进行实施。在实施过程中需要委托工 程监理,对是否按设计、按图施工和工程施工质量等 进行监管。对项目边界周边涉及饮用水源保护区等 敏感区域的,建议委托环境监理,对施工全过程的环 境保护进行监督和管理。同时其他评价的监督管理 纳入工程监理职业范围。 确保各项配套保护设施同 时合法、合规施工建设。
国家、地方对企业的监督管理日益严格,同时地 方执法检查的重点已逐渐向安全、环保“三同时”转 移,过程监管力度持续升级,处罚力度逐渐加大。近 期人大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5]明确 提出:评价和监测中介服务机构人员造假入刑,对项 目评价和“三同时”管理违规大大增加了违法成本和 处罚力度。
因此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杜绝未批先建,项 目合法、合规建设至关重要。
廖凯,2010年毕业于西南石油大学油气储运工程专业,现在中国石油西南油气田分公司蜀南气矿从事环保管理工作。通信地址:四川省泸州市江 阳区百子路 110 号,646000。E-mail: 726753371@qq. com。
• 60 •
油气田环境保护・HSE专栏
Vol31 No3
送管线以及配套设施。从项目选址、编制实施方案开 始,需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中华人 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 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 和国职业病防治法》等各项法律、法规,提前介入,优 化项目选址,主动避开生态保护红线、饮用水源保护 区、风景名胜区和大型集中人群居住区等敏感区域和 城市重要规划区等。
关键词 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HSE;管理模式;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可视化系统在油气田管理中的应用(2021版)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编号:AQ-SN-0854安全可视化系统在油气田管理中的应用(2021版)摘要:油气田是我国能源构成的重要组成部分,油气田的安全生产对实现我国能源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系统研究了油气田危害管理模式、辨识与安全性评价方法及措施、危害管理方案、管理现状等。

通过对油气田生产作业中的设备状态、操作环境、管理规程诸方面的科学分析,通过科学的视觉信号机理,来实现安全措施与风险管理可视化,从而对危害进行有效的控制和预防。

关键词:目视管理;危害辨识;SVI系统;上锁挂签;标识打印技术;企业文化建设引言安全可视化系统(SVI系统):即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以达到健康、安全、环保(HSE)的企业责任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模式。

它是以管理制度为基本手段,以视觉公开化为基本原则,尽可能的将管理者的要求和企业的文化让大家看得见,借以推动自主管理、成本自我控制。

2008年5月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借助三基工作的开展,推动了SVI 系统的项目建设,应用于QHD32-6和BZ25-1油田,实现了SVI系统的全面实施。

分公司SVI系统的建立是通过前期的现场数据调研,通过诸位项目成员的研究分析,整合出一套具备完整视觉链的图形符号信息,设计出模式化的可视安全管理程序;并在作业区颁布标准执行管理手册。

该系统是以视觉化、系统化、规范化的标识符号向现场工作人员传达企业(油田)安全生产信息、安全生产状态和安全文化,从而有利于现场的安全风险管理,有利于油田形象与企业文化的建立;有利于提高企业(油田)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和促进科学管理的进步,对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

1实施背景与理论基础1.1企业文化发展的需要企业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也是运行国家科学发展观战略体系不可缺少的产业链之一,根据国家《2006-20XX年中国企业文化建设发展规划纲要》和中海油企业文化、安全文化的深层拓展,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在执行海油总HSE安全管理体系过程中,需要结合本公司的独特资源优势;不断营造本公司的企业文化、安全文化氛围,并构建企业的形象文化、品牌文化、安全文化之框架结构,把自己的企业建设成为一个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发展的企业。

1.2国家企业文化建设的总体发展目标经过15年的艰苦努力,使我国的企业文化建设在总体上达到如下目标:大多数企业能够适应世界经济技术发展趋势和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要求以及企业做强做优的需要,形成能够内强企业素质、外塑企业形象、持续增强企业凝聚力、竞争力、创新力,既能继承祖国优秀文化传统,又能反映时代精神的有特色、有个性的积极向上的先进企业文化,更好地支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实现。

1.3SVI系统开发模式(1)以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为基础模式;(2)企业形象识别系统(cis)是企业建立和维护良好形象的一个系统工程,其构成要素如下:①企业的理念识别(mindidentity简称mi);②企业行为识别(behavioridentity,简称bi);③企业视觉识别(visualidentity,简称vi)。

(3)企业文化与cis战略的关系。

企业形象是消费者、社会公众以及企业内部员工和企业的相关部门与单位对企业、企业行为、企业的各种活动成果能给予的整体评价与一般认定。

这种形象必然是企业形象的系统性表现。

cis的根本是树立具有独特个性的,为自身和社会大众认同的企业形象,并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cis就是企业建立和维护良好形象的的一个系统工程。

将体现:①企业的价值观念;②企业经营思想;③企业精神;④企业道德。

1.4系统理论SVI系统的理论基础来源于健康、安全、环保体系(HSE-MS)的基本内容,是HSE-MS实施过程中不可缺少的执行程序;是以管理制度为基本手段,以视觉公开化为基本原则,采用cis视觉识别系统的模式;利用形象直观、色彩适宜的各种视觉感知信息来组织现场生产活动,将管理者的要求和企业的文化让大家看得见;借以推动自主管理、成本自我控制,以达到健康、安全、环保(HSE)的企业责任和社会效益的管理模式。

2SVI系统在海洋石油生产设施上的应用2.1目的2008年中海油天津分公司其属下的作业分公司明确年度HSE管理目标为“夯实基础,实现公司精细化管理”,其中将SVI系统做为精细化管理的措施之一。

通过SVI系统的建立,将企业文化与油田现场的所有风险管理与可视化进行挂钩,即到达作业现场的任何工作人员都可以及时了解现场有什么风险,如何避免。

同时,在现场的工作管理人员可根据自已辩识出的危险快速设计和张贴安全标识,达到充分发挥现场工作人员安全主观能动性。

另外,通过企业颁布的SVI系统手册标准,使整个油田达到可视化规范统一的目的,提高油田的整体形象,充分展现企业安全文化的健康发展。

2.2应用范围SVI系统可应用于油气设施所辖生活和生产区域的安全警示系统、消防救生系统、应急管理系统、设施名称与状态、管道系统、电力通讯系统、生产工艺流程系统、隔离锁定系统、规章制度系统、安全文化展示、人员通道、区域划分等方面,通过标识、颜色等要求实现。

2.3项目实施技术方式核心思想:运用美学与标识规范实现安全标识可视化系统建设。

SVI系统改变安全可视以传统意识和经验主义的做法,中海油在启动SVI系统项目建设前期,委托中海油安全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和专业设计公司“天津欧莎安防科技有限公司—ENERGY爱能者可视化研究机构”开始进行相关的理论研究及产品研发,并参考上述的标准与规范,结合油田实际情况,最终使该系统从美学和科学的角度得到完善和深化,形成独特的可视化系统。

2.4项目技术创新点(1)建立SVI系统手册,依据健康、安全、环保三个体系的要求,遵从国际、国家、行业的标准。

建立视觉化、系统化、规范化的适合本企业和本区域的执行规范,形成自身的安全文化。

(2)专业的“爱能者”标识打印设备(包括专业的标识材料特殊涂层处理技术)和编制系统投用,实现DIY安全标识,即现场员工根据现场风险设计,打印和张贴安全标识的机制。

这大大降低了传统的订货周期,充分发挥了现场人员的主观能动性。

同时系统中安全标识模板化,工作人员可根据现场需求,直接从电脑中调取相应的图形库,便可立即进行打印和制作,方便易用。

(3)安全可视化系统已不仅局限于安全标识的打印,而且已延伸至企业文化展板、挂图挂画、看板及须知通告栏等,通过各种材质的全彩打印,实现如设备操作规程,各种宣传展示资料的上墙,实现了系统的保值与增值。

如:在作业公司浮式生产装置的主甲板通道上,通过利用走廊的框架结构,图文并茂,以安全标识的版式张贴公司的安全理念、奋斗目标、BBS观察等内容。

形成了“安全文化长廊”,展现公司独特鲜明的安全文化。

2.5项目实施效果与经济效益此次天津分公司QHD32-6和BZ25-1油田,在建立油田安全可视化系统项目中,采用ENERGY爱能者可视化研究机构开发的SVI系统模式,大大降低成本,具有较高的性价比。

从项目实施效果来看,达到并超过了预期设定的目标;并建立了油田自有的安全标识模板库,极大方便了现场安全工程师完善现场标识的制作与统一。

此可视化系统的统一与规范是企业在安全标识管理方面的一个创新和深化,是现代化安全管理的里程碑。

2.6应用于大港石化现场目视管理系统(ENERGY爱能者打印系统实现模式)下图:某公司在实行安全可视化建设,是杜邦安全理念、5S管理要求的集中体现,在高危环境作业中,使每个作业成员对现场提高作业安全意识,达到自我能效的安全管理机制。

3系统结论本系统参照了同行业有关安全可视化方面的先进经验和优秀业绩,归纳和总结了SVI系统的形成历程,并进行有效的论证。

从目前成功的经验列举六项优秀业绩如下:(1)推动作业环境的5S管理和“三基”管理;(2)推动作业现场的目视管理、上锁挂签管理;(3)推动安全理念如“五想五不干”的宣贯落实;(4)改善人员行为安全管理。

综上所述,我国能源行业在对外开放,走向世界的发展过程中,不断吸取国际先进的管理经验;建立和完善企业职业健康、安全、环保体系。

无论是学习杜邦理念、5S管理标准、壳牌管理模式还是BP石油的优秀经验,最终实现的结果必定是逐步形成的具有中国国情的、民族的、企业自身品牌的企业文化和安全文化。

SVI系统的形成也是我国工业安全管理事业不断发展的必然产物,SVI手册的应用推广,DIY打印系统的开发,安全可视化应用软件的研发以及可延伸化工安全论文 | Chemical Safety Papers化工安全论文和逐步创立的安全管理诸多新方法新模式符合现代企业的需要。

通过先进的、新型的各种管理手段,规范统一了油田作业环境的危险因素辨识和拓展了企业安全化的建设途径。

参考文献[1]周海涛.提高油田标准化管理水平的措施与建议.今日科苑,2009;(6):[2]李秋忙,孙铁民,等.国外油气田建设管理经验及对国内油气田建设管理的建议.石油规划设计,2008;(1):XXX图文设计本文档文字均可以自由修改第10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