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发展战略

一、形式,挑战和任务

从时代发展与国情变化出发,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所面临

的形势总体上是非常有利的,但现实困难与挑战也相当严峻。深

化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并最终全面确立能够免除全体国民后顾之

忧、带给人民长久幸福的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体系,仍然是一项

需要付出长期的努力才能完成的艰巨任务。

(一)"前形势

强调当前形势对建设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在总体上非常有

利,是基于新时期的政治、经济、社会发展,已经为中国社会保障

体系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从政治角度出发,科学发展观已经成为_国家发展的指导思

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已经成为国家既定的社会发展目标,

执政为民、以人为本已经成为执政党与政府施政的核心理念,公

平、正义、共享已经成为新时期的主流价值取向,实现“学有所教、

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和让人人享有社会保

障已经成为党和政府对人民的庄严政治承诺。因此,在国家已经

站在较高的发展平台后,如何将经济成果转化为国民福利,通过

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来解除全体国民的后顾之忧并持续增进国民福利,客观上已经成为国家发展进程中的重要政治目标,也是

执政党和各级政府的重大政治责任。清晰的政治目标及其对社

会保障的定位,决定了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

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目标指向。

从经济角度出发,不仅以往的发展成就为建设健全的社会保

障体系奠定了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而且国民经济新变革与内驱

型经济增长模式的取向更对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提出了迫切需

求。一方面,改革开放创造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30年的奇

迹,并且还在继续着这种奇迹。30年间GDP年均增长9.7%,①

GDP总量已从1978年的3600多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24万多亿

元,人均GDP已经进人了中等发达国家行列。②国家财政实力持

续大幅度增强,从1978年的1 100多亿元增长到2007年的51300

多亿元。⑧经济总量与财政收入的快速增长及所具规模,已经为

建立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奠定了日益丰厚的物质基础,国家不仅

有责任为人民构建一个没有漏洞的社会保障安全网,而且具备了

构建一个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的经济能力。以往那种以经济落

后与财力薄弱作为忽视国民社会保障需求增长的理由已经不成

立。另一方面,中国经济正处于新的变革阶段,要继续保持国民

经济的持续发展,选择内需驱动型经济增长模式是必由之路,而

内需驱动型经济的发展又只能建立在能够给国民以稳定的安全

预期的基础之上,只有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才能真正给全体国民

带来普遍的生活安全感与稳定的安全预期。因此,社会保障对中

国的经济发展而言,不仅不是一种负担,而且是一种非常必要的、

有益的长效投资。可见,日益雄厚的经济基础及对内需驱动型经

济发展模式的追求,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完善及其经济投资功能的

有效发挥,创造了极为良好的条件。

从社会角度出发,在人民生活状况普遍获得持续改善的条件下,社会结构还在进一步分化,社会流动速度在加快,社会风险在加速积累,包括贫富差距、劳资矛盾、流动人口(特别是农村进城

务工的劳动者)与当地居民的利益分歧及城乡差距、地区差距等

在内的诸多现实问题,均迫切需要通过社会保障制度来缓和甚至

化解。不同社会阶层的民生问题已经在持续发展进步中全面升

级,城乡居民跨过温饱阶段并进入小康生活阶段后,已经不再满

足于一般意义上的收入增长与生活水平的提高,而是要求社会公正,追求共建、共享、共富和有安全保障、自由、平等、体面尊严的高质量生活,从而对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健全的社会保障体系的

呼声日益高涨,人民期望通过这一制度来解除生活后顾之忧并确

立长久的、稳定的安全预期。人民对社会保障的普遍需求与升

级,构成了加快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的源动力。

从历史文化传统的角度出发,也已发生了深刻变化。例如,

由旧中国的家庭人,到计划经济时代的单位人,进而发展到现在

的社会人,揭示了单位保障制瓦解后,个人的生活保障乃至自由、平等与尊严,不得不从依靠家庭、依靠单位转向依靠社会化的保

障机制;家庭规模的小型化与少子高龄化,决定了家庭保障功能

不可逆转地会持续走向弱化,家庭内部的孝道与亲情虽然仍存,

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保障却Et益难济,从而不可避免地对社会保

障体系产生内在的日益增长的需求;还有公众价值取向的多元

化,以及个人自由追求的扩张,也会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与发展

产生影响。上述变化依然在继续之中,它是对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产生正面推动的重要因素。

从国际环境来看,一方面是经济全球化正在异常深刻地直接

影响着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影响着一国之内的劳资关系,它

为各国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提供了新的视野与重整机会,因

为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定要与国家竞争力

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紧密联系;另一方面,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在调整自己的社会保障制度,新兴工业化国家与许多发

展中国家也在积极探索着自己的社会保障发展之路,来自国际上

的经验与教训异常丰富。因此,国际环境能够促使中国社会保障

改革与制度建设保持理性。

总之,我们所处的时代,已经开始从单纯强调经济增长乃至

GDP至上、效率至上的时代,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文明、可持续发展为特征的科学发展时代转变;从不同群体或阶层利益分

割的时代,向城乡居民普遍受惠的时代转变;从共同贫穷时代并

经历追求部分人先富起来的时代,向全体国民迈向共同富裕的时

代转变;从解决低层次温饱问题为目标的时代,向民生问题全面

升级并要求获得全面改善的时代转变;从依赖出口型社会向稳定

内需型社会转变;从单纯引进的时代向日益全面地融人世界开放

体系的时代转变;从依靠低劳工成本优势向提高劳动力素质和科

技创新能力等核心竞争力并持续提升、维持国家竞争力的时代转

变。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没有健全的社会保障制度和完备的社

会保障体系,就不可能切实解除国民的后顾之忧,就无法让人民

获得确定的安全预期及对未来发展的信心,就无法真正实施内驱

型经济发展战略,就无法协调好各种复杂的社会关系,就无法实

现让全体人民共享经济发展成果的目标并真正增进其幸福感,就

无法持续提升并维系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就无法适应全球化下的

普适价值的要求,从而也就无法实现和谐发展的政治、经济、社会

目标。因此,在政治、经济、社会乃至国际环境等因素已经发生重

大变化的条件下,建立健全、完备的社会保障制度不仅是十分必

要且重要的社会投资、经济投资、政治投资与安全投资,而且是科

学发展观的真正体现,是国家走上健康、文明、持续的现代化强国

之路的不可或缺的维系机制与促进机制。现在正是建立健全、完

备的社会保障体系的最好时机。

(二)面临的挑战与基本任务

在充分肯定时代发展与当前形势迫切要求并有利于社会保

障制度建设的同时,清醒地认识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显然是理

性、稳妥地推进这一制度建设的前提条件。基于现实国情及其发

展趋势,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主要表

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城乡分割与地区发展失衡。中国还处于并将长期处于

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城乡二元分割与地区发展失衡作为长期形成

的一种客观现象,受制于经济、社会发展失衡及一些根深蒂固的

制度安排(如户口政策),失衡状况与差距虽然会持续缩小,却非

短期内可以完全改变。尽管社会保障制度应当符合政府主导、城

乡一体、公平普惠的内在要求,但城乡分割与地区发展失衡的现

实国情,迫使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只能走渐进发展的道路。

因此,在尽可能防止社会保障制度碎片化、努力追求制度整合的

同时,一定时期内采取多元化制度安排来覆盖全民仍将是必要

选择。

第二,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加速。在人口总量大的基础第二,人口老龄化与人口流动加速。在人口总量大的基础

上,人口老龄化(突出表现为少子老龄化与高龄化)的加速行进和

城乡之间、地区之间人口流动速率的加快,构成了中国社会保障

制度建设所面临的重大挑战。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基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

数大,持续增长惯性大,人均预期寿命在不断延长,老龄化进程显

著加快。据统计,2007年中国60岁及以上的人口达1.5340亿

人,占总人口的11.6%;65岁及以上的人口达1.0636亿人,占总

人口的8.1%;人口老龄化年均增长速度达到3.28%,约为总人口

年均增长率(0.66%)的5倍。①人口学家预测,2010年至2040

年将是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按中生育方案计算),65

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2040年将达到22%,2055年达

到25%,此后将在24%_26%之间徘徊。②伴随着人口老龄化、

生育率下降和由此产生的家庭结构小型化,家庭保障功能也在急

剧弱化,对社会保障的需求尤其是对养老保险及相关服务的需求

骤然提升。同时,农村年轻工进城,城市老年人下乡,这种趋势在

未来30年将进一步加快。人口流动速率的加快,同样会对社会

保障制度的整合与保险关系的转移提出更为复杂的现实要求。

第三,快速工业化、城镇化与就业形式多样化。伴随着市场

化、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国民经济结构已经

发生了重大变化,产业结构在升级,就业结构也在持续变化,从第

一产业转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在持续增长,城镇化率已经从

1978年的17.9%提高到2006年的43.9%③(如果加上长期在城

市务工的农业户口劳动者及其家属,居住在城市的人口达到总人

口的约50%)。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与传统户籍制度等的冲

突,不仅导致了大规模的农民工与失地农民群体现象,而且使农

村人口结构发生急剧变化,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显性化与规模

化,使农村人口老龄化、留守儿童、妇女规模不断增大,均对社会

保障制度建设中如何妥善处理城乡之间、社会群体之间的关系构成了重大挑战。另外,就业形式的多样化,完全打破了传统社会保

险制度只面向正规受雇劳动者的格局,灵活就业、自我雇佣及无业

者构成了一个相对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的社会保障权益需要通过

调整社会保障制度安排才能获得保障。所有这些,均表明中国现在

正处于工业化中期,还将长期处于从农业社会向成熟的工业社会发

展的动态进程之中,差距、流动、分化等将构成这一进程中的特有现

象,这无疑会直接增加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艰巨性。

第四,全球化影响的两面性。在全球化背景下,贸易、资本市

场的全球一体化进程,给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提供了巨大

的发展机遇,把握了这种机遇,便可以进入发达国家行列并给人

民带来长久的福祉,把握不好这种机遇,便可能丧失发展的良机,

最终受损的依然是人民长久的福祉。应当承认,全球化导致了全

球范围内“强资本、弱劳工”格局的形成,因为资本可以自由流动,

总可以找到更廉价的劳动力,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为了吸引或

者留住资本,很难避免走以牺牲劳工福利为代价的发展道路。尽

管全球化最终会带来劳资关系及其利益分配格局的平衡,但现阶

段乃至相当长的时期内,劳动者仍将处于不利地位。不过,它带

来的另一种影响则是公平、正义、民主、自由、平等、体面尊严等普

适价值的推广,从而也会进一步影响并促进发展中国家加快社会

保障制度建设步伐。因此,在建设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时,需要

妥善处理好维持国家发展的长期竞争力和不断提高人民福祉的

关系,在积极参与全球竞争并保持国家竞争力的同时,促进人民

福利保障水平持续提高。此外,日益呈现出的劳动就业全球化和

社会保险关系跨国(或地区)化,亦是值得在未来制度建设中必须

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问题。在世界范围内,可以肯定各国的国民福

利会在制度调整中发展,但全球化的影响无疑会进一步增加中国

利会在制度调整中发展,但全球化的影响无疑会进一步增加中国

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复杂性。

第五,现行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残缺,有效性不高,相关制度配

套改革不能同步。从亿万农民缺乏相应的养老保险,到城镇职工

基本养老保险迄今仍处于低层次分割统筹的现实格局;从医疗保

障体系因保障不足及体制障碍而造成的“看病难、看病贵”现象,

到社会救助制度的城乡分割及某种失范,以及各项社会福利事业

的残缺无序,均表明中国现行社会保障体系是残缺不全的,已有

制度安排也仍然存在着有效性不高的现实缺陷,从而急切需要弥

补制度缺失,进一步优化现有制度安排。同时,包括户籍制度、收

入分配、公共财政、卫生事业等相关制度的配套改革滞后,实际上

已经严重影响着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因此,现行社会保障

制度的路径依赖与相关制度不能联动配合,同样构成了推进社会

保障制度建设的现实挑战。

此外,中国国民虽然摆脱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平均主义、吃“大

锅饭”的思维定式,增进了责任分担的社会保障观念,但因过分强

调自我负责和关注个人利益,农业时代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在某

种程度上也反映到了如何对待社会保障制度上,一些人缺乏社会

责任感、互助共济观念淡薄,将资本主义国家建立了100多年并

对收入分配起重要调节作用的社会保障制度视为“劫富济贫”,或

者只从自身利益出发,以能否即期通过这一制度获益来评价甚至

决定是否参与进来。如果都不愿互助与分享,社会保障制度便不

可能建立并真正得到发展。因此,重塑国民的社会保障观念,必

须确立公民的社会责任,引导国民树立起社会公平意识与互助共

济思想,这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健康、持续发展与整个社会的健康、

和谐发展显然十分必要。

尽管上述挑战是客观的、现实的,但已经确立的以人为本发尽管上述挑战是客观的、现实的,但已经确立的以人为本发

展理念,正在确立的内需驱动型经济发展战略,以及国家健康、持

续、和谐发展的需要与人民日益高涨的福利需求,又决定了国家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从全局与

长远发展来看,中国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必须持续不断地完成好

如下四大基本任务:

1.加快弥补制度缺失,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健全的社会保障

体系并促使其完备化

没有漏洞和覆盖全民是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与发展的内在要求。因此,在进一步改造现行制度安排并提高其有效性的同时,急切需要填补制度缺失,特别是通过相应的制度安排来堵塞现行社会保障体系中的漏洞,让全体国民能够从不同的制度安排中获得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

在现阶段,急切需要建立没有漏洞的以“二免除一解除”为支柱的基本保障体系,即通过建立综合型社会救助制度来免除国民因生活困难而难以摆脱的生存危机,通过建立覆盖全民的医疗保障体系来免除国民因“看病贵、看病难”而产生的疾病医疗恐惧,通过构建有序组合的多元化的养老保险制度来解除全体国民的

养老后顾之忧。①于后,在此基础上,促使整个社会保障体系走向完备,真正成为全体国民可靠的生活安全网。

2.尽快推进社会保障制度定型、稳定,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努力优化各项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同时,需要加快社会保

障制度的立法步伐,促使各项社会保障制度走向定型、稳定与可持续发展,尤其是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制度,急切需要通过立法走向定型、稳定发展阶段。

在此基础上,再促使其适应时代发展变化与制度自身规律,

发展战略-日本财政的发展与改革 精品

日本财政的发展与改革 1. 战前、战时的财政 明治维新以后,日本政府实行地租改革(1873—1881年),增加了政府的收入,但是,由于大力推行殖产兴业政策,导致财政支出急速增加,使整个财政陷于支出大于收入的状态。明治10年(1877年)爆发了西南战争,政府为筹措军费而大量发行不兑现纸币,导致了严重的通货膨胀。通货膨胀又造成对外贸易入超和金银外流,使近代日本经济首次面临危机。明治14 年(1881年)明治政府采取了“超紧缩、超均衡”的财政政策,取消不兑现纸币,发行兑换券,增加对烟酒等商品的征税,停止由国家经营工厂和矿山,大幅度削减财政支出。这是日本财政史上第一次出现的正式的财政政策。其时任大藏大臣的是松方正义,因此,后人称该政策为“松方财政”。松方财政(1881—1885年)制止了通货膨胀,带来了通货的稳定,使对外收支变为顺差,并导致建立了近代的财政、金融体系(在1882年设立了日本银行),另一方面也造成了负面的影响,引起了深刻的通货紧缩,特别是农产品价格下跌,使卷入商品经济的小农遭到沉重的打击。 其后,政府又转向积极财政。经过中日甲午战争(1894年)和日俄战争(1904年),日本日益走上扩充军备的道路,岁出规模不断扩大,1897年中央政府的一般会计岁出超过2 亿日元,相当于1894、1895年的7000—8000万日元的约3 倍。因此,尽管有中日甲午战争后获得高达2亿3150两白银的战争赔款(约3 亿6400万日元,相当于1895年一般会计岁出额的4 倍多)支撑一时,终于不得不依靠发行大量国债和向外国借款来获取财源。而在扩充军备的同时,政府又大力充实产业设施,如建设钢铁厂、改建铁路、扩充电信电话设施、奖励海运造船、设立特殊银行、修建治水工程、普及教育等等,在此过程中,日本政府的作用不断扩大,加快了走向“大政府”的步伐。由于近代化落后,商品竞争力弱,20世纪初的日本经常受到外汇不足的困扰。然而,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契机,日本逐步扩大了出口市场,国际收支转为顺差,外汇储备有所增加。一战结束以后,日本复又陷入财源困难的境地。加之1923年发生了东京大地震,地震后的复兴需要导致财政支出进一步膨胀,结果,出现了大幅度的财政赤字。为了克服赤字,重建财政,政府采取了彻底的紧缩财政政策。但是,在世界经济大危机的背景下,1930年前后的日本经济日趋萧条,物价跌落,中小企业大量倒闭。1931年就任大藏大臣的高桥是清又转向积极财政,力图通过扩大财政支出来摆脱萧条,恢复经济景气。虽然高桥的积极财政政策促进了景气的恢复,但是国债余额急速膨胀,至1935年达到98亿日元,进入了所谓“国债百亿日元”时代。与此同时,军部为了扩充军备的需要,不断施加压力要求扩大财政支出,致使中央、地方合计的财政支出在

中国社会保障现状与不足

对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认识121308143 戴振伟摘要:社会保障制度是维护国家政治安全,维持社会秩序长治久安的重要力量之一。自进入新世纪以来,民生问题逐渐成为国家和人民关注的重大问题。我国在取得瞩目的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适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已经基本建立起来了。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国内的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容体系并不完善,诸多问题存在其中。随着祖国经济的腾飞,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速度跟不上经济发展的速度。因此,正确认识并分析这些问题,对于完善社会保障制度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有极大重要意义。 关键词: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现状和不足;建议 一、中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发展 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以下简称《保险条例》),《保险条例》的颁布实施,标志着我国除失业保险外,包括养老、工伤、疾病、生育、遗属等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已初步建立。该法规适用于国营企业和部分集体企业。与此同时,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社会保险制度也以颁布单行法规的形式逐步建立起来。此后的三十多年,国家也颁布了许多相关法律法规,建立起了适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社会保障制度。 1978年不仅是中国发展进程中特别的一年,而且也是这个社会保障制度变迁的重要的一年。这一年文化大革命结束,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扭转中国的混乱正太创造了良好的政治,社会条件。 1980年10月7日,国务院发布《关于老干部离职休养的暂行规定》,一种待遇特殊的退休制度——离休制度由此建立,并于一般退休制度一起构成了中国的退休养老制度。而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修改跳过的《中华

2020年(发展战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发展战略)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改革、发展和稳定三者之间,有着相互依存、互为条件的辩证关系:1.发展是目的。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于处理三者相互关系问题时首先要树立的观念。发展首先指经济发展,同时也包括政治和文化诸方面的全面进步。说“发展是硬道理”,这是因为中国解决自身内部壹切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特别是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只有社会生产力和国民经济持续不断发展,才能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克服前进道路上遇到的各种困难。2.改革是动力。要发展就必须改革。改革是指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文化体制改革于内的全面改革。只有广泛而深入的改革,才能解决生产力发展过程中新出现的各种问题,为生产力的发展开辟出广阔的空间。改革是发展不可缺少的推动力量。壹方面离开改革不可能发展,改革是发展的动力;另壹方面离开发展也不可能有真正的改革,发展是改革的目的。3.稳定是前提。无论改革仍是发展均需要有壹个稳定的社会环境作保证。稳定是指国家政局的稳定和基本路线、基本政策的稳定不变。1994年初,江泽民提出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是全党全国工作大局的思想。这是指导我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关系的重要方针。按照这壹方针就要把改革的力度(深度和广度)同发展的速度、同社会能够接受的程度统壹起来,把不断改善人民生活作为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于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 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 壹、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事关全局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新的历史阶段。面向未来,我们站于壹个新的历史起点上。完成“十壹五”规划的各项任务,继续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说到底要于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不断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只有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改革,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才能毫不动摇地坚持改革方向,不失时机地推进改革。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改革现状 1.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历史沿革 (1)养老保险制度的初创期(1950~1957) 标志着中国社会保险制度建立的是1951年2月26日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此条例对城镇企业职工的养老保险制度从实施范围、实施内容、待遇标准等方面做出了各种具体的规定。 (2)养老保险制度的扩充、发展期(1958~1966) ①国务院在1958年2月9日和3月7日分别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关于工人、职员退职处理的暂行规定》,至此,养老保险从劳动保险条例中脱离出来,成为了独立的、统一的企业、机关的养老保险制度。 ②为了解决城镇集体经济中从业人员及他们的退休养老问题,1966年4月20日发布了《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休统筹暂行办法》和《关于轻、手工业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社员退职暂行办法》,建立了集体所有制企业职工的退休统筹制度。 ③在1958年、1959年,国务院还颁布了有关军人的退休管理的规定,在制度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养老保险体系。 (3)养老保险制度的停滞、倒退期(1967~1977) ①1966年开始的“文化大革命”使养老保险的组织管理机构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原有的退休、退休制度也近似于瘫痪,造成了实际上的干部、职工的终身制。 ②1969年2月财政部发布的《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草案),使原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失去了社会统筹的功能,职工的退休养老成了其所在单位内部的事务,使社会保险退化为企业保险、社会保障倒退为企业保障。 (4)养老保险制度的恢复期(1978~1986) 1978年6月2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办法》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这标志着养老保险制度从此进入了制度恢复期,但同时也将1958年统一起来的企业和机关退休、退职制度重新分化为两个分离的制度。 (5)养老保险制度的改革、发展期(1986~) ①从体制上对传统养老保险制度革命的标志是1986年7月12日国务院颁布的《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 ②1991年6月26日,为扩大传统养老保险的缴费基础,国务院发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了养老保险制度的社会统筹,意味着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将从此得以确立。 ③1993年10月15日,国务院颁布《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统筹问题的批复》,确立了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④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进一步确立了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原则。 ⑤1997年7月16日,国务院根据两年来各地方的实践,颁发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提出了“七统一”。 ⑥1998年3月成立了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全国的社会保险体制进行统一的管理。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轨迹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演变与发展轨迹 作为社会主义国家,中国从建国开始就非常关注社会保障问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1954年)第93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者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时候,有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国家举办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群众卫生事业,并且逐步扩大这些设施,以保证劳动者享受这种权利。”但是,正如《世界人权宣言》所指出的那样,一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是受到国家的组织和资源情况制约的。新中国成立后50年来,实现宪法规定的社会保障权利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 从1949年到1969年。新中国成立后,实行社会保障制度成了当时的基本国策。政务院于1950年发布施行《救济失业工人暂行办法》,对减轻工人生活困难,保护劳动力,帮助失业者就业、转业,特别是对恢复各国营、私营企业的生产,扩大经营范围以及创办新企业,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5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颁布施行。由于1951年劳动保险条例是在国家财政经济还没有全面恢复的困难情况下制定的,某些保险待遇较低,在实施范围上也只能采取重点试行的办法。随着国家财政经济状况逐步好转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全面展开,1953年1月2日政务院修订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进一步扩大了劳动保险的覆盖范围,又提高了若干劳动保险的标准,到1956年已扩大到商业、外贸、粮食、供销社、金融、民航、石油、地质、水产等部门,部分集体企业参照执行,经济条件差的集体企业可以订立劳动合同。 1957年国家对原有的保障制度进行了修改,主要是放宽退休条件,适当提高了退休的待遇标准,并实行了企事业单位和国家机关职工统一的退休制度,从而解决了企业和机关职工退休办法不统一的矛盾。这段时期的养老保险,事业单位由人事部门管理,企业由劳动部门和工会共同管理。 这个阶段还修改、补充了干部和工人退休、退职的规定,加强了对女工的保护,在医疗保险中增加了对职业病的保障,进一步扩大了保障范围。 第二阶段 从1969年到1978年。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开始,劳动保险管理机构被撤销。1969年2月,国家财政部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止提取劳动保险金,企业职工的退休金在营业外列支,劳动保险业务由各级劳动部门管理。这样,在整个70年代,社会化的劳动保险又被办成了“企业保险”。 第三阶段

《中国的奇迹 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

《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读后感最近读了《中国的奇迹:发展战略与经济改革》,颇有感慨,此书由林毅夫、蔡昉、李周共同编写,1994年首次出版后,不断再版,并被翻译成十国文字,成为国内外学界了解中国经济改革成就的一个窗口。 本书共分10章,主要围绕四个问题进行编写:第一、为什么在改革以前中国经济发展缓慢,而改革之后得到迅速发展;第二、为什么中国改革的某些方面进展缓慢,甚至在过程中会出现一系列问题;第三、中国的改革和发展势头能否得以持续;第四、为什么中国的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前苏联和东欧国家的改革却步履维艰。其中,第2至第6章内容主要解释第一个问题,而7、8、9章分别解释余下的三个问题。第10章进行了总结。 第一章绪论 对比1980-1991年中国与东欧等国家国内生产总值年增长率、通货膨胀率等宏观数据来肯定中国改革开放后经济的发展成果,之后又通过讨论购买力平价法进一步证明中国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作者归纳了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三大原因:1、具有很高的资本积累率;2、产业结构升级特别是伴随这个过程而发生的劳动力转移,能为经济快速增长提供有力的支持;3、来自所谓技术进步的“后发优势”。作者对比亚洲四小龙及日本的经济,提出中国98年以后可能再维持30年左右快速增长。支撑这个增长的除了以上三点外,作者认为改进制度效率的巨大潜力和大国优势是另外两个因素。在取得重大成就的同时,中国也面临着很多问题:1、改革以来经济增长过程中反复出现经济过热,受到瓶颈产业制约后便强制性抑制,以致形成发展的周期性波动,而且强度与频度在加

大;2、改革开放以来出现周期性的高通货膨胀;3、改革以来经济生活中腐败现象不断滋生,企业存在着寻租行为。 第二章赶超战略与传统经济体制的形成 中国领导人选择以重工业优先增长为发展目标,带动整个工业化进程,实现经济发展的建设方针。而选择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目标的原因是:1、从国际竞争的角度考虑,企图跨越经济发展阶段,直接进入较高的工业化阶段。2、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制约。西方对中国进行政治与经济封锁,中国急需建立比较完备,自成体系的工业结构,而重工业是其中关键。3、工业化积累方式的约束。中国人口绝大部分为农村人口,若以轻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无法短时期完成工业化所必须的资本积累。 但以重工业为优先发展部门与当时中国经济发展水平下的资源禀赋特点以 及动员能力产生了直接的矛盾:1、重工业的建设周期远长于轻工业部门,而且重工业部门的资本密集度比较高,而且资本的回报期很长。当时的中国资本稀缺。 2、发展重工业需要大量进口机械设备,中国的外汇奇缺,导致汇率水平很高,进一步提高了发展重工业的成本。 3、重工业对国民经济的资本筹集和投入能力要求很高。 为了配合这种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战略而实行的政策:1、为保证重工业以较低的建设成本迅速增长而降低资本价格、维持一个稳定的低利率水平的低利率政策;2、为能够以较低的价格进口必要的关键设备而高估本国币值的低汇率

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

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 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内容简述 县域经济是以县级行政区划为地理空间,以市场为导向,以县级政权为重要推动,优化配置资源,具有地域特色和功能完备的区域经济。 县域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当前,我国县域经济发展水平总体相对较低,但其发展态势良好,具有后发优势。近年来,县域经济越来越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推动力量,并在承接产业转移、优化经济结构、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以及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支持、引导县域经济的发展。“十三五”规划中将支持区域经济发展列为重点内容,其中,与“十一五”规划和“十二五”规划有所不同的是,在区域经济建设方面,不应再仅仅强调主体功能区的作用,也不要再继续将重点放在几个大的区域协调方面,而是要具有新的全局观念,可将推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放在支持全国的县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上面。 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模式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共十七章。首先介绍了县域经济的概念、特征等,接着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环境,然后重点分析了我国县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现状,并对我国县域经济的发展模式及百强县的发展做了详细的透析。随后,报告具体分析了我国重点省、区、市、县的县域经济发展情况及有益经验。最后分析了县域经济的未来前景与发展趋势。 本研究报告数据主要来自于国家统计局、商务部、财政部、地方统计局、中投顾问产业研究中心、中投顾问市场调查中心以及国内外重点刊物等渠道,数据权威、详实、丰富,同时通过专业的分析预测模型,对行业核心发展指标进行科学地预测。您或贵单位若想对县域经济发展有个系统深入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地方经济发展,本报告将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参考工具。

2020年(发展战略)新中国年的发展成就

(发展战略)新中国年的发展成就

新中国60年的发展成就 壹、回首见历史 解放前夕,旧中国的经济已处于崩溃边缘,连年战争留下满目疮痍,生产力遭到严重破坏,市场萧条,物价飞涨,失业现象严重,广大劳动人民于生存线上苦苦挣扎。 1949年,中国人民当家做了主人,当时大部分人的生活仍维持于最低的生存水平上。面对这样的局面,党和国家采取了壹系列措施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和发展生产,稳定物价,安排就业,以安定人民生活。广大人民以主人翁的精神和热情,投入到新中国的建设中去,为新中国的发展奠定了最初的物质基础。这于发展生产稳定民心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人们对救民于水火的共产党充满了热爱和感激,对自己当家做主充满了自豪和热情。“壹五”时期被称为是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经济建设的第壹个“黄金时代”。可是,由于已知的诸多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们没有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扎扎实实的经济建设中去,人民生活几起几落,于温饱线上徘徊20年之久。生活于那个时代的人们不会忘记,人民生活虽有改善,由于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影响,市场供应匮乏,消费品供应不足,绝大多数商品均需要凭票证购买。正是于这个时期,整个世界经济突飞猛进,相比之下,中国经济以及人民生活和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 二、城镇居民收入增长35倍 如今,以党的十壹届三中全会为标志的改革开放已30年,我省也同全国壹样,经济实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大跨越和大突破。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主体分配向个人倾斜,使城镇居民收入保持快速增长。到2008年,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2829.45元,

是改革开放以来最高水平,和1981年相比,增长了35倍,26年间平均增速14.1%。总的来说,改革开放以来,我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断增加的,经历了“快速增长、高速增长、平稳增长”的过程,收入渠道实现多元化。 壹是工资性收入仍是可支配收入主要来源,非工资性收入明显提高。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居民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虽然不断下降,但仍占60%之上,是家庭总收入的主要来源。2008年达到8677.27元,比1981年增加了8313.56元,增长了23倍。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呈不断上升趋势,2008年达到36.2%。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增长及比例变化可划分以下几个阶段:非工资性收入发展时期。1981年至1985年,由于经济体制尚处于起步阶段,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减少,收入仍以工资为主,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收入比重壹直保持于90%—94%之间,变化甚微。随着其他收入渠道的拓展,家庭收入的多元化渐渐表现出来,非工资性收入比重逐年上升。 非工资性收入全面增长时期。1986年至1998年,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城镇居民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呈上升趋势。城镇职工从事个体运营、第二职业、停薪留职的人数逐渐增多,是非工资性收入增加和收入来源多样化的重要因素,这壹时期非工资性收入仍存于壹定的不稳定性。非工资性收入占家庭总收入比重由15.27%,上升到1998年的26.46%,增加了10个百分点。城镇居民家庭收入增长较快,到1998年为4223.88元,比1986年的764.76元增加了3459.12元,增长了4.5倍。家庭总收入增加带动工资性收入和非工资性收入同步上升,由1986年的648.01元,116.75元,上升到1998年的3106.32元和1117.56元,分别增长了3.8倍和8.6倍。 非工资性收入高速增长时期。1999年至2008年,非工资性收入显著增加,占家

改革发展战略讨论稿

改革发展战略讨论稿 畅总、孙书记、各位领导、同事: 大家好!根据《关于组织改革发展研讨会的通知》,越南分公司组织班子成员学习了熊维平总经理提出的?十个坚持?和中铝国际研讨会提出的八个方面的意见,结合十二冶发展战略和越南分公司2013年到2015年的发展规划,展开讨论,对越南分公司在海外市场开拓、人才队伍建设、海外项目管理、海外项目风险防控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及遇到的困难、问题进行了总结,在此我做出以下汇报,希望公司领导和同事给予支持与帮助,提出宝贵意见,供我们学习、参考。一、市场开发方面: (一)越南分公司目前海外市场开发的五种途径 1、依托中铝国际,进行海外项目分包。 中铝公司提出了建设国际化多金属矿业公司的战略规划和五年内在海外再造一个中铝的宏伟目标。同时,中铝国际大力推进国际化战略,提出了打造国际一流工程公司的战略目标。十二冶作为中铝公司和中铝国际的成员企业,在海外市场发展上,遇到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所以我们今后依然要紧抓中铝国际这个渠道,寻求海外业务开发上的突破口。依托中铝国际承揽的项目主要有越南林同、越南仁基两个65万吨氧化铝项目。依托中铝国际正在跟踪的项目有:老挝酒店项目、越南仁基综合管网、厂区道路及雨排水项目。 2、通过中介获得海外项目信息。 目前我单位已经与科威特的哈世博和老挝的阿四关心签订了代

理协议,通过他们获得了一些海外项目的信息,主要有科威特高架桥箱梁预制项目、警察局项目、检察院项目、法院项目、老挝公路拓展项目、琅布拉邦酒店项目、沙特阿拉伯兵营项目等。其中我们对科威特高架桥箱梁预制、警察局和检察院三个项目进行了测算,最后得出的结论是对方提出的价格均偏低,风险较大,最终选择放弃跟踪。科威特法院项目约合人民币10亿元左右,我们正在预算阶段。对于老挝及沙特项目跟踪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后面会有详细说明,在此就不再阐述。 3、通过设计院获得海外项目信息。 通过沈阳铝镁设计院我们获得了两个项目,一个是阿塞拜疆五万吨电解铝项目,一个是土耳其电解铝项目。这两个项目均已做出报价,等待对方回复。 4、通过其他大型公司获得海外项目信息。 通过沈阳北方重工获取非洲、肯尼亚、俄罗斯等地的水泥厂项目信息,其中非洲水泥厂项目作为跟踪重点,目前已顺利通过对方的资格认证,等待进一步合作信息。 5、利用山西省商务厅的信息平台获取海外项目信息。 前段时间山西省商务厅组织召开了?山西省‘走出去’重点企业工作座谈会?,会上商务厅副厅长张文提出了政府要提高走出去的服务质量以及帮助企业更好的走出去。随后商务厅外经处处长田保民来十二冶进行工作检查,对我单位的工作进行了肯定,并提出将通过政府的一些政策及信息帮助我公司更好走出去。我们将会继续加强和省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改革回顾

中国养老保险制度及其改革回顾 中国现行养老保险体系是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计划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计划和个人养老保险计划。由政府主导并负责管理的基本养老保险构成职工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一层次或第一支柱,政府倡导但由企业自主发展的企业年金(原来称为补充养老保险)构成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或第二支柱,团体或个人自愿购买的商业性人寿保险则构成第三层次或第三支柱。 我国的养老改革大体分为计划经济体制下、经济体制改革初期以及20世纪90年代至今三个阶段。 一、计划经济体制时期的养老保险制度 新中国成立后,借鉴苏联的经济运行模式我国过实行计划经济,我国在城镇地区的企业、机关事业单位中建立了养老保险制度。 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前身为国家劳动保险。建国伊始,政务院就于1951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该条例对劳动保险的实施范围、基金的征集与保管、待遇水平都作了详细规定。 1953年,政务院又通过了《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若干修改意见的决定》。该决定统一了劳动保险待遇的开支渠道,规定企业要按工资总额的3%提留劳动保险基金,劳动保险基金由企业的工会管理,其中70%留给基层工会用于支付各种劳动保险待遇,30%上缴全国总工会,由总工会在全国范围内调剂使用。 1955年12月,国务院颁布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退休处理暂行办法》,建立了针对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养老保险制度。与企业养老保险制度不同的是,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退休金由国家财政负担,并由人事部门进行管理。 1958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统一了企业职工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退休制度。该规定放宽了退休条件,男性和女性退休养老的工龄要求分别从25年和20年降低为20年和15年,同时将集体所有制工业企业纳入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范围。 至此,几乎所有的城镇全民所有制企业、机关企事业单位都建立了相应的养老保险制度。从筹资方式看,这种制度属于现收现付制①。由于当时人口年龄结构轻,国家承诺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比较高。这为以后我国改革现收现付制增加了难度。 这种退休费用全国统筹的局面一直延续到“文化大革命”之前。 在1966—1977年“文革”期间,工会组织被撤销,社会保险工作陷入一片混乱无序之中,养老保险制度建设处于停滞、倒退的状态。为了应对这种局面,财政部于1969年2月下发了《关于国营企业财务工作中几项制度的改革意见》,规定国营企业一律停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中国养老机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2014年5月25日,忆百孝心网携手深圳市罗湖义工协会走进了罗湖区社会福利中心老人颐养院,在那里我们贴身体验了颐养院老人们的生活以及居住环境;感受了老人们的快乐与忧愁。作为忆百孝心网的主编,在与老人们的闲谈与相处中,有四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深刻反思。一个是颐养院的生活设施不够完善,二是颐养院一床难求;三是老人们的精神需求无法达到满足;四是农村养老何去何从。 我们把中国的养老院一般被简单的划分为两种,公办的养老机构和民办的养老机构。这两种养老机构都存在各自的优点与不足之处。 民间出资的的民办养老机构设施完善,服务全面,管理健全,但民办的养老机构瞄准的是养老市场这块蛋糕,在提供服务的目标群体上,将更多的目光关注在经济条件比较好的部分老人上,大多数收入水平比较的低的老人只能望而止步。普通民众无法享受该项待遇,无法符合社会的需求,并不是适合中国养老行业的现状。 公办办养老机构有着门槛低、数量大、覆盖面广的特点,但因为中国老龄政策法规体系建设还不完善,存在养老机构设施欠缺、一床难求、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 一、生活设施不够完善 中国大多数的养老机构占地面积十分有限,住进去的老人虽然生活上有保障,但是,一些生活设施和娱乐设施却不到位,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政策表示:房间入住率和集中供养率达到了85%以上,生产用地人均面积不少于0.2亩,院区绿化不低于可绿化面积的50%。很多的养老机构连租地都是一种困难,更何况是这样的标准呢!国家示范的养老机构包括了“十六个一”的建设。:一片绿地、一片果林、一片菜地、一口鱼塘、一群鸡鸭、一圈肉猪、一间娱乐活动室、一间阅览室、一间理发室、一间医务室、一间室内洗衣房、一个小卖部、一座太阳能浴室、一个沼气池、一处室外活动场地、一项院办支柱经济项目。就上述标准而言,普通的公办养老机构是远远达不到这样的标准的。除非是一些民办的高级养老机构,但这些高级养老机构入住的门槛却十分高。 另外,据忆百孝心网调查了解,养老机构内存在专业人员队伍严重缺乏的现象,特别是中高级养老护理员、心理咨询师、康复人员和社会工作者基本上是空白。现有养护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外来打工人员,没有工作技能,年龄偏大,虽然经过简单培训,但接受能力差,观念陈旧,与老人多元化需求相比差距很大。 目前解决所有养老机构生活设施不完善问题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现实的。中国老年人口庞大,并不是所有老人的需要如此完善的生活设施,我们可以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分成中、低、高档次以及三个档次都有的混合型服务的同时,还要考虑老人需要照顾的程度不同分为健康自理型、需要部分护理型和需要全面护理型的养老设施,使老人能有目的地选择。例如需要全面护理型的老人在营养、护理等方面的需求较大,而在娱乐设施方面的要求较小。根据老年人的不同需求,养老院的设施可以有偏重,这样既利于老年人的需求,又有利于资源的高度利用。

(发展战略)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最全版

(发展战略)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深圳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征求意见稿) 二〇壹〇年十二月九日 目录 前言4 壹、总体战略5 (壹)指导思想5 (二)工作方针6 (三)总体目标7 二、发展任务10 (四)高等教育10 (五)职业教育13 (六)高中教育14 (七)义务教育16 (八)学前教育17 (九)特殊教育19 (十)终身教育19

三、争创国家教育综合改革示范区21 (十壹)人才培养体制改革21 (十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23 (十三)学校管理体制改革24 (十四)办学体制改革25 (十五)招生考试制度改革26 (十六)教育投资体制改革27 (十七)教育开放体制改革28 四、保障措施30 (十八)加强组织领导30 (十九)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31 (二十)加大教育投入33 (二十壹)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35 (二十二)增强教育科研创新服务能力36 (二十三)大力推进依法治教38 (二十四)切实保障校园安全38 (二十五)强化教育督导39 五、重点工程和改革试点40 (二十六)重点工程40 (二十七)改革试验43 实施45

前言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千秋大业,教育为先。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是实现科学发展的基础工程。作为经济特区,深圳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不仅对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先进城市具有决定意义,对广东建设南方教育高地,对国家建设教育强国也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经济特区建立三十年来,深圳始终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在较短时间内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实现了从传统教育到现代教育的历史性跨越。教育规模持续扩大,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教育实力日益增强,较好地解决了全国最大移民城市、最大规模非户籍人口子女受教育问题。深圳教育在提高市民素质,支持深圳快速实现工业化、现代化和城市化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为推进全国教育现代化作出了积极探索和重要贡献。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深圳正处于深化改革开放,再创经济特区科学发展新优势的战略机遇期,肩负着努力当好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排头兵的新的历史使命。率先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强市,从根本上破解人口、资源、环境压力,全面提升城市文明水平,都凸显了提高市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 年回眸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20年回眸 □杨宜勇 目前,中国的经济结构面临深刻而剧烈的变革。现实对加速社会保障体系的改革和建设提出了前所 未有的紧迫要求。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已进行了 20年,我们在这条路上已经走了多远?已取得了哪些 成效?还将去往何方?下面我们分10个问题展开。 一、养老保险 改革后中国的养老保险制度改革试点最早可以追溯到1982年四川省自贡市尝试的社会统筹。经过长时间的经验总结,国家开始着手对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进行彻底的改革。1991年6月26日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标志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由自发的试点,过渡到有组织的改革设计阶段。《决定》要求改变养老保险完全由国家、企业包下来的办法,实行国家、企业、个人三方共同负担,职工个人也要缴纳一定的费用。 1995年3月1日,国务院在颁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的 同时,下达了《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实施办法》之一、之二,对花样繁多的设计模式进行了归类。1995年12月29日,《劳动部关于建立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正式出台,使得企业补充养老保险进入规范化的操作阶段。 到1998年末,全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职工达 8505万人,参加离退休统筹的人员达2735万人,养 老保险的覆盖面不断扩大。据有关部门统计,参加养老保险的职工已占到全部企业职工的76%,其中:国营企业为96%,城镇集体企业为45%,其他类型企业 为24%。 1998年6月,《国务院关于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 老保险省级统筹和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出台。《通知》指出:为了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加强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和调剂力度,确保企业离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放,国务院决定,加快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并将铁道部、交通部、信息产业部(原邮电部部分)、水利部、民航总局、煤炭局(原煤炭部)、有色金属局(原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国家电力公司 (原电力部)、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和中国石油化 工集团公司(原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部分)、银行系统 (工商银行、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 行、中保集团)、中国建筑工程总公司组织的基本养老保险行业统筹移交地方管理。 《通知》要求加快实行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省级统筹。到2000年,在省、区、市范围内,要基本实现统一企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比例,统一管理和调度使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对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实行省级垂直管理。 二、医疗保险 1984年,国家在公费医疗单位实行定额包干、超 定额部分按一定比例报销的办法。在部分城市的企业实行了大病医疗费用社会统筹的办法。在此基础上,根据国内外医疗保障制度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党的十四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我国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统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中

中国社会保障改革与未来发展(中) 郑功成 2012-11-06 13:38:37 来源:今晚网 2012年10月23日 基于30年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已经奠定的发展平台,以及亿万人民要求解除生活后顾之忧的愿望,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战略目标,应当是从弥补制度缺失、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入手,不断缩小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群体之间的差距,积极稳妥、循序渐进地推进社会保障制度沿着公平、普惠、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在解除人民生活后顾之忧的同时,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并增进人民的幸福感,切实维护个人的自由、平等与尊严,最终迈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福利社会。 为实现上述目标,国家应当通过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三大系统的综合、协调发展,再加上面向军人的特殊保障系统,同时辅以发达的商业保险与慈善事业等补充保障,循序渐进地满足国民的经济保障、服务保障和精神保障需求,实现人人公平地享有全面而有效的社会保障及相关服务。从现行制度结构出发,除继续完善综合型的社会救助、养老保险、医疗保障系统,并使这三大支柱性制度安排走向成熟外,还需要大力促进老年人福利、残疾人福利事业的发展,同时调整相应的制度安排,如适应人口老龄化时代的到来,建立护理保险制度,将只面向职业妇女的选择性制度安排。生育保险转化为普惠性的生育津贴,以及促进包括企业年金在内的各种职业福利、慈善事业、商业保险的发展。因此,我国社会保障体系需要全面建设、全面发展。 在社会保障体系中,社会救助是面向低收入群体的基础性保障制度,其重要

性虽然会相对下降,但维护的是底线公平;社会保险是面向劳动者并调节劳资利益关系及初次分配格局的基本制度安排,在中国社会保障体系中将占有主体性地位;社会福利则是老幼妇残群体及全民分享发展成果的基本途径;军人保障是面向军人的特殊制度安排,补充保障是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的具体体现。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目标任务,即是上述体系由残缺不全走向健全完备。 四、发展步骤与目标任务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与发展,将最终实现从城乡分割到城乡统筹,从社会保障体系残缺到制度健全、完备,从选择性保障制度安排到公平、普惠的保障制度安排,从只能维护人的生存条件到维护人的自由、平等与尊严的转变,这个目标任务将分解成如下三个阶段来完成: 第一阶段(2008-2012):以这一届政府任期届满为期,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保障制度,为全面建设社会保障制度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一阶段的目标任务是:通过强力构建覆盖城乡居民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与养老保障制度,初步实现二免除一解除0的民生保障目标,即让全体人民享有起码的社会保障,能够免除生存危机、疾病忧患和从制度上解除养老后顾之忧。因此,这一阶段搭建的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基础平台,维护的是底线公平。上述目标任务还可分解为如下主要指标: (1)城乡最低生活保障实现制度统一、差距缩小,并走向定型、稳定,综合型社会救助体系框架初步形成,贫困线标准达到人均每天少于1美元(2007年国际标准为1.25美元)。政府对低保及其他社会救助的投入不低于财政支出的1.5%,受助人口不低于总人口的8%。

中国经济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strategy for economic development) 经济发展战略是发展中国家为使经济由落后变为先进所拟定的长期性、全局性、根本性的目标和对策。它一般含有社会发展的某些内容,又常称为“经济社会发展战略”。 经济发展战略的一般内容 经济发展战略通常包括三个基本组成部分: ①制定战略的实际依据和理论依据。要考虑本国的经济、社会、科学技术、教育、文化等的历史和现状,并明确所遵循的基本指导思想和重要指导原则。 ②提出在一定时期内拟实现的综合的、概括的总体目标和在某些方面比较具体的目标。 ③提出实现战略目标的途径和手段。包括战略重点、实施步骤、力量部署、重大的政策措施等。经济发展战略有不同层次和不同范围,一个国家、一个部门、一个地区、一个企业,都可有自己的经济发展战略。下一层次或较小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是上一层次或较大范围的经济发展战略的组成部分。其中,最重要的是全国性的宏观经济发展战略。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依据 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有科学的依据,一般地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基本国情。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从本国与经济社会密切相关的各种基本情况出发,使战略目标的确定,发展途径的选择符合客观条件、立足本国实际。国情的具体内容包括: (1)自然资源条件。主要有土地、水资源、生物资源和矿物资源以及地理位置、气候等条件。 (2)人口状况。人口状况包括人口数量、素质、构成、就业等方面。人既是生产者,又是消费者,在具体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要充分考虑人口价值具有两重性,在决策时,要把人口现状与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等方面状况结合起来统筹考虑。 (3)经济条件。主要有生产力发展水平、产业结构、基础设施、居民收入及消费水平、科技教育等情况。这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大小的重要表现,也是制定经济发展战略的基础。 (4)经济社会结构。主要有社会经济成分、管理体制、政治制度等状况。这些因素中,有的规定着经济发展的情况和方向,有些影响经济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有的起制约作用等。因此,在研究制定经济发展战略时应当综合考虑。 (5)科技发展水平。当代科技发展水平对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影响日益突出,因此在制定社会经济发展战略时,也需要充分考虑到科技发展给未来带来的潜在影响,并据此估价和调整其他领域的发展政策。 2、客观规律。制定经济发展战略必须符合客观规律的要求,经济规律是社会经济现象及其运动过程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因此,制定经济发展战略,要善于学习和总结

改革开放中国商业发展战略分析

改革开放中国商业发展战略分析 改革开放给中国的经济带来了快速发展的动力,开放的国内市场使吸收外国的先进的技术,充足的资金,高级的人才成为可能,如同久旱逢甘霖,中国的经济开素发展。但在这样的发展形势之下,中国的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人才结构等各方面都产生相应的粗制滥造问题,面对各种危机的影响,我们能否走的跟好,这就要求我们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我们为海尔这样的企业成功的走向世界而欢呼雀跃时,是否发现中国的品牌市场上本土品牌几乎毫无踪迹。随着经济危机,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发达国家对中国实施阻碍战略数量日益提升。如果要获得更快更好的行业发展,中国应该开发好本土市场,在自己的市场上建立自己的品牌,自己的客户群,而不是将高利润的品牌市场拱手让贤,反而在国外的低利润甚至趋向无利润的市场挣扎。开放带来了外国文化,打开了外国市场,但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本国市场,本国文化。自己发展好了才能更好的吸收并消化他人的精华。 中国经济快速发展,改革开放30年的时间内完成西方需要200年的资本发展史。中国用一种浓缩的方式演绎了西方从圈地运动、到贸易,到工业革命,到IT和生物科技以及航空整个过程。这些,都是用一种“跑马圈地”的方式进行的。“跑马圈地”是各个行业战略发展最黄金的时期,是一个行业崛起的时期,里面有很多很多的机会,任何一个企业,在“跑马圈地”阶段,只要抓住了机会,都有可能成为行业的领导者。 任何一个行业的崛起和发展都经历着这样的机会期。不是累死马了,就说时机没有了。真正以品牌为导向的市场战略在中国才刚刚起来。我们可以看看业内的这些情况:终端的竞争是否充分,市场细分有没有形成,品牌价值有没有超越产品的物理属性,竞争水平是否提升,品牌管理是否完善,管理水平是否接近国际化,人才储备是否充分等等,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的各行业并不是像很多人说的那样成熟。因此,还需要更多的好马,还需要继续大力跑! 衡量一个行业是否过有“跑马圈地”战略机遇的核心不是用工厂的眼光去打量市场,而是需要用消费者的眼光去打量品牌。 在“跑马圈地”中,我们还有一块欠缺,还没有完善,那就是“精耕细作”。这是品牌发展的两兄弟。队伍需要分成两个:一个负责“跑马圈地”,另外一个负责

中国养老产业现状和模式

人口老龄化的具体标准是,国际上通常把60岁以上的人口占总人口比例达到10%,或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达到7%作为这个国家或地区是否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标准。 截至2011年底,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85亿,占总人口13.7%,其中65岁及以上老人有1.23亿,约占总人口的9.1%,规模超过欧洲老年人口总和。 截至2010年11月1日,中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达1.78亿,占总人口的13.26%,其中65岁以上老年人为1.19亿,占总人口的8.87%。中国成为世界上唯一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 中国将面临“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双重挑战。 近10年来,中国80岁以上高龄老人增加了近一倍,已经超过2000万。随着年轻人异地工作,父母与子女异地居住,空巢老人越来越多,2010年城乡空巢家庭约50%;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数达3300多万。 2014年中国老年人口将超过2亿,2025年达到3亿,2042年老年人口比例将超过30%。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人口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原新说:“中国可以称得上是‘跑步’进入老龄化。” 然而,作为一个人口大国,中国的老龄化社会不同于其他国家,报告将此称为“中国特色的人口老龄化社会”。除了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空巢和失能困难老人多以外,中国的老龄化还呈现出先于工业化、与家庭小型化相伴随、老年抚养比快速攀升等特点。 中国有“养儿防老”的传统观念。但当两个独生子女组成的家庭要承担4个甚至更多老人的养老责任时,无论在经济还是精力上,都给年轻人“难以承受之重”。 中国社会科学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表示,当社会变迁打破传统家庭养老赖以存在的基础时,养老观念和养老模式也必然发生变化。 不过,当中国人已经逐渐接受社会养老这一养老方式时,却又不得不面对日益突出的社会养老服务供需矛盾。根据报告,中国养老床1.位总数仅占老年人口的1.8%,低于发达国家5%至7%的比例,也低于一些发展中国家2%至3%的水平。 西方发达国家一般在人均10000美元左右进入老龄社会,而中国是在人均840美元时就进入老龄社会,是典型的“未富先老”。 截至2010年11月,我国,部分大中城市达到70%;农村留守老人约4000万,占农村老年人口的37%,城乡家庭养老条件明显缺失。我国已有各类,拥有床位266.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