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归宿分析

合集下载

个税的税收归宿、效率和公平问题

个税的税收归宿、效率和公平问题

浅谈个税的税收归宿、效率和公平问题摘要2021年是我国施行年所得l2万元以上个人自行纳税申报方法的第三年。

我国自1981 年开征个人所得税以来,对税制进行了一系列的鼎新和调整。

90年代的的分税制鼎新拉开了中国的税改序幕。

当前,出格是自这几年中国经济的世界格局中的地位提升、信贷危机、金融风暴以来,国内学者们对于加快税制鼎新程序,成立合理公平的收入分配格局的呼声越来越多。

税改成为了2021年一个热点问题。

与此同时,面对国内高房价、贫富收入差距突出、就业难等现实,尽管国家实施扩大内需、积极财务政策等政策,而进一步提高个税起征点的呼声仍然很高。

本文选择我国的个人所得税制度为话题,用公共经济学理论讨论个税的税收归宿、效率和公平问题。

面对现阶段富人逃税现象严重、逃税消弱个税“二次〞分配和促进公平效应等问题,本文也欲用尺度和实证阐发东西透析存在于我国的逃避个人所得税问题。

一、我国个税制度综述个人所得税是当当代界各国最通行的税种之一。

在西方畅旺国家,个人所得税通常被作为缔造财务收入的主要税种。

而在我国,个人所得税占国家税收收入的比例,近几年一直徘徊在4.4%一6.8%的程度,远远低于畅旺国家平均30%、开展中国家平均15%的比例。

所以说,个人所得税虽然是我国目前的第四大税种,但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的个人所得税收入要成为国家的主要财务收入来源还不现实。

在我国当前开展阶段,个人所得税制度更重要是被作为“二次〞分配手段,它承受着社会对公民收入分配调节、促进税负公平的期许。

1980年,我国开征个人所得税;2007年,按照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关于点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 >的决定对个人所得税作了第四次修正;随后又按照 2007年12月29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关于点窜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的决定作了第五次修正。

27年,国家按照不同时期的具体情况对个人所得税的征收与办理进行了一系列鼎新。

经济学名词解释 税收归宿

经济学名词解释 税收归宿

经济学名词解释税收归宿
税收归宿,也称为税负归宿,它是指处于转嫁中的税负的最终落脚点。

税收的运动结果有三种情况:一是纳税人将所缴纳的税款,通过转嫁使税负最终落在负税人身上;二是税负无法转嫁而由纳税人自己承担;三是转嫁一部分,纳税人自己承担一部分。

不管出现何种情形,税负总是要由一定的人来承担,归着于一定的人身上。

在现实经济过程中,税负转嫁往往不是一次转嫁给消费者,而是通过多次转嫁,最终落在消费者头上,此时税收的归宿就是消费者。

对于那些不能转嫁的税收,其纳税人就是该税的直接承担者。

前一种称为间接归宿,后一种称为直接归宿。

税收归宿与税负转嫁的实质,都是研究税收负担的再分配问题。

两者不同的是,税负转嫁主要研究的是税收负担再分配的过程,税收归宿主要研究的是税收负担再分配的结果。

税收归宿组别划分与局部均衡分析(ppt 56页)

税收归宿组别划分与局部均衡分析(ppt 56页)

SL 每 小 时 工 资
wg=w 0
wn
图 6-2
D L D L
年小时数
劳动供给无弹性时工薪税的归宿
DL是 劳 动 力 需 求 ,SL是 劳 动 力 供 给 。为 了 说 明 问 题 ,假 设 SL完 全 无 弹 性 ,SL是 一 条 垂 直 直 线 。 税 前 工 资 为 W 0 。 现 在 对 劳 动 征 收 从 价 税 , 税 后 有 效 需 求 线 移 至D L 。 D LD与L 的 距 离 是 劳 动 要 素 的 实 际 所 得 与 资 本 支 付 的 劳 动 成 本 的 差 额 。征 税 后 ,工 人 所 得 工 资 降 至 Wn。另 一
价格
税后消费者 支付的价格
税前均 衡价格
税后生产者 得到的价格
Pg k
P0 Pn n
Po
税 收 收 入 = S □ kfhn
Po P no
Pn Pn
Sc f
g
h
u
Q1 Q0
DD
c
c
DD
c’
c
产量(单位加仑)
图 6 - 3 P 0对 消 费 者 征 收 从 量 税 的 税 收 归 宿
和 价 格 分 别 为 Q O 和 。 假 设 美 国 联 邦 政 府 对 香 摈 酒 每 加 仑 课 征 u 美 元 消 费 税 ( 消 费 者 是 法 定 纳 税 人 ), 就
这里假定劳动要素供给有无限弹性、而土地的供给弹 性(相对于种植葡萄)为零,这种极端假定对于许多 税收是不合适的。由于征税,葡萄的需求减少,生产 葡萄需求的劳动也相应减少。在消费者预算约束不变 的情况下人们会增加其它消费——比如苹果。如果苹 果生产的劳动密集程度更高的话,苹果生产对劳动需 求的增加超过了葡萄生产对劳动需求的减少,总劳动 需求会增加。最后,必须考虑供给和需求因素的交错。 也就是说从葡萄处转移出的需求对其他部门产生效应, 转而引致要素需求的变化,进而影响要素收入。要素 收入的改变又会导致需求的第二轮转换,因而葡萄需 求可能是土地所有者和工人的收入 的一个函数——这 在局部均衡结构中是得不到明确考虑的。

第三章 税收转嫁与归宿

第三章 税收转嫁与归宿
第三章
税收转嫁与归宿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问题 税收转嫁的局部均衡分析 税收归宿的一般均衡分析
第一节 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基本问题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 二、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分类 三、税收转嫁的形式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


税收转嫁(tax shifting):纳税人在名义上缴 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 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税收负担的最终 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终结果。
O Q' Q* Q
完全弹性供给与税收归宿
3. 供求双方的税收负担率与供求线的斜率之间的关系
纳税后需求者所付价格的变化与供给者所获得 的价格变化的比率为: *
Pd P Kd Q * QE * P PS KS Q * QE
式中: (Pd-P*)为需求者承担的税收 (Q*-QE)为交易量的变化; Kd、KS分别为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的斜率。

三、税收转嫁的形式


前转(forward shifting) 后转(backward shifting) 消转(diffused shifting) 税收资本化(capitalization of taxation)
第二节 税收归宿的局部均衡分析
一、税收归宿与供求弹性的关系 二、局部均衡分析的局限性
一、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定义


税收转嫁(tax shifting):纳税人在名义上缴 纳税款之后,主要以改变价格的方式将税 收负担转移给他人的过程。 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税收负担的最终 归着点或税收转嫁的最终结果。
二、税收转嫁与归宿的分类
全部转嫁与部分转嫁 法定归宿与经济归宿 平衡预算归宿、差别归宿与绝对归宿

第三章税收归宿分析20100107

第三章税收归宿分析20100107

第三章税收归宿分析税收负担与税收归宿税收负担税收的负担就是税收在不同人身上引起的社会福利后果与社会效率后果。

讨论税收负担包括两个方面:(1)撇开不同的社会集团从政府由税收来筹措的公共支出中得到的任何好处不说,征税对于不同集团的福利究竟造成了什么影响?这属于税收归宿(Tax incident)方面的讨论。

税收归宿是税金的最终负担点,这时,税收已无法转嫁出去了。

(2)什么是税收的效率成本?这就是税收使纳税者造成的福利损失,减去税收给他们带来的好处。

这通常又称为是税收的超额负担(excess burden of the tax)或者税收的净损失(net loss of the tax)。

税收负担等于税收归宿加上税收的超额负担。

在讨论税收的配置目的与分配目的时,主要就讨论税收归宿与税收的超额负担问题。

对税收的局部均衡分析与一般均衡分析之间的区别通过一个例子来说明这种区别。

假定我们考虑对公司的利润开征一种新税,国家法律要求公司纳税,因此,该税收的法定归宿落到了公司上。

然而,公司只是一个法人,而非自然人,因此,公司不可能是利润税的最终归宿。

公司或者会减少对股票持有者的红利发放额,这时,税的经济归宿将落到股票持有者身上;公司或者会企图削减工人的工资,这时,税的经济归宿会落到工人身上;公司或者会提高消费品价格,这样做使税的经济归宿落到了消费者身上。

如果分析层次到此为止,则就属于局部均衡分析,这时,税收只对纳税者的产品产量与价格有关,还没有涉及到全社会的产品产量与价格水平的相互决定问题。

但是,我们知道,税收的最终反应将不会停在以上三种肯性上。

比如,如果股票持有者是高收入家庭,而工资收入者是的收入家庭。

于是,税收归宿就会影响收入分配;如果高收入家庭与低收入家庭有不同的消费方式,则会进一步影响社会的消费模式,从而再影响别的部门的产量与价格水平。

追踪税收变化的全部效应是一件非常复杂的工作,这就需要对税收进行一般均衡分析了。

第十四章 税收归宿(1):基本分析

第十四章 税收归宿(1):基本分析

第一节

概念:税收转嫁与归宿
第三,税收管辖权的范围对税收转嫁程度也会 产生影响,如果只有某一省市开征一种地方税, 则法定纳税人转嫁税负就会面临困难,因为人 们可以通过移居他乡而避免成为经济纳税人。 所以,税收管辖范围越小,就越不容易转嫁。 第四,调整的时间越长转嫁税负就越难,因为 有关方面来得及从容做出调整;如果时问很短, 比如上例中还来不及搬家,则,法定纳税人转 嫁税负就较容易。
第一节

概念:税收转嫁与归宿
最主要的影响是会发生转嫁,即,法定纳 税人会设法将自己法定的税负转移到别人 身上,由别人承担。可以把实际承担税负 的人称为经济纳税人,它可能是法定纳税 人产品的购买者,也可能是法定纳税人的 要素供给者。
第一节

概念:税收转嫁与归宿
一般将法定纳税人通过提高自己产品价格 将税负转嫁给其产品的购买者的行为称为 前转;将法定纳税人通过压低所使用的生 产要素的价格将税负转嫁给要素供给者的 行为称为后转;如果法定纳税人同时进行 前转和后转则又称为散转。 可以用一简图说明这里提到的有关概念, 见图14-1。
第一节
概念:税收转嫁与归宿
税收冲击
经济纳税人 后转 要素供给者 (提价)
图 14-1
法定纳税人

前转 经济纳税人
产品购买者 (压价)

税收转嫁示意图
第一节

概念:税收转嫁与归宿
税收转嫁会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可以 不全面地将这些因素列入表14-1。 首先要说明的是,表中的结论是在其他条 件不变的条件下近似地给出的,旨在初步 介绍影响税收转嫁的复杂因素,对其中有 些因素作用于税收转嫁的深入分析将在本 章后面给出。
二、弹性的作用
从量税的税收归宿:弹性的作用

税收的归宿

税收的归宿

且能够提供的商品数量在减少,也可以看作是征税增
加了生产的边际成本。
企业产量
税收
税收归宿(tax incidence)指税收 负担的分配问题。 税收改变了市场的均衡。 不管是向谁征税,税收都增加了买 者的支付和减少了卖者的收入。
征税对市场结果的影响
回忆:比较静态分析的三步曲。
分析均衡变动的三个步骤
需求曲线
税后供给曲线
E1 P1

税前供给曲线
P0
E0
O
Q1=Q0
数量
消费者承担全部税收
弹性效应
价 格
A 完全无弹性供给曲线
需求曲线
税后供给曲线=税前供给曲线
E1 P1=P0
O
Q1=Q0
数量
生产者负担全部税收
价 格 P0=P1
O
弹性效应
A 完全弹性需求曲线 税后供给曲线
E0 税
E0
税前供给曲线 E1
税前需求曲线
O
D2 D1
企业产量
在竞争性市场中,课征同样收入的从价税 和从量税对产出具有同样的效应。
税收归宿
税收负担的划分比例是多少? 向卖者征税与向买者征税的差别?
这两个问题取决于需求弹性和供给弹性
弹性. . .
…衡量买者和卖者对市场变化的反应程 度。
… 可以更精确地分析供求。
需求价格弹性
需求价格弹性:价格变化百分之一,需求 量变化百分之几.
供给富有弹性,需求缺乏弹性...
P 买方支付的价格
没有税收的价格 卖方得到的价格
0
1. 当供给弹性大于需求弹性时...
S
Tax
2. ...税收归宿更
多的由买方负担...

《税收归宿分析》课件

《税收归宿分析》课件
《税收归宿分析》ppt 课件
目录
Contents
• 引言 • 税收归宿理论 • 税收归宿分析方法 • 税收归宿实证分析 • 税收政策建议 • 总结与展望
01 引言
主题简介
税收归宿分析
税收归宿分析的应用领域
探讨税收负担如何在不同经济体之间 分配的理论框架。
涉及财政学、经济学、公共政策等多 个学科领域。

率和促进经济增长。
简化税制
02
减少税种和税收级次,降低税收的复杂性和不透明度,提高税
收的公平性和效率。
扩大税基
03
将更多经济活动和所得纳入税基,增加税收收入,同时减少税
收不公和避税行为。
完善税收优惠政策
01
针对创新和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
通过降低税率、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措施,鼓励企业加大科
技创新投入。
其他分析方法
总结词
其他非主流的分析方法。
详细描述
除了以上三种主要的分析方法外,还有一些其他的非主流的分析方法可用于税收归宿分 析。这些方法可能包括博弈论、仿真模型、计量经济学模型等。每种方法都有其特定的 适用范围和限制,因此在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时需要根据研究目的、数据可得性和其他
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考虑。
响结果的准确性。
未来研究方向
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探讨税收归 宿与经济周期、产业结构等因素 的关系。同时,加强跨国比较研 究,以更全面地了解税收归宿的
国际差异。
实际应用前景
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政府在制 定税收政策时应更加关注公平性 和效率的平衡。此外,进一步优 化税收结构,以促进经济增长和
社会公平。
THANKS
税收归宿分为直接税收归宿和间接税收归宿,直接税收归宿是指税收直接由纳税人 缴纳,而间接税收归宿是指税收由生产者或消费者承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