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线与方程(基础+复习+习题+练习)
空间曲线练习题解决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性质

空间曲线练习题解决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性质空间曲线是三维空间中的曲线,由于其具有复杂的几何特性,研究和解决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性质一直是数学领域的热门话题。
本文将通过解决一些典型的空间曲线练习题,来探讨空间曲线的参数方程和性质。
1. 题目一:直线的参数方程已知空间直线L过点A(1, 2, 3),且与直线L1: x = 2t, y = 3t, z = 4t 平行,求直线L的参数方程和方向向量。
解析:空间直线L与直线L1平行,意味着L的方向向量与L1的方向向量平行。
因此,直线L的方向向量可以沿用直线L1的方向向量,即(2, 3, 4)。
又已知直线L过点A(1, 2, 3),设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x = x0 + 2t, y = y0 + 3t, z = z0 + 4t。
带入点A(1, 2, 3),可得 x = 1 + 2t, y = 2 + 3t, z = 3 + 4t。
因此,直线L的参数方程为 x = 1 + 2t, y = 2 + 3t, z = 3 + 4t,方向向量为(2, 3, 4)。
2. 题目二:曲线在平面上的投影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x = t, y = √t, z = t^2,求曲线C在xy平面上的投影方程。
解析:曲线C在xy平面上的投影即为将曲线C在z轴上的坐标消去,得到的二维曲线方程。
由曲线C的参数方程可知 z = t^2。
将其代入到x = t和y = √t中,可得到曲线C在xy平面上的投影方程为 x = y^2。
因此,曲线C在xy平面上的投影方程为 x = y^2。
3. 题目三:曲线的切线和法线方程已知曲线C的参数方程为 x = t^2, y = t^3, z = t,求曲线C在点(1, 1, 1)处的切线和法线方程。
解析:切线方程可以通过求曲线参数方程在给定点处的导数来得到。
法线方程是切线方程的垂直平分线。
对曲线C的参数方程分别求导数,可得 dx/dt = 2t, dy/dt = 3t^2, dz/dt = 1。
(完整word版)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练习题.doc

2.2.1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x 2 y 2 )1.已知方程1表示焦点在 y 轴上的双曲线,则 k 的取值范围是(9 kk 3A.3<k <9B.k >3C.k >9D.k <32.方程 x 2 +(k-1)y 2=k+1 表示焦点在 x 轴上的双曲线,则 k 的取值范围是 ( )A.k <-1B.k > 1C.-1< k <1D.k < -1 或 k > 13.方程x 2y 2 1表示焦点在坐标轴上的双曲线,则α是第几象限的角()sincosA.二B.四C.二或四D.一或三4.已知双曲线的焦点 F 1(-4,0),F 2( 4, 0),且经过点 M (2 6 ,2)的双曲线标准方程是 ______.5.双曲线的焦点在 x 轴上,且经过点 M (3,2)、N (-2,-1),则双曲线标准方程是 ______.双曲线x 2 y 2 1 上点 P 到左焦点的距离为 6,这样的点有 ______个.6.12437.双曲线 3x 2 -y 2=2 的右支上有一点 P , P 到 x 轴、 y 轴的距离之比为,则点 P 的坐标是______.8.若双曲线 x 2 -4y 2 =4 的焦点是 F 1、F 2 过 F 1 的直线交左支于 A 、B ,若|AB|=5,则△ AF 2B 的周长是 ______.1 / 39.已知双曲线 x2y 2 1 ,过它的焦点且垂直于 x 轴的弦长是 ______. 25 2410.在双曲线 x 2-y 2 =4 上的一点,使该点与焦点的连线互相垂直,则这个点坐标是______.11. 已知 12 是双曲线 x 2 21 的两个焦点,点 P 在双曲线上且满足∠ F 1 PF2 F 、 F y4=90°,求△ F 1PF 2 的面积 .2 / 3参考答案1. C2. C3. C4. y 2 x 2 15. x 2y 2 16. 39 77 73 57.(2 6, 6 ) 8. 189.483510.( 6 , 2 ),(- 6 , 2 ),( 6 ,- 2 ),(- 6 ,- 2 )∵ 为双曲线 x 2y 21 上的一个点且 F 1、2 为焦点. 11. P4F∴ ||PF 1|-|PF 2||=2a=4,|F 1 F 2|=2c=2 5∵∠ F 1PF 2=90°∴在 Rt △PF 1F 2 中 ,|PF 1|2+|PF 2|2=|F 1F 2|2=20∵( |PF 1|-|PF 2|)2=|PF 1 |2+|PF 2|2-2|PF 1||PF 2|=16∴20-2|PF 1||PF 2|=16∴ |PF 1| ·|PF 2|=2∴SF PF12|PF 1| |PF ·2|=1 12由此题可归纳出 S △ F1PF2=b 2cot ∠F 1PF223 / 3。
曲线与方程练习题

曲线与方程练习题一、填空题1. 向上凹曲线的二次函数方程一般可以表示为 ________。
2. 直线 y = a 与 x 轴的交点为 _________。
3. 曲线 y = x^3 - 2x^2 - 3x + 2 的对称轴方程为 ________。
4. |a| > 1 时,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 的图像开口向 _________。
5. 一条直线 y = mx + c 与双曲线 xy = k (k > 0) 相交于两个点时,m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
6. 一条直线 y = kx 与椭圆 (x^2)/(a^2) + (y^2)/(b^2) = 1 相切于点 (x1, y1),则 k 的取值范围为 ________。
二、选择题1. 曲线 y = (x + 2)^2 - 3 的对称轴为:A. x = 2B. y = 2C. x = -2D. y = -22. 函数 y = (x - 3)(x - 1) 的图像与 x 轴的交点为:A. (3, 0) 和 (1, 0)B. (3, 0) 和 (-1, 0)C. (0, 3) 和 (0, 1)D. (0, 3) 和 (0, -1)3. 下列函数中,是抛物线的是:A. y = x^3 - 2x + 6B. y = 3x^2 + 4x - 1C. y = x^2 / 2 + 5D. y = 2x + 14. 随着 a 的增大,函数 y = ax^2 的图像:A. 变宽B. 变窄C. 上移D. 下移5. 一次函数 y = mx + c 和二次函数 y = ax^2 相交于两个交点时,m 和 a 的关系为:A. m = aB. m > aC. m < aD. 无法确定三、解答题1. 求下列函数的对称轴、顶点和图像开口的方向:a) y = 2x^2 + 4x - 3b) y = -3x^2 + 6x - 12. 给定函数 y = x^3 + ax^2 + bx + 2,已知该函数的图像过点 (-1, 2),x = 2 和 y = 4 和曲线的对称轴平行,则 a 和 b 的值分别为多少?3. 已知一条直线将椭圆 (x - 3)^2/4 + (y - 4)^2/9 = 1 和双曲线 (x -1)^2/9 - (y - 5)^2/4 = 1 分成两部分,求此直线方程。
2023届全国高考数学复习:专题(曲线的切线方程)重点讲解与练习(附答案)

2023届全国高考数学复习:专题(曲线的切线方程)重点讲解与练习考点一 求切线的方程【方法总结】求曲线切线方程的步骤(1)求曲线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方程的步骤第一步,求出函数y =f (x )在点x =x 0处的导数值f ′(x 0),即曲线y =f (x )在点P (x 0,f (x 0))处切线的斜率; 第二步,由点斜式方程求得切线方程为y -f (x 0)=f ′(x 0)ꞏ(x -x 0).(2)求曲线过点P (x 0,y 0)的切线方程的步骤第一步,设出切点坐标P ′(x 1,f (x 1));第二步,写出过P ′(x 1,f (x 1))的切线方程为y -f (x 1)=f ′(x 1)(x -x 1);第三步,将点P 的坐标(x 0,y 0)代入切线方程,求出x 1;第四步,将x 1的值代入方程y -f (x 1)=f ′(x 1)(x -x 1)可得过点P (x 0,y 0)的切线方程.注意:在求曲线的切线方程时,注意两个“说法”:求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方程和求曲线过点P 的切线方程,在点P 处的切线,一定是以点P 为切点,过点P 的切线,不论点P 在不在曲线上,点P 不一定是切点.【例题选讲】[例1](1) (2021ꞏ全国甲)曲线y =2x -1x +2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2) (2020ꞏ全国Ⅰ)函数f (x )=x 4-2x 3的图象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 )A .y =-2x -1B .y =-2x +1C .y =2x -3D .y =2x +1(3) (2018ꞏ全国Ⅰ)设函数f (x )=x 3+(a -1)x 2+ax .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A .y =-2xB .y =-xC .y =2xD .y =x(4) (2020ꞏ全国Ⅰ)曲线y =ln x +x +1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2,则该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5)已知函数f (x )=x ln x ,若直线l 过点(0,-1),并且与曲线y =f (x )相切,则直线l 的方程为 .(6) (2021ꞏ新高考Ⅰ)若过点(a ,b )可以作曲线y =e x 的两条切线,则( )A .e b <aB .e a <bC .0<a <e bD .0<b <e a(7)已知曲线f (x )=x 3-x +3在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x +2y -1=0垂直,则P 点的坐标为( )A .(1,3)B .(-1,3)C .(1,3)或(-1,3)D .(1,-3)(8) (2019ꞏ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在曲线y =ln x 上,且该曲线在点A 处的切线经过点(-e ,-1)(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9)设函数f (x )=x 3+(a -1)ꞏx 2+ax ,若f (x )为奇函数,且函数y =f (x )在点P (x 0,f (x 0))处的切线与直线x +y =0垂直,则切点P (x 0,f (x 0))的坐标为 .(10)函数y =x -1x +1在点(0,-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 A .18 B .14 C .12 D .1(11)曲线y =x 2-ln x 上的点到直线x -y -2=0的最短距离是 .【对点训练】1.设点P 是曲线y =x 3-3x +23上的任意一点,则曲线在点P 处切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 )A .⎣⎡⎦⎤0,π2∪⎣⎡⎭⎫5π6,πB .⎣⎡⎭⎫2π3,πC .⎣⎡⎭⎫0,π2∪⎣⎡⎭⎫2π3,πD .⎝⎛⎦⎤π2,5π6 2.函数f (x )=e x +1x 在x =1处的切线方程为 .3.(2019ꞏ全国Ⅰ)曲线y =3(x 2+x )e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4.曲线f (x )=1-2ln x x在点P (1,f (1))处的切线l 的方程为( ) A .x +y -2=0 B .2x +y -3=0 C .3x +y +2=0 D .3x +y -4=05.(2019ꞏ全国Ⅱ)曲线y =2sin x +cos x 在点(π,-1)处的切线方程为( )A .x -y -π-1=0B .2x -y -2π-1=0C .2x +y -2π+1=0D .x +y -π+1=06.(2019ꞏ天津)曲线y =cos x -x 2(0,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7.已知f (x )=x ⎝⎛⎭⎫e x +a e x 为奇函数(其中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则曲线y =f (x )在x =0处的切线方程为 . 8.已知曲线y =13x 3上一点P ⎝⎛⎭⎫2,83,则过点P 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9.已知函数f (x )=x ln x ,若直线l 过点(0,-1),并且与曲线y =f (x )相切,则直线l 的方程为 .10.设函数f (x )=f ′⎝⎛⎭⎫12x 2-2x +f (1)ln x ,曲线f (x )在(1,f (1))处的切线方程是( )A .5x -y -4=0B .3x -y -2=0C .x -y =0D .x =111.我国魏晋时期的科学家刘徽创立了“割圆术”,实施“以直代曲”的近似计算,用正n 边形进行“内外夹逼”的办法求出了圆周率π的精度较高的近似值,这是我国最优秀的传统科学文化之一.借用“以直代曲”的近似计算方法,在切点附近,可以用函数图象的切线近似代替在切点附近的曲线来近似计算.设f (x )=ln(1+x ),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用此结论计算ln2 022-ln2 021≈________. 12.曲线f (x )=x +ln x 在点(1,1)处的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2B .32C .12D .1413.已知曲线y =133+43.(1)求曲线在点P (2,4)处的切线方程;(2)求曲线过点P (2,4)的切线方程.14.设函数f (x )=ax -b x ,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为7x -4y -12=0.(1)求f (x )的解析式;(2)证明曲线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 =0和直线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定值,并求此定值.15.(2021ꞏ全国乙)已知函数f (x )=x 3-x 2+ax +1.(1)讨论f (x )的单调性;(2)求曲线y =f (x )过坐标原点的切线与曲线y =f (x )的公共点的坐标.考点二 求参数的值(范围)【方法总结】处理与切线有关的参数问题,通常根据曲线、切线、切点的三个关系列出参数的方程并解出参数:①切点处的导数是切线的斜率;②切点在切线上;③切点在曲线上.注意:曲线上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谨记切点既在切线上又在曲线上.【例题选讲】[例1](1)已知曲线f (x )=ax 3+ln x 在(1,f (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2)若函数f (x )=ln x +2x 2-ax 的图象上存在与直线2x -y =0平行的切线,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3)设函数f (x )=a ln x +bx 3的图象在点(1,-1)处的切线经过点(0,1),则a +b 的值为 .(4)(2019ꞏ全国Ⅲ)已知曲线y =a e x +x ln x 在点(1,a e)处的切线方程为y =2x +b ,则( )A .a =e ,b =-1B .a =e ,b =1C .a =e -1,b =1D .a =e -1,b =-1 (5)设曲线y =x +1x -2在点(1,-2)处的切线与直线ax +by +c =0垂直,则a b =( ) A .13 B .-13 C .3 D .-3(6)已知直线y =kx -2与曲线y =x ln x 相切,则实数k 的值为________.(7)已知函数f (x )=x +a 2x ,若曲线y =f (x )存在两条过(1,0)点的切线,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8)关于x 的方程2|x +a |=e x 有3个不同的实数解,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对点训练】1.若曲线y =x ln x 在x =1与x =t 处的切线互相垂直,则正数t 的值为________.2.设曲线y =e ax -ln(x +1)在x =0处的切线方程为2x -y +1=0,则a =( )A .0B .1C .2D .33.若曲线f (x )=x 3-x +3在点P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 =2x -1,则P 点的坐标为( )A .(1,3)B .(-1,3)C .(1,3)或(-1,3)D .(1,-3)4.函数f (x )=ln x +ax 的图象存在与直线2x -y =0平行的切线,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5.已知函数f (x )=x cos x +a sin x 在x =0处的切线与直线3x -y +1=0平行,则实数a 的值为 .6.已知函数f (x )=x 3+ax +b 的图象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2x -y -5=0,则a =________;b =________.7.若函数f (x )=ax -3x 的图象在点(1,f (1))处的切线过点(2,4),则a =________.8.若曲线y =e x 在x =0处的切线也是曲线y =ln x +b 的切线,则b =( )A .-1B .1C .2D .e9.曲线y =(ax +1)e x 在点(0,1)处的切线与x 轴交于点⎝⎛⎭⎫-12,0,则a = ; 10.过点M (-1,0)引曲线C :y =2x 3+ax +a 的两条切线,这两条切线与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MA |=|MB |,则a = .11.已知曲线C :f (x )=x 3-3x ,直线l :y =ax -3a ,则a =6是直线l 与曲线C 相切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12.已知点M 是曲线y =13x 3-2x 2+3x +1上任意一点,曲线在M 处的切线为l ,求:(1)斜率最小的切线方程;(2)切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13.已知函数f (x )=x 3+(1-a )x 2-a (a +2)x +b (a ,b ∈R ).(1)若函数f (x )的图象过原点,且在原点处的切线斜率为-3,求a ,b 的值;(2)若曲线y =f (x )存在两条垂直于y 轴的切线,求a 的取值范围.14.已知函数f (x )=13x 3-2x 2+3x (x ∈R )的图象为曲线C .(1)求在曲线C 上任意一点切线斜率的取值范围;(2)若在曲线C 上存在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求其中一条切线与曲线C 的切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例题选讲】[例1](1) (2021ꞏ全国甲)曲线y =2x -1x +2在点(-1,-3)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 答案 5x -y +2=0 解析 y ′=⎝ ⎛⎭⎪⎫2x -1x +2′=2(x +2)-(2x -1)(x +2)2=5(x +2)2,所以y ′|x =-1=5(-1+2)2=5,所以切线方程为y +3=5(x +1),即5x -y +2=0.(2) (2020ꞏ全国Ⅰ)函数f (x )=x 4-2x 3的图象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 )A .y =-2x -1B .y =-2x +1C .y =2x -3D .y =2x +1答案 B 解析 f (1)=1-2=-1,切点坐标为(1,-1),f ′(x )=4x 3-6x 2,所以切线的斜率为k =f ′(1)=4×13-6×12=-2,切线方程为y +1=-2(x -1),即y =-2x +1.(3) (2018ꞏ全国Ⅰ)设函数f (x )=x 3+(a -1)x 2+ax .若f (x )为奇函数,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 )A .y =-2xB .y =-xC .y =2xD .y =x答案 D 解析 法一 因为函数f (x )=x 3+(a -1)x 2+ax 为奇函数,所以f (-x )=-f (x ),所以(-x )3+(a -1)(-x )2+a (-x )=-[x 3+(a -1)x 2+ax ],所以2(a -1)x 2=0.因为x ∈R ,所以a =1,所以f (x )=x 3+x ,所以f ′(x )=3x 2+1,所以f ′(0)=1,所以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故选D .法二 因为函数f (x )=x 3+(a -1)x 2+ax 为奇函数,所以f (-1)+f (1)=0,所以-1+a -1-a +(1+a -1+a )=0,解得a =1,此时f (x )=x 3+x (经检验,f (x )为奇函数),所以f ′(x )=3x 2+1,所以f ′(0)=1,所以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故选D .法三 易知f (x )=x 3+(a -1)x 2+ax =x [x 2+(a -1)x +a ],因为f (x )为奇函数,所以函数g (x )=x 2+(a -1)x +a 为偶函数,所以a -1=0,解得a =1,所以f (x )=x 3+x ,所以f ′(x )=3x 2+1,所以f ′(0)=1,所以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y =x .故选D .(4) (2020ꞏ全国Ⅰ)曲线y =ln x +x +1的一条切线的斜率为2,则该切线的方程为________.答案 2x -y =0 解析 设切点坐标为(x 0,y 0),因为y =ln x +x +1,所以y ′=1x +1,所以切线的斜率为1x 0+1=2,解得x 0=1.所以y 0=ln 1+1+1=2,即切点坐标为(1,2),所以切线方程为y -2=2(x -1),即2x -y =0.(5)已知函数f (x )=x ln x ,若直线l 过点(0,-1),并且与曲线y =f (x )相切,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答案 x -y -1=0 解析 ∵点(0,-1)不在曲线f (x )=x ln x 上,∴设切点为(x 0,y 0).又∵f ′(x )=1+lnx ,∴直线l 的方程为y +1=(1+ln x 0)x .∴由⎩⎪⎨⎪⎧y 0=x 0ln x 0,y 0+1=(1+ln x 0)x 0,解得x 0=1,y 0=0.∴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即x -y -1=0.(6) (2021ꞏ新高考Ⅰ)若过点(a ,b )可以作曲线y =e x 的两条切线,则( )A .e b <aB .e a <bC .0<a <e bD .0<b <e a答案 D 解析 根据y =e x 图象特征,y =e x 是下凸函数,又过点(a ,b )可以作曲线y =e x 的两条切线,则点(a ,b )在曲线y =e x 的下方且在x 轴的上方,得0<b <e a .故选D .(7)已知曲线f (x )=x 3-x +3在点P 处的切线与直线x +2y -1=0垂直,则P 点的坐标为( )A .(1,3)B .(-1,3)C .(1,3)或(-1,3)D .(1,-3)答案 C 解析 设切点P (x 0,y 0),f ′(x )=3x 2-1,又直线x +2y -1=0的斜率为-12,∴f ′(x 0)=3x 20-1=2,∴x 20=1,∴x 0=±1,又切点P (x 0,y 0)在y =f (x )上,∴y 0=x 30-x 0+3,∴当x 0=1时,y 0=3;当x 0=-1时,y 0=3.∴切点P 为(1,3)或(-1,3).(8) (2019ꞏ江苏)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A 在曲线y =ln x 上,且该曲线在点A 处的切线经过点(-e ,-1)(e 为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点A 的坐标是________.答案 (e ,1) 解析 设A (m ,n ),则曲线y =ln x 在点A 处的切线方程为y -n =1m (x -m ).又切线过点(-e ,-1),所以有n +1=1m (m +e).再由n =ln m ,解得m =e ,n =1.故点A 的坐标为(e ,1).(9)设函数f (x )=x 3+(a -1)ꞏx 2+ax ,若f (x )为奇函数,且函数y =f (x )在点P (x 0,f (x 0))处的切线与直线x +y =0垂直,则切点P (x 0,f (x 0))的坐标为 .答案 (0,0) 解析 ∵f (x )=x 3+(a -1)x 2+ax ,∴f ′(x )=3x 2+2(a -1)x +a .又f (x )为奇函数,∴f (-x )=-f (x )恒成立,即-x 3+(a -1)x 2-ax =-x 3-(a -1)x 2-ax 恒成立,∴a =1,f ′(x )=3x 2+1,3x 20+1=1,x 0=0,f (x 0)=0,∴切点P (x 0,f (x 0))的坐标为(0,0).(10)函数y =x -1x +1在点(0,-1)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封闭图形的面积为( )A .18B .14C .12D .1答案 B 解析 ∵y =x -1x +1,∴y ′=(x +1)-(x -1)(x +1)2=2 x +1 2,∴k =y ′|x =0=2,∴切线方程为y +1=2(x -0),即y =2x -1,令x =0,得y =-1;令y =0,得x =12,故所求的面积为12×1×12=14.(11)曲线y =x 2-ln x 上的点到直线x -y -2=0的最短距离是 . 答案 2 解析 设曲线在点P (x 0,y 0)(x 0>0)处的切线与直线x -y -2=0平行,则0|x x y '==12x x x x 0=⎛⎫- ⎪⎝⎭=2x 0-1x 0=1.∴x 0=1,y 0=1,则P (1,1),则曲线y =x 2-ln x 上的点到直线x -y -2=0的最短距离d =|1-1-2|12+(-1)2=2. 【对点训练】1.设点P 是曲线y =x 3-3x +23上的任意一点,则曲线在点P 处切线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为( )A .⎣⎡⎦⎤0,π2∪⎣⎡⎭⎫5π6,πB .⎣⎡⎭⎫2π3,πC .⎣⎡⎭⎫0,π2∪⎣⎡⎭⎫2π3,πD .⎝⎛⎦⎤π2,5π6 1.答案 C 解析 y ′=3x 2-3,∴y ′≥-3,∴tan α≥-3,又α∈[0,π),故α∈⎣⎡⎭⎫0,π2∪⎣⎡⎭⎫2π3,π,故 选C .2.函数f (x )=e x +1x 在x =1处的切线方程为 .2.答案 y =(e -1)x +2 解析 f ′(x )=e x -1x 2,∴f ′(1)=e -1,又f (1)=e +1,∴切点为(1,e +1),切线斜率k =f ′(1)=e -1,即切线方程为y -(e +1)=(e -1)(x -1),即y =(e -1)x +2.3.(2019ꞏ全国Ⅰ)曲线y =3(x 2+x )e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3.答案 y =3x 解析 y ′=3(2x +1)e x +3(x 2+x )e x =3e x (x 2+3x +1),所以曲线在点(0,0)处的切线的斜率k =e 0×3=3,所以所求切线方程为y =3x .4.曲线f (x )=1-2ln x x在点P (1,f (1))处的切线l 的方程为( ) A .x +y -2=0 B .2x +y -3=0 C .3x +y +2=0 D .3x +y -4=04.答案 D 解析 因为f (x )=1-2ln x x f ′(x )=-3+2ln x x 2.又f (1)=1,且f ′(1)=-3,故所求切线方 程为y -1=-3(x -1),即3x +y -4=0.5.(2019ꞏ全国Ⅱ)曲线y =2sin x +cos x 在点(π,-1)处的切线方程为( )A .x -y -π-1=0B .2x -y -2π-1=0C .2x +y -2π+1=0D .x +y -π+1=05.答案 C 解析 设y =f (x )=2sin x +cos x ,则f ′(x )=2cos x -sin x ,∴f ′(π)=-2,∴曲线在点(π,-1)处的切线方程为y -(-1)=-2(x -π),即2x +y -2π+1=0.故选C .6.(2019ꞏ天津)曲线y =cos x -x 2(0,1)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6.答案 y =-12x +1 解析 y ′=-sin x -12,将x =0代入,可得切线斜率为-12.所以切线方程为y -1=-12x ,即y =-12x +1.7.已知f (x )=x ⎝⎛⎭⎫e x +a e x 为奇函数(其中e 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则曲线y =f (x )在x =0处的切线方程为 . 7.答案 2x -y =0 解析 ∵f (x )为奇函数,∴f (-1)+f (1)=0,即e +a e -1e -a e =0,解得a =1,f (x )=x ⎝⎛⎭⎫e x +1e x ,∴f ′(x )=⎝⎛⎭⎫e x +1e x +x ⎝⎛⎭⎫e x -1e x ,∴曲线y =f (x )在x =0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又f (0)=0,∴曲线y =f (x )在x =0处的切线的方程为2x -y =0.8.已知曲线y =13x 3上一点P ⎝⎛⎭⎫2,83,则过点P 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8.答案 3x -3y +2=0或12x -3y -16=0 解析 设切点坐标为⎝⎛⎭⎫x 0,13x 30,由y ′=⎝⎛⎭⎫13x 3′=x 2,得y ′|x =x 0 =x 20,即过点P 的切线的斜率为x 20,又切线过点P ⎝⎛⎭⎫2,83,若x 0≠2,则x 20=13x 30-83x 0-2,解得x 0=-1,此时切线的斜率为1;若x 0=2,则切线的斜率为4.故所求的切线方程是y -83=x -2或y -83=4(x -2),即3x -3y +2=0或12x -3y -16=0.9.已知函数f (x )=x ln x ,若直线l 过点(0,-1),并且与曲线y =f (x )相切,则直线l 的方程为 . 9.答案 x -y -1=0 解析 ∵点(0,-1)不在曲线f (x )=x ln x 上,∴设切点为(x 0,y 0).又∵f ′(x )=1+ln x ,∴直线l 的方程为y +1=(1+ln x 0)x .∴由⎩⎪⎨⎪⎧y 0=x 0ln x 0,y 0+1=(1+ln x 0)x 0,解得x 0=1,y 0=0.∴直线l 的方程为y =x -1,即x -y -1=0.10.设函数f (x )=f ′⎝⎛⎭⎫12x 2-2x +f (1)ln x ,曲线f (x )在(1,f (1))处的切线方程是( )A .5x -y -4=0B .3x -y -2=0C .x -y =0D .x =110.答案 A 解析 因为f (x )=f ′⎝⎛⎭⎫12x 2-2x +f (1)ln x ,所以f ′(x )=2f ′⎝⎛⎭⎫12x -2+f (1)x .令x =12得f ′⎝⎛⎭⎫12=2f ′⎝⎛⎭⎫12 ×12-2+2f (1),即f (1)=1.又f (1)=f ′⎝⎛⎭⎫12-2,所以f ′⎝⎛⎭⎫12=3,所以f ′(1)=2f ′⎝⎛⎭⎫12-2+f (1)=6-2+1=5.所以曲线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y -1=5(x -1),即5x -y -4=0.11.我国魏晋时期的科学家刘徽创立了“割圆术”,实施“以直代曲”的近似计算,用正n 边形进行“内外夹逼”的办法求出了圆周率π的精度较高的近似值,这是我国最优秀的传统科学文化之一.借用“以直代曲”的近似计算方法,在切点附近,可以用函数图象的切线近似代替在切点附近的曲线来近似计算.设f (x )=ln(1+x ),则曲线y =f (x )在点(0,0)处的切线方程为________,用此结论计算ln2 022-ln2 021≈________.11.答案 y =x 12 021 解析 函数f (x )=ln(1+x ),则f ′(x )=11+x,f ′(0)=1,f (0)=0,∴切线方程为y =x .∴ ln2 022-ln2 021=ln ⎝⎛⎭⎫1+12 021=f ⎝⎛⎭⎫12 021,根据以直代曲,x =12 021也非常接近切点x =0.∴可以将x =12 021代入切线近似代替f ⎝⎛⎭⎫12 021,即f ⎝⎛⎭⎫12 021≈12 021. 12.曲线f (x )=x +ln x 在点(1,1)处的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A .2B .32C .12D .1412.答案 D 解析 f ′(x )=1+1x ,则f ′(1)=2,故曲线f (x )=x +ln x 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为y -1=2(x-1),即y =2x -1,此切线与两坐标轴的交点坐标分别为(0,-1),⎝⎛⎭⎫12,0,则切线与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12×1×12=14,故选D .13.已知曲线y =133+43.(1)求曲线在点P (2,4)处的切线方程;(2)求曲线过点P (2,4)的切线方程.13.解析 (1)∵P (2,4)在曲线y =13x 3+43上,且y ′=x 2,∴在点P (2,4)处的切线的斜率为y ′|x =2=4.∴曲线在点P (2,4)处的切线方程为y -4=4(x -2),即4x -y -4=0.(2)设曲线y =13x 3+43与过点P (2,4)的切线相切于点A ⎝⎛⎭⎫x 0,13x 30+43,则切线的斜率为y ′|x =x 0=x 20. ∴切线方程为y -⎝⎛⎭⎫13x 30+43=x 20(x -x 0),即y =x 20ꞏx -23x 30+43. ∵点P (2,4)在切线上,∴4=2x 20-23x 30+43,即x 30-3x 20+4=0,∴x 30+x 20-4x 20+4=0, ∴x 20(x 0+1)-4(x 0+1)(x 0-1)=0,∴(x 0+1)(x 0-2)2=0,解得x 0=-1或x 0=2,故所求的切线方程为x -y +2=0或4x -y -4=0.14.设函数f (x )=ax -b x ,曲线y =f (x )在点(2,f (2))处的切线方程为7x -4y -12=0.(1)求f (x )的解析式;(2)证明曲线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 =0和直线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定值,并求此定值.14.解析 (1)方程7x -4y -12=0可化为y =74x -3,当x =2时,y =12.又f ′(x )=a +b x 2,于是⎩⎨⎧2a -b 2=12,a +b 4=74,解得⎩⎪⎨⎪⎧a =1,b =3.故f (x )=x -3x (2)设P (x 0,y 0)为曲线上任一点,由y ′=1+3x 2知曲线在点P (x 0,y 0)处的切线方程为y -y 0=⎝⎛⎭⎫1+3x 20(x -x 0), 即y -⎝⎛x 0-3x 0=⎝⎛⎭⎫1+3x 20(x -x 0).令x =0,得y =-6x 0, 从而得切线与直线x =0的交点坐标为⎝⎛⎭⎫0,-6x 0. 令y =x ,得y =x =2x 0,从而得切线与直线y =x 的交点坐标为(2x 0,2x 0).所以点P (x 0,y 0)处的切线与直线x =0,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S =12⎪⎪⎪⎪-6x 0|2x 0|=6. 故曲线y =f (x )上任一点处的切线与直线x =0,y =x 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为定值,且此定值为6. 15.(2021ꞏ全国乙)已知函数f (x )=x 3-x 2+ax +1.(1)讨论f (x )的单调性;(2)求曲线y =f (x )过坐标原点的切线与曲线y =f (x )的公共点的坐标.15.解析 (1)由题意知f (x )的定义域为R ,f ′(x )=3x 2-2x +a ,对于f ′(x )=0,Δ=(-2)2-4×3a =4(1-3a ).①当a ≥13时,Δ≤0,f ′(x )≥0在R 上恒成立,所以f (x )在R 上单调递增;②当a <13时,令f ′(x )=0,即3x 2-2x +a =0,解得x 1=1-1-3a 3,x 2=1+1-3a 3, 令f ′(x )>0,则x <x 1或x >x 2;令f ′(x )<0,则x 1<x <x 2.所以f (x )在(-∞,x 1)上单调递增,在(x 1,x 2)上单调递减,在(x 2,+∞)上单调递增.综上,当a ≥13时,f (x )在R 上单调递增;当a <13时,f (x )在⎝ ⎛⎭⎪⎫-∞,1-1-3a 3上单调递增, 在⎝ ⎛⎭⎪⎫1-1-3a 3,1+1-3a 3上单调递减,在⎝ ⎛⎭⎪⎫1+1-3a 3,+∞上单调递增. (2)记曲线y =f (x )过坐标原点的切线为l ,切点为P (x 0,x 30-x 20+ax 0+1).因为f ′(x 0)=3x 20-2x 0+a ,所以切线l 的方程为y -(x 30-x 20+ax 0+1)=(3x 20-2x 0+a )(x -x 0).由l 过坐标原点,得2x 30-x 20-1=0,解得x 0=1,所以切线l 的方程为y =(1+a )x .由⎩⎪⎨⎪⎧y =(1+a )x ,y =x 3-x 2+ax +1解得⎩⎪⎨⎪⎧x =1,y =1+a 或⎩⎪⎨⎪⎧x =-1,y =-1-a . 所以曲线y =f (x )过坐标原点的切线与曲线y =f (x )的公共点的坐标为(1,1+a )和(-1,-1-a ). 考点二 求参数的值(范围)【方法总结】处理与切线有关的参数问题,通常根据曲线、切线、切点的三个关系列出参数的方程并解出参数:①切点处的导数是切线的斜率;②切点在切线上;③切点在曲线上.注意:曲线上横坐标的取值范围;谨记切点既在切线上又在曲线上.【例题选讲】[例1](1)已知曲线f (x )=ax 3+ln x 在(1,f (1))处的切线的斜率为2,则实数a 的值是________.答案 13 解析 f ′(x )=3ax 2+1x ,则f ′(1)=3a +1=2,解得a =13.(2)若函数f (x )=ln x +2x 2-ax 的图象上存在与直线2x -y =0平行的切线,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2,+∞) 解析 直线2x -y =0的斜率k =2,又曲线f (x )上存在与直线2x -y =0平行的切线,∴f ′(x )=1x +4x -a =2在(0,+∞)内有解,则a =4x +1x -2,x >0.又4x +1x ≥24x ꞏ1x =4,当且仅当x =12时取“=”.∴a ≥4-2=2.∴a 的取值范围是[2,+∞). (3)设函数f (x )=a ln x +bx 3的图象在点(1,-1)处的切线经过点(0,1),则a +b 的值为 .答案 0 解析 依题意得f ′(x )=a x +3bx 2,于是有⎩⎪⎨⎪⎧ f (1)=-1,f ′(1)=1+10-1,即⎩⎪⎨⎪⎧ b =-1,a +3b =-2,解得⎩⎪⎨⎪⎧a =1,b =-1,2.设曲线y =e ax -ln(x +1)在x =0处的切线方程为2x -y +1=0,则a =( )A .0B .1C .2D .32.答案 D 解析 ∵y =e ax -ln(x +1),∴y ′=a e ax -1x +1,∴当x =0时,y ′=a -1.∵曲线y =e ax -ln(x +1)在x =0处的切线方程为2x -y +1=0,∴a -1=2,即a =3.故选D .3.若曲线f (x )=x 3-x +3在点P 处的切线平行于直线y =2x -1,则P 点的坐标为( )A .(1,3)B .(-1,3)C .(1,3)或(-1,3)D .(1,-3)3.答案 C 解析 f ′(x )=3x 2-1,令f ′(x )=2,则3x 2-1=2,解得x =1或x =-1,∴P (1,3)或(-1,3),经检验点(1,3),(-1,3)均不在直线y =2x -1上,故选C .4.函数f (x )=ln x +ax 的图象存在与直线2x -y =0平行的切线,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 .4.答案 (-∞,2) 解析 由题意知f ′(x )=2在(0,+∞)上有解.所以f ′(x )=1x a =2在(0,+∞)上有解,则a =2-1x .因为x >0,所以2-1x 2,所以a 的取值范围是(-∞,2).5.已知函数f (x )=x cos x +a sin x 在x =0处的切线与直线3x -y +1=0平行,则实数a 的值为 . 5.答案 2 解析 f ′(x )=cos x +x ꞏ(-sin x )+a cos x =(1+a )cos x -x sin x ,∴f ′(0)=1+a =3,∴a =2. 6.已知函数f (x )=x 3+ax +b 的图象在点(1,f (1))处的切线方程为2x -y -5=0,则a =________;b =________. 6.答案 -1 -3 解析 由题意得f ′(x )=3x 2+a ,则由切线方程得⎩⎪⎨⎪⎧f (1)=1+a +b =2×1-5,f ′(1)=3+a =2,解得a = -1,b =-3.7.若函数f (x )=ax -3x 的图象在点(1,f (1))处的切线过点(2,4),则a =________.7.答案 2 解析 f ′(x )=a +3x 2,f ′(1)=a +3,f (1)=a -3,故f (x )的图象在点(1,a -3)处的切线方程为y-(a -3)=(a +3)(x -1),又切线过点(2,4),所以4-(a -3)=a +3,解得a =2.8.若曲线y =e x 在x =0处的切线也是曲线y =ln x +b 的切线,则b =( )A .-1B .1C .2D .e8.答案 C 解析 y =e x 的导数为y ′=e x ,则曲线y =e x 在x =0处的切线斜率k =1,则曲线y =e x 在x=0处的切线方程为y -1=x ,即y =x +1.设y =x +1与y =ln x +b 相切的切点为(m ,m +1).又y ′=1x ,则1m =1,解得m =1.所以切点坐标为(1,2),则2=b +ln 1,得b =2.9.曲线y =(ax +1)e x 在点(0,1)处的切线与x 轴交于点⎝⎛⎭⎫-12,0,则a = ; 9.答案 1 解析 y ′=e x (ax +1+a ),所以y ′|x =0=1+a ,则曲线y =(ax +1)e x 在(0,1)处的切线方程为y=(1+a )x +1,又切线与x 轴的交点为⎝⎛⎭⎫-12,0,所以0=(1+a )×⎝⎛⎭⎫-12+1,解得a =1. 10.过点M (-1,0)引曲线C :y =2x 3+ax +a 的两条切线,这两条切线与y 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若|MA |=|MB |,则a = .10.答案 -274 解析 设切点坐标为(t ,2t 3+at +a ),∵y ′=6x 2+a ,∴6t 2+a =2t 3+at +a t +1,即4t 3+6t 2=0,解得t =0或t =-32,∵|MA |=|MB |,∴两切线的斜率互为相反数,即2a +6×⎝⎛⎭⎫-322=0,解得a =-274.11.已知曲线C :f (x )=x 3-3x ,直线l :y =ax -3a ,则a =6是直线l 与曲线C 相切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11.答案 A 解析 因为曲线C :f (x )=x 3-3x ,所以f ′(x )=3x 2-3.设直线l 与曲线C 相切,且切点的横坐标为x 0,则切线方程为y =(3x 20-3)x -2x 30,所以⎩⎨⎧ 3x 20-3=a ,2x 30=3a ,解得⎩⎨⎧ x 0=3,a =6或⎩⎨⎧ x 0=-32,a =-34,所以a =6是直线l 与曲线C 相切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选A .12.已知点M 是曲线y =13x 3-2x 2+3x +1上任意一点,曲线在M 处的切线为l ,求:(1)斜率最小的切线方程;(2)切线l 的倾斜角α的取值范围.12.解析 (1)y ′=x 2-4x +3=(x -2)2-1≥-1,∴当x =2时,y ′min =-1,y =53,∴斜率最小的切线过点⎝⎛⎭⎫2,53,斜率k =-1,∴切线方程为y -53=-1×(x -2),即3x +3y -11=0.(2)由(1)得k ≥-1,∴tan α≥-1,又∵α∈[0,π),∴α∈⎣⎡⎭⎫0,π2∪⎣⎡⎭⎫3π4,π. 故α的取值范围为⎣⎡⎭⎫0,π2∪⎣⎡⎭⎫3π4,π. 13.已知函数f (x )=x 3+(1-a )x 2-a (a +2)x +b (a ,b ∈R ).(1)若函数f (x )的图象过原点,且在原点处的切线斜率为-3,求a ,b 的值;(2)若曲线y =f (x )存在两条垂直于y 轴的切线,求a 的取值范围.13.解析 f ′(x )=3x 2+2(1-a )x -a (a +2).(1)由题意得⎩⎪⎨⎪⎧f (0)=b =0,f ′(0)=-a (a +2)=-3,解得b =0,a =-3或a =1. (2)因为曲线y =f (x )存在两条垂直于y 轴的切线,所以关于x 的方程f ′(x )=3x 2+2(1-a )x -a (a +2)=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所以Δ=4(1-a )2+12a (a +2)>0,即4a 2+4a +1>0,所以a ≠-12.所以a 的取值范围为⎝⎛⎭⎫-∞,-12∪⎝⎛⎭⎫-12,+∞.14.已知函数f (x )=13x 3-2x 2+3x (x ∈R )的图象为曲线C .(1)求在曲线C 上任意一点切线斜率的取值范围;(2)若在曲线C 上存在两条相互垂直的切线,求其中一条切线与曲线C 的切点的横坐标的取值范围. 14.解析 (1)由题意得f ′(x )=x 2-4x +3,则f ′(x )=(x -2)2-1≥-1,即曲线C 上任意一点处的切线斜率的取值范围是[-1,+∞).(2)设曲线C 的其中一条切线的斜率为k (k ≠0),则由题意并结合(1)中结论可知⎩⎪⎨⎪⎧ k ≥-1,-1k ≥-1,解得-1≤k <0或k ≥1, 则-1≤x 2-4x +3<0或x 2-4x +3≥1,解得x ∈(-∞,2-2]∪(1,3)∪[2+2,+∞).。
习题第29讲 曲线与方程--高考数学习题和答案

专题九 解析几何第二十九讲 曲线与方程2019年1.(2019北京理8)数学中有许多形状优美、寓意美好的曲线,曲线就是其中之一(如图)。
给出下列三个结论:① 曲线恰好经过6个整点(即横、纵坐标均为整数的点);② 曲线③ 曲线所围城的“心形”区域的面积小于3.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 )① (B )② (C )①② (D )①②③2.(2019浙江15)已知椭圆22195x y +=的左焦点为F ,点P 在椭圆上且在x 轴的上方, 若线段PF 的中点在以原点O 为圆心,OF 为半径的圆上,则直线PF 的斜率是_______.3.(2019江苏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的焦点为F 1(–1、0),F 2(1,0).过F 2作x 轴的垂线l ,在x 轴的上方,l 与圆F 2:222(1)4x y a −+=交于点A ,与椭圆C 交于点D .连结AF 1并延长交圆F 2于点B ,连结BF 2交椭圆C 于点E ,连结DF 1.已知DF 1=52. (1)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 (2)求点E 的坐标.4.(2019全国III 理21(1))已知曲线C :y =22x ,D 为直线y =12−上的动点,过D 作C的两条切线,切点分别为A ,B . (1)证明:直线AB 过定点: (2)若以E (0,52)为圆心的圆与直线AB 相切,且切点为线段AB 的中点,求四边形ADBE 的面积.5.(2019北京理18)已知抛物线2:2C x py =−经过点(2,-1). (I) 求抛物线C 的方程及其准线方程; (II)设O 为原点,过抛物线C 的焦点作斜率不为0的直线l 交抛物线C 于两点M ,N ,直线y =-1分别交直线OM ,ON 于点A 和点B ,求证:以AB 为直径的圆经过y 轴上的两上定点.6.(2019全国II 理21)已知点A (−2,0),B (2,0),动点M (x ,y )满足直线AM 与BM 的斜率之积为−12.记M 的轨迹为曲线C .(1)求C 的方程,并说明C 是什么曲线;(2)过坐标原点的直线交C 于P ,Q 两点,点P 在第一象限,PE ⊥x 轴,垂足为E ,连结QE 并延长交C 于点G .(i )证明:PQG △是直角三角形; (ii )求PQG △面积的最大值.7. (2019浙江21)如图,已知点(10)F ,为抛物线22(0)y px p =>的焦点,过点F 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点C 在抛物线上,使得ABC △的重心G 在x 轴上,直线AC 交x 轴于点Q ,且Q 在点F 右侧.记,AFG CQG △△的面积为12,S S .(1)求p 的值及抛物线的准线方程; (2)求12S S 的最小值及此时点G 的坐标. 8.(2019天津理18)设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左焦点为F ,上顶点为B .已知椭圆的短轴长为4(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设点P 在椭圆上,且异于椭圆的上、下顶点,点M 为直线PB 与x 轴的交点,点N在y 轴的负半轴上.若||||ON OF =(O 为原点),且OP MN ⊥,求直线PB 的斜率.2010-2018年解答题1.(2018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过点1)2,焦点12(F F ,圆O 的直径为12F F .(1)求椭圆C 及圆O 的方程;(2)设直线l 与圆O 相切于第一象限内的点P .①若直线l 与椭圆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求点P 的坐标;②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A B 两点.若OAB △,求直线l 的方程. 2.(2017新课标Ⅱ)设O 为坐标原点,动点M 在椭圆C :2212x y +=上,过M 做x 轴的垂线,垂足为N ,点P 满足NP =.(1)求点P 的轨迹方程;(2)设点Q 在直线3x =−上,且1OP PQ ⋅=.证明:过点P 且垂直于OQ 的直线l 过C 的左焦点F .3.(2016年山东)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抛物线E :22x y =的焦点F 是C 的一个顶点. (Ⅰ)求椭圆C 的方程;(Ⅱ)设P 是E 上的动点,且位于第一象限,E 在点P 处的切线l 与C 交与不同的两点A ,B ,线段AB 的中点为D ,直线OD 与过P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交于点M . (i )求证:点M 在定直线上;(ii )直线l 与y 轴交于点G ,记PFG △的面积为1S ,PDM △的面积为2S ,求12S S的最大值及取得最大值时点P 的坐标.4.(2016年天津)设椭圆13222=+y ax (a >的右焦点为F ,右顶点为A ,已知||3||1||1FA eOA OF =+,其中O 为原点,e 为椭圆的离心率. (Ⅰ)求椭圆的方程;(Ⅱ)设过点A 的直线l 与椭圆交于点B (B 不在x 轴上),垂直于l 的直线与l 交于点M ,与y 轴交于点H ,若HF BF ⊥,且MOA MAO ∠∠≤,求直线l 的斜率的取值范围.5.(2016年全国II)已知椭圆:E 2213x y t +=的焦点在x 轴上,A 是E 的左顶点,斜率为(0)k k >的直线交E 于,A M 两点,点N 在E 上,MA NA ⊥.(Ⅰ)当4,||||tAM AN =时,求AMN ∆的面积;(Ⅱ)当2AM AN =时,求k 的取值范围.6.(2015湖北)一种作图工具如图1所示.O 是滑槽AB 的中点,短杆ON 可绕O 转动,长杆MN 通过N 处铰链与ON 连接,MN 上的栓子D 可沿滑槽AB 滑动,且1DN ON ==,3MN =.当栓子D 在滑槽AB 内作往复运动时,带动..N 绕O 转动一周(D 不动时,N也不动),M 处的笔尖画出的曲线记为C .以O 为原点,AB 所在的直线为x 轴建立如图2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Ⅰ)求曲线C 的方程;(Ⅱ)设动直线l 与两定直线1:20l x y −=和2:20l x y +=分别交于,P Q 两点.若直线l 总与曲线C 有且只有一个公共点,试探究:△OPQ 的面积是否存在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该最小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7.(2015江苏)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椭圆()222210x y a b a b+=>>的离心,且右焦点F 到左准线l 的距离为3.(1)求椭圆的标准方程;(2)过F 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垂直平分线分别交直线l 和AB 于点,P C ,若2PC AB =,求直线AB 的方程.8.(2015四川)如图,椭圆E :2222+1(0)x y a b a b =>>,过点(0,1)P 的动直线l 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当直线l 平行与x 轴时,直线l 被椭圆E 截得的线段长为(1)求椭圆E 的方程;(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是否存在与点P 不同的定点Q ,使得QA PAQB PB=恒成立?若存在,求出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9.(2015北京)已知椭圆C :()222210x y a b a b +=>>,点()01P ,和点 ()A m n ,()0m ≠都在椭圆C 上,直线PA 交x 轴于点M .(Ⅰ)求椭圆C 的方程,并求点M 的坐标(用m ,n 表示);(Ⅱ)设O 为原点,点B 与点A 关于x 轴对称,直线PB 交x 轴于点N .问:y 轴上是否存在点Q ,使得OQM ONQ ∠=∠?若存在,求点Q 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10.(2015浙江)已知椭圆2212x y +=上两个不同的点,A B 关于直线12y mx =+对称.(Ⅰ)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Ⅱ)求AOB ∆面积的最大值(O 为坐标原点).11.(2014广东)已知椭圆2222:1(0)x y C a b a b +=>>的一个焦点为,, (Ⅰ)求椭圆C 的标准方程;(Ⅱ)若动点00(,)P x y 为椭圆外一点,且点P 到椭圆C 的两条切线相互垂直,求点P的轨迹方程.12.(2014辽宁)圆224x y +=的切线与x 轴正半轴,y 轴正半轴围成一个三角形,当该三角形面积最小时,切点为P (如图),双曲线22122:1x y C a b−=过点P .(1)求1C 的方程;(2)椭圆2C 过点P 且与1C 有相同的焦点,直线l 过2C 的右焦点且与2C 交于A ,B 两点,若以线段AB 为直径的圆心过点P ,求l 的方程.13.(2013四川)已知椭圆C :)0(12222>>=+b a by a x 的两个焦点分别为1(10)F −,,210F (,),且椭圆C 经过点),3134(P . (Ⅰ)求椭圆C 的离心率(Ⅱ)设过点),(20A 的直线l 与椭圆C 交于M ,N 两点,点Q 是MN 上的点,且 222112ANAMAQ+=,求点Q 的轨迹方程.14.(2012湖南)在直角坐标系xoy 中,曲线1C 的点均在2C :22(5)9x y −+=外,且对1C 上任意一点M ,M 到直线2x =−的距离等于该点与圆2C 上点的距离的最小值. (Ⅰ)求曲线1C 的方程;(Ⅱ)设00(,)P x y (3y ≠±)为圆2C 外一点,过P 作圆2C 的两条切线,分别与曲线1C 相交于点A ,B 和C ,D.证明:当P 在直线4x =−上运动时,四点A ,B ,C ,D 的纵坐标之积为定值.15.(2011天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点(,)P a b (0)a b >>为动点,12,F F 分别为椭圆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已知△12F PF 为等腰三角形.(Ⅰ)求椭圆的离心率e ;(Ⅱ)设直线2PF 与椭圆相交于,A B 两点,M 是直线2PF 上的点,满足2AM BM ⋅=− ,求点M 的轨迹方程.16.(2009广东)已知曲线2:C y x =与直线:20l x y −+=交于两点(,)A A A x y 和(,)B B B x y ,且A B x x <.记曲线C 在点A 和点B 之间那一段L 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 .设点(,)P s t 是L 上的任一点,且点P 与点A 和点B 均不重合. (1)若点Q 是线段AB 的中点,试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2)若曲线22251:24025G x ax y y a −+−++=与D 有公共点,试求a 的最小值.。
高三数学曲线与方程练习题

高三数学曲线与方程练习题1. 求抛物线 $y=x^2-4x+3$ 的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
解:首先,我们可以将抛物线的方程表示成标准形式:$y = a(x-h)^2 + k$,其中$(h,k)$为顶点坐标。
将给定的抛物线方程展开,可以得到:$y = x^2 - 4x + 3$比较标准形式与给定方程,可以得知:$h = \frac{-b}{2a} = \frac{-(-4)}{2(1)} = 2$将$h$代入给定方程,可以得到顶点的纵坐标:$k = 2^2 - 4(2) + 3 = -1$所以,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2, -1)$。
对称轴的方程可以通过将$x$替换为$h$得到:$x = 2$综上所述,抛物线的顶点坐标为 $(2, -1)$,对称轴方程为 $x = 2$。
2. 已知二次函数 $y = ax^2 + bx + c$ 的图像过点$(-1, 0)$,切线方程为 $y = 2x - 3$,求函数的解析式。
解:首先,由于已知二次函数的图像过点$(-1, 0)$,可以得到一个方程:$a(-1)^2 + b(-1) + c = 0$化简上述方程,可以得到:$a - b + c = 0$另外,切线的方程为 $y = 2x - 3$,说明该点处的导数为2,即对应二次函数的导数为2。
所以我们可以对二次函数求导以得到导函数。
对二次函数求导,可以得到:$y' = 2ax + b$将过点$(-1, 0)$的坐标代入导函数,可以得到一个新的方程:$2a(-1) + b = 2$化简上述方程,可以得到:$-2a + b = 2$综合以上两个方程,可以得到一个方程组:$\begin{cases}a -b +c = 0 \\-2a + b = 2 \\\end{cases}$通过解方程组,我们可以得到 $a = -\frac{2}{5}$,$b = -\frac{6}{5}$ 和 $c = -\frac{12}{5}$。
(完整版)双曲线基础练习题

(完整版)双曲线基础练习题
1. 引言
该练题旨在帮助读者巩固并提高对双曲线的理解。
通过一系列的基础练题,读者将能够熟悉双曲线的基本特征、图像以及相关的数学概念。
2. 练题
2.1 双曲线图像的分析
给定下列双曲线的方程,请绘制出相应的图像,然后回答相关问题。
1. 双曲线方程:$y = \frac{1}{x}$
- 绘制出该双曲线的图像
- 该双曲线是否有渐近线?如果有,请确定其方程。
- 该双曲线是否对称于原点?解释原因。
2. 双曲线方程:$y = \frac{2}{x+1}$
- 绘制出该双曲线的图像
- 该双曲线是否有渐近线?如果有,请确定其方程。
- 该双曲线是否对称于原点?解释原因。
2.2 数学概念的应用
回答下列问题,注意要用双曲线的相关概念来解释答案。
1. 为什么双曲线的渐近线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双曲线图像的特征?
2. 双曲线的离心率是什么?如何确定一个双曲线的离心率?
3. 通过改变双曲线方程中的参数,如何调整双曲线的形状?
3. 结论
通过完成上述练习题,读者应该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双曲线的基
本概念和性质。
这些练习题不仅帮助读者熟悉双曲线的图像和方程,还能够加深对双曲线的数学概念的理解。
继续探索和练习双曲线,
将有助于读者在更高级的数学领域中应用这些概念。
曲线练习题

曲线练习题一、基础题(1) y = 2x + 3(2) y = x^2 4x + 1(3) y = 3x^3 2x^2 + x 5(1) y = 4x 7(2) y = 2x^2 + 3x 1(3) y = 5x^3 3x^2 + 2x + 4(1) y = x^2 6x + 9(2) y = 2x^2 + 4x + 6(3) y = 3x^3 9x^2 + 6x二、应用题1. 某物体做直线运动,其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为 s = 3t^2 + 2t + 1(其中s为位移,t为时间),求:(1) 物体在t=2秒时的位移;(2) 物体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
2. 一条河流的流速与时间的关系为 v = 2t + 3(其中v为流速,t为时间),求:(3) 河流在t=4小时时的流速;(4) 河流在前5小时内的平均流速。
三、综合题1. 已知曲线方程 y = x^3 3x^2 + 2x,求:(1) 曲线的拐点;(2) 曲线的极值。
2. 给定曲线方程 y = e^x x^2,求:(3) 曲线的凹凸区间;(4) 曲线的单调区间。
四、拓展题1. 已知曲线方程 y = ln(x^2 + 1),求:(1) 曲线的渐近线;(2) 曲线在x=0处的曲率。
2. 给定曲线方程 y = sin(x) + cos(x),求:(3) 曲线的周期;(4) 曲线在[0, π]区间内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五、几何题(1) 画出该曲线的图形;(2) 求曲线在点 (1, 1) 处的切线方程;(3) 计算曲线在 x = 0 和 x = 2 之间的弧长。
(4) 确定曲线的类型;(5) 求曲线在第一象限内的切线斜率;(6) 计算曲线的周长。
六、实际应用题1. 一辆汽车以匀加速直线运动,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为 v = 4t + 2(其中v为速度,t为时间),求:(1) 汽车在t=5秒时的速度;(2) 汽车在前6秒内的位移。
2. 某企业的成本与产量的关系为 C = 3Q^2 + 2Q + 10(其中C 为成本,Q为产量),求:(3) 当产量为10时的成本;(4) 产量为多少时,成本最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曲线与方程
考纲要求:了解方程的曲线与曲线的方程的对应关系. 教材复习
1.曲线的方程与方程的曲线
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某曲线C (看作适合某种条件的点的集合或轨迹)上的点与一个二元方程(,)0f x y =的实数解建立了如下关系:
()1曲线上的点的坐标都是这个方程的 ;()2以这个方程的解为坐标的点都是
那么,这个方程叫做曲线的方程,这条曲线叫做方程的曲线(图形). 2.两曲线的交点
设曲线1C 的方程为()1,0F x y =,曲线2C 的方程为()2,0F x y =,则曲线12,C C 的交点坐标
即为方程组 的实数解,若此方程组无解,则两曲线12,C C .
3.求动点轨迹方程的一般步骤
①建系:建立适当的坐标系;②设点:设轨迹上的任一点(),P x y ;③列式:列出动点P 所满足的关系式;④代换:依条件的特点,选用距离公式、斜率公式等将其转化为,x y 的方程式,并化简;⑤证明:证明所求方程即为符合条件的动点轨迹方程.
4.求轨迹方程常用方法
()1直接法:直接利用条件建立,x y 之间的关系(),0F x y =;
()2定义法:先根据定义得出动点的轨迹的类别,再由待定系数法求出动点的轨迹方程. ()3待定系数法:已知所求曲线的类型,求曲线的方程.先根据所求曲线类型设出相应曲线的
方程,再由条件确定其待定系数;
()4代入法(相关点法)
:动点(),P x y 依赖于另一动点()00,Q x y 的变化而变化,并且()00,Q x y 又在某已知曲线上,则可先用,x y 的代数式表示00,x y ,再将00,x y 带入已知曲线得要求的轨迹方程.
()5参数法:当动点(),P x y 的坐标,x y 之间的关系不易直接找到,也没有相关动点可用时,
可考虑将,x y 均用一中间变量(参数)表示,得参数方程,再消去参数得普通方程.
5.对于中点弦问题,常用“点差法”
:其步骤为:设点,代入,作差,整理. 基本知识方法
1.掌握“方程与曲线”的充要关系;
2.求轨迹方程的常用方法:轨迹法、定义法、代入法、参数法、待定系数法、直接法和交轨法、向量法. 要注意“查漏补缺,剔除多余”.
典例分析:
考点一 曲线与方程
问题1.()1(06调研)如果命题“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在曲线C 上”
是不正确的,那么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A 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都不在曲线C 上;
.B 曲线C 上的点不都满足方程(,)0f x y =;
.C 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有些在曲线C 上,有些不在曲线C 上; .D 至少有一个点不在曲线C 上,其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 ()2如果曲线C 上的点满足方程(,)0f x y =,则以下说确的是: .A 曲线C 的方程是(,)0f x y =; .B 方程(,)0f x y =的曲线是C ;
.C 坐标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在曲线C 上;
.D 坐标不满足方程(,)0f x y =的点不在曲线C 上;
()3判断下列结论的正误,并说明理由:
① 过点()3,0A 且垂直于x 轴的直线的方程为3x =;
②到x 轴距离为2的点的直线的方程为2y =-;
③到两坐标轴的距离乘积等于1的点的轨迹方程为1xy =;
④ABC △的顶点()0,3A -,()1,0B ,()1,0C -,D 为BC 的中点,则中线AD 的方程为
0x =.
()4作出方程y =
所表示的曲线.
()5(2011)曲线C 是平面与两个定点()11,0F -和()21,0F 的距离的积等于常数 2(1)
a a >的点的轨迹.给出下列三个结论:
① 曲线C 过坐标原点; ② 曲线C 关于坐标原点对称;
③若点P 在曲线C 上,则12F PF △的面积大于
212
a . 其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考点二 直接法求轨迹方程
问题2.(2011全国新课标)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已知点()0,1A -,B 点在直线3y =- 上,M 点满足//MB OA uuu r uu r , MA AB MB BA ⋅=⋅uuu r uu u r uuu r uu r
,M 点的轨迹为曲线C . (Ⅰ)求C 的方程;(Ⅱ)略.
考点三 定义法求轨迹方程
问题3.已知ABC △中,A ∠、B ∠、C ∠所对的边分别为,,a b c ,且a c b >> 成等差数列,2AB =,求顶点C 的轨迹方程.
考点四代入法(相关点法)求轨迹方程
问题4.(2011)如图,设P是圆2225
x y
+=上的动点,点D
是P在x轴上投影,M为PD上一点,且
4
||||
5
MD PD
=.
()1当P 在圆上运动时,求点M 的轨迹C 的方程; ()2求过点()3,0且斜率为
4
5
的直线l 被C 所截线段的长度.
课后作业:
1.方程()()2
2
22440x y -+-=表的图形是 .A 两个点.B 四个点.C 两条直线.D 四条直线
2.设曲线C 是到两坐标轴距离相等点的轨迹,那么C 的方程是
.A 0x y -=.B 0=.C ||||0x y -=.D ||y x =和||x y =
3.已知221x y +=点(1,0)A ,ABC △接于圆,
且60BAC ∠=o
,当,B C 在圆上运动时,BC 中点的轨迹方程是
.A 2212x y +=
.B 22
14x y += .C 2211()22x y x +=< .D 2211()44
x y x +=<
4.若两直线50x y a ++=与0x y a --=交点在曲线2y x a =+上,则a =
5.若曲线220y xy x k -++=通过点(,)()a a a R -∈,则k 的取值围是
6.画出方程()2240x y +-=所表示的图形:
7.A 为定点,线段BC 在定直线l 上滑动,已知||4BC =,A 到l 的距离为3,求ABC △的
外心的轨迹方程.
8.设x R ∈,求两直线1l :60x my ++=与2l :()2320m x y m -++=的交点P 的轨迹方程.
9.已知抛物线24y px =()0p >,O 为顶点,
,A B 为抛物线上的两动点,且OA OB ⊥,如果
OM AB ⊥于M ,求点M 的轨迹方程.
走向高考:
10.(01)
设圆M 的方程为2)2()3(2
2=-+-y x ,直线l 的方程为03=-+y x 的点P 的坐标为)1,2(,那么 .A 点P 在直线l 上,但不在圆M 上 .B 点P 在圆M 上,但不在直线l 上
.C 点P 既在圆M 上,也在直线l 上, .D 点P 既不在圆M 上,也不在直线l 上
11.(04)已知点)0,2(-A 、)0,3(B ,动点(,)P x y 满足2PA PB x ⋅=u u u r u u u r
,则点P 的轨迹是 .A 圆 .B 椭圆 .C 双曲线 .D 抛物线
12.(2012)如图,动点M 到两定点(1,0)A -、(2,0)B 构
成MAB ∆,且2MBA MAB ∠=∠,设动点M 的轨迹为C .(Ⅰ)求轨迹C 的方程;(Ⅱ)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