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力学膨胀波和激波
合集下载
流体力学第八章讲解

MCIS 技术交流
Microsoft
设p2- p1是一个有限的压强量。为了分析方便起见,假定把
这个有限的压强增量看作是无数个无限小压强增量dp的总
和。于是,可认为在活塞右侧形成的压缩波是一系列微弱
扰动波连接而成的。每一个微弱扰动波压强增加dp。当活
塞开始运动时,第一个微弱扰动波以声速c1传到未被扰动的 静止气体中去,紧跟着第二个微弱扰动波以声速c2传到已被 第一个微弱扰动波扰动过的气体中去。
连续性方程: V A V A
11
22
即
1VS 2 (Vs Vg )
动量方程:(P P ) A V 2 A V 2 A
1
2
22
11
P1 P2 1V 1 V 2 V 1
1V12
(
1 2
1)
(P P)
V V
2
2
1
S
1
d
M 2 1 dM
1
1
M2
M
2
凸壁面, dθ>0,dM>0,即马赫数增大,气流加速。 凹壁面,dθ<0,dM<0,即马赫数减小,气流减速。
如果气流连续折过几个微小角 度,则会产生几个马赫波。
如果超音速气流折过一个有限 角△θ,则会产生无数个汇交于O 点的马赫波,这些发散的马赫波称 为膨胀波。
Microsoft
以此类推,第三个微弱扰动波又以比第二个略快一些的声 速向右传播,…。经过一段时间后,后面的微弱扰动波一个一 个追赶上前面的波,波形变得愈来愈陡,最后叠加成一个垂直 于流动方向的具有压强不连续面的压缩波,这就是正激波。
激波的性质和原来的各个小压力波有很大的不同。气流通 过激波除压强突跃地升高外,密度和温度也同样突跃地增加, 而速度则下降。激波是以大于其前方气体的声速来传播的。
第三章+膨胀波与激波 气体动力学,流体力学,航空飞行原理气体动力学

3.2.2 普朗特-迈耶流动 普朗特-迈耶流动定义:超音速气流外绕钝
角的流动。
气流每经过一道膨胀波,都折转一个微小的角度,且 马赫角越来越小
z连续外折壁缩为一个点时,由曲壁发出的一系列膨胀波变 成了从折转点发出的扇形膨胀波束
z气流参数的变化只取决于波前的气流参数和总的外折角, 与气流折转方式无关
角β随来流马赫数的增大而增大。波后气流马赫
数随来流马赫数的增大而减小。
第3.3节 激波
③最大折转角与最小来流马赫数
对应于一个来流马赫数Ma1有一个最大值δmax。 在确定的Ma1下, 若δ>(δmax), 成为脱体激 波。
或对于给定的折转角δ,有一个最小的来流马赫
数Ma1min,当Ma1<Ma1min时, 激波将脱体。 连接各Ma1下的δmax点,或连接各δ下的(Ma1)
第3.2节 膨胀波
在压缩波未相交之 前,气流穿过微弱压 缩波系的流动是定熵 压缩过程。但是许多 微弱压缩波聚集而成 一道波时,成为强压 缩波,是熵增过程。
第3.2节 膨胀波
3.2.4 波的相交与反射 在直固体壁面上的反射
膨胀波(压缩波)在直固体壁面上反射为膨胀波 (压缩波)
第3.2节 膨胀波
膨胀波的相交
膨胀波(压缩波)相交后仍为膨胀波(压缩波)
第3.2节 膨胀波
在自由边界上的反射
膨胀波(压缩波)在自由边界上反射为压 缩波(膨胀波)
第3.3节 激波
3.3.1 激波的分类和特点 超音速气流产生的突越压缩波称为激波 气流穿过压缩波为熵增过程 激波后与激波前的压力比称为激波强度
管内超音速气流流入压力较低的外界时,产生膨胀波,Ma 数增大
第3.2节 膨胀波
角的流动。
气流每经过一道膨胀波,都折转一个微小的角度,且 马赫角越来越小
z连续外折壁缩为一个点时,由曲壁发出的一系列膨胀波变 成了从折转点发出的扇形膨胀波束
z气流参数的变化只取决于波前的气流参数和总的外折角, 与气流折转方式无关
角β随来流马赫数的增大而增大。波后气流马赫
数随来流马赫数的增大而减小。
第3.3节 激波
③最大折转角与最小来流马赫数
对应于一个来流马赫数Ma1有一个最大值δmax。 在确定的Ma1下, 若δ>(δmax), 成为脱体激 波。
或对于给定的折转角δ,有一个最小的来流马赫
数Ma1min,当Ma1<Ma1min时, 激波将脱体。 连接各Ma1下的δmax点,或连接各δ下的(Ma1)
第3.2节 膨胀波
在压缩波未相交之 前,气流穿过微弱压 缩波系的流动是定熵 压缩过程。但是许多 微弱压缩波聚集而成 一道波时,成为强压 缩波,是熵增过程。
第3.2节 膨胀波
3.2.4 波的相交与反射 在直固体壁面上的反射
膨胀波(压缩波)在直固体壁面上反射为膨胀波 (压缩波)
第3.2节 膨胀波
膨胀波的相交
膨胀波(压缩波)相交后仍为膨胀波(压缩波)
第3.2节 膨胀波
在自由边界上的反射
膨胀波(压缩波)在自由边界上反射为压 缩波(膨胀波)
第3.3节 激波
3.3.1 激波的分类和特点 超音速气流产生的突越压缩波称为激波 气流穿过压缩波为熵增过程 激波后与激波前的压力比称为激波强度
管内超音速气流流入压力较低的外界时,产生膨胀波,Ma 数增大
第3.2节 膨胀波
《膨胀波与激波》课件

数学模型
膨胀波的数学模型通常使用偏微分方程来描述,这些方程描述了流体的 压力、密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激波的理论模型
概述
激波是另一种物理现象,通常出现在流体动力学中。它描述了流体在某个区域内的压力和 密度突然跃升的过程。
形成机制
激波的形成与流体的压缩性和速度变化有关。当流体的速度增加时,流体的压力和密度会 相应地减小。当流体的速度减小时,流体的压力和密度会相应地增加。
膨胀波的形成
当流体流经一个障碍物时 ,流速减缓,压力升高, 形成一个压力波向下游传 播。
膨胀波的特点
压力波向下游传播,流速 逐点
当流体流速增加到超过声速时,会产 生一个突然的、强烈的压力和速度的 跳跃,形成一个向前传播的冲击波。
冲击波向前传播,流体压力和速度发 生突然变化。
膨胀波与激波的不同之处
膨胀波是压力波,流速逐渐恢复;激波是冲 击波,流速和压力发生突然变化。
02
膨胀波与激波的形成机制
膨胀波的形成过程
总结词
描述膨胀波的形成过程
详细描述
当气体在高压下迅速扩张时,会形成膨胀波。在形成过程中,气体的压力和密 度迅速降低,而速度增加。这种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对周围气体产生压缩效应, 使气体温度升高。
在某些条件下,膨胀波和激波可以相互转化。当膨胀波传播到障碍物时,可能会转化为激波;反之,当激波遇到 合适的条件时,也可能转化为膨胀波。这种相互转化过程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气体的性质、障碍物的形状和位置 等。
03
膨胀波与激波的应用
膨胀波在燃烧学中的应用
燃烧学中,膨胀波的应用主要在于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污染物排放。通过利用膨胀波的特性,可以促进燃料与 空气的混合,提高燃烧速度,降低不完全燃烧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膨胀波的数学模型通常使用偏微分方程来描述,这些方程描述了流体的 压力、密度、速度等物理量的变化规律。
激波的理论模型
概述
激波是另一种物理现象,通常出现在流体动力学中。它描述了流体在某个区域内的压力和 密度突然跃升的过程。
形成机制
激波的形成与流体的压缩性和速度变化有关。当流体的速度增加时,流体的压力和密度会 相应地减小。当流体的速度减小时,流体的压力和密度会相应地增加。
膨胀波的形成
当流体流经一个障碍物时 ,流速减缓,压力升高, 形成一个压力波向下游传 播。
膨胀波的特点
压力波向下游传播,流速 逐点
当流体流速增加到超过声速时,会产 生一个突然的、强烈的压力和速度的 跳跃,形成一个向前传播的冲击波。
冲击波向前传播,流体压力和速度发 生突然变化。
膨胀波与激波的不同之处
膨胀波是压力波,流速逐渐恢复;激波是冲 击波,流速和压力发生突然变化。
02
膨胀波与激波的形成机制
膨胀波的形成过程
总结词
描述膨胀波的形成过程
详细描述
当气体在高压下迅速扩张时,会形成膨胀波。在形成过程中,气体的压力和密 度迅速降低,而速度增加。这种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对周围气体产生压缩效应, 使气体温度升高。
在某些条件下,膨胀波和激波可以相互转化。当膨胀波传播到障碍物时,可能会转化为激波;反之,当激波遇到 合适的条件时,也可能转化为膨胀波。这种相互转化过程取决于多种因素,如气体的性质、障碍物的形状和位置 等。
03
膨胀波与激波的应用
膨胀波在燃烧学中的应用
燃烧学中,膨胀波的应用主要在于提高燃烧效率和控制污染物排放。通过利用膨胀波的特性,可以促进燃料与 空气的混合,提高燃烧速度,降低不完全燃烧的可能性,从而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南京理工大学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第9章__膨胀波和激波

§9-3 正激波前后的参数关系
p2 2 1 2 Ma1 p1 1 1
2
1v1 2v2
p2 p1 1v1 2v2
2 2
v1 p1 v2 p2 2 1 1 2 1 2
2
波后与波前压强比取决于波前的马 赫数以及气体的性质。
v1 c v c 1 ccr 1 2 2 2 1 2 1 1 2
Ma1 1 Ma2
2
1
Ma2
Ma1 1
2
1
§9-2 激 波
激波的产生
以超声速飞行的飞行器。
附体激波
Ma1>1 ε
流线
脱体激波
Ma1>1 Ma<1
Ma=1 Ma>1
近似正激波
附体激波
近似斜激波
脱体激波
§9-2 激 波
激波的产生
半无限长直管道中活塞逐渐加速。
静止活塞从t=0加速 到 t=t1 , 形 成 一 系 列压缩波。 气体压缩后温度上 升,音速提高,后 面的波传播速度较 快。 后波赶前波,最后 形成压力间断面, 即激波。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第九章 膨胀波和激波
主要内容
膨胀波 激波 正激波前后的参数关系 斜激波 激波的反射与相交 拉瓦尔喷管与激波
膨胀波和激波
超声速流与亚声速流有很大不同。超声速流中 通常会出现膨胀波和激波,这是其基本特征。 膨胀波:流体发生膨胀,通过膨胀波后,流 体的压强、温度和密度降低,流速增大。 激波:气体流动状态的突然改变。
总压比 由压强比关系式和总压关系式
1Ma 2 1 2 p02 2 1Ma1 2 1 2 p01 Ma1 1 1
流体力学第八章教材

MCIS 技术交流
Microsoft
设p2- p1是一个有限的压强量。为了分析方便起见,假定把 这个有限的压强增量看作是无数个无限小压强增量dp的总 和。于是,可认为在活塞右侧形成的压缩波是一系列微弱 扰动波连接而成的。每一个微弱扰动波压强增加dp。当活 塞开始运动时,第一个微弱扰动波以声速c1传到未被扰动的 静止气体中去,紧跟着第二个微弱扰动波以声速c2传到已被 第一个微弱扰动波扰动过的气体中去。 在t=0~△t时段,活塞速度增至△V,气体被扰动产生音波 :
激波的厚度非常小,激波不连续变化是在与气体分子平均 自由行程同一数量级(在空气中约3×10-4mm左右)内完成的。 例如,在标准大气压、M=2的超音速气流中的激波厚度约为 2.5×10-5cm。在这个非常小的厚度内,气体的压强﹑密度﹑温 度等发生急剧变化,内部结构很复杂,人们通常忽略其厚度, 认为波面是一个间断面,激波前后的参数发生突跃性的变化。
当出口压强Pb小于入口压强P0时,管内产生流动: 1)设计工况,压强和马赫数沿曲线4变化,出口为超音速; 2)如果气流在喉部到达临界状态后又减速,压强和马赫数沿曲 线3变化,出口为亚音速; 3)Pb的值不是太小时,压强和马赫数沿曲线2变化,整个管内 都是亚声速流动,这时缩放管实际上是文丘里管; 4)非设计工况,如果出口压强大于P4而小于P3,则管内某一截 面产生激波,压强和马赫数沿曲线5变化,气流经过激波后变 成亚音速,在扩张管内进一步减速。
1
1 p0 2 RT0 1 0 1
MCIS 技术交流
Microsoft
§ 8.1 膨胀波
当超音速气流中出现微弱压力 扰动时,这个微弱扰动可以传播到 流场的一部分区域,扰动区和未扰 动区的分界面是马赫线(马赫波)。 如果扰动源是一个低压源,则气流受扰动后压强将下降, 速度将增大,这种马赫波称为膨胀波—降压增速波;反之, 如果扰动源是一个高压源,则气流受扰动后压强将增加,速 度将减小,这种马赫波称为压缩波—增压减速波。 由于通过马赫波时气流参数值变化不大,因此气流通过 马赫波的流动仍可作为等熵流动过程。
第九章膨胀波和激波

-称为普朗特-迈耶角。
物理意义:初始为声速的
C
流动膨胀到马赫数Ma时所
必须偏转的角度,如右图 所示。
马赫线 (均匀流)
Ma*=1
膨胀扇形区
1=90°
D 马赫线 <90° O δ= Ma> 1 p< p* B
任何流动都可以假想是由
声速流经过偏转而来的, 所以普朗特-迈耶角与马
A
δ*=0 p= p *
v2
初始超声速流的膨胀 对逆时针偏转,只需改变流动偏转角符号。综合两种情况
1 1 1 tan Ma2 1 tan 1 Ma 2 1 1 1
“+”逆时针偏转 “-”顺时针偏转
9.1.9 普朗特—迈耶角的最大值
马赫数↑→普朗特-迈耶角↑ 当Ma→∞,即从初始声速流绕尖凸角膨胀到马赫数无穷大时,普朗特- 迈耶角达到其最大值
• 这种波称为普朗特—迈耶波,它是马赫线或叫马赫波。
9.1.3 微小凸角和凸面上的膨胀波
• 如果超声速流在光滑无摩擦表面上遇到多个微小的尖凸角, 则每一个微小尖凸角都会产生膨胀波; • 对于光滑凸面,可以将其看成连续的多个微小尖凸角,于 是每一个微小尖凸角产生一道膨胀波;
9.1.4 有限大小凸角上的膨胀波
9.2.4 激波的传播速度
• 激波相对于波前流动永远是超声速的; 以等截面直管中活塞加速产生 的激波为例,推导激波传播速 度; 基本假设: ①初始时管中充满静止气体; ②一维流动,激波垂直于流线, 即正激波; ③流动绝热、无外功,忽略摩擦 和质量力;
流动模型
p2
v2=vs-v2R
v2R vs v1R=0
(a)运动正激波
p1 p2
v1=vs
第十章膨胀波和激波剖析

㈢如果只是一条马赫线,不足以使气流产生很 大的转角,只能是一个微小偏转。这是小扰 动的特点。
因此在经过
一个有限转角
处,势必会发
出一系列
膨胀波。
㈣膨胀波束是由一系列马赫线所组成。气流经过 每道马赫线,速度上升一点,压力温度下降一 点,这个过程近似是等熵的过程。所以经过膨 胀波后,气流的总温总压是不变的。
[例2]拉瓦尔喷管的出口处,Me=1.2 ,气流出 口处的总压为3个大气压,问:
①出口处气流是膨胀还是压缩?
②膨胀或者压缩的气流偏转角多大?绝热指数 取1.4。
[解] ①根据拉瓦尔喷管的出口总压和马赫数, 可求得出口气流的静压为:
pe
p
1.237 (大气压)
1
1 2
M
2 e
1
因为这个压力比环境压力高,所以气流必须
d
1
M2 1
1 M 2
2
dM M
这是最后的用M数表示的气流转角公式。
假设第一道马赫线处的气流马赫数为M1,
经过第一道马赫线后气流转折角为δ1;在最
后一道马赫线处的气流马赫数为M2,马赫线
后气流转折角为δ2;则积分上式得到:
2 1
1arctg 1
1 1
M
2 2
1
arctg
㈤如果来流均匀,马赫线就是直线,膨胀波束就 是一个扇形。这样的膨胀波扇称为普郎特-梅耶 膨胀波(Prandtl-Mayer expansion wave)。
㈥除了物体形状变化处会产生膨胀波,由于压 力的不同也会产生膨胀波。
2、普郎特-梅耶膨胀波的计算
如图,O点的转折角为δ,超音速气流将发 生连续膨胀。
角为这样2 ,8.9从87音 速20的 来2流8.9膨87胀 到M2的总偏转 再查表或计算得到M2=2.096。
因此在经过
一个有限转角
处,势必会发
出一系列
膨胀波。
㈣膨胀波束是由一系列马赫线所组成。气流经过 每道马赫线,速度上升一点,压力温度下降一 点,这个过程近似是等熵的过程。所以经过膨 胀波后,气流的总温总压是不变的。
[例2]拉瓦尔喷管的出口处,Me=1.2 ,气流出 口处的总压为3个大气压,问:
①出口处气流是膨胀还是压缩?
②膨胀或者压缩的气流偏转角多大?绝热指数 取1.4。
[解] ①根据拉瓦尔喷管的出口总压和马赫数, 可求得出口气流的静压为:
pe
p
1.237 (大气压)
1
1 2
M
2 e
1
因为这个压力比环境压力高,所以气流必须
d
1
M2 1
1 M 2
2
dM M
这是最后的用M数表示的气流转角公式。
假设第一道马赫线处的气流马赫数为M1,
经过第一道马赫线后气流转折角为δ1;在最
后一道马赫线处的气流马赫数为M2,马赫线
后气流转折角为δ2;则积分上式得到:
2 1
1arctg 1
1 1
M
2 2
1
arctg
㈤如果来流均匀,马赫线就是直线,膨胀波束就 是一个扇形。这样的膨胀波扇称为普郎特-梅耶 膨胀波(Prandtl-Mayer expansion wave)。
㈥除了物体形状变化处会产生膨胀波,由于压 力的不同也会产生膨胀波。
2、普郎特-梅耶膨胀波的计算
如图,O点的转折角为δ,超音速气流将发 生连续膨胀。
角为这样2 ,8.9从87音 速20的 来2流8.9膨87胀 到M2的总偏转 再查表或计算得到M2=2.096。
9_膨胀波和激波

流动。
v2=vs-v
v1=vs
非
p2 2
v
vs
T2
运动正激波
v =0
p11 T1
vs
定p
常
流v
x
动
x
压强和速度分布
p2 2
v2
T2
v1
p1 1
T1
静止的正激波
定
p常
流
x
v动
x
压强和速度分布
§9-2 激 波
正激波的传播速度
取控制体,应用连续方程和动量方程。
连续方程 A1vs A2 vs v
§9-1 膨胀波
普朗特-迈耶关系式
超声速气流穿过膨胀波束时参数的变化关系可 由普朗特-迈耶关系式表示。
1 tan 1 1 Ma2 1 tan 1 Ma2 1 C
1
1
Ma C
对于已知的壁面折转角δ,可以求出超音速气 流穿过膨胀波束前后的马赫数的关系。
工程流体力学基础
第九章 膨胀波和激波
主要内容
膨胀波 激波 正激波前后的参数关系 斜激波 激波的反射与相交 拉瓦尔喷管与激波
膨胀波和激波
超声速流与亚声速流有很大不同。超声速流中 通常会出现膨胀波和激波,这是其基本特征。
膨胀波:流体发生膨胀,通过膨胀波后,流 体的压强、温度和密度降低,流速增大。
激波:气体流动状态的突然改变。
1v1 2v2 p2 p1 1v12 2v22
v12 p1 v22 p2 2 1 1 2 1 2
v12 c12 v22 c22 1 ccr2 2 1 2 1 1 2
p1 p2 1T1 2T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第四节 斜激波
❖ 当超音速气流流过图 中所示 的凹壁面时将产生斜激波,气 流的速度由超音速变为亚音 速,而且流动的方向也将发 生变化。壁面的转折角为 , 用角标1和2分别表示波前和 波后,n和t分别表示速度与 激波面垂直和平行的分量, 激波与波前壁面的交角称激
vsv
p2 p1
1
(a)
A -为圆管横截面的面积
应用连续性方程:A1vs A2 (vs v)
v
2 1 2
vs
(b)
联立 (a) 和(b) 得正激波的传播速度 :
vs
p2 p1 2 2 1 1
p2 1 p1 p1
1 1 1
(9-1)
2
9
二、正激波
❖ 由式(9-1)可见,随着激波强度的增大(p2 / p1 ,2 / 1 增大),激波 的传播速度也增大。若激波强度很弱,即 p2 / p1 1 ,2 / 1 1 。 此时激波已成为微弱压缩波,则式(9-1)可写成:
工程流体力学
第九章 膨胀波和激波
1
第一节 膨胀波
❖ 当超声速流流过凸 曲面或凸折面时,通道 面积加大,气流发生膨 胀,而在膨胀伊始因受 扰动而产生马赫波。这 种气流受扰后压强将下 降,速度将增大情况下 的马赫波称为膨胀波。 ( 图9-1、9-2)
2
◆膨胀波产生的特点:
1.超声速来流为定常二维流动,在壁面折转处必
6
二、正激波
正激波的形成过程:见图9-7直圆管在活塞右 侧是无限延伸的,开始时管道中充满静止气体 如(a)所示,活塞向右突然作加速运动,在一 段时间内速度逐步加大到v,然后以等速v运动. 活塞表面靠近的气体依次引起微弱的扰动, 这些扰动波一个个向右传播。 如(b)所示,当活塞不断向右加速时,一道接 一道的扰动波向右传播,而且后续波的波速总 是大于现行波的波速,所以后面的波一定能追 上前面的波。 如(c)所示,无数个小扰动弱波叠加在一起形 成一个垂直面的压缩波,这就是正激波。
v12 k p1 v22 k p2
2 k 1 1 2 k 1 2
v12 c12 v22 c12 k 1 c2 2 k 1 2 k 1 k 1 2
状态方程 :
p1 p2
1T1
2T2
12
二、普朗特关系式
由能量方程和动量方程可得:
v1 v2
p2
2 v2
p1
1v1
c22 kv2
c12 kv1
7
二、正激波
激波的传播速度:
(1)vs -激波向右的传播速度,激波
后气体的运动速度则为活塞向右移动的
速度v ,见图9-8(a)
(2)当把坐标系建立在激波面上时,
激波前的气体以速度v1 vs 向左流向 激波,经过激波后气体速度为 vs v ,
见图9-8(b).
8
二、正激波
❖ 应用动量方程:
A( p1 p2 ) A1vs[(vs v) vs ]
10
第三节 正激波前后的参数关系
❖ 气体在绝热的管内流动产生正激波。激波上游 (波后)和下游(波前)的参数分别以下脚标“1”、
“2” 表示。设激波等速移动,并将坐标系固连在激波 上,这样无论激波运动与否,均可将激波视为静止 的。通常把这种激波叫做定常运动的正激波或驻址 正激波。若激波面的面积为A(垂直于纸面),并设
3
第二节 激 波
❖ 气流通过凹面时从B开始通道面逐 渐减小,在超声速流情况下,速度就会 逐渐减小,压强就会逐渐增大。与此同 时,气流的方向也逐渐转向,产生一系 列的微弱扰动,从而产生一系列的马赫波,这种马赫波称
为压缩波。气流沿整个凹曲面的流动,实际上是由这 一系列的马赫波汇成一个突跃面(图9-4)。气流经过 这个突跃面后,流动参数要发生突跃变化:速度会突 跃减小;而压强和密度会突跃增大。这个突跃面是个 强间断面,即是激波面。
定产生一扇型膨胀波组,此扇型膨胀波是有无 限多的马赫波所组成
2.经过膨胀波组时,气流参数是连续变化的, 其速度增大,压强、密度和温度相应减小,流动过程为绝热等熵的膨
胀过程. 3.气流通过膨胀波组后,将平行于壁面OB流动. 4.沿膨胀波束的任一条马赫线,气流参数不变,固每条马赫线也是
等压线。而且马赫线是一条直线 . 5. 膨胀波束中的任一点的速度大小仅与 该点的气流方向有关.
4
一、激波的分类
❖ 1. 斜激波(超声速气流 经过激波流动方向变化)
❖ 2.正激波 (超声速气流 经过激波流动方向不变化)
5
一、激波的分类
❖ 3.脱体激波(超声速气流 流过钝头物体产生的激波)
激波实例: 美军超音速飞机
❖ 激波的流动不能作为 等熵流动处理。但是, 气流经过激波可以看作是绝热过程。
正激波前p后1 ,的气1 ,流T1参,v数1和分p别2 ,为2 ,T2 ,v2 ,
则可以根据以下四个方程—连续性方程、动量方 程、能量方程和状态方程来建立正激波前后各参数 之间的关系式。
11
一、激波的基本控制方程
连续性方程: 动量方程: 能量方程:
或
1v1 2v2
p2 p1 1v12 2v22
vs
p2 p1
2 1
dp c
d
上式表示微弱压缩波是以声速传播的.
将式(9-1)代入式(b)得波面后得气流速度
v
( p2 p1 )(2 1 ) 1 2
p1 ( p2 1)(1 1 )
1 p1
2
(9-2)
由此式可见,激波的强度越弱,气体的流速越低。如果是微弱的扰动
波,波面后的气体是没有运动的,即 p2 / p1 1 ,2 / 1 1 , v 0 。
2
k k
1 1
Ma12
1
k
2 1
Ma12
T2 [ 2kMa12 (k 1)][2 (k 1)Ma12 ]
T1
k 1
(k 1)Ma12
❖ 5.声速比
c2 {[ 2kMa12 (k 1)][ 2 (k 1)Ma12 ]}0.5
c1
k 1
(k 1)Ma12
❖ 6.马赫数比
Ma2 Ma12 (k 1) / 2 Ma1 kMa12 (k 1) / 2
而
c1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k
2
1
c 2
k
2
1
v12
c22
k
2
1
c
2
k
2
1
v22
由上面三式可得
普朗特(Prandtl)关系式 :
M a,1M a,2 1
13
三、正激波前、后参数的关系式
❖ 1.速度比 ❖ 2.压强比
v2
1
1 kMa12
(
p2 p1
1)v1
p2 p1
2k k
1
Ma12
k k
1 1
❖ 3.密度比 ❖ 4.温度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