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粘土的组成和工程性质

合集下载

红黏土及其特征

红黏土及其特征

红黏土及其特征一、红黏土的定义与分布1.定义我国红黏土的研究始于20世纪50年代后期,不同研究阶段对红黏土有过相应的描述和定义,最新的研究认为:红黏土是碳酸盐岩系出露区的岩石,经过更新世以来在湿热的环境中,由岩变土一系列的红土化作用,形成并覆盖于基岩上,呈棕红、褐黄等色的高塑性黏土。

其土性特征是液限wL大于55%,湿度状态的垂向变化有明显上部硬下部软的规律,失水后具有较大收缩性,土体中裂隙发育等。

已形成的红黏土,经后期水流搬运,仍然保留着红黏土的基本特征,其wL一般大于45%,称为次生红黏土。

早期研究对红黏土的特征概括为:红黏土成土母岩是碳酸盐类岩石,系由化学风化或残坡积而形成,塑性指数IP大于20,天然含水率接近塑限,天然孔隙比大于1.0,饱和度Sr大于85%以及土的压缩性低等。

在以后的研究中,是基于一些考虑才予以调整的。

关于成土母岩,鉴于在碳酸盐岩分布区内,经常夹杂着一些非碳酸盐类岩石,它们的风化物与碳酸盐类岩石的风化物是混杂的,都构成了这些地段红黏土成土的物质来源,因此,定义红黏土的成土母岩时,把由碳酸盐类岩石扩大为碳酸盐岩系岩石更确切。

提出红黏土是红土化作用的产物,是考虑到“红土化”一词在第四纪地质学、土壤学中早已赋予固有的含义,用它来概括红黏土的成因,既表征了红黏土成土的介质环境、由岩到土的一系列地球化学过程及成土之后新生黏土矿物再演变的全过程,它较之笼统地称之为化学风化或残坡积成因要明确全面得多。

红黏土虽然塑性高,但其中有一部分土的液限和塑限都很高,以致塑性指数与一般黏土、老黏土相近,相关分析表明,液限在反映红黏土特征上比较敏感,故而用wL 取代IP作为反映土性的特征指标。

从wL—e相关图中,对应于wL为45与50时的孔隙比e值为0.9与1.0,因此,只要确定了液限wL值,也就无需再提孔隙比e。

统计表明,红黏土的湿度状态大部分为坚硬与硬塑状,但仍有占总量25%者为可塑、软塑以至流塑状态。

红粘土(PPT)

红粘土(PPT)
作用强度越弱。这进一步表面,红粘土的工程性质与其颜色 有密切关系,颜色越深(红),其工程性质也就越好。
大浏高速
(2)红粘土的矿物成分与结构
1)次生的具有晶质结构的粘土矿物
其含量一般占红粘土的40%~50%,其中主要包括高岭石、绿泥石、蛭石
、伊利石等,有时还可见到少量的蒙脱石。由下表可知,红粘土中的粘土 矿物以水稳定性矿物高岭石、绿泥石为主,其次为亚水稳性的伊利石、蛭
大浏高速
3.1 红粘土的工程分类
3 红粘土工程地质勘 探要点
(1)安土的成因分类 按地质成因可分为:红粘土和次生红粘土。次生红粘土的状况比较复 杂,在成分上由于迁徙过程中掺和了一些其他成分和较粗粒度的物质, 固结度也较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同一物性指标,次生红粘土的 承载力只及红粘土的3/4。它成可塑、软塑状态的比例在总量中也明显 增高,压缩性也普遍较红粘土高。因此,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将 不同成因的两类土区别开来,单独予以研究。 (2)按土体结构状态分类 天然状态的红粘土为整体致密状,土中形成网状裂隙,使之变成了由 不同的延伸方向、宽度和长度的裂隙面与其间的土块所构成的土体。 致密状少裂隙与富裂隙的土体,它们的工程性能有明显差别。根据土 中裂隙特征的描述与量测以及天然与保湿扰动状态土样的无侧限抗压 强度之比St,提出土体结构的分类,见下表
大浏高速
红粘土中的裂隙发育深度一般为3 ~4m,已见最大深度8.0m,裂隙面光滑,
有的带擦痕,有的被铁锰质浸染。裂隙的发生和发育甚快在干旱气候条件
下,新挖路堑坡面数周甚至数日便可被收缩裂隙切割的支离破碎,使地表 水易于浸入,土的抗剪强度降低,造成边坡的变形和失稳破坏。而在雨季
湿润气候条件下,裂隙又可因红粘土的吸水膨胀而闭合,如此反复胀缩,

红粘土

红粘土

裸露的红粘土
红粘土的成土母质是第三纪红色粘土并被埋藏在黄土层下。由于强烈水土流失切割覆盖于其上的黄土层被侵蚀殆尽红色古土壤层出露地表。红色粘土层质地粘重吸水膨胀后水分难以下渗加之所处地形部位坡度较大每届降雨形成地表径流水土流失严重形成滑坡、泻溜和崩塌等重力侵蚀。年复一年侵蚀循环致使土壤发育微弱因形成与黄土母质在形态特征和理化性质上有很大差异的红粘土。
3、土体深厚质地粘重结持紧实孔隙度较低(41%-49%)。
4、胀缩率也很高膨胀率12%-32%收缩率10%-15%渗水性差渗透率低每分钟约0.7毫米重力水渗透深度只有50厘米左右。
红粘土 -
利用改良
红粘土的利用与改良
1、陡坡地红粘土侵蚀严重应恢复和保护植被;已垦殖的陡坡耕地应退耕种植林草控制水土流失。
2、种植绿肥增施有机肥秸秆还田科学施用磷肥可有效地改善土壤的理化性状。
3、复盐基红粘土的土体深厚酸碱度适中盐基饱和矿质养分较丰富是浙江沿海岛屿区重要土壤资源之一。利用状况有三种;一是坡耕地种植大麦、甘薯、玉米和夏类作物。二是林地主要分布在大、中岛屿上栽种黑松、毛竹以黑松为主。黑松较抗风又耐旱、耐瘠适应性强。目前黑松占岛屿林种的93%但宜间套阔叶树以防病虫危害;三是灌丛草地处于半荒芜状态多分布于边远小岛而部分大、中岛屿近村庄处的山坡地亦有小面积的分布。
老红粘土
土种名称:老红粘土
地理分布 :零星分布在河北省平泉、邢台、遵化等县、地的低山丘陵下部与山麓平原交接处多为岗坡台地面积:1.3 万亩
海拔:米 500
植被类型:长有酸枣、荆条、白草、狗尾草等。
成土母质;母质为红色粘土。
土壤质地:土壤h7.6—8.5微碱性。阳离子交换量17-28me/100g土。

红黏土工程性质及在路基中的应用

红黏土工程性质及在路基中的应用

红黏土工程性质及在路基中的应用作者:高晓来源:《粘接》2020年第10期摘要:由于红黏土遇水后性能会降低,从而影响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效果。

所以文章首先对红黏土工程性质进行分析,包含颗粒分析、天然含水率、界限含水率和自由膨胀率等,当对红黏土的工程性质有了深入了解之后。

然后分析红黏土应用于路基中需要具备的性能,于是可以通过合适的施工方式,提高红黏土作为填料在路基中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红黏土;工程性质;路基;应用中图分类号:U41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22(2020)10-0168-05Abstract:Since the performance of red clay will be reduced when it encounters water, it will affect the application effect in subgrade engineering. Therefore, the paper first analyzes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red clay, including particle analysis, natural water content, boundary water content and free expansion rate, etc. After having a deep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ineering properties of red clay. Then analyze the performance that red clay needs to have in the roadbed, so the application effect of red clay as a filler in the roadbed can be improved through a suitable construction method.Key words:red clay; engineering properties; subgrade; application0 引言红黏土属于一种特殊土,其特征主要表现为含水率较高、塑限高、液限高等,当其遇到水时,其强度就会发生显著性较低,所以导致在路基不能发生较好的应用效果[1-3]。

红粘土(PPT)分解

红粘土(PPT)分解
红粘土主要特性及处理方法
陈磊
红粘土主要内容
一、红粘土的分布和组成 二、红粘土的工程特性 三、红粘土的工程地质勘探要点 四、红粘土地基评价 五、红粘土地基处理
1 红粘土的分布和组 成
1.1定义、成因及分布
(1)定义
红粘土是出露在地表的碳酸盐岩在更新世纪以来的湿热环
境中,经过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和化学风化,特别是红土化作 用,形成并覆盖在基岩上,呈棕红或黄褐色的高塑性粘土。 形成的红粘土经后期水流冲蚀搬运至低洼处堆积形成新的 土层,其颜色虽较原生红粘土浅,但仍保持基本特性,液限 大于45%的称次生红粘土。
其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长江以南,它西起云贵高原,经四川盆地南缘、
鄂西、广东向东延伸至粤北、浙南、皖南、浙西,总面积大约100万Km2 。在云贵高原上,红粘土主要分布在较低的溶蚀夷平面及岩溶洼地、岩 溶谷地;在中部主要分布在峰林谷地、孤峰准平原及丘陵洼地等地貌单 元;在东部主要分布在高阶地以上的丘陵区。经搬运再沉积形成的次生 红粘土则主要分布在溶洞、沟谷和河谷低级阶地,覆盖于基岩或其他沉 积物之上,其分布约占总量的10% ~40%,自西向东逐渐增多。
为路基填料,翻晒后虽然含水量降低了,但是并不能改变其
塑性的大小。此外,作为路基填料,红粘土在达到压实度时 的最佳含水量也远远高于一般粘性土。
大浏高速
大浏高速
2)物性指标变化幅度大。如ω、ωp、ωL、 e等及其对应的 力学指标变化均较大。
3)天然红粘土的饱和度Sr多在90%以上,使红粘土成为两
相分散系,含水量和孔隙比呈现出良好的线性关系。红粘土 的含水量较高、饱和度大显然与其较强的滞水性有关,由于 其粘粒含量高、孔隙比较高、孔隙多而小,因而粘粒表面形 成了较多的吸附水。

7.2 红黏土

7.2 红黏土

四、红粘土的岩土工程评价
红粘土的岩土工程评价应符合下列要求: 1.建筑物应避免跨越地裂密集带或深长地裂地段; 2.轻型建筑物的基础埋深应大于大气影响急剧层的深度;炉窑等高温设备的基础
应考虑地基土的不均匀收缩变形;开挖明渠时应考虑土体干湿循环的影响;在石芽 出露的地段,应考虑地表水下渗形成的地面变形;
2.红粘土地区勘探工作量的布置 红粘土地区勘探点的布置,应取较密的间距,查明红粘土厚度和状态 的变化。初步勘察勘探点间距宜取30~50米;详细勘察勘探点间距,对均 匀地区宜取12~24米,对不均匀地基宜取6~12米。厚度和状态变化大的 地段,勘探点间距还需加密。各阶段勘探孔的深度可按一般土对各类岩土 工程勘察的基本要求布置。对不均匀地基,勘探孔深度达到基岩。 对不均匀地基、有土洞发育或采用岩面端承桩时,宜进行施工勘察, 其勘探点间距和勘探孔深度根据需要确定。 3.试验工作 红粘土的室内试验除应满足常规试验项目的规定外,对裂隙发育的红 粘土应进行三轴剪切试验或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必要时,可进行收缩试 验和复浸水试验。当需评价边坡稳定性时,宜进行重复剪切试验。
红粘土的一般性质可以归纳为: 1.天然含水量和孔隙比较高,一般分别为30%~60%和1.1~1.7。且多处处于
饱和状态,饱和度在85%以上。 2.含较多的铁锰元素,因而其比重较大,一般为2.76~2.90。 3.粘粒含量高常超过50%,可塑性指标较高;含水比为0.5~0.8且多为硬塑状
态和坚硬或可塑状态;压缩性低,强度较高,压缩系数一般为0.1~0.4MPa-1,固结 快剪的C一般为0.04~0.09MPa-1,内摩擦角一般为10°~18°。各指标变化幅度大, 具有高分散性。
红粘土的复浸水性特征分类
类别
Ir 与 Ir′关系I来自Ir≥Ir′II

红粘土的工程特性

红粘土的工程特性

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红粘土是一种常见的土壤,它以其独特的结构特性在工程领域受到广泛应用。

它可以用作抗震基础、水利和堤坝、隧道及桥梁等工程基础建设、地基处理、土木建筑、路面施工及田坎调整等领域。

它的特性和性能对工程的使用有重要的意义。

本文就红粘土的工程特性和性能进行了探讨。

一、红粘土的结构特性红粘土是由粘结剂与颗粒材料连结而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土壤,它具有高度弹性和粘性。

它的粘结剂有三类:水,火和地下水。

它的颗粒材料有石英,钙质碳酸盐和河沙等多种元素组成。

它的粒径分布尺寸大,粒径从0.002毫米到2毫米不等。

它的结构特性比普通土壤更加丰富复杂,结构层次六级以上,结构排列呈波状,粗细粒的比例大小可以进行控制,空气孔隙数量较多。

二、红粘土的工程特性红粘土具有显著的抗压强度,抗压强度大于普通土壤1.5~2.5倍,抗剪强度大于普通土壤1.5~2倍。

红粘土抗压强度比普通土壤明显提高,抗滑和抗冲突能力也有一定的改善,可以有效地改善工程的抗击性。

它具有良好的渗水性和降水透水性,能有效地把工程中的水分渗透排出,减少涝水的影响,改善现场的湿度状况,确保工程的安全。

它还具有抗老化能力强,能够抗热、耐酸碱老化,避免化学腐蚀,确保工程结构的稳定。

三、红粘土应用红粘土在工程建设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铁路、公路、桥梁、地铁等交通工程中,用作防治渗漏和涝水的基础;在水利工程中,用红粘土填充河床,用红粘土堵塞渗漏扩大河道宽度;在地质灾害防治中,红粘土用作固结土质土坡,用作防止地质灾害的堤坝;还可以用红粘土作为桩基地基处理,减少桩基与上部结构接触面的摩擦,提高结构的整体稳定性;还可以用作工厂废水污水处理池的底层,在路面工程中,红粘土也有广泛应用,如用可以用于补强路面的基础,生产抗滑路面,以及形成人行道和路肩边坡等。

四、结论红粘土是一种特殊的土壤,它的结构特性和工程特性使它在工程建设中有着真正的作用。

它的抗压强度和抗滑性能比普通土壤更强,具有渗水性和降水透水性好,抗老化能力强,抗击等性能优越。

工程地质特殊土红黏土

工程地质特殊土红黏土
11:22:11
红黏土
工程地质特征 胀缩性:
由于多数红黏土中不含非水稳性矿物蒙脱石,却含有亲水性 不强的亚水稳性矿物蛭石,使得天然状态下的红黏土具有弱膨胀 性,其自由膨胀率一般为35%—55%。而红黏土具有高孔隙比、高 含水率、高分散性及饱和状态,致使具很高的收缩量。因此,红 黏土的胀缩性表现为以失水后强烈收缩为主,天然状态下的膨胀 率仅为0. 1%一2. 0%,但线缩率一般为2. 5%—8.0%,最大可达14%。
的作用下改变自身温度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导热系 数与容 积热容量的比值
11:22:11
冻土
冻胀性
土的冻胀是由于土温度降至冰点以下,土体原孔隙中的 部分水结冰体积膨胀,以及更主要的是在土壤水势梯度作用 下未冻区的水分向冻结缘迁移聚集,并冻结膨胀所致。
融沉性
冻土融化时,由于孔隙水的排出,使土体产生下沉叫做 融沉。
11:22:11
红黏土
工程地质特征
一、物理力学性质:
11:22:11
红黏土
工程地质特征
一、物理力学性质的基本特点: 颗粒组成的高分散性,其中小于0.005mm的黏粒含量为 60%—
80%;小于0.002mm的胶粒含量占40%—70% 天然含水率、饱和度、塑性界限(液限、塑限、塑性指数)和
天然孔隙比都很高,且具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和较低的压缩性 有很多指标变化幅度很大,如天然含水率、液限、塑限、天然
孔隙比 土中裂隙的存在,使土体与土块的力学参数尤其是抗剪强度指
标相差很大
11:22:11
红黏土
工程地质特征
厚度分布: 红黏土的厚度变化与所处地形地貌、基岩岩性及岩溶发育程
度有关。一般情况下,分布在盆地或洼地时,其厚度变化大体是 边缘较薄,向中间逐渐增厚;在厚层及中厚层石灰岩、白云岩分 布区,由于岩体表面岩溶化强烈,岩面起伏大,导致红黏土厚薄 不一;当下伏基岩的溶沟、溶槽、石芽等较发育时,上覆红黏土 厚度变化极大,常有咫尺之隔,最大厚度相差10 m之多,所以平 面上的变化亦不均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红粘土的组成和工程性质
制作人: 魏平
什么是红粘土?
• 红粘土【red clay】一般用来指代古近纪晚期我国 广大地区广泛堆积的土状堆积物。其不同于目前 南方湿热环境的红土。在黄土高原地区其不连续 分布于上覆黄土之下,部分地区整合接触。其下 界年龄约8Ma,即形成于晚中新世,过去由于其 含有较多的三趾马化石而被称之为三趾马红土。 关于其成因,目前存在争议,不过多数学者倾向 于风成说。和黄土相比,红粘土没有湿陷性,但 是其在暴露地表时容易龟裂,成为破碎颗粒。野 外剖面中可见红粘土和钙质结核层交替成层分布。 压实后水稳性较好,强度较高。
红粘土的组成和工程性质
• 1、红粘土的定义与形成 条件
• 2、红粘土的分布规律 • 3、红粘土的成因和分类 • 4、红粘土的判定方法 • 5、红粘土的组成 • 6、红粘土的物性指标特

• 7、红粘土的力学性质
一、红粘土的定义与形成条件
• 红粘土的定义:碳酸盐岩 系出露区的岩石,经红土化 作用形成的棕红或褐黄等色 的高塑性粘土称为原生红粘 土。其液限一般大于或等于 50%,上硬下软,具明显的 收缩性,裂隙发育。
水。 4)渗透性差,可视为不透水层。在无压条件下充分 浸水,胀限含水量只比天然含水量增加了1% ~3%,
足见其渗透性之差。
• 5)胀缩性能特征。一般粘土在浸水和失水后,由于其 粘土片间的水膜厚度和减薄,都会表现出一定的胀缩 性。阳离子交换的结果会使粘土矿物周围结合水的扩 散层水膜厚度发生改变,使粘土表现出胀缩性,这种 特性对红粘土也不例外。其胀缩性仅次于膨胀土,而 比一般粘土显著。
八、红粘土的工程地质勘探要点
• 红粘土的工程分类 • (1)安土的成因分类 • 按地质成因可分为:红粘土和次生红粘土。次生红粘土的状况比较复杂,在
成分上由于迁徙过程中掺和了一些其他成分和较粗粒度的物质,固结度也较 差。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对同一物性指标,次生红粘土的承载力只及红粘土 的3/4。它成可塑、软塑状态的比例在总量中也明显增高,压缩性也普遍较红 粘土高。因此,岩土工程勘察中,应注意将不同成因的两类土区别开来,单 独予以研究。 • (2)按土体结构状态分类 • 天然状态的红粘土为整体致密状,土中形成网状裂隙,使之变成了由不同的 延伸方向、宽度和长度的裂隙面与其间的土块所构成的土体。致密状少裂隙 与富裂隙的土体,它们的工程性能有明显差别。根据土中裂隙特征的描述与 量测以及天然与保湿扰动状态土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St,提出土体结构 的分类,见下表
2)物性指标变化幅度大。如ω、ωp、ωL、 e等及 其对应的力学指标变化均较大。
3)天然红粘土的饱和度Sr多在90%以上,使红粘土 成为两相分散系,含水量和孔隙比呈现出良好的线 性关系。红粘土的含水量较高、饱和度大显然与其 较强的滞水性有关,由于其粘粒含量高、孔隙比较 高、孔隙多而小,因而粘粒表面形成了较多的吸附
(1)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
工程地质调查与测绘时,应首先查明下列问题: 1)道路中线两侧150 ~200m范围内红粘土分布地段的地形 地貌特征、微地貌形态,主要地貌单元、地形形态与地表坡 度的变化,天然边坡和人工开挖边坡的稳定情况,红粘土边 坡的滑坡溜坍、地裂的发育程度,天然红粘土中裂隙的密度、 延伸深度、延伸方向等,以及由于红粘土的胀缩性及土洞坍 塌引起的不良地质现象的类型、规律和分布特点。 2)当地的气候资料:年降水量、蒸发量、雨季与旱季的持 续时间;气候条件的改变对红粘土边坡稳定性的影响等。 3)不同地貌单元上红粘土与次生红粘土的分布范围、厚度、 物质组成等。
二、红粘土的分布规律

-
起地选量离粘特 杂 热要地州
较基择就氧土的 的 带是区、
小允 许 承 载 力 和 引
含 游 离 氧 化 铁 较 高 的 红 粘 土 作 为
越 大 。 因 此 , 在 红 粘 土 地 区 尽 量
化 铁 含 量 越 高 , 其 初 始 段 变 形 模
广 西 、 安 徽 、 四 川 东 部 等 亚 热 带
红 粘 土
主 要 分 布 在 云 南 、 贵
三、红粘土的成因和分类
• 成因类型:残积、坡积、和残、坡积。 注:上部为坡积,下部为残积的情况居多。
• 主要分布在云南、贵州、广西、安徽、四川东部 等。
四、红粘土的成分和结构特征
• 红粘土的粘粒组分(粒径<0.005mm) 含量高,一般可达55~70%,粒度较均 匀,高分散性。
• 3)桥梁勘探 桥位勘探应结合桥型方案的墩台位置布置勘探孔,钻
孔深度应穿过红粘土,深入基岩的深度按岩溶区桥位勘探 要求进行。对桩基的墩台,应每桩1孔,以查明红粘土的 厚度变化和基岩起伏情况;对扩大基础,每一墩台基础的 钻孔数应不小于5个,勘探点最小间距可达6m,钻孔深度 应钻至完整基岩以下3m。 4)隧道勘探
红粘土的厚度,下覆层岩岩性,岩溶发育特征,红粘土的横向厚度变化 及土洞分布情况。 通过实验确定红粘土的物质组成、土性、土体结构等特征及其差异。 红粘土在垂直剖面上的颜色、土质、土性、湿度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 2)路基勘探
勘探点应沿道路中心线布置。当红粘土厚度不大时,钻孔应钻至基岩顶 面一下3m;当红粘土较厚时,填方段钻孔深度不应小于6m,挖方段应钻至路 基设计标高一下5m。
(3)按土的复水特征分类 Ⅰ类:收缩后再浸水,膨胀量能回到原来的位置; Ⅱ类:收缩后再浸水,膨胀量不能恢复到原来位置。 (4)按地基均匀性分类 按地基均匀性,即按基底下深度为Z范围内地层组成分为两
类: Ⅰ类:全由红粘土组成; Ⅱ类:由红粘土与岩石共同组成。
• 红粘土分布地区的道路工程除遵照现行的《公路工程地质 勘察规范》的常规要求外,还应在各勘察阶段,分别针对路 基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及筑路材料料场等,根据红粘 土自身特点,进行工程地勘察,其勘察要点如下:
• 按照红粘土的结构进行分类它主要是根据红粘土 的发育特征按照下表进行的分类具体见表1。
• 按照红粘土的复浸水特性进行分类具体如表2。
六、红粘土的物性指标特征
• 1)高塑性、高液限、高孔隙比。其中ω、ωp、ωL、 e 等物性指标都明显大于其他土类,相当于软土。红粘土中 粘土矿物虽然缺乏强亲水性的蒙脱石,但因其粒度组成的 高分散性,因而反映在表征其塑性的ωL和Ip以及表征密 度的孔隙比e的值都很高。以致有的公路部门将高含水量、 高塑性、高孔隙比合称为“三高土”。而且研究表明,风 干脱水对红粘土的液、塑限没有明显影响,因此,对含水 量较高的红粘土作为路基填料,翻晒后虽然含水量降低了, 但是并不能改变其塑性的大小。此外,作为路基填料,红 粘土在达到压实度时的最佳含水量也远远高于一般粘性土。
红粘土较为独特的结构所决定的。研究表明红粘土的强度主要由游离氧化铁所形成的 铁质胶结作用产生的,红粘土中的游离氧化铁以胶态和微晶两种形式赋存。研究表明, 红粘土的结构联接强度不仅取决于土中所含游离氧化铁的多少,更重要的是游离氧化 铁存在的物态形式,红粘土中的游离氧化铁含量越高,其力学指标越高,土中晶质的 氧化铁对胶态的氧化铁比值越高,其力学指标也越高。
的 强 度 起 着 重 要 作 用 , 红 粘 土 游
游 离 氧 化 铁 的 胶 结 结 构 。 它 对 红
红 土 化 过 程 而 形 成 的 , 它 具 有 独
亚 热 带 高 温 湿 条 件 下 经 历 了 复
由 于 第 四 季 风 环 流 形 成 以 来 , 在
。 这 些 地 方 广 泛 分 布 的 红 粘 土 主
• 粘土颗粒主要是多水高岭石和伊利石类 粘土矿物为主。
• 主要化学成分为: • SiO2 • (33.5~68.9%)、 • Al •2 • O3 • (9.6~12.7%)、 • Fe2O3(13.4~36.4%)、硅铝率一般均小
于2。 • 常呈蜂窝状结构,常有很多裂隙(网状
裂隙)、结核和土洞。
五、红粘土的判定方法
• 4)地表水及地下水的分布、动态及对红粘土湿度状态竖向分布、土质软化的 影响。 5)红粘土分布区段已有各类建筑物的使用情况,已有道路的病害及其原因 分析,红粘土工程地质勘察与道路工程设计施工的经验、有效工程措施及其 经济分析。
(2)勘探
勘探应分阶段进行,从初勘到祥勘,逐次深入。勘探方法应以钻探为 主,辅以人力钻探和挖深等方法进行。对土洞的勘探应以综合物探法为主结 合钻孔验证。同时应结合进行原位试验、取样和室内土工试验。 1)勘探应查明的问题
七、红粘土的力学性质
红粘土虽然内摩擦角小,但粘聚力大,无侧限抗压强度(达200~ 400KPa)比软土高数倍至十余倍,因而具有较高的抗剪强度,承载力也较高;其空 隙比大,但压缩系数却甚小,说明红粘土的力学指标不同于一般粘土和其
他特殊土,而具有独自的特点和相关规律。
红粘土的高孔隙、低压缩、高塑性、高承载力的工程特性是由
隧道勘探,钻孔深度应穿过红粘土层,当遇到溶洞时, 应穿越溶洞,在溶洞底板完整基岩中钻进3~5m。 5)红粘土料场勘探
对取土用作路基填料的红粘土料场,应查明料场的平 面范围,着重查明可用的红粘土的厚度及其在水平方向上 的变化。
谢谢观赏!
再见!

经再搬运、沉积后仍保
留红粘土基本特征,液限大
于45%的粘土称为次生红粘
土。
红粘土的形成条件
• (1)气候条件:气候变化大,年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因 而气候潮湿,有利于岩石的机械风化和化学风化,风化的 结果便形成红粘土。
• (2)岩性条件:主要为碳酸盐类岩石。当岩层褶皱发育, 岩石破碎,易于风化时,更易形成红粘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