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三大不平等条约、中国近代史、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考研政治-各个不平等条约复习侧重点梳理

考研政治:各个不平等条约复习侧重点梳理
考研政治:各个不平等条约复习侧重点梳理,更多考研报考指南、考研备考经验、考研历真题及答案等信息,请及时关注“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我们之所以说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的历史,在于资本主义列强通过一个个不平等条约逐步扩大了在中国的侵略权益。
这些不平等条约在考研中常是客观题的出发点,不少考研考生虽然对不平等条约熟知,但是需要重点记忆的具体内容很含糊,现将其梳理如下:
一、鸦片战争期间
1.1842中英《南京条约》:考生需要知道此是中国近代史上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1843中英《南京条约》附件——《虎门条约》《五口通商章程》:考生需要知道此条约中国承认英国享有领事裁判权,中国的司法主权丧失,中国关税主权丧失等。
3.1844中美《望厦条约》:考生需要知道此条约使美国获得除割地、赔款外,中英《南京条约》中的一切特权。
世界近代史以来的国际重要条约总结

世界近代史以来的国际重要条约总结世界近代史以来的国际重要条约总结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今天,店铺为大家整理了世界近代史以来的国际重要条约总结,以供参考。
世界近代史以来的国际重要条约(一):不平等条约(1)《江华条约》--时间(1876年)、签字国(朝、日)、内容(略)和影响(日本打开朝鲜门户)。
(2)《朴茨茅斯和约》--时间(1905年)、签字国(日、俄)、内容(沙俄政府承认朝鲜为日本势力范围;同意将中国旅顺、大连的租借权和长春至旅顺间的铁路及其支线的权利转让给日本;日本还得到库页岛及其附近岛屿)、影响(使日本把侵略势力扩大到中国东北南部,为侵略中国和吞并朝鲜奠定了基础)。
(3)《日韩合并条约》--时间(1910年)、签字国(朝、日)、影响(日本正式吞并朝鲜,完成向亚洲大陆扩张的第一步)。
(4)《色佛尔条约》--时间(1920年)、签字国(土耳其与协约国)、影响(使土耳其沦为英法意的半殖民地)。
世界近代史以来的国际重要条约(二):政治、军事条约(1)德奥同盟条约、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分别签订于1879、1882年,共同对付俄国,三国同盟形成。
(2)法俄协定、英法协约、英俄协约--分别签订于1892、1904、1907年,共同对付德奥,三国协约形成。
(3)《布列斯特和约》--1918年春,苏俄与德国签订,苏俄退出世界大战。
(4)《洛桑和约》--1923年土耳其与协约国签订,协约国承认土耳其本土主权统一与领土完整,废除外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等特权,并规定海峡地区实现中立化。
使土耳其取得了民族独立。
(5)《凡尔赛和约》--时间:1919年6月28日在凡尔赛宫签订。
内容:①重划德国疆界:A.阿尔萨斯和洛林归还法国;B.萨尔区由国联代管15年,然后由公民投票决定其归属;C.莱茵河西岸的德国领土由协约国军队占领15年,东岸50公里以内德国不得设防;D.德国承认奥地利独立,不得同它合并;E.承认波兰和捷克斯洛伐克的独立,把原属波兰的领土基本上归还波兰。
《战时共产主义与新经济政策》

结合苏联当时的状况,你认为谁的说法有理?
提示:生产力水平落后,资本主义的包围
片面发展重工业, 导致社会上生活资 源消费品馈缺;僵 硬的计划经济,导 致地方企业毫无积 极性;政治不民主, 导致官僚主义与腐 败现象滋生。
在1934年初召开第十七次党代表大会期间,酝酿 选举基洛夫取代斯大林担任党的总书记职务。在 选举中央委员会时,斯大林是当选委员中得票最 少的一个,缺票270张,而基洛夫只缺3张。斯大 林对此感到十分震惊。但是,基洛夫这位在党内 外深孚众望的领导人在1934年12月1日被暗杀。斯 大林得悉基洛夫被害的消息后,当天赶到列宁格 勒,亲自审讯凶手。他还提议对苏联刑法作了如 下修改:侦察恐怖活动案件不得超过十天;被告 结论于开庭前一天交给被告;判决一经作出,不 得上诉,不得赦免;极刑立即执行。从此,清洗、 镇压的规模迅速扩大。大批党政、军领导人和普 通群众受到迫害,遭枪杀。
苏联实施工业化过程
苏联提出“社会主义工业化”方针(1925年12月) 主要特点:优先发展重工业 苏联开始执行一五计划,新经济政策被实际终止(1928年)
苏联开始执行第二个五年计划(1933年) “二五”完成,苏联工业量欧洲第一,世界第二(1937年)
学习思考
这幅图反映了30年代苏 联经济建设中的什么问 题?为什么会出现这样 的问题?
学习探究: 斯大林认为,粮食总产量的80%是来自
落后的小农经济,其产品的85%留供自家消费,商品率极 低。在这种情况下,要解决“市场供应”问题,是不可能 的。用列宁提出的那种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的办法,他认 为也难以奏效。
另一方面,当时数量很少的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的粮食 产量,虽然只占粮食总产量的2%以下,但它却提供了国 家商品粮总额的5%,商品率达到47%。斯大林由此得出 的结论就是,必须组织农民走向集体化的国营农场道路, 消灭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以适应工业化发展的需要。
人民版历史必修三册书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

人民版历史必修1~3思维导图与知识梳理【高考考点梳理】第一部分古代古代中国1.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1)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2)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3)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4)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2。
古代中国的经济(1) 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2) 手工业的发展(3) 商业的发展(4)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3。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3) 宋明理学(4)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4. 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1)科技成就(2)汉字的起源演变和书画的发展(3) 文学成就(4) 京剧等剧种的产生和发展古代希腊、罗马1。
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1) 雅典民主政治(2) 罗马法2。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近代世界1。
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1)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2)启蒙运动2. 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1) 新航路的开辟(2) 荷兰、英国等国的殖民扩张(3)工业革命3. 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1) 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 美国共和制的确立(3)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4。
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和国际工人运动(1) 《共产党宣言》(2)巴黎公社5。
近代科学技术(1) 经典力学(2) 进化论(3)蒸汽机的发明和电气技术的应用近代中国1.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 1840 至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2) 辛亥革命(3) 五四运动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4)新民主主义革命(5)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2. 经济结构的变化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1)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2)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3. 思想解放的潮流(1) 维新思想(2) 新文化运动(3)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现代世界1. 俄国十月革命与苏联社会主义建设(1) 俄国十月革命(2)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3) "斯大林模式"(4) 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2. 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 1929 至1933 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2) 罗斯福新政(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3.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1)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2) 多极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3) 两极格局的瓦解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4。
世界近代史主要事件

马克思主 达尔文 义(1848) (1859)
19世纪后期—20 世纪初 电气时
代(帝国主义时 代)
第二次工业 革命(19世 纪70年代— —20世纪初)
世界现代史大事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一战(20世纪初)
两次世界大战之间的 世界(1917-1939)
社会主义的建立和资 本主义的调整时期
一战(1914—1917)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2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 罗斯福新政(1933) 法西斯政权建立(1933)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十月革命(1917)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918—1921) 新经济政策(1921—1929) 斯大林模式(1925—1989)
二战(1939—1945)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1945—至今) 两种社会制度共同发 展与相互竞争的时期
德国闪击波兰(1939)
德国进攻苏联(1941)日本偷袭珍珠港(1941)
《联合国家宣言》(1942)斯大林格勒保卫战(1942—1943) 诺曼底登陆(1944)雅尔塔会议(1945)
攻克柏林(1945)日本投降(1945)
冷战(1945——1991) 第三次科技革命(20世纪 四五十年代至今) 欧洲联合,战后日本经济 发展(70年代)
世界近代史主要事件
14——17世纪
资本主义萌芽阶 段
世界近代史主要事件
政治
经济
新航路开辟 15—17世纪
思想
文艺复兴 14—17世
纪
科学艺术
17——18世纪末
早期资产阶级革 命时代(工场手
工业时期)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 1689) 美国独立战争(1775——1783) 法国大革命(1789——1794) 拿破仑时代(1799——1815)
历史 不平等条约 总结 表格

历史不平等条约总结表格
历史上存在许多不平等条约,这些条约往往是由强大国家强迫
弱小国家签订的,导致了许多不公平和不平等的情况。
这些条约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世界各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
以下是一些
历史上的不平等条约以及它们的影响:
1. 南京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结果,中国被迫割让香港,开放五个通商口岸并支付赔款。
这导致了中国
的领土丧失和经济削弱,对中国的主权和尊严造成了严重的损害。
2. 辛丑条约(1898年),辛丑条约是清朝和八国联军签订的,导致中国割让台湾、澎湖列岛和一部分山东半岛给日本,开放更多
通商口岸,并支付更多赔款。
这进一步削弱了中国的领土和主权,
加剧了中国的民族屈辱感。
3. 凡尔赛条约(1919年),凡尔赛条约结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但对德国提出了严苛的要求,包括割让领土、支付赔款和承担
全责。
这加剧了德国的经济困境,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埋下了种子。
4. 不平等条约的影响,这些不平等条约导致了许多国家的领土
丧失、经济削弱和民族屈辱感。
它们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国际关
系的紧张和不稳定,为后续的冲突埋下了隐患。
总的来说,不平等条约在历史上造成了许多负面影响,对于理
解世界历史和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我们应当从历史中吸取教训,努力促进国际关系的公平和平等,避免重蹈历史的覆辙。
20140111历史重要时间节点 (考试版)

历史常考易考的重要时间节点一、:新航路开辟(地理大发现)。
相关知识:①前联资本主义萌芽在欧洲的发展。
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
③资本主义的殖民扩张。
④中国正处于明朝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二、: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相关知识:①一般认为是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②光荣革命。
③《权利法案》。
④君主立宪制。
⑤代议制,民主共和制。
⑥中国清王朝建立,初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⑦后来雍正建立军机处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三、17世纪末--1789年:启蒙运动。
相关知识:①前联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共同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
②后联法国大革命。
资产阶级代议制在欧洲日渐普遍确立。
④美国《1787年宪法》。
⑤中国处于“康乾盛世”,大约100年以后启蒙思想,资产阶级革命理论才为我国“辛亥革命”做了思想动员和宣传。
四、18世纪70年代--19世纪中期:。
相关知识:①英国取得世界霸权。
②牛顿力学体系。
③自由资本主义理论,亚当斯密。
④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本形成。
⑤中国完全落后于世界,1840年开始遭受西方列强的侵略,鸦片战争,自然经济逐渐解体;第二次鸦片战争。
⑥大约19世纪60--90年代“洋务运动”。
⑦年,太平天国运动。
《资政新篇》提出了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
五、:第二次工业革命。
相关知识:①垄断组织的出现。
②两次工业革命的联系与区别。
③电磁学理论的形成发展。
④爱迪生、法拉第、卡尔·本茨、等发明家和科技发明。
⑤美国和德国发展最快,与英法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的矛盾日益突出。
⑥中国在甲午中日战争中战败,《马关条约》签订,帝国主义形成,对外经济侵略转变为以经济输出为主。
⑦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⑧义和团运动,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签订。
⑨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清朝结束。
六、年:第一次世界大战。
相关知识:①它是帝国主义的的争霸战争。
②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
③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坦克、化学毒气应用与战争。
速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

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1. 第一次鸦片战争:《南京条约》.《南京条约》附件.《望厦条约》.《黄埔条约》(1842)(1843)(1844)(1844)2.第二次鸦片战争:《天津条约》.《北京条约》.《中俄爱珲条约》.《中俄北京条约》(1858)(1860)(1858)(1860)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1895)4.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1901)5.日本侵华战争:《二十一条》(“五九国耻”).《何梅协定》.《淞沪停战协定》注意:1.割地:英国:《南京条约》:香港岛。
《北京条约》:九龙司。
俄国:《爱珲条约》.《北京条约》:东北100万平方公里。
《勘分西北界约记》.《改订条约》:西北50多万平方公里。
日本:《马关条约》:台湾.澎湖列岛。
2.赔款:《南京条约》:2100万元。
《天津条约》:600万两。
《北京条约》:增至1800万两。
《马关条约》:2亿两(实际为2.3亿)。
《辛丑条约》:4.5亿两(本息合计9.8亿)。
3.口岸:《南京条约》:长江口——洙江口的沿海(5个)。
《天津条约》:整个沿海地区.深入长江中游(汉口).台湾也有两个。
《北京条约》:天津。
《马关条约》:深入长江上游(重庆)。
都有割地.赔款.口岸的条约:《南》.《北》.《马》4.宗教:《望厦条约》:在通商口岸建教堂。
《黄埔条约》: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
《天津条约》:在内地自由传教。
5.关税:《南京条约》:协定关税。
6. 司法:《南京条约》附件:领事裁判权(1843—1943,整整100年)不平等条约主要有:一、★中英《南京条约》(1842年8月20日):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①割香港岛给英国;②赔款2100万银元;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④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巧记口诀为:五亿(议)港元——五口通商、议定关税、割香港岛、赔2100万元。
广福宁夏(厦)上——傻瓜广福到内陆省区宁夏去上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归纳三大不平等条约相同点:
1.三个不平等条约都有赔款;都影响了中国社会性质;
2.都开放通商口岸的有《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3.都有割地的是《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4.日本都得到赔款有《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
英国获得赔款的不平等条约有:《南京条约》、《辛丑条约》。
1840——1919——1949(中国近代史)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和中华民族的反抗;本国封建势力和人民大众之间。
革命对象: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
革命性质:从世界近代史的角度来看,完成反封建、反殖民主义,进入近代社会的斗争我们称之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如英国和法国是反封建,美国是反对殖民主义。
这一任务由资产阶级来领导完成。
英法美的革命性质称之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中国近代史当中,中国革命的任务是推翻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压迫,即反帝反封建,所以我们称之为民主革命。
(和世界史对应)该任务理应由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来完成,但是由于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始终没有领导完成该任务。
无产阶级就代替资产阶级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只是由于领导阶级不同,才有新、旧之分。
如果把这一阶段的革命定性为无产阶级革命,那就易混淆中国革命的敌人了。
因为无产阶级斗争的最高目标是建立共产主义,途径是社会主义革命—反对资产阶级统治。
这明显不符合中国近代国情。
这也是中共二大召开的原因。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比较
战时共产主义和新经济政策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