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高考真题--答案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高考真题--答案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高考真题1.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答案】A2.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答案】A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A.民主共和B.贵族共和C.君主立宪D.君主专制【答案】C4.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导。
”“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答案】C5.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
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
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为A项。
6.(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2024年高考历史真题+模拟题专项版汇编专题05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含解析

专题05 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二: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考点三:启蒙运动考点一: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辽宁省葫芦岛市2025届高三5月联合考试)《剑桥插图古希腊史》记载:“到公元前5世纪末,‘智者’这一词在人们心目中失去了最初的尊严。
”这种状况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城邦范围不断拓展B.城邦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C.智者说教引发反感D.苏格拉底对其学说深刻批判【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智者学派关注辩论形式,到公元前5世纪末,“智者”成了通过争论来提高自己名声的代名词,影响了民主政治的发展,引发了雅典人的反感,C项正确;城邦范围的不断拓展与智者学派学说失去人们心目中最初尊严没有干脆关系,主要是因为这时期“智者”成了通过争论来提高自己名声的代名词,使得智者说教引发人的反感,A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公元前5世纪末雅典社会世风日下、道德沦丧的现象严峻,这时期不是雅典城邦民主政治发展完善时期,B项错误;苏格拉底对智者学派学说的批判属于外因,不能成为智者学派学说失去人们心目中最初尊严的主要缘由,D项错误。
2.(四川省绵阳南山中学试验学校2025届高三5月模拟)柏拉图认为,这种“民主政体”是一种很坏的政体,最大缺点是“极端民主”、“过度自由”。
只要人民推举,不管什么人都可当执政者,而富有治国才能的贤人却反而被抛弃。
柏拉图认为的“最大缺点”A.带来了雅典经济和文化的全面旺盛B.是对雅典民主政体全面客观的评价C.为后世民主集中制出现供应了借鉴D.有利于调动当时雅典居民主动参政【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内容可知柏拉图论述的是雅典民主制,雅典干脆民主的形式简单造成权力的滥用和误用,存在很多弊端,因此须要在民主基础上的集中和集中指导下的民主相结合的民主集中制来解决这一弊端,故选C项;柏拉图否定的是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不是它的优点,解除A项;拍拉图的评价忽视了雅典民主政治对城邦的贡献,不够客观和公正,解除B 项;雅典民主政治是"成年男性公民”的政治,而非“居民” ,解除D项。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历史(通史)练习:板块十二 第3讲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 Word版含解析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3讲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文艺复兴文艺复兴中人文主义精神的表现形式 1文艺复兴对艺术设计的影响 2宗教改革马丁·路德强调宗教秩序从属于世俗秩序 3宗教改革的本质 4启蒙运动康德的法治思想 5启蒙运动的影响 6综合7一、选择题1.有学者认为,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表明文艺复兴时期( )A.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并未出现B.亟待改变传统的基督教信仰C.用宗教的形式表现人文精神D.以神圣主义作为文艺的核心解析:C 文艺复兴实质上是反对封建教会的资产阶级思想解放运动,主张人性,反对神性,肯定人的价值,核心是人文主义,世俗清醒的世界观已经出现,故A项错误;文艺复兴还停留在反对封建教会的腐朽上,并未上升到改变宗教信仰的高度,故B项错误;根据题目中“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得出文艺复兴是通过宗教题材展现人性的美,借助于宗教形式宣传人文主义,故C项正确;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故D项错误。
2.一般而言,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而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
这一现象说明( )A.艺术由个体创作转向了集体创作B.艺术家的个性和艺术风格得以凸显C.创作的主要题材由宗教转向世俗D.小型设计成为必须遵守的创作原则解析:B 由“中世纪的艺术家即使设计了一座大教堂或一面彩色玻璃墙,都是匿名的”到“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哪怕设计了一个盐罐或烛台,都要署名”的变化,实质上反映了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文艺复兴时期的艺术家注重彰显个性和自我艺术风格,故选B项。
高二历史启蒙运动试题

高二历史启蒙运动试题1. 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地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托克维尔此处所说的“最大胆的学说”的提出者是A.孟德斯鸠B.狄德罗C.洛克D.伏尔泰【答案】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
依据所学可知,美国是三权分立的资产阶级共和体制,是按照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与权力制衡”原则建立起来的,故A符合题意;狄德罗是18世纪法国百科全书派代表人物,概括了18世纪启蒙运动的精神;洛克是17世纪英国的启蒙思想家,主张分权学说;伏尔泰是法国启蒙思想家,主张君主立宪制和天赋人权等。
所以应选A。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启蒙运动·孟德斯鸠2.“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权威,不管这种权威是什么样的。
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
……以往的一切社会形式和国家形式、一切传统观念,都被当做不合理的东西扔到垃圾堆里去了。
”材料中的“他们”为西方近代思想发展过程中同一时代的杰出代表,其中一位是()A.彼特拉克B.莎士比亚C.马丁·路德D.伏尔泰【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材料解读能力。
根据材料“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一切都受到了最无情的批判”,即可明确这是指启蒙运动,而A、B两项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C项是宗教改革的代表人物,二者都未上升到反对封建制度的高度。
只有D项符合。
【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伏尔泰3.康德认为,人在道德上是自主的,人的行为虽然受客观因果的限制,但是人之所以成为人,就在于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据此可以得出A.康德强调人的自由是有限的B.启蒙思想是以道德为核心的C.理性主义是康德的核心思想D.德意志启蒙运动强调道德【答案】A【解析】由题干中的“人有道德上的自由能力,能超越因果,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可知,康德强调人的自由要受到道德的制约,即说明人的自由在道德的范围内,由此可知A为答案。
2020版高考历史:第34讲 启蒙运动(含答案和解析)

第34讲启蒙运动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6·河南商丘模拟)人文主义是西方中世纪晚期以来人们的精神追求。
启蒙运动高举理性旗帜,把人文主义发展到新的高度。
“人文主义”的本质含义是()A.洞察宇宙,探索人生B.追求自由,强调平等C.肯定人性,追求幸福D.否定教会,信仰得救答案 B2.(2017·东北四市教研联合体调研)学者杨晓东认为:“启蒙并不是告诉你如何思考,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
”基于这种分析,他认为“启蒙”主要是()A.知道应该怎样思考B.彰显人性的尊贵价值C.自主开拓精神家园D.追求自由平等的理想解析从“而是启发人说,你原本就已经有充分的理智,只是精神上被管制的习惯使你既懒惰又没有勇气使用你的理智”,可知“启蒙”是要求人运用理智自主思考,故C项正确。
答案 C3.(2017·湖南衡阳调研)伏尔泰在认识论上坚持人的思想源于对客观事物的感觉和经验,并根据牛顿的科学原理解释物质世界。
他的宗教观是自然神论,主张上帝就是自然界不可抗拒的规律。
这说明伏尔泰()A.在认识与宗教上坚持理性原则B.主张宗教信仰自由与思想自由C.认为自然科学应当为宗教服务D.认为宗教信仰与科学截然对立解析本题考查伏尔泰的思想。
结合伏尔泰对待自然科学和宗教的态度可知他的思想体现了启蒙运动的核心特点——理性主义,A项正确。
材料只指出了伏尔泰对上帝的态度,B项说法错误,排除;C、D两项说法明显错误,排除。
答案 A4.(2016·广西桂林模拟)伏尔泰赞扬孔子“只诉诸道德,不宣传神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是超越基督教教义的最纯粹的道德。
其赞扬孔子的主要意图是()A.借助孔子道德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B.宣传平等思想构筑近代社会理念C.借助孔子思想倡导建立共和制D.利用中国道德政治批判西方现实解析伏尔泰吸收儒家思想主要是为了建立资产阶级理性国家,反对基督教神学思想不是主要意图,故A项错误;伏尔泰是法国启蒙运动的领袖,主张吸取儒家文化中的合理部分来推动社会改革,故B项正确;伏尔泰倡导君主立宪制,不是共和制,故C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伏尔泰批判西方现实信息,故D 项错误。
高一历史文艺复兴练习题及答案

高一历史文艺复兴练习题及答案第十四单元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时作业]命题报告考查点难易度简单中档稍难艺复兴1、23、411宗教改革、6启蒙运动7、8、910、12一、选择题1在中世纪的欧洲,“人类把自己用才华和智慧创造的一切几乎都视为上帝的恩典。
”下列各项中,最先给这种认识带冲击的是() A新航路的开辟B艺复兴宗教改革D启蒙运动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艺复兴是欧洲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高举人主义的旗帜,要求把人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故选B。
答案:B2(2010•淄博调研)薄伽丘的《十日谈》讲了一百个故事,主要诉说了天下有情人种种悲欢离合的遭遇,其思想价值在于()A宣传主权在民思想B高举民主、科学的旗帜弘扬人主义思想D倡导宗教改革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能力。
薄伽丘是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他的《十日谈》主要宣传人类平等,发展人的个性。
答案:3意大利是古代罗马的故乡,有大量的古代希腊罗马化遗存。
艺复兴时期,有的人主义者提出: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
这表明他们强调对古典的学习和研究()A只是与人的世俗生活相关B只是与人的宗教生活相关可以显著提升个人的素质D须符合对古典的传统阐释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能力。
“精通古典即可成为上帝造物中的最优秀者”说明了研究、学习古典可以使人的素质提高,选。
答案:4下面两幅作品之所以被誉为艺复兴时期的伟大作品,主要是因为它们都()A揭露了教会的虚伪和腐化B充满了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赞美了人体的美丽和人性的伟大D反对宗教束缚和封建等级观念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识图、分析能力。
通过写实的手法揭示人性的善恶,表现了人的形象和现实世界,对后世的现实主义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答案:(2010•常州模拟)马丁•路德在宣传他的“信仰得救”思想时说过这样的话:“信徒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高考艺体生历史文化课过关3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解析版)

易错易混点31、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错因归纳:对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的时间、中心、批判对象、指导思想、主要领域、影响区分不清。
释疑解惑真题突破1.(2019·天津高考·4)文艺复兴时期,很多画家以希腊神话中的情节为素材进行创作。
在描绘天神宙斯用一阵“黄金雨”吸引人们时,意大利威尼斯画派的代表人物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
提香的这一表现方式( )A.带有画家生活环境的烙印 B.突出了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C.附和了教会宣扬的道德观 D.体现了神韵写意的绘画风格【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新兴的资产阶级主张追求现世的享乐,表现在威尼斯画派代表提香身上就是“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进行创作,这种创作方法是受到了其生活环境的影响,故选A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的精神实质是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不能“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排除B项;通过题干中“提香直接用从天而降的一枚枚金币来表现”,这反映出其否定教会所宣扬的道德观,排除C项;通过所学知识可知,神韵写意属于中国画的特征,排除D项。
2.(2019·江苏高考·15)美国学者约翰·梅里曼认为,古罗马诗人维吉尔长篇史诗《埃涅阿斯纪》的主人公埃涅阿斯是罗马公民理想人格的典范,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
由此可见,人文主义者( ) A.推崇罗马神权统治 B.利用宗教表达诉求C.否定天主教会教义 D.主张灵魂自我救赎【答案】B【解析】“意大利人文主义者对此进行神学解读,他们将埃涅阿斯的旅程诠释成基督徒的灵魂之旅”表明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利用宗教表达诉求,故B项正确;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是反对罗马神权统治,故A项错误;否定天主教会教义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故C项错误;主张灵魂自我救赎是宗教改革的内容,不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内容,故D项错误。
十年真题汇编:第8课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解析版)

欧洲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1.(2019.4·浙江高考·19)有学者指出,法国大革命的根本目的,无非就是要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要在一种新的思想基础上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
这次革命也因此获得了自己的正当性乃至神圣性。
这种“新的思想”是( )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D.君主制【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打破王公贵族的政治垄断……重建政治统治的合法性”,结合所学,打破等级森严的贵族对政治的垄断,以社会契约论为基础,建立人民主权的政治统治,故选C 项;三权分立仅是实现民主的一种方式、手段,排除A项;君主立宪是实现近代民主的一种政体形式,排除B项;君主制是法国传统等级制度体现,排除D项。
2.(2019·新课标全国Ⅱ卷高考·34)法国史学家索布尔认为,从某种角度而言,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
可以用来说明这一观点的是,在启蒙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 )A.创建了民主共和政体 B.以暴力为革命主要方式C.根除了专制复辟危险 D.以社会平等为首要目标【答案】D【解析】由材料“法国大革命大大超过了以往的历次革命,包括英国革命和美国革命”可知在启蒙思想家关于人民主权、社会契约、三权分立等思想的指导下,法国大革命更注重于追求社会平等,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法国大革命的开创性,美国已经建立了民主共和政体,排除A项;材料强调法国大革命较之英美的不同点,美国和法国通过暴力革命建立民主政治,排除B项;“根除了”表述过于绝对化,且法国大革命后多次出现封建王朝的复辟,排除C 项。
3.(2018·新课标全国Ⅲ卷高考·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
这表明( )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主义已经衰落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答案】A【解析】材料中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知识分子通过沙龙聚会的形式,纷纷发表各自的见解,宣传“科学”“自由”和“平等”的思想,启蒙思想逐渐流行,故A项正确;材料沙龙讨论社会问题,而非传承宫廷文化,故B项错误;材料18世纪前半期,法国仍然存在封建王朝统治下,专制主义还未衰落,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沙龙聚会促进启蒙思想传播,没有反映出贵族与平民地位的变化,故D项错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高考真题--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与启蒙运动高考真题
1.欧洲某个时期崛起了一个富有的阶级,他们成为教会之外新的艺术资助人。
于是,艺术家创作的重点转向宗教题材以外的、表达人物内心的肖像画。
这里的“艺术家”是
A.文艺复兴时期画家 B.19世纪现实主义画家
C.法国印象主义画家 D.20世纪现代主义画家
【答案】A
2.某学者评价启蒙运动说:“‘进步’实际上已经成为哲学家的一种意识形态,他们坚信自然科学将会让人类更有力地支配整个世界,而人类理性则引领每个人走向自由,并建立起一个繁荣、公正、平等的社会。
”引文所想表达的深层含义是
A.理性思考引领社会进步 B.哲学意识支配世界繁荣
C.近代科学追求王权公平 D.启蒙运动倡导阶级平等
【答案】A
3.孟德斯鸠认为,共和政体是全体人民或仅仅一部分人民握有最高权力的政体;君主政体是由单独一个人遵照固定的和确立了的法律执政;专制政体是按一个人的意志行使权力。
他主张实行的政体是
A.民主共和 B.贵族共和 C.君主立宪 D.君主专制
【答案】C
4.法国史学家托克维尔在论述法国大革命曾指出:“人们应当预见,大革命不是由某些集体事件引导,而是由一些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所引
导。
”“抽象的原则和普遍的理论”主要是指
A.君权神授 B.基督教思想 C.启蒙思想 D.马克思主义
【答案】C
5.启蒙运动主要是一场知识分子运动,但是启蒙知识分子的活动并不局限于书斋,而是具有空前的公共性。
他们依靠各种社会文化机制,展开广泛的交流活动。
能够支持这一说法的是,在当时的欧洲()
①社会名流和知识精英经常组织学术聚会②许多国家建立了科学院和学术社团组织③一些大学成为研究和传播新思想的重镇④各国学者著书立说享有同样的出版自由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为A项。
6.(2015·天津文综·3)维多里诺是14~15世纪意大利的教育家。
他奉行“身心发展并重”的教育理想,注重发展学生个性,重视骑马、剑术、跳舞、游泳等方面的能力培养。
他还要求学生研读古罗马作品和基督教作品,视之为道德教育重要内容。
这反映出()
A.人文主义的教育理念B.宗教制约着教育发展
C.教育摆脱了宗教束缚D.文艺复兴尚未影响教育领域
【答案】A
7.(2015·北京文综·20)1521年,德国维登堡一家作坊印制了很多幅对帧木板画。
其中一幅的左侧是基督跪在地上为门徒洗脚;右侧是高高在上的教皇伸出脚让跪在地上的信徒亲吻。
这幅画意在()
A.抨击罗马教廷B.推销“赎罪券”
C.反对宗教改革D.倡导宗教宽容【答案】A
8.(2015·安徽文综·20)历史示意图通常以简单的线条和符号等反映人类某一时期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状况。
图3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文艺复兴B.宗教改革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答案】B
9.(2015·山东文综·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
”这场运动是()
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
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
【答案】D
10.(2015·北京文综·21)对于美国《独立宣言》在大革命前法国的反响,有学者评论说:宣言中的学说来自哪里并不重要,无论是来自卢梭,还是洛克(英国启蒙思想家),法国读者一定能在《独立宣言》的下述文字中看到法国哲人们的思想:“人人生而平等,他们都被造物主赋予了某些不可转让的权利……”结合所学判断,下列选项正确的有()
①法国读者不了解洛克和卢梭的学说②《独立宣言》与洛克
和卢梭的思想无关
③法国社会中的等级观念已经动摇④天赋人权思想
已在大西洋两岸传播
A.①③B.②
③C.①
④D.③④
【答案】D
11.(2016·北京文综·21)图11中①②③④代表四个国家,对其历史上发生的改革描述正确的是()
A.16世纪前期在①进行的改革,削弱了教会权力,实现了国家统一
B.19世纪初在②进行的改革,推翻了奥斯曼帝国的统治
C.19世纪中后期在③进行的改革,废除了农奴制,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D.20世纪前期在④进行的改革,建立了君主立宪制
【答案】C
12.(2016·江苏单科·15)某学者认为:他们摆脱了对上帝的恐惧,但是仍然对神表现出尊敬的态度。
他们嘲笑六天创造世界的观念,但是仍然相信宇宙是上帝按照理性计划设计的完美结合的机器,是人类水久居住的场所。
“他们”是()
A.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 B.宗教改革的发起者
C.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 D.进化理论的倡导者
【答案】C
13.(2016·浙江文综·39)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二“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
”
——摘自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2)概括材料二中卢梭的主要观点。
结合所学指出,为了维护和保障人类的“天然禀赋”,卢梭在政治理论层面又作了怎样的探索(10分)
【答案】(2)观点: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是自然赋予人的权利;私有制是人类不平等的根源。
探索:反对封建王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
14.(2015·广东文综·38)(25分)课程的变化反映了时代的变迁。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后期,神学在西欧学校教育中的统治地位发生动摇,一些新设学校特别注重对学生德智体美的教育,古典文学和自然科学课程的地位明显提高。
——据《外国教育史》(1)材料一反映了当时怎样的社会思潮这一思潮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答案】(1)思潮:人文主义。
(2分)
背景:中世纪西欧教育长期被教会垄断;中世纪后期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运
动兴起。
(4分)15.(2015·浙江文综·39)近代的民主思想和科学精神从欧洲兴起后,传播到全世界。
1915年,在民主和科学的大旗下,中国新文化运动拉开了序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6分)
材料一在“光荣革命”到来之前,一个伟大的人发现了解释自然现象的钥匙。
……人们觉得,理性也能打开人类事务之门。
随后,洛克发表
《政府论》,他指出:政治权力是每个人交给社会的自然状态中所有的权力,由社会委托给统治者,用来为他们谋福利和保护他们的财产。
当统治者滥用权力,破坏而不是保护人民财产的时候,人民可以反抗甚至推翻
它。
——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等编写(1)联系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一中“伟大的人”的名字及其所发现“钥匙”的重要意义。
根据材料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主张的影响。
(10分)
【答案】(1)伟人:牛顿。
(2分)
意义:经典力学体系完成了人类对自然界认识史上第一次理论大综合,促进了理性思想与启蒙运动的发展。
(2分)
16.(2016·北京文综·41)(26分)中法两国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
2016年4月至6月,第十一届“中法文化之春”在中国举行,促进了两国之间的友好往来。
19世纪末20世纪初,孟德斯鸠、卢梭等人的思想被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广为宣传。
《论法的精神》和《社会契约论》也被译成汉语出
版。
(2)概括孟德斯鸠和卢梭的思想,并分析其思想在近代中国广为传播的原因。
(8分)
【答案】(2)思想:反对君主专制,主张三权分立,倡导平等、自由,提倡天赋人权,倡导主权在民。
原因:中华民族危机严重,需要政治变革;政治变革需要新的理论指导;西方民主思想成为中国政治变革的理论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