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体力学6-1

合集下载

第章粉体学基础PPT课件

第章粉体学基础PPT课件
粒度分布为重量基准。
有效径的测定法还有离心法、比浊法、沉降天平法、光扫描 快速粒度测定法等
26
4.比表面积法(specific surface area method)
原理:粉体比表面积与粒径关系 • <100μm,吸附法、透过法,不能得到粒度分布
5.筛分法(sieving method)
• 粒径与粒径分布的测量中应用最早、最广,且简单、快 速的方法,> 45μm,重量基准。
• DH—Heywood 径(DH=(4A/π)1/2) • L-粒子的投影周长。
33
(二)形状系数
• 将平均粒径为D,体积为Vp,表面积为S的粒 子的各种形状系数(shape factor)表示如下。
• 1.体积形状系数 v Vp / D3
• 球体体积形状系数?立方体?
• 2.表面积形状系数 • 球体?立方体?
21
• 筛分法测定累积分布时,以筛下粒径累计的 分布叫筛下分布(undersize distribution); 以筛上粒径累积的分布叫筛上分布(oversize distribution)。
• 筛上累积分布函数F(x)和筛下累积分布函数 R(x)与频率分布函数f(x)之间的关系式见课 本:P319 (13-4) (13-5) (13-6)
• 1.体积比表面积:单位体积粉体的表面积,Sv,

cm2/cm3。
Sv
s v
d 2n d 3 n
6 d
(13-13)
6
S-粉体粒子的总表面积 V-粒子的体积 d-面积平均径 n-粒子个数
36
2.重量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粉体的表面积,Sw,
cm2/g。
Sw
s w
d 2n d 3n

药剂学第十章-粉体学基础

药剂学第十章-粉体学基础

药剂学第十章-粉体学基础成都医学院22考研药剂学第十章粉体学基础第一节概述粉:小于等于100微米粒:大于100微米单一粒子为一级粒子,单一粒子聚结体为二级粒子第二节粉体的基本性质基本性质:粉体的粒径及其分布和总表面积,单一粒子的形态及表面积一、粒径及粒径分布(一)粒径的表示方法1、几何学粒径1)三轴径:在粒子平面图上测定的长径l,短径b 和高度h2)定方向径:在粒子平面投影图上测得的特征径a)Fe ret:径:定方向接线径,在粒子投影图上画出外接平行线,其平行线见得距离即是定方向径b)Krummbein:定方向最大径,用一直线将粒子投影面按一定方向进行分割,分割的最大长度为定方向最大径c)Martin:定方向等分径,用一直线将粒子投影面按一定方向进行分割,恰好将投影面积等分时的长度为定方向等分径3)圆相当径a)Heywood:投影面积圆相当径,系与粒子投影面积相同的圆的直径b)周长圆相当径:系与投影面积周长相等的圆的直径4)球相当径a)球体积相当径:与粒子体积相同的球体的体积b)球面积相当径:与粒子体表面积相同的球体的直径5)纵横比:系颗粒的最大轴长度与最小轴长度之比2、筛分径:细孔通过相当径3、有效径:沉降速度相当径,与粒子在液相中具有相同沉降速度的球的直径4、比表面积等价径:与粒子具有相同比表面积的球的直径5、空气动力学相当径:空气动力学径,与不规则粒子具有相同动力学行为的单位密度球体的直径(二)粒径分布频率分布:表示各个粒径所对应的粒子在全体粒子群中所占的百分数累计分布:表示小于或大于某粒径的粒子在全体粒子群中所占的百分数粒度分布基准:个数基准、质量基准、面积基准、体积基准、长度基准(三)平均粒径:中位径:中值径,累计分布图中累计正好为50%所对应的粒径众数粒径:颗粒出现最多的粒度值,即频率分布曲线的最高峰值(四)粒径的测定方法显微镜法或筛分法测定药物制剂的粒子大小和限度,光散射法测定原料药或药物制剂的粒度分布1、显微镜法:将粒子放在显微镜下,根据投影测定等价粒径2、筛分法:筛孔机械阻挡的分级方法3、沉降法:液相中混悬粒子的沉降速度4、库尔特计数法:电阻法,等体积球的相当径5、激光散射/衍射法:光传播遇到颗粒阻挡发生散射,颗粒越大,散射光夹角越小6、比表面积法:吸附法和透过法测定7、级联撞击器法:测量可吸入颗粒物的空气动力学粒径和粒径分布的首选二、粒子形态:系指粒子的轮廓或表面个点所构成的图像(一)形态指数:将粒子某些性质与球或圆的理论值比较形成的无因次组合1、球形度:真球度,系指用粒子的球相当径计算的球的表面积与粒子实际面积之比2、圆形度:系指用粒子的投影面积相当径计算的圆周长与粒子投影面积周长之比(二)形状系数1、体积形状系数2、表面积形状系数3、比表面积形状系数三、粒子比表面积(一)比表面积的表示方法: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的表面积1、体积比表面积:单位体积粉体的表面积2、重量比表面积:单位重量粉体的比表面积(二)比表面积的测定方法1、气体吸附法:利用粉体吸附气体的性质2、气体透过法:气体通过粉体时的阻力与比表面积有关第三节粉体的其他性质一、粉体的密度(一)粉体密度分类和定义1、真密度:粉体质量除以真体积得到的密度,不包括颗粒内外空隙的体积2、粒密度:粉体质量除以粒体积得到的密度,包括内部空隙3、堆密度:,松密度,粉体质量除以该粉体所占体积得到的密度,包括内部空隙振实密度:经一定规律振动或轻敲后测得的堆密度理论上:真密度大于等于粒密度大于等于振实密度大于等于堆密度(二)粉体密度的测定方法1、真密度的测定1)氦气测定法:首先通入已知重量的氦气到代测定空仪器中,测得仪器容积V0,然后将供试品放入容器抽真空,完成后导入一定量氦气,而后计算出粉体周围及进入粉体孔径氦气体积Vt,V0-Vt既是粉体体积计算可得真密度2)液体汞、苯置换法2、粒密度的测定:比重瓶法(常用)、吊斗法3、堆密度与振实密度的测定方法:将约50立方厘米到的经过二号筛处理的粉体装入100ml量筒中,将量筒从一英寸处落下到坚硬木板三次,所得体积即为粉体堆体积,计算可得堆密度二、粉体的空隙率分类:颗粒内空隙率、颗粒间空隙率、总空隙率测定:压汞法、气体吸附法三、粉体的流动性(一)粉体流动性的评价方法1、休止角:粉体堆积层的自由斜面与水平面形成的最大夹角测定方法:固定圆锥底法、固定漏斗法动态休止角:流动粉体与水平面形成的夹角,可装入量筒后以一定速度旋转测定休止角小于等于30度时流动性好,小于等于40度时,可以满足生产需要2、流出速度:单位时间内从容器小孔中流出粉体的量表示3、压缩度和Hausenr测量方法:将一定量粉体装入量筒中测得最初堆体积,采用轻敲法测得粉体最紧状态得到最终体积,后根据相关公式计算出压缩度压缩度为20%以下流动性较好,增大流动性下降,超过30%很难流出HR在1.25以下流动性好,大于1.6时很难操作(二)改善流动性的方法1、增大粒子大小:250~2000微米流动性好,72~250微米流动性取决于形态和其他因素,小于100微米时流动性会出现问题2、改善粒子形态及表面粗糙度3、改变表面作用力4、助流剂的影响5、改变过程条件四、粉体的填充性(一)表示方法:堆容比:单位质量所占体积空隙率:堆体积中空隙所占体积堆密度:单位体积的质量空隙比:空隙体积与真体积之比充填率:堆密度与真密度之比配位数:一个粒子周围相邻其他粒子个数(二)颗粒的排列模型球形粒子规则排列,接触点最小为6,此时空隙率最大,为48%,接触点为12时最小为26%,粒径大小不影响空隙率和接触点(三)充填状态的变化和速度方程:久野方程、川北方程(四)影响粉体充填性的因素1、粒径大小及其分布2、颗粒的形状和结构3、颗粒的表面性质4、粉体处理及过程条件5、助流剂的影响五、粉体的吸湿性定义:固体表面吸附水分的现象(一)水溶性药物的吸湿性CRH:水溶性药物在较低的相对湿度环境中平衡水分含量较低,不吸湿,但当空气中相对湿度提高到一定值时吸湿量急剧增加,此时的相对湿度即为物料的临界相对湿度。

粉体的堆积

粉体的堆积

Molerus Ⅱ类粉体
初抗剪强度不为零,但与预压缩应力无关的粉体称为 Molerus Ⅱ类粉体。Molerus Ⅱ类粉体有一定的可压缩性,
即在图2-15和图2-16中盒内粉体的空隙率与外载N无关。即初
抗剪强度c与外载N无关,所以在(τ,σ)坐标中,Molerus Ⅱ类粉体的临界流动条件为一条直线,如图2-21,图2-22为 脂肪酸粉体的临界流动曲线。
Molerus Ⅲ类粉体有较强的团聚性和可压缩性、较差的流
动性且流动性与预压缩应力有关。 在粉体储存与输送的单元操作中,粉体的流动性与粉体加料 的过程与方式有关。 敲打振动能够引起粉体处于紧密的压缩状态而使粉体的流动
性差,造成粉体在储存与输送的操作单元中发生堵塞问题。
第二章 粉体物性
2.6 粉体的流动性
Jenike流动函数 Jenike定义粉体流动函数FF为预压缩应力 0 与粉体的开放 屈服强度 fc 之比 (2-41) fc 可见,Molerus Ⅰ类粉体的Jenike流动函数FF→∞; Molerus Ⅱ类粉体的流动函数FF是与预压缩应力无关的常数; Molerus Ⅲ类粉体的流动函数FF与预压缩应力有关。 Jenike建议的分体流动性与流函数FF的关系列于表2-5。
第二章
粉体物性
第二章 粉体物性
2.1 粉体的堆积物性
粉体的堆积密度
– 堆积密度 – 松动堆积密度 – 紧密堆积密度
粉体堆积的空隙率
– 堆积空隙率 – 松动堆积空隙率 – 紧密堆积空隙率
颗粒的配位数
粉体力学与工程
粉体的堆积密度
粉体的堆积密度 B 定义为粉体的质量M除以粉体的堆积体积 VB
M B VB
Ⅲ类粉体。通常Molerus Ⅲ类粉体的内摩擦角也与预压缩 力有关,所以Molerus Ⅲ类粉体的流动条件在(τ,σ)坐 标中是与预压缩应力有关的曲线族如图2-23所示。与预压缩

实验八粉体力学特性测定

实验八粉体力学特性测定

实验⼋粉体⼒学特性测定实验⼋粉体⼒学特性测定⼀、实验⽬的了解DSJ-3型电动四联等应变直剪仪与BT-1000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的结构与⼯作原理,通过实验掌握粉体摩擦⾓与休⽌⾓的测定⽅法,并了解上述粉体特性在粉体输送与储存等单元操作中的意义。

⼆、实验装置DSJ-3型电动四联等应变直剪仪的结构如图1,可同时采⽤四个试样,分别在不同的垂直压⼒下施加⽔平剪切⼒进⾏剪切,求得粉体样破坏时的剪应⼒,然后根据库仑定律确定粉体的摩擦⾓。

图1 DJS-3型电动四联等应变直剪仪1⼿轮 2推动座 3 固定盒 4 滑动盒 5 量⼒环 6 测微表 7 加压装置8 量⼒环⽀架 9 杠杠 10 吊盘部件 11 传动装置 12 换档⼿柄DSJ-3型电动四联等应变直剪仪可分为推动、剪切、杠杆加荷、测⼒四部分。

推动部分1 910 283 4 6 5 7 1211的推动轴的⽔平推进速率分为2.4、0.8、0.1、0.02mm/min 四档;剪切盒分上盒和下盒,上盒剪切过程中固定不动,下盒可沿底部导轨移动,盒内物料⾯积为30cm 2,⾼2cm ,;杠杆⽐例为1:12;仪器附有砝码多块,其中1.275公⽄4块,2.55公⽄12块。

可使物料表⾯加上垂直应⼒数值为50、100、200、400KPa 等四级。

测⼒环置于剪切盒与后档之间,测量⽔平剪切⼒。

BT-1000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是⼀种主要⽤于评价粉体流动特性的仪器,其测试项⽬包括休⽌⾓、动态休⽌⾓、平板⾓、分散度、松装密度及振实密度等参数,其结构如图2,本实验主要⽤于测试休⽌⾓及动态休⽌⾓。

图2 BT-1000型粉体综合特性测试仪正⾯图1 定时器开关2 照明灯开关3 出料⼝4 透明套筒管5 松、实密度6 休⽌⾓试样7 接料盘8 减振器9 电源开关 10 分散度料仓 11 ⾓度尺12 照明灯 13 分散度筒 14 振动电机开关 15 振动筛开关 16 定时器三、实验原理休⽌⾓(⽤符号?r 表⽰)是指物料的⾃由表⾯与⽔平⾯所形成的最⼤⾓度。

粉体工程学试卷以及答案(1)

粉体工程学试卷以及答案(1)

粉体工程学试卷以及答案(1)一、名词解释(2分/小题,共18分)1. 粉体:粉体是由大量的不同尺寸的颗粒组成的颗粒群。

2. 三轴平均径:以颗粒的长度、宽度、高度定义的粒度平均值称为三轴平均径。

(算法有三种:算术平均径、几何平均径和调和平均径)3. 球体积当量径:与颗粒体积相同的球的直径为球体积当量径。

4. 液体桥:粉体颗粒间隙之间存在的液体,称为液体桥。

(常见的是水。

)5.毛细管力:是指液体表面张力的收缩作用将引起对两颗粒间的牵引力。

6.粉尘爆炸:可燃性物质细粉在空气中扩散形成尘云,起火后迅速燃烧的现象称为粉尘爆炸。

7.安息角:安息角是粉体粒度较粗的状态下由自重运动所形成的角。

8.偏析:粉体流动时,由于粒径、密度、形状等差异,组成呈现出不均质的现象。

9. 筛分法:筛分法是使物料通过一组有序的不同筛孔尺寸的(标准)筛子来测试粒度并进行大小分级的方法。

(求得相应的质量百分比。

)二、填空(1分/空,共60分)1.粉体中颗粒常见的附着力有范德华引力(分子间引力)、库仑力(电荷异性引力)、毛细管力、磁性力、机械咬合力等。

2. 昆虫能在水面上爬行,荷叶上的水滴呈圆球状,这是张力在起作用。

3. 影响一种材料强度大小的因素有_成分、时间(效应)、温度、水分等。

4. 分级(分离)的原理或方式有惯性式、重力式、离心式、湿法(水)、电式_等。

(*回答“磁”、“物理分离”、“超声波”或“迅速分级原理”、“减压分级原理”……;也给分)5. 根据颗粒间液体量的多少,有四种类型的液相静态:摆动状态、链索状态_、毛细管状态_ 、_浸渍状态_ 。

6.工业用筛按运动形式大致可分为振动筛_ 、摆动筛两类。

7. 防护粉尘爆炸的方法有_封闭_ 、泄爆、隔爆等。

8.粉尘爆炸须具备的三个条件是尘云、空气_、火源。

9.粉体在重力作用下自料仓流出的形式有质量流_ 和漏斗流_ 两种。

10.影响颗粒填充的因素有壁效应_、局部填充、形状、粒度大小等。

粉体工程()教案

粉体工程()教案

粉体工程(Ⅰ)教案
【首页】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第20单元
授课主要内容或板书设计。

粉体学

粉体学

(3)折射法(refraction)
采用狭角扫描沉降光度计测定
2013-7-11
粉体学与流变学
32
Kozeny-Carman公式
SV SW A Pt 14 2 LQ (1 )
3
A-粉体层面积;L-粉体层长度;P -粉体层两侧流 体的压力差; -流体的粘度; -粉体的孔隙率; Q-t时间通过粉体层的流量
2013-7-11
粉体学与流变学
11
(一)粒子径的表示方法
(c)Heywood径:投影面积圆相当径。即与粒子的
投影面积相同圆的直径,常用 DH 表示。
(d)体积等价径:与粒子的体积相同的球体直径,也
叫球相当径/用库尔特计数器测得,记作 DV 。粒子的体 积V
3 DV / 6 。
2013-7-11
2013-7-11 粉体学与流变学 4
第一节
概 述
单个粒子叫一级粒子(primary particle),聚结粒子 叫二级粒子(second particle)
一级粒子(左)和二级粒子(右)的光学照片
2013-7-11
粉体学与流变学
5
第一节
概 述
物态有三种:固体/液体/气体 液体和气体具有流动性/固体没有流动性 将固体粉碎成粒子群后,则有(1)液体类似的流动性;(2)
表示。
2013-7-11
粉体学与流变学
18
2013-7-11
粉体学与流变学
19
(四)粒子径的测定方法
(measuring of particle diameter) 粒子径的测定原理不同,粒子径的测定范围也不同。 表13-3列出了粒径的不同测定方法与粒径的测定范

粉体力学与工程-03 粉体填充与堆积特性

粉体力学与工程-03 粉体填充与堆积特性

2017年4月10日星期一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总结:非球形颗粒的随机填充(实际颗粒填充)
1) 在重力下,容器中颗粒填充的空隙率随容器直径 减少和颗粒层高度增加而变大 2) 随着球形度的增加,空隙率减少
3) 颗粒表面粗糙度的增加使空隙率增大
4) 细颗粒的粘结作用将形成松填充
5) 粗细颗粒比例改变将影响空隙率
粒密度:ρS = M/VS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堆积密度(松装密度)
ρB = M / V B
粉体所占容器 的体积
以一定的方法将粉体填充在已知体积的容器中,该 容器的体积也包括颗粒间空隙的体积。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粒密度
ρp = M / Vp
不包括颗粒之间空 隙的体积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真密度
ρs = M / V s
2017年4月10日星期一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2) 颗粒形状的影响 若颗粒的形状逐渐偏离球体,并且直到板状、
棒状等不规则形状,那么,填充越来越困难,填充 结构越来越疏松,空隙率变得越来越大。
颗粒表面粗糙,则由于填充时摩擦阻力大,就难 以达到紧密填充
当颗粒越小,颗粒间相互作用力越强时,颗粒形
状的影响表现得更明显。 总之,球形颗粒相对易填充,棒状或针状等颗粒难以 填充。
空隙部分: 指粉体粒子以外的介质所占有的部分。这种空隙 量的表示方法有: 容积密度(表观密度 B ):在一定填充状态下, 单位填充体积的粉体质量,kg/m3。 填充率Ψ: 空隙率ε:

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
填充率 比率。
有一定填充状态下,颗粒体积占粉体体积的

M / P B M / B P
M------------ 填充粉体的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1 质量流量经验关联公式 因次分析
qm C B g D
2.5 0
C -常数,与内摩擦角有关
不同粉体实验结果的关联表明 qm K B D
n 0
K 是与粉体有关的常数,指数n在2.5~3.0之
间,通常取2.7
4.2.1 质量流量经验关联公式
粉体从柱体底部开口流出或从处于中心流动 的锥体流出时,质量流量常采用关联式
角变形速度(角应变率) 流体微元的角变形率是流体中两条互相垂直的 微元线段旋转角度的平均值
单元操作 装置设计 储存 给料 输送 混合 造粒 分级
力学行为
流动特性
4.4 料仓设计
储料设备的分类
堆场与吊车库 储料设备的作用
1、必须储存一定量的原料,以备不时之需 ;
储料设备分类 地上、地下 2、为保证连续生产,主机设备在检修与停车时,应考虑能满足下一
料仓的有效容积还应考虑安 装料位计、设置安全阀、排
VR— 料仓的容积
VL— 料仓的损失容积 D— 料仓圆筒的内径
气口和人孔等。计算所得的
料仓容积总比实际需要的小, 因此,一般需将计算所得数 据加大1.05~1.18倍。
d— 料仓卸料口的内径
h1— 料仓圆筒的高度 h2— 料仓圆锥部分的高度
料仓的卸料能力
料仓的容量居中,使用周期以天 工序需要的足够储存量,如料仓; 或小时计,主要用于配合几种不 3、 质量均化。典型的设备有预均化堆场和均化库; 储存粉状料的储料设备分类 砖砌、金属、混凝、复合 4、保证上下工序的匹配和平衡 。 同物料或调节前后工序物料平衡。
料库、料仓与料斗
料仓的形状
一、料仓的结构形式
圆筒部分仓壁压力
要点
几点基本假设 当料仓中装满物料时,由于物料与仓壁之间的摩擦力作 料仓中物料层的作用力 1、料仓内物料全部装满;
4
用,仓壁上所承受的压力与物料层高度的关系并不服从流
力的平衡式:
2、同一平面的垂直压力恒定; 体压力分布规律。 2 2 2 ( p y dp y ) D p xDd y p y D g D d y 0 3、物料基本物性和填充状态均一,内摩擦系数为常数。
Molerus I类粉体
u x u y xx yy x y 0
3、角变形与旋转运动
l B , y u y x dxdt
t gd1
l B , y dx

u y x
dt
小角度
d1 t gd1
u y x
Q 3600A
漏斗流 整体流
K 3.2gRH
K 2gh
1、漏斗流动,物料从卸料口卸出的速度随卸料口尺寸的增大而提高; 整体流动,卸出速度与卸料口尺寸无直接关系。 2、在实际计算时,若料仓中陷落物料容积界线近于仓壁,按整体流形式 计算;若其比料仓容积为小,按漏斗流形式计算;若流动形式难以确定, 按漏斗流形式作初步估算。
2.5
其中
F ( , d ) 1
90 d
0.35
F ( ,d ) (tan tand ) 90 d
α是锥体的半角,Φd近似取为粉体的安息角
4.3.1 粉体微团的运动分析
4.3 粉体微团的运动分析
平移 旋转
线变形
角变形
1、平动
微团中点A在dt时间内沿x方向平移的距离 u x dt 微团中点A在dt时间内沿y方向平移的距离 u y dt
四、物料作用在仓壁上的压力
料仓设计时一定要保证其具有可靠强度来承受物料的压 力,否则生产中将出现料仓开裂甚至倒塌。料仓中的物料压力 可分解成圆筒和圆锥两部分来计算。
料仓内物料的压力作用于料仓侧壁和底部
1、料仓内的物料产生水平力,作用在仓壁上引起拉应力; 2、物料的部分重量通过摩擦力转移到仓壁,引起垂直压缩或弯曲 应力。
料仓的结构型式有多 种,较为常见的有圆筒 形和方形两种。其中以 圆筒形料仓最为常见。 一般在场地面积有限的 情况下有时也将料仓设 计成方形。
二、设计内容
仓壁 料 仓 的 形 状
结构 尺寸 压力
1、在满足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条件下,自重轻; 2、能最充分地利用有效容积;
设计要求
3、物料能在自重作用下,通过料仓的卸料口以整体 流动方式可靠而完全地卸出; 4、能适应机械化系统的生产要求。
解: (1) 由求料斗半顶角。
(2) 确定临界开放屈服强度。
(3) 确定H (θ ) 。
(4)确定不形成粘性料拱的最小卸料口直径。
料仓的容积计算
V VR VL
料仓容积 VR

4
D 2 h1

12
h2 ( D 2 d 2 Dd )
VL f L R tgr
3
V— 料仓的有效容积
正压强: 单位长度上的作用力: 于物料的内摩擦力将使侧壁压力显著降低。 dNx dpx sin ( px dl sin ) sin
dNy dpy cos ( py dl cos ) cos
正压力
pN px sin 2 py cos2
最大主应力σ 1。该应力与料 仓中的料位高度H 有关, 在筒 仓部分, σ 1 随料深按指数规 律增加; 在筒仓与料斗的相接 处, σ 1 达最大; 在料斗部 分, σ 1 线性递减, 至料斗顶 角处, σ 1 降至零。 σ c 随σ 1 的增加而增加, σ c 在h = 0 和h =H 处并不 等于零, 这是由粉体的粘性所 致。粉体物料的开放屈服强度 σ c , 可由剪切试验确定 料拱脚处的支承反作用主应力σ , 简称反作用主应力, 又称 破拱主应力。它主要取决于料斗半顶角和料拱跨度W 等。由 于σ 正比于料拱跨度W , 故在筒仓部分σ 为一常数, 在料斗 部分σ 线性减至零。
机械拱和粘性拱
对于平均直径较大( > 3000μ m) 的颗粒体, 易形成机械拱
B 6d P
对于平均直径较小的粉体物料, 不产生粘性拱的最小卸料口尺寸
* H ( ) c B g
粉体物料的临界开放屈服强度
粉体密度
1 65 i 200 1i ( )( ) H ( ) 130 200
对于圆形和方形卸料口, i = 1 ; 对于缝形卸料口( L ≥3B) , i = 0


1、料仓下部的锥面倾角对物料在仓内的流动有重大影响; 2、至少要等于物料的休止角,必须大 于物料与仓壁的摩擦角, 否则,物料就不能全部从仓内流出; 3、一般锥面倾角要比摩擦角大5 °~10°,比储存物料的自然休止 角约大10°~15°。对于整体流的料仓,锥面倾角一般取 55°~ 75°。考虑到较大的倾角会使建筑高度增加,对于直径大于6m的料 库,宜采用2~4个卸料口。 4、减小粉体的壁摩擦角及料仓锥形部分的倾斜角,可以使料仓内 的粉粒体呈整体流;反之,成漏斗流。
三、料仓结构设计应遵循的步骤
1、选择合适的流型
料仓流型选择需考虑的问题
2、确定料斗半顶角
料仓流型设计, 就是根据仓存物料的特性(有效
内摩擦角Φ i和壁面摩擦角φ w) , 确定出一个料
斗半顶角θ )
θ
2、确定料斗半顶角
确定一个合适的料斗半顶
角θ ,目的是为了适应所选
择的流型。料仓下料不畅, 关键是倾斜角小于物料安
2、线变形运动
u x l x dxdt x
l y u y y dydt
l x u x x方向的正应变率 xx dxdt x
y方向的正应变率 yy l y dydt u y y
u x u y xx yy x y
u y
1 1 u y u x d z d1 d 2 x y dt 2 2
在旋转运动中,流体质点的平均旋转角速度等于过该 点的直角角平分线的旋转角速度 每秒内绕同一转 轴的两条互相垂直的微元线段旋转角度的平均值
3、角变形与旋转运动 d z 1 u y u x z
3、角变形与旋转运动
(d)既变形,又旋转
1 d1 0, d 2 0, d z d1 2
1 (e)既变形,又旋转 d1 0, d 2 0, d z d1 d 2 2
3、角变形与旋转运动
u x dt d1 t gd1 dt d 2 t gd 2 y x
将水力半径代入,整理: 测压系数
4
4
dy
RH dpy R H g px
px dpx k 常数 p y dpy
y
水平压力
k ( ) RH g RH px [1 e ]
圆锥部分仓壁压力
要点
料仓中物料层的作用力 如果在仓内充满液体,液体柱自重所引起的侧壁压力与
dNx dN y pN 侧壁的倾斜度无关。但是,如果仓内装的是散粒物料,由 dl
4 粉体动力学 4 Kinematics of Powder
4.1 粉体流动的流型及偏析现象 4.2 质量流量公式 4.3 粉体微团的运动分析
4.4 料仓设计
4.2 质量流量公式
与流体不同:粉体的质量流量qm与高度H与直径 D无关;与开口尺寸D0、粉体的堆积密度ρB、内 摩擦角Φi、重力加速度g有关
息角所致。整体流仓必须
保证料仓各个部位的倾斜 角大于物料的安息角。
形成整体流的必要条件是料斗半顶角θ 要小于θ max 。
3、确定料 仓 的 直 径
料仓的高径比关系着基建费
用。由于仓内物料压力的增量 并不与深度的增量成正比,深 度增加压力增大不多,因此, 选取较大高径比是经济的。通 常料仓直筒部分的高度为其直 径的2~3倍。其直筒部分是主 要储料部位,其尺寸视储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